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史TOC\o"1-2"\h\z\u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兴起——夏商西周时期 1政治文明 1物质文明 6精神文明 8第二单元中华文明的转型——春秋战国时期 9政治文明 9物质文明 14精神文明 18第三单元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秦汉时期 28政治文明 30物质文明 37精神文明 40第四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 48政治文明 48物质文明 51精神文明 52民族关系 54孝文帝改革 55第五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隋唐时期 60政治文明 61物质文明 67精神文明 71对外关系 73第六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繁荣——宋元时期 75政治文明 76王安石变法 80物质文明 85精神文明 89第七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明清时期 97政治文明 98物质文明 104精神文明 109第八单元中国古代史总结 119政治文明 119物质文明 126精神文明 134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兴起——夏商西周时期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之后被较为完整的保留下来。因此,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用分封制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用世卿世禄制作为选拔官吏的基本方式。这种制度体系,以西周最为典型。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夏、商、周三代是三个连续的朝代,但另一方面,又是三个大体并行发展,同时存在的政权。——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阶段特征】总特征:中华文明的基础奠定。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文明兴起。经济:走出原始状态的农耕经济有初步发展。文化:形成了独特的礼乐文化。政治文明一、夏朝(BC2070年—BC1600年)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相传,夏初建都阳城(今河南登封)。2.灭亡:夏朝最后一个王桀,暴虐无道,狂妄自大。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在首领汤的率领下,发兵讨桀,夏朝灭亡。3.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①建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登上王位。“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小康时代)《竹书纪年》记载:“益干启位,启杀之。”《史记·夏本纪》记载:“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将战,作《甘誓》、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②特点:父死子继或者兄终弟及。③影响: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标志着我国氏族社会的瓦解,奴隶制社会的确立,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转变,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对立的必然趋势。这一更替,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该制度一直延续到1912年,影响深远。【概念解读】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大同时代)据说当部落联盟首领尧年老时,召集了部落联盟会议,推举有才德的舜为继承人。尧对舜经过长期考察后,就把联盟的首领位置让给舜。后来舜老了,也以“禅让”的方式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了禹。5.历史遗存: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二、商朝(BC1600年—BC1046年)1.建立:大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商前期频繁迁都。商朝中期,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从此稳定下来,因此商朝又称殷朝。2.灭亡:在商王朝在商纣王统治时期出现政治危机。崛起于西部的周在周武王领导下举兵伐商。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一战中,周击败商王朝的军队主力,占领朝歌(今河南淇县),商王朝灭亡。3.政治制度①夏商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②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侯和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③内外服制度: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商王对外服即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4.政治的特点①是以商族为中心的内外服联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②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认为神灵主导着人事。相当多的卜人、巫师,与商王共同负责通神事务。这些人往往出身于贵族,有的还是地位显赫的附属国首领。在商代,王是人,也是神,既是王朝的元首,又是群巫之长。商的最高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权色彩。人祭和人殉:商朝奴隶制很残酷。人祭是奴隶主贵族祭祀神灵和祖先时,杀掉奴隶作为贡品;人殉是奴隶主死后下葬时,杀死或活埋奴隶作为殉葬品。③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5.历史遗存:殷墟殷墟是商代后期都城遗址,位于中国河南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周围,安阳殷墟是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重新构建了中国古代早期历史的框架,使传统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成为信史。三、西周(BC1046年—BC771年)1.建立: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历史上叫做西周。2.灭亡: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诸侯常不来朝贡,战争连年,国力贫困。公元前771年,西方犬戎乘周朝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3.分封制(1)目的:为对广大被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制又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封邦建国”、“封建制”。(2)内容:①分封对象——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燕、鲁、晋、卫、吴)、功臣(齐)、先代贵族(宋、陈、许、楚),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同姓不婚)《荀子•儒教》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中记载,春秋时期,国君“为天子之同姓者十之六,天子之勋戚者十之三,前代之遗留者十之一……”。②被封诸候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3)特点:①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②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③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④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4)评价: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②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利于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城。③有于周文化的传播。④有利于打破殷商时代聚族而居的血缘政治,为未来向地缘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华夏族的生长聚合。⑤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自已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王权衰弱。⑨诸侯再次分封后的臣民不直接从属于周王,产生一种离心力,不利于中央集权。⑦重亲缘而轻法度,缺乏对诸侯的约束力。明朝朱元璋实行宗室分封制,但分封的诸候国没有宗庙不可祭天,只给藩王军权,宗室分封制突显皇权。4.宗法制史料:《吕氏春秋·慎势》:“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2)内容: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它严格地确立了大宗、小宗体系。它规定,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候,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诸侯的爵位,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又是大宗。卿大夫与土的关系,依此类推。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3)特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②血緣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结合。③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④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爱百姓故刑罚中,刑罚中故庶民安,庶民安故财用足,财用足故百志成,百志成故礼俗行,礼俗行然后乐。——《礼记大传》(4)评价:积极:①对当时影响: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家国同构。(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下,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②对后世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形成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的风气,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局限: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血缘关系逐渐疏远,宗法制走向崩溃,但宗法制的影响长期存在,如今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的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都与宗法制的影响相关。5.礼乐制——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1)含义:礼——典章、礼节、规范等。即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天子——驾崩,诸侯——薨,卿大夫——卒,士——不禄,平民、奴隶——去世)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礼节民心,乐和民性,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其极一也。(礼仪是用来诱导人心的,音乐是用来调和人的情感的,政令是用来统一人的行为的,刑罚是用来防止邪恶行为的,礼仪、音乐、刑罚和政令,它们的最终目的相同,都是用来统一民心,实现治国平天下的道理)。(2)目的:维护世族的世袭制、等级制和加强统治。思考: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分封制——政治生活等级化;宗法制——家庭生活政治化;礼乐制——等级观念生活化。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和实施法则;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解决了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6.世卿世禄制度(1)含义:卿是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收入。(2)废除:商鞅变法《史记》记载,秦国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即军功大小定贵族身份之高低。该规定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因而招致了他们的怨恨。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1.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4.以礼乐制度为工具,在思想上强化王权。物质文明一、农业1.原始农业,中国是农业发祥地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及出现农业,且有地区差别(南稻北粟)。神农(炎帝)创制耒耜,教民种植,使农业经历了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的发展。2.原因:夏商周统治者对农业重视;采取奴隶集体耕作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产量增加。3.表现:农作物品种增多(稻粟——“五谷”),耕作技术提高(集体耕作,木石农具),作物产量增加(酿酒业出现),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4.土地制度:井田制(1)历程:始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各国变法)(2)性质: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3)内容: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周王交纳一定贡赋。那时耕地沟洫纵横,如同井字,称为井田。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作(“千耦其耘”)。(4)作用:促进农业生产,巩固西周统治,使我国奴隶社会进入强盛时期。(5)瓦解: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荒地都要开垦,成为私田;私田大量增加,公田日益减少,井田上的劳动力也日益减少;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鲁国初税亩制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了。二、手工业1.青铜制造业:夏商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青铜制造业是手工业的主要部门。(1)原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器和兵器)(2)特点:生产规模大,官府垄断、产品供王室贵族使用;品种多,数量大(礼器代表权力和秩序、兵器、食器、酒器);产品质量高(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商周铸有文字(铭文);西周产品趋向生活化。2.纺织业:在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纺织原料最初用的是麻和葛。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商代还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在《周礼》书中,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从事这种劳作的人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及农夫并列,称做“国有六职”。3.陶瓷业:商和西周出现了原始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4.管理制度:工商食官西周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由官府统一管理,按行业设立车正、陶正等工官管理工匠。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使用官府供给的原料,制作加工官府指定的产品。他们职业世袭,世代为官府劳作。春秋战国随着私营手工业出现及官营手工业效率低下,王室衰微,导致工商食官制度衰落,战国后期彻底终结,但演化出的官营手工业一直存在。三、商业交通和城市商民善于经商;商朝以贝为货币;商朝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西周时期,随着商业的进步,交易活动日益频繁,货币需求数量增加,可以看到流通骨贝和铜贝的情形。夏、商、周的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夏朝交通工具种类很多;商周道路沿途设有旅社,并建立了邮驿制度。精神文明一、文字1.图画文字:比甲骨文更早的刻画在陶器上的简单符号,有人认为这些图画文字是中国文字的起源。2.甲骨文:比较成熟的文字。1899年的秋天,皇家大学国子监祭酒(校长)王懿荣在一种称为“龙骨”的中药上发现有奇奇怪怪的刻划,这些刻于龟甲、牛骨、鹿骨以及人骨上的文字遂被称为“龟甲兽骨文”,后简称“甲骨文”。甲骨卜辞除记录大量人文资料外,也是部包罗万象的科学记录,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农业、医学、数学、生物、交通等等。3.铭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成为“金文”,又称“钟鼎文”。商朝的青铜器上文字很少,西周青钢器有长篇铭文出现,记录周代贵族分封、祭祀、战争等重大政治活动。二、文学《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它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评价:《诗经》:①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②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③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孩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④具有社会教化功能;⑤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⑥对研究周和春秋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二单元中华文明的转型——春秋战国时期【阶段特征】总体特征: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民族不断融合。具体包括:1.政治: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贵族政治逐步走向官僚政治;各国通过变法,逐步确立封建制度,初步形成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大大提高,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建立;小农经济兴起,私营手工业和私营商业兴起,工商食官制度被打破。3.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华夏文明不断扩大。4.思想文化:呈现出繁荣景象,出现了大思想家老子和孔子以及百家争鸣的局面,科技文化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政治文明一、名称由来1.春秋时期由于鲁国孔子的编年史《春秋》一书而闻名天下。《春秋》记事从公元前722年开始,至公元前481年结束。历史上通常将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至公元前476年之间的历史时期称之为“春秋”时代,这段时间基本上和《春秋》记事所跨时间差不多。2.战国时期由于各诸侯国连年发生战争而得名。把战国作为一个时代的名称,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以后,才开始使用。通常将公元前475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之间的时间称之为“战国”时代。二、春秋战国战争(一)春秋争霸战争1.背景,(1)周王室东迁后,势力衰弱。主要表现为:王畿范围减小。只剩下洛阳周围二百来里;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朝觐和纳贡;分封制受到冲击,周王不能像以前一样,将土地和人民封赐给诸侯。(2)各诸侯国为取得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之间进行频繁的战争。(3)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4)狄人南下和楚人北来与中原诸侯国发生冲突为大国争霸提供了机会。2.性质:奴隶主贵族争夺土地和人口的争霸战争。3.主要事件:(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1)齐桓公首霸:条件:齐国负山面海,有鱼盐之利,农业生产基础较好;公元前7世纪前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经济、政治、军事,富国强兵。(这是齐桓公称霸的重要条件)策略: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挟天子以令诸侯”,威望日增。确立霸主地位:公元前七世纪中期(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会盟,成为中原霸主。周王室派代表参加葵丘会盟,说明周王室已经成为强大诸侯的附庸,诸侯争霸愈演愈烈。(2)晋楚争霸齐桓公死后,齐国逐渐衰落,晋文公和楚庄王先后称霸中原。楚王问鼎:晋楚城濮之战后,楚转而向东发展。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后,楚国再次强盛。前606年,楚庄王夜陆浑(今河南嵩县北)之戎。一直打到洛水边,“观兵于周疆”,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周王派王孙满去慰劳,庄王竟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王孙满说:“统治天下重在德,而不在鼎。”楚庄王傲然地对王孙满说:“你不要阻止铸鼎之事,我们楚国其要把折断的钩(一种铜兵器)尖收集起来,就足够铸造九鼎了。”楚庄王大有取周而代之的气势。周王使者王孙满态度强硬,楚庄王只好退出周疆。但是,楚国北上争霸的行为并未中止。(3)吴越争霸春秋晚期,吴、越先后在南方称霸。吴国先在长江中下游称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打败吴国,并出兵中原,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个霸主。(二)战国兼井战争1.背景: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春秋后期至战国前期,不少诸侯国内的卿大夫逐渐取代国君掌握了大权。公元前40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分晋,后来,齐国大夫田氏废掉原来的姜氏而为诸侯。这两个历史事件,反映出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在与旧势力的斗争中,逐渐取代国君,掌握政权,被周王正式承认为诸侯。2.性质: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兼并战争,后期渐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3.主要事件: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主要围绕三个国家展开,即魏、齐、秦,其先后强大具备以下相同之处:(1)依仗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2)实行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和变法,发展了封建经济,实现富国强兵。(3)采取正确的军事策略,运用“合纵”、“连横”、“远交近攻”等外交路线。最后,因为秦国改革的彻底性使其完成统一六国的重任。其中重要的兼并战争有:齐魏争雄:公元前4世纪中期,齐国、魏国强盛,中原形成齐魏交战的局面。秦国独霸:公元前3世纪以后,东方各国衰落下去,位于西部的秦国强盛起来,无敌于天下。重要战役有公元前260年的秦赵长平之战。秦军大获全胜,被俘的赵军四十多万人绝大部分被秦军活埋。这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中规模最大、杀伤最多的一次战役,为秦国最终统一全国奠定了胜局。4.战国七雄都城齐国:都城淄博(今山东淄博) 楚国:都城郢(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燕国:都城蓟(今北京西南) 韩国:都城郑(今河南新郑)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 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秦国: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三)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掠夺土地、人口、财产,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但大国间为争取胜利,竞相变法,对发展社会经济、建立和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和国家最终走向统一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战争还促进了民族融合。三、战国商鞅变法(一)背景(1)经济上,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新的阶级产生。(2)军事上,王室衰微、大国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各国纷纷改革变法,扩充实力。(3)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要求逐步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与特权,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4)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学说,在秦国受到君臣民众的认同。(5)面临着巨大的历史机遇,秦孝公发愤图强,重用商鞅主持变法。(二)内容内容具体措施内容措施内容作用以农致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其发展农业的积极性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鼓励农民努力耕织,生产粟帛多的,可以免除徭役,认为工商业是‘末业’,凡从事工商业或者因懒惰而陷于贫穷的,都要受到惩罚,全家大小都投入官府充当奴婢。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积极的作用统一度量衡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方便说收;客观上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奖励军功,加强集权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级爵’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各级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衣服等。严厉禁止私斗,凡擅自私斗着,视情节轻重处以不同刑罚限制奴隶主贵族特权,提高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地位废除‘世卿世禄制’宗族成员没有立军功者,要除掉其宗室属籍,剥夺其贵族身份,以此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严格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规定居民要登记户籍,分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什伍之内,各家纠察。奖励告密,实行连坐法,一家犯法,其他各家都得举报,否则得受同等刑罚加强政府管理,稳定社会秩序;方便税收,保障变法顺利进行普遍推行县制商鞅变法废除分封制,以县为行政单位,分全国为31县,用国君直接委派县令进行管理建立直属于中央的地方管理体制,加强中央集权。郡县制度逐渐形成,官僚政治形成“燔诗书而明法令”,制定秦律烧毁一些宣扬儒家思想、不符合新兴地主利益的诗书;根据李悝的《法经》,制定了秦律,用法律形式把改革内容固定下来。思想文化专制,提高法家地位。改革旧的社会风尚风俗塞私门之请(禁止私下里的请客行贿之风),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小家庭政策,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刺激小农数量增加,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增加政府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客观上改变秦地落后的民风。(三)结果: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1.个人命运的原因:①商鞅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既得利益;②商鞅实行的酷刑也加剧了旧势力对商鞅的仇恨;③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生存的主要屏障。2.成功的原因:①顺应了历史潮流;②变法的内容已经深入人心;③法家思想奠定了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④商鞅同守旧派贵族的论战,扫除了变法的思想障碍;⑤秦孝公强有力的支持。(四)评价1.积极影响①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②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③壮大了军事力量;④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变法,收到了富国强兵之效;⑤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2.消极影响①轻罪重刑,轻视教化;②连坐法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③法律严苛,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④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⑤重农抑商政策为后世沿用,造成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的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四、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改革1.春秋时期——通过赋税制度改革,承认了土地私有。(1)齐国管仲改革①内容:大力发展农工商业,整顿和发展军备,改革赋税制度。②政策: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即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③实质: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2)鲁国实行“初税亩”,“履亩而税”,即按亩收税,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2.战国时期——通过改革,最终确立了封建制度,(1)目的: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实现富国强兵。(2)魏国李悝主持变法①内容: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②作用: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3)楚国吴起的变法①内容:主张限制和削弱贵族势力,整顿吏治。②作用:经过改革,在对外兼并战争中连连获胜,成为了战国中的强国。(4)影响: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促进了政治的进步和经济,军事的发展壮大。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春秋战国时期,除中原的华夏族外,四周还生活着其他少数民族。北方有匈奴、东胡,西方有戎,南方有越等。在春秋战国长期激烈的兼并战争中,各民族频繁迁徙和交往,少数民族逐渐与华夏族融合,界限逐步消失。战国后期,各族间经济、文化联系更加迅速的发展,为后来秦的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做了准备,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物质文明一、农业1.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铁犁牛耕(1)牛耕的应用,是我国农用动力史上的一次革命;铁犁技术的出现,是农业技术史上划时代的重大变革。(2)铁犁牛耕的出现,加速土地开垦,推动农业发展,是形成精耕细作的重要条件;推动了井田制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知识链接】古代耕作方式的演进发展阶段耕作方式变化农具的变化组织方式耕作技术原始阶段刀耕火种石、骨、木原始群耕粗放经济商周时期石器锄耕(耜耕)石、骨、木、蚌;青铜农具(少)千耦其耘粗放经济春秋战国铁犁牛耕(发达地区)铁制农具(发达地区)个体经营精耕细作2.赋税制度:“初税亩”和“相地而衰征”(1)初税亩:春秋时期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从字面上解释,初,即开始的意思;税亩,指按土地亩数对土地征税。具体方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初税亩”从律法的角度肯定了土地的私有制,使我国历史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初税亩的实施使生产关系发生了变革,使其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进步的具体表现。(2)相地而衰征: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实施的一项土地赋税改革,根据土地的好坏贫瘠征收不同的赋税。是管仲经济改革中的最主要内容,它的实质是以实物地租取代劳役地租,是对农业生产关系上的一次重大调整,从而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通过改革,齐国逐渐强大,成为春秋早期最为强大的诸侯国,而齐桓公也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个霸主。3.土地制度:井田制瓦解崩溃,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1)井田制瓦解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②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③税制改革促进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推动新的剥削方式出现,促进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2)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战国时期,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较为彻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出现租佃关系。(3)封建土地所有制特点:①大大小小的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②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③封建政府和皇帝还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4.灌溉工具和水利工程:(1)桔槔:商朝已出现并用于农业灌溉。(2)春秋时楚国孙叔敖修芍陂(安徽淮河)、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都江堰(四川)、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修郑国渠(关中)、西门豹在魏国修西门豹渠(邯郸)。5.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渐成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1)历史条件:①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是小农经济出现的前提。②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犁牛耕的普及。(2)基本特点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小规模经营。稳定性: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封闭型: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交换少。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但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脆弱性:规模小,水平低,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基础性: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自耕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3)影响因素:①有利因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鼓励发展生产;统治者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②不利因素:自耕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由于自耕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古代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水平,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封建政府统治腐朽、剥削沉重及社会动荡。6.农业技术:精耕细作(1)原因:①人对自然环境的应对;②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类型农业文化的交流;③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④人口增长带来的人地矛盾。(2)内涵:出现于战国,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取得了突出成就。精耕细作即通过集约经营、加大投入,充分挖掘士地增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3)表现:①提高土地利用率,如轮作复种;②提高土地生产率,如农具、技术、排灌、施肥等;③掌握农时,适时耕作;④选育良种;⑤不断总结生产技术,推动农学著作问世。二、手工业1.私营手工业出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冶铁业为主的私营手工业出现,官营垄断局面被打破。逐渐形成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济形态并存,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春秋战国时期,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受到鼓励。商鞅变法时曾规定,生产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那时独立经营的手工业,有经营盐铁而成巨富的手工业者,如鲁人猗顿因煮盐发家,邯郸郭纵以治铁致富;有在城镇开作坊的手工业者,往往前店后场,亦工亦商;还有一些走街串巷的匠人,如墨子的一些弟子,其中,能工巧匠鲁班还被喻为中国木匠的祖师。2.冶铁业:人工治铁技术已经出现,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三、商业1.私商兴起,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这一时期出现强大实力的大商人如春秋后期的范蠡,在陶邑家富巨万,号称“陶朱公”。战国后期大商人吕不韦,以自己的经济实力,帮助赢政之父争得王位,后来做了秦国相国。2.中原市场形成。各地土特产品互相交流,在中原市场上可以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匹,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3.城市繁荣。有的城市已经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都聚集着许多人口。四、重农抑商政策1.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叫“重本弃末”,“强本弱末”。2.确立时间: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放松:甲午战争;放弃:19清政府奖励实业(1911)3.目的:根本:统治者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经济: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思想:安定人心,端正民心民智;政治: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君主地位;4.影响:封建社会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1)经济上: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2)政治上: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封建社会后期以消极作用为主:(1)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亡,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造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2)地主官僚集团也因疯狂兼并士地而更加腐败。(3)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精神文明一、百家争鸣1.含义: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流派的总称,不同学派相互竞争、相互争辩、相互吸收的局面,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字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诘难,产生了儒、墨、道、法、名、阴阳、纵横、农杂、兵、小说等家,是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转变在思想领域的反映。2.社会大变革是根本原因,具体原因如下:(1)政治上: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崩溃。(2)经济上:①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私田和个体农耕生产方式出现,促使井田制瓦解。②封建轻济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3)阶级关系上:①新兴地主崛起,奴隶主阶层衰落;②“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士受重用的原因: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谋求国富兵强之策,所以竞相礼贤下士,延揽人才,这大大促进了思想学说的活跃和流派兴起。)“士”有一个演变过程,西周时是最低等的贵族(贵族包括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士”下面是平民),春秋战国逐渐成为最高一等的平民(士,农,工,商),是一批独立的、自由的知识分子。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崛起”是中国知识阶层兴起的标志。战国时期的“士”基本上是以学习文化典籍为主,是比较单纯的文士了。他们没有昔日分封制、等级制的束博,能够自由流动,被称为“游士”,穿梭于各国的人才市场,双向选择,是战国时期最活跃的一个阶层。易中天认为,“士”是春秋战国最牛的人:有本事、无负担、任自由。(4)思想上:①官学衰微,私学兴起;②学术自由;③学术下移。3.意义:①标志着中国思想文化发展进入第一个枝繁叶茂的时期,成为思想文化取得进步的重要条件。②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③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学说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二、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发展脉络1.春秋产生。代表:孔子。主张如下:(1)“仁”,待人如待己或行忠恕之道,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有等级差别的爱。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仁者爱人。” 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匆动。”(2)“礼”,强调贵贱有序,尊卑有位,正名、名正言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体现了其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3)“德治”,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4)“天命观”:注重政治、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5)伦理观:性相近。(6)经济主张:重义轻利。孔子的主要的经济思想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①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②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知道“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君子喻手义,小人喻于利”。(7)君臣关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8)教育贡献A.有教无类,打破学在官府、奴隶主垄断教学的局面,私学兴起。(杏坛)B.教学方法:教师要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要实事求是;学与思结合;温故而知新。C.全面发展:“六艺”。D.整编文献:《六经》。编订和整理出《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典籍,后人称之为“六经”。其中《诗经》《书经》《礼》《易》和《春秋》五部书,后来被奉为儒家的“五经“。汉武帝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为封建正统思想,“五经”成为封建教育的基本教材,儒家文化也就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E.教育的目的:入世,学而优则仕F.有偿教育,收取学费G.当仁不让于师。(8)“中庸”,不偏不倚,遵守伦理道德。2.战国蔚然大观。代表人物:孟子,荀子。他们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孟子荀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孟子主张:(1)伦理观:“性本善”,四心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所以要实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2)发展孔子的德治,提出“仁政”,“民贵君轻”(最早)。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劳动时间,宽刑薄税,体现早期民本思想。(治国理念)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3)四德说:仁义礼智。(4)人格主张: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5)臣对君效忠是有条件的:(非愚忠)“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孟子)荀子主张:(吸收各家思想精华)(1)天人关系:朴素唯物思想。“天行有常”“知天命而用之”。(2)性恶论,后天教育使人由恶变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性趋向于邪恶,人们善良的行为是后天作为的结果)(3)学习最高目标是把握礼。(4)礼法并用,礼为主。“隆礼至法” (5)君臣关系:从道不从君,把君臣关系置于礼的指导下。(6)仁义、王道,君舟民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7)兼人三术:“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荀子)齐国出现世界上第一所官办大学——稷下学宫。“稷下”即齐都临淄城的西门——稷门附近,故因学宫地处稷门附近而得名为“稷下学宫”。这个学宫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才消失,和田齐政权存在的时间基本一致,历时大约一百五十年。稷下学生少时数百人,多时数万人不等。孟子、荀子曾是这里的“名师”,荀子甚至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相当于校长)。稷下学宫兼有“学术机构、教育机构、智囊机构”为一体的官方机构。学术上,稷下学宫具有兼容百家之学,多元思想并立,名家平等共存,学术自由,相互争鸣,彼此吸收融合等多方面的特点。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全国诸子百家荟萃的中心,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的舞台上(类似于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北京大学——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典型。教育上,游学是其教学方式之一,学生可以自由来稷下寻师求学;老师可以在稷下招生讲学,即容许有学与教两个方面的充分自由。参政议政上(智囊),稷下学宫是齐国君主咨询问政及稷下学者议论国事的场所。稷下学宫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各个学派并存。总之,稷下学宫是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堂,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重要场所。稷下学宫的出现,稷下百家争鸣的展开,推动了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走向高峰。3.早期儒家思想的特点(1)思想较为具体,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2)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理想方面的治国原则。(3)孟子“仁政”、‘民贵君轻’的主张使儒家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遭到新兴地主的冷遇。(4)人数众多,影响大。(5)与道家思想相比,强调“有为”;与法家思想相比,强调礼乐凸显文化的保守性。4.为什么儒家思想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落?(1)儒家自身;不断适应政治与社会变化。(2)政治因素;君主专制统治者的推崇;独尊儒术的结果。(3)教育因素:由上而下的各级学校都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使儒家人才不断涌现,学术得以不断传承。(4)经济因素: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王朝社会需要政治的稳定和统一。三、道家思想1.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A.主要主张(1)本体论:老子把不具有任何物质性的“道”或“无”,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道”是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方物的本原,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2)辩证法(思想精华):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无条件的相互转化。“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感,”:“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老子)(3)政治思想:“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认为统治者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天下就能安定,政权才能巩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如果人民与统治者的矛盾,到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时候,任何法律、刑罚都不起作用。他反对用严刑峻法治理天下。(4)小国寡民的思想。B.主要言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治大国,若烹小鲜。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事愈烦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益设而敌人愈多。(后世道家)2.庄子(战国)他继承了老子的学说,并把“道”发展成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提出:“齐物”(齐万物)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提出“万物相对论”和“精神自由论”“逍遥”的人生态度;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不应破坏自然生成的东西。他在文学、美学方面也有建树。他的寓言、散文蕴含深刻的哲理和神奇的浪漫主义色彩。庄子的文风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不以人助天,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庄子)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四、法家思想韩非,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明君如天,执法公正”,这是“法”;君主驾驭人时,神出鬼没,令人无法捉摸这是“术”;君王拥有威严,令出如山,这是“势”。又吸收了道家思想,将法家理论系统化。1.思想主张(1)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2)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史永远不会倒退,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主张变法革新。“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3)思想和教育方面: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韩非子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法”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法令制度。韩非子主张由国家制定法令,向全国公布除国君外,所有臣民都必须遵守。做到“法不阿贵”,法律不袒护权贵。2.地位及影响:韩非子建立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主张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他的主张,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秦统一后的许多政治措施,都是韩非子学说的应用和发展。在西汉以后1000多年中与儒家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3.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最受重视的原因:(1)战国时期处于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初步形成的大变革时期,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2)法家思想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们应按现实需要进行政治变革,不必拘泥于传统,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确立封建制度。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3)法家主张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地主阶级国家政权的统一、巩固和地主阶级专政。五、墨家思想墨子(战国),主张“兼爱”“尚贤”“非攻”反对掠夺、战争,提倡“尚力”,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同时反对统治者的铺张浪费,主张“节用”“节葬。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墨子》中的《墨经》,记载了许多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反映了战国时期人们对科学的认识水平。①兼爱。【译文】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视人之国,若视共国;视人之家,弱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②非攻。【译文】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③尚贤。【译文】不分贵贱地推荐、选拔、使用德才兼备的人。④尚同。【译文】政令、思想、言语、行动等要与圣王的意志相同一。⑤节用。【译文】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勤俭节约。⑥节葬。【译文】反对厚葬久丧,主张薄葬短丧。⑦非乐。【泽文】反对奢靡的音乐活动,提倡节约人财物力。⑧非命。【译文】反对命运之说,主张强力从事。⑨兼相爱,交相利。【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六、科技、艺术、文学成就1.科技:(1)战国出现的司南,是指南针的雏形。《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于北斗”,这是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春秋时我国历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西方早一百六十年。战国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其中有丰富的天文记载。物理学《墨经》是《墨子》内容的一部分,里面有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的记述,还有光学和声学的记载。关于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等,写得很系统,被现代科学家称为“《墨经》光学八条”(2)科学思想:①进步性孔子提倡“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又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些观点都是符合现代科学原则的;中国古代思想中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是有合理意义的。②局限性: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于自然的探求和技术的总结,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2.艺术: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3.文学:(1)《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三百多首诗歌,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分为“风”“雅”“颂”,形式以四言为主,手法多用“赋”“比”“兴”,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2)《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顾可谓之‘楚辞’。”这一说法是正确的。除此而外,《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情风格,无不带有鲜明楚文化色彩。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单元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经历秦(前221年-207年,即前3世纪)、西汉(前202年-9年)、王莽新(9年-25年)、东汉(25--220年)四个朝代。秦代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政治上:随着秦汉大一统专制主义帝国的建立,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开创了一整套加强统治的制度,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郡县制、监察制度等,对后世影响深远。经济上:封建经济初步发展。中原先进生产方式开始向边疆传播。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开创了中国古代以人丁为主导的赋税征收体系标准。秦代度量衡、货币的统一,为国家的统一和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但秦的暴政又极大破坏了社会生产力。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政策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汉朝在经济上有了大发展。农业方面:铁农具牛耕普及,精耕细作技术发展,耦犁,耧车等。手工业方面:杜诗发明水排,我国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世界;出现青瓷制造技术;丝织业发展并大量外销。商业方面: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专卖等重农抑商政策,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政策,以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出现一些商业城市如长安、洛阳。对外贸易发展,开通丝绸之路。思想文化上:秦朝:焚书坑儒,实行法家思想;汉初黄老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西汉发明了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传到西方,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汉朝文学成就是汉赋。绘画艺术有所发展。秦汉文化呈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展现了大一统和多民族的特色,展现了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通通领先于世界。值得一提的是秦汉也开创了文化专制的先河,同时开始确立了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正统地位。民族关系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发展,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各民族间物质文化交流日益加强。对外关系上:基本上形成了中国古代积极开放的外交思想,开创了对外交往的标志路线——丝绸之路,外来文化——佛教也开始传入我国,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知识整合】一、秦朝1.政治(1)走向“大一统”: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公元前221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2)确立皇帝制度: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3)中央官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诸卿(“三公”职责、宰辅制度的特点);朝议制度。(4)地方制度:全面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职责、任命、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2.经济: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促进商业的发展。3.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二、西汉1.政治(1)地方制度:继续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县、封国并行制。(2)王国问题:由来(异姓王、同姓王):贾谊、晁错主张“削藩”,吴王刘濞等发动七国之乱;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逐步消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3)相权的变化:汉初相权大(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汉武帝削弱相权,实行“中朝”“外朝”制度,相权削弱。(4)监察体制:汉武帝划全国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监察地方政治。(5)选官制度:察举制。2.经济(1)“重农抑商”: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以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2)农业:①牛耕普及:推广耦犁(西汉赵过);犁壁出现。②铁制农具的推广:曲柄锄、大镰;耧车。③耕作技术:赵过推广代田法。④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⑤水利:漕渠、白渠和龙首渠,“井渠”。(3)手工业:①盐铁专卖:从汉武帝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归官办。②纺织业:长安东西织室有数千人;开辟丝绸之路。③冶铁:西汉高炉炼铁,炒钢和铸铁柔化技术;开始用煤做燃料,并用来冶铁。(4)商业:①市:西汉“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②商业都会:王莽执政时期曾在长安和“五都”设“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3.文化(1)科技文化:①文字:隶书创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楷书、行书、草书大多源于汉。②文学:汉赋。(2)思想:①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儒学逐渐取得封建正统地位。②太学的创办:时间、概况、影响(见教材)。三、东汉1.政治(1)选官制度:察举制。(2)外戚、宦官专权:东汉后期100多年间,即位皇帝大多幼小昏弱,外戚和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动荡。2.经济(1)农业:①耕作方式:某些地方出现牛挽犁。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②水利:王景治理黄河。(2)手工业:冶铁(东汉杜诗发明“水排”);陶瓷(青瓷、白瓷、彩瓷)。3.文化:蔡伦与“蔡候纸”。政治文明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含义: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相对于民主)。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相对于地方分权)2.背景①客观条件:秦的统一和强盛②经济上:封建自然经济的发展。③政治上: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统一的需要。④思想上:韩非子关于中央集权和法制的思想。⑤实践上:商鞅变法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3.特点①皇权至高无上②皇权的垄断(以皇位终身制和皇位的世袭制为主要特征)③人治色彩浓厚④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中央无条件服从皇帝)4.演变过程、趋势和本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过程战国——秦——汉至元——明清萌芽——确立——发展——顶峰本质核心——君主专制皇权至高无上趋势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皇权不断强化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评价(1)积极作用①政治:中央能够控制地方,从而有利于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②经济:能够有效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③民族关系: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民族融合加强,从而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④对外:中央集权加强,为抵抗侵略,维护主权提供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国家利益。⑤文化: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便利了各民族,各国之间的交流,推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水平的提高。(2)消极作用①政治: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②经济: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③科技文化:抑制了人们思想,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进步。④对外关系:明清实行闭关锁国,阻碍了与世界的联系,造成中国逐渐落后与世界潮流。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封建社会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特别是西方世界已经在权力制约与平衡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从而政治上步入近代社会,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中国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度,严重扼杀了社会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二、秦朝(一)秦朝统一1.统一条件①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为统一提供必要的社会基础。②春秋战国混战,人民渴望统一③法家学说应统一需要④秦国变法彻底,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⑤贏政的雄才大略,任用外来人才,正确的战略和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2.统一过程:①统一六国: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逐渐消灭了关东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②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修直道,修建万里长城,加强北部边防。③南征百越,修灵渠(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统一岭南地区。④修“五尺道”收复西南夷地。3.秦代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4.意义: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二)秦朝制度1.皇帝制度①来源:赢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定作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他希望子孙能够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地传承,永掌政权。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有的史籍称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帝”是上古人们想象中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史记》中“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他们都是上古时代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尊崇他们,把他们视为天神。秦始皇将“皇”和“帝”两字结合起来,说明他并不仅仅满足于作人间最高统治者,还要将自己的权威罩上神的光环。②特点:皇帝独尊(朕、玺、制、诏)、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评价:积极:皇权专制不仅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而且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特定时期,皇帝制度在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统一,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反抗外来侵略等方面,是起过进步作用的。消极:皇帝制度衍生出的很多问题,在中国历史上又起着极大的反动作用。2.三公九卿制:(1)职责: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虚职),御史大夫是掌群巨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系统。(2)特点:①权力分立,相互牵制,提高效率,君主集权。②位高权重。③官僚政治。不得世袭,由皇帝任命,有任期,取代贵族政治为特点的世官制。3.朝议制度(1)含义:朝议由氏族社会时的氏族会议发展而来,是古代中国皇帝召集重要官员在朝堂开会,讨论国家军国要务,大臣畅所欲言,最后仍由皇帝决断的制度。(2)评价:①利:集思广益,是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②弊:朝议仅仅是作为皇帝裁决的依据,国家的法律、政策仍都取决于皇帝一人的意志;在君主专制下,朝议的召集与否,结果的采纳与否完全取决于皇帝一人,因此,朝议的作用是有限的。4.郡县制(1)过程:①春秋时期初设的郡县,大多设立在新吞并地区或各国边境线上,并由国君直辖。②战国时代,三晋(韩、赵、魏)首先建立以郡统县之制,设立郡县的区域也由边境扩展到腹地。③秦国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在一些新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私人房产合同
- 2024年素质教育培训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宁夏吸塑托盘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 2024-2027年中国软件建模行业市场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湖北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训练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0-2025年中国安全防护服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年产吨无氧光亮铜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27年中国UWB定位市场竞争态势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年全球核燃料行业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智能工业车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立项
- 空气动力学仿真技术:湍流模型:k-ε湍流模型原理与应用
- 高中期末考试考风考纪及诚信教育
- 2025届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外国语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机械工程技术训练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人工智能导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哈尔滨工程大学
- 医生与患者关系中的信任与治疗
- 心衰患者的容量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共识解读
-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文字学概要完整版本
- ce自我声明模板
- 钢闸门监理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