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港口规划_第1页
第二章 港口规划_第2页
第二章 港口规划_第3页
第二章 港口规划_第4页
第二章 港口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第二章港口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第二章港口规划港口是保证水运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综合运输枢纽,是陆路和水路交通的连接点,并成为综合运输系统的中间转运站。船舶的平稳停泊;货物的装卸、储存和疏运等;旅客的上下和进出;到港船舶的供应服务、维修。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1港口分类综合性码头:装卸各种物资;专业化码头:装卸单一货物;客运港:停泊客轮,转运快件;其他:军港、渔港等。2.1.1.1河港按装卸货物种类分: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1港口分类河港:如武汉港、南京港等;运河港:苏州港、常州港等;湖港:岳阳港等;2.1.1.1河港按设置地点分: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1港口分类顺岸式河港:2.1.1.1河港按修建形式分:码头的前沿线与自然岸线大体平行,在河港、河口港及部分中小型海港中较为常用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顺岸式河港:太仓港划分为石化港区、集装箱港区和干散货港区三大港区。规划建设大小泊位114个,万吨级以上泊位61个,其中集装箱泊位22个,设计吞吐能力1亿吨,集装箱565万标箱。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挖入式河港:河道宽度不够,或可利用的岸线长度不够时,可利用河汊或人工看挖港池。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1港口分类商港;军港;渔港;工业港;避风港;2.1.1.2海港按用途分:海港;河口港;按修建地区分: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2港口的组成及其技术要求经营性设施基础性设施港口组成陆域设施装卸设施储存设施水域设施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2港口的组成及其技术要求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2港口的组成及其技术要求

水域:供船舶航行、转运、锚泊、停泊装卸使用,包括航道、码头前水域、锚地。陆域:供旅客上下船、货物装卸、堆存、转载之用,包括码头前沿、装卸设备、仓库、堆场、客运站、港内交通。

水域及陆域的大小,应综合考虑港口的客货吞吐量、船舶类型、装卸工艺、建设成本等因素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2港口的组成及其技术要求2.1.2.1航道和水深

航道:在河流和海中具有一定水深和宽度,可供船队行驶的水道。

进港航道:驶进港口的航道。航道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2港口的组成及其技术要求航迹带宽度A;船舶间错船富裕间距b;克服岸吸作用的船舶与航道侧壁间富裕间距C。宽度:指低水位时船底处断面净宽,供两队船舶安全错船。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2港口的组成及其技术要求2.1.2.1航道和水深保证船舶在港内航行和停泊安全的需要;现代化港口:12m以上;深水港:可达30m。水深

深度:航道、进港航道和码头前沿,均应保证在罕遇低水位时,仍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以满足港口作业的需要。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2港口的组成及其技术要求2.1.2.2码头前水域及港池便于船舶靠离码头,3~4倍船宽,不占用主航道。水流较急时,船舶需逆流靠岸,为保证顺水行驶的船舶回转停靠,宽度应在1.5倍船长,宽度在2.5~4倍。码头前水域2.5~41.5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2港口的组成及其技术要求2.1.2.2码头前水域及港池船舶靠近码头的水域。要求:安全停靠、装卸方便。

顺岸式:宽度不小于1.5倍船长;港池1.5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2港口的组成及其技术要求2.1.2.2码头前水域及港池突堤式:港池水岸线水岸线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2港口的组成及其技术要求2.1.2.2码头前水域及港池挖入式:港池水岸线>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2港口的组成及其技术要求2.1.2.2码头前水域及港池同样泊位数量,突堤式较顺岸式占用自然岸线少,布置紧凑,故在岸线较短的条件下,宜优先考虑突堤式布置。为了减少必须掩护码头岸线所需的防波堤长度时,突堤式较为有利。在河道、河口,由于突堤式过多地伸向河中,破坏了原有水流形态,易于引起冲淤,并过多地占用河道宽度,影响通航,一般宜采用顺岸式布置。突堤式布置广泛用于海港,而顺岸式布置广泛用于河港和河口港。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2港口的组成及其技术要求2.1.2.3码头岸线固定码头:浮码头:浮码头(墩式码头)码头岸线长度:船位数×船位长度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2港口的组成及其技术要求2.1.2.4前方作业带直立式码头:斜坡式码头:(直立式)前方作业带(斜坡式)前方作业带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2港口的组成及其技术要求2.1.2.4前方作业带直立式码头:斜坡式码头:(直立式)前方作业带(斜坡式)前方作业带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2港口的组成及其技术要求2.1.2.5仓库与堆场

用途

便于货物贮存、集运,保证货物质量;利于车船衔接;提高港口通过能力。仓库:

前方仓库:短期存放货物,加快车船、货物周转为目的;

后方仓库:较长时间货物储存。堆场:存放不怕雨淋、日晒和气温变化影响的货物。货棚:供临时堆放不宜日晒雨淋的货物。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2港口的组成及其技术要求2.1.2.6铁路和道路铺设在港区内部的铁路运输线。包括:港湾站港区车场码头和库场装卸线其它与铁路运输有关的各种建筑物、设备等港口铁路是许多港口集疏转运港区铁路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2港口的组成及其技术要求2.1.2.6铁路和道路供流动机械运行,并与城市道路和疏港道路相连接的港内通行道路。港内道路一般布置成环形,以方便运输,并尽可能减少与铁路线的交叉或干扰,影响装卸作业。必要时可在作业区设置停车场,并设立必要的交通标志,以保证港内车辆通行安全。港区道路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2港口的组成及其技术要求2.1.2.7锚地

作用:供进出港待装、待卸船舶,过境船舶,接受补给船只等的临时停泊和编解船队使用的水域;

要求:稳妥停泊,调度便利;

选点:水流缓,风浪小,不影响其他船只装卸和调度的独立水域;与主航道保持适当距离;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2港口的组成及其技术要求2.1.2.8码头布置

特点:码头前水域宽阔;铁路与道路交叉点少;

优点:船只进出港区、靠离码头方便;

适用:有足够长度的顺直岸线;一顺岸码头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2港口的组成及其技术要求2.1.2.8码头布置一顺岸码头上海小洋山港一期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2港口的组成及其技术要求2.1.2.8码头布置

特点:码头伸入水中,突堤间水域形成港池;

优点:占用岸线较少;岸线不足时可提供较多的泊位;不足:装卸效率低,调车作业相互干扰大;

适用:岸线长度不足,港口吞吐量不大二突堤码头青岛港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2港口的组成及其技术要求2.1.2.8码头布置

特点:利用岸线形成单独水域的港池;

优点:潮汐的影响小;不足:土石方量大,进港航道影响船舶进出的通过能力,港池及进港航道要定期清淤;三港池式码头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1港口的分类、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第二章港口规划2.1.2港口的组成及其技术要求2.1.2.8码头布置

特点:原油码头、散货码头多采用之。四离岸式码头原油码头散货码头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2港口作业区第二章港口规划

港口陆域:原岸线边缘至后方交通线之间;作业:货物装卸、储存、疏运;

设施:码头、仓库、堆场、装卸机械、道路、铁路等。港口陆域用地布局,按生产作业性质可分为:

装卸作业地带:供装卸运输机械操作运行的码头前沿作业地带、仓库堆场及集疏运设施;

辅助作业地带:流动机械库、工具库、变电站材料库、作业区办公楼等设施;

铁路站场:港口车站、港区车场、码头装卸线及配套设施组成。预留发展用地。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2港口作业区第二章港口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2港口作业区第二章港口规划2.2.1港口作业区布置原则布置紧凑,提高机械使用效率;合理划分作业区,大宗货物设置专业作业区;以满足生产服务为前提,减少各作业区之间的干扰;客运码头与城市中心,应有捷运系统;货运作业区,应靠近仓库区,以减少装卸或转运工作量;货运中转码头,与对外交通有良好的联系;煤炭、水泥、矿物等扬灰的货物作业区,应在下风位置;有毒、易燃货物作业区,应单独存放,远离城市。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2港口作业区第二章港口规划2.2.2码头的型式和高程斜坡式码头:客运为主的客货码头;直立式码头:河床稳定的件货码头或集装箱码头;混合式码头;2.2.2.1码头形式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2港口作业区第二章港口规划2.2.2码头的型式和高程要求:高水位时不淹没,低水位时能作业;码头前沿高程:按不淹没为条件确定,适当考虑富裕超高值;2.2.2.2码头高程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2港口作业区第二章港口规划2.2.3各类专业码头布置的特点基本组成部分:输油管、储油罐、管道、靠船结构物。2.2.3.1油码头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2港口作业区第二章港口规划2.2.3各类专业码头布置的特点基本组成部分:输油管、储油罐、管道、靠船结构物。2.2.3.1油码头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2港口作业区第二章港口规划2.2.3各类专业码头布置的特点单件重量在5T以下,无论有无包装,都称为件货;2.2.3.2普通杂件货物码头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2港口作业区第二章港口规划2.2.3各类专业码头布置的特点前方作业区的面积:前沿宽30~40m,纵深>350m形式:顺岸式;2.2.3.3集装箱码头码头堆场宜广宽;可不设前方仓库;堆场设置于堆场后方;货运站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2港口作业区第二章港口规划2.2.3各类专业码头布置的特点2.2.3.3集装箱码头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2港口作业区第二章港口规划2.2.3各类专业码头布置的特点2.2.3.3集装箱码头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2港口作业区第二章港口规划2.2.3各类专业码头布置的特点2.2.3.3集装箱码头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2港口作业区第二章港口规划2.2.3各类专业码头布置的特点2.2.3.3集装箱码头上海港外高桥集装箱港区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2港口作业区第二章港口规划2.2.3各类专业码头布置的特点2.2.3.4散货码头散货: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的货物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2港口作业区第二章港口规划2.2.4港口陆域2.2.4.1陆域交通运输线的布置港区铁路车场,应接近码头作业区;港区铁路不能平交;港区铁路与道路交叉,宜立交,或设防护的平交;港区道路系统由:装卸线、联络线、车场组成;港区道路宜成环线;仓库前后的道路与进入仓库的引导,宜满足车辆的通行与会让;宜设调车线,与装卸线配合,以保证船为不间断作业;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2港口作业区第二章港口规划2.2.4港口陆域2.2.4.2陆域纵深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2港口作业区第二章港口规划2.2.4客运站功能:旅客上下,行包收发,邮件装卸;组成:站房、站前广场、站场客运建筑;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3港口在城市中布置第二章港口规划2.3.1港口位置选择2.3.1.1港址选择的基本要求港口应有良好的水域和陆域条件

水域方面,如水域面积、水深、航道、岸线等应能便利船舶的航行、锚泊、靠离码头、装卸作业等。最好有一定的天然掩护条件,有利于水面的平稳,无严重的冲刷或淤积,岸线稳定。陆域方面,应选地形平坦、开阔、高度适当的地区,并有一定的纵深,能合理地布置港口陆域各种设施和建筑物。综合港区的陆域平均纵深一般要求在1000—3000m。一使用方面的要求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3港口在城市中布置第二章港口规划2.3.1港口位置选择2.3.1.1港址选择的基本要求岸线和陆域应有一定的发展余地港口及城市都是处在动态发展之中。港址的选择要考虑城市发展的需要,要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至少要为港口提供30年的合理发展基础。

一使用方面的要求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3港口在城市中布置第二章港口规划2.3.1港口位置选择2.3.1.1港址选择的基本要求二港口建设施工方面的要求

建设费用低:处理好建设费用和营运费用的关系自然条件较差的港址,常需复杂和大量的工程措施,这会导致投资大,施工期长等。有的还会带来投产后维护管理费用高等弊病。

施工条件好:处理好施工条件和后勤保障的关系施工条件好且施工方便,建材供应充分,有丰富的当地材料可供利用。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3港口在城市中布置第二章港口规划2.3.1港口位置选择2.3.1.1港址选择的基本要求三国防战备方面的要求港口作为交通运输枢纽,是战争中军事运输的辅助基地,也是敌方破坏的目标。港址应有一定的隐蔽条件。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3港口在城市中布置第二章港口规划2.3.1港口位置选择2.3.1.1港址选择的基本要求四其他方面的要求环保要求要避免港口建设和日后的营运对环境造成污染,避免破坏生态平衡和自然景观,市区岸线常是城市居民休息娱乐的自然景观点,港口建设要与市政规划协调、分配利用好岸线。少占耕地、减少拆迁港口建设常要占用大片土地,应尽量少占耕地和避免过多地拆迁工业和民用建筑。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3港口在城市中布置第二章港口规划2.3.1港口位置选择2.3.1.2港址选择的基本类型一平原河流的港址选择顺直微变型河段洪水期,漫湾;枯水期,边滩和深槽相间;选址:深槽下游段;防护设施:码头上游段,及上游深槽处。弯曲型河段凹岸冲刷;凸岸淤积;选址:凹岸下游段;防护设施:码头上游段。若为蜿曲河段,则需在曲颈处建造横堤,防止曲颈进一步发展。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3港口在城市中布置第二章港口规划2.3.1港口位置选择2.3.1.2港址选择的基本类型一平原河流的港址选择分汊型河段河槽宽,有江心洲;选址:置于正在发展之河汊,或汊道口处;防护设施:对汊道冲岸进行护岸,以防淤积或汊道变迁;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3港口在城市中布置第二章港口规划2.3.1港口位置选择2.3.1.2港址选择的基本类型二山区河流的港址选择非冲积性河段水流湍急,河床及河岸稳定,淤积少;选址:置于较大弯度之深沱处;半冲积性河段河岸不易冲刷,河床较深的淤积;选址:置于深槽下游段;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3港口在城市中布置第二章港口规划2.3.1港口位置选择2.3.1.2港址选择的基本类型三河网、湖泊、水库港的港址选择河段弯多狭窄,则采用挖入式;湖区,可采用突堤式,宜设置防波设施;水库港:宜设在避风条件好及不受泻湖影响的区域。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3港口在城市中布置第二章港口规划2.3.1港口位置选择2.3.1.2港址选择的基本类型四海岸地区港址选择天然海湾

特点:岩石海岸,岸线曲折,岸坡较陡;岸线较稳定,航道水深条件较好,地基条件也好。

选址要求水域平稳:在岩石海湾选址,针对其水深浪大的特点,寻求有利地形,利用天然海湾或建筑较短的外堤以维护港内水域的平稳。开挖工程量:应充分利用较好的水深条件布置码头,以减少港池和航道的开挖。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3港口在城市中布置第二章港口规划2.3.1港口位置选择2.3.1.2港址选择的基本类型四海岸地区港址选择开敞海岸

特点:多为砂质或淤泥质海岸,岸线较平顺,岸坡缓,近岸水深小,通常沿岸泥沙活动较强烈,地基条件较差。

选址要求:在坡缓的开放海岸选港址,除了考虑要保证港内水域平稳外,主要是要确保港内及进港航道不被泥沙回淤。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3港口在城市中布置第二章港口规划2.3.1港口位置选择2.3.1.2港址选择的基本类型四海岸地区港址选择开敞海岸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3港口在城市中布置第二章港口规划2.3.1港口位置选择2.3.1.2港址选择的基本类型五入海河口地区港址选择特点:港区及河口处易淤积。

选址要求:航道置于稳定的河汊上。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2.3港口在城市中布置第二章港口规划2.3.2岸线分配客运码头及生活服务性货运作业区:接近城市中心,与市中心、铁路车站、汽车站有捷运联系;货运作业区,应接近城市仓库区,减少转运和装卸工作量;中转联运作业区,置于市区外,与其他对外交通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