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胡张中学2021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运城市胡张中学2021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运城市胡张中学2021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运城市胡张中学2021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运城市胡张中学2021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运城市胡张中学2021年高三生物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对该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生态系统的结构,a为环境被破坏,b、c分别代表生态系统成分的变化,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变化B.甲为下丘脑,a为寒冷刺激,b、c分别代表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毛细血管舒张C.甲为农田害虫,a为喷施农药,b、c分别代表产生抗药基因减少、种群数量减少D.甲为同化量,a为太阳能,b、c分别代表呼吸作用热能散失,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参考答案:A【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基因频率的变化;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分析】1、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当环境遭到破坏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结构也会发生变化.2.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机体会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的恒定.3、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即为固定的太阳能,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散失,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解答】解:A、环境遭到破坏,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进而导致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发生变化,A正确;B、寒冷刺激,会使下丘脑产生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同时使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B错误;C、农田喷施农药后,由于不抗药性的害虫被淘汰,抗药性的害虫会大量繁殖,会使农田害虫种群数量先减少后增多,使抗药基因增多,C错误;D、若甲为同化量,a为太阳能,则b、c分别代表呼吸作用热能散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错误.故选:A.2.冲动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方向的,其根本原因是

A.只有感受器才能感受刺激

B.冲动在神经中枢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C.冲动在突触的传递是单向的

D.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参考答案:答案:C3.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哪种物质有与其相同的运输方式(

)参考答案:A4.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5过程为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最多

B.2过程需要ATP和多种酶,原核生物能完成图中生理过程3

C.4过程产生的CO2进入相邻细胞参与2过程至少要穿过12层磷脂分子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别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进行,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成水参考答案:D5.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如右图所示,据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反映了该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B.①和②、②和③之间存在信息交流,①和③之间则没有C.如按最高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③获得的能量大于①同化能量的1/25D.若图中②由于某种原因而灭绝,则③的数量一定会减少参考答案:C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循环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①和③之间也存在信息交流;若图中②由于某种原因而灭绝,则③的数量不一定会减少,可由其它的食物代替。【答案】6.人类Patau综合征是一种13号染色体三体遗传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Patau遗传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变异B.患该病的个体的体细胞中都存在有该病致病基因C.可观察体细胞分裂时联会的情况来判断是否三体D.可通过产前羊水细胞检査来诊断胎儿是否患该病参考答案:DPatau综合征是一种13号染色体三体遗传病,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A错误;患该病的个体的成熟的红细胞中都不存在遗传物质,且该病是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没有致病基因,B错误;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来增殖,而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联会,C错误;可通过产前羊水细胞检查来诊断胎儿是否患该病,D正确。7.在下列人体细胞中,核糖体含量最多的是

A.肝细胞

B.骨细胞

C.肌肉细胞

D.神经元参考答案:答案:A8.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生长,物质运输效率会增强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不会改变C.细胞癌变导致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编程性死亡参考答案:A9.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B.同一生物体内各种酶的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C.任何一个活细胞都产生酶,酶在细胞内才能起催化作用D.所有酶的合成都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参考答案:A10.对于人类青春期的生长发育过程起重要调节作用的生长激素和性激素,从其化学成分上分析

A.都是蛋白质

B.前者是蛋白质,后者是固醇C.都是脂质

D.前者是固醇,后者是蛋白质参考答案:B11.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

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规律C.眼色和性别表现自由组合

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参考答案:C1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的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烟草花叶病毒遗传物质和细胞能量“通货”的化学元素种类相同B.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分别是氧和蛋白质C.人体内环境中存在二氧化碳、血浆蛋白、尿素、糖原等物质D.细胞膜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参考答案:A【分析】1、内环境成分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等。细胞合成分泌的物质:抗体、神经递质、激素等。细胞代谢的产物:尿素、二氧化碳等。2、细胞膜主要由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糖类(约2%~10%)。【详解】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二者的化学元素组成均是C、H、O、N、P,A正确;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分别是碳和蛋白质,B错误;糖原位于肝细胞或肌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含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脂质中磷脂最丰富,D错误。故选A。【点睛】判断元素的含量时,要明确是鲜重还是干重,若是鲜重时氧元素最多,若是干重时碳元素最多。13.右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②都是线粒体的组成部分B.在②和③中都能产生大量的ATPC.在②和③中所含酶的种类相同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NADH参考答案:D【知识点】细胞呼吸解析:由图可知,①是细胞质基质,②是线粒体基质,③是线粒体内膜。甲是丙酮酸,乙是NADH,D正确;①是细胞质基质,A错;在②中只能产生少量的ATP,B错;在②中含有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酶,在③中含有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所含酶的种类不同,C错。14.某动物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若减数分裂过程中92.8%初级精母细胞不发生交叉互换,则该动物产生的重组类型配子的比例接近于(

)A.92.8%

B.96.4%

C.7.2%

D.3.6%参考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知识。如下图所示,发生交叉互换的每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4个精子,其中两个ab、AB属于重组配子,则(1—92.8%)发生交叉互换的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配子中有一半属于重组配子,概率为(1—92.8%)×1/2=3.6%.15.一个基因组成如下图的精原细胞和一个同样卵原细胞最多产生多少种精子和多少种卵细胞(考虑交叉互换)(

)A.2,1

B.不确定,不确定

C.4,4

D.4,1参考答案:D16.某校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义务为糖尿病患者检测尿液,看其是否康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

所用试剂为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0.01g/mL的CuSO4溶液②向尿液中先加入NaOH溶液,摇荡均匀后,再加入CuSO4溶液③向尿液中加入试剂后,水浴加热,观察是否有紫色反应④为了使结果更可信,应取等量的含有蔗糖的蒸馏水溶液为对照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17.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B.人若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C.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严重脱水,使血钾升高,则醛固酮浓度增加D.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效应B细胞参考答案:B18.生物膜系统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构成的整体。生物膜系统与细胞代谢和细胞通讯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成分有磷脂、蛋白质、糖蛋白和糖脂等B.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在行使功能时可能伴随膜组分的更新D.内质的膜上附着有多种酶,性腺细胞内质丰富参考答案:【知识点】B2

细胞膜(生物膜系统)与细胞核【答案解析】B解析:细胞膜的成分有磷脂、蛋白质、糖蛋白和糖脂等,A正确;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而实现,但有的受体则是在细胞内,另外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胞间连丝实现,B错;溶酶体和高尔基体在行使功能时伴随着膜的融合,所以有膜组分的更新,C正确;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性腺细胞合成分泌性激素,性激素属于脂质,所以性腺细胞内质网丰富,D正确。19.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

)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B.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

C.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替换D.基因中碱基对发生了增减参考答案:A20.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组合序号杂交组合类型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抗病红种皮抗病白种皮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1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4161384101352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1801841781823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140136420414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6个亲本都是杂合体

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参考答案:B21.右图曲线Ⅰ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C0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Il的变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与y点相比较,x点时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低

B.在y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致曲线由I变为Ⅱ

C.制约x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D.制约z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参考答案:D22.人体的成熟红细胞所具有的蛋白质,不可能具有的功能是(

A.催化完成细胞中的呼吸作用 B.作为识别信号的物质 C.参与血红蛋白基因的转录 D.运载葡萄糖进入细胞内参考答案:C23.下列有关克隆绵羊“多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多利”的诞生属无性繁殖

②“多利”的诞生采用了核移植技术③“多利”的诞生采用了胚胎移植技术

④“多利”的诞生采用了细胞融合技术⑤动物细胞培养是整个技术的基础

⑥“多利”的诞生采用了胚胎分割技术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参考答案:C2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可以脱离生物体起作用B.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学反应C.甲状腺激素与呼吸酶不可能来自同一个细胞D.所有酶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都可以呈现紫色反应参考答案:A酶可以在细胞内、细胞外或者体外起催化作用,A正确;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B错误;甲状腺激素来自甲状腺细胞,该细胞同样有呼吸酶,C错误;蛋白质类酶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都可以呈现紫色反应,RNA类酶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测,D错误,所以选A。【点睛】容易忽略酶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错选B。25.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宜采用纸层析法B.调查作物植株上跳蝻的种群密度不宜采用样方法C.改良某种缺乏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宜采用诱变育种D.调查某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宜在患者家系中随机抽样调查参考答案:C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宜采用纸层析法,A错误;调查作物植株上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B错误;改良某种缺乏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宜采用诱变育种,C正确;调查某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宜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D错误。26.研究小组用某果蝇品系的雌雄两只果蝇进行了一代杂交实验,所产生的子一代中出现了603只雌果蝇和300只雄果蝇。重复实验结果表明,上述现象总是存在。据此对该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可能是父本携带常染色体隐性纯合致死基因并传给后代雄性果蝇B.可能是亲本均携带常染色体隐性纯合致死基因并传给后代雄性果蝇C.可能是母本携带X染色体隐性纯合致死基因并传给后代雄性果蝇D.可能是母本携带X染色体显性致死基因并传给后代雄性果蝇参考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所产生的子一代中出现了603只雌果蝇和300只雄果蝇,重复实验结果表明,上述现象总是存在”,说明很有可能雄果蝇有部分致死或者致死现象在雄性中比较多,据此分析。【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正常情况下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数量大致相当,而题干中显然雌性:雄性=2:1,很有可能雄果蝇中有部分个体致死或者致死现象在雄性中比较多,因此该致死很有可能与X染色体有关,推测母本携带X染色体隐性致死基因并传给后代雄性果蝇可能性比较大,D正确。27.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D.新物种形成一定要经过地理障碍参考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来决定的,A正确;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C、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C正确;D、新物种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内容很丰富,但知识点不难,只要耐心细致就能做对.还要注意,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新物种的产生必须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产生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28.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参考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有关知识。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前期同源染色体不联会,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类似有丝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详解】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A正确;有丝分裂不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B错误;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C正确;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行为类似,前期散乱分布,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正确,所以选B。【点睛】要注意同源染色体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有丝分裂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配对;虽然减数分裂连续分裂两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29.如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相关物质的变化,某个同学在分析时,做出了如下判断,你认为其中判断有错误的是A.甲为光合作用,乙为呼吸作用B.甲中的H2O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乙中H2O的消耗与产生都在线粒体中

C.甲和乙过程中都有[H]的产生与消耗D.甲过程全在叶绿体中进行,乙过程全在线粒体中进行参考答案:D30.人体红细胞呈圆饼状,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下面是将人体红细胞分别放在三种不同的液态环境中,一段时间内的变化示意图,请分析该图说明的问题是A.水分容易进出细胞B.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C.红细胞有运输氧气的功能D.水分和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参考答案:D31.下列关于基因对性状控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与浸在水中的叶形不同的原因是控制叶形的基因不同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所有基因都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D.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一定会导致性状的改变参考答案:B同一株水毛茛,浸在水中的叶与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形态不同,该株水毛茛的基因型没有发生改变,是环境影响了性状表现,A错误;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B正确;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细胞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而细胞质基因不遵循,C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识记基因控制性状的两条途径,并能理清基因、性状和环境之间的关系。32.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Ⅰ-1基因型为AaBB,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谱图,正确的推断是A.Ⅰ-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B.Ⅱ-2的基因型不一定为aaBBC.Ⅲ-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D.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7/16参考答案:D33.右下图为细胞分裂的某一时期,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此细胞为动物细胞B.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②相连C.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即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⑤和⑥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参考答案:D34.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

A.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B.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C.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D.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参考答案:D35.图甲所示伊乐藻的生物量、光照强度和伊乐藻产氧量三者间的关系;图乙所示伊乐藻的生物量、pH和伊乐藻净产氧量三者间的关系。上述实验中的水采自无污染自然水体,水温适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伊乐藻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来自水光解,此反应是在叶绿体内膜上进行的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6×10000lx时,适当提高CO2浓度或温度都可能提高产氧量C.图乙中pH为10时,三组伊乐藻在自然条件下均不能正常生长D.图乙中随pH增大,碳反应中三碳酸和RuBP的合成速率都明显减慢参考答案:C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分析:光合作用具体过程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因为有光合色素和酶.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PH都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的产氧量=光合作用产氧量﹣呼吸作用耗氧量。当净光合作用的产氧量大于0时,植物才可以正常生长。解答:解:A、伊乐藻(Elodea)是一种沉水高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发生光反应,物质变化是水的光解产生氧气、合成ATP。故A错误。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6×l0000lx时,适当提高生物量可能提高产氧量。故B错误。C、图乙中pH为10时,三组伊乐藻在自然条件下产净氧量都为0,说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量等于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量,净光合作用为0,则三组伊乐藻均不能正常生。故C正确。D、图乙中随pH增大,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甚至失活。碳反应中三碳酸合成速率先减慢后加快最后减慢和RuBP的合成速率先加快后减慢。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场所、物质变化和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36.如图为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量(光合量)之间的关系,对这一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A点时,光合量与呼吸量相等B.在过B点后,再提高光照强度,光合量不再提高C.在B点时,总的光合量为7mg/m2D.在A点时,总的光合量为0参考答案:D【考点】3J: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3O: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点为光补偿点,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点为光饱和点,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总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加上呼吸速率.据此答题.【解答】解:A、在A点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所以光合量与呼吸量相等,A正确;B、在过B点后,已达光饱和点,所以再提高光照强度,光合量不再提高,B正确;C、由于呼吸量为1,所以在B点时,总的光合量为6+1=7mg/m2,C正确;D、在A点时,净光合量为0,总的光合量为1mg/m2,D错误.故选:D.37.下列关于绿叶中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无水乙醇提取到的各种色素的含量不同B.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导致色素带的位置不同C.研磨绿叶时不加CaCO3,则滤纸条上四条色素带变窄的比例相同D.只画一次滤液细线会导致滤纸条上四条色素带的宽度变窄参考答案:C【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分析】1、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1)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2)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3)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4)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3、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解答】解:A、绿叶中的光合色素可溶于有机溶剂中,用无水乙醇提取到的各种色素的含量不同,A正确;B、利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的原理来分离色素,从而使色素带的位置不同,B正确;C、研磨绿叶时不加CaCO3,叶绿素会被破坏,因此滤纸条上四条色素带变窄的比例不同,C错误;D、只画一次滤液细线,色素含量低,会导致滤纸条上四条色素带的宽度变窄,D正确.故选:C.38.右图是某生物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代表细胞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分别为叶绿体和线粒体

B.①、②、③分别为H2O、CO2和O2C.④为[H]

D.⑤为ATP参考答案:C39.要洗去衣服上的猪油油渍,应选用()A.蛋白酶 B.脂肪酶 C.核酸酶 D.淀粉酶参考答案:B【考点】39:酶的特性;1N: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分析】酶的作用特点之一是具有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解答】解:衣服上的猪油油渍的本质是脂肪,由于酶具有专一性,脂肪只能在脂肪酶的催化下分解,因此要洗去衣服上的猪油油渍,应选用脂肪酶.故选:B.40.图甲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图乙表示细胞中两种结构的组成物质与元素的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Ⅴ是生物大分子,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回答下列问题:(1)两图中A代表的元素是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填写)(2)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指________。Ⅳ与图乙中________表示同一物质。(3)大分子物质Ⅰ~Ⅴ中,具有物种特异性的是_______,Ⅳ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其根本上是由_____(填图甲中序号)决定的。(4)鉴别细胞中Ⅱ、Ⅲ的分布,使用的试剂是____。本实验需用盐酸处理细胞,则盐酸对结构1和结构2的作用是_____。参考答案:

(1).N、P

(2).淀粉

(3).乙

(4).Ⅱ、Ⅲ、Ⅳ

(5).Ⅱ

(6).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

(7).增大结构1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使结构2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分析】图甲分析:Ⅰ是生物体的能源物质,表示糖类,组成元素为C、H、O;葡萄糖是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Ⅱ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表示DNA,基本单位Y表示脱氧核苷酸;

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表示RNA,基本单位Z表示核糖核苷酸;组成元素为C、H、O、N、P;甲基绿可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红色;Ⅳ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表示蛋白质,基本单位P是氨基酸;组成元素至少为C、H、O、N。【详解】(1)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在图甲中,Y所示的脱氧核苷酸与Z所示的核糖核苷酸都是由C、H、O、N、P组成。在图乙中,结构1表示的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结构2表示的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可见,甲为磷脂,乙是蛋白质,丙为DNA;磷脂和DNA都是由C、H、O、N、P组成。综上分析,两图中A代表的元素是N、P。(2)在图甲中,Ⅰ表示多糖,植物细胞(小麦种子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因此Ⅳ表示蛋白质。结合对(1)的分析可知:图甲的Ⅳ与图乙中的乙表示同一物质。(3)在图甲中,由Y所示的脱氧核苷酸组成的Ⅱ是DNA,由Z所示的核糖核苷酸组成的Ⅲ是RNA,而Ⅳ是蛋白质。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具有物种的特异性,因此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通过转录合成的RNA以及D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也都具有物种的特异性,即具有物种特异性的是Ⅱ、Ⅲ、Ⅳ,Ⅳ结构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由Ⅱ结构的多样性决定的。(4)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因此鉴别细胞中Ⅱ(DNA)、Ⅲ(RNA)的分布,使用的试剂是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本实验中所用盐酸的作用是:增大结构1(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结构2(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便于染色。【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核酸、蛋白质的分类和作用,糖类、蛋白质、核酸的组成元素和基本单位,DNA和RNA在组成成分上的差异,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综合解答问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思曼、兰迪·谢克曼以及德国科学家托马斯·祖德霍夫,以表彰他们发现细胞的“囊泡运输调控机制”。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Ⅰ、COPⅡ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溶酶体起源于乙

(细胞器名称)。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

,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2)脂溶性物质容易透过细胞膜,表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3)COPⅡ被膜小泡负责从甲

(细胞器名称)向乙运输“货物”。若定位在甲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乙中,则图中的

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4)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的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将与靶细胞膜上的

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参考答案:(1)高尔基体

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或“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2)脂质(或“磷脂”、“脂类物质”)(3)内质网

COPⅠ(4)一定的流动性受体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或“细胞识别”、“传递信息”)42.(10分)根据下面遗传学材料,回答下列问题:Ⅰ、该地区的人群中有一部分有青光眼,研究发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跟人的ABCA1基因突变有关,ABCA1基因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基因,控制细胞膜上相关的蛋白的合成,该蛋白参与了多种物质的细胞内外的转运,具有维持人体生理功能正常运转的功能,该基因如变异会导致细胞功能紊乱,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Ⅱ、在鹰类中,有一种雕鸮,雕鸮的体色(基因用A、a表示)、条纹的有无(基因用B、b表示)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已知绿色条纹雕鸮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F1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1:1.当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时,其后代(F2)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1)材料Ⅰ说明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体性状的:

(2)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要在

(人群、家系)中调查,调查时要做到

(3)材料Ⅱ依据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