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希腊哲学_第1页
晚期希腊哲学_第2页
晚期希腊哲学_第3页
晚期希腊哲学_第4页
晚期希腊哲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晚期希腊哲学

本课内容第一节晚期希腊与罗马哲学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第二节伊壁鸠鲁学派第三节斯多亚学派第四节怀疑论学派第五节新柏拉图主义第六节早期基督教的兴起与古代希腊罗马哲学的终结一、基本特征晚期希腊与罗马哲学流派众多,基本趋向是:哲学的重心聚焦于社会与个人的生活实践,包括社会伦理与政治、个人的精神生活与人生价值、宗教生活及其意义。第一,伦理学突出为哲学的中心主题。第二,世界主义的视角。第三,哲学形态多样化、对立而又互渗混杂的格局。第四,宗教对哲学的弥渗和哲学的宗教化。三、演进线索、历史价值晚期希腊与罗马哲学随历史变迁的演进大体可分为三大阶段,而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和怀疑论学派这三种主要学说则平行延伸入希腊化文明和罗马文明两个时代。第一阶段:希腊化时代由盛而衰时期,约公元前4世纪末叶至公元1世纪中叶。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和怀疑论学派几乎同时问世。第二阶段:罗马帝国盛期,约1世纪中叶至3世纪中叶。斯多亚主义成为罗马文明的理论核心内容。教父哲学已兴起,谋求论证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并开始融合基督教神学和希腊哲学。第三阶段:罗马帝国衰落、沦亡时期,约3世纪中叶至6世纪中叶。希腊哲学传统中的理性主义已经被摧毁殆尽,于是哲学归依于神秘主义的宗教。奥古斯丁建立了基于新柏拉图主义的基督教哲学,在开创中世纪哲学中起着关键作用。

529年查士丁尼为独尊基督教神学,下令关闭雅典的所有学园,希腊罗马哲学遂告终结。第二节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富有科学与伦理启蒙精神。马克思评价伊壁鸠鲁是“最伟大的希腊启蒙思想家”。其启蒙精神表现在它弘扬早期希腊原子论的科学理性,在新时期论证表征着自我意识觉醒的个体伦理,并萌发了社会进化与契约论思想,启发人们以科学、乐观的态度来树立一种追求精神快乐与幸福的人生观,来缔造保障个体自由的和平、友爱、公正的理想的新世界。伊壁鸠鲁(Epicurus,前341—前270年)从小就显示出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聪明才智。他14岁时听老师讲解“最初创生万物的乃是混沌”时,反问:“如果最初是混沌创造万物,那么混沌是从哪里来的?”老师说那是哲学家才能明白的事。他就说:“那好,要是有人懂得真理,我就要去找他们。”公元前306年,35岁的伊壁鸠鲁在雅典城附近建立一个花园,他的学派也就被称为“花园学派”,成为宣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中心。他的“花园”既是作为教学与研究基地的学校,又是一种根据共同伦理原则友爱地生活在一起社团,靠无神论哲学与伦理信念的纽带将社团紧密联结在一起,平等地对外开放,是古希腊有史以来第一所也向妇女开放的哲学学校。一、准则学伊壁鸠鲁的哲学体系有三个部分:准则学、自然哲学(物理学)和伦理学。确立认识自然、人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实质上是研究认识论(或知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原理,涉及真理标准,为他的自然哲学和伦理学奠立了一种把握现实存在事物的经验论基础。二、原子论哲学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的两种原子论相距100多年,伊壁鸠鲁的创新有三方面:(1)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有比较充分的经验事实的证实和逻辑分析的论证;(2)伊壁鸠鲁吸取了希腊古典时代进展的哲学与科学思想,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原子论许多新的解释与论述。(3)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不是纯粹的自然哲学,而有鲜明的伦理学目的,并不热衷于作展开、纵深的科学研究。1、宇宙和物体的构成:原子和虚空他不像德谟克利特那样径直论断宇宙的本原是作为存在的原子和作为非存在的虚空,而是从可感觉的物体及其运动出发,作逻辑分析的论证,得出不可感知的原子和虚空是宇宙的终极存在,并推断宇宙的无限性。他根据“无中不能生有,有不能分解毁灭为无”的原理和基本要素构成复合物的经验事实,得出不可分的、内部充实而无虚空的原子是宇宙本原的结论,而虚空是供原子与物体运动的空间存在。伊壁鸠鲁没有像德谟克利特那样断定原子都是同质的。他认为“原子的形状有数不清的差别”,不可分的原子还有体积、重量和多样运动方式的“性质”,由此造成所组成物体的多样性。2、原子的特性和原子的运动方式伊壁鸠鲁明确地将物体和依附于物体的属性区别开来。他认为:一切物体自身(包括构成复合物体的最单纯的要素——原子)是不依赖于人的感知的独立存在;而人们所感知到的“形状颜色、形体、重量”等属性不是独立的存在,也不是物体的部分,而是依附于物体的“性质”。(1)伊壁鸠鲁认为原子有数不清的形状,这形状自身就是质的规定性,体现了原子在“性质”上的差异,而每种形状的原子又是无限的,这是万物极为丰富多样的原因之一。(2)德谟克利特没有明确地肯定原子有体积并将这种体积规定为原子的特性。伊壁鸠鲁则明确地既认为体积是原子的特性,同时也认为原子作为物体的最小要素是不可分割的、不变的。(3)德谟克利特没有把重量看做原子固有特性和运动的原因。

伊壁鸠鲁则认为,重量是原子的固有特性,并且是原子在虚空中作下落直线运动的原因。他还认为原子在虚空中以同等速度运动。这是超越亚里士多德的深刻见识。(4)原子永恒运动,运动是原子的本性。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运动的方式有直线运动和碰撞振动。伊壁鸠鲁则增加了偏斜运动,这是他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一个重要差别。德谟克利特将原子运动看做只是由必然性支配,甚至将事物的因果必然性强调到近乎宿命论的程度。伊壁鸠鲁则认为事物的原因是多样的,原子偏斜表明偶然性也起着重要作用,他因此反对宗教神学用宿命论来束缚人的心灵,也反对斯多亚学派的“天命观”。

原子偏斜运动为探讨人的自由意志意志问题提出了新思路。伊壁鸠鲁学派在希腊哲学史上首次提出和必然命运相对的“自由意志”问题,在伦理学中体现为一种不畏天命的自由精神,主张个人有选择的自主性;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哲学家因袭伊壁鸠鲁学派的“自由意志”说,反对基督教经院神学的思想束缚。3、灵魂和影像及心理伊壁鸠鲁依据原子论阐发灵魂学说,一是反对灵魂不灭与轮回转世说,强调保持灵魂的健全和心灵宁静;

二是为人的认知和认识真理的标准提供本体论的依据。“死亡与我们无关。因为当身体分解为其构成要素时,它就没有感觉。而对其没有感觉的东西与我们无关。”伊壁鸠鲁主张:身体和灵魂都是由物质性的原子构成的,灵魂灵魂“由精致的原子组成”,它弥渗于全身,因而不会因身体某部分丧失而失去感觉能力,但要是整个身体解体,灵魂也就丧失。这种观点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素朴的唯物论的灵魂观,和柏拉图主张灵魂独存、不朽,和阿那克萨戈拉等二元论者主张灵魂(或努斯)和身体分离存在,都是相对立的。伊壁鸠鲁综合、发挥恩培多克勒的射流说和德谟克利特的影像说,主张产生感觉的原因是外界物体表面发射的原子射流作用于的感官,生成真实反映外界物体的影像。三、伦理学伊壁鸠鲁的伦理学以幸福与快乐为宗旨。以原子论的自然哲学科学地理解整个宇宙的本性,消除对死亡、天象和各种神灵的恐惧,获得灵魂的宁静,这是伊壁鸠鲁建立伦理学的前提。1、幸福与快乐伊壁鸠鲁系统论述了富有特色的、与快乐密切结合的幸福论伦理学。“善”是希腊古代伦理学的最高范畴,而将现实人生的幸福视为善并确立为最高目的,始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但亚里士多德将幸福归结为理智把握的德性,伊壁鸠鲁则认为德性只是达到幸福与快乐的手段,他将幸福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快乐和痛苦是个体的人的两种矛盾的基本情感,伊壁鸠鲁认为伦理生活是情感性的,他以情感作为判别一切善的标准,认为快乐“是最高的、天生”的善”,是人生和一切行为的目的,也是个人天生的本性。快乐和之间没有中间状态,但快乐和痛苦是会互相转化的。他指出:要是有些快乐会带来更大的痛苦,就得放弃,以求真正的快乐;而如若忍受一时的痛苦会带来更大的快乐,这种忍受痛苦就优于一时的快乐。他将符合人的身心健全和长远利益的快乐、能实现人的幸福生活的快乐,看做最高的善。伊壁鸠鲁的快乐,是指“身体无痛苦和灵魂不受干扰”。伊壁鸠鲁区别了两种快乐:一是运动的快乐,即身体感受到的快乐;二是静止的快乐,即心灵平静的精神快乐。实现快乐、达到幸福要靠理性的指导,要有审慎的思虑和正确的行为选择,有三个互相关联的实现途径:(1)通过自然哲学的研究,“解除心灵对天象、死亡和痛苦的恐惧”,并符合自然地节制欲望,就能充满快乐,免除恶。(2)区别对待欲望。包括自然的而又必要的欲望、自然的但不是必要的欲望、既非自然的又非必要的欲望。(3)本着适合自然的目的,作正确的行为选择,也就是道德践履。2、正义、友爱和社会契约伊壁鸠鲁肯定人的主体性,建立了一种立足于他的正义观和友爱观的社会伦理,提出了一种最早的社会契约思想。柏拉图认为正义就是城邦社会等级集团各安其分内职责。和这种绝对、集权的正义观完全不同,伊壁鸠鲁认为正义是自然地形成的个体的安全与幸福。“自然的正义是一种彼此有利的协定,它制止一个人侵害他人,又保护他不受他人侵害。”伊壁鸠鲁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友爱与社会合作基础上的安定和平的世界共同体。“在智慧所提供的保证终生幸福的各种手段中,最为重要的是获得友谊。”“在我们有限制的生活条件中,没有什么像友谊那样能增进我们的安全。”。伊壁鸠鲁的社会契约思想,认为社会与国家不是出于神意与天命,而是以自然个人为基础,在以契约保障安全、协同人们的利益关系中自然形成的。这在当时是杰出的启蒙思想,这西方近代启蒙思想中的社会契约论有一定的影响。四、卢克莱修罗马共和时代末期的卢克莱修(Lucretius,约公元前94年一前44年),距伊壁鸠鲁约300年。卢克莱修用拉丁文所写的哲学诗篇6卷本《物性论》,是唯一完整保留下来伊壁鸠鲁学派的著作。1、对先前希腊自然哲学的批评和综合性吸取①论证了原子的实在性。无论事物如何生灭变化,作为万物始基的原子是永恒的。②明确提出一切事物都按一定规律发展。③事物的性质和变化不只是原子的形状、次序与排列所致,而且和力学意义的运动方式、状态相关,这种解释超越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④卢克莱修认为宇宙包括原子与虚空都是无限的,无所谓中心和外沿之分,只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体而言有此区分。他据此批判斯多亚派的“向心”说是错误理论。⑤卢克莱修描述原子运动有因重量下落、偏斜和互相碰撞振动这三种形式。⑥卢克莱修认为,物质及其运动都是无限的,但其总量是无增减、守恒不变的。⑦指出颜色、声音、气味、冷热的感觉都不是原子自身具有的,而是不同形式与运动方式、状态不同的原子撞击感官而生成的。这样解释事物的第二性质,比伊壁鸠鲁认为第二性质是物体微粒自身固有的要合理,也避免了德谟克利特较多强调第二性质的感觉相对性,不致通向怀疑论。⑧卢克菜修认为更小、较少的灵魂原子稀疏地散布全身,激起产生感觉的运动;还认为灵魂原子受骚扰也会引致疾病

这种对神经元和神经疾病的粗朴解释,吸取了当时人体生理解剖和医学思想的成果。2、批判宗教迷信,宣传无神论他鲜明地指出:神根本不居存于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传统宗教中的神怪只是人们心灵中受袭的“影像”拼合成的类似人面马身的“肖像”;真正的人间之“神”是富有智慧、教导真理的哲人。卢克菜修论述宇宙与世界的生成与毁灭都因原子运动的自然规律,不是神灵的设计与创造。并用原子论的科学思想解释种种所谓“奇迹”,指出它们不过是异常的自然现象。卢克莱修揭示了宗教产生的认识与心理根源:(1)因对自然伟力的无知而恐惧。(2)对死亡后命运的恐惧。这种对剖示神灵崇拜与宗教心理的根源是颇为深刻的。卢克莱修更深入地揭露了宗教产生与传播的社会根由与社会后果。他指出:对死亡的恐惧总是伴随着不幸的人们,他们“在悲惨的境况中更悲切地求助于宗教”;而有些人利用宗教追求荣誉与贪婪,干违法勾当,爬上“权力的峰顶”,“用同胞的血来为自己积累好运”、“增殖自己的财富”。3、文明起源和社会进化卢克莱修认为,像其他无数个世界一样,人类的生活世界也不受神灵主宰,而是有一个从生成到毁灭的自然过程,大地上的各类物种也都是自然地生成、进化的。卢克莱修认为,人类进入文明状态的标志是由“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结合”的对偶婚而形成家庭,语言的产生,火的获得与利用。普罗泰戈拉靠神话与传达神意来喻说远古蛮荒人向文明的进化,卢克莱修的论述则更切近历史的真实,并有社会契约的思想萌芽。第三节斯多亚学派斯多亚学派是晚期希腊与罗马哲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哲学流派。在希腊化和罗马文明中都是官方支持的主导思想,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帝国型集权奴隶制时代的基本文化精神。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和上层统治集团关系密切,他们的学说为希腊化世界和罗马帝国统治提供了理论支柱,对两个文明的社会秩序和各种文化都有支配性的影响。它的总体特征是:对希腊理性主义与人文精神传统有所承袭,强调自然、理性(逻各斯)和神的同一性,又宣扬一种人顺应自然的天命论;倡导理性神,又在现实生活中服从东西方流行的多神宗教;适应希腊化与罗马帝国大世界集权统治的需要,既肯定个人自我保存、自然人性、培植德性,又强调自然主义伦理和世界主义政治的学说。斯多亚学派的创始人芝诺(Zeno,约公元前333—前262年),是一位商人的儿子。父亲经常去雅典,给年少的芝诺带来许多关于苏格拉底的书,使芝诺自幼受苏格拉底思想的熏陶。

22岁时去雅典,在一家书店研读古典作品,读了色诺芬的《回忆录》后异常兴奋,向人询问何处可找到像苏格拉底那样的人,正好著名的犬儒派人物克拉底经过书店,书商就指着他说:“跟着那个人去吧!”从此他就成了克拉底的学生。后来他转向研修麦加拉学派的哲学与逻辑,研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芝诺在30余岁时,即约公元前301—前300年之际,建立了自己的学派。他常在有彩绘的柱廊里教学,希腊文的“柱廊”为“斯多亚”(stoa),因此这一学派就一直被称为“斯多亚学派”。“柱廊”位于古代雅典市中心附近,这和伊壁鸠鲁学派坐落于僻静的“花园”不同。马其顿国王安提戈诺对他青睐有加,来雅典时常听他的课,他成为安提戈诺的顾问与朋友,并获得后者的财力支持。斯多亚派的哲学体系由三个部分构成,三部分内在地联为一体,伦理学为中心与目的。有人将它比喻为“一只动物,逻辑学对应骨骼和肌肉,伦理学对应血肉部分,物理学(即自然哲学)对应灵魂”。又将它比喻为一个“鸡蛋”:“外壳是逻辑学,其次蛋白是物理学,而处于中心的蛋黄是伦理学”;还将它比喻为一片“肥沃的土地”:“逻辑学是环绕周围的篱笆,伦理学是庄稼,物理学是土壤或树木”。一、早期斯多亚学派的自然哲学他们自然哲学的目的,是为论述“人应顺应自然与天命”的伦理学提供理论根据。1、自然的本原和连续的整体性早期斯多亚派认为,物理学要研究的世界万物是有长宽高三个维度的“形体”(body)它可被感知、经验到,有生灭变易,不仅可被思维,而且在现实中存在。这带有素朴唯物论色彩。他们认为,宇宙万物有双重不可分割的、结合在一起的本原:一个是被动的原理,就是“质料”;另一个是主动的原理,就是“理性”。自然的理性和神、逻各斯以及他们说的“普纽玛”(pneuma,创造性的火)含义同一,它是永恒的、在世界生成中发挥主导作用。2、因果决定论和天命观早期斯多亚派认为,由于自然有内在的逻各斯,因此一切事件都有严格的因果关系的必然性。这种完全否认偶然性的因果必然性论,不仅是机械的,而且是宿命论的。基于这种宿命论的因果必然性理论,他们主张一种“天命观”。“天命”(providence),就是神(自然的理性)支配一切事物,使事物按照严格的命定法则存在与发生。早期斯多亚派认为,在这种严格的因果必然性的支配下,个人没有绝对的、任意行为的自由,但有凭借理性审慎思索、按照逻各斯行为的自由,也就是个人的自律,这样顺应自然也就能得到自由和幸福。自由就是合乎人自身本性的必然性,作出合乎普遍必然性的自决行为。二、早期斯多亚学派的伦理他们的伦理思想的基本口号是“与自然相一致地生活”,它“与德性的生活是一回事”,因为“我们个体的自然是整个宇宙的自然的一部分”。他们的伦理思想,有交融情感与理性的自然主义伦理学的特征。它不同于柏拉图强调理性抑制情感的伦理学,也不同于亚里士多德主张理性驾驭情感的伦理学,它在德性论上较强地认同于苏格拉底,但又不像后者完全抹煞情感在道德中的作用。他们主张从情感到理性的和谐过渡,据此提出比较迎合当时历史进程的“世界主义”政治伦理。1、人性与自然早期斯多亚派认为,人个体的自然是自然全体的部分,个体的自然是人性所在。所以,剖析灵魂,探究合乎自然的人性,是他们的伦理学的出发点。他们不像柏拉图那样将灵魂的情感部分和理性部分对立起来,而是主张冲动、欲望等情感的发生本身是自然的,不应贬低或否定,而要在正确理性的指导下,通过使人的行为合乎自然法则,来实现情感与理智的合宜交融,从冲动、欲望向德性过渡,实现自然的人性。和正确理性相一致的冲动,也就是和宇宙理性支配的自然法则相一致。他们认为这种普遍的自然法则是存在的,这是一种普遍自然法的思想,为后来的罗马法提供了的理论根据,罗马法就是以自然法为出发点而发展起来的。2、德性与善德性与善内在地联结在一起,这是早期斯多亚派伦理学的主要目的。德性与善也就是幸福之所在。认为德性在严格的的意义上就是善的行为,善体现为德性才成其为善。德性的生活就是和自然相一致的生活。德性是理性支配的品性与能力,“德性就寓于理性之中”。德性可教,德性在于知识。

德性就是顺应自然,和宇宙的本性(逻各斯)相和谐,承担天命(神圣的天道),所以德性总和责任相关,德性的生活总是一种责任。责任就是要通过人自身的调节适应自然的安排,做合理的事,不做反理性、反自然的事,如忠诚于祖国,尊敬父母,友爱兄弟与朋友,等等。这种德性论对希腊化时代重建道德生活秩序有积极的历史作用。早期斯多亚派强调善是和利益相联结的。他们调和理性与情感、德性和利益,这是他们的伦理学的一个特色。在希腊化时代,大规模的简单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在罗马时代则更为繁荣,这种伦理学既讲道德秩序的理性规范与天命,又适度肯定现实的自然利益,所以成为主流的伦理价值观。3、世界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面对新生的希腊化大世界,他们开始构设一种适应新现实的世界城邦的社会政治理论,其立足点就是昔尼克学派的第欧根尼所说的“我是世界公民”。早期斯多亚派明确主张,根据自然的律令,原有各城邦国家应结成“世界城邦”这个大家庭。他们的“世界城邦”实际上就是从理论上论证希腊化帝国的现实。芝诺:“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个主要原则:我们这个世界上的居民,不应根据他们各自的正义的原则,分为独立的城邦和社群;而是应该认为,所有的人都属于一个社群和一个政制,我们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生活,对所有的人来说是共同的秩序;即便是一群羊也是一起喂养的,在共同的牧场放牧的。”这种“完善国家”的蓝图。一方面,它的法律不再是各城邦的法律,而是根据理性的自然律而颁布的公共法,规定世界公民没有任何种族、等级差别,都是平等相处、互爱互助的兄弟。这要求有普遍的法律秩序,并以某种宽容精神来沟通和融合各地区、各民族。另一方面,“世界城邦”要求全体公民依据自然律践履德性,负有忠于国家的道德责任。这种世界主义体现了大帝国的统治要求,在长达800年的希腊化文明和罗马文明中,都是主导的政治伦理精神。三、中期斯多亚学派西塞罗(Cicero,公元前160—前43年)是罗马帝国从共和制向帝制转变时期的政治活动家、演说家和法学家,同时也是作为罗马本土人将希腊哲学与文化引入罗马的一位主要学者。哲学上,强调人的理性要把握柏拉图说的“理念”。主张自然的理性主宰宇宙万物,人应顺应自然生活,才能达到善与幸福。主要贡献,是将中期斯多亚派的哲学运用于研究罗马社会的伦理生活、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强调伦理学的实践性。认为自然赋予每种动物以自我保存的本能,人则凭借理性,通过有德性的行为来履行道德责任,保持符合自然理性的社会秩序,达到道德上的善。相应于智慧、正义、勇敢、节制四主德,需要实现四种社会责任:明智地发现真理,保持有组织的社会,树立坚强、高尚、不可战胜的精神,言行稳重、克己而又节制。这可谓他概括的罗马精神。他是罗马共和制的坚决维护者,强调个人利益与整个国家利益应融为一体。他第一次系统、明确地阐述了自然法理论。认为宇宙的本性有自然法,它是合乎人性和理性的的法律,适用于全体人类(包括奴隶)甚至一切动物,是超越时空、永恒不变之法,是最理想、最好的法律,是最有普遍性的根本大法,因此一切人制定的法都应以自然法为终极依据。自然法就是正确的理性,是法与权利的基础。这种自然法观念突破了过去罗马传统的法律神授说的束缚,有力地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为罗马帝国时期法学家从现实的人格和社会关系出发来制定法律提供了哲学根据。四、晚期斯多亚学派1、塞涅卡

2、爱比克泰德

3、马可·奥勒留

第四节怀疑论学派怀疑论学派从公元前4世纪末叶创立,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公元前前4世纪末叶至前3世纪初叶的早期皮罗主义,以皮罗与蒂蒙为代表。(2)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前2世纪末叶的中期柏拉图学园的怀疑主义,以阿尔凯西劳和卡尼阿德为代表。(3)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罗马共和制末期、进入帝制之际)的后期皮罗主义,以埃涅西姆和阿格里帕为代表。(4)2世纪至3世纪初叶的罗马经验论怀疑主义,主要代表是塞克斯都·恩披里柯。怀疑论(Scepticism)相对独断论(Dogmatism)而言。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肯定地阐论事物的本性和真理的标准,怀疑论学派则视他们为“独断论”加以批判。希腊文中“怀疑”的原义是“思辨与探究”,怀疑论者就是一个透视、审察之人,怀疑论哲学究其命名自身的本意,是指一种深究、探察的哲学。不能望文生义,简单地将她看做一种消极、没落、非理性、对一切持虚无主义态度的不可知论。它有着两重性:既有只承认流变现象、否认事物本性可知的相对主义和消极的主观辩证法成分,也有探究、审察一切既有理论的批判精神。所以,这种怀疑论学派,在当时有在批判中推动哲学与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对后世的如蒙田、笛卡尔、休谟、康德等人,都有一定影响。一、早期皮罗主义怀疑论哲学的创始人是生活于希腊化时代开初时期的皮罗(Pyrrho,前365—前270年,皮浪)。基调:承认人所感知到的事物的现象。但是又以一种探究、思察的精神,认为感知与事物现象背后的本性是不可确定的,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只好悬置判断。这一时期,世界事物的闪忽多变、命运难测,对寻求个体心灵宁静与自由的皮罗有重要影响。他的老师阿那克萨库曾经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座上客,但与塞浦路斯僭主尼可克瑞翁结有宿怨,亚历山大去世后,尼可克瑞翁把阿那克萨库装入皮囊,在石臼中捣死,这给皮罗以极大的心灵震撼。他回雅典后,和做助产婆的姐姐相依为命,过着清贫的生活,甚至为生计去集市卖家禽与猪。他的生活方式与其学说一致,认为不凭感觉武断地判断事物之根由。他欣赏荷马的诗句“人的生命就像树上的叶子”,要倍加珍惜。他的日常生活是正常、安详的,不问世事,力求心灵宁静。他活到九十高龄去世。也以心灵宁静为目的的哲学家伊壁鸠鲁和他在学问上对立,却经常打听他的情况,敬重他的生活方式。感知是知识的起点或来源,是获得真理的根据,这是从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到德谟克利特等早期希腊哲学家都肯定的。皮罗则反对将感觉、知觉作为知识的出发点,强调感知的相对性、不确定性,人的认识只能局限在所感知事物的现象之中,不可能有关于外在世界事物本性的客观知识。皮罗学说的要义幸福之人必须思考三个问题:(1)事物实际上同样地是什么,(2)我们应对它们采取什么态度,(3)这样一种态度将有什么后果。第一个问题,就是事物的普遍本性是什么,这是早期希腊哲学、希腊古典哲学和希腊化时代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皮罗实质上否定了对这个问题作哲学思辨的合法性。(1)人感知的只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本性不可知。皮罗不否定人在日常生活中对所有现象的陈述,但他认为人只能生活在现象世界,不能断定事物的根由与本性。他并不否定感知到的事物现象是事实,也不像近代的贝克菜将存在归结为感觉,或像马赫主义将存在归结为感觉的复合,他的怀疑论是将人的认识局限在现象范围。这可以说是近代休谟的彻底经验主义怀疑论的先声。(2)对事物的本性采取“悬置判断”的态度。不置可否的态度。对世界的本原、本质、本体等形而上问题,以至一切具体事物的本性,都不作论断。(3)怀疑的伦理后果,就是心灵摆脱扰乱,达到宁静与自由。放弃对事物的普遍本性和真理标准的一切哲学探究,满足于现象,以常识态度对待世界,这样处世就会获得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据说有一次他乘船出海,遇到风暴,同船的人都惊慌失措,他却若无其事,指着船上一头正在吃食的小猪,对人们说,这就是智慧之人所应具备的宁静状态。皮罗主张对生活仍应小心谨慎行事,遵从约定性的习惯与规范,这样才可能有自身的安全。他只是主张对任何生活现象的根由及其变乱,采取置之不理、“不动心”的冷漠态度,并不是对生活冷漠、弃绝尘世。这也是在希腊化时代变象环生的大世界里,不再有城邦依托的个体所采取的一种明哲保身的态度。在这点上,他和伊壁鸠鲁有共鸣之处。对怀疑论的评价怀疑论哲学的影响有两重性,我们应采取分析的态度。一方面,它通过对一切独断论哲学的批判,动摇、消解了希腊语罗马哲学传统的理性主义精神,客观上为宗教与迷信盛行开辟了道路,也在信仰领域为宗教留出了地盘,于是随后带有非理性色彩的新柏拉图主义得以产生。另一方面,它对独断论的批判揭露了那些哲学的一些问题或薄弱环节所在,这有助于哲学思想的演进,它对后世哲学特别是近代的怀疑论和经验论哲学也有深远影响。第五节新柏拉图主义自3世纪后,罗马帝国进入后期帝制时期,罗马文明逐步走向衰落,陷入经济、政治和军事危机。新柏拉图主义是在罗马文明危机时期造就的古代希腊罗马哲学的最后一个哲学体系。理性主义沦丧和哲学宗教化,可以说是罗马文明趋衰时期哲学思潮的基本特征。帝国集权型大奴隶制经济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阶级矛盾尖锐。4世纪后,奴隶、隶农和其他劳动者的反抗斗争不断,将帝国政权冲击得摇摇欲坠。罗马民族高昂、进取的道德精神已丧失殆尽,社会道德风气愈益败坏。曾用以建树社会道德秩序的斯多亚主义伦理观,已经变成一种消极没落的人生道德观,罗马贵族还将伊壁鸠鲁派的伦理学曲解为一种享乐主义道德,以辩护他们穷奢极侈生活的正当性。哲学失落了理性精神,趋于宗教化,成为个人追求神性的神秘体验。新柏拉图主义就产生于这种文化危机之中。它以崇奉柏拉图哲学为主,在东西方文化(特别是希伯来文化和希腊哲学)交融的背景下,以哲学和宗教会合的方式对晚期希腊罗马的诸家哲学作出了一种综合,有其独特的理论建构和哲学内涵。它以哲学和宗教汇流的方式,表现了罗马文明向西欧中世纪文明的转折。在3世纪罗马帝国趋衰之际,普罗提诺正式创立了新柏拉图主义。他极为尊奉柏拉图,他的学园定期集会纪念柏拉图,标榜“回到柏拉图”的口号,其实是夸大柏拉图学说中的神秘主义成分。他融会多种哲学思想来重新解释柏拉图哲学,建构了“太一”(最高、无形的理性神)派生宇宙的世界图式,将人神关系置于重建道德秩序、强化道德修养的核心。1、太一与流溢说普罗提诺主张世界的最高、能动的本体是“太一”(theOne),它无所不包、不可分割的,超验、完满而有生命力的无形本体,是神和善本身。

太一是超越于一切具体存在物的最高本原,它超越时空,超越运动与静止,自在而不受任何限制,具有唯一性与单一性而又能使存在成为多样性的统一,是一种至高无上、完善的无形实在。对这种神不可能有任何认识,因为认识就意味着主客体分化的二重性,太一却是自身绝对同一的。它不可名状,不能用任何谓词表述,只能用它“不是什么”的否定性词语来表述。太一依次流溢出理智(努斯,或译“心智”)和世界灵魂,理智和世界灵魂又复归于太一,太一通过它依次流溢出的中介即理智和世界灵魂,进而流溢(创生)出宇宙。“太一”与理智(努斯,或译“心智”)、世界灵魂这三种本体是统一的,这就是所谓“三位一体”说。这种“三位一体”说对基督教神学的支柱——“三位一体”说深有影响,但两者的起初含义并不一样,基督教神学说的是圣父(上帝)、圣子(耶稣)与圣灵的“三位一体”。2、灵魂上升之路太一逐次流溢理智、灵魂与现实世界,是下降之路。逆向的上升之路,就是人通过完善道德、净化灵魂、哲理沉思与审美,爱德性、爱理念、爱神,从而回归太一、与神合一。他认为人是灵魂与身体的复合体,作为质料的身体不免因情欲生恶,玷污灵魂。个人的灵魂既可以通过思辨和观照得以上升,追求神;也可以下降,耽于肉欲的恶而不能自拔。走升之路,净化、升华灵魂,回复神性,与神同在,这是人生的最高目的。普罗提诺的哲学,实质上将希腊罗马哲学中长期以来积累的“理性神”思想,综合为一种一神论与伦理道德化的宗教思想,后来的基督教教父们直至奥古斯丁都吸取他的哲学神学,并通过这个环节来融合希腊罗马哲学,建立起以启示与信仰为基础、兼容哲理思辨的基督教哲学。第六节早期基督教的兴起与古代希腊罗马哲学的终结

公元1世纪初产生的早期基督教,是罗马文明中对后世西方最有巨大而深远影响的一个文化组成部分。早期基督教,指基督教自产生、传播至国教地位和基本神学体系的确立,前后约400年。早期基督教神学的产生与发展,和希腊罗马哲学密切关联。希腊罗马哲学的最后一个学派——新柏拉图主义被融入早期基督教神学,标志着古代希腊罗马哲学的终结,也是西欧古典文明向中世纪文明转折的重要环节。(一)产生和演变基督教最初是巴勒斯坦下层民众在反抗罗马帝国残酷统治中产生的犹太教的一个支派。据《新约全书》记载,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约在公元前7年至公元7年间出生于耶路撒冷。耶稣30岁时在约旦河谷遇见一位先知——施洗者约翰,他宣称上帝将在审判中使罪人灭亡,敦促听众忏悔罪过,称用约旦河水施洗是赦罪的必要条件。耶稣接受施洗,这成为他一生的重要转折。他33岁时率信徒进入耶路撒冷,惊动全城。耶稣被其门徒之一的犹大出卖,被罗马总督彼拉多严刑拷打后处死,钉在郊外的十字架上。门徒传说他3天后复活升天,认为他将重新降世进行末日审判,并要门徒们去世界各地传教,告诉人们耶稣以自己的死为人类赎罪,人们要信奉上帝和耶稣才能得救,所以人们把耶稣称为“救世主”。在教徒们广泛、持续的传教活动中,逐渐形成了基督教这种新宗教。基督教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基督教坚持一神论,反对偶像崇拜和罗马王权的宗教基础——罗马传统的多神教,罗马皇帝们曾长期猜忌、仇视它,多次实行过大规模的迫害基督教徒的政策。基督教教父们在护教运动中,一方面抨击基督教内部的异端教派,并吸收希腊罗马哲学的主流思想;另一方面写了大量护教篇向皇帝请愿,表明基督教教徒会像侍奉神那样侍奉君主,让人敬畏上帝、克制欲望会有助于维护帝国的统治,极力表明帝国与基督教的利益一致。

392年,提奥多西一世皇帝颁布法令,关闭一切异教(包括罗马传统的多神教)的神庙,正式确立基督教为国教。从此,基督教成为罗马文明和西欧中世纪文明中与统治政权紧密结合的主流文化。基督教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背景的。(1)社会根源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人民特别是犹太人,在公元1世纪前后多次斗争却都失败了,对现实的物质解放感到绝望,促使人们转向追求非现实的精神解救和安慰。(2)思想背景古希腊罗马的唯心主义哲学,特别是晚期希腊以来唯心主义思潮的泛滥,以及犹太教的一神论,为基督教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条件。(二)基督教的主要特征与取胜原因基督教为什么能战胜罗马帝国存在的各民族的多神教?为什么它能独立于犹太教而蓬勃发展,而成为一种世界性宗教呢?从基督教的基本教义的主要特征可看出,它取胜的根本原因在于: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综合了希伯来的宗教文化和希腊罗马哲学及神学思想,建立了一种具有完备形态的一神论哲学神学体系。1、基督教的基本教义适应了晚期罗马帝国统治者在衰落中力图强化精神统治、被统治民众则寻求精神慰藉的双重社会需要。基督教承袭了犹太一神教的上帝创世、原罪与赎罪、灵魂拯救和天国来临等主要观念,但基督教的上帝已是各民族皆可尊奉的上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