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范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84f3526883933e8a196af9f44fbc5b7/684f3526883933e8a196af9f44fbc5b71.gif)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范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84f3526883933e8a196af9f44fbc5b7/684f3526883933e8a196af9f44fbc5b72.gif)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范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84f3526883933e8a196af9f44fbc5b7/684f3526883933e8a196af9f44fbc5b73.gif)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范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84f3526883933e8a196af9f44fbc5b7/684f3526883933e8a196af9f44fbc5b74.gif)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范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84f3526883933e8a196af9f44fbc5b7/684f3526883933e8a196af9f44fbc5b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2、了解课文中蕴涵的哲理。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中蕴涵的哲理。教学时长:一课时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2、了解课文中蕴涵的哲理。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滥竽充数、买椟还珠、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寓言故事,那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什么是寓言?它有什么基本特征?(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喻或讽刺的故事。寓言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比喻性,大多是借某种自然物或人的活动,来表现作者对一定社会现象的理解和评价。如自然物(守株待兔)、人(刻舟求剑)。)作者简介:《列子》一书的作者是列御寇。据传,列御寇是周朝,道家学派的早期人物。《列子》原书早已散失,现在流传的《列子》是东晋人张湛辑注的。《列子》一书属于道家学派,书中散布了唯心主义,但也保存了一些有价值的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读一读:正音辩斗d6u盘盂yS沧沧cGng凉凉探汤tang孰为shSwei汝多知zhi乎读一读: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文中的停顿和语气。解词译句:1、先在小组间按古文翻译的方法互译。2、翻译时碰到的难词难句把它划出来。(显示重点)议一议:解司译句。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辩论)。问其故(缘故)。2、一儿曰:“我以(认为)日始出时去(距离)人近,而日中(正午)时远也。”3、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4、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到)日中则(就)如盘盂(盛饮食的器皿),此不为(是)远者小而近者大乎?”5、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及其日中如探(伸手)汤(热水),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6、孔子不能决(判定)也。7、两小儿笑曰:“孰(谁)为(同“谓”,说,认为)汝(你)多知(同“智”,智慧)乎?”7、议一议:理解文意。板书:如车盖(大——早近)如盘盂(小——午远)沧沧凉凉(凉——早远)如探汤(热——午近)8、议一议:分段及概括段意。一、(1)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日。二、(2-5)两小儿各抒己见。三、(6-7)孔子不能定谁是谁非。9、议一议:研讨内容。太阳是远是近,两小儿为什么各有不同的结论?一是根据视觉判断,距离近则物体形状大,远则物体形状小。一是根据感觉推论,靠近热源就感觉热,远离热源就感觉凉。两小儿对太阳有不同的看法,根本原因是——因为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因而结果也就不一致。孔子答不出来,他的态度是怎样的?孔子能实事求是,不怕露丑,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有着谦虚诚实的态度。4、“两小儿笑曰”中的“笑”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他们该不该笑?原文是“讥笑”的意思。从孔子的实事求是的谦虚诚实的态度上来看,是不应该“笑”的。我们还应该向他学习。小结:两小儿辩日》表现了古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更需要这种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创新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立于不败之地,永远腾飞!堂堂清: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见两小儿辩斗()而日中时远也()孔子不能决也()及其日中如探汤()2、翻译句子(4分)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b、孰为汝多知乎?3、两小儿辩斗表现古人()的精神。(2分)4、“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了()(4分)5、这则寓言告诉给我们什么启示?五、课外作业:1、背诵课文。2、查找资料,从科学的角度解释太阳什么时候离人们近些?3、写出你自己对大自然的一些疑问?教材分析《两小儿辩日》是《列子汤问》中的一则传说故事。从故事来看,即使是孔子那样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即使是两个孩童,也有着可贵的认识自然,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但是,仅仅把文章理解为用两个孩童衬出孔子不是全知全能的,用他们来笑这一点,似乎还有些浅显。孔子的不决,也可看做是其特殊的教育方法。他没有草率的否定任何一个孩子的答案,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保护了孩子的求知欲,这更能体现孔子作为大教育家的特殊教育思想。孩童的笑,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孔子的行为,恰是孩子天真的体现,更显孔子的伟大之处。学情分析:在前几篇文言训练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应该能够比较顺利的解决文中字词句的问题。个别存在困难的字词句,通过合作,应该能够比较顺利解决。这篇文章大多数学生可能只会当作一个有趣的故事去读,缺乏对内容的深刻理解,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文言文本的能力。认识两小儿和孔子可贵的精神。对文中争论的问题进行探究。过程与方法:合作、交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合作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文中受到启示,敢于在学习、生活中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并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诵读,理解文本内容。难点:提高阅读文言文本的能力,认识两小儿和孔子可贵的精神。1课时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完成学案(一)导入孔子在中国的地位已经不用我多说了,不管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多少个伟大都不为过。可就是这样一个门人三千,学识渊博,被众人所推崇的大学问家,也有答不上了的问题,而为难他的人却是两个小毛孩儿。那这两个小毛孩儿究竟提出了什么样问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两小儿辩日》,一起去看看当时的情景。(二)文常,关于《列子》(三)整体感知朗读课文,纠正字词发音请同学正确读出下列字词的读音斗盂沧为孰为汝知自读课文,能流利朗读4、齐读(四)理解文意根据书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本内容,纠正学案,提出疑问四人小组间交流,尝试解决疑难字词句全班交流,解决疑难,必要时,教师做补充请同学翻译重点字词及全文齐读文章,教师评价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同学们读得都非常流利,可是总觉得缺点什么,你觉得缺什么呢?(情感)(五)诵读训练1、现在请同学们仔细揣摩文章中的每一句对话和叙述,说说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速去读,为什么?边自读,边揣摩。总的说来,孩子的语气以天真、自信、要强为主,语速根据语言内容有快慢之分。叙述部分语速适中,一体现孔子好奇,一体现思考之后无奈也不能决的情景。2、学生范读3、齐读4、读背课文(六)课文分析1、讨论、交流下面几个问题:1)两小儿争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太阳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2)儿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出发、根据怎样的现象、得出怎样的结论?一个从视觉角度出发,根据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的现象,得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的结论;一个从触觉角度出发,根据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的现象,得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的结论。在当时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还很不够的情况下两小儿的争辩是得不到统一结论的,但正是如此,才更能体现两小儿身上的可贵之处,你发现了吗?说说看!表现了两小儿对自然现象进行探求、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可贵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古人从多角度认识自然的朴素唯物主义精神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4)你能从“孔子不能决也”中读出哪些背后信息?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一个人即使知识广博,也有许多不知道的东西。说明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不知为不知”的态度。孔子很明智,不轻易否定任何一个孩子的结论,见孔子作为一个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