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违法与犯罪_第1页
第八章违法与犯罪_第2页
第八章违法与犯罪_第3页
第八章违法与犯罪_第4页
第八章违法与犯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违法与犯罪第一节违法一、违法的概念违法: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政党、武装力量、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者公民因违反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遭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有过错的行为。[案例一]1999年3月27日晚,在襄樊市的汉江沙滩上,一个由几名未成年人临时凑成的绑架团伙绑架了某中专生小刚,正当他们打电话向被绑架人母亲索要6万元赎金时,被樊城公安分局米公派出所刑警一举抓获。据查,他们曾多次敲诈小刚,金额达1000多元。三名犯罪嫌疑人中,最小的方某(17岁)竟天真地问刑警:“把钱还给他(受害人),我可以走了吗?”二、违法的构成要件1、违法行为的客体。指被违法行为所侵害的而为我国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2、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必须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即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p118)违法行为(1)积极的作为形式;消极的不作为形式(不履行应当履行的义务)。社会危害性(1)对社会已造成实际上的损害;(2)虽然尚未造成实际上的损害,但这种行为对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存在危害的危险。3、违法行为的主体:就是实施了违法行为的自然人或社会组织。主体必须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如18岁),具有法定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如精神正常)的自然人和具有法定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4、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指违法行为人在主观上有出于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故意:明知会发生危害结果,并希望或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如打人、偷盗等)。过失:应当预见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而发生危害结果(如从楼上往外扔东西伤到人)。意外事件违法行为的构成需要行为人有主观方面的过错,如无过错,就算造成了危害,也不能构成违法。即意外事件不能认为违法。(如,高空作业者因防护绳损坏下坠而伤到地面上行走的人)三、违法的分类1、违宪行为2、民事违法行为3、行政违法行为4、经济违法行为5、刑事违法行为四、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法律责任分广义和狭义。广义:是指任何组织和公民都有遵守法律的义务,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狭义:指人们对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带有强制性的法律上的责任。(司法上常用此解释)法律制裁: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对违法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面采取的强制性惩罚措施。法律制裁的分类1、司法制裁:又分刑事制裁和民事制裁。刑事制裁:即法院对犯罪人处以刑罚(只适用于犯罪分子)。民事制裁:即法院对违反民事法律、人妖空姐他人财产或人身权或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自然人或法人所实施的制裁。2、行政制裁:指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人所实施的制裁。行政制裁的种类(1)行政处分(2)行政处罚(必须由国家授权的行政机关决定)(3)劳动教养五、法律监督法律监督分狭义、广义。狭义:法律监督是指专门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度对法实施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广义:法律监督是指包括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实施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它包括国家机关的监督和社会力量的监督。根据监督主体来分,法律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和党的监督。第二节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是调整公安机关实施治安管理处罚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该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以及对这类行为应如何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2005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对草案进行第三次审议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8号公布,于2006年3月1日起生效实施。一、立法目的和处罚的基本原则1、立法目的:p1202、处罚的基本原则:(1)必须以事实为根据的原则(2)罚责相当的原则(3)公开的原则(4)公正的原则(5)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6)教育与处罚结合的原则二、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1、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2、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得的行为4、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三、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1、警告;2、罚款(200元以上5000元以下共十档);3、行政拘留(期限为5天以下、5至10天,10天到15天,最长不超过20天);4、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5、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四、处罚程序1、调查2、决定3、执行五、听证程序和救济程序:p121六、执行监督:分外部监督(社会和民众以及司法检察、行政监察对公安机关的监督)、内部监督(公安机关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和内设纪律、监察、法制、督察等机构的监督)第三节犯罪一、犯罪1、犯罪的概念犯罪:指危害统治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依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2、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具有三个特征:(1)严重社会危害性。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所谓社会危害性,是指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侵犯性。(2)刑事违法性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3)应受刑罚处罚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是指犯罪行为是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违法和犯罪是不同的概念,区别:违反的法律不同;社会危害性不同;制裁方式不同。犯罪必然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案例分析2007年3月26日凌晨1时许,犯罪嫌疑人徐甲,伙同徐乙(1990年1月1日出生)在衢州市柯城区某网吧门口,盗得一辆红色二轮摩托车,2人连夜将摩托车开到开化县城关镇,以350元的价格销赃给方某,所得赃款除分给徐乙100元外,其余被徐甲挥霍。后经鉴定,该被盗摩托车的价值为3220元。接到公安机关起诉意见书后,开化县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了审查,发现了徐乙系未成年犯,而且是第一次实施盗窃犯罪,案发后又如实供述了全部盗窃事实并且积极地退出赃款,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系从犯。综合以上情况,检察机关认为徐乙的行为属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为此,检察机关及时与侦查部门联系和沟通并建议撤回起诉。1月5日,当地侦查部门撤回对徐乙的起诉并对其作了行政处罚。二、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确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主客观要件的总和犯罪构成要件

犯罪构成有四个方面的共同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体与犯罪主观要件。1、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权利)。犯罪客体是行为构成犯罪的必备要件之一。犯罪对象: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物或具体人。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犯罪对象,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又存在明显区别:(1)犯罪对象是具体的人或物,因此可以凭借人的感觉器官来感知;而犯罪客体则是生命权、财产权、公共安全等凭借人的思维才能认识的观念上的东西,二者具有具体与抽象的差别。(2)犯罪对象所呈现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它一般不能决定犯罪的性质;而犯罪客体所表现的是行为的内在本质,因而决定犯罪的性质。(4)犯罪对象并非在任何犯罪中都受到侵害;而犯罪客体在一切犯罪中都受到了侵害或者威胁。(5)犯罪对象不是犯罪分类的根据,而犯罪客体则是犯罪分类的根据。2、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和由这种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具体表现为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的行为与犯罪结果的因果关系。在这些要件中,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在客观方面都必须具备的要件,是一切犯罪构成要件的核心要件;危害结果是大多数犯罪成立在客观方面必须具备的要件。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作为、不作为两种类型。(一)作为作为,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行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作为的核心在于,行为人在外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积极的身体活动,如举刀杀人的动作。刑法分则规定的绝大多数犯罪,都是以作为的形式实施的,而且有许多犯罪只能以作为的形式完成,例如,抢劫罪、敲诈勒索罪、诈骗罪、侮辱罪、诽谤罪等等。应当指出,不能把作为的犯罪形式理解为必须是犯罪者本人与被侵害对象发生直接接触实施的行为。除了直接接触实施的积极活动以外,还包括犯罪人借助自然力(如借助气候变化)、利用动物(如狗、毒蛇等)、借助不具备犯罪主体条件的人(如儿童、精神病人)或借助他人的过失行为来实施犯罪,这些情况也应该视为犯罪者本人实施了作为的犯罪行为。(二)不作为不作为,是指行为人在能够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犯罪结果:物质性的危害结果与非物质性的危害结果这是根据危害结果的现象形态所作的分类。物质性的危害结果:是指现象形态表现为物质性变化的危害结果,它往往是有形的,可以具体认定和测量,如致人死亡、致人伤害、毁损财物等,都是物质性结果。非物质性的危害结果:是指现象形态表现为非物质性变化的危害结果,它往往是无形的,不能或者难以具体认定和测量,如对人格的损害、名誉的毁损等,属于非物质性危害结果。将危害结果划分为物质性危害结果与非物质性危害结果,有利于合理确定危害结果的范围,有利于准确评价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p123危害结果是否出现是区分罪与非罪、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的标准。**有的特殊犯罪只要实施了犯罪行为,无论是否出现危害结果,都构成犯罪,如抢劫罪等。

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与方法

对于大多数犯罪而言,刑法并没有要求行为人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以特定方法实施,在此意义上说,行为的时问、地点、方法不是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但在刑法将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明文规定为某些犯罪构成必备的要件时,这些因素就对某些行为是否构成该种犯罪具有决定性作用,即具有犯罪构成必备要件的意义。作为构成要件的时间,是指刑法规定的构成某些犯罪必须具备的犯罪发生的特定时间;作为构成要件的地点,是指刑法规定的构成某些犯罪必须具备的犯罪发生的特定场所;作为构成要件的方法,是指刑法规定的构成某些犯罪必须具备的实施危害行为的特定方式。比如,刑法第340条就把“禁渔期”、“禁渔区”、“禁用的工具、方法”等规定为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必备要件,因而实施的捕捞水产品行为是否具备这些因素,就成为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成立与否的重要条件。又如,刑法第434条规定:“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对于战时自伤罪来说,战时这一特定时间就成为该罪构成要件。3、犯罪主体犯罪主体概述犯罪主体,是指之实施了犯罪行为,依法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1)自然人犯罪主体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指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了犯罪行为的自然人。

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刑事责任年龄作了如下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一律不负刑事责任,即不满14周岁的人所实施的任何行为,都不构成犯罪。刑法理论称之为绝对无刑事责任时期或完全无刑事责任时期。(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此即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刑法作出这样的限定,除了考虑犯罪的严重性之外,还考虑了犯罪的常发性。还有一些犯罪或许重于这里所列举的犯罪,但由于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人不可能实施或者很少实施,刑法未作规定。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八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是指只要故意实施了杀人、伤害行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后果的,都应负刑事责任。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绑架人质后杀害被绑架人,拐卖妇女、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死亡的行为,依据刑法是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强奸幼女,或者在拐卖妇女、儿童的过程中,强奸妇女或者幼女的,也应追究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已满16周岁的人对一切犯罪承担刑事责任,此即完全负刑事责任时期。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此即减轻刑事责任时期。除上述规定之外,刑法第17条第4款还规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精神障碍刑法第18条专门规定了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问题:(1)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刑法第18条第1款载明:“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根据这一规定,认定精神障碍者为无责任能力,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标准:一是医学标准。亦称生物学标准,简言之即实施危害行为者是精神病人,确切地讲,是指从医学上看,行为人是基于精神病理的作用而实施特定危害社会行为的精神病人。二是心理学标准。亦称法学标准,是指从心理学、法学的角度看,患有精神病的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不但是由其精神病理机制直接引起的,而且由于精神病理的作用,使其行为时丧失了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触犯刑法之行为的能力。(2)完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刑法第18条第2款明文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限制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里的“精神病人”,从立法意图来说,应作广义的理解,一般包括以下两类:一是处于早期(发作前趋期)或部分缓解期的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等)患者,这种患者精神病理机制的作用使其辨认或控制行为的能力有所减弱;二是某些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人,包括轻至中度的精神发育迟滞(不全)者,脑部器质性病变(如脑炎、脑外伤)或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癫痫症)后遗症所引起的人格变态者,神经官能症中少数严重的强迫症和癔症患者等。生理功能丧失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生理醉酒醉酒主要包括生理醉酒和病理性醉酒两类情况。病理醉酒属于精神病的范畴,按精神障碍规定处理。生理醉酒,又称普遍醉酒、单纯性醉酒,简称醉酒,是指因饮酒过量而致精神过度兴奋甚至神智不清的情况。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单位犯罪主体单位犯罪主体概念单位犯罪主体,是指实施了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刑法规定:对单位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是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即“双罚制”4、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概述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包括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犯罪目的和动机。刑法理论上把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称为罪过。刑法总则明文规定了故意与过失的含义,任何犯罪的成立都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者过失;不具有故意与过失的行为,称为无罪过事件,不可能成立犯罪。在某些情况下行为人可能对法律或者客观事实发生认识错误,这种认识错误既可能影响罪过的有无与形式,也可能影响行为人实施犯罪的既遂与未遂,因而需要研究,但认识错误本身不是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犯罪的故意的概念

所谓犯罪故意,是指犯罪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犯罪故意的成立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二是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持有希望或者放任的一种心理态度。(1)犯罪故意犯罪故意的类型直接故意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犯罪的过失的概念所谓犯罪过失,是指获罪主体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不同于故意犯罪:(1)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2)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体现了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例外的精神。(3)刑法对过失犯罪规定了较故意犯罪轻得多的法定刑。犯罪过失的类型疏忽大意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从认识因素看,疏忽大意的过失表现为应当预见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所谓“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在行为时负有预见到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的义务,并具有预见的可能性。应当预见是一种预见义务,不仅包括法律、法令和各种规章制度所确定的义务,也包括日常生活准则所提出的义务。预见义务是以预见可能为前提。如果行为人不可能预见而造成危害结果的,即使结果再严重,也不应让其承担刑事责任。如何判断行为人能否预见危害结果?过于自信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犯罪动机与目的犯罪动机所谓犯罪动机,是指刺激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某种结果的内心起因或者内心冲动。人的任何犯罪行为,都是在一定动机的作用下实施的,犯罪动机是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原因。例如,盗窃罪,行为人之所以实施盗窃行为,其动机可以是贪财、嫉妒、报复的心理。产生犯罪的动机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行为人内在的需要和愿望;二是外界的诱因与刺激。犯罪动机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动机的主要作用是影响量刑。

犯罪目的所谓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通过实施犯罪行为所希望达到的某种结果。由于直接故意犯罪主观方面都包含犯罪目的的内容,因而刑法对犯罪目的一般不作明文规定,这样的犯罪目的便不能作为犯罪构成的要件。但是,对于某些犯罪,刑法条文又特别载明了犯罪目的,作为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例如,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要求行为人必须是出于牟利为目的才能成立本罪;拐卖妇女、儿童罪要求行为人必须是出于出卖目的才能成立本罪。4、意外事件刑法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此即意外事件。无罪过事件包括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所谓不可抗力,是指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这里的不能抗拒,是指行为人虽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结果,但由于当时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排除或者防止结果的发生。所谓意外事件,是指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有相似之处,即都没有预见自己行为的结果,客观上又都发生了结果,但前者是不能够预见、不应当预见,后者是能够预见、应当预见,只是疏忽大意才没有预见。三、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1、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和行为。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行为应具备以下条件:起因条件: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时间条件: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正在进行对象条件: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行目的条件:必须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限度条件: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对下列几种行为,均不能或不宜进行正当防卫:(1)对贪污、贿赂、侮辱、伪证等非暴力故意犯罪不宜进行正当防卫;(2)对过失犯罪和不作为犯罪不能进行正当防卫;(3)对合法行为不能进行正当防卫,合法行为包括依照法令的行为、执行命令的行为、正当业务行为等;(4)对正当防卫行为不能实行正当防卫;(5)对紧急避险行为不能实行正当防卫;(6)对意外事件不能实行正当防卫;(7)对防卫过当、紧急避险过当不宜进行正当防卫。因为上述各种行为,有的是正当合法行为,有的是缺乏侵害紧迫性的行为。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0条第2款的规定,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属于防卫过当。防卫过当具有三方面的特征:(1)这里的“防卫行为”必须是具备成立正当防卫的除了限度条件之外的前四个条件,缺少该四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不能认为属于防卫行为。(2)防卫行为必须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这里的“重大损害”,一般认为是指造成不法侵害人的重伤、死亡,还包括财产的重大损失。(3)防卫人在主观上对过当行为及造成的结果具有罪过。至于罪过的形式,既可以是间接故意,也可以是过失,但不可能是直接故意。

无过当防卫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是对防卫过当的一种例外规定,是一种特殊的防卫或无过当防卫。刑法设立无过当防卫制度,其立法意旨在于充分鼓励公民打消顾虑,勇于行使正当防卫的权利,避免那些严重犯罪行为对国家、公共利益或者公民的人身、财产或者其他合法权利造成重大的损害。成立无过当防卫,必须具备两方面条件:(1)必须具备正当防卫成立的除了限度条件之外的前四个条件。(2)防卫行为必须针对正在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实行。这里的行凶,是指使用凶器的暴力行凶,即对被害人进行暴力袭击,严重危及被害人的人身安全。这里的杀人,是指故意杀人,而且在一般情况下是指使用凶器,严重危及防卫人的生命安全的情形。2、紧急避险紧急避险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成立紧急避险,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起因条件:必须有威胁合法利益的危险发生从司法实践来看,危险的主要来源有四种:(1)自然灾害。(2)违法犯罪行为或无责任能力人的危害社会行为。如故意实施的纵火、决水、破坏交通工具(3)人的生理、病理原因。如饥饿疾病等。比如,为了抢救重伤员,强行拦阻过往汽车送往医院。(4)动物的侵袭。如野兽追扑、恶犬的撕咬、毒蛇的袭击等等。时间条件:危险必须正在发生目的条件: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或者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对象条件:避险的对象必须是无辜的第三者紧迫条件:避险行为只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

主体条件:避险行为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有特别责任的人限度条件: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一般来说,人身权利大于财产权利,人身权利中的生命权重于其他人身权利,生命权没有大小之分,财产权利的大小应以财产价值的多少为标准来衡量,而不是以所有制性质来衡量。由此可见,不允许牺牲他人生命来保护自己生命或健康,不允许牺牲他人生命来保护财产,也不允许损害他人重大财产以保护自己的较少财产。四、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犯罪预备的概念与特征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犯罪预备具有以下二个特征:一是已经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预备行为是为实行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但刑法将预备行为规定为两类,即准备工具与制造条件。准备工具事实上也是为实行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只因是最常见的预备行为,故刑法予以特别规定。准备工具,即准备实行犯罪的工具。制造条件,是指准备工具以外的其他犯罪预备行为,包括:(1)拟定犯罪计划、学习犯罪技巧。(2)出发前往犯罪地点或者守候被害人的到来。(3)为实行犯罪进行事先调查。(4)清除实行犯罪的障碍。(5)勾引他人参加犯罪,等等。以上列举的各种犯罪预备行为,其实质都是为实行犯罪而制造条件。二是尚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未能着手实行犯罪,必须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如果行为人自动放弃预备行为或者自动不着手实行犯罪,则不成立犯罪预备,而成立犯罪中止。2、犯罪未遂(一)犯罪未遂的概念与特征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犯罪未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2、犯罪未能得逞3、犯罪示能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3、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犯罪中止具有以下三方面特征:1.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2.必须是自动中止犯罪;3.犯罪中止的彻底性和有效性

五共同犯罪1、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成立共同犯罪,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要件:(1)主体要件:二人以上都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根据上述条件以及刑法关于犯罪主体的规定,以下几点特别值得注意:(1)两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或者一个已满16周岁的人与一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共同故意实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之罪的,才成立共同犯罪。实施此外之行为的,不成立共同犯罪。(2)一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利用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不构成共同犯罪,理论上称之为间接正犯。(2)主观方面要件:必须有共同犯罪故意。共同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都认识到不是自己一个人单独实施犯罪,而是与他人共同实施犯罪。二是都不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某种危害结果,而且认识到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会导致该种危害结果。(3)在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2、共同犯罪的形式共同获罪分为一般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一般共同犯罪:犯罪人没有特定的组织形式,只是为了实施某一特定犯罪而事先或临时纠合起业,在犯罪完成后就不在存在的共同犯罪形式。犯罪集团:指由三人以上在时间里,为了实施某种或多种犯罪而建立起来的,具有相对稳定的犯罪组织。3、共同人的各类及其刑事责任我国将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胁从犯和教唆犯。(1)主犯:是组织、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