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特征_第1页
中国古代建筑特征_第2页
中国古代建筑特征_第3页
中国古代建筑特征_第4页
中国古代建筑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特征:外观特征结构特征群体布局特征装饰特征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古代建筑保护历史不同地区的建筑形式依赖于当时当地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借此看到丰富多彩的古代建筑文化。木头的缺陷让我们想到了防腐,河姆渡的漆碗让我们想到了木构件朱红黑色的衣裳,之后的华丽,之后的定式,主人权利和身份便依赖了它的彩画内容。我们总结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如下:中国古代建筑体系

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黄河中下游及迤南一带,当地盛产木材,就地取材——成为构筑房屋的主要材料。

这种以木构梁柱为承重骨架,以其他材料作围护物的木构架体系逐渐发展并成为中国建筑的主流。

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木构架结构赋予建筑物极大的灵活性,所用斗拱和榫卯有利于防震,抗震,“墙倒屋不塌”非常形象的体现了这一优点。木构架建筑除以上的特点以外还有取材与运输方便,加工与拆卸较简易的优点。不足之处:易腐易燃,须经常加以维修保护,坚固程度远低于砖石结构。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特征外观特征:有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组成,称为“三段式”。屋顶:规模大,大多起翘和出翘,礼制等级严格。屋身:木架结构作为承重结构体系,赋予建筑物极大的灵活性。台基:是我国古代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昭示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其中须弥座是最高级别的台基。屋顶类型

最常见类型:①庑殿顶(四阿顶);②歇山顶(九脊顶);③攒尖顶;④悬山顶(挑山顶);⑤硬山顶。

等级:重檐高于单檐,前者高于后者。①庑殿顶(四阿顶)四面斜坡,一条正脊,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庑殿顶②歇山顶(九脊顶)四面斜坡,切为三角,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歇山顶③攒尖顶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部为锥形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攒尖顶④悬山顶(挑山顶)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悬山顶⑤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与屋面平齐,或略高于屋面。硬山顶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台基

称基座,系高出地面的建筑物底座。 台基的作用:用以承托建筑物,防潮,防腐,可弥补中国古建筑单体建筑不甚高大雄伟的欠缺。 大致有三种:

1.普通台基:用素上或灰土或碎砖三合土夯筑而成,约高一尺(约30CM),常用于小式建筑。

2.较高级台基:较普通台基高,常在台基上边建汉白玉栏杆,用于大式建筑或宫殿建筑中的次要建筑。

3.更高级台基:即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座用作佛像或神龛的台基,用以显示佛的崇高伟大。中国古建筑采用须弥座表示建筑的级别。一般用砖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台上建有汉白玉栏杆,常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普通台基故宫三大殿台基须弥座台基与汉白玉台基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特征结构特征:建筑材料:木材和砖瓦;木构架结构:木结构常见的3种类型(秦汉时期形成的)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结构单元:开间与进深核心构件:斗拱与榫卯建筑施工:定型规范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叠梁式(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屋中常采用这种结构。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穿斗式(立贴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柱子穿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相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井干式

房屋是用圆木做成的,两头、四角上下排列,用十字相交,端部刻出榫卯,交接紧密,屋顶做平顶或者做起脊式都行。泸沽湖畔的井干式建筑

叠梁式(抬梁式)这种方式应用很广,特别北方更是如此。

优点: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空间缺点:柱梁等用材较大,消耗材较多。

重要建筑则用斗拱承载出挑。

穿斗式(又称立贴式)

优点:用料较少,山面抗风性能好。

缺点:室内柱密,空间不够开阔。 兼二者的优点,抬梁式与穿斗式常混合使用,抬梁式用于中跨,穿斗式用于山面。

井干式

材量大,建筑面阔和进深又受木材长度的限制。外观也较厚重,应用不广,一般仅见于产木丰盛地区。

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古建的结构单位中国建筑的屋是由梁柱组合的。两榀这样的屋架(加上联系的枋檩)所组成的空间称之为“间”。建筑的迎面间数称为“开间”;建筑的纵深间数称为“进深”。开间多为单数,开间越多等级越高。优点

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能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能满足多方面的使用要求,组成简单的到复杂的各类型建筑。

采用简支梁和轴心受压柱的形式。局部则使用了悬臂出跳和斜向支撑。我国建筑特点之一的斗拱,可承托一定距离的出跳重量,也是屋顶梁架与柱壁间在结构和外观上的过渡构件。构造上各节点使用了榫卯结合,使屋架在承受水平外力(风力,地震)时,能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木构架结构的基本形式与构造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建筑设计和施工中

很早实行了类似于近代的方法,“模数制”(宋:材,清:斗口)和构件的定型化。

建筑整体到局部的形式,尺寸和做法都有了详细规定——可以缩短时间,加快施工速度,工料估算,有利于提高质量。北宋的《营造法式》和清代工部的《工程做法则例》都是当时官式建筑在设计、施工、备料方面的规范和经验总结。

古代木构建筑的详部演变1、柱:起于原始社会的半穴居建筑,用绑扎法与其它构件结合,新石器时期以隼卯结构联接,到金属工具使用后,加工更准确和精确了。

商代开始柱下置卵石为柱础,加铜桎。

秦代出现了方柱

汉代石柱增加了八角、束竹、凹楞、人像柱等。并出现了倒栌斗式柱础,柱身也有直柱和收分较大的两种。

古代木构建筑的详部演变

南北朝时受佛教影响,出现了高莲瓣柱础和束莲柱、印度、波斯、希腊式柱头(但外来形式后来没有发展)

唐代起有木直柱实物:南禅寺方柱,佛光寺大殿圆柱,都是直柱,仅上端略有卷杀。柱础则有素覆盆和宝装莲瓣二种。

五代柱多为八角或圆形断面,有明显的上下梭杀。

宋代以圆柱为最多另有八角形和瓜楞断面的。

元代以后,重要建筑大多用直柱(无梭杀)

古代木构建筑的详部演变2、斗拱最早形象见于周代铜器(“令毁”)

汉代的画像砖石,壁画,建筑明器及记载中也有不少。仿木作品出于石阕、石墓中,有:一斗二升,一斗三升及一斗四升,单层拱,多层拱。拱头有直截、折线、曲线、龙首翼身的。斗有平盘式,槽口式的。

唐代:柱头铺作已完善,使用了下昂(总的形式与后代相差不多)但补间铺作仍较简单,基本保留了汉、南北朝的风格。人字拱,斗子蜀柱,一斗三升。唐代斗拱有的虽然出跳,但跳数较少,出檐重量的大部分仍在柱头的斗拱上,因而唐柱头铺作雄大。

古代木构建筑的详部演变

宋代:补间铺作和柱头铺作的尺寸和形式已经统一,内檐斗拱出现了上昂。

辽金:继承唐宋的形制,但又有若干变化——补间使用45度60度斜拱、斜昂等。

元代:斗拱尺寸渐小,真昂不多。

明清:斗拱尺寸更小,补间斗拱由宋代的1-2增加到4-8,都用假昂。

古代木构建筑的详部演变3、屋顶举架:举架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据《考工记》“匠人为沟洫,葺屋三分,瓦屋四分”——战国已对草屋顶和瓦屋顶规定了不同的坡度。唐南禅寺佛光寺大殿举高与进深之比约为1/6

宋代为1/4-1/3

清代某些建筑竟达1/2

古代木构建筑的详部演变檐口曲线:

汉代石建筑与明器未见檐口是曲线的,屋角也没有起翘。

南北朝时,檐口虽然平直,但屋角已有起翘。

唐佛光寺,有很明显的檐口曲线。

宋《营造法式》有详细论述。

元代檐口渐回复平直,只有末间至屋角才有起翘。

明清也如此。

古代木构建筑的详部演变屋面曲线:

汉有记载“反宇向阳”:屋面曲线——有利吐水,更多日照,外形俏丽、柔和。

唐佛光寺:有之,因举架低曲线平缓。

宋举高增加,曲线陡。

明清举架更高,更陡了。

古代木构建筑的详部演变屋脊曲线:汉代石建筑明器中:正脊两端已有升起,但屋架的上端仍是平直的。唐、宋、元在脊檩端置生头木,正脊起翘生动。明清又恢复平直的状态。

古代木构建筑的详部演变屋角:

汉代建筑还没有屋角起翘的形象。

南北朝时,屋角明显起翘。

唐宋起翘已成定规,以后也如此。

北方建起翘平缓,外观庄重浑厚;

南方屋角起翘较陡,外观活泼轻快。

古代木构建筑的详部演变屋脊装饰:

周-秦:屋脊的陶瓦覆盖草顶——从功能出发,装饰尚在其次。秦始皇陵出土的陶脊断面为梯形,下部有一椭圆形槽。

汉代:从石建筑和明器看——屋脊有平直的两端隆起的。脊头用筒瓦叠垒,正脊中央有朱雀凤凰作装饰。

北魏-隋唐:正脊两端使用鸱尾(实物最早在唐太宗昭陵,有绿釉)古代木构建筑的详部演变早唐:鸱尾外形或装饰简单,尾尖向内倾伸,外侧施鳞状纹。

中唐及辽代:鸱尾下部出现了张口的兽头,尾部向鱼尾过渡。

宋代:分为鸱尾、龙尾、兽头等形式。

元:从元以后鸱尾渐向外卷曲,改称鸱吻。

明清:尾部完全外弯,端部由分叉变为弯曲。兽身多附雕小龙比例近于方形,背上出现剑把——改称兽吻,大吻。古代木构建筑的详部演变屋面材料:

民间:茅草、泥土、石板、陶小瓦

官式:陶筒、板瓦、琉璃瓦。陶瓦西周有瓦——形较大、不多—仅用于茅草屋顶的脊部,天沟。

西周晚期——已有盖瓦、仰瓦、人字型断面的脊瓦。并有大小头,瓦环瓦钉。此期的筒瓦已有半圆形的瓦当,瓦当与瓦背有纹饰(简单)。古代木构建筑的详部演变陶瓦战国时期:瓦上的纹饰更为精美——云纹、蝉翼、黼纹等。

秦代:瓦当由半圆演变为圆形——改进了瓦当的束水功能,丰富了瓦当的纹饰。图案——几何图形、动植物、四神、文字。

南北朝:这时起受佛教影响——瓦当为莲瓣、兽头。唐代也如此,文字瓦当很少用。

宋辽:又增加了龙凤、花草瓦当。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特征群体布局特征:大都呈群体分布,即一般由单个建筑物组成的群体,有主体建筑、主要建筑与次要建筑之分。特别讲究中轴线布局,常把主要的建筑物都分布于中轴线上,而其中的主体建筑则按照“正殿高大而重隐深藏”原则而设。园林建筑受到道家思想影响北京颐和园的中轴线布局北京天坛的中轴线布局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古代建筑的单体形式与建筑群的组合单体建筑:殿、堂、厅、轩、馆、楼、榭、阁、塔、亭、阕、门、廊等。建筑平面:有方、长方、圆、三角、五角、六角、八角、扇形、曲尺、工字、山字、田字、万字。正是由于这些单体又组成了:从住宅到庙宇、宫殿等各种建筑群。

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古建单体建筑的变化单体建筑从外观上可分为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屋顶:(变化较显著)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卷棚、攒尖、盔顶、盝顶、单坡平顶、囤顶。组合形式有丁字脊、十字脊、勾连搭、重檐等等。屋面材料:茅、草、竹、木、泥土、陶、瓦、琉璃、石板、金属等。屋身:墙、柱、门、窗及装修等,由于比例、尺度、材料、颜色的不同产生出许多变化。台基:包括基座、踏步、栏杆,其材料形式多样。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特征装饰特征:“雕梁画栋”是中国古建筑装饰和色彩的真实写照。雕饰,砖雕、木雕、石雕等。屋脊、天花等装饰部件。彩绘,原是为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蛀,后来才突出其装饰性,宋代以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雕饰木雕(使用最广)(1)选料: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的木材如楠木、紫檀、红木等(2)作用:使用价值、装饰、标志等级(3)分布:门窗、隔扇、屏风、挂落、栏杆、梁枋等(4)按雕刻技法分类: ①浮雕(最常见):宋代也称剔雕或隐雕 ②圆雕:立体雕,宋代也称混作 ③透雕:明清时期又称漏雕、玲珑雕、镂空雕。又分 单面、双面两种 ④嵌雕:利用凹形槽,把不同的木材镶嵌。 ⑤贴雕:仅贴不嵌,省时省工,但易脱落。 ⑥线雕:也称线刻、阴刻雕饰砖雕(1)选料:青砖(2)作用:使用价值、装饰(3)分布:寺塔、墓室、房屋等建筑物的构件和墙面(4)发展历史:第一次兴盛是南北朝、宋代砖雕的规范形式第一次被载于《营造法式》之中、清代达到最高潮。(5)特点: ①不受等级限制 ②与建筑的统一感雕饰石雕(1)选料:可雕、可刻的硬质石料(2)作用:使用价值、装饰(3)分布:柱础石、门砧石、挑檐、泄水口、石狮、碑碣等(4)《营造法式》将石雕分为四种: “剔地起突”---高浮雕 “压地隐起”---浅浮雕 “减地平会”---平雕 “素平”---平整无雕饰脊兽位置:装饰于屋脊上的各种兽形瓦件作用: ①保护木柱、铁钉 ②装饰作用及象征意义,如正脊两端鸱尾有灭火消灾之意 ③标志等级类型: (1)垂兽:垂脊上的小兽 (2)戗兽:戗脊上的小兽 (3)正吻:正脊上的小兽 汉代---凤凰 汉晋以后---鸱吻(鸱尾) 明清---龙吻天花板装饰藻井:藻井是天花中“穹然高起,如伞如盖”的一种高级天花。

1、位置:寺庙佛座上方或宫殿宝座上凹进部分。

2、作用:①装饰②含五行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意天花:室内梁架之下设置的部件,它即可遮挡梁架,又可施各种彩绘,所以是室内重要的装饰部件。同时,还可以界定室内空间高度,保温,隔热及防尘。

1、平闇(àn)天花在梁架下面用天花枋组成一个个木框,木框内又隔置成许多密而且小的木方格,方格顶面满铺木板,这种类型的天花叫做平闇天花。

天花板装饰天花:

2、平綦(qí)天花在天花梁枋和天花枝条组成的木框之间不再隔置小方格,而是直接满铺较大的天花板。板底面可施彩绘,画出龙、凤、鹤等图案,或贴上带有彩色图案的纸。这种类型的天花叫平綦天花,使用相当普遍。

3、海墁天花一般建筑中使用海墁天花。这种天花是用木吊挂将一个个的木顶隔吊挂在梁架或檩子上。木吊挂由边框、抹头组成框子,中间用棂子隔成一个个方格,木顶隔底面糊纸。悬鱼、惹草

悬鱼:装设在悬山顶或歇山顶山墙两坡博缝的相交处,花样很多,极富装饰性。最初这个构件雕做鱼形,意为避火。一般木博缝处用木悬鱼,砖博缝处用砖悬鱼。在大式建筑中,于木博缝板外面,在桁头分位处常钉上一些钉子,成梅花或其他样式,重要建筑用金色的钉子。一方面可固定博缝板,另一方面可起装饰作用。惹草:沿两坡博缝板的斜面,在桁[héng]头分位下边,可装上如意形的雕饰,称作“惹草”。

彩画位置:多出现于内外檐的梁枋、斗拱及室内天花、藻井和柱头上。明清的梁枋彩画最为瞩目。作用:(1)保护木质(防潮、防腐、防虫)(2)装饰(3)标志等级分三个等级:

(1)和玺彩画(2)旋子彩画(3)苏式彩画名称等级枋心内容枋心两侧用于建筑和玺彩画最高以金龙、金凤、龙草图案为主,间补以花卉图案用框起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旋子彩画次之以花卉图案为主,也可画龙凤用框起两端有带漩涡纹的花瓣(旋子)官衙、庙宇主殿和宫殿坛庙的次殿苏式彩画再次之以山水、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为主用框起,似“包袱”住宅、园林建筑的室内彩画彩画的主要手法(一)、叠晕将同一种颜色调出几种深浅不同的色阶,按顺序排列绘成装饰色带的方法。用在构件外缘时,深色在外;用在构件中图案四周时,浅色在外。当叠晕由浅至深称为“对晕”。当叠晕由深至浅时称为“退晕”。

(二)、间色在建筑相邻各间的同类构件上,或在同一构件的不同段落或分件上,有规律地交替使用冷暖、深浅不同的底色的方法。在明清时期的彩画中,以青绿相间为定式。(三)、沥粉用胶、油、粉调成膏,在彩画上画突起的线,再覆上明亮的颜色的方法。这样可加强彩画的立体感。(四)、贴金在彩画的线或图案上贴金箔的方法。可以平贴片金,也可在沥粉上贴金,称作沥粉贴金,使彩画显得金壁辉煌,高贵富丽。彩画中国古代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堪称世界第一。北京的明、清宫殿建筑使用了黄瓦、红柱、红墙、白石基座、衬上蓝天、绿树,美丽动人。建筑物檐下使用青绿彩画,并贴金,加强了阴影部分的生动,深邃,突出强调了挑檐的深远,色彩的运用非常适合其所处的建筑部位。木构件上色彩涂刷的施工过程相当繁复。如清代把刷色涂油漆称为“油作”。清宫廷最高级,也是最复杂的打地杖“三麻二布九灰”,即用三层麻、二层布、九层灰,共十四层。刷油也要许多道程序。这即使木建筑构件格外生辉,而且使木构件得到了保护。在阶级社会中,色彩的使用还代表建筑物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如清代,黄瓦是属于帝皇专用的,王府用绿瓦。黑、紫、兰、绿用于离宫别馆,或单色,或二色合用做剪边处理。一般民居只能用灰瓦。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一、城市和城防建筑城市是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城市是城和附属于城的市的全称。《世本·作篇》记载,颛顼时“祝融作市”。颜师古注曰:“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曰市井。”这便是“市井”的来历。《吴越春秋》记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城以墙为界,有内城、外城的区别。内城叫城,外城叫郭。内城里住着皇帝高官,外城里住着平民百姓。南京城墙(明代)中华门最为宏伟,规模、质量为我古城之冠。西安城墙隋唐长安基础上修建的明代古城。西安城墙瓮城平遥古城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

1998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丽江古城融合纳西民族传统建筑及外来建筑特色的唯一城镇。

1998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城市和城防建筑

城市防御建筑是围绕城邑建造的一整套防御构筑物,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城墙,古称墉。墙体土筑,断面为梯形,其高宽比例各代有所不同。南宋以后为防御炮火,墙身采用砖石包砌,个别的还用糯米灰浆砌筑。城门。城楼下的夯土墩台,用木柱、木梁为骨架,构成平顶或梯形顶的城门道,台顶上建木构城楼(一至三层),居高临下,便于镃望守御。马面。墙体向外突出的附城墩台,每隔60步筑一座。在相邻马面间可布置射击网。城壕。即护城河,无水的称隍。一般阔2丈,深1丈,距城30步左右。长城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它东起河北省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6700千米,约13300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早在春秋时期楚国就修筑了长数百千米的非封闭性城墙,叫作方城。战国时燕、赵、魏、韩、秦等都在边界筑起了长城。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燕、赵、秦原有的北方长城连接起来,筑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长万余里。今山西大同北部,甘肃岷县城西等地均有秦长城遗址。长城修筑过程:(1)春秋战国:公元前7世纪,楚国最早(2)秦: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长城连接,筑起东起辽东,西至甘肃临洮万里长城(3)汉:东起辽东,西至新疆罗布泊,1万公里,规模最大(4)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7千公里以上。八七年列入世遗山海关长城山海关在秦皇岛市以东约10多千米处,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千米,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关城平面呈方形,周长4千米,高14米,厚7米。有城门四座,其中东门最为壮观,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各门上都筑城楼,城中心建钟鼓楼,城外有护城河,在东西城门之外各建一个瓮城。八达岭长城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八达岭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明长城中,独具代表性。这里是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登上这里的长城,可以居高临下,尽览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嘉峪关长城在嘉峪关市西南隅,因建于嘉峪山麓而得名,是明朝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建于1372年。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关,河西第一隘口,有天下第一雄关的美名,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城关则是由内城、外城和城壕组成的完整军事防御体系。现在看到的城关以内城为主,由黄土夯筑而成,外面包以城砖,坚固雄伟。关城平面呈梯形,面积33500余平方米,城墙总长733米,高11.7米。城楼东、西对称,面阔三间,周围有廊,三层歇山顶高17米,气势雄伟。关城四隅有角楼,高两层,形如碉堡。城关两端的城墙横穿戈壁,在这里可以体会到大漠孤城的苍凉,登关楼远望,寨外风光尽收眼底。二、宫殿建筑宫殿建筑又称宫廷建筑,是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的威严,满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物。这些建筑大都金玉交辉、巍峨壮观。宫殿建筑布局前朝后寝:前朝即皇帝办公、处理政务、举行大典的地方;后寝即皇帝与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北京故宫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属于前朝部分,乾清、交泰、坤宁三座宫属于后寝部分,三宫两边供皇妃和太后、太妃居住的东西六宫,供太子居住的东西六所,以及祭祀、休息和娱乐的建筑也属于后寝部分。三朝五门:以北京故宫为例,前朝分为太和、中和、保和三殿是附会三朝制度;天安门到神武门间五座门则附会五门制度,即天安门、端门、午门、乾清门、神武门。宫殿建筑布局左祖右社:充分体现中国古典建筑以“礼制”为指导思想,在宫殿左前方设祖庙(皇帝祭祀先皇的地方,也称太庙);宫殿右前方设社稷坛,供皇帝祭祀土谷之神。严格中轴线对称:为建立皇帝的尊严,突出封建统治气氛,宫殿建筑采用严格的中轴对称布局方式,轴线上高大、豪华的建筑与轴线两侧低小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阴阳五行学说的体现:宫殿建筑的布局一般都严格遵循阴阳五行学说,讲究阴阳的调和,顺应五行相生相克之理;在社稷坛建造中以黄、红、青、白、黑五行色则是顺应五行学说的体现体现。宫殿外陈设(1)华表:墓碑、华表木、恒表、诽谤木,皇家建筑装饰、标志。(2)狮、麒麟:雄雌狮(左雄右雌)、南北狮、三王狮;麒麟---主太平长寿。(3)日晷:显示时间,含统一时间的意义,象征国家统一。(4)嘉量:古时标准量器,含有统一量衡的意义,象征着国家统一和强盛。全套量器由大到小依次是:斛(hú)、斗、升、合(gě)、龠(yuè)。(5)吉祥缸(门海):放在宫殿前盛满水以防火灾的水缸,古时又称之为“门海”,比喻缸中之水似海可以扑灭火灾,所以称之为“吉祥缸”。(6)鼎式香炉:有盖为鼎,无盖为炉。(7)铜龟铜鹤:象征长寿,庆贺享受天年。石狮日晷与吉祥缸鼎式香炉三、礼制建筑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国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礼仪制度,并设有专门的场所和建筑形式来行使礼仪制度,即为礼制建筑。中国人尊敬祖先,崇拜粮食、土地、山川、日月等各种神灵,祭祀活动早在夏代即已有之,主要是对天地和祖先的崇敬和感恩而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祭祀甚至成为朝廷的一项重要的政治活动,《礼记》有“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南祭天、北祭地、东祭日、西祭月。诸侯只能祭山川,祭五祀。礼制建筑的类型主要有坛、庙、祠、堂等。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思想天人合一的观念;敬天祀祖的礼制观念;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以家长为中心的家族思想。坛坛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天、地、社稷等活动的台型建筑。最初的祭祀活动是在林中空地的土丘山上进行,后逐渐发展到用地筑坛。坛在早期除用于祭祀外,还用于举行会盟、誓师、封禅、拜相、拜师等重大仪式,后逐渐成为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专用的祭祀建筑。规模由简而繁,体形随天、地等不同祭祀对象而有圆有方,由土台变为砖石砌高台,并发展成为宏大的建筑群。天坛天坛位于故宫的东南方向,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朝历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天坛占地面积为273公顷,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天坛地坛地坛位于北京城安定门外,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地祗的场所。自公元1531~1911年,先后有明清两代的十五位皇帝在此连续祭地长达381年。明朝前期祭地与祭天是合并在今天的天坛内举行的,直到明嘉靖九年(1530年)定立四郊分祀的制度以后,才另建坛祭地,当时称作方泽坛。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名为地坛。社稷坛社稷坛位于天安门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为明、清两代皇帝每年春秋仲月上戊日祭太社和太稷的场所。社稷坛整体布局略呈长方形,有内外两重垣,占地面积16万多平方米。按照古代天为阳向南,地为阴向北的理论,社为土地、属阴,所以坛内主要建筑均以南为上。外坛墙周长约为2015米,内坛墙周长约945米,红色墙身,黄琉璃瓦顶,每面墙正中辟门,北门为主门,黄琉璃瓦歇山顶。为汉白玉石砌成的正方形三层平台,四出陛,各三级。上层边长15米,第二层边长约16.8米,下层边长约17.8米。社稷坛是严格遵照古制而筑,坛上层铺五色土:中黄、东青、南红、西白、北黑,象征五行。坛中央原有方形石柱和木柱个一个,象征“社主”和“稷主”,现已无存。坛四周建有宇墙,墙顶依方位覆青、红、白、黑四色琉璃砖。庙庙是祠的同义词,也是“纪念名人的场所”。但“庙”的级别要比“祠”高,往往是十分重要的人物纪念场所才能称“庙”。“庙”祭祀的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和民族英雄的场所。孔庙孔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祭祀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岳飞庙宋代名将岳飞祠庙,原名精忠庙,后也称“宋岳忠武王庙”,是后人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我国著名民族英雄岳飞而建。岳飞庙址位于汤阴县城内西南街,始建年代无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畔栖霞岭下。以后历代屡有增建,逐渐成为一处完整的古建筑群。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孝宗即位,岳飞之冤昭雪,改葬遗骸于此。嘉定十四年(1221年),改北山智果院为祠庙,即今之岳王庙。现存建筑系清代以后陆续重建,1979年曾全面整修,为古今重要名胜。祠堂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的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只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祠堂祠堂除了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还具有多种用处。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了。四、陵园建筑陵园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人基于人死而灵魂不灭的观念,普遍重视丧葬,尤其是统治阶层对陵墓皆精心构筑。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陵园建筑逐步与绘画、书法、雕刻等诸艺术门派融为一体,成为反映多种艺术成就的综合体。(1)秦汉两代:方上(2)唐代:以山为陵(3)宋代:恢复方上(4)明清:宝城宝顶1、封土的沿革2、陵园的建筑布局

帝王陵园地面建筑三部分:(1)祭祀建筑区(祭殿);(2)神道(御路、甬路);(3)护陵监。3、墓室结构(1)土穴墓(2)木椁墓(3)砖石墓4、中国现存著名陵墓

(1)秦始皇陵(2)汉茂陵(3)唐乾陵(4)北宋陵(5)明十三陵(6)清陵黄帝陵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皇帝的陵园,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传说黄帝活了118岁,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了。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陵墓封土高3.6米,周长48米,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年碑刻“桥山龙驭”,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陵前正南,陵园围墙以外是土筑高台,即“汉武仙台”。由龙尾道向上即登临庙院山门,内有轩辕手植柏。北为诚心亭,祭祀官员至此须整饰衣冠,静心净面,方可进入大殿祭祀。再北为碑亭,亭内立有毛泽东手迹“祭黄帝陵文”和蒋中正手迹“黄帝陵”碑石。轩辕庙正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歇山顶,门楣匾额“人文初祖”,系国民党元老程潜手迹。殿内正中木质壁龛内嵌浮雕轩辕黄帝石像。碑亭东为碑廓,其中有历代碑石40余通,其中有宋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奉旨栽植松柏1413棵记事碑。元泰定二年(公元1371年)禁伐黄帝陵树木圣旨碑,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祭黄帝陵御制祝文碑,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9年)祭黄帝桥陵碑,以及1912年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派代表团带上他新自撰写的《祭黄帝陵文》前往桥山致祭轩辕黄帝陵的碑石等。秦始皇帝陵西安市临潼区临马公路中段,距西安以东30公里。

秦始皇帝陵简介秦始皇帝陵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著称于世。一九五六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六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七年,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把秦始皇帝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秦兵马俑一号坑全景(前视)茂陵简介茂陵是汉武帝刘彻之陵墓,西汉帝王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由于陵的所在地原属汉代槐里县之茂乡,武帝建陵于此,故称茂陵。

茂陵博物馆是融文物、古建、园林为一体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为全国最早的西汉历史文物与陵墓现场保护管理机构。馆藏文物数量多、品位高,展品绚丽多彩,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文化艺术结晶。博物馆环境优美,景观迷人,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乾陵简介乾陵,位于乾县城北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在唐代18座帝王陵墓中是目前唯一未被盗掘过,且保存最完整、气势最雄伟的,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一座两个帝王的合葬陵。

乾陵简介乾陵是中国唐代高宗皇帝李治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之地,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夫妇皇帝合葬陵。陵地距中国中西部的古都西安80公里,其居梁山。三峰耸立,风景秀丽,远望宛如一位女性仰卧大地而有“睡美人”之称。乾陵利用自然山势修建,陵园雄踞整个梁山山峦,海拔1047.9米的主峰如首而高昂,东西对峙之南峰似其乳,俗谓之奶头山。北宋陵北宋陵的形制均坐北朝南呈正方形,各陵尺度和墓前石刻数目整齐划一。墓室上建造方形三层陵台,每门各有石狮一对。由南门向北的神道两侧排列文武大臣和各种石像。陵园布局和唐陵一样分上宫和下宫,分别为上陵谒拜祭祀和日常供奉起居的场所,所不同的是唐代下宫建筑在陵墓南面偏西处,而宋代建筑在陵墓北面偏西处。明十三陵举世闻名的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封建皇帝的陵墓。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县境内的燕山山麓。据京城约五十公里,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辉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世系表)。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明十三陵十三陵是一个天然具有规格的山区,其山属太行余脉,西通居庸,北通黄花镇,南向昌平州,不仅是陵寝之屏障,实乃京师之北屏。明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又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与陵之间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

十三陵从建成到现在已有四、五百年了,是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而且建筑雄伟,体系完整,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五、宗教建筑中国古代宗教建筑有佛教建筑、道教建筑、伊斯兰教建筑和基督教建筑,在我国现存比较多的是佛教建筑和道教建筑。寺庙、佛塔、石窟被称为三大佛教建筑,而道观为主要道教建筑。石窟石窟是开凿在山崖壁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石窟冬温夏凉、环境幽静,适于修行,且修建石窟节约费用坚固耐用,因而印度佛寺早期多采用这种形式。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后,石窟也出现在古道的沿途,如新疆的克孜尔石窟、敦煌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中国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的,多建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从北魏(386—534)至隋(581—618)唐(618—907),是凿窟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在唐朝时期修筑了许多大石窟。唐朝末年唐武宗禁佛,石窟转向南方,四川成了石窟的集中地,广元千佛崖石窟、大足北山石窟、宝顶山石窟,一直延续到明朝。中国四大石窟分别是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莫高窟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千米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之上。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莫高窟唐时有窟千余洞,现存石窟492洞,其中魏窟32洞,隋窟110洞,唐窟247洞,五代窟36洞,宋窟45洞,元窟8洞,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石窟分上下五层,在现在编号为“17”的洞窟曾发现从4世纪到14世纪的珍贵文物5.6万件,因之形成了敦煌学,设有敦煌文物研究所。莫高窟是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东南,分布于伊水两岸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千米。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年间(公元494年前后),先后营造400多年。现存窟龛2300多个,以宾阳中洞、奉先寺和古阳洞最具有代表性。窟内保留有佛塔50多座,雕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另外还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龙门石窟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皇室贵族拥有雄厚的人力、物力条件,所开凿的石窟规模庞大,富丽堂皇,汇集当时石窟艺术的精华,因而这些洞窟不仅是佛教艺术的体现,也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十分具有代表性。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堪称展现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佛寺寺庙是中国主要的佛教建筑。中国古人在建筑格局上有很深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因此中国佛寺融合了中国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仍然是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的建筑群体。此外,园林式建筑格局的佛寺在中国也较普遍。这两种艺术格局使中国寺院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极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远。中国古代寺庙的布局大多是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依次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僧房、斋堂则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大雄”即为佛祖释加牟尼。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后,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庙内大都另辟塔院。洛阳白马寺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城东10千米处,在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1.5千米处,古称金刚崖寺,号称“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它建于东汉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少林寺少林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位于河南登封城西少室山。南北朝时天竺僧人菩提达摩到中国,善好禅法,颇得北魏孝文帝礼遇。太和二十年(496年),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供给衣食。寺处少室山林中故名少林。少林寺寺院宏大,从山门到千佛殿,共七进院落,总面积达三万平方米。山门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它坐落在两米高的砖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侧门和八字墙,整体配置高低相衬,十分气派。门额上有清康熙帝亲笔所提“少林寺”。少林寺少林寺以少林武功名扬天下,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说。唐初流传有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少林武僧遂名闻遐迩。少林寺的文物也十分丰富。寺内保存有珍贵的碑碣石刻,如武则天撰文的《大唐天后御制诗书碑》等多样文物。位于碑林西侧的锤谱堂,里面有泥塑和木雕群像,演绎着少林武术的发展史及其显赫功绩少林寺西面不远处,就是国内现存的最大塔林。这些古塔是历代少林寺和尚的墓塔,共计230余座,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古塔因建筑年代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建筑风格,它们造型典雅,石雕艺术精湛,塔铭大多涉及到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和少林武功。佛塔塔是一种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又称“佛塔”、“宝塔”。佛塔随着佛教自世纪初传入中国后,中国的工匠们将印度原有的覆盆式的塔的造型与中国传统的楼阁相结合,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发展,并与临近区域的建筑体系相互交流融合,逐步形成了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等多种形态结构的塔系;建筑平面从早期的正方形逐渐演变成了六边形、八边形乃至圆形;塔的建筑技术也不断进步结构日趋合理,所使用的材质也从传统的夯土、木材扩展到了砖石、陶瓷、琉璃、金属等材料。14世纪以后塔逐渐从宗教世界走向世俗世界,因此按照经律塔可以分为佛塔和文峰塔。(一)楼阁式塔形态特征:似楼阁,内有楼梯,可登高远眺。发展历史:早期为木结构,隋唐以后多为砖石仿木结构。中国有史以来最宏伟的木构楼阁塔是洛阳永宁寺塔,已毁。代表:(1)西安大雁塔:位于西安南慈恩寺内,建于唐代,是玄奘西行求法、归国译经的纪念建筑物。(2)山西应县木塔:即佛宫寺释迦塔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的木结构佛塔,也是中国古建筑中斗拱最多、最有代表性的楼阁式佛塔。大雁塔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建于唐代,是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大雁塔为玄奘大法师从印度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杭州六和塔六和塔位于杭州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宣和五年,塔被烧毁。南宋绍兴二十四年重建,清光绪二十五年重修塔外木结构部分。六和塔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的“六和敬”,当时建造的目的是用以镇压钱塘江的江潮。塔高59.89米,其建造风格非常独特,塔内部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为8面13层。清乾隆帝曾为六和塔每层题字,分别为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六和塔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从六和塔内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壮观的钱塘江大桥和宽阔的江面。(二)密檐式塔形态特征:(1)重重塔檐密集相叠(2)多实心,不能登临(3)第一层塔身特别高大代表:(1)嵩岳寺塔:位于河南登封,建于北魏正光年间,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砖塔。塔高约39.5米,平面呈十二角形。塔身呈抛物线形。(2)西安小雁塔(3)云南大理千寻塔(4)北京天宁塔大理三塔大理三塔在大理城西郊的洱海之滨,原是崇圣寺的一部分,现寺已无存,塔却依然屹立如故。1925年大理地区发生大地震,城内外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但距大理城只有1华里的三塔,却安然无恙。关于三塔的修建年代,说法颇多,一般公认千寻塔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南、北二塔是在大塔修好后增修的,大约建于宋徽宗时。大理三塔大塔又名千寻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的砖塔,共有16层,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为唐代典型的塔式之一。塔心中空,在古代有井字形楼梯,可以供人攀登。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鹏鸟,传说用以镇压洱海中的水妖水怪。自塔顶向东眺望,洱海胜景尽入眼底。现在楼梯已坏,游人已不能登上塔顶了。塔前照壁上镶有大理石镌刻“永镇山川”四字,字体苍劲有力。分立在大塔两侧的南、北两小塔,是一对八角形的砖塔。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具有古朴的民族风格和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三)覆钵式塔(喇嘛塔)形态结构:台基、覆钵、平台、柱和华盖代表:(1)北京妙应寺白塔建于元代,是我国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喇嘛塔,是喇嘛塔中最杰出的创作。与五台山塔院寺白塔均为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的。(2)北京北海公园白塔(3)五台山塔院寺白塔北海白塔白塔位位于琼岛之巅,它始建于1651年,后因地震破坏而重建。塔高35.9米,下承折角式须弥座,座上为覆钵式塔身,正面有壶门式眼光门,门内刻藏文咒语。塔顶置双层铜制伞盖,其边缘悬14只铜钟,最上为鎏金火焰宝珠塔刹。整个永安寺从山门至白塔,层层递高,上下串连,构成琼岛景区的中轴线,给人以层出不穷,壮丽宏阔之感。(四)亭阁式塔形态特征:是小巧玲珑的传统亭阁与印度堵坡(墓塔)相结合的产物,多为历代高僧的墓塔。塔身为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的小亭阁,下连台基,顶冠塔刹。代表:(1)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我国现存最早的亭阁式塔、石塔)(2)其他:河南登封全善寺净藏禅师塔;山东长清灵岩寺慧崇塔、三藏塔;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方便和尚塔。山东长清灵岩寺慧崇禅师塔是仅存的双重亭阁塔例。(五)金刚宝座塔有两类:一类是属密宗的:下面为一高台座,台座上面建五座小塔,供奉“金刚界五佛”。人可以登上台座,但不能入塔内。代表: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另一类是属云南上座部佛教的:在台座上共有大小九座塔。代表: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县曼飞龙白塔道教建筑道观又称宫观,是各类道教建筑的总称。它是道教徒们修炼、传道和举行各种宗教仪式以及生活的场所。多位于名山大川附近以及大城市里。唐朝时道教受到皇帝的尊崇,因而修建了非常多的道观。当时全国有将近一千九百座道观。其中规模巨大、或者由皇家兴建的,被称为“宫”。道教建筑在此时发展到了其顶峰时期,后来此类建筑便被统称为“宫观”。宋、元、明代,全国依然修建了不少宫观。清代以后随着道教的衰落,道教建筑的发展开始逐渐趋缓。成都青羊宫青羊宫坐落在四川成都西南郊,相传宫观始于周,初名“青羊肆”,三国时取名“青羊观”。到了唐代改名“玄中观”,在唐僖宗时又改“观”为“宫”。五代时改称“青羊观”,宋代又复名为“青羊宫”,直至今日。《西川青羊宫碑铭》说:“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于蜀国。”《蜀王本记》亦曰:“老子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时隔三年,老君降临此地,尹喜如约前来,老君显现法相,端坐莲台,尹喜敷演道法。”自此以后青羊宫观便成为神仙聚会、老君传道的圣地。到了唐代青羊观的规模已相当大。现存建筑是清代陆续修建的。重要的建筑有灵祖殿、乾坤殿、八卦亭、三清殿、斗姥殿、唐王殿,两边有老子降生台和说法台。终南山楼观台楼观台位于陕西省周至县东南15千米的终南山北麓,素有“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的美誉。楼台得名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王朝。相传西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结草为楼,夜观天象,见紫气东来,知道将有真人从此经过。后来果然老子西游入关,被尹喜迎草楼。老子在这里著《道德经》五千言,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留下楼观台这一名称。楼观台的名胜古迹现存上善池、说经台、炼丹炉、吕祖洞、仰天池、栖真亭、化女泉、古塔、老子墓及宗圣宫、会灵观、玉真观、玉华观等遗址。古人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佳”。青城山常道观在青城山腰,又称天师洞。因东汉天师张道陵曾于此传道故名。洞在山腰混元顶下峭壁间,祀天师塑像,沿壁有廊可通。观重建于隋大业年间(605-617年),唐改称常道观,宋时名曰昭庆观,后又沿用常道观至今。现存殿宇重建于清末,主殿为三皇殿,重檐回廊,雄踞高台,气势宏伟。殿内供伏羲、神农、轩辕三皇石刻造像各一尊,像高90厘米,为唐开元十一年(723年)刻石。观内历代石木碑刻甚多,著名的有唐玄宗诏书碑、飞龙鼎、明代木刻花瓶等。观前右方有古银杏一株,高数十米,枝叶扶疏,传为张道陵所植。观东不远处有三岛石,危岩三岛,传为天师降魔时所劈,今石上有“降魔”二字,岛旁泉水环流,浓荫蔽日。武当山太和宫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的武当山天柱峰山腰紫金城南天门外。建于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年),时有殿堂道舍等建筑五百一十间,现仅存正殿、朝拜殿、钟鼓楼、铜殿等。正殿额题“大岳太和宫”,殿内仅存真武大帝铜铸像及四大元帅、水火二将、金童玉女等塑像,殿门两侧各置铜碑一座,一是明代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敕建苍龙岭雷坛设金像之御碑;一是明代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遣工部左侍郎陆述等人致祭碑。殿前是朝拜殿,左右是钟鼓楼,钟楼内悬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年)所铸造铜钟一口。殿前一岩,形如宝莲,故名“小莲峰”,上刻“一柱擎天”四字,并嵌有李宗仁游武当山之题诗碑刻,岩顶崇台之上置有铜殿一座,其高2.9米,宽2.7米,深2.6米,铸造于元代大德十一年(1307年),原在天柱峰巅,明代永乐十四年(1416年)移置于此,故名“转运殿”、“转展殿”。朝拜殿右下有清代改建的皇经堂。该宫整个建筑处于孤峰峻岭之上,殿字楼堂依山傍岩,结构精巧,布局巧妙,四周峰峦迭嶂,起伏连绵,烟树云海,气象万千。六、民居建筑民居是包含住宅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环境。中国在先秦(公元前221年)时代,“帝居”或“民舍”都称为“宫室”;从秦汉(公元前后200年)起,“宫室”才专指帝王居所,而“第宅”专指贵族的住宅。汉代规定列侯公卿食禄万户以上、门当大道的住宅称“第”,食禄不满万户、出入里门的称“舍”。近代则将宫殿、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筑统称为民居。中国民居建筑的特点建筑风格多样与环境相协调就地取材体现人文理念中国民居建筑的类型中国主要的民居建筑类型有北京四合院、黄土高原窑洞、云南四合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南方天井院(三间两搭厢、对合)、福建圆楼、云南杆栏式房屋、贵州吊脚楼、西藏碉楼、内蒙古的蒙古包。木构架庭院式建筑这是中国传统住宅的最主要形式,其数量多,分布广,为汉族、满族、白族等族大部分人及其他少数民族中的一部分人使用。这种住宅以木构架房屋为主,在南北向的主轴线上建正厅或正房,正房前面左右对峙建东西厢房。由这种一正两厢组成院子,即通常所说的“四合院”、“三合院”。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妇女住内院,来客和男仆住外院,这种分配符合中国封建社会家庭生活中要区别尊卑、长幼、内外的礼法要求。北京四合院“四水归堂”式建筑中国南部江南地区的住宅名称很多,平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