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_第1页
第六章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_第2页
第六章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_第3页
第六章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_第4页
第六章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化实质与城市化规律●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理论●中国城市化的轨迹及特征第六章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重点问题:主要内容第一节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第二节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第三节城市化规律第一节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一、城市化的概念和实质1.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一、城市化的概念和实质2.城市化的内涵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过程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投资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越来越多的国民在发展中享受到实惠的过程,是一国中产阶级形成并占主体的过程。一、城市化的概念和实质第四、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过程是农村、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过程。第一节城市化的概念与实质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社会化、商品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将是城市社会的基本特征。自律、自强、自尊成为社会风尚。第六、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乡村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的初级阶段。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进程的高级阶段。二、城市化的测度(一)城市的测度1.根据人口集聚的规模来确定。国际:市的最低人口规模标准为20000人;镇的最低人口规模标准为2000人2.根据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来确定。3.根据人口规模和产业人员结构来确定。4.根据行政级别来确定。5.根据城镇的特征来确定。(二)城市化的测度1.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总人口)×100%2012年社会蓝皮书发布:中国城市化水平首超50%--51.27%(2011)2.城市化速度平均城市化速度=(p1-p0)/np1为报告期的城市化水平;p0为基期的城市化水平;n为间隔年数。案例:中国2000-2009的城市化速度的测算200036.22200542.99200137.66200643.90200239.09200744.94200340.53200845.68200441.76200946.59

在2000-2009年间中国城市化水平提高了10·37%;中国2000-2009的平均城市化速度为1·15%/年。(二)城市化的测度3.城市成长力系数选择10个指标形成一个判断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总人口地方财政支出制造业从业人员数商业从业人员数工业产品销售额批发业销售额零售业销售额住宅竣工面积储蓄余额电话普及率(二)城市化的测度计算各城市在某一时期的增长率,以全国平均增长率为标准换算为增长指数,10个增长指数的算术平均数就是城市的增长力系数。S为城市成长力系数;xi为城市第i项指标的年平均增长率;yi为全国第i项指标的年平均增长率;Xi╱yi为城市第i项指标的增长指数。当S>1时,为强增长;当S≤1时,为弱增长。第二节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一、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力。一、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城市化总是起步于农业基础良好的地区。农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进入城市。一、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2.规模化和集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为企业对规模化和集聚的追求而集中在城市发展。城市对企业的空间配置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拉力一、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工业化造就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为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文明能够为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一、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结论: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农村的推力、城市对企业和农村居民的拉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推力大而拉力小则城市化速度缓慢大量的劳动人口滞留在农村;如果拉力大而推力小,则说明城市化已基本完成。二、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机制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拉力--工业化的发展规模与水平;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的扩大及城市的发展--为工业化提供巨大的市场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二、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机制从狭义上理解: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内涵,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工业化是因,城市化是果。从广义上理解:工业化是近现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城市化是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决定着经济社会历史演进的节拍。二、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机制(一)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1.什么样的工业化才能够必然地带来城市化?条件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条件二:产业结构的依次演进。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劳动力转移的第一次浪潮劳动力转移的第二次浪潮二、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机制为什么在第二产业就业的相对量甚至绝对量都下降的情况下,城市化水平依然能够不断提高呢?第三产业的发展是重工业化的必然产物。重工业的规模化与专业化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富有效率的重工业化--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劳动力转移的第二次浪潮出现。二、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机制条件三:规模化与专业化的充分发展。--实现城市化的前提条件企业的内部规模化和专业化。(是企业集聚和城市专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企业在城市的集聚和城市经济发展的专业化。条件四: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二)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与推动1.城市化将通过拉动市场扩张促进工业化进程。第一,企业和人口的集聚,形成对第三产业发展的规模化需求,当这种需求量达到和超过第三产业发展的门槛要求时,就成为第三产业发展的拉力,带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第二,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随着企业的集聚而聚集在城镇。扩张了工业品市场,从而形成拉动工业化的重要力量。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的扩张(二)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与推动举例:城市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对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的刺激作用。城市化水平提高1%--增加的城市人口,根据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差距--增加的消费支出增加一个城镇人口需增加城镇建设投资(二)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与推动第三,完善城市耐用消费品使用条件,是城市化拉动工业化的另一个重要路径。耐用消费品产业是重工业化的重要产业,它的发展是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国家加速工业进程的重要条件。(二)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与推动2.加速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为工业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是城镇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并进一步扩张非生活必需品消费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也是工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第三节城市化规律一、城市化规律1.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一、城市化规律2.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是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要规律性地经过若干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全过程呈现出S形运动轨迹。一、城市化规律起步阶段工业化前期,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城市化水平由30%持续上升到60%左右。成熟阶段工业化后期,城市化减缓,城市人口比重大体稳定在70%一80%。3.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大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于中小城市,并产生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带和城市群。这是城市增长极作用的结果。上海常住人口为2301.92万人,同2000年相比共增加661.15万人,增长40.3%,高于同期全国人口5.8%的增长水平。一、城市化规律二、城市化的五阶段论城乡人口增长的比例关系是城市化过程中最基本的比例关系。在城市化进程中这一比例关系有三个重要的转折点:城镇人口的增长规模超过乡村人口的增长规模;乡村人口总规模由上升出现下降;城镇人口总规模超过农村人口。二、城市化的五阶段论衡量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基本指标:城镇人口增长系数城镇人口增长系数K=城镇人口的增长规模÷总人口的增长规模二、城市化的五阶段论第一阶段:K<0.5,为前城市化阶段。K<0.5意味着城镇人口的增长规模小于乡村人口的增长规模,城市化水平很低,增长缓慢。一般处于工业化的起步阶段。二、城市化的五阶段论第二阶段:0.5≤K<1,为城市化初期阶段K≥0.5意味着城镇人口的增长规模超过乡村人口的增长规模,这是城市化过程中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意味着城市化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处于工业化的前期阶段,是轻工业大发展的时期,由此引致的劳动力第一次转移浪潮正是推动城镇人口增长系数跨过0.5这一历史性转折点的基本动力。二、城市化的五阶段论第三阶段:K≥1,城市化的中期阶段。K≥1意味着总人口的增长全部表现为城镇人口的增长,乡村人口的绝对规模开始由上升转为下降态势。是城市化过程中第二个重要的转折点,一般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重工业化过程正在不断深化,第三产业获得大规模发展,由此引致的乡村劳动力转移的第二次浪潮正是将城镇人口增长系数提升超过1的基本动力。二、城市化的五阶段论第四阶段:城镇人口比重≥50%,初步进入城市社会。这是城市化过程中第三个重要的转折点。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和新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支持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产业。城市化水平也开始由高速增长向低速增长过渡。二、城市化的五阶段论第五阶段:城镇人口比重≥65%,进入成熟的城市社会。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或现代社会,现代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