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总复习_第1页
一轮复习: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总复习_第2页
一轮复习: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总复习_第3页
一轮复习: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总复习_第4页
一轮复习: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0世纪时代主题的历史演变:20世纪上半叶——战争与革命——20世纪上半叶人类两度惨遭世界大战劫难。20世纪后半期——和平与发展

——20世纪下半叶,虽然仍有局部的战乱,但总体上维持了和平局势,没有爆发世界性战争。1.第一次世界大战→①原因②经过③后果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①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②国际联盟③从《洛迦诺公约》到《非战公约》3.第二次世界大战→①经济危机和法西斯上台②局部战争与绥靖政策③二战的爆发和扩大④二战的转折和胜利→4.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苏东剧变

①雅尔塔体系(形成原因与实质)②冷战的形成(形成原因及特点)③美苏争霸(三个时段)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①典型的局部战争②局部战争的原因与启示6.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①联合国(发展阶段与主要维和活动)②二战后的反战和平运动(三次高潮)线索与知识要点概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课程标准⑴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⑵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⑶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1、历史背景⑴根本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不平衡性加剧。(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⑵矛盾激化: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三对主要矛盾,即法德矛盾、英德矛盾和俄奥矛盾。⑶集团推动: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对峙,加紧军备竞赛,加剧了世界形势的紧张。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⑸“火药桶”形成:巴尔干半岛。⑹导火线: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

为什么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1.世界成为整体:20世纪的世界已形成为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2.大国全球争夺:各国矛盾尖锐,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两大集团扩军备战愈演愈烈。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控制下的小国、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到整个世界。3.科技飞速进步: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2、过

⑴时间:1914—1918年

⑵三条战线

①西线(主战场):英法比与德国作战。②东线(第二战场):德国、奥匈和俄国作战。③南线(次要):塞尔维亚与奥匈等国作战。

⑶主要阶段①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德国“施里芬计划”破产,东线俄、奥、德互有胜负,开始形成对峙局面。②第二阶段:1915—1916年。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交战双方元气大伤。③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国参战、俄国革命、德国投降。同盟国集团瓦解的原因1、经济劣势:2、战略失误:3、内部矛盾:4、国际力量的对比:不利于同盟国(1)战争初期,日本的参战使德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皆失;(2)意大利倒戈,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国;(3)僵持阶段,美国参战,给协约国增加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砝码……;(4)一批国家加入协约国,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3、战争性质全局看: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局部看:塞尔维亚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但从全局看,这并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质。4、影响⑴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物质、精神巨大损失。⑵改变了国际格局:摧毁了德意志、俄罗斯、奥匈和奥斯曼四大帝国,而巴尔干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削弱了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美、日迅速崛起,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诞生;亚、非、拉地区掀起民族独立运动高潮。⑷推动新技术发展,促使政府职能转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妇女地位。(表现?)一战后为什么会出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1、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部分地区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3、一战后欧洲列强受到极大削弱,为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契机;4、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妄图通过掠夺殖民地摆脱危机,直接导致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⑴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⑵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胜利之门的。⑶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吸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一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1919—1922年,“凡—华体系”建立1923~1929年,资义相对稳定发展1929—1933年,经济危机,法西斯政权建立20C30年代,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开始,大战迫近中国:五四运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合作抗日相对稳定走向战争整体感知1、原因⑴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政治: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日抛弃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英法美继续维持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经济:一战后,英法经济困难重重,而战败的德国依靠美国的扶植,经济很快恢复并再度超过英法⑵历史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含的矛盾。⑶现实原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危机,导致国际关系紧张。⑷直接原因:德意日法西斯结盟疯狂扩张,形成战争策源地;西方大国绥靖、苏联避战自保、没有及时形成反法西斯统一阵线;各国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失利。2、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3、过程:1939—1945年

⑴初期阶段(1939、9—1941、5):德国突袭波兰,大战全面爆发;英法等国对德宣战,出现“静坐战争”;德国攻北欧、西欧,法国溃败;敦刻尔克大撤退,为反攻保存实力;德国进攻英国,“不列颠之战”,英国放弃绥靖政策(1940年);德国侵略巴尔干;德意侵入北非。法西斯势力得到扩张。

⑵扩大阶段(1941、6—1942、6):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莫斯科保卫战,宣告德军“闪电战”破产;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壮大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力量。

⑶转折阶段(1942—1943):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1942、6);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1943、2);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1942、10)。

⑷胜利阶段(1943—1945):意大利投降(1943、9);德国投降(德黑兰会议,协商对德作战;欧洲第二战场开辟;法国光复;雅尔塔会议,协调对德日作战;易北河会师;苏军攻克柏林,德军投降)(1945、5);日本投降(开罗会议,协调对日作战和战后对德日处置;美对日投放原子弹、苏对日作战;中国战场的全面进攻;日本无条件投降和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8)4、二战的经验教训和启迪⒈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是消除战争隐患的关键。⒉绥靖政策对世界大战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对侵略行为不能姑息纵容,应及时制止;——肩负起大国的责任和义务。⒊一些国家墨守成规的代价——创新、发展才是出路,要与时俱进。⒋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战胜德、意、日轴心国的重要保证——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5.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决不能重演。5、二战的影响㈠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1、精神物质:给人类造成空前的浩劫2、经济: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直接原因)3、科技:客观上推动了科技迅速发展,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基础(原子能、火箭技术、电子计算机)4、思想: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促进了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发展㈡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1、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2、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超出了一国的范围;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走向崩溃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同点⑴原因: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都是根本原因。②两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策源地和发起国都是德国。③帝国主义或法西斯主义侵略扩张都是直接原因。⑵结果:德国都以失败而告终,并都受到了制裁。⑶影响:①都给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②都使世界经济的发展受到重大打击;③战后都确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和格局;④都削弱了英、法等欧洲国家,美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最大受益者。不同点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背景世界上只有一个资本主义体系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并存。目的交战双方都是为了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而且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法西斯专政。后果和影响打垮了俄、德、奥、土四大帝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苏俄。打垮了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二、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⑴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⑵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⑶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⑴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⑵了解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⑶了解两极格局结束的相关史实。国家战后实力参加会议的目标美国

英国法国日本中国经济突出,但军事政治不足扩大美国影响力,称霸世界经济衰退,综合实力仍居欧洲第一维持殖民优势,保持欧陆“势力均衡”,维护世界霸主地位经济衰退,陆军强国

削弱及至肢解德国(要其割地赔款),树立欧陆霸主地位,扩大在非洲等地的殖民地。实力上升;但仍难与欧美抗衡称霸亚太地区,把从德手中夺取的利益合法化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均不足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收回山东主权巴黎和会:各国外交意图1、凡尔赛体系⑴建立:1919年7月,协约国集团召开巴黎和会,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其中最主要内容包括: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委任统治权);军备问题;赔款问题;建立国际联盟。⑵实质:在巴黎和会上,以英法主导,在惩治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的基础上,确立的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和中东的重新瓜分世界的统治新秩序。⑶影响:凡尔赛体系的进步作用:①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和中东的新秩序,是帝国主义国家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在上述地区的矛盾,使资本主义发展进入相对稳定时期。②部分地承认民族自决原则,改变了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欧洲新兴民族国家。③通过国际会议上的外交斗争调解国际关系比起军事对抗方式是一大进步。凡尔赛体系的不稳定性:①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原因:分赃不均,各国的目的未能满足主要矛盾:英美矛盾、英法矛盾、美日矛盾②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原因:和约对战败国的宰割、掠夺极为苛刻(导致战后极端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在德国蔓延)③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仇视苏联)④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原因:“委任统治”实质是维护殖民统治(导致民族运动高涨)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引发:中国“五四”爱国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等。⑤欧洲新兴国家诞生后,出现新的民族矛盾:

原因:战胜国没有真正按照民族自决原则,而是根据自身利益来处理欧洲领土问题(给德国提供条件)国际联盟1、美国提出但不参加国联的原因?(1)没有参加国联的原因:①由于英法的抵制,美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失败;②国内的孤立主义思潮③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2)反映的问题:①英美矛盾成为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②美国综合国力还不足以获取世界领导权;③国际关系中心仍在欧洲。2、如何评价国联?(1)积极作用: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开创了国际合作的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趋势,为后来的国际组织提供了经验和教训。(2)缺陷不足:①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苏联),无力阻止国际侵略事件,后来成为绥靖政策的工具。②实质:是英法帝国主义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维持霸权的工具。2、华盛顿体系

⑴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原因①美英和日本在争夺亚太地区的尖锐矛盾需要协调。②美、英、日三国也希望限制海军军备竞赛。③中国问题需要解决,需要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怒潮,维护列强在中国的利益,成为紧迫的问题。⑵构成①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②会外,中国与日本签订《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件》。⑶评价①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调整了列强在亚洲(或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建立起华盛顿体系。②它与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建立在帝国主义战胜国剥夺战败国和利益再分配的基础上,有暂时缓和帝国主义列强矛盾的作用。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产物。⑤事实证明,由此建立的和平并不长久。3、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异同点

⑴相同点:①背景:世界大战后,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②过程: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充满矛盾和斗争。③结果:签订了带有大国强权色彩的一系列条约;都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了中国主权;条约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决原则,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格局。④作用:新的国际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⑵不同点:①巴黎和会是一战的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成立了新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矛盾,形成了凡尔赛体系,英国和法国成为会议的胜利者。②华盛顿会议遏制了日本在远东的侵略势头,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形成了华盛顿体系,美国成为会议的主导者和胜利者。《巴黎非战公约》1927年由法国外长白里安和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倡议,1928年签订,1929年生效。至1933年,共有63个国家批准或加入。原因:①凡华体系建立,暂时缓和了列强的矛盾冲突;②一战之后人民渴望和平,和平思想和平运动得到发展;③各国政府也普遍推行和平主义外交内容: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解决。意义:①第一次以国际公约的形式,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而在此以前,西方传统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一向主张,以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推行国家政策的手段是合法的,主权国家有诉诸战争的绝对权利。②是二战后审判德日战犯(危害和平罪)的重要法律依据。③其基本原则为《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文件所继承,成为一项国际惯例。从而推进了宣布侵略战争违法的历史进程。缺陷:①未明确区分侵略战争与自卫战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②它使用“废弃战争”一词,而未使用当时一些国际文件已经使用的“禁止使用武力”,这就使侵略者有可能以不宣而战为手段或借口它所进行的武装侵略不是“战争”而开脱罪责。③未规定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同时公约的拘束力因美、英、法等国的保留而受到削弱。美国的保留是,维护门罗主义为其国防体系的一部分权利;英国的保留是,世界上某些区域的“幸福和完整”,对于英国的和平与安全具有特殊和重大利益关系,因而保卫这些区域不受攻击须视为一种自卫措施;法国则保留在其同盟国遭受攻击时给予支持的权利。这些保留超出了自卫权的范围,是帝国主义国家强权政治的表现。《非战公约》在国际法和战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实际并没有起到制止侵略战争的作用。4、雅尔塔体系⑴概念: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期,美、苏两国为了各自的利益,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为战后设计的新的世界秩序。⑵形成条件:①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德国沦为战败国;法国元气大伤;英国势力消耗极大。②美国的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③苏联壮大了自己的政治军事力量,成为世界上惟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④二战后初期,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抗衡美苏的力量。⑶实质:按照美苏意志划分势力范围。⑷内容①惩治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②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③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所占领地区的疆界。④建立联合国。⑸评价:①积极作用:倡导和平民主,世界由战争到和平,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带来的发展和胜利,并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②消极作用:大国强权政治,重划国界,分裂国家,形成和保持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造成两极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局势紧张的根源。凡华体系和雅尔塔体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相同⑴世界大战,原有世界体系崩溃。⑵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基本原则。⑶体现大国意志、强权政治。⑷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不同英、法、美美、苏动摇欧洲中心国际格局两极格局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具有正义性和进步性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美、苏利益和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2、冷战⑴含义:美国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⑵原因:①意识形态的差异。②国家利益的对立。③美苏军事实力的均衡。⑶表现①资: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②社: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华约3、评价⑴是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政策的结果。⑵核均势使得双方不敢直接轻言战事,没有爆发世界大战。⑶局部战争频繁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动荡。冷战思维广义的冷战思维指在冷战期间在两大集团对峙,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处理国家间关系,解决国际争端的一种思维模式,狭义的冷战思维特指冷战结束后,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的保守势力妄图建立单极世界,推行霸权主义的一种意识与观念,具体包括:1、对手思维,冷战期间美国对外战略的主要指向就是苏联,冷战结束后,美国在全球失去对手,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无所适从,急于树立新的敌人。2、绝对安全,自身已经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了,仍担心来自别国的威胁。3、不理解别国的安全需要,把别国对安全的追求理解为对本国安全的威胁。4、强权政治,总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别国,不尊重其它国家和民族。5、用争霸史、挑战史来看待新兴国家,将它的发展视作对自己的挑战。6、推行渔翁战术,总是挑起争端,以从中渔利。这些方面综合起来就是一句话,一切为了本国,无视他国需要。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维护其在欧洲的主导地位,联合西欧国家成立的一个军事政治组织。冷战时期,他的对立面是苏联与东欧国家组成的华沙条约组织。20世纪90年代后,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北约存在的基础已不复存在北约应该立即解体,为何北约向东扩张呢?美国要继续控制欧洲。西欧国家安全问题不得不依靠北约,也就是依靠美国,来保证自己的利益。德国力图巩固和扩大他在欧洲的影响。如果东欧参加北约,无疑为德国防范俄罗斯筑起一道屏障,德国也从北约前沿变为北约中心,这当然是德国求之不得的。如果东欧加入北约,将为德国的经济提供广大的市场,德国今天的经济实力已超过英法的总和,如果东欧加入北约,必将大大巩固和扩大德国在欧洲的经济政治影响力,使德国最终主导欧洲事务成为可能。4、美苏争霸⑴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至60年代初①特点:是既有缓和又有争夺;美国处攻势②大事:缓和:55对奥和约,苏联同联邦德国建交,59戴维营会谈。争夺:61柏林墙;62古巴导弹危机。⑵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①特点:苏攻美守。②大事:79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尼克松主义,收缩亚洲兵力,72尼克松访华,73越南撤军,79年同中国建交。⑶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①特点:美对苏强硬;苏联转攻为守。②大事:美国“星球大战”计划,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从而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争夺第三世界,打击亲苏政权。戈尔巴乔夫“新思维”。③结局:89东欧剧变;91苏联解体;“冷战”格局结束。美苏争霸的历史思考教训一:美苏争霸使人类处于核大战的威胁之下,是世界不得安宁的根源,人类社会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教训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损人又害己。教训三:承认世界的多样性,统一性,尊重各国人民根据国情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为什么热爱和平的人们竭力避免战争的努力没能阻止这一系列的局部战争?2、是谁在台前幕后操纵着这些大大小小的局部战争?3、战争虽然发生在某些局部地区,但是影响却往往扩展到更大的区域,甚至全世界都因为这些战争而不得安宁。它们究竟有何影响?4、比起一战和二战来,这些局部战争规模不大,但是新的特点层出不穷,足以载入战争史册。那么,这些局部战争有哪些特点?

……

二战后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几种类型代表性战争1.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2.世界长期热点:中东战争3.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印巴战争和两伊战争4.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海湾战争

(1)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2)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3)了解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4)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朝鲜战争朝鲜问题的由来: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二战结束时,美苏分区受降,形成南北两个占领区,1945年划分三八线;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1948年南北建国,南北两个政权的对立;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出于争霸的需要,美国插手朝鲜内战,7月美国参战;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1953年签署《朝鲜停战协定》;2009年朝鲜宣布退出停战协定,不再受军事停战协定约束。战争影响:对朝鲜半岛:严重破坏,加剧分裂。对中国:1、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赢得相对和平环境。3、打破美不可战胜的神话,取得对美作战经验。4、提高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和建设热情,推动了我国各项工作的发展。对美、日:1、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延缓了台湾统一。2、开始扶持日本,促进日本战后的经济复苏。朝鲜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⑴从起因看:是“冷战”的产物(美认为朝战是苏扩张的产物,要遏制苏);⑵从过程看:内战→国际性局部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⑶从结果看: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体现了两种社会制度较量的势均力敌。中国的得与失:美国学者贝文·亚历山大在《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一书中说“美国在朝鲜赢得了一场针对北朝鲜的政治战争,输掉了另一场针对红色中国的战争。”如何理解?北朝鲜在朝鲜内战中的统一计划遭到挫败,而中国努力保护其家园免遭潜在的入侵威胁获得了胜利。1.和平环境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影响力2.战争促使了中国内部的统一和稳定3.没有朝鲜战争,就不会出现将军战俘换钱学森等科学家归国的重要事件越南战争(1955年——1975年)由来:二战前是法国殖民地,二战中被日本占领。战后,胡志明领导越共在河内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和法国进行了长达10年的战争(45年~55年称为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1954年在中国的军事援助下,奠边府战役赢得对法决定性胜利,法国撤出越南。日内瓦会议(1954年)决议,越南暂时以北纬17度线分裂。艾森豪威尔将东南亚看成冷战中潜在的关键战场,支持南越。越战历时20年,分五阶段。其中二、三、四阶段(61~73年)为美国侵越战争时期。55~60。艾森豪威尔支持南越建立亲美独裁政权;61~64。肯尼迪发动特种战争,美国出钱出枪派顾问;65~68。约翰逊把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南打北炸;69~73。尼克松提出“越南化”政策,重新采用“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手段,从南越逐步撤军;73~75。美军撤出后,北越完成统一。影响:越南为国家和民族独立付出巨大代价。结束美战后25年经济繁荣,使美经济急转直下。改变冷战态势。美由的强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咄咄进攻,美积极同中国合作。加剧美国内种族、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精神创伤。中国是越最主要支持国和援助国,统一后的越南却倒向了苏联。1969年7月2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亚洲政策:美国将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同时希望由亚洲国家自己来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责任,除非存在某个核大国的威胁。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尼克松主义”。请回答:(1)“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是什么?他的目的是什么?(2)为推行尼克松主义,美国采取在哪些措施?参考答案:本题共8分(1)美国实力削弱;苏联实力增强;西欧、日本经济实力增强,与美国三足鼎立。(3分)它的目的是继续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2分)(2)从越南战争中脱身;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推行对苏“缓和”外交(转攻为守)。(3分)中东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一个概念。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上,包括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等17个国家和地区。中东地区何以会成为世界一热点地区?1.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连接两洋三洲五海2.石油地位的重要性:“石油海洋”3.宗教、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历史演进的复杂性:三教圣地4.大国力量的对抗性:战略利益的需要5.现实原因: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贝尔福宣言”、“联大181号决议”)6.冲突关键: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主权要求世界长期热点:中东战争二、五次中东战争:类别战次又称起因参战国结果第1次1948巴勒斯坦战争第2次1956苏伊士运河战争第3次1967六日战争第4次1973十月战争第5次1982黎巴嫩战争以色列建国埃等5国VS以以获得胜利埃及收运河埃及VS英法以埃及胜利以色列袭击埃叙VS以以占埃叙部分领土埃叙收复失地埃叙VS以埃叙夺回部分土地以打击巴解总部巴解黎叙VS以以胜利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

印巴战争和两伊战争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海湾战争一、背景1、导火线: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危机;2、联合国和各国领导人的和平斡旋未果;3、国际形势:两极格局即将解体;4、科技突飞猛进并在军事上得到广泛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美国“星球大战”计划、互联网体系形成)二、性质:既有惩罚地区霸权主义的正义性,又包含有美国企图独霸全球的非正义性。三、特点:(1)高科技(机械化战争时代向信息化战争时代转变)(2)二战后参战国最多的局部战争。四、启示:地区霸权主义的危害,科技强军的重要性。(1)了解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2)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3)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

(4)结合历史事实,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一、联合国的成立:1、历史背景:(1)国际联盟瓦解,呼唤新的国际组织;(2)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和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