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I病原特点:1、90%为条件致病微生物,少数为致病微生物。2、病原菌多重耐药。3、免疫功能低下病人的病原谱广,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随抗生素应用或免疫功能缺损程度而有变迁。4、一种病原引起多部位感染或一个部位有多种菌感染(复数菌感染)。常见病原体
种类微生物革兰氏阳性球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包括A、B、C、D、G群和肺炎链球菌)革兰氏阴性菌肠杆菌科、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军团菌、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鼠伤寒沙门菌厌氧菌拟杆菌、梭状芽胞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其他细菌单核细胞增生利期特氏菌,结核分枝杆菌病毒肝炎病毒、水痘病毒、流感病毒、轮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真菌念珠菌、组织孢浆菌、球孢子菌、隐球菌、曲菌其他卡氏肺孢子虫、弓形体、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及胞质颗粒等。(1)细胞壁细胞壁(cellwall)是细菌最外层的结构,与细胞膜紧密的相连。一般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到,可用胞质分离法和特殊染色法或电子显微镜观察。①革兰阳性细菌细胞壁细胞壁较厚(20~80nm),其主要成分为肽聚糖、磷壁酸和少量表面蛋白质。②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细胞壁较薄(10~15nm),结构较复杂,肽聚糖含量少,肽聚糖外层还含有由脂蛋白、外膜(磷脂)和脂多糖组成的多层结构。细胞质:为细胞膜所包绕的胶状物核蛋白体(ribosome)游离存在于胞质中的小颗粒,沉降系数为70s,由50s与30s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其化学成分由RNA(70%)和蛋白质(30%)组成,是细菌合成蛋白的场所。质粒质粒存在于细菌的胞质中,是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为环状双螺旋DNA,但它们对于宿主细胞(细菌)的生存不是必需的。胞质颗粒(cytoplasmicgranules)质粒特征:自我复制能力:有的质粒的复制与细菌染色体的复制同步,称紧密型质粒;有的与染色体的复制不相关,称松弛型质粒。质粒DNA编码的基因产物可赋予细菌某些特殊性状,如耐药性、毒力、致育性等。质粒可自行丢失与消除,但细菌的生存和繁殖不受影响。转移性:质粒可通过与性菌毛结合、噬菌体转导及直接整合方式在细菌间及细菌与哺乳动物细菌间转移。相容性与不相容性:具有相同复制起始位点和分配区的两种质粒不能共存于一个宿主菌,几种质粒的复制起始位点不同时,它们有各自的分配系统来精确调节其在子代细胞中的分配,因此可在子代细胞中稳定共存,此为质粒相容性。内毒素的主要生物学活性内毒素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O特异性多糖和非特异性核心多糖除具有免疫源性,诱生特异性抗体外,对于内毒素生物学活性的表达并不起直接作用。引起内毒素生物学活性的物质,主要是类脂A。内毒素主要的生物学活性如下:发热反应将极微量的内毒素注入人体(1~5ng/kg),2h内可使体温上升,维持4h左右。内毒素引起发热反应的作用机理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诱生内源性热原质(endogenouspyrogen)所起的间接作用。当内毒素激活肝脏库普弗细胞(枯否细胞)等单核-巨噬细胞后,这些细胞可合成并释放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内源性热原质,继而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温敏神经元,使体温的“调定点”(setpoint)上升而导致发热。白细胞升高反应注射内毒素后,血循环中的白细胞数首先开始骤减,这可能与大量白细胞粘附于毛细血管壁有关。经1~2h后,骨髓因受到内毒素刺激,释放出大量白细胞,致使血循环中的白细胞数显著增多,但伤寒杆菌的内毒素例外,它始终使血循环中的白细胞总数减少,机理尚不清楚。
内毒素引起的凝血机理甚为复杂,与白细胞的减少和增多,激肽系统、凝血系统和补体系统的激活,血小板的凝集等有密切关系。其过程是初期进入血循环的内毒素使白细胞受损,粘性增加,进而粘附于血管壁上。不久白细胞数急剧上升,于12~24h达高峰,同时出现暂时性血管内凝血。来自骨髓新增加的白细胞中含有很多幼稚细胞,带大量富有高电荷的蛋白颗粒,此时若有多量的内毒素继续进入血循环,则新增加的大量幼稚细胞遭到破坏,释放出高电荷颗粒,从而激活多种血液成分,最后形成DIC。内毒素毒血症与休克内毒素毒血症(endotoxemia)是由于血液中细菌或病灶内细菌释放出大量内毒素至血液,或输入被大量内毒素污染的液体而引起。临床症状不一,主要决定于宿主对内毒素的抵抗力。症状和体征有发热、白细胞数变化、出血倾向、心力衰竭、肾功能减退、肝脏损伤、神经系统症状,以及休克等。内毒素可引起组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激肽等的释放,导致微循环扩张、静脉回流血量减少、血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足、缺氧及酸中毒等,严重时则形成以循环衰竭和低血压为特征的内毒素休克。其他:少量内毒素能激活B细胞,产生多克隆抗体,促进T细胞成熟,激活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活性,激活和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和消化的能力,并能释放干扰素、TNF、集落刺激因子(CSF)等调节因子。因此,适量的内毒素可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抗放射损伤、促进粒细胞生成、增强单核-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等有益于机体的作用。外毒素产生外毒素的细菌主要是革兰阳性菌中的破伤风梭菌、白喉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但某些革兰阴性菌中的痢疾志贺菌、鼠疫杆菌、霍乱弧菌、绿脓杆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等也能产生外毒素。多数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大多数外毒素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于细胞外;也有存在于菌体内者,只有当菌体破裂溶解后,才释放出胞外。痢疾志贺菌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外毒素即属此类。外毒素的毒性很强,尤以纯化的肉毒毒素最强,1mg即能杀死2000万只小鼠。不同种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对宿主的组织器官有明显的选择性作用,引起特殊的病变。例如肉毒毒素能阻断胆碱能神经未稍释放乙酰胆碱,使眼肌及咽肌等麻痹,引起眼睑下垂、复视、斜视、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因呼吸困难而致死;白喉毒素则对外周神经末稍、心肌、肝、肾等器官有很强亲和性,通过抑制易感细胞蛋白质合成而导致外周神经麻痹和心肌炎等。多数外毒素不耐热,如白喉外毒素在58~60℃经1~2h,破伤风外毒素在60℃经20min即可被破坏,但葡萄球菌的肠毒素例外,能耐100℃0.5h。多数外毒素是蛋白质,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在0.4%的甲醛液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可以脱毒,但仍保留抗原性,成为类毒素。类毒素注入机体后,可使机体产生具有中和外毒素作用的抗毒素抗体。类毒素和抗毒素在防治工作中都有实际意义,抗毒素用于治疗和紧急预防。按细菌外毒素对宿主细胞的亲和性及作用方式的不同,又可将外毒素分为:①神经毒(破伤风痉挛毒素等);②细胞毒(白喉毒素等);③肠毒素(霍乱毒素等)三大类。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区别内毒素外毒素来源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部分革兰阴性菌存在部位细胞壁成分,菌体裂解后释出从活菌分泌出或细菌溶溃后散出化学成分LPS蛋白质稳定性160℃、2—4h才破坏60—80℃、30min被破坏毒性作用较弱。各种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引起发热、微循环障碍、内毒素休克、DIC等。强。各种菌外毒素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性的毒害作用,引起特殊临床表现:神经毒(破伤风)、细胞毒(白喉)、肠毒素(霍乱)抗原性弱。能刺激机体形成相应抗体,但无中和作用。甲醛液处理不形成类毒素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经甲醛液处理可脱毒成类霉素微生物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结合过程称粘附。一旦细菌与吞噬细胞吸附,就被吞噬消化。为逃避与吞噬细胞发生粘附,致病菌以3种方式改变自身的表面特性:①细菌停止产生粘附素,②细菌用莱膜覆盖粘附素,③致病菌可吸附宿主蛋白以掩盖其表面结构。毒力岛(pathogenicityisland)毒力岛是细菌基因组中编码病原体毒力因子(附着因子、毒素、侵袭透明质酸酶、蛋白分泌系统、铁吸收系统等)的特定区域,其普遍存在于致病菌株中,对细菌的致病性起决定性作用。一般认为毒力岛有以下特点:编码细菌毒力基因簇的一个相对分子量较大的染色体DNA片段,一般在10~200kb;一些毒力岛的两侧具有重复序列和插入元件;毒力岛多位于细菌染色体的tRNA基因位点内或附近,或位于与噬菌体整合有关的位点;毒力岛DNA片段的G+Cmol%和密码使用与宿主菌染色体有明显差异;毒力岛编码的基因产物多是分泌型蛋白和细胞表面蛋白,一些毒力岛编码细菌的分泌系统、信息传导系统和调节系统;一种病原菌可有一个或几个毒力岛;毒力岛可能与新发现的新原菌有关。正常微生物群:
正常微生物群包括人体表和体内的一切微生物。人体皮肤与粘膜表面寄生着千千万万不同类型的细菌。人体正常微生物群对人体作用:①保持菌群之间的相互制约而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且能阻止和干扰外来微生物在人体的定植或入侵。②菌群的细胞成份和代谢产物如内毒素能激发宿主防御机制发育,在实验中,无菌动物难以生存即是证明。③有些正常菌群成员与致病菌及外籍菌有共同抗原,故可提高宿主对后两者的免疫水平。④正常微生物中的部分菌能在肠内合成一些维生素、抗菌物质和细菌素,细菌素具有排除种内细菌的能力。人体微生物群的组成与相互关系:
正常微生物群分原籍菌和外籍菌。原籍菌又称固有菌群或常住菌群,以厌氧菌为主。原籍菌群定植在其生境的上皮细胞表面上,并保持终生;其自身宿主对元无免疫反应或低免疫反应。外籍菌又称过路菌,在上皮细胞表面定植一般不易成功或只是暂时现象;如果定植成功就会引起生态系明显变化,并构成引起疾病的细菌发病机制之一;外籍菌群很易引起其宿主产生抗体和致敏宿主免疫活性细胞。许多病毒可以长期潜伏在宿主细胞内,只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致病,如疱疹病毒。这种潜伏机制是动力学平衡状态或自稳性平衡状态的潜伏。不致病是生态平衡,致病是生态失衡,因此把这一类病毒看作是细胞的正常微生物群。(二)正常人体各部位常见微生物群
正常人体各部位通常定植着一些常见微生物群,原籍菌有其特定定植部位,不同微生物在不同的上皮细胞区域定植的部位,正是不同微生境的区分界线。胃肠道微生物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78.67%,粪便重量的1/3~2/5是微生物。表1正常菌群分布与拮抗作用定植部位主要菌群代谢产物作用对象皮肤痤疮丙酸杆菌抗菌性脂类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鼻腔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咽部草绿色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白喉杆菌、脑膜炎双球菌肠道厌氧菌、大肠杆菌脂肪酸、大肠菌素、酸性产物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二、微生态平衡
(一)微生物因素:1.定位定位是指生态空间的确定。不同微生物在人体不同部位上定居,对正常微生物群的检查,首先要确定其检查位置,同一种菌在原位是原籍菌,在异位就是外籍菌,两者在生物学上是相同,但在生态学上则不同。细菌在原籍对宿主有利,外籍菌可能有害。如定居肠道的大肠杆菌没有尿素酶,当定植到尿道就产生尿素酶。2.定性定性是指微生物群落中各种群的分离与鉴定,就是确定种群的种类。定性检查应包括微生物群落中所有成员,如原虫、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等。3.定量定量是指生境内的总菌数和各种群的活菌数的定量检查。这是检查微生态学的关键技术,如呼吸道少量大肠杆菌定居不足为奇,若成优势菌则生态失衡可能致病。大肠杆菌在肠道内一般每克内容物中不超过108,若超过这个界限,即使在原位也可致病。优势菌是决定生态平衡的核心,在肠道厌氧菌是优势菌,优势下降或消失即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二)宿主因素
宿主微生态平衡与其发育阶段和生理功能相适应,表现为微生态平衡的生理波动。1.年龄婴儿、青少年、壮年和老年人的肠道微生物群存在着有规律的动态变化。2.生理功能在人类的哺乳、断乳、出牙、换牙、妊娠和分娩期都有正常微生物群的变化。3.宿主与外环境对正常微生物群的影响宿主对正常微生物群影响是直接的、主要的和相互的。环境对之则是间接的、次要的、单方面的影响正常微生物群基本上在外环境作用下,受宿主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的影响,如疫苗、感染、辐射、手术、慢性病均可导致生态失调。4.正常微生物群对宿主影响正常微生物群中的原籍菌对宿主有益,外籍菌则有害,两者可以互相转化。以消化道菌群与人体关系为例,只有双歧杆菌与乳杆菌对人体无害,其他则在一定条件下可成为病原菌(图1)。肠内菌群的构成
肠内菌群的功能
对宿主的影响
1、维生素、蛋白质的合成2、消化、吸收的辅助3、防止外来菌繁殖4、刺激免疫功能菌数
菌群共生关系>108/克类杆菌;优杆菌;消化球菌;双歧杆菌维持健康肠内菌群的构成
肠内菌群的功能
对宿主的影响
有毒性1、肠内腐败产物如NH3、H2S、胺、酚、靛基质2、致癌物3、毒素菌数
菌群共生关系105-108/克乳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韦荣球菌腹泻、便、发育障碍、动脉硬化、自身免疫病、癌症、免疫力下降老化肠内菌群的构成
肠内菌群的功能
对宿主的影响潜在的致病性
菌数
菌群腹泻、胃肠炎、菌群失调症各种内源性感染
致病性105/克以下产气荚膜杆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致病促使肠道细菌移位的常见临床因素
失血性休克休克后立即见到大肠杆菌浓集,大部在肺,复苏24小时转浓集于肝肾;复苏至24小时~48小时血中已无细菌,但24小时组织中培养出大肠杆菌和球菌。Baker对休克鼠进行组织学检查,休克30分钟肠粘膜绒毛顶部水肿、分泌停止。60分钟水肿面扩大伴区域性坏死,细菌入血。肠粘膜缺血时,经黄嘌呤氧化酶催化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后者通过脂质过氧化和共价键结合性损害使细胞膜渗透性增加而破坏肠上皮。当再灌注时,大量自由基产生,上皮进而出血溃疡,成为菌血症主要原因。另外,微生物的酶和粘膜抗自身消化功能降低均促进细菌移位,甚至不限于肠系膜淋巴结而血行播散。内毒素革兰氏阴性菌不仅在死亡裂解时释放内毒素,在大量繁殖和衰老期也释放大量内毒素,尽管革兰阴性菌在肠道细菌中不足1%,但其内毒素释放量却极大。应用抗生素促进细菌死亡,血内和肠内的内毒素可增加20倍。Deitch等用CD-1鼠经腹腔和肌肉注射2mg内毒素,24小时后发现88%实验鼠的MLN有菌生长,且细菌移行率与内毒素剂量直接有关,鼠盲肠中大肠杆菌数增加100倍,组织学改变呈散在粘膜固有层水肿和上皮细胞脱落增加,说明移位与肠壁通透性增加和肠道菌群失衡有关。创伤
严重创伤(包括烧伤、骨折、疼痛、恐惧等)既可在局部造成损害,也可致全身各脏器应激性反应,机体处于免疫抑制、补体消耗,且巨噬细胞摄取过度增殖菌而不能杀灭只能成为穿壁运载和播散细菌的工具。40%烧伤面积的大鼠中MLN中细菌阳性率44%。肖光夏等实验证明在烧伤后1~3小时开始细菌移位,30~60分钟到MLN,90分钟到肝脾,12~24小时全身播散高峰。大面积三度烧伤者倾向爆发早期败血症,提示感染与休克时间的密切关系。头颈部烧伤,细菌来自口咽;腰腹部烧伤则细菌来自肠道。创伤的内源性感染主要与肠粘膜屏障损害和烧伤后门静脉血内的内毒素迅速增高有关。饥饿、低蛋白饮食和静脉高营养
Deitch发现正常鼠禁食一天后盲肠乳酸杆菌和专性厌氧菌比对照组少10倍,禁食3天则革兰阴性杆菌量比对照组高100倍。更为重要是肠粘膜处于快速增殖更新状态需要消耗大量营养,尤其是谷氨酰胺的消耗,否则粘膜萎缩,屏障受损而移位。全胃肠道外营养(TPN)使胃肠道处于无负荷状态,胃酸、胆汁、溶菌酶和蛋白分解酶等均减少,促进外来菌优势增殖,明显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升高1000倍,移位至MLN者达66%,而对照组细菌移位为0。Moore等研究TPN和全胃肠道内营养(TEN)对感染的影响。两组氮平衡无显著差异,但感染发生率前者为37%,后者为17%;严重脓毒症发生率也分别为20%和3%。胆道及肠道梗阻
吴艾平等以狗作胆道梗阻模型,发现梗阻时,肠道菌群中以革兰阴性菌增殖为主,胆汁中则厌氧菌多于需氧菌;肠道内毒素含量升高,致肠粘膜上皮刷状缘受损。经胆汁细菌同源性研究,梗阻时胆道感染为内源性感染,细菌来源于小肠。正常狗胆汁带菌率30%,便阻时则达50%~75%。肠梗阻时即使轻微捣动小肠,细菌也可通过完整肠壁外移。免疫功能
肠是人类最大免疫器官之一,抗感染成分有粘膜间质中弥散存在的T辅助淋巴细菌、B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由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构成的滤泡。剧烈应激反应使B细胞分化受阻,肠粘膜浆细胞减少而分泌性IgA不足,不能中和毒素,肠道菌也易于粘附定值于肠粘膜。巨噬细胞存于肠道粘膜上皮间、固有层和淋巴结中,能吞噬肠道菌,当T细胞功能减弱时,常只能吞噬细菌而不能杀灭之,致使细菌被携带到肠外,经淋巴、血液播散到身体其他部位,而后从死亡的、将死亡的或有缺陷的巨噬细胞中释放出来,引起广泛感染。免疫功能肠是人类最大免疫器官之一,抗感染成分有粘膜间质中弥散存在的T辅助淋巴细菌、B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由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构成的滤泡。剧烈应激反应使B细胞分化受阻,肠粘膜浆细胞减少而分泌性IgA不足,不能中和毒素,肠道菌也易于粘附定值于肠粘膜。巨噬细胞存于肠道粘膜上皮间、固有层和淋巴结中,能吞噬肠道菌,当T细胞功能减弱时,常只能吞噬细菌而不能杀灭之,致使细菌被携带到肠外,经淋巴、血液播散到身体其他部位,而后从死亡的、将死亡的或有缺陷的巨噬细胞中释放出来,引起广泛感染。抗生素
抗生素抑制原籍菌,外籍菌即可定植且优势生长;耐药菌株也可被选择成肠道优势菌群。两种非正常优势菌易移位成为感染潜在危险因素。引起肠道需氧菌或兼性厌氧革兰阴性菌、肠球菌或酵母菌等过度增殖或厌氧菌明显减少的抗生素有青霉素类(包括氨苄、羟氨苄、苯唑、氧哌嗪青霉素等)、四环素、氯林可霉素、头孢哌酮、头孢氨苄、头孢三嗪、利福平等。不干扰定植力,只杀灭需氧革兰阴性菌,一过性降低或抑制肠球菌,对真菌影响小的有氟哌酸、头孢克罗、妥布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强力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等。优势菌种估计:从最后一条划线倒计数10个菌落,涂片染色鉴定最多的2-3种菌即可。致病性:伴白细胞、脓细胞及吞噬现象。种群多样性估计能分辨的种数分级1-34-67-910++++++++++细菌定量估计油镜(细菌数/平均视野)初估
细菌量10x/ml(g)1-910-99>100细菌密集成团或密集覆盖上皮细胞++++++++++5-67-89-10>10简表法报告菌群方法范例粪便涂片查菌群报告单内容描述正常参考值细菌总数约4000500-5000/油镜革兰阳性杆:革兰阴性杆:革兰阳性球:革兰阴性球:60:35:4:1革兰阳性杆:50.2-74%革兰阴性杆:35.29-44%革兰阳性球:2-10%革兰阴性球:0.5-5%优势菌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阳性杆菌其他(特征菌变化无印象诊断:肠道菌群未见明显异常表简表法报告菌群方法范例粪便涂片查菌群报告单内容描述正常参考值细菌总数约300500-5000/油镜革兰阳性杆:革兰阴性杆:革兰阳性球:革兰阴性球:10:40:45:5革兰阳性杆:50.2-74%革兰阴性杆:35.29-44%革兰阳性球:2-10%革兰阴性球:0.5-5%优势菌革兰阳性球菌及酵母样菌革兰阳性杆菌其他(特征菌变化酵母样菌明显增多印象诊断:Ⅲ度肠道菌群失调改变脓毒症的临床定义SIRS体温>38.3℃或<36℃,心率>90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或PaCO2<32mmHg白细胞总数>12×109/L,或<4×109/L,或杆状核>0.10脓毒症对感染的全身性反应,具有≥2项SIRS的条件(SRIS+感染的证据)重度脓毒症脓毒症+器官功能障碍,低灌注,或低血压包括乳酸性酸中毒、少尿,或急性意识状态改变脓毒性休克脓毒症诱导的低血压(如收缩压<90mmHg或较基础值下降>40mmHg),适当补液不能使之回升;同时伴有灌注异常,可出现乳酸性酸中毒、少尿,或有急性意识状态改变。应用血管加压素后所测血压可不降低MODS急性病人出现的器官功能障碍,在无干预的情况下内环境不能保持稳定脓毒症新诊断标准一般表现发热或低体温(体温>38.3℃或<36℃);心率>90次/min或>同年龄正常值+2SD,呼吸加快,意识状态改变明显水肿或液体正平衡(>20ml/kg,超过24h)无糖尿病情况下高血糖(血浆糖水平>120mg/dl或>7.7mmol/L)炎症指标白细胞增高(>12000/ul)白细胞降低(<4000/ul)白细胞正常,但不成熟,杆状核>10%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正常值+2SD血浆前降钙素水平>正常值+2SD血液动力学指标动脉低血压(收缩压<90mmHg,平均动脉压<70mmHg,或收缩压下降>40mmHg,或<同龄正常值-2SD)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70%心脏指数>3.5L/min×M-23器官功能障碍动脉血低氧血症(PaO2/FiO2<300)急性少尿(尿量<0.5ml/kg/h或45mmol/L,至少2h)肌酐升高>0.5mg/dl凝血异常(INR>1.5或aPTT>60secs)肠梗阻(肠鸣音消失)血小板减少(血小板<100000/ul)血胆红素升高(血浆总胆红素>4mg/dl或>70mmol/L)组织灌注高乳酸血症(>1mmol/L)毛细血管再充盈降低脓毒症治疗的新策略探讨由于过度炎症反应是脓毒症的重要特征,多年来,治疗策略一直针对促炎因子。人们曾试用抗内毒素抗体、抗TNF-α抗体、IL-1受体拮抗剂、磷脂酶A2拮抗剂、PAF拮抗剂、抗氧化剂、凝血酶抑制剂、皮质激素、γ-干扰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治疗,在实验动物中取得良好效果,但在病人中未能提高治愈率及生存率。这使人对抗炎症因子治疗进行质疑。然而,近几年来,一些新的治疗策略对改善脓毒症(特别是重症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预后点燃了希望,部分临床研究也具有良好的前景。活化蛋白C(APC)蛋白C存在于人类血浆中。当凝血酶与内皮细胞表面的血栓调节素结合后,即可激活APC。APC在辅助因子蛋白S并存的条件下,可抑制凝血因子Va和Ⅷa的功能,因而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同时,APC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抗炎分子,可抑制单核细胞产生促炎因子TNF-a、IL-1、IL-6等,减少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增强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高迁移性B1组蛋白(HMGB1)是一种核结合蛋白,在DNA重组、修复、复制和基因转录中起作用。HMGB1也是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介质。在炎症刺激下(如LPS作用下)生成量显著增高。它可促使核因子(NF)-kB及有丝分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激活,刺激人类单核细胞产生TNF-α、IL-1、IL-6及巨噬细胞炎症蛋白,激活吞噬细胞,诱导多种黏附分子(VCAM-1、ICAM-1)、MCP-1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的表达,故也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区股权转让协议
- 2024年货物运输合同运输标的说明
- 2024年项目开发建议文档编制协议典范版B版
- 2024年高级会所会员身份认证协议3篇
- 2024年项目外包合作合同具体描述
- 2025年度桉树苗木病虫害防治与预防合同2篇
- 2024年运动鞋品牌授权授权经营及品牌推广合同2篇
- 2024年销售职位劳动协议样书版B版
- 2024年电子商务争议解决合同
- 2024年股权投资基金收益分配协议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新员工入职培训员工手册
- 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 笔试
- 肠梗阻课件完整版本
- 融资合作法律意见
- 电子招投标测试试题汇编
- 2024年度技术研发合作合同with知识产权归属与利益分配
- 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解析
-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飞书手把手使用教程培训
- 2025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