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演绎-浓缩的社会发展_第1页
旗袍演绎-浓缩的社会发展_第2页
旗袍演绎-浓缩的社会发展_第3页
旗袍演绎-浓缩的社会发展_第4页
旗袍演绎-浓缩的社会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旗袍演绎-浓缩的社会发展旗袍与旗人之袍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渊源关系。明末清初八旗制度逐步确立,旗人的袍服有所变化发展,与满洲早期的样式也有所不同,这时旗女所穿的袍可说是旗袍真正的前身。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这样穿着,它裁剪简单,园领,前后襟宽大,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由于袖子口附有马蹄状的护袖,又称马蹄袖。在满族人逐渐脱离骑射生涯后,马蹄袖已成装饰,而放下马蹄袖仍然是满族人对长者、尊者致敬的礼仪。

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有精致的绣花装饰。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式样的变化也很大,四片裁制也改为两片裁制。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人们几乎抛弃了旗装。

20年代中叶,在当时公认的服饰时尚中心的上海出现了一种新式的服饰-长至脚面的马甲。马甲宽松,四周作滚边,时髦女子一般将它罩在到大袖的短袄的外面,从而取代了长裙的地位。这便是现代旗袍的前身。

20世纪20年代雪花膏广告1926年,长马甲把短袄的两只袖子移植了过来,省却了上袄下裙的重叠部分,于是就产生了民国新旗袍的最初款式。这种带袖的马甲,也就是最初的旗袍,其上下一体的设计同旗女之袍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又借鉴了汉女装束的特点,满汉服饰的风格在经历300多年的各行其是和互有采纳之后,终于在旗袍上得到了融合和统一。徐志摩之妻-陆小曼旗袍此时仍然承袭了旗装宽身大袖的风格,还没有后期那样突出女子的曲线,它的袍身比较宽松,轮廓仍然平直,还不显示腰身。旗袍的长度也比较拘谨,还在踝关节和小腿肚之间徘徊,袖子仍到肘部,袖口同当时的上衫下裙一样呈宽大的倒大型。1928年,社会上兴起妇女解放思潮,号召妇女走出家庭,参与社会。加上欧美短裙潮流向国内流传,旗袍的摆线开始上升,提高至膝下。

到后来,为了适应女学生的要求,旗袍的下摆又提高了一寸,露出女子秀丽而又健美的小腿,这样可以跑跳自如。袖口也开始变小,装饰性的镶滚则越来越简洁,到后来几乎完全被取消了,色调也力求淡雅和谐,总体上显得非常简便。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服装条例,正式将旗袍定为国服。条例中规定,男子礼服有两种,一种是中山装,另一种仍沿用清代的便服长袍马褂;女子礼服也有两种,一种是长身旗袍,另一种是蓝上衣和黑裙。至此,旗袍终于奠定了她在女子时装中的地位。改良旗袍的逐步形成30年代是旗袍发展的黄金时期。在30-40年代中旗袍的变化更多地表现于面料和装饰的选择,以及长度和开衩的变化。进入30年代,旗袍明显的在朝苗条型过渡,先是袖子趋向于贴身,然后整体款式向突出女子曲线美的苗条型发展。

30年代的欧美服装流行趋向是收腰和女性化,受其影响,旗袍也变得长而紧身,以前女学生式的倒大袖和平直的腰身终于不见了30年代前两年的旗袍长度还沿袭20年代的式样,流行短旗袍,摆长稍过膝盖,但从1932年起旗袍开始不断的加长,到1934年前后,旗袍长得能盖住脚面,如果不穿高跟鞋,走起路来就扫地了。随着旗袍的加长,旗袍的开叉也在不断的挑战极限,越来越高,到1934年前后几乎开到了臀部,走起路来裙摆摇曳,玉腿若隐若现,而腰身又变得极窄,以至贴体,整件旗袍紧紧裹着身体,充分显示了女子的曲线美。1935年,旗袍又流行低衩,但袍身依然很长,这种样式的旗袍不便于行走,所以没流行多久。

领子的高度是先高后低,先是流行高领,领子越高越时髦,30年代中期高到直抵下腭,然后又继续攀高到耳垂,即使在盛夏,薄如蝉翼的旗袍也必须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渐渐又流行低领,领子越低越摩登,到30年代末又降至无领,配着短袖或者无袖的袍子显的非常惹眼30年代的旗袍在做工上承袭民国初年以来的简约风格,不再有那些繁复的盘、绣、贴、荡等工艺,也不再有清代旗袍那样的浑身镶滚,而是偏好一种很细致很考究的镶饰,突出一种精细的美。比如当时崇尚“线香滚”,镶非常细的边,细得好似线香一般,但做工却非常精良,来不得半点马虎,颜色一般与袍身有着明亮的对比度,这样不至于让人忽略了镶饰,在不经意中透出奢华。《纸醉金迷》剧照→此时旗袍的面料十分丰富,纱、绸、缎、棉应有尽有,西式纺织品源源涌入,洋货轮经过吴凇口运来了各种新颖的纺织面料,塔夫绸、尼龙绸、凡立丁、乔其纱、金丝绒等等,这些奇特的名词若放在数年之前,多半没有什么人会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此时却都成了都市女性裁衣的新宠。这些洋面料质地柔软,手感挺刮富有弹性,做出的旗袍特别合身适体,轻盈飘逸,因此广受青睐。

民国时期大德颜料厂阴丹士林色布的广告《晴雨旗袍》20世纪30年代印花灯芯绒夹旗袍20世纪30年代红黄渐变色线勾针编结单旗袍20世纪40年代蓝色云纹暗花丝绒缘饰单旗袍1930-1949年米色蕾丝花朵单旗袍这一时期改良旗袍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还在于它与西式服装的搭配。当时的时髦女子很喜欢在旗袍外面套上一件西式的外套,或者大衣、绒线衫、毛背心等,搭配的非常得体。这时丝巾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时髦女子穿着低领的旗袍时常喜欢在脖子上系上轻软的丝巾作装饰,看上去非常大方别致。此时的旗袍除了与西式外套的搭配,还常常喜欢在局部做一点西化的变动,比如在领、袖等地方采用西式服装的装饰,裁成菏叶领、开叉领、西式翻领或者菏叶袖、开叉袖等,也有的在下摆也缀上菏叶边,乃至作成夸张的锯齿状。这一时期的旗袍主要的变化是稍宽的胸襟和收紧的腰身,突出女子姣好的曲线。同时旗袍第一次出现了肩缝和装袖,突出“美人肩”。这种旗袍后被称为改良旗袍。这种改良旗袍的出现,奠定了现代旗袍的结构,从此,旗袍彻底脱离了旗女之袍的旧有形式,形成了完美成熟华丽而性感的造型,成为后世女性旗袍的一种突出典范.20世纪50-60年代,旗袍形成一种纯朴的平民化服装流行趋势。从这个时期开始,那些上乘和典雅的旗袍,即立领、盘口、首要、低开衩、长袖、长衣身的旗袍形象成为主流,常被人称为夫人服。其特点是用色纯净,舍弃了以往的反复装饰工艺。改革开放以后,国际服装的新思潮不断影响着国内审美意识和消费观念。旗袍一般只出现在社交场合。八九十年代又逐渐不断改良,既保留了东方特质,又符合世界服装流行趋势。《花样年华》90年代旗袍再度升温一部《花样年华》,让许多女子暗暗许下旗袍梦。国际时装舞台上持续不断的“中国潮”,也引发了国际知名设计师对中国朦胧神秘的服饰文化的浓厚兴趣。当代旗袍的场合用途一婚礼服用途二礼仪《情深深雨蒙蒙》用途三影视剧《京华烟云》《色戒》《风声》《倾城之恋》《金大班》《纸醉金迷》《金陵十三钗》用途四明星红毯用途五敏感词用途六日常穿着

袖形的款式宽袖形、窄袖形、长袖、中袖、短袖或无袖。

襟形款式圆襟旗袍礼服——襟处线条圆顺流畅;直襟旗袍礼服——身材丰满、圆脸型的女性适合这一款式,可使身材显得修长;方襟旗袍礼服——将襟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适合不同脸形穿着。琵琶襟旗袍礼服此外还有双圆襟旗袍、双开襟旗袍等款式。现代日常旗袍的样式领子一般领、企鹅领、凤仙领、无领、水滴领、竹叶领、马蹄领材质制作旗袍的有布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