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好)_第1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好)_第2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好)_第3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好)_第4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教学目标1.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2.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3.尝试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情况。照射在草地上的太阳能都被小草固定了吗?太阳能被小草固定后,这些能量有哪些去向?呼吸作用生命活动热能暂未利用分解者残枝败叶等流入下一营养级光合作用兔子吸收了草中的能量后,这些能量有哪些变化呢?呼吸作用生命活动热能分解者残骸兔子把草吃进肚子里,草中的能量都储存在兔子体内了吗?同化暂未利用流入下一营养级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暂未利用暂未利用暂未利用残枝败叶等残骸残骸分解者分解者分解者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分解者分解者分解者呼吸作用分解者生产者(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自身呼吸作用散失食物链和食物网

散失(呼吸作用)

散失(分解者)传递传递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输入起点: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即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去向:分解者利用流入下一营养级渠道:初级消费者生产者次级消费者传递残枝败叶等残骸残骸散失(分解者)

散失(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分解者分解者分解者输入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的过程。传递传递初级消费者生产者次级消费者输入传递转化散失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分解者分解者分解者呼吸作用分解者生产者(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动物)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13.5%20%单位(焦/厘米2·年)96.318.87.5分解者

14.612.52.1未利用

327.329329.35.0呼吸

122.612.6

62.8未固定生产者

464.6植食性动物

62.8肉食性动物

12.6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林德曼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分解者利用暂未利用12.6

62.8未固定生产者

464.6植食性动物

62.8肉食性动物

12.696.318.87.5分解者

14.612.52.1微量未利用

327.329329.35.0呼吸

122.6

1.逐级递减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

2.单向流动能量金字塔思考:1.如把草-兔-鹰各个营养级的生物数量用金字塔的方式表示,是否也成金字塔形?能量多少营养级低高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营养级第四草兔鹰树昆虫鸟数量金字塔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营养级第四你能否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谈谈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什么要除草除虫吗?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调整能流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实现能量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堂小结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呼吸作用散失流向下一营养级分解者利用食物链和食物网起点:去向:渠道:二、能量流动的过程三、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一、能量流动的定义四、意义……玉米鸡人玉米鸡人鸡蛋鸡玉米人习题检测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C:系统内能量输入、传递、转化、散失的过程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是,就获得了兔子的部分能量

B:当狼捕食兔子并经同化作用,合成了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向生物群落

D:能量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而流向各个营养级的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个体大,不容易找到栖息场所B:繁殖能力比小型动物低C:个体大,食量大,食物不足D:营养级高,可以利用能量少3:自然界中,虎、狮子等大型肉食动物的数量远远少于其他动物,其原因可解释为:A:是由茶树、猪、人、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与多级利用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4:“猪—沼—茶”是华南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和沼气生产四个子系统构成。这该系统农业模式:5.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请回答:(1)该食物网中,蛇和鼠的关系是

,鼠和食草昆虫的关系是

。(2)若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效率平均为10%,第一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a,则鹰最终获得的最大能量值是

,要使鹰的数量很多,它应处于

营养级。

(3)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图中未体现的成分是

(4)若分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应从系统中

开始。若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2650KJ,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318KJ,则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