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2、结合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服饰的起源1、实用需要说“衣,依也,人所以依也,以避寒暑也。”
——《尔雅.释名》2、性别遮羞说“太古之时,被韦,能覆前而不能覆后”
——《白虎通义》3、审美装饰说“衣之始,盖所以为饰”
——吕思勉《先秦史》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前(1840——1949)(1)男子服饰变化穿在身上的历史:从溥仪生活照看服饰的变迁
虽说西装依然是男人们时髦的服饰,但中山装很快就开始与西装平分天下。中山装礼义廉耻以文治国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督五权分立三民主义你知道中山装造型的含义吗?近代中国男子服饰变革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晚清时期
民国时期(2)女子服饰变化:宽松肥大到合身适体、短袍窄袖★近代服饰变化的特点及原因:☆特点:☆原因:中西并存和中西合璧、不土不洋;从保守、呆板向适体、方便过渡。外因:“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内因:中国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在双半的中国,外来文明冲击着近代中国的生活方式,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中国的近代化另眼看待西方的侵略:问题:如此突显女性柔美的旗袍,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渐渐不再受到女生们的追捧。那么,20世纪50、60年代的女生们追捧什么样的服装呢?阮玲玉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布拉吉(连衣裙)Brage(布拉吉)问题: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列宁装、连衣裙等苏式服装会受到青睐呢?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联关系友好问题:20世纪60、70年代的服饰在颜色和样式上呈现怎样的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原因:内因:①政治上:中国处于文革时期②经济:生产力水平低。③思想:封闭保守外因:国际形势变化,中苏交恶特点:单调1949——1978年服饰特征:政治色彩强烈,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改革开放后至今(1978年至今)特征:异彩纷呈(多样、大方、个性、时尚)原因:政治:结束“文革”左倾错误,拨乱反正经济: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更加解放外因:受港台和欧美文化的影响阶段表现服饰特征时代特征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之前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之前改革开放后至今近现代服饰的变迁简表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旗袍列宁装布拉吉绿军装异彩纷呈中西结合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政治色彩强烈美观大方彰显个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独立自主巩固独立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二、食:并行于世的中西餐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中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其中,鲁菜、川菜、淮扬菜和粤菜、并称为“四大菜系”川菜特点麻、辣、香、鲜、油大、味厚,重用“三椒”(辣椒、花椒、胡椒)和鲜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美誉正宗川菜以成都、重庆两地的菜肴为代表吃在四川,味在自贡
——自贡盐帮菜川菜在自贡
中西餐有哪些不同?烹饪方法:西餐烤、炸为主,中餐方法更多就餐工具:西方人吃饭用刀叉,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西餐是每人每制,一般客人点餐都点自己的中餐是点一桌菜,大家一起吃中国人吃饭很豪爽西方人吃饭更讲究氛围,很绅士中西餐差异西方饮食的传入对普通百姓的饮食带来了什么影响呢?能在你们家饭桌上找到一些痕迹吗?西餐中常用原料开始进入中国饭桌西式调味品、糕点、饮料受到欢迎三、住:居室建筑的演进福建客家土楼(围屋)地位:在中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已有3000多年,西周时,形式就已初具规模)、分布最广泛,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四合院最早出现在租界的“洋房”
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
上海石库门四合院传统建筑(北方)中西合璧别墅新式住宅三、居室建筑的演进
1、北方典型民居——四合院2、外国人来华后,西式住房开始出现,中国的居室建筑出现中西合璧的特征。3、20世纪30年代前后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4、家居西化。四、习俗风尚的变革1、婚姻风俗的变化
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材料二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问题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可以离婚的社会条件有哪些?从遵循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社会条件:①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成立);②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③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近代婚姻风俗变化A、婚姻观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恋爱自由、婚姻自主B、婚礼形式:旧式婚礼新式婚礼
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五四前见证浪漫时刻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清末传统婚礼
20年代的婚礼
任弼时与陈琮英结婚照(1926年3月上海)邓小平与卓琳的结婚照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结婚照
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
蒋经国与蒋方良的结婚照
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不多,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人终于又穿上了婚纱和西服。现代人的个性结婚照
缠足——这种与吸食鸦片、男子留辫子齐名的陋俗曾被列为近代中国人在世界上最可耻或最野蛮的三桩丑事,而男权社会崇拜小脚的畸形风尚却在一代又一代女性的痛苦挣扎中千年不衰。缠足迫令放足封建的旧中国,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人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女人们裹小脚最为突出。几代女子不惜伤筋动骨,也要裹成残疾的“三寸金莲”。女子裹足小知识:根据考古和史料记载,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将必须“裹脚”作为法令。
“裹脚”是封建的民间世俗传统。辛亥革命以后,政府更是禁止裹脚
男子留辫剪辫易服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下令剪去辫子。
清兵入关,强令男子剃发蓄辫,辫子成了民族压迫的标志,被外人贻笑为“豚尾”、“半边和尚”。成为外国人侮辱中国人的口头语。传统社交礼仪见面礼:跪拜、作揖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鞠躬、握手结合所学的知识,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产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思考内因:国内的历史剧变外因:外来文化的影响政治(环境、形势)经济(生产力的提高)文化(思想观念的变化)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汇的结果衣食住男女服饰的变化并行于世的中西餐居室建筑的演进社会习俗的变迁婚姻风俗放足、减辫其他……特征:阶段性、时代性、不平衡性总趋势:由封闭走向开放、与世界接轨由封建传统天下走向近、现代化原因:东西方文化交汇、碰撞认识物质生活的变化小结1、下列措施中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清色彩的是(
)A.断发易服B.废止缠足C.婚姻自由D.改用阳历A课堂练习2、(2010.江苏)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自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预期约定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B材料1:西装由于具有适体、潇洒、便于配领带等饰件的特点,自民国初年便开始在社会上日益流行,并且大有一发不可收之势。
——新华文摘
《五四以来中国服饰的演变》材料2:辛亥革命后“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居间合同提成保证书
- 学校临时用工劳务合同
- 品牌授权经销合同
- 人力资源岗位劳动合同
- 建筑工程资料包干合同
- 合同协议离婚
- 家电合同协议
- 中介合同终止协议
- 购买酒店合同协议
- 网上培训合同协议
- 【杭州】2024年浙江杭州市萧山区第四次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编外人员5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长沙2025年湖南长沙县招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开放大学2025年《管理学基础》形考作业1-4答案
- 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学院专业实验室的开放共享模式
- 个人住宅装修改造合同
- 2023国家卫健委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
- 《童年的水墨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木兰诗》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4年)
- 2024年音乐节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