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_第1页
第11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_第2页
第11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_第3页
第11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_第4页
第11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探究点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1.洋流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关系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结合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图11­2),掌握世界洋流模式:

图11­2

2.四类环流的分布、组成和特点名称分布组成特点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热带、副热带海区(南北纬5°~45°之间)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东侧寒流,西侧暖流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北纬45°~70°之间)逆时针环流;东侧暖流,西侧寒流名称分布组成特点南极外围洋流南纬40°以南西风漂流和南极绕极流季风洋流北印度洋随季节改变流向,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3.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在北印度洋海域,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冬、夏两个季节,该海域的环流系统不仅流向不同,而且组成环流系统的洋流也不同。季节冬季夏季图示季节冬季夏季盛行风东北季风西南季风季风洋流流向向西流向东流洋流系统组成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4.洋流的判读

(1)判定南北半球①依据等温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等温线数值南高北低,为北半球(如图11­3);等温线数值北高南低,为南半球(如图11­4)。

图11­3图11­4②依据纬度和环流方向组合图,确定洋流所处的半球。如,图11­5是以副极地(纬度60°)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则该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图11­6是以副热带(纬度30°)为中心的顺时针大洋环流,则该大洋环流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同理,图11­7大洋环流位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图11­5图11­6图11­7

(2)判定洋流流向洋流位于海水等温线弯曲度最大处,并与等温线垂直,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图11­3中的洋流M、图11­4中的洋流N)。

(3)判定洋流性质由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的洋流为暖流(图11­3中的洋流M);反之则为寒流(图11­4中的洋流N)。在北半球,自南向北的洋流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南半球情况相反。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暖流与寒流水温的比较:同纬度海区,暖流高于寒流的水温;不同纬度海区,较低纬度的寒流一般比较高纬度的暖流水温高,如加利福尼亚寒流水温高于阿拉斯加暖流;同为暖流或寒流,较低纬度的水温较高。

(4)判定洋流的具体名称①利用等温线图或纬度环流方向组合图,判定洋流名称,程序如下:判定洋流所处的南北半球→判定洋流所处的纬度带→判定洋流所在的大洋,以及洋流所处大洋环流的位置→确定洋流的具体名称。②利用大陆或岛屿与洋流的相对位置判定洋流名称。③利用经纬网定位,直接锁定洋流的位置,结合所掌握的世界洋流分布知识,确定洋流的名称。例1

图11­8中M为纬线,且该地常年盛行西北风,序号表示洋流。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所示可能是()A.北大西洋中高纬大洋环流B.北太平洋中低纬大洋环流C.北印度洋夏季大洋环流D.南太平洋中低纬大洋环流(2)该海域()图11­8A.①洋流的形成受东北信风影响B.②洋流海区的等温线向南弯曲C.③洋流的性质属于暖流D.④洋流流向为自北向南(1)D(2)B

[解析](1)D(2)B第(1)题,由M纬线所在地带常年盛行西北风,可知该纬度带为南半球盛行西风带,故判断图中所示洋流系统为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D项符合。第(2)题,①洋流的形成受东南信风影响;③洋流为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④洋流流向为自南向北。洋流所经海区等温线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一致,②洋流自北向南流,故②洋流海区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探究点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要素影响举例气候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水热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水热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影响全球)洋流性质: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影响局部地区)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沿岸荒漠气候地理环境要素影响举例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大渔场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著名渔场秘鲁渔场海洋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油船泄漏、陆地近海污染海洋航行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对航行不利顺流加速、逆流减速;拉布拉多寒流常携带冰山,且其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雾较重2.渔场形成条件的分析(1)大陆架形成渔场,可从三方面分析:①大陆架海水较浅,太阳辐射能照到海底,有利于鱼类饵料(浮游生物)的繁殖和生长。②大陆架底部沉积着由大陆来的泥沙,有利于鱼类产卵发育。③大陆架与大陆毗连,由大陆流来的江河带来的各种有机物质为鱼类和浮游生物提供养料。

(2)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主要从两方面分析:①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容易发生搅动,下层的营养盐类被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从而吸引大批鱼群到来。②寒暖流交汇的海域,常有随寒、暖流而来的冷水性和暖水性鱼类在此滞留(鱼类对迎面而来的洋流性质感到不适应,不敢继续前进),因而鱼群聚集,形成大渔场。如世界著名的北海道、纽芬兰和我国舟山等渔场均具备这一条件。

(3)上升流海区形成渔场在副热带大陆西侧海域,受离岸风的影响,形成上升流。冷海水上泛,将海洋深处的磷酸盐、硅酸盐带到表层,给浮游生物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例2[2013•江苏卷]图11­9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图11­10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1)~(2)题。(1)图11­9甲处的洋流与图11­10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①B.②C.③D.④(2)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B.形成著名的渔场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1)D(2)C

[解析](1)D(2)C第(1)题,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南半球,因此从气温分布规律上来说是北高南低;又因a>b>c,所以由北向南为a、b、c,排除①和③;马达加斯加岛位于中低纬大洋西岸,甲处为暖流,故选择④。第(2)题,甲处为暖流,故可以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选择C项。海轮顺风顺水才能加快速度,如在甲处的海轮自南向北航行,洋流会使海轮航速减慢;寒暖流交汇处或者上升补偿流处易形成渔场,该处不符合;洋流会扩大海洋污染的范围。►探究点三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概念是指某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厄尔尼诺”是“El

Nino”的音译,是“小男孩”“圣婴”的意思)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也称为“反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

是“La

Nina”的音译,是“小女孩”的意思)发生时间通常每3~5年发生一次,每次持续6~18个月,并且在圣诞节期间达到高峰两次厄尔尼诺现象之间。发生频率比厄尔尼诺现象低,强度也比厄尔尼诺现象弱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表现东南信风减弱增强洋流温暖的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位置偏西秘鲁寒流过于强盛,冷海水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扩散到更远水温赤道太平洋东岸水温异常升高,西岸水温降低赤道太平洋东岸水温异常降低,西岸水温升高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影响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岸地区,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秘鲁寒流减弱,造成浮游生物减少,鱼类大量死亡。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岸地区,气候由原来的湿润多雨变为干燥少雨,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持续干旱,并产生森林火灾。全球气候异常拉尼娜出现时,由于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受到明显影响,也会造成气候的异常。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等地降雨偏多。非洲赤道地区、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例3“沃克环流”是存在于赤道附近低纬地带的大气热力环流,图11­11是太平洋正常年份沃克环流的垂直大气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太平洋东西部海水性质的差异及主要成因。(2)正常年份,乙地垂直气流状况是__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丙地垂直气流状况是______,受其影响,大陆沿岸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3)甲海区盛行____________风;图中90°W附近表层海水随风离岸而去,深层海水出现________运动,形成补偿流,沿岸______________资源丰富。(4)当沃克环流减弱或反向,太平洋面东、西部水温异常时,即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因厄尔尼诺现象而导致干旱和森林大火的地区,可能出现在(双选)(

)A.澳大利亚B.秘鲁C.印度尼西亚D.埃及

[答案](1)东部海水温度、盐度均低于西部。成因:东部有秘鲁寒流流经,西部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2)上升全年高温多雨下沉热带沙漠气候(3)东南(信)上升渔业(4)AC

[解析]第(1)题,因受不同性质洋流的影响,图中太平洋东西部海水的温度、盐度等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第(2)题,乙、丙均位于赤道附近,乙地位于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上升,降水多;丙受寒流等因素的影响,气温较乙地区低,气压较乙地区高,气流下沉,降水少,大陆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第(3)题,甲位于南半球的信风带,南美洲西海岸的东南信风为离岸风,沿海的深层海水上升,上升的冷海水将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渔场——秘鲁渔场。第(4)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赤道地区的太平洋西岸会变得干旱。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位于太平洋西岸。审题突破7迁移应用解决新情境问题典例精析图11­12是某地区20℃(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海区洋流自南向北流

B.①海区洋流有增湿作用

C.②地区地形为山间盆地

D.②地区地形为高原C

(2)③海域有大范围渔场,图11­13中用洋流剖面示意图(A、B图)和表层洋流分布图(C、D图)来解释其成因,表示正确的是(

)

图11­13A题号信息获取学科链接标准答案(1)由图中海陆轮廓与纬度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北美洲的美国和墨西哥西海岸,①海区有加利福尼亚寒流,海水自北向南流。②地区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年平均气温比两侧地区高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同纬度地区,海拔低处气温比海拔高处高C题号信息获取学科链接标准答案(2)

③海域洋流属加利福尼亚寒流,海洋表层没有两股洋流做相对或相反的运动。③海域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南侧,常年盛行东北信风,此处的东北信风为离岸风在中低纬度的大陆西侧沿海,离岸风使表层海水向西流,深层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从洋流成因上看,副热带海域的寒流一般为上升流,这一点在教材中并没有具体描述,但秘鲁寒流因冷海水上涌形成秘鲁渔场是大家熟知的,根据已有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即可解释③海域有大范围渔场的原因A方法技巧知识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就形成了知识的迁移。迁移应用解决地理新情境问题的方法主要有:(1)从教材中迁移。例如,将鲁尔区的整治措施迁移到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将京九铁路、南昆铁路的区位分析迁移到其他铁路建设的区位分析,将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迁移到我国长江、黄河等河流的开发治理。(2)从生活中迁移。积累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是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之一。例如,根据河边沙地的昼夜温差大于河水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3)逆向思维。例如,从三角洲的形成原因分析刚果河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从三角洲与城市的关系,分析黄河三角洲没有形成大城市的原因。在知识迁移中要防止负迁移。如学习正午太阳高度时,应明确在我国生活中的正午12时是指北京时间12时,而“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中所指的“正午”是“地方时12时”。再如地转偏向力对河岸的影响,河水流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但现实中的河流弯弯曲曲,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河流既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也受到河道等其他的因素的影响。图11­14是模拟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