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第一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各种标本采集的原则护士应了解各种检验的目的,掌握真正的采集方法。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核对医嘱。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及标准预防措施。第二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一、血标本采集
操作方法:1、真空采血法根据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真空采血管,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穿刺,见回血后,按顺序依次插真空采血管。同时抽取几项血标本时: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试管。2、注射器直接穿刺采血法根据采集血标本的种类准确计算采血量,选择合适的注射器,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穿刺。采集完成后,取下注射器针头,根据不同标本所需血量,分别将血标本沿管壁缓慢注入相应的容器内,轻轻混匀,勿用力振荡。第三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一、血标本采集注意事项:1、在安静状态下采集血标本。2、若患者正在进行输液治疗,应从非输液侧肢体采集。3、同时采集多种血标本时,根据采集管要求依次采集血标本。先抗凝管再干燥管,只能轻柔上下摇匀,不能剧烈左右震荡,防止溶血。4、采血时尽可能缩短止血带的结扎时间。5、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送检过程中避免过度振荡。第四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方法:1、注射器直接穿刺采血法(同血标本采集)2、经血管通路静脉采血法(同血标本采集)3、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取血法:取一只注射器抽生理盐水20ml备用,另备两只注射器。取下肝素帽,连接一支空注射器,抽出5ml血液弃去。另接一支注射器抽取足量血标本,然后以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消毒导管接口,清除残留血迹。连接肝素帽或三通管。第五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血培养标本采集4、成人每次采集10-20ml,婴儿和儿童1-5ml。5、用75%乙醇消毒培养瓶瓶塞,待干,将血标本注入血培养瓶,迅速轻摇,混合均匀。第六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血培养标本采集注意事项:1、血培养应在室温下避光保存。2、根据是否使用过抗生素,准备合适的需氧瓶和厌氧瓶。3、间歇性寒战患者应在寒战前或体温高峰前取血;当预测寒战或高热时间有困难时,应在寒战或发热时尽快采集血培养标本。4、已使用过抗生素的患者,应在下次使用抗生素前采集血培养标本。第七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血培养标本采集5、血标本注入厌氧菌培养瓶时,注意勿将注射器中的空气注入瓶内,一般情况下先注入厌氧菌培养瓶,后注入需氧菌培养瓶。6、血标本接种到培养瓶后,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立即送检,切勿冷藏!7、两次血培养标本采集时间至少间隔1小时。8、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采取血培养标本时,每次至少采集2套血培养,其中一套从独立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套则从导管采集。2套血培养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小于等于)5分钟,并作标记。第八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操作方法:1、患者取卧位或坐位,暴露穿刺部位(成人常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新生儿宜选择桡动脉)2、宜选用血气专用注射器采集标本。若使用常规注射器,应在穿刺前抽取肝素钠转动注射器针栓使注射器内均匀附着肝素钠,针尖向上推出多余液体和注射器内残留的气泡。3、选择并消毒患者穿刺部位和操作者的食中指,以两指固定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持注射器在两指间垂直或与动脉走向呈40度角刺入动脉。第九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4、拔针后立即将针头斜面刺入橡皮塞或专用凝胶针帽,压迫穿刺点5-10min。5、轻轻转动注射器,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以防止凝血。动脉血颜色鲜红,静脉血颜色暗红。6、经动脉测压管采血法:先用注射器抽出冲洗用肝素盐水并丢弃,缓缓抽出约5ml血液,换2ml肝素化的注射器抽取标本1ml。7、注明患者的体温、吸氧浓度或呼吸机参数,立即送检。第十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注意事项:洗澡、运动后,应休息30分钟再采血。标本应隔绝空气,避免混入气泡或静脉血。刺入橡胶塞时防止针头刺穿,斜面暴露于空气中。凝血功能障碍者穿刺后应延长按压时间至少10分钟。采集标本后30min内送检。第十一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检验结果分析1.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血红蛋白(HB)
正常参考值:男:120~160g/L(12.0~16.0g/dl)【10】
女:110~150g/L(11.0~15.0g/dl【10】
临床意义:增高:有生理性或病理性,在肺癌病人中较少见。减低:可反映贫血的程度。病人的营养状况不佳、手术后失血过多、化疗后等均可出现(2).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男:(4.0~5.5)×1012L(400~550万/mm【0.01】
女:(3.5~5.0)×1012L(350~500万/mm【0.01】
临床意义:诊断各种贫血及红细胞增多症。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缺氧等。减低:手术后失血过多、化放疗疗引起的红细胞减少、其他情况引起的贫血、血液稀释后等。第十二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检验结果分析(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4~10)×109/L(4000~10000/mm【0.001】
临床意义:增高: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恶性肿瘤及白血病等。降低:这是化疗病人最常见的副作用。另外,某些感染、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可出现
(4)淋巴细胞(L):
正常参考值:0.25~0.35(25%~35%)【0.01】
临床意义:
增多: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恢复期及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等。
减少:接触放射线及应用皮质激素之后。
(5)单核细胞(M):
正常参考值:0.03~0.08(3%~8%)【0.01】
临床意义:
增多: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减少:临床意义不大。第十三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检验结果分析(6)、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参考值:(100~300)×109/L((100~300)×10【1.0】
临床意义:减少: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急性白血病、伤寒、脾功能亢进及进行体外循环时、化学药物中毒。
增高:某些化疗药物或放疗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其他的疾病引起则较少见,有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术后。
(7).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血液中含有粒性、单核性和淋巴性三类白细胞。粒细胞又根据胞浆中含有的颗粒性质不同,分为嗜酸性、嗜碱性及中性粒细胞三种。
(1)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
正常参考值:0.50~0.70(50%~70%)【0.01】
临床意义: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或血细胞破坏、急性失血、急性中毒、白血病及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减少:放射线或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病毒性感染、伤寒、某些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等。第十四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检验结果分析
(2)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
参考值:0.01~0.05(1%~5%)【0.01】
临床意义: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等。
(3)嗜酸性粒细胞(E):
正常参考值:0.005~0.05(0.05%~5%)【0.01】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及血液病等。
减少:见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大手术病情严重及传染病、伤寒、副伤寒等病患者。(4)嗜碱性粒细胞(B):
正常参考值:0~0.01(0%~1%)【0.01】
临床意义:
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某些转移癌。
减少:无临床意义第十五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检验结果分析2.肝功能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总蛋白(TP)、白蛋白(A)、球蛋白(G):TP正常值范围为60-80克/L,A为35-55克/L,G为20-30克/L,A/G为:1。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偏低而球蛋白偏高,使A/G比例倒置。(2)、总胆固醇(TC)及胆固醇酯(cbE):可了解肝病时脂质代谢障碍情况,阻塞性黄疸时TC可增加,脂肪肝时也可能增加,如严重肝脏损害,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均可下降。
(3)、谷丙转氨酶(ALT):参考值为小于40单位,是诊断肝细胞实质损害的主要项目,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ALT均可升高。但ALT缺乏特异性,许多肝疾和肝外疾患均可升高,另外,ALT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ALT并不升高。(4)、谷草转氨酶(AST):前者位于细胞浆,后者位于细胞线粒体中。AST升高的意义在诊断肝炎方面与ALT相似,在一般情况下,其升高幅度不及ALT,如果AST值高于ALT,说明肝细胞损伤、坏死的程度比较严重。如果测定其同功酶则意义更大,轻度肝损时仅有ASTs升高,而重度损害则ASTm明显升高。第十六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检验结果分析(5)、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DB):肝病时出现黄疸,TB和DB均可不同程度升高,正常值TB为5.1-19umol/L,DB小于3.4umol/L,如DB明显升高,提示为梗阻性黄疸。(6)、碱性磷酸酶(ALP):正常参与值为30-90u/L。由三种以上同功酶组成,即肝脏型、肠型(含量极微)及胎盘型(仅见于中后期孕妇),还有一部分来自骨骼。ALP经由胆道排出。因此,肝脏疾患出现排泄功能障碍,胆道疾患,骨骼疾患(如成骨肉瘤、转移性骨瘤)均可使ALP上升。(7)、谷氨酰转移酶(r-GT):健康人血清中r-GT水平甚低(小于40单位),主要来自肝脏,少许由肾、胰、小肠产生。r-GT在反映肝细胞坏死损害方面不及ALT,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以及肝硬化、中毒性肝病、脂肪肝、肝肿瘤均可导致r谷氨酰转肽酶偏高。第十七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检验结果分析3.肾功能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血尿素氮(BUN)参考值:正常情况:二乙酰-肟显色法1.8~6.8mmol/L尿素酶-钠氏显色法3.2~6.1mmol/L.临床意义:增高: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2)血肌酐(Scr)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男79.6~132.6μmol/L女70.7~106.1μmol/L小儿26.5~62.0μmol/L全血88.4~159.1μmol/L.临床意义:增加:肾衰、尿毒症、心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水杨酸盐类治疗等。减少: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3)血尿素参考值:正常情况:3.2~7.0mmol/L.临床意义:升高表示急慢性肾炎、重症肾盂肾炎、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障碍,心衰、休克、烧伤、失水、大量内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前列腺肥大、慢性尿路梗阻等第十八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检验结果分析(4)血尿酸参考值:正常情况:成人男149~417μmol/L女89~357μmol/L>60岁男250~476μmol/L女190~434μmol/L.临床意义:增加:痛风、急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贫血、肾衰、肝衰、红细胞增多症、妊娠反应、剧烈活动及高脂肪餐后等。(5)尿肌酐(Cr)参考值:正常情况:婴儿88~176μmmol.kg-1/d儿童44~352μmol.kg-1/d成人7~8mmol/d.临床意义:增高:饥饿、发热、急慢性消耗等疾病,剧烈运动后等。减低:肾衰、肌萎缩、贫血、白血病等。(6)尿蛋白参考值:正常情况:定性阴性临床意义:正常人每日自尿中排出约40~80蛋白,上限不超过150mg,其中主要为白蛋白,其次为糖蛋白和糖肽。这些蛋白的0.60(60%)左右来自血浆,其余的来源于肾、泌尿道、前列腺的分泌物和组织分解产物,包括尿酶、激素、抗体及其降解物等。生理性增加:体位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发热、情绪激动、过冷过热的气候等。第十九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检验结果分析(7)选择性蛋白尿指数
(SPI)参考值:正常情况:SPI<0.1表示选择性好SPI0.1~0.2表示选择性一般SPI>0.2表示选择性差。临床意义:当尿中排出大分子IgG的量少时,表示选择性好。相反,表示选择性差。(8)β2微球蛋白清除试验参考值:正常情况:23~62μl/min临床意义:增高:肾小管损害。本试验是了解肾小管损害程度的可靠指标,特别有助于发现轻型患者。(9)血内生肌酐清除率参考值:正常情况:血浆一般情况下成人0.80~尿液成人男0.45~女0.85~岁以上,每年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0.5~-l/m2(52~63ml/min/1.73m2)时为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如-1/m2(31ml/min/1.73m2)为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减退。注意:在慢性肾炎或其他肾小球病变的晚期,由于肾小管对肌酐的排泌相应增加,使其测定结果较实际者高。同样,慢性肾炎肾病患者,由于肾小管基膜通透性增加,更多的内生肌酐从肾小管排出,其测得值也相应增高。第二十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检验结果分析(10)尿素氮/肌酐比值(BUN)参考值:正常情况:12:1~20:1临床意义:增高:肾灌注减少(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充血性心衰等),尿路阻塞性病变,高蛋白餐,分解代谢亢进状态,肾小球病变,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降低:急性肾小管坏死。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检验结果分析4.凝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PT是血检前状态、DIC及肝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作为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过筛试验,也是临床口服抗凝治疗剂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延长见于:
a、广泛而严重的肝脏实质性损伤,主要由于凝血酶原及有关各凝血因子生成障碍。
b、VitK不足,合成Ⅱ、Ⅶ、Ⅸ、Ⅹ因子均需VitK。当VitK不足时生成减少而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亦见于阻塞性黄疸。
c、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因广泛微血管血栓而消耗大量凝血因子。
d、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抗凝治疗。缩短见于:血液呈高凝状态时、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心梗、脑血栓形成(2)凝血酶时间(TT)延长见于: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增多、AT-Ⅲ活性增高、纤维蛋白原量和质异常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检验结果分析(3)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Ⅷ、Ⅸ、Ⅺ、Ⅻ水平,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筛选试验。常用APTT对肝素抗凝治疗进行监控。延长见于:
a、凝血因子Ⅷ、Ⅸ、Ⅺ、Ⅻ缺乏
b、凝血因子Ⅱ、Ⅴ、Ⅹ及纤维蛋白原减少
c、有肝素等抗凝物质存在
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多
e、DIC(4)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增高:烧伤、糖尿病、急性感染、急性肺结核、癌肿、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妊娠、肺炎、胆囊炎、心包炎、败血症、肾病综合症、尿毒症、急性心肌梗塞后减少: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异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严重肝脏疾病(5).D-二聚体(D-Dimer)测定的临床意义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只有在血栓形成后才会在血浆中增高,所以它是诊断血栓形成的重要分子标志物。
D-二聚体在原发性纤溶症亢进则显著增高,是二者鉴别的重要指标。增高见于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DIC继发性纤溶亢进等疾病。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检验结果分析5.血气分析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动脉血氧分压(PaO2)参考值:10.6~13.3KPa(80~100mmHg)
<10.6KPa(80mmHg);缺氧临床意义:判断肌体是否缺氧及程度
<60mmHg(8KPa):呼吸衰竭
<40mmHg:重度缺氧
<20mmHg:生命难以维持(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参考值:4.67~6.0KPa(35~45mmHg)临床意义:1.结合PaO2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和程度:
PaO2<60mmHg,PaCO2<35mmHg:Ⅰ型呼吸衰竭
PaO2<60mmHg,PaCO2>50mmHg:Ⅱ型呼吸衰竭
2.判断有否有呼吸性酸碱平衡失调
PaCO2>6.67KPa(50mmHg):呼吸性酸中毒
PaCO2<4.67KPa(35mmHg):呼吸性碱中毒
3.判断有否有代谢性酸碱平衡失调
代谢性酸中毒:PaCO2↓,可减至10mmHg
代谢性碱中毒:PaCO2↑,可升至55mmHg
4.判断肺泡通气状态
二氧化碳产生量(VCo2)不变
PaCO2↑肺泡通气不足
PaCO2↓肺泡通气过度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检验结果分析(3)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参考值:95℅~98℅(4)血液酸碱度(pH)参考值:7.35~7.45临床意义:<7.35:失代谢酸中毒(酸血症)
>7.45:失代谢碱中毒(碱血症)(5)碳酸氢根(HCO3-)实际碳酸氢根(AB)参考值:22~27mmol∕L标准碳酸氢根(SB)参考值:是动脉血在38℃、PaCO25.33KPa
SaO2100℅条件下,所测的HCO3-含量。AB=SB临床意义:呼吸性酸中毒:HCO3-↑,AB>SB
呼吸性碱中毒:HCO3-↓,AB<SB
代谢性酸中毒:HCO3-↓,AB=SB<正常值
代谢性碱中毒:HCO3-↑,AB=SB>正常值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检验结果分析(6)全血缓冲碱(BB)参考值:是血液(全血或血浆)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碱(负离子)的总和:45~55mmol∕L临床意义:代谢性酸中毒:BB↓,
代谢性碱中毒:BB↑(7)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参考值:22~31mmol∕L临床意义与SB相同(8)剩余碱(BE)参考值:±2.3mmol∕L临床意义与SB相同:BE为正值时,缓冲碱(BB)↑
BE为负值时,缓冲碱(BB)↓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四、尿标本采集
操作方法:1、晨尿用尿杯接取晨起后第一次尿液的中断尿半杯,然后倒入清洁的试管内。2、尿定量检查将规定时间内的尿液装入含有防腐剂的洁净容器内,混匀后记录总量,取100ml-200ml送检。(甲苯,一般在第一次尿液倒入后再加,每升尿液加5ml甲苯防腐)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四、尿标本采集3、尿管尿液采集法:尿潴留者用导尿管弃去前段尿后,留取10-15ml尿液置于灭菌容器内送检。留置导尿患者应先夹闭尿管1-4小时,消毒导尿管外部及尿管口,留取中断尿,或用注射器通过导尿管抽取尿液,防止带入消毒剂;长期留置尿管者,应在更换导尿管后留取尿标本。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四、尿标本采集注意事项:会阴部分泌物过多时,应先清洁会阴后再留取。避免经血、白带、粘液、粪便或其他异物混入标本。选择在抗生素使用前留取尿培养标本。不能留取尿袋中的尿液标本送检。留取尿标本前不宜过多饮水,尿液最好在膀胱内存留4小时以上。尿标本留取后要及时送检。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检验结果分析(1)尿糖(U-GLU)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垂体前叶机能亢进、嗜细胞瘤、胰腺炎、胰腺癌、严重肾功能不全等。此外,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等,也可出现应激性糖尿;过多食入高糖物后,也可产生一过性血糖升高,使尿糖阳性。(2)尿酮体(U-KET)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急性粟粒性肺结、惊厥等。此外,饥饿、分娩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也可出现阳性。(3)尿胆原(URO或UBG)正常参考值:弱阳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肝病等。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疽。第三十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检验结果分析(4)尿比重(SG)正常参考值:1~5岁1.010~1.014;5~8岁1.010~1.019;8~14岁1.010~1.025;14岁以上至成人1.002~1.030。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急性肾炎、糖尿病、高热、呕吐、腹泻及心力衰竭等。降低,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急慢性肾功衰竭及尿崩症等。(5)尿蛋白(R-PRO)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多发性骨髓瘤、肾移植术后等。此外,药物,汞、铺等中毒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也可见阳性。(6)红细胞(U-BLO)正常参考值:显微镜法阴性或<2个/HP。仪器法阴性。临床意义:阳性或增多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急慢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癌、血友病等。
(7)尿白细胞(U-LEU)正常参考值:<5个/HP。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急‘吐肾炎、肾盂肾炎、膀肮炎、尿道炎、尿道结核等。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检验结果分析(8)尿酸碱度(U-PH)正常参考值:4.5~8.0,均值为6.5。临床意义:降低见于酸中毒、痛风、糖尿病、发烧、白血病等。此外,—田氯化铵等药物时也可降低。增高见于碱中毒、输血后、严重呕吐、膀肮炎等。
(9)尿胆红素(U-BIL)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胆石症、胆道肿瘤、胆道蛔虫、胰头癌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和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导致的肝细胞性黄疽。
(10)尿亚硝酸盐(NIT)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膀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肾脏泌尿超声》课件
- 2025金融借款合同协议书
- 理发门面出租合同协议
- 电力通信专线合同协议
- 玉米收割劳务合同协议
- 瓦工转包合同协议书范本
- 电梯采购加装合同协议
- 电力施工担保合同协议
- 生物质供气合同协议
- 环保核查服务合同协议
-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 产品路标规划-综述2.1
- 2023年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单招考试面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电子制造技术-电子封装》配套教学课件
- 二月份循证护理查房课件
- 粉笔国考行测模考大赛第八季
- JJF(湘) 09-2018 纯水-超纯水系统监测仪表(电导率)计量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大一下【世界古代史】期末复习资料
- 延安市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
- 中药斗谱排序
- 数学建模“如何进行人员分配”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