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总论20129课件_第1页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20129课件_第2页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20129课件_第3页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20129课件_第4页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20129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年5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钟厅向师生们作了一个即席演讲,其中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病原生物学》

人体寄生虫学

Humanparasitology

病原生物学的定义、范围和内容病原生物学Pathogenicorganisms致病的生物体病原pathogen(-y)生物学(biology)Pathogenicbiology定义:研究人类疾病的生物学病因的一门学科。

病原生物学的医学重要性

1、是许多一直存在的和现代突发性公共卫生问题的根源2、是许多重要人类疾病的病原

(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3、活的病原体与人类共同进化带来的新问题(抗药性、新现和再现疾病)SARS冠状病毒对人类是一个全新的病毒SARS冠状病毒的结构示意图2004春天

高致病性禽流感袭击中国及东南亚地区国家H5N1病毒H2N2病毒H7病毒病原生物学之医学寄生虫学授课教师:张静联系方式:毒隐翅虫本次课内容(3学时)一寄生虫学总论二线虫概论

三蛔虫(机动)

医学寄生虫学

HumanParasitology

MedicalParasitologyParasitologicalLaboratoryMedicine

张静人体寄生虫学的定义

也称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parasitology),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科学。HumanParasitology

isthesciencethatdealswiththeorganismsthattakeuptheirabodes,temporarilyorpermanently,onorwithinotherlivingorganismsforthepurposeofprocuringfood,andwiththerelationshipoftheseorganismstotheirhosts.1.Categoryofparasiteinbiology线形动物门扁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节肢动物门阿米巴门顶复门(眼虫门、后滴门、副基体门、透色动物门)纤毛虫门孢子虫门动物界原生动物亚界节肢动物蠕虫原虫医学寄生虫人体寄生虫学原虫学蠕虫学节肢动物学吸虫:血吸虫、肺吸虫等绦虫:带绦虫、包虫等线虫:蛔虫、钩虫、丝虫病、旋毛虫等孢子虫:昆虫、蜱、螨等

*5大寄生虫病本学期主要学习的内容

叶足虫:鞭毛虫:溶组织内阿米巴等蓝氏贾第鞭毛虫、杜氏利什曼原虫、锥虫病等疟原虫、弓形虫等寄生虫学总论

(一)医学寄生虫学的概念

(二)寄生现象与寄生虫和宿主

(三)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

(四)寄生虫感染与免疫

(五)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六)寄生虫病的诊断

片利共生照片上,一条面目丑陋的大鱼似乎正要终结一只小虾的生命,但事实上,这张在2005科学幻想摄影奖上获奖的照片要向人们说明的只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共生现象。

摄影师吉姆·格林非尔德(Jim

Greenfield)是在荷兰安的列斯群岛的古拉索岛海岸下拍摄到这张照片的。照片上,一只狗母鱼张开了它那宽宽的大嘴,让一只小虾为它清理牙齿。2.生活史(lifecycle)、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别:

1)寄生虫生长、发育、繁殖的全过程。2)两种基本过程直接型和间接型直接型:生活史中只需要一种宿主间接型:生活史需要多个宿主或媒介昆虫蠕虫型:卵幼虫成虫(直接型)卵幼虫幼虫成虫(间接型)

原虫型:无性生殖有性生殖(直接型、间接型)

3)寄生虫的感染阶段:具有感染性的阶段感染期:寄生虫生活史中对人或其他宿主有感染力的时期也就是说虫体在侵入宿主前,必须发育到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虫体具有在宿主体内继续生存和发育繁殖的能力。机会致病寄生虫(opportunisticparasite)有些寄生虫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内处于隐形感染阶段,但当宿主免疫功能受累时,出现异常增殖、致病力增强,称为机会性寄生虫或机会致病寄生虫。

5)宿主的类型:中间宿主(intermediatehost)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可分为第一、第二中间宿主。终末宿主(definitive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保虫宿主储蓄宿主(reservoirhost)寄生虫的某一阶段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并完成与人体内相同的生活阶段,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寄生虫可从动物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动物为保虫宿主。转续宿主(transporthost,paratenichost)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保持幼虫生存力和感染力状况,若此幼虫进入正常宿主则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幼虫(滞育)非正常正常成虫幼虫卵正常人动物媒介(vector)一般指作为寄生虫的宿主或携带者,并传播寄生虫病的节肢动物或某些无脊椎动物。3、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

1).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损害程度取决于寄生虫的数量和寄生部位

A夺取营养如蛔虫、绦虫

B机械性损害如钩虫、包虫、肺吸虫

C毒性和免疫损伤如阿米巴的分泌物,阔节绦虫的排泄物,包虫的囊液,疟原虫的抗原2)宿主对寄生虫的反应(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目的:限制虫体数量或消灭虫体

虫体抗原(somaticantigens)代谢抗原(metabolicantigens)3).寄生虫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局寄生、损害(A)反应、抗损害(B)宿主寄生虫B>A,虫体清除(痊愈)B=A,部分清除,带虫者(寄生虫感染)B<A,不能控制,出现症状(疾病)带虫者:感染有寄生虫,但无明显临床症状,能检出病原,且能传播病原,大多数感染者表现为正常者。慢性感染:寄生虫数量少,长期有较轻的临床症状。是寄生虫感染的主要形式,可能检出病原。

隐性感染:体内有寄生虫,无临床表现,用常规方法不能检出病原体。当免疫力低下时,大量增殖而致病。如机会致病寄生虫。多虫寄生(多寄生现象):同时两种或两种以上虫寄生。三、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异位寄生:常见寄生部位以外器官或组织寄生。幼虫移行症:蠕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以幼虫状态在组织或器官等窜扰,引起病变(内脏幼虫移行症和皮肤幼虫移行症)。幼虫移行:动物源性寄生虫病(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来源于动物体,在人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消除性免疫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非特异免疫)免疫虫体抗原(somaticantigens)代谢抗原(metabolicantigens)四、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非特异免疫(先天性免疫):皮肤、粘膜、胎盘构成的天然屏障,吞噬细胞、补体系统的作用。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寄生虫感染后刺激机体产生的获得性免疫力,可表现为细胞介导免疫、体液免疫、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超敏反应(共4型)。

非消除性免疫(non-sterilizingimmunity)

多数寄生虫感染可引起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不能完全清除体内的寄生虫。若宿主体内的寄生虫被清除,则宿主的免疫力则逐渐消失。表现为带虫免疫和伴随免疫。特异性免疫应答可分为两类:

消除性免疫(sterilizingimmunity)

宿主能消除体内的寄生虫,并对再感染有完全的抵抗力。如东方疖患者痊愈后对热带利什曼原虫有长期、特异的抵抗力。带虫免疫(premunition)

某些寄生虫感染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可使宿主体内寄生虫处于低密度、低繁殖的细胞内型,导致无明显症状的临床痊愈,并产生抗特异性攻击的能力,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伴随免疫(concomitantimmunity)有些寄生虫感染诱导宿主产生的免疫反应对体内已有的寄生虫无杀伤或清除效应,但具有抵抗同种寄生虫的幼虫再感染的能力,这种免疫现象称伴随免疫。

1.传播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

传染源:感染寄生虫的人或动物,包括患者、带虫者、保虫宿主传播途径:

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土壤传播经空气(飞沫)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经人体直接传播易感人群:对寄生虫缺乏免疫力的人群。途径感染期传染源宿主五.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3.流行特点:(1)地方性

与气候的温湿度、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的分布、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产方式相关。(2)季节性

与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的分布与季节消长、人们的生产方式季节性相关。

(3)自然疫源性

因自然环境有保虫宿主存在,如荒漠地区的利什曼病。4.防治原则(1)消除传染源

治疗病人、带虫者,监控疫区人口流动,管好或捕杀部分保虫宿主。(2)切断传播途径

管粪、管水、消灭媒介昆虫或中间宿主。(3)保护易感人群

加强个人防护,改变生活习惯,预防服药,涂抹驱避剂。.Prevalenceofparasiticinfections5、寄生虫病的现状(选学,了解)1).土源性线虫病的发病率逐年降低;2).食源性、人兽共患性、自然疫源性寄生虫病控制难度较大,甚至发病有增多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由食源性寄生虫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将愈加突出华支睾吸虫广州管圆线虫旋毛虫6、寄生虫的危害(1)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WHO规划防治的热带病

疟疾(malaria)血吸虫病(schistosomaiasis)丝虫病(filariasis)利什曼病(leishmansis)锥虫病(trypanosomiasis)麻风病、结核和登革热钩虫病(2).寄生虫病的危害与现状人类是许多寄生虫的宿主。世界上主要公共健康问题的病原体是寄生虫。当前世界寄生虫流行情况: 蛔虫病 1.5billion 钩虫病 1.3billion

鞭虫病 1billion 丝虫病657million 疟疾500million 血吸虫病270million 阿米巴病50million

带绦虫病50million 支睾吸虫病20million Chagas’病15million

这些寄生虫给当前世界造成极大的痛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