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通货膨胀与失业_第1页
第十六章通货膨胀与失业_第2页
第十六章通货膨胀与失业_第3页
第十六章通货膨胀与失业_第4页
第十六章通货膨胀与失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通货膨胀与失业

Inflationandunemployment第一节通货膨胀理论重点第二节失业理论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难点1、了解通货膨胀与失业概念及衡量指标与方法2、研究造成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原因3、掌握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及宏观调控政策与措施本章学习目的本章的主要内容第十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当代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美国为例,战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一直是上升的。50年代,失业率平均为4.9%,通胀率平均为1.4%;70年代失业率平均为6.4%,通胀率平均为8%。进入80年代后,通胀率与失业率都有所下降,1998年曾出现了通胀率0.8%,失业率为4.3%的新经济现象。其他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因此,失业与通货膨胀就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是运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为解决这些问题,制定有关的政策提供理论基础。资料:

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新技术的采用,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出现了经济增长与物价不同步的现象。摩尔定律(Moore’s

Law)是:计算机硅芯片的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以减半数下降。该规律的作用从60年代以来已持续近40年,预计还将持续20年。摩尔定律较为充分的显示了经济增长与物价增长不同步的原因。

据美国商务部估计,1996-1997年两年,由于信息技术产业的产品价格下降,使通胀率下降了0.7个百分点

一、通货膨胀及其衡量

1、什么是通货膨胀(Inflation)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例如,弗里德曼说:“物价普遍的上涨就叫做通货膨胀”。而萨缪尔森则说:“通货膨胀是指: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的时期。面包,汽车,理发的价格上升;工资,租金等等也都上升。”在理解通货膨胀时应注意:第一,物价的上升不是指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物价上升,而是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即物价总水平的上升。第二,不是指物价水平一时的上升,而是指持续一定时期的物价上升。第一节通货膨胀理论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priceindex)。物价指数是表明某些商品的价格从一个时期到下一时期变动程度的指数。计算物价指数的一般公式是:

物价指数=本期的价格指数/基期的价格指数×100%膨胀率=物价指数–100%物价指数大于100%说明物价上涨,发生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

2.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例如:已知本期的价格指数112.7;基期的价格指数100物价指数=112.7/100×100%=112.7%膨胀率=112.7–100%=12.7%

第一,消费价格指数,又称零售物价指数,是衡量各个时期居民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零售价格变化的指标。第二,批发价格指数,是衡量各个时期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批发价格变化的指标。第三,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是衡量各个时期一切商品与劳务价格变化的指标。三种指数都能反映通货膨胀率变动趋势,但由于各种指数所包括的范围不同。数值并不相同。例如,美国1971~1980年的平均通货膨胀率,按消费价格指数是7.9%,按批发价格指数是8.5%,按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指数是6.9%。消费物价指数CPI与人民生活水平关系最密切,因此,一般都用它来衡量通货膨胀。主要有三种物价指数:3.通货膨胀的分类

经济学家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对通货膨胀进行分类。按照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四类:

第一,爬行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通胀率不超过2%-3%。第二,温和性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但通货膨胀率较低,通胀率在3%-10%。第三,飞奔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较高,通胀率在11%-50%,而且还在加剧。

第四,超速的通货膨胀,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非常高,物价指数每月上涨50%,而且完全失去了控制。这种通货膨胀会引起金融体系完全崩溃、经济崩溃,以至于政权的更迭。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通货膨胀与国民党政府垮台前旧中国的通货膨胀就属于这种超速通货膨胀。二、通货膨胀理论模型

这种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即“较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货物”,就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凯恩斯认为:当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表明资源已经充分利用,如果总需求仍继续增加,就会出现过度就业和过度需求,从面引起物价水平的上升.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6–1946.4)(一)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demand-pullinflation)ADAS0实际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二、通货膨胀理论模型

对于引起总需求过大的原因又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凯恩斯主义的解释,强调实际因素对总需求的影响;其二是货币主义的解释,强调货币因素对总需求的影响。与此相应,就有两种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理论。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的原因需求拉上通货膨胀作图:PAD1P0P1YASY0AD00Y1货币供给的增加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的增加(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cost—push-inflation)

从总供给的角度看,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成本的增加。成本的增加意味着只有在高于从前的价格水平时,才能达到与以前同样的产量水平,即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使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这种价格上升就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可用图来这说明这种情况。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P0P1YAS0Y1AD00Y0AS1P石油、电力、能源等生产资料涨价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工资的提高会使生产成本增加,从而价格水平上升。物价上升又引起工资上升。这样,工资与物价不断互相推动,形成通货膨胀。(2).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价格推动的通货膨胀,指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厂商为了增加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3).进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在开放经济中,由于进口的技术、原材料等价格的上升而引起的通货膨胀。(三)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不是单一的总需求或总供给的作用,而是这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PAS00YAD0AD1AS1P1P0

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E0E1(四)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结构性通货膨胀(structuralinflation)是指由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引起成本上升,物价上涨的情况。

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认为:扩展性部门和非扩展性部门的生产要素不能实现快速的自由流动,而导致资源和劳动的价格上升,这就是结构性通货膨胀。三、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1.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第一,通货膨胀不利于固定收入的人。通货膨胀意味着实际收入减少第二,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通货膨胀使实际利息率下降,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

买一头牛变成了买一只羊第三,通货膨胀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工资不能迅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从而使实际工资下降。实际工资的下降就会使利润增加,利润增加有利于雇主。

第四,通货膨胀将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名义工资总会有所增加,随着名义工资的提高,达到纳税起征点的人增加了,还有许多人进入了更高的税率等级,这样,政府的税收增加,而公众纳税数额增加,实际收入减少。三、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第一,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会刺激生产,从而刺激产出水平的提高第二,成本推进通货膨胀会引起总供给减少,导致产出减少,失业增加。第三,极度通货膨胀将导致经济崩溃。市场机制也无法正常运行,经济出现混乱。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三、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四、对通货膨胀的评价

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究竟有利还是不利呢?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并没有一致的看法。大体上可以分为:

“有利论”、“不利论”、“中性论”三种观点。“1.对通货膨胀的评价“有利论”

“有利论”者认为:通货膨胀,尤其是温和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发展,他们认为“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必不可缺的润滑剂”。理由是:第一,有利于雇主增加利润,从而刺激投资。第二,可以增加政府税收,从而增加政府支出,刺激经济发展。第三,可以通过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而增加储蓄。他们强调,对于资金缺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利用通货膨胀发展经济尤为重要2.对通货膨胀的评价“不利论”“不利论”者认为,通货膨胀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理由是:第一,在市场经济中,通货膨胀使价格信号扭曲,无法正常反映社会供求状态,从而使价格失去调节经济的作用,经济无法正常发展。第二,通货膨胀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使投资风险增大,社会动荡,从而经济混乱,经济效率低下。第三,通货膨胀所引起的紧缩政策会抑制经济的发展。第四,在固定汇率下通货膨胀所引起的货币贬值不利于对外经济交往。3.对通货膨胀的评价“中性论”

“中性论”者认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他们认为,货币在经济中是中性的,从长期来看决定经济发展的是实际因素(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等),而不是价格水平。没有必要把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联系在一起。以上三种观点各有自己的理论与实际依据,很难说哪种观点绝对正确。应该说,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通货膨胀有不同的作用。只有把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才有意义。但从战后的情况来看,通货膨胀的弊大于利,借助于通货膨胀来发展经济决非上策。

第二节失业理论

1、失业(Unemployment)的定义与衡量凡在工作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都是失业者。各国对工作年龄和失业的范围都有不同的规定。在美国,工作年龄是16~65岁,在中国工作年龄是16~60岁,依据统计数据确定失业人数。一、失业与充分就业衡量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失业率

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总数×100%

各国失业率的统计方法也略有不同,例如,美国是通过对55000户进行抽样调查来估算出失业率,并在每月第一个星期五发表上月的失业率估计数字。尽管失业率不一定能准确地反映失业的严重程度,但它仍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因为失业率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失业的严重程度,而且可以反映出失业的特点。一般说来:第一,男性失业率略低于女性;第二,青年人失业率最高;第三,黑人及其他有色人种的失业率大大高于白人,这反映了就业中的种族歧视。以上几点反映了美国失业的分布特点2.充分就业的含义(1)凯恩斯认为:如果“非自愿失业”已消失,失业仅限于磨擦失业和结构失业的话,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2)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再提高就业率,必须以通货膨胀为代价的话,就已实现了充分就业。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的高低,取决于劳动市场的完善程度、经济状况等各种因素。自然失业率由各国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各个时期所确定的自然失业率都不同。从战后的情况看,自然失业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以美国为例,50~60年代的自然失业率为3.5%~4.5%,70年代的自然失业率为4.5%~5.5%。80年代的自然失业率为5.5%~6.5%,即有93.5~94.5%的人就业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二、失业的分类

现代经济学家把非周期性失业分成五种类型:

1.摩擦性失业经济调整过程中引起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在劳动力的流动过程中总有部分工人处于失业状态,这就形成了摩擦性失业。。

2.求职性失业不满意现有的工作,离职去寻找更理想的工作所造成的失业。属于自愿失业的性质。在这种失业中,青年人占的比例相当大,因为青年人往往不满现状,渴望找到更适合于自己的工作。

(一)非周期性失业(一)非周期性失业3.结构性失业经济结构的变动,要求劳动力的流动能迅速适应这些变动。从而出现失业。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失业与空位”并存,即一方面存在着有工作无人作的“空位”,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有人无工作的“失业”。这种失业的根源在于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

4.技术性失业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是生产中愈来愈广泛地采用了资本密集性技术,越来越先进的设备代替了工人的劳动。这样,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缩小就会使失业增加。(一)非周期性失业7.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变动所引起的失业。某些行业的生产具有季节性,生产繁忙的季节所需的工人多,生产淡季所需的工人少。在农业、建筑业、旅游业中,这种季节性失业最严重。(二)周期性失业

非自愿失业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也就是凯恩斯所说的非自愿失业。根据凯恩斯的分析,就业水平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而国民收入又取决于总需求。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故称周期性失业。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6–1946.4),英国经济学家

可以用紧缩性缺口来说明这种失业产生的原因。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实际总需求与充分就业总需求之间的差额。用图来说明紧缩性缺口与周期性失业的关系。紧缩性缺口AE0Y实际GDP充分就业的GDP

(二)周期性失业膨胀性缺口(三)、隐蔽性失业

隐蔽性失业是指表面上有工作,实际上对生产并没有作出贡献的人,这些人的劳动边际生产力为零。当经济中减少就业人员而产量仍没有下降时,就存在着隐蔽性失业。例如,一个经济中有3000万工人,如果减少600万工人而国民生产总值并不减少,则经济中存在着20%的隐蔽性失业。这种失业在发展中国家存在较多。

(三)、隐蔽性失业

著名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曾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存在着严重的隐蔽性失业。另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的这种隐蔽性失业约在2一3千万人左右。这种失业的存在给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消灭这种隐蔽性失业对提高经济效率是十分重要的。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阿瑟·刘易斯

二、失业的经济损失

从整个经济看,失业在经济上最大的损失就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减少。美国经济学家A·奥肯在60年代所提出的奥肯定理,说明失业率U%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Y%之间反向变化的关系。△U(%)=-0.4(△Y-2.5)

奥肯定理,实际国民收人每增加2.5%,失业率下降1%,,反之,实际国民收入每减少2.5%,失业率上升1%。例如:某年实际国民收人增长率5(%)。则有:△U(%)=-0.4(△Y-2.5)=-0.4(5-2.5)=-1(%)某年实际国民收人增长率7.5(%)。△U(%)=-0.4(△Y-2.5)=-0.4(7.5-2.5)=-2(%)应注意的三个问题第一,它表明了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是反方向变动的关系。第二,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1:2.5的关系只是一个平均数,在不同的时期并不是完全相同。在60年代,这一比率是1:3;在70年代,这一比率是1:2.5~2.7;在80年代,这一比率是1:2.5~2.9。第三,奥肯定理主要适用于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情况,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自然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的这一关系,一般估算1:0.76左右。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失业与通货膨胀是经济中的两个主要问题,那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是许多经济学家所关心的问题,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对此作出了不同的回答。

一、凯恩斯的观点: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

凯恩斯认为,在未实现充分就业,即资源闲置的情况下,总需求的增加只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而不会引起价格水平上升。就是说,在未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不会发生通货膨胀。二、菲利浦斯曲线

A.W.Philipscurve

菲利浦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

1958年,菲利浦斯(新)根据英国1861~1957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变化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较低。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增长率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即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图18—3菲利普斯曲线·△P/P(%)通胀率U%失业率123456△W/W(%)工资增长率6543210·····

·9876543△Wt=f(Ut)可控区通胀率为0的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InflationRate(%)UnemploymentRate(%)0123456786421964196819621966196719611963Source:U.S.DepartmentofLaborU.SDepartmentofCommerce美国1961-1968年间失业率与通胀率之间的关系菲利浦斯曲线提出了四个重要的观点:

第一,通货膨胀是由于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根据这一理论把货币工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联系起来。第二,承认了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交替的关系。这就否定了凯恩斯关于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的观点。第三,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时,通货膨胀率为零。因此,也可以把自然失业率定义为通货膨胀率为零时的失业率。第四,为政策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运用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也可以运用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这也是菲利浦斯曲线的政策含义。图18—4按预期扩大的菲利普斯曲线。△P/P(%)通胀率U%失业率12345678△W/W(%)工资增长率6543210·····

·9876543PC1PC2从长期看:通胀→P↑→实际收入↓→要求增加工资=预期通胀率结果同样的失业率会对应更高的通胀率预期通胀率图18—5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P/P(%)通胀率U%失业率123456△W/W(%)工资增长率6543210·····

·9876543PC1PC2从长期看:通胀→P↑→实际收入↓→要求增加工资=预期通胀率→厂商减产→失业率复原→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使失业率保持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aedcb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新经济中的通胀与失业

菲利浦斯曲线所反映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基本符合50一60年代西方国家的实际情况。70年代末期,由于滞胀的出现,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又不存在这种交替关系了。于是对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又有了新的解释。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低通胀、低失业的新经济现象,如表18—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