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智能仪器仪表设计相关技术_第1页
第5章智能仪器仪表设计相关技术_第2页
第5章智能仪器仪表设计相关技术_第3页
第5章智能仪器仪表设计相关技术_第4页
第5章智能仪器仪表设计相关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智能仪器设计相关技术

5.1智能仪器的抗干扰技术

5.1.1干扰概述及干扰对智能仪器仪表系统的影响

5.1.2电磁干扰的种类及抗干扰技术

5.1.3智能仪器的软件抗干扰技术5.2智能仪器的的功耗设计*一、几个概念噪声:对有用信号以外的所有电子信号的一个总称。干扰:由外部噪声和无用电磁波在接收中所造成的骚扰。或在接收所需信号时,非所需能量造成的扰乱效应。噪声是一种电子信号,而干扰是指某种效应,是由于噪声原因使电路产生的一种不良反应。抗干扰的定义:结合电路特点使干扰减小到最小。一方面防止外界干扰的入侵一方面抑制本身的干扰§5.1抗干扰技术*1.干扰源 产生干扰信号的设备被称为干扰源,如变压器、继电器、微波设备、电机、无绳电话和高压电线等都可以产生空中电磁信号

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干扰信号的传播路径。(导线和空间的辐射)3.接收载体 接收载体是指受影响的设备的某个环节,该环节吸收了干扰信号,并转化为对系统造成影响的仪器参数。(A/DD/A单片机,数字IC弱信号放大器)二、形成干扰的三个要素*图5.1内部和外部干扰示意图*(1)装置开口或隙缝处进入的辐射干扰(辐射)(2)电网变化干扰(传输)(3)周围环境用电干扰(辐射、传输、感应)(4)传输线上的反射干扰(传输)(5)系统接地不妥引入的干扰(传输、感应)(6)外部线间串扰(传输、感应)(7)逻辑线路不妥造成的过渡干扰(传输)(8)线间串扰(感应、传输)(9)电源干扰(传输)(10)强电器引入的接触电弧和反电动势干扰(辐射、传输、感应)(11)内部接地不妥引入的干扰(传输)(12)漏磁感应(感应)(13)传输线反射干扰(传输)(14)漏电干扰(传输)*表5.1常见干扰的种类*

干扰对智能仪器系统的影响图5.2干扰入侵智能仪器系统的途径*13F4A274MOVC,2EH.413F6E544MOVA,44H13F83402ADDCA,#213FA13RRCA13FBF544MOV44H,A13FD9274MOV2EH.4,C*

如果干扰使程序计数器PC出错,在某时刻变为13F5H,CPU将执行如下程序片段,掉进一个死循环而不能自拔:13F574E5MOVA,#0E5H13F74434ORLA,#34H13F902113F5LJMP13F5H*一、电磁干扰的分类

按干扰的耦合模式分类,电磁干扰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静电干扰

2.磁场耦合干扰 磁场耦合干扰是指大电流周围磁场对机电一体化设备回路耦合形成的干扰。

3.漏电耦合干扰 漏电耦合干扰是因绝缘电阻降低而由漏电流引起的干扰,多发生于工作条件比较恶劣的环境或器件性能退化、器件本身老化的情况下。§5.1.2电磁干扰*4.共阻抗干扰 共阻抗干扰是指电路各部分公共导线阻抗、地阻抗和电源内阻压降相互耦合形成的干扰,这是机电一体化系统普遍存在的一种干扰。。5.电磁辐射干扰 由各种大功率高频、中频发生装置,各种电火花以及电台、电视台等产生的高频电磁波向周围空间辐射,形成电磁辐射干扰。雷电和宇宙空间也会有电磁波干扰信号。*1、串模干扰

串模干扰是指干扰电压与有效信号串联叠加后作用到仪表上的。如图:二、常见干扰源及抑制办法*图7-2串模干扰示意图*1、高压输电线、与信号线平行铺设的电源线及大电流控制线所产生的电磁场。来源:2、信号源本身固有的漂移、纹波和噪声3、电源变压器不良屏蔽或稳压滤波效果不良抑制:

主要的抗串模干扰措施是用低通输入滤波器滤除交流干扰,对直流串模干扰采用补偿措施。对于主要来自电磁感应的串模干扰,尽可能早地对被测信号进行前置放大,以提高回路中的信号噪声比,或者尽可能早地完成A/D转换或采取隔离屏蔽措施。*常见的低通滤波器有RC滤波器、LC滤波器、双T滤波器及有源滤波器,如图:

*

是指输入通道两个输入端上共有的干扰电压,这种干扰可是直流电压,也可以是交流电压,其幅值可达几伏甚至更高,取决于现场产生干扰的环境和仪表的接地情况。示意图如下:

2、共模干扰

这里,对于输入通道的两个输入端来说,分别有Vs+Vcm和Vcm两个输入信号。显然,Vcm是转换器输入端上共有的干扰电压,故称共模干扰电压。*

被测信号的输入:

单端输入:此时的共模干扰电压将全部成为串模干扰电压

双端输入:如图*共模干扰的抑制方法

一、平衡对称输入在设计信号源时尽可能做到平衡和对称,否则会产生附加的共模干扰。二、选用高质量的差动放大器要求差动放大器具有高增益、低噪声、低漂移、宽频带等特点,以便获得足够高的共模抑制比。三、良好的接地系统接地不良时将形成较明显的共模干扰。如没有条件进行良好接地,不如将系统浮置起来,再配合采用合适的屏蔽措施,效果也不错。*图5.3串模干扰与共模干扰波形直流信号;(b)串模干扰;

(c)共模干扰;(d)串模干扰与共模干扰共同作用*3、电源干扰干扰的种类:

1.当同一电源系统中的可控硅器件通断时产生的尖峰,通过变压器的初级和次级之间的电容耦合到直流电源中去产生干扰;

2.附近的断电器动作时产生的浪涌电压,由电源线经变压器级间电容耦合产生的干扰;

3.共用同一个电源的附近设备接通或断开时产生的干扰。

产生的原因:两方面*智能仪器供电系统抗干扰措施交流稳压器-----交流滤波和快速响应采用隔离变压器采用低通滤波器(供电系统频谱分析)采用分级供电*4、数字电路的干扰在电路的元件与元件之间,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元件之间,导线与结构件之间都存在着分布电容。如果某一个导体上的信号电压(或噪声电压)通过分布电容使其它导体上的电位受到影响,这种现象称为电容性耦合。如图:

图(a)中,CAB是两导线之间的分布电容。图(b)为等效电路*

开关量输入输出通道和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都是干扰窜入的渠道,要切断这条渠道,就要去掉对象与输入输出通道之间的公共地线,实现彼此电隔离以抑制干扰脉冲。最常见的隔离器件是光电耦合器,其内部结构见下图:5、隔离技术------空间&器件*

具有5个模拟量输入通道的抗干扰电路原理图*

必须注意的是:当用光电耦合器来隔离输入输出通道时,必须对所有的信号(包括数字量信号、控制信号、状态信号)全部隔离,使得被隔离的两边没有任何电气上的联系。否则这种隔离是没有意义的。*6、屏蔽技术1、静电屏蔽2、磁屏蔽3、电磁屏蔽*7、接地技术(1)一点接地和多点接地的使用原则

(2)屏蔽层与公共端的连接

(3)交流地、功率地同信号地不能共用

(4)屏蔽地(或机壳地)接法随屏蔽目的不同而异

(5)电缆和接插件的屏蔽*

1.一点接地和多点接地的应用原则

(1)一般高频电路应就近多点接地,低频电路应一点接地。在高频电路中,地线上具有电感,因而增加了地线阻抗,而且地线变成了天线,向外辐射噪声信号,因此,要多点就近接地。在低频电路中,接地电路若形成环路,对系统影响很大,因此应一点接地。*(2)交流地、信号地不能公用。流过交流地和功率地的电流较大,会造成数毫伏、甚至几伏电压,这会严重地干扰低电平信号的电路,因此信号地与交流地、功率地分开。

(3)信号地与屏蔽地的连接不能形成死循环回路。否则会感生出电压,形成干扰信号。

(4)数字地与模拟地应分开,最后单点相连。*图5-12并联一点接地并联一点接地方式。这种方式在低频时是最适用的,因为各电路的地电位只与本电路的地电流和地线阻抗有关,不会因地电流而引起各电路间的耦合。这种方式的缺点是需要连很多根地线,用起来比较麻烦*图7-13多点接地若电路工作频率较高,电感分量大,各地线间的互感耦合会增加干扰。如图所示,各接地点就近接于接地汇流排或底座、外壳等金属构件上。*智能仪器仪表的接地技术直流模拟地直流数字地系统安全保护地系统地交流电源地*§5.2软件抗干扰措施采用“指令冗余”看门狗系统复位数字滤波*(1)数字量输入输出中的软件抗干扰对于数字量输出软件抗干扰最有效的方法是重复输出同一个数据,重复周期应尽量短。这样输出装置在得到一个被干扰的错误信号后,还来不及反应,一个正确的信号又来到了,从而可以防止误动作的产生。在程序结构上,可将输出过程安排在监控循环中,循环周期取得尽可能短,就能有效地防止输出设备的错误动作。(2)程序执行过程中的软件抗干扰程序“跑飞”:如果干扰信号已经通过某种途径作用到了CPU上,则CPU就不能按正常状态执行程序,从而引起混乱。常见的干扰现象*1、采用“指令冗余”措施:

所谓“指令冗余”,就是在一些关键的地方人为地插入一些单字节的空操作指令NOP。对于80C51单片机来说,所有的指令都不会超过3个字节,因此在某条指令前面插入两条NOP指令,则该条指令就不会被前面冲下来的失控程序拆散,而会得到完整的执行,从而使程序重新纳入正常轨道。

2、“程序运行监视器”,俗称“看门狗”(WATCHDOG)硬件WATCHDOG软件WATCHDOG*硬件WATCHDOG:*WATCHDOG

如果“跑飞”的程序落到一个临时构成的死循环中,冗余指令和软件陷阱都将无能为力,这时可采取WATCHDOG(俗称“看门狗”)措施。

WATCHDOG有如下特性:(1)本身能独立工作,基本上不依赖于CPU。CPU只在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内与之打一次交道,表明整个系统“目前尚属正常”。

(2)当CPU落入死循环后,能及时发现并使整个系统复位。*

也可以用软件程序来形成WATCHDOG。例如,可以采用8031的定时器T0来形成WATCHDOG。将T0的溢出中断设为高优先级中断,其它中断均设置为低优先级中断,若采用6MHz的时钟,则可用以下程序使T0

定时约10ms来形成软件WATCHDOG:MOVTMOD,#01H;置T0为定时器

SETBET0 ;允许T0中断

SETBPT0 ;设置T0为高优先级中断

MOVTH0,#0E0H ;定时约10msSETBTR0 ;启动T0SETBEA ;开中断*三、系统的恢复

如用软件WATCHDOG使系统复位时,程序出错有可能发生在中断子程序中,中断激活标志已经置位,它将阻止同级的中断响应,由于软件WATCHDOG是高级中断,它将阻止所有的中断响应。由此可见清除中断激活标志的重要性。在所有的指令中,只有RETI指令能清除中断激活标志。前面提到的出错处理程序ERR主要是完成这一功能。这部分程序如下:*ORG3000HERR:CLREA;关中断

MOVDPTR,#ERR1;准备返回地址

PUSHDPLPUSHDPHRETI;清除高优先级中断激活标志ERR1:MOV66H,#0AAH;重建上电标志

MOV67H,#55HCLRA;准备复位地址

PUSHACC;压入复位地址

PUSHACCRETI;清除低级中断激活标志*图系统复位策略*四、数字滤波

数字滤波有如下优点:(1)数字滤波是由软件程序实现的,不需要硬件,因此不存在阻抗匹配的问题。

(2)对于多路信号输入通道,可以共用一个软件“滤波器”,从而降低设备的硬件成本。

(3)只要适当改变滤波器程序或运算参数,就能方便地改变滤波特性,这对于低频脉冲干扰和随机噪声的克服特别有效。*

一、低通滤波若一阶RC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电压为X(t),输出为Y(t),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为了进行数字化,必须应用它们的采样值,即如果采样间隔Δt足够小,则式(9-1)的离散值近似为*即令则式(9-3)可化为(9-3)若采样间隔Δt足够小,则,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图9.15低通滤波器程序流程图*

为计算方便,a取一整数,(1-a)用256-a来代替。计算结果舍去最低字节即可,设Yn-1存放在30H(整数)和31H(小数)两单元中,Yn存放在32H(整数)和33H(小数)中。程序如下:F1:MOV30H,32H;更新Yn-1MOV31H,33HACALLINPUT;采样XnMOVB,#8;计算aXnMULABMOV32H,B;临时存入Yn中

MOV33H,AMOVB,#248;计算(1-a)Yn-1MOVA,31H*

MULABRLCAMOVA,BADDCA,33H ;累加到Yn中

MOV33H,AINCF11INC32HF11:MOVB,#248MOVA,#30HMULABADDA,33HMOV33H,AMOVA,BADDCA,32HMOV32,ARET*二、限幅滤波图5.?限幅滤波程序流程图*PUSHACC ;保护现场

PUSHPSWMOVA,#30H ;Yn→ACLRCSUBBA,31H ;求Yn-Yn-1-1INCLP0 ;Yn-Yn-1≥0吗?

CPLA ;Yn<Yn-1,求补LP0:CLRCCJNEA,#01H,LP2 ;Yn-Yn-1>ΔY?LP1:MOV32H,30H ;等于ΔY,本次采样值有效

SJMPLP3LP2:JCLP1 ;小于ΔY,本次采样值有效

MOV32H,31H ;大于ΔY,Yn=Yn-1LP3:POPPSWPOPACCRET*

三、中值滤波中值滤波是对某一被测参数连续采样n次(一般n取奇数),然后把n次采样值按大小排列,取中间值为本次采样值,中值滤波能有效地克服偶然因素引起的波动或采样器不稳定引起的误码等脉冲干扰。设SAMP为存放采样值的内存单元首地址,DATA为存放滤波值的内存单元地址,N为采样值个数,中值滤波程序如下:*F3:MOVR3,#N-1;置循环初值SORT:MOVR2,R3 ;循环次数送R2MOVR0,SAMP ;采样值首地址R0LOP:MOVA,@R0INCR0CLRCSUBBA,@R0;Yn-Yn-1→AJCDONE ;Yn<Yn-1转DONEADDA,@R0 ;恢复AXCHA,@R0 ;Yn≥Yn-1,交换数据

DECR0*

MOV@R0,AINCR0DONE:DJNER2,LOP ;R2≠0,继续比较

DJNER3,SORT;R3≠0,继续循环

MOVA,R0ADDA,SAMP ;计算中值地址

CLRCRRCAMOVR0,AMOVDPTA,@R0 ;存放滤波值

RET*四、算术平均滤波

对目标参数进行连续采样,然后求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有效采样值,该算法适用于抑制随机干扰。按输入的N个采样数据Xi(i=1~N),寻找一个Y,使Y与各采样值之间的偏差的平方和最小,即由一元函数求极值原理,可得*

设第i次测量的采样值包含信号成分Si和噪声成分ni,则进行N次测量的信号成分之和为噪声的强度是用均方根来衡量的,当噪声为随机信号时,进行N次测量的噪声强度之和为*程序如下:F4:CLRA ;清累加器

MOVR2,AMOVR3,AMOVR0,#30H ;指向第一个采样值FL40:MOVA,@R0 ;取一个采样值

ADDA,R3;累加到R2、R3中

MOVR3,A CLRA ADDCA,R2 MOVR2,A JNCR0* CJNCR0,#38H,FL40 ;累加完8次FL41:SWAPA;(R2R3)/8RLAXCHA,R3SWAPARLAADDA,#80H ;四舍五入ANLA,#1FHADDCA,R3RET*§5.3智能仪器的低功耗设计技术*内容低功耗的优点降低功耗的措施综述硬件系统的低功耗设计降低功耗的措施简介软件系统的低功耗设计关于电池供电系统热设计*(1)对于电池供电系统,延长电池的寿命,降低用户更换电池的周期,提高系统性能与降低系统开销,甚至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2)安全的需要:例如工业现场总线设备的本安要求,实现本安要求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降低系统的功耗;(3)降低电磁干扰:系统的功耗越低,电磁辐射的能量越小,对其它设备造成的干扰越小,如果所有的电子产品都设计成低功耗的,那么电磁兼容性设计会变得容易;(4)节能:特别是对电池供电系统来说,节能更为重要。一、降低系统的功耗具有下面的优点:*二、低功耗设备的特点首先要求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采用低功耗电路的设计方法,(1)硬件(2)软件电池驱动。安全性高。低EMI。采用LCD液晶显示器。采用微功耗、高抗干扰的CMOS集成电路。*三、降低功耗的措施及方法功耗产生的原因与功耗有关的因素降低功耗的措施*1、功耗产生的原因(1)耗能元件,如电阻等(2)P=U*I*2、与功耗有关的因素(1)电阻上消耗的功率(2)有源器件的开关转换阶段(3)集成电路内部和外部电容的充放电(4)系统的性能指标、负载能力、被处理信号的工作频率、电路的工作频率、电源的管理水平、零部件的性能、散热条件、接口的物理性能等对系统功耗起着重要的作用。*3、降低功耗的措施CMOS功耗的组成:动态+静态V2fCP-static*工作频率与功耗*示意:功耗与电压、频率的关系*由于工作电压通常是恒定的,因此经常通过减小平均电流来降低系统的总功耗。平均工作电流是系统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荷量。对一个系统来说,其总的运行时间应该被分为两个部分——高效工作期与低功耗体眠期*四、硬件系统的低功耗设计(1)微处理器选择选取CUP不同工作模式

正常模式空闲模式:50%休眠模式:RAM关机模式:RAMSAMSUNGS3C2410X(32bitARM920T内核*四、硬件系统的低功耗设计动态改变CPU的时钟具有高速和低速两套时钟

*(1)微处理器选择(续)高集成度的完全单片化设计内部电路可选择性地工作关闭不需要的内部或外部功能电路模块S3C2410X*总线宽度的误区

每条线路的容性负载都不太一样,但一般都在4~12PF之间。个例子:一片1MbitFlash通过8bit和16bit的总线与CPU相连,总线频率为4MHZ,总线电压为3.3V。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果:*四、硬件系统的低功耗设计(2)单电源、低电压供电模拟器件(例LM324)缺点:降低了系统的动态范围数字器件降低电源电压,一般不会有性能影响宽电源电压范围(省稳压器)15V220mw10V90mw5V15mwLM324供电电压与功耗的关系*四、硬件系统的低功耗设计*四、硬件系统的低功耗设计利用I/O引脚为外部设备供电*电压3-15v,电流10mA、20mA

建议用I/O口线的低电平来作驱动输出

*四、硬件系统的低功耗设计(3)传感器分时供电*四、硬件系统的低功耗设计(4)采用智能电源智能检测、预测系统的运行状态,采用相应的供电方式,以降低系统的功耗INTELspeedstep技术AMD的powernow技术Transmeta公司的LongRun技术*四、硬件系统的低功耗设计(5)降低系统的持续工作电流 改变状态用电,维持状态不用电在一些机电系统设计中,尽量使系统在状态转换时消耗电流,在维持工作时刻不消耗电流。例如IC卡水表、煤气表等,在打开和关闭开关时给相应的机构上电,开关的开和关状态通过机械机构保持,而不通过电流保持,可以进一步降低电能的消耗。*四、硬件系统的低功耗设计(6)选择低功耗的器件,在集成电路设计中采用低功耗的电路设计CMOS电路的特点和选用不用的引脚的处理-输出为高原则选用低功耗的存储器件(工作频率高)*从硬件上降低功耗小结器件电路设计*

五、软件系统的低功耗设计编译低功耗优化技术硬件软件化尽量减少处理器的工作时间采用快速的算法通信系统中提高通信的波特率数据采集系统中尽量降低采集的速率延时程序的设计考虑软件设计成中断驱动方式睡眠方式静态显示*五、软件系统的低功耗设计(1)编译低功耗优化技术①不同的指令执行的时间不同,消耗的功率不同②编译优化分类:代码大小执行时间节省功率目前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五、软件系统的低功耗设计(2)硬件软件化只要是硬件电路,必然消耗功率方案硬件完成的工作由软件实现:信号的抗干扰处理、滤波等综合考虑例:多媒体信号解码硬件解码:CPU性能要求低软件解码:CPU性能要求高比较功耗?*五、软件系统的低功耗设计(3)尽量减少处理器的工作时间嵌入式系统中,CPU的运行时间对系统的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