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唯物史观】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探究疫病流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认识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通过历史资料提出问题,探究历史上的疫病流行状况,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阐释中医药成就及西医的传播状况,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家国情怀】让学生认识古今中外对疫病防治的努力,培养家国情怀。

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悄无声息降临,短短几个月便席卷全球。截止2022年11月5日,已有6亿2千7百多万人确诊,657多万人死亡,而这一数据仍在上升。在疫情的摧毁下,人类面临着一场史无前例的考验。疫情何时终结,病毒何时远去,我们不得而知……目录01

历史上的疫病

02

03

西医的传播一、历史上的疫病材料2“疫者,民皆病也。”

——许慎《说文解字》材料1“瘟之至也,非江海鳞甲之类而不生。疫之至也,非虫兽毛羽而不存。”

——《上经.尚时》1.疫病的定义材料3

“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吴有性《瘟疫论》

“疫病"而非“疾病",“疫病"指流行性急性传染病,一般由细菌病毒等致病性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时间长,危害极大,使地区与国家的稳定受到严重冲击,因而不仅是个体问题,更涉及公共卫生与国家安全问题。“疾病"则是各种病的总称。自主学习1:依据材料和所学,理解什么是“疫病"?

天花①古埃及时期,天花席卷尼罗河沿岸,

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罹(li)患天花。②18世纪,欧洲天花肆虐,彼得二世、

路易十五等多位君主死于天花。③中国清朝康熙皇帝也得过天花。④被天花传染的普通百姓不计其数。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因为感染者最后会在脸上留下永久性的瘢痕,俗称麻子,故而得名天花。其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繁殖能力,感染患者通常在3到5天内就会死亡。病人去世以后,病毒依然能存活数月之久。彼得二世玛丽二世路易十五拉美西斯五世顺治皇帝一、历史上的疫病2.天花

新航路开辟以前,阿兹特克帝国处于奴隶制社会的繁荣时期。阿兹特克帝国一向有全民皆兵的传统,所有成年男人都必须佩带武器,这使得整个帝国拥有作战能力的实际人数不下几十万。1520年,殖民者科尔特斯带着西班牙军队进入了帝国首都特诺奇蒂特兰。但力量悬殊,西班牙军队惨败,落荒而逃。

1521年5月22日,1000名西班牙军队向特诺奇提特兰城发动第二轮进攻。这次进攻如入无人之境,没有遇到一兵一卒的抵抗。

推开城门后,他们发现,遍地都是阿兹特克人的尸体。天

人类史上最大的种族屠杀事件不是靠枪炮实现的,

而是

鼠疫是鼠疫耶尔森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类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性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患者会出现高热、咳嗽、呼吸困难、出血,以及其他严重毒血症状,在面部、腋下、腹股沟长出大肿块,并且皮肤会出现黑斑,大多会在感染48小时内死去,病死率高达30%-60%。3.鼠疫(1)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雅典爆发鼠疫,死亡军民一半

以上。(2)公元6世纪,在地中海世界爆发大规模鼠疫,拜占庭帝国人口减少一半。(3)中国明朝末年,鼠疫横行,明军、大顺军及大量民众染病,大量死亡。(4)14世纪,席卷整个欧洲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

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一、历史上的疫病伯里克利

它使正常的食物生产与供给体系受到破坏,重创了帝国经济和帝国军队,君士坦丁堡40%的城市的居民死亡。此后它还继续肆虐了半个世纪,直到1/4的罗马人口死亡。这次鼠疫使东罗马帝国元气大伤,走向崩溃。而且对拜占庭帝国、地中海、欧洲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查士丁尼大瘟疫欧洲黑死病4.其他疫病(1)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在巴比伦身染疫病而亡。(2)17世纪,爆发于墨西哥的黄热病,在美洲、非洲与

欧洲国家流行,肆虐两个世纪。(3)20世纪早期,斑疹伤寒在俄国和波兰大流行,造

成数百万人死亡。(4)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全球大爆发,全世界

约5亿人感染,5000万-1亿人死亡。而当时的世界

总人口不过17亿人左右。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

亡人数还多,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的原

因之一,因为各国都已经没有额外的兵力作战。一、历史上的疫病材料4伯罗奔尼撒战争是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一场战争。公元前404年,雅典突如其来的瘟疫至少使1/3到2/3的雅典人死亡,包括雅典著名的将军伯里克利,最终斯巴达获得胜利。雅典民主政治也就此衰落。

公元前323年6月,亚历山大大帝在巴比伦患疟疾突然死亡,不满33岁。之后他的部将为争夺统治权不断内战,亚历山大帝国迅速衰落下去,最后土崩瓦解——《全球通史》

材料5在美洲,16世纪仅仅数百人的西班牙殖民者带着火枪和他们身上的病毒打败了印第安人,天花、麻疹这些旧大陆的病毒印第安人几乎全无抵抗能力,随着人口锐减,美洲两大文明-阿兹特克与印加帝国迅速消亡。

据统计在欧洲人到来之前美洲印第安人数量超过1亿,而今天美洲印第安人仅为3000万。劳动力大量丧失,使欧洲人开始从非洲掠夺劳动力。可以说,要不是美洲原住民对流行病如此缺乏免疫力,美洲和非洲的历史完全可能被改写。政治上:社会秩序混乱,政局动荡,影响国家、民族的兴衰;一、历史上的疫病5.影响文化上:破坏人类文明成果;思考1: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疫病"的影响。材料6浩劫当前,这城里的法纪和圣规几乎全部都荡然无存了……因此,简直每个人都可以为所欲为。城里的人们大难当前,丢下一切,只顾寻欢作乐;乡下的农民,自知死期已到,也再不愿意从事劳动,田里的麦田早该收割了,该打好收藏起来了,却没有一个人来过问一下。

——根据[意]薄伽丘著,方平、王科一译《十日谈》的内容整理一、历史上的疫病5、影响经济上:生产停滞,经济衰退;材料7在欧洲,黑死病使得数以万计的训练有素的官员突然间被瘟疫消灭了,大批官员死亡,使公共治安、法庭审判、甚至日常生活秩序都陷入瘫痪状态中。另一方面,幸存的普通民众也在绝望中转向了狂饮暴食和恣意纵欲。毁坏劳动成果,谋财害命、欺骗、盗窃,已成通常之事。思想上:信仰危机,道德沦丧,

促使新思想萌发;材料8“黑死病给人们带来恐慌,也促使人们反省:不只瘟疫造成死亡,长久以来在宗教束缚中麻木生活,活着也形同于死亡。在死神笼罩的黑暗中,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为人们的心灵打开了一扇窗户。”一、历史上的疫病5、影响材料9爱德华·詹纳,英国医生,受牧场挤奶女工的启发。经过20多年的探索、研究,找到预防天花的正确而有效的途径,牛痘疫苗从此产生了。他的成功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免疫学,他是在科学基础上征服传染病的先驱。医学上:促进医疗与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最直接:威胁健康,人口大量死亡。材料10在中世纪以前,这些数字是无法确知的,但仅在1351年黑死病消退时,已有大约3000万欧洲人死亡,1/4到1/3的人被消灭。据估计,这一时期伦敦原有的6万居民损失了35000人。——魏健《改变人类社会的20种瘟疫》

“传染病、战争、饥荒”被称为人类历史悲剧的“三剑客”。这其中最悲剧的是传染病,由传染病导致死亡人数比战争、饥荒死亡的人数要多。有些疫病毁灭了一个村落,有些毁灭了一个城邦,有些甚至毁灭了一个文明。古人在抗击疫病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

我们以往认为,人类就是历史的绝对主角,但其实我们往往忽略了,其他物种对历史的影响,有时候来得更大,甚至会左右我们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一、历史上的疫病6、防治措施(1)古代疫病防治古代中国: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掩埋尸体,发放药物。古代罗马: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

重视公共卫生医学研究建立救治机构《肘后备急方》记载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中国古人发明人痘接种防治天花,传到欧洲。西汉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隋唐时期,寺庙病坊也收治病人;古罗马医院收治疫病患者。(2)近代疫病防治(1)18世纪晚期,英国医生詹纳发明牛痘接种法。(2)19世纪,细胞与细菌学发展迅速。法国巴斯德创立

巴氏灭菌法,被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3)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改变

了人类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的状态。【知识拓展】

牛痘与天花的故事

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原是一个普通乡村医生的时候,他就注意到了感染过“牛痘”的人,就不再患天花了。琴纳问村民们仔细询问,挤奶女工告诉琴纳说,她们通常都感染过牛痘,没有人再患天花。牛痘症状在她们身上仅表现为手上出现一些脓疱,伴随一些轻微的不适。琴纳他开始研究记述民间治疗传染病的方法的科学书籍。从这些书籍中琴纳得知,中国人早就有用牛痘的脓液给儿童接种的习俗。琴纳逐渐形成了一种想法,即人为地使人感染牛痘,这样就能够使人避免患天花病了。

1796年5月他从感染牛痘的妇女手上提取脓液,接种到自己8岁的儿子身上。过了几天,小孩经受了轻微的不适之后,就完全恢复了健康。但是孩子现在是否对天花有了免疫力呢?这还要进一步弄清,因此还需要作试验。但是这次的试验是危险的——要用孩子的健康作赌注,也许还可能使孩子丧命。

不久以后,在琴纳居住的地区天花急剧流行起来。他提取了天花患者的脓液,把它传染到儿子身上。一连三个昼夜,焦虑不安的琴纳都在极度的紧张中等待着这次决定性试验的结果。大胆的设想终于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在接种过天花脓液的地方出现过的红点消失了,孩子没有染上天花。经过接种牛痘,他对天花有了免疫力。琴纳的发现最终获得成功。琴纳于1823年1月26日去世,终年74岁。他在临终时已知道他的抗御天花的方法正为人类造福,并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承认。许多科学协会推选琴纳为名誉会员。人们为纪念他发行了纪念章,还在许多城市修建了纪念碑。但是琴纳始终也未能认识到,他所提出的接种方法的科学道理是什么。只是在80多年之后,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1822--1895)才对琴纳的发现提出了科学根据。1881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一次国际医生会议上,巴斯德作了“关于接种法抗传染病的科学原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报告。巴斯德把这类接种都称为种牛痘,把接种的物质称为牛痘苗。“我使种牛痘一词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含义,”巴斯德说,“我想科学会承认这个词,以表示对一位伟大的英国人琴纳所作的丰功伟绩的感激之情。”人痘接种法

人痘接种法,取天花患者痘痂制浆接种于健康儿童,使其产生免疫力以预防天花的方法。这项发明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相传公元10世纪北宋时期已用种痘术预防天花。到公元16-17世纪,人痘术在国内成为专业并得以推广。其方法有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痘衣法四种。前三种都是接种于鼻孔。痘衣法是穿用天花患者患病时所穿的内衣。人痘接种法的创造,是人类免疫学的先驱。这种技术自公元17世纪开始,先后传播到俄国、朝鲜、日本、阿拉伯和欧、非各国。公元1717年传入英国。直到1796年国琴纳发明牛痘接种法后,才逐步代替。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消灭天花,中国人痘接种法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朝代人物医学著作成就战国扁鹊

汉代东汉东汉张仲景东汉华佗东晋葛洪唐代孙思邈唐代政府明代李时珍“望、闻、问、切”《黄帝内经》中国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二、中医药的成就《神农本草经》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麻沸散”“五禽戏”《肘后备急方》总结晋以来医疗发展方面先进成就《唐本草》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本草纲目》“东方药学巨典”《千金方》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古

代二、中医药的成就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焕发新生机

屠呦呦团队受《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青蒿素抗疟的启发,从青蒿素中分离出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屠呦呦

做演讲

中医药已传播到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有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文化自信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1.近代以来西医的发展(1)背景:(2)表现:近代以来,西医以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实验科学为依托,借助精密仪器及数据分析,在解剖学、诊断学、药学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①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著成《心血运动论》

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②荷兰人列文虎克通过显微镜对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进

行细致观察。③19世纪,人们将生理与临床结合起来,探索各种药物

的功能和作用,创立实验药理学。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2.西医的传入明末清初,传教士把医带入中国,但影响有限。近代以来,西式医院建立,西医加速在中国传播。北京协和医院湖南湘雅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3.西医传入的影响华西医院(1)推动了中国近代医学事业的发展;(2)促进国人思想解放和社会生活的变化;(3)动摇了中医的地位。材料1119世纪中叶以后,西医在中国日益广泛而深入地传播开来。许多传教士在华行医、建立医院、开办医学校、翻译医学书籍和出版医学刊物。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开始官派留学生,1872—1875年选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其中有5人从事医学工作。明治维新后日本西医发展很快,不少中国留学生在日本间接吸收了西医知识。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清廷官员和洋务人士(如荣禄、李鸿章等)体验到了西医的功效,就带头或动员富商捐资教会医院,各地受医人数大为增加。20世纪初,中医人士开始自发地学习西医,西医影响逐渐超过了中医。

——摘编自郭剑波《论近代“西医东渐”的途径与反响》问题探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医在近代中国迅速传播的背景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背景:列强入侵打开中国国门;

西方文明的传入;洋务

运动的兴起;受到日本

的影响。(2)影响:推动了中国近代医学事业

的发展;促进国人思想解

放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动

摇了中医的地位。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材料1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生理解剖,取样分析,这是西医的方法。辨证施治,阴阳五行,上病治下,左病治右,这是中医的方法。西医将人体视为一个可以分解为许多部件的机器,每个部件都可以拆开、修理、更换。中医将人体视为一个彼此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表里一体,虚实相通。西医最得西方古典科学重具体、讲实证的精神,中医最得中国传统文化重整体、讲联系的神韵”。

——《近代文化视野下中医与西医的比较研究》西医与中医的区别【素养提升】材料13

1920年,毕业于日本大阪医科大学的余云岫发表文章,彻底否定中医理论,引发20世纪20年代中西医之争……1925年,教育界决定将中医纳入学校体制,遭到西医界的坚决抵制。西医将中西医之争视为先进与落后之争;中医将中西医之争视为“中西之争”。双方讥讽之言与谩骂之词日趋激烈。1929年,西医界代表提出废止中医的议案。在中医界、舆论界及工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