标准解读

《NY 5187-2002 无公害食品 罐装金针菇》是一项针对罐装金针菇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要求的国家标准。该标准旨在确保市场上销售的罐装金针菇达到一定的食品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根据此标准,生产企业需遵循一系列具体规定:

首先,在原料选择上,所使用的金针菇必须是新鲜、完整且无病虫害的产品,并且这些原料应当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相关要求。

其次,对于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水和添加剂也有明确的规定。加工用水应清洁卫生,满足国家饮用水标准;而任何添加到产品中的辅料或添加剂都必须是经过批准可用于食品工业,并且其使用量不得超过允许的最大限量值。

再者,包装材料的选择同样重要。所有直接接触食物的部分都需要采用对人体无害的材质制成,保证不会对内容物造成污染。

此外,标准还涵盖了生产环境卫生条件、生产设备清洗消毒程序以及成品检测等方面的内容。例如,工厂内部应该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地面墙面易于清洁并定期进行彻底清扫;每次更换不同批次产品时应对生产线进行全面清理以避免交叉污染。

最后,每批出厂前的罐装金针菇都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感官检查(如颜色、气味)、理化指标测定(比如pH值、水分含量)及微生物学测试等项目,只有当所有检测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后才能正式投放市场销售。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2002-07-25 颁布
  • 2002-09-01 实施
©正版授权
NY 5187-2002无公害食品罐装金针菇_第1页
NY 5187-2002无公害食品罐装金针菇_第2页
NY 5187-2002无公害食品罐装金针菇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NY 5187-2002无公害食品罐装金针菇-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67.080.20NYX7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5187一2002无公害食品罐装金针菇2002-07-25发布2002-09-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5187-2002前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都)。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智慧、孟焕文、彭玉魁、李省印、胡漠彪、梁宝奎、安继儒

NY5187-2002无公害食品罐装金针菇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罐装金针菇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则存。本标准适用于以鲜金针菇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无公害食品罐装金针菇,包括玻璃瓶罐、金属罐、软包装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勒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987食品添加剂柠檬酸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4789.26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GB/T5009.11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GB/T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5009.13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GB/T5009.16食品中锡的测定方法GB/T5009.17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GB/T5009.20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测定方法GB/T5009.29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方法GB/T5009.33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方法GB5009.34·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方法GB5009.38蔬莱、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CB5461食用盐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10786罐头食品的pH值测定GB/T12457食品中氯化钠的测定方法GB/T14878食品中百菌清残留量的测定方法QB1007罐头食品净重和固形物含量的测定QB/T3600罐头食品包装、标志、运输和存3要求3.1原辅材料3.1.1金针菇应新鲜良好、菌体完整、呈乳白或黄色,菌盖直径约1.5cm、苗柄长13cm~15cm、开伞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