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第一课时_第1页
《道士塔》第一课时_第2页
《道士塔》第一课时_第3页
《道士塔》第一课时_第4页
《道士塔》第一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道士塔余秋雨2023/2/3覃丽兰课件2敦煌3莫高窟2023/2/34莫高窟2023/2/3覃丽兰课件5莫高窟2023/2/3覃丽兰课件6敦煌石窟1989年敦煌莫高窟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7敦煌艺术2023/2/3覃丽兰课件8敦煌彩塑9敦煌有彩塑像2100多身。高矮不一,大的佛像高达30多米,小的彩塑仅有十几厘米高,技艺造诣之深,想象力之丰富无与伦比,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的伟大宝库。

2023/2/3覃丽兰课件10敦煌菩萨2023/2/3覃丽兰课件11敦煌菩萨2023/2/3覃丽兰课件12艺术的瑰宝-------敦煌壁画131415张骞出使西域图2023/2/3162023/2/3172023/2/318反弹琵琶2023/2/3覃丽兰课件19飞天20敦煌遗书与纸卷画

道士塔

公元336年,一个和尚云游四海,来到了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到此已是傍晚,想找地方休息,正在四顾,忽然看到这座山金光闪动,象有千佛跃动,当时的乐樽和尚,怔怔的站着,眼前是万道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他有所顿悟,把手中的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筑窟造佛象,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的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后来的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又称千佛洞。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内容最丰富和使用时间最长的佛教艺术宝库。自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开窟造像,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时期、千余年从未停止。现保存下来的石窟492个,壁画面积达4.5万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

莫高窟简介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内藏写经、文书等文物4万多件。1907年英国的斯坦因掠走文书24箱,绘、绣佛画5箱。1914年斯坦因再次从敦煌掠走5箱写本,两次共掠走遗书、写本1万余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精品,掠走5000件。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弄走约600件经卷。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又用特制的化学胶液,黏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这些盗窃与破坏,使敦煌文物受到极大的是损失。回顾历史余秋雨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着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做过几年学院院长,辞职后潜心写作,是目前全球华人社会中影响最大的作家.作者介绍余秋雨主要作品

余秋雨的散文常常把祖国的河山、民族情感和华夏文化融为一体,透过他的散文,我们会看到隐含着的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那就是华夏文化的精髓和内核——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

——张昭君《血凝·精灵·积淀〈文化苦旅〉的文化观》

整体感知本文共四节,请分别概括每节的大意。整体感知

本文四个部分,归纳出每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通过对莫高窟道士塔的介绍引出黄圆渌和莫高窟的关系并用简炼的笔墨渲染出古代的悲剧:一个普通农民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第二部分:叙述王道士在敦煌的所作所为,点出敦煌文物被盗的原因之一以及作者心中的历史沉重感。第三部分:写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洞的情况和他对藏经洞的处置情况。第四部分:写这场悲剧的终结,作者坚信敦煌学在中国。中国的国宝陈列在大英博物馆!

请齐读第一部分,思考作者印象中的王圆箓是什么样的?请找出文中的语句。

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在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他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王圆篆

历史对他的评价是什么?作者又如何看待他的?找出文中的语句。

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请阅读第三部分的最后四段,看看作者想如何对待这些敦煌宝物?

明确:一、拦住他们的车队。二、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将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将东西偷完。

——《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1.我国敦煌研究所的专家比我恨得还深表现在那里?

2.文中引用一位日本学者的话,目的什么?2.中国的专家为什么没有太大的激动,而是默默的,……?不愿抒发感情,加紧钻研,抢时间,争速度,实干精神,取得的成绩得到世界的公认。

愚昧的道士掌管敦煌艺术宝库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的敦煌艺术研究家不会忘记耻辱,会在保护,研究敦煌文物的道路上做出更大成绩。恨

+实干=成绩

世界公认不忘耻辱,保护、研究文物长城的烽火已经残败,千年风沙呼啸,千年巨石无言。敦煌呼唤着一个强盛的中华,呼唤着更多的后来者!拓展阅读

“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悠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使我无端的感动,无端的喟叹。”

——余秋雨《文化苦旅·

自序》

阅读《莫高窟》,注意作者是如何把文化和历史变成不可分割的整体的?并且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

莫高窟第285窟,就连地上的土砖,也是刻有莲花图案莫高窟壁画敦煌壁画反弹琵琶莫高窟第332窟莫高窟佛像第159窟(中唐)菩萨

第45窟(盛唐)天王在中国的另一头有这样一个地方

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缩微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

莫高窟壁画,空白位是被盗粘走的壁画敦煌328窟唐代塑像,图中用圆圈标注的地方,原有一尊菩萨,被英国人盗走,现存波士顿博物馆。现在还能看出地上留下的一个圆坑。1道士塔是怎样的?描叙塔群体现了什么气氛?

2王道士是何人?为什么说他是罪人?而要他担起文化重债是无聊?3在写事、写人中倾泻了什么感情?悲凉通过外貌描写,知其是平民、愚昧无知、是出卖文物之罪人。但这不仅是个人罪行,而是一个民族悲剧。

愤怒写人愤怒——平民愚昧出卖文物罪人-----文物被掠----民族悲剧归纳:以道士塔为引线,简要介绍王道士其人,概述文物被劫掠,愤怒指出这是一个民族悲剧。1当时欧美艺术家做什么,中国的文官做什么?敦煌文物被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愚昧的王道士犯了何罪?他的心理活动和罪行细节,写得真实吗?3文中的四个“惨白”含义,表达作者什么感情?欧美艺术家有突破,歆羡东方艺术;中国文官昏庸无视艺术,无知道士掌管佛教艺术王犯罪而不知:涂抹壁画、毁坏雕塑,塑“天师、灵官。”对他的心理活动描写和罪行细节描写,是依据道士身份,揣摩想象,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真实)看到两个“惨白”是真实情况,脑子两个“惨白”是混乱,难以言说的痛苦1.发现藏经洞后,中国文官对文物采取什么态度?外国冒险家冒着危险赶来,与之形成什么对比?2细读王道士盗卖文物的经过和表现,突出了什么?中国官员无赤肠,不下决心保护国家文物,而是放任不管并饱私囊;外国冒险家来掠夺文物,排除危险。两者形成对比突出了中国官员的昏庸自私。

王道士的贪图小利,愚蠢卑鄙。

3外国冒险家用什么手段掠走文物?又有哪些开脱之辞?

4作者如何驳斥,带着什么感情?万里冲刺,长驱而入,欺骗掠夺。抢救,使之见光明,无力研究

驳斥其没有基本前提,采取欺骗手段占有,要和他们比学问。王发现藏经洞后中国官员:王圆箓:外国冒险家:外国学者:作者驳斥:放任不管,私占文物

贪图私利,出卖文物

欺骗掠夺

抢救遗产,中国无力研究

无基本前提,欺骗手段占有,要比学问引诗表义愤,拦车却两难1.我国敦煌研究所的专家比我恨得还深表现在那里?

2.文中引用一位日本学者的话,目的什么?2.中国的专家为什么没有太大的激动,而是默默的,……?不愿抒发感情,加紧钻研,抢时间,争速度,实干精神,取得的成绩得到世界的公认。

愚昧的道士掌管敦煌艺术宝库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的敦煌艺术研究家不会忘记耻辱,会在保护,研究敦煌文物的道路上做出更大成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许有辉煌的历史,也许也有屈辱的过去,但不管是辉煌还是屈辱,都需要有几种精神,那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实干精神,以及保护祖宗遗产的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干出成绩,才能在强手如林的世界和平崛起。1.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2.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贱的情景,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3.“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结合课文揣摩文句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他们愿意变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

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与被官员大量践踏的情景,我有时想狠心说一句:宁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那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我好恨!

[设问]:大家想一下,这篇课文题为《道士塔》,在里面的塔是怎样的?作者有特别写了哪一个?这样写有什么意义?几座僧人圆寂塔:坍弛、木桩、黄泥、青砖王道士的塔:

完整,有碑文从“坍弛”和“完整”,“历代僧人的贫苦”和“王道士的富裕”相对比,来表现道士生前以牺牲文物为代价换得富裕,保存了自己的塔,也留下了耻辱,颇含讽刺意味。1.我国敦煌研究所的专家比我恨得还深表现在那里?

2.文中引用一位日本学者的话,目的什么?2.中国的专家为什么没有太大的激动,而是默默的,……?不愿抒发感情,加紧钻研,抢时间,争速度,实干精神,取得的成绩得到世界的公认。

愚昧的道士掌管敦煌艺术宝库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的敦煌艺术研究家不会忘记耻辱,会在保护,研究敦煌文物的道路上做出更大成绩。设问]:王道士是如何对待敦煌文物的?除了王道士外,文中还写了什么人?那些人又是做什么的?作者对他们(包括王道士)的感情又是怎样的?[明确]:王道士:粉刷壁画、砸碎雕像、廉卖经卷(愚昧无知)痛恨、无奈中国官员:在官场上送来送去,没装木箱,席子乱捆(腐败无能)愤恨无奈——根本原因外国人:不远万里,风餐露宿,变卖家当(狡诈欺骗的本质)讽刺、批判、谴责

(1)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明确]:敦煌文物被帝国主义掠夺,不能仅看成是文物流失,这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国土主权尚难保全,对文化遗产更无暇无力保护,灿烂的文化蒙满尘垢,珍贵文物横遭劫难,泱泱大国衰微破败可见一般。从这个意义上说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因为敦煌的无价之宝被斯坦因之流轻巧地从愚不可及的王道士手中窃走王道士不懂得文物的价值更不明了何为爱国主义,他对宗教的虔诚使固有的愚昧衍生为痴呆和狠琐,况且,王道士正是那个时代统治阶级造就的怪胎,那个时代给他提供了祸及千古的“机遇”,说“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品味语言2)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明确]:反语。“认真”本不是坏事,这里作者用“认真”来讽刺王道士的无知和固执。3)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

[明确]:反语。这个“基本前提”指的是外国学者所得来的学术成就,是建立在对中国人民的欺诈、掠夺,对中国文化遗产无情地剥夺的基础上的。“极”字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愤怒之情。放在这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