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掌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难点和关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及其特点
认识进一步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要性和举措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三、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四、中国经济发展道路
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六、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七、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日新月异、阔步前行,在创造了世界发展奇迹的同时,形成并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一理论经历了创立、发展和不断完善,并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成为指导中国经济建设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至今已形成了若干具有严密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论支撑点。其基本内容或主要理论支撑点可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一)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调节等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发展和创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理论一是在发展目的和所处阶段上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二是在制度和体制上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完整的体系。三是在本质和属性上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党的十五大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表述更加科学:一是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二是更加明确地强调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同等重要性,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三是提出“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特别提出了“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四是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体现了我们党关于公有制理论的与时俱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优势是它能够充分利用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经济两种产权形式、计划与市场两种经济调节方式各自的长处,获得多种产权形式协同配合的正效应.(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第一次提出要克服平均主义。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第一次提出要让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更多的人一浪接一浪地走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达到共同富裕,但是共同富裕不等于平均主义和同步富裕。十三大报告,在分配问题上第一次提出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在收入分配方式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而且指出非劳动收入“只要是合法的,就应当允许”。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分配制度上主要有三大突破:第一次提出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其他分配方式在整个分配方式中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公平和效率这个两难选择上,第一次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第一次提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de问题。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国有企业分配问题上的突破就是第一次提出“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实行董事会、经理层等成员按照各自的职责和贡献取得报酬的办法”,突破了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与贡献不挂钩导致的收入偏低问题,也是贯彻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政策的具体体现。十六大的突破主要表现在提出了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和提出了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十七大第一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第一次提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一次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第一次提出要实现“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十八大提出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为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精神,有关部门专门进行了研究,出台了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方案。2013年2月3日,国务院以国发〔2013〕6号文批转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思路、目标以及基本的政策手段等。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要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完善慈善捐助减免税制度,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积极作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经过30多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探索,我国现已确立起中国特色收入分配制度,即实现了由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向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转变,逐步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制度,逐步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格局,有效调整了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尤其是,劳动力市场供求机制的形成奠定了工资收入确定的基础导向作用、建立了政府宏观调控工资的体系,对国有企业进行了薪酬制度的改革,国有企业薪酬制度体系逐步朝规范化、法制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我们党对市场经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突破思想束缚、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创新的过程。十二大报告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对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1992年,党的十四大强调,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基础性”作用提升到“决定性”作用。从“基础性”到“决定性”的修改,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企业界,都得到高度认可;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引起广泛关注。这一重大创新的意义体现在“四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将大大增强人们尊重市场规律、按照市场规则办事的自觉性;二是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推动中国经济进入提质增效“第二季”;三是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使政府从“划桨”向“掌舵”转变,从“运动员”向“裁判员”转变;四是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减少权力寻租空间,抑制“跑部钱进”现象,铲除滋生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土壤。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一是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二是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三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四是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五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看不见的手”怎么起决定性作用2014年4月30日,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对相关改革作出具体部署。贯穿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与此同时,中央其他很多部门和各地也已出台或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冲破很多藩篱、啃很多“硬骨头”。从中央有关部委推出的一系列举措可以看出,着眼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激发市场活力,正从这样几个方面发力。一是让“选手”更有活力,给市场主体创造更大发展空间。目前,实质性的一招就是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由过去实缴制改为认缴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由企业年检改为年报公示制度,放宽入资的条件。2013年开始,在广东珠海、深圳、顺德、东莞和上海自贸区进行试点,其他地区也采取了简化申办企业手续的措施。2013年全年新增登记注册企业比上年增长27.63%,民间投资比重上升到63%。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全面拉开了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大幕。随着这项改革的推进,将进一步给市场主体“松绑”减负、增添活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就业创业氛围。二是让“规则”更趋完善,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主要是要做到“两个统一”:统一的市场准入、统一的市场监管。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使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以外的领域,特别是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隐性壁垒。201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批推出80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营运的示范项目,涵盖能源、铁路、公路、通信等领域。伴随各地混合所有制的落实,民间资本将迎来越来越多的市场机遇。同时,将改革市场监管体系,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比如低地价甚至零地价招商引资、对外地企业设置进入壁垒等。做到“两个统一”,所有市场主体就能在公平的环境中角逐。三是让“信号”更加灵敏,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价格是市场运行的指挥棒,引导着资源流向。2014年以来,价格改革的步子在加快,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放开、调整了13项商品和服务价格,此外,环保电价监管办法出台,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顺利推进。下一步,将重点推进资源性产品和交通、电信、医药、医疗服务等价格改革,进一步减少政府定价项目,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同时,建立差别化价格政策体系,通过价格这个杠杆,促进资源节约、节能环保,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何为负面清单?负面清单,是指政府列出禁止和限制进入的行业、领域、业务等清单,只规定企业“不能做什么”,清单之外的领域都可以自由进入。这为市场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大空间,大幅度收缩了政府审批范围,有助于实质性推动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自由裁量权和相应的寻租空间。“看得见的手”如何更好发挥作用
2014年6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取消和下放新一批共52项行政审批事项,将3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这是新一届政府组建一年多来,第五次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凸显了“自我革命”的勇气和魄力,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大举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政府这只手同样不可或缺。没有市场这只手或没有政府这只手,经济发展都会“孤掌难鸣”。问题的关键是,政府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怎样更好发挥作用。回顾历史,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从制订生产计划、下达生产指标到调配资源、安排就业,政府基本上无所不管。应该看到,政府强势有为,有利于发挥制度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但另一方面,也容易带来负面作用,或者手伸得太长,管得太多太死,抑制市场的活力;或者在应该发挥作用的领域顾不上、管不好。总结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多年的实践经验,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概括起来,是要“定好位”“防越位”“补缺位”。“定好位”,就是把政府职能界定好政府和市场不是谁大谁小、“有你无我”的对立关系,而应“各就各位”,成为优势互补的“黄金搭档”。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政府的职能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这就明确了政府应该管什么、不应该管什么,为政府更好发挥作用划定了边界,为转变政府职能指明了方向。形象说,就是要求政府当好国民经济的“掌舵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市场运行的“裁判员”、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防越位”,就是把该放的坚决放开对此,国务院采取了三项重大举措:一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到2014年6月底,已取消和下放468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全年将取消和下放200项以上含金量高、能够激发市场活力的行政审批事项,更多释放改革红利。二是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2014年4月国务院专门下文,要求一年内将面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或依法调整为行政许可。三是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公开全部行政审批事项清单,防止边减边增、明减暗增,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补缺位”,就是把该管而没管好的事坚决管好目前,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治理等很多领域,都亟待政府来补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14年的改革重点任务中,提出了很多这方面的任务。比如,严厉惩处违背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行为,明确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镇全部常住人口的时间表,增加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比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等等。为引导各级政府在这些方面有更好作为,2013年年底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不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而把民生改善、社会和谐进步、生态文明建设等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这就为各级政府补足“短板”提供了强有力的指挥棒。什么是权力清单?权力清单,就是要把政府所掌握的各项公共权力进行全面统计,并形成列表清单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就是界定每个职能部门、每个岗位的职责与权力边界,让民众都知晓权力的“家底”。2014年2月20日,国务院决定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并形成了1235项审批事项的总清单。(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并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早期阶段,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常被混用,后来人们从实践中发现:有些国家GDP增长了,经济社会并未相应发展,出现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导致“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于是,人们便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区分开来:经济增长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产品和服务量的增加,用来量度的是GDP(GNP)或其人均值;经济发展则是指除包含经济增长外,还包含经济结构的变化(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消费结构的改善和升级),社会结构的变化(如人口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寿命的延长,婴儿死亡率的下降),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收入分配的变化(如社会福利的增进,贫富差别的缩小)等。可见,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的涵义更丰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一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前提是经济增长。二是经济发展要求的增长是全面而均衡的增长。三是经济发展要求的增长是可持续增长。四是经济发展还表现为经济内在结构的重构和演进。五是经济发展的目的还要求在发展结果的分配和享用上体现公平和公正。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社会发展是指整个人类社会的向前运动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指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运动和发展过程;横向,指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中一个社会各方面整体地运动和发展过程,其中包含经济、人文、政治等一系列的社会存在的总体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经济发展才能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社会发展是根本和目的,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与繁荣。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当然,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主,切不能忽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经济的繁荣发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就两者关系来说,一是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发展才有物质条件,所以必须确定经济要优先发展的原则;二是经济要持续发展,需要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作支撑;三是经济发展要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有合理的分配机制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四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社会必须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理论:一是提出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的动力是改革;二是提出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三是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四是提出分“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实施符合国情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六)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理论一是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既包括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包括对发展中国家开放;既包括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开放,也包括沿海、沿边、沿江地带、内陆城市和地区的开放。二是提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的立足点,在对外开放中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三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四是提出扩大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等等。五是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等。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直接决定着我国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既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也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两者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一)公有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经济的建立和巩固,是新中国独立和富强的重要物质基础,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其主要经济标志就是建立了强大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回顾历史,旧中国以私有制为基础,并没有带来国强民富的文明社会曙光,而是使中国成为一盘散沙,沦落为那些信奉所谓“私有制是永恒法则”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的附庸。截至1949年,中国工农业总产值中超过80%来自于农业和手工业,近代工业产值仅有17%,中国工业市场也主要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占据。公有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新中国建立后,由于我国的国有经济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掌握了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承担了工业化的主要任务,在短短几十年中就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落后面貌。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仅是我国宪法的规定,也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如果搞私有制为主体,不仅不能集中力量加快发展,而且会逐渐导致贫富两极分化,使整个社会失去发展的凝聚力和动力。
(二)深刻认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方面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当然,不同的所有制因其性质不同,地位和作用也不一样。私营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解决就业、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方面的作用不可否认,但要全面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参与高端国际竞争和促进共同富裕等,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则是无可争议的。
深刻认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1、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进力量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国有经济产值平均增长速度高于10%,国有经济的利税率一直高于其他所有制,现仍占50%以上。当前,我国经济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关键技术和重要消费品,如石油、电力、钢铁、煤炭、大型专用机械设备等,80%以上都是由国有企业提供。2、公有制是国家高效调控经济的主要产权基础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高效的国家调控是难以实现的。如美国,尽管金融和经济危机后美国政府投入巨大的救市资金,却无法满足华尔街金融资本等的欲望之壑,大量穷困失业人口依然存在,债务危机和大量金融“有毒资产”消除不了,有效需求始终启动不起来,其根源在于私有制企业会反对和影响国家及时有效的调控我国为了克服西方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冲击和负面影响,迅速主要运用国有经济的力量,积极执行国家投资计划,高效率提供大量公共产品,大幅度改善国计民生,确保了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稳定运行。3、公有制是国家实现经济自主和参与国际竞争的经济条件2012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大陆上榜企业73家,其中,民企5家,国有企业不仅没有出现“比重越高对经济转型越不利”的情况,而且成为与西方企业竞争最具实力的对手。国有经济还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历年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大部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均由中央企业包揽,国有经济是我国开展重大科研项目和实现创新型国家的主要力量。4、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公有制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公有制经济不仅注重经济效益,也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更注重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在维护以人为本的劳动者权益、建设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加强军工生产等方面,国有经济均具有强大的制度和科技优势,对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主导作用(三)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目的与根本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一论述阐明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特点及作用。深刻认识《决定》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科学论述,正确把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的和途径,对于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混合所有制的本质属性取决于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围绕生产资料而形成的经济关系,决定着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及物质利益的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私有制,一种是公有制。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所有制形式都是这两种所有制的变体或混合体。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一个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制度首先体现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体现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现阶段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混合所有制是公有制与私有制相融合的产物。严格说,单一公有制经济或单一私有制经济是不可能派生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相同所有制成分的经济组织联合在一起,只意味着新经济组织形式的出现,并不标志着混合所有制形式的出现。例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股份制公司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而出现的新型经济组织,公司的股份高度分散化,股东数量众多,公司内部控制权与经营权发生了分离,但是公司的所有制基础依然是私有制,股份制公司的出现并没有否定所有制的资本主义属性。因此,混合所有制不能脱离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独立存在,而是以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存在为前提。现阶段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所有制形式,兼有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某些特点,能够比较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第一,公有制经济居于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除了自身发展外,还具有影响和带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责任,通过混合所有制经济,公有与非公有制经济相互融合,彼此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第二,我国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须尽快发展社会化大生产。这就要求加快资本积累,扩大积累规模,实现资本运营的现代化,单一所有制形式很难满足这一需要,通过混合所有制形式,公有制经济可以吸引非公有经济成分参与而扩大资本规模和运营范围,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第三,独立的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成分进行市场交换,由于受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的频率及资产专用性等因素的影响,交易费用难以避免,通过混合所有制形式,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成分结成企业网络,将市场交换关系内部化,可以减少交易摩擦,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运营效率。第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都希望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混合所有制经济,两种经济成分相互结合,相互倚重,共同应对挑战,实现互利共赢。第五,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各有特色,各有优势。公有制经济实力雄厚,组织协调能力强,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决策灵活,应变能力强,两种经济成分有可能通过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优势互补,产生1+1>2的协同效应。2、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的是壮大国有经济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的是什么?要认清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的,必须先弄清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在学界和社会舆论中,国有经济的地位一直存在争议。有些观点比较客观,认为国有企业管理不善,收入分配不合理,用人制度僵化,运营效率不高,应该通过改革来完善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有些观点则非常极端化,认为国有企业凭借垄断地位谋取暴利,与民争利,挤压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应该推动国有企业私有化,为民营经济发展铺平道路。实际上,在当代中国,国有经济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是要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而是要巩固和壮大国有经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第一,国有经济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中国是现代化的后起之秀,加快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最重大的历史任务。近代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步入现代化的发展轨道。与其相反,封建专制制度下的中国却积贫积弱,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新中国成立后,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建立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挥了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获得长足发展。国有经济在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可以说,没有国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会延缓,人民的共同利益就得不到根本的保障。第二,国有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国家竞争力。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形态,我国的国有经济并不是空中楼阁,是与特定的物质基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而存在的,即重工业化和加工制造业。从西方国家工业化的历程来看,初期阶段的工业化以劳动密集型的采矿业和轻工业为主,中期阶段的工业化以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和加工制造业为主,成熟阶段的工业化则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西方工业化的教训是:工业化因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遂成为私人资本谋求利润最大化的工具,不同阶段的工业化演进只是资本谋求最大利润的手段,能为资本带来利润的工业部门迅速发展,不能带来利润的工业部门迅速萎缩。比如,发达经济体在相继抛弃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进入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时,单纯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失去了支撑经济持续发展和繁荣的能力,经济发展陷入停滞和衰退。
中国是工业化的后来者,工业化起步虽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仅用30多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200多年所走过的道路。目前,中国已形成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资金密集型产业为骨干、技术密集型产业为目标的产业发展格局,与西方只有技术密集型产业一枝独秀,其他产业萎缩凋零的畸形格局相比,中国的产业格局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竞争力。另外,实行家族化治理的民营经济规模小,经营分散化,经营理念陈旧,很难适应重工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企业制度创新的要求,难以支撑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中国国有企业经济实力雄厚,运营规模庞大,组织体系严密,人力资源丰富,管理制度严格,是最适合三种产业类型协同发展的经济形式。国有经济在中国的存在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国有经济不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制度基础,而且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强有力支柱。削弱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将严重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也将严重削弱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可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根本目的是壮大而不是削弱国有经济的影响力、控制力和竞争力;加强而不是破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提升而不是降低国家竞争力。这是实行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是判断实行混合所有制经济成效的基本标准。
3、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遵循市场规律
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本质上是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组织和运营的经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国有企业处于国民经济的不同行业,在不同的行业,市场规律作用的程度是不同的,因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条件亦不尽相同大体说来,有三种行业类型:一类是完全不接受市场调节的行业;一类是部分接受市场调节的行业;一类是完全接受市场调节的行业。前一类行业不具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条件,后两类行业可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全不接受市场调节的行业有关系国家安全、提供纯公共品以及提供准公共品的行业。关系国家安全的行业的国有企业包括尖端军工企业、造币及印刷企业等;提供纯公共品的行业的国有企业包括道路、城市规划、城市美化、废弃物处理等企业;提供准公共品的国有企业包括城市自来水公司、邮政、煤气、文化设施等。这些行业的国有企业不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他们是国家和社会安定的维护者,是社会共同需要和服务的提供者。这类国企的运行不能靠市场机制进行调节,而是按照政府确定的统一政策和法规进行运营,运营目标是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利益。目前来看,这些行业不宜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部分接受市场调节的行业是自然垄断行业。自然垄断行业主要有电力、公交、烟草、石油、天然气、电信、铁路运输、银行等。这类国有企业的运营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具有强大的生产功能,其产出对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赢利性则是其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另一方面,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具有显著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发挥着主导作用,其运行要服从国家战略要求,如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这类国企的发展既要接受市场机制的调节,市场规律对其发展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同时市场调节又是有限度的,需要在较大程度上接受政府的直接监督和管理,确保这些企业的发展符合国民经济稳定和国家安全的要求,符合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相统一的要求。该类行业可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但国有经济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要占据支配地位,其运营目标以社会利益为主,兼顾经济利益。完全接受市场调节的行业是加工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这类国有企业身处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中,要求拥有高度自主和灵活的决策权和经营权,企业的运营主要受市场规律的调节,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因此,这类行业可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完全接受市场调节的行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也必须坚持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原则,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应当占有控股地位。在国有企业控股的前提下,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运行目标可以以经济利益为主,兼顾社会利益。总之,行业类型不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方式应当有所区别。“混合所有制经济”若干问题辨析一是混合所有制究竟是谁“混合”谁?从当前舆论的解读和各地的实施来看,主张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特指私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混合所有制作为国企改革路径,非公有资本是其“团结”对象,进而将混合所有制定义为“国企向民企敞开大门”;实践层面上,中石化宣布要对自己的优质资产油品销售领域引进投资,重庆计划5年内8成以上竞争类国企实现混合所有制,相当一部分会全部退出,此类事例不胜枚举。也有部分学者提出,《决定》提出的“交叉持股”至少是双向的,国有资本参股非公有制企业也是混合所有制。他们强调,只有发展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经济,巩固和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是混合所有制发展的正确方向。
混合所有制是谁“混合”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提法是与国有企业改革相联系的,其首次提出是在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相联系,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进一步提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是在经历了放权让利、经营承包制等改革方法后,在股份制改革基础上深化推进国企改革的主要途径。不过,国企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为了做大做强,不能为了混合而混合、削足适履;混合的途径不仅包括非公有资本进入到国有资本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也应包括国有资本进入到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所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二是混合所有制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是馅饼还是陷阱?当前,对“混合所有制”主要有两方面的疑虑:一方面,是会不会成为“国退民进”和国资流失的通道;另一方面,是不是为民营企业设置“陷阱”或“骗局”。就民营企业的疑虑来说,有媒体将混合所有制渲染为“如果民企响应政府号召,参与国企改革,很可能是‘羊入虎口’”,“很多国企让民营企业进来,就是为他们承担负债,企业还是由国资和政府控制”,还有一批民营企业家公开表示,如果不能取得控股权,就不会参与国企改革。对于这样的呼声,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对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正当权益必须依法给予有效保障。然而,把获得国有企业的控股权作为参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价码,否则就认为国企没有“诚意”,也是没有理由的。目前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企业,资产动辄上万亿元,我国的民营企业还难以有实力一举控股,即使是组织共同资金也需要假以时日。更何况,国企总体上并不缺少资金,引进“战略投资者”的重点不在于“投资”,而是在于“战略”,而要执掌处于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产业的大型国有企业,作为对企业战略决策发挥关键影响力的控股股东,绝非仅凭拥有大量资本就能够胜任,一些混合所有制改革教训已成前车之鉴。至于混合所有制究竟是馅饼还是陷阱,从《决定》来看,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用意是十分明确的。这不仅是对非公有资本的重视,而且是为了进一步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具体的实施来看,各地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细则正在进一步减少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限制,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是愈益宽松的。馅饼还是陷阱,这最终还要取决于民营企业自身素质,如果不顾实际情况盲目参与国企改革或改制,或者抱着投机的想法而对企业长远发展缺乏考量,或者仍然在家族制的管理格局中故步自封,不允许国企参股、不允许其他民企参股,同样无法通过混合所有制来实现发展。三是混合所有制是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良方?在“混合所有制”的概念被热炒之后,有人担心这是“国退民进”的先声,也有人担心在融合过程中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后果。可以理解,30多年来的国企改革,几经反复中的确经历了国有资产流失之痛。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3月9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牟取暴利的机会。另外,从当前混合所有制之争的嘈杂声中,也不难看出上述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例如,有媒体提出,唯有国企退出竞争性领域,才能表明政府之诚意,消除企业家们的戒心。正因为这类言论随处可见,并对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一些人担心搞运动式地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可能会冲击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过,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实现《决定》中提出的“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之期待。如果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看成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此消彼长、你进我退的“零和博弈”,也不符合《决定》对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定位和厚望。需要补充的是,国企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企业又有自己的具体实际,我们不应该将混合所有制当成国企改革与发展的万能药方和唯一手段,正如当年破除“一股就灵”的迷信一样,今天也需要走出“一混就灵”的误区。三、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一个立足点”、“四个着力”和“五个更多”的要求,这是对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继承和深化。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不可持续的一个突出表现在于,经济发展内部诸关系的片面性乃至对立性,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协同、协作。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在投资、消费和出口关系上,投资和出口占主导地位,消费需求相对薄弱且升级乏力,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在三次产业关系上,突出第二产业的带动作用,但现代服务业发展还不充分,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在要素投入关系上,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和投入大量廉价劳动力,知识创造、科技进步、人才开发和管理创新的支撑作用远未发挥。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上,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作为产业和人口集聚的载体作用发挥。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见“物”不见“人”,奉行“以资为本”的经济增长在战略选择和政策取向上具体表现为:以片面追求GDP为导向,忽视民生的改善,忽视社会事业发展;片面强调硬实力建设,忽视软实力建设;片面强调自然资源开发,忽视人力资源开发;片面强调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忽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种发展方式以牺牲民生为代价,求得经济一时的快速增长,必然造成经济与民生的失衡。(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十七大以来,我们深刻认识到转变发展方式的本质要求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任何发展方式都是一种动力机制的塑造和利益分配体制的安排。好的体制机制,就会有好的发展方式;反过来,体制机制不顺,发展方式也很难合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制状况影响利益分配格局,利益分配格局引导人们行为,人们的行为决定发展方式的取舍。如果没有体制机制上的重大突破,就不可能有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因此,要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发展证明了市场经济的魅力。中国真正的经济发展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就不会有中国经济发展的今天。中国经济要持续健康发展,要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继续推进一切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是一场打破利益格局的改革,是要把错安在政府身上的手还给市场,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当代中国的经济繁荣是来自市场经济的繁荣。应当承认,我们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还很不到位,这里既有认识层面的问题,也有利益层面的问题,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必须有更为深刻的认识。1、市场经济的魅力无与伦比新近发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向我们展示了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有科技含量的产品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有创新能力的国家、地区和企业,将成为未来竞争的佼佼者市场经济的魅力无穷,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英国、德国、美国、日本等较早发展市场经济的国家无疑是经济强国。然而,在170年以前的漫长岁月里,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的经济基本上没有发展,人均收入年增长率只有0.11%。世界上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当人类历史步入市场经济体制之后,那些率先步入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从1820年—1990年这170年间,人均收入增长英国翻了10倍、德国翻了15倍、美国翻了18倍、日本翻了25倍。马克思、恩格斯也充分注意到了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的事实。在《共产党宣言》里,他们深刻地写道:“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马克思、恩格斯这里所讲的资本主义就是市场经济,他们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对于经济发展无与伦比的推动作用,不仅表现在总量上,而且表现在生产力质的飞跃上,作为这一判断的基本证明就是三次工业革命都发生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760年—1840年,由英国领导。几十年后,美国、法国以及德国也紧随其后。这次工业革命划时代的代表性产品是蒸汽机以及工厂生产的棉纺织品、铁器以及陶瓷等。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40年—1950年,领导这次工业革命的有美国、英国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特别是德国和法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通讯和交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首先出现了电报和铁路,接着又出现了电话、汽车、卡车、飞机等工具。生产越来越多的以电动机和内燃机为动力,公司制度得到广泛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一大批耐用消费品,汽车、收音机、家用电器以及电视机等耐用消费品成为日常消费品的主流。在这个时期的末尾还出现了抗生素。第三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50年至今,由美国、日本和欧洲领导。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信息经济或知识性工作的兴起。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服务业中的从业人员超过了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的总和。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在数量上迅猛上升。这些变化使得经理人员以及服务于商业部门的其他专业人士,如会计、工程师、律师和顾问等人数迅速增长。新近发生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向我们展示了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有科技含量的产品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有创新能力的国家、地区和企业,将成为未来竞争的佼佼者以三次工业革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和演进向我们说明:在市场经济特有机制的推动下,这种发展具有加速趋势,是没有尽头的,且科技含量会越来越高,以致我们甚至可以说创新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创新”是市场经济这架永动机的产品。中国经济发展更是证明了市场经济的魅力。中国真正的经济发展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漫长的自然经济历史只不过是偶然的风调雨顺和经常发生的饥荒不断交替的历史。而计划经济又因其本身的低效在全世界被淘汰。理论分析和已有历史证明,人类迄今还没有找到比市场经济体制更好的经济体制。2、危机只会使市场经济更加成熟,而不应怀疑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本身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在博弈中不断完善和成熟,这个过程永远没有完结。尽管市场经济有着无穷魅力,在全世界都被证明是成功的,然而由2008年美国次贷引发的危机还是给人们提供了怀疑市场经济的契机,特别是在中国这样有着计划经济传统的国家,一个明显的倾向是虽然接受了市场经济,但一遇到所谓的问题,政府就出手遏止市场。每一次所谓的成功都使政府增强了“自信”,从而又加大了进一步地干预。凯恩斯主义在中国也借尸还魂,发改委的背景就是原来的计划经济委员会,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手段调控经济。人们习惯于抽象地谈论经济的体制、机制,其实,危机、竞争、兼并重组和破产本身就是市场经济自发调节的过程。去掉危机、竞争、兼并重组和破产,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就成了一个空壳。必须明白,通常是经济快速发展破坏了经济秩序和经济结构,暴露了经济制度方面的漏洞,危机不过是必要的调整和修理。对于“危机”的认识,我们必须从传统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彻底地重新认识。进而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本身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在博弈中不断完善和成熟,这个过程永远没有完结。3、在计划经济传统深厚国家搞市场经济,关键是处理政府与市场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已经成为旨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世界上计划经济体制曾经存在过的地方,历史上基本上都是被马克思称为“亚细亚社会”的集权社会,这些国家一旦选择了市场经济,由于历史的、认识方面的原因,通常难以正确地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具体到我国而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已经成为旨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为此:第一,我们不能把正在建设中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先天不足归结于市场经济本身,把由于市场经济不健全而产生的问题归结于市场经济体制,并以此为借口干预经济。我们的市场经济是正在建设的,有的地方是割裂的、零碎的,甚至存在着“四不像”问题,这种“四不像”当然发挥不了健全的市场经济的应有功能。第二,我们不应过分强调特殊性。在我国这样有着集权历史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由于“路径依赖”或者“遗传”,人们根本不用担心其特殊性,过分强调特殊性会搞成“四不像”。这种“四不像”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1)过分强调和保护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使民营企业不能和国有企业平等竞争。(2)过多或过于频繁地干预市场,并因此诱发人们的短期行为和经济波动。(3)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不适当地扮演了市场主体的角色,直接上项目,血拼GDP,甚至和污染企业站在一起,忽略了其本身应当承担的社会公共目标的职能。(4)在强调特殊性的情况下,政府通常有更大权力,掌握着更多资源,当把政府掌握的资源和市场经济的自由结合起来的时候就更容易产生腐败。基于这些原因,我们首先应当考虑市场经济的共同性,努力寻求特殊性和共同性的最佳契合点。第三,我们不应当怀疑经典经济学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论述,应当积极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在这一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在市场经济下,政府与市场的最基本功能是政府提供社会经济运行所必须的,企业又不愿意干的,政府具有比较优势的公共产品,而资源配置则是市场的天职。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具体论述了政府的职能,即:一是提供公共安全。斯密说,“君主的义务,首先在于保护本国社会安全,使之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暴行与侵略。”二是提供法律秩序和社会公正。斯密说,“君主的第二个义务是保护人民,不使社会中任何人受其他人的欺辱或压迫,换言之,就是建立一个严正的司法行政机构。”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也基本上遵守了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的要求。三是提供其他公共产品。斯密说,“君主或国家的第三种义务是建立并维持某些公共机关和公共工程。这类机关和工程,对于一个社会当然是有很大利益的,但就其性质来说,如果由个人或少数人办理,那所得利润绝不能偿其所费,所以这种事业不能期望个人或少数人出来创办或维持。”斯密这里所讲的,实际上就是现在人们所讲的公共产品。对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现代经济学进行了继往开来的研究,在大致框架的划分上,基本上没有超越亚当·斯密的论述。我们看不到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频繁地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也看不到这些国家的地方政府直接扮演市场主体的角色,更看不到这些国家唯GDP马首是瞻。正因为政府扮演了它应当扮演的角色,这样的体制才是高效的。旨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红利。中国经济要持续健康发展,要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继续推进一切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就不会有中国经济发展的今天。中国经济要持续健康发展,要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继续推进一切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是一场打破利益格局的改革,是要把错安在政府身上的手还给市场,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里造成的。在这些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封建社会的生产和交换在其中进行的关系,封建农业和工业组织,一句话,封建的所有制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这种关系已经在阻碍而不是促进生产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必须被打破,而且果然被打破了。”作为一个类比,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建立的,计划经济迄今依然痕迹很浓,甚至有不少封建社会残留的东西,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必须对这些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东西进行彻底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以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继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改革财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一)加快形成新经济发展方式1、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真正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制造业领域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城市化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矛盾凸显。这些问题的集中表现就是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要改变经济大而不强的状况,必须痛下决心,坚决克服重规模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的倾向,在努力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上下大功夫,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2、把推动发展的重点放到“四个着力”上一是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目前,我国国有大型企业治理结构还不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多等问题,仍然严重制约着市场主体的活力。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为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创造体制政策环境。
二是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当前,我国创新能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不多,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机制不顺,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要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和全球价值链分工中赢得主动,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抓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依靠创新驱动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是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我国高技术产业遇到发达国家的强大压力,低端制造业又面临新兴经济体的激烈竞争。随着美欧等推进“再工业化”,我国一些领域现有生产能力面临被淘汰的风险。目前,我国这种高度依赖低端加工组装、缺乏技术创新和品牌的产业体系已经极不适应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着力构建与绿色发展、新能源、信息化相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四是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过去,我国主要依靠劳动力、土地、能源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并逐步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是,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土地供应日趋紧张,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传统优势正在逐步削弱。迫切需要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构建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3、加快形成“五个更多”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一是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必须尽快改变高度依赖国际市场,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增长格局,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内需持续扩大、民生不断改善的基础之上。这不仅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
二是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
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严重滞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加大了资源环境和就业压力,也制约着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提高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强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力。
三是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由于过度依赖要素数量投入,各项要素的技术含量不高,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贡献有限。这种状况已难以适应国际科技竞争加剧和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化的新趋势。必须改变靠拼资源、拼环境、拼劳动力赚取微薄利润的发展方式,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核心的新的增长动力。
四是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不仅单位产出资源、能源消耗居高不下,而且各种原因造成的浪费也相当严重。部分资源已高度依赖进口,能源资源供应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强化资源节约,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力争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经济更可持续的发展。
五是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不同区域间居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生活条件以及居民收入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广大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以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仍然滞后。要加快消除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公共资源公平配置,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实现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四、中国经济发展道路
(一)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新内涵与新特征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经济奇迹,不仅来自于经济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还来自于发展观的科学以及相应的发展战略的正确。正是在正确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们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的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概括地说,是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道路,其内涵与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还未结束时,就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在当时无法实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建设成为工作重心,现代化成为经济发展的目标。邓小平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出发,提出现代化建设具有阶段性,这就是三步走战略步骤:第一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温饱”、“小康”、“富裕”作为经济发展的三步战略目标,使人民能够生动地、直观地认识和切身感受到这个目标的实现过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其中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意义非常重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有必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既遵循先行现代化的国家所经过的发展路径,但又必须结合本国的国情及新的国际国内经济社会政治环境,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包含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并作为现代化的具体阶段来推进,是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城镇化道路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征,我国更为突出,因此,改变“三农”的落后状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我们党的一贯思想。我国从1979年起,先是推进以农民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内容的农村改革,从家庭财产和经营制度上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紧接着对苏南农村出现的乡镇企业,邓小平称为“异军突起”,由此在全国广大农村开启推进工业化和以城镇化推进城市化的进程。这是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国情,不但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避免了其他国家的城市病,而且明显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由此提出中国特色的城乡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道路。其重要路径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实践证明,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国情,不但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避免了其他国家的城市病,而且明显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提出中国特色的城乡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道路;党的十八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3、“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取得明显成就,产业结构水准明显提升,人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与此同时,产生了环境污染问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地区和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等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原来就存在,但在快速发展时矛盾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提出科学发展观用以解决在新的历史阶段发展什么、怎么发展以及怎样发展得更好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七大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发展道路,更突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突出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道路
党中央早就提出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转变的思想,强调经济增长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1995年所制定的“九五”规划中,提出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再次强调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