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译者的文化翻译能力_第1页
第一章 译者的文化翻译能力_第2页
第一章 译者的文化翻译能力_第3页
第一章 译者的文化翻译能力_第4页
第一章 译者的文化翻译能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译者的文化翻译能力翻译的定义翻译的分类中西方文化对比译者应具备的文化能力结语1.1引言翻译的定义

翻译被定义为“把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内容变为另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过程或结果,或者说把用一种语言材料构成的文本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再现出来”。——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

Totranslateistochangeintoanotherlanguage,retainingasmuchofthesenseasonecan.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换成另一种语言,并保持原文的意思不变。——英国18世纪著名学者塞缪尔·约翰逊SamuelJohnson

Translatingconsistsinreproducinginthereceptorlanguagetheclosestnaturalequivalentofthesourcelanguagemessage,firstintermsofmeaningandseconglyintermsofstyles.翻译是用最贴切、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A.Nida翻译的分类语内翻译(intralingualtranslation):即同一语言间不同语言变体的翻译,如把用古英语写的《贝奥武夫》译为现代英语,把长沙话译成普通话等。语际翻译(interlingualtranslation):即一种语言的符号与另一种语言的符号之间的口头或笔头的转换,如英译汉、汉译英等。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translation):即语言与非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间的翻译,语言与手势间的翻译、数学符号、音乐符号等都属于语符翻译。如:S=vt,即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

中西方文化对比社会人际关系观念: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2.思维模式:中国人善于形象思维;西方人善于抽象思维。3.饮食文化:中国人重视饮食;西方人饮食相对比较单调。4.交往方式:中国人喜问他人年龄、收入、家庭状况等,而在西方却是禁忌;中国人的寒暄语多,而西方人的寒暄语少。例如:中文中的一些寒暄语:原文:能与您见面真是三生有幸!译文:Gladtoseeyou!

It'smygreatfortuneofthreelivestoseeyou!

因此,译者不仅要具有双语能力,而且要具有双文化视野。称职的译者应是文化中介者,其职责是“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个人或群体之间的交流、理解和行动。例1A:Yourname?B:JoseManuelGomezPerez-Marin.A:Whydoyouhavesomanylastnames?B:Theyaremyfirstlastnameandmysecondlastname.I:They'remyfather'slastnameandmymother'slastname.A:法官B:被告人I:法庭译员分析:在法官询问被告人为什么他有那么多姓时,被告人回答说他的姓是由他的第一个姓和第二个姓组成的。在法庭译员的翻译中,译员并没有进行字面翻译,而是译为被告人的姓是“由他父亲的姓加母亲的姓构成的”。这就避免了法官怀疑被告人有多个化名以掩盖其身份的可能性,也省去了法庭上费时间进行解释的麻烦。正是由于译员具备了良好的文化能力,熟悉拉美国家的姓名文化,才能做到不拘泥于字面的灵活翻译,从而使得被告人和法官之间的交流能够顺利进行。例2原文:“我现在是和尚打伞,无发无天”。译文:“Iamasolitarymonkwalkingintherainwithatatteredumbrella.solitary:alone,withnootherpeopleorthingsaround.tattered:oldandtorn,inbadcondition.分析:原文用歇后语表明主席在当时的中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而译文看似忠实于原文,实际上歪曲了原文的意思,变成了“我是一个孤独的和尚,一个人撑着一把破雨伞,行走在雨中”,使西方媒体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毛主席是悲观主义者。例3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译文:Themountainisfamousnotbecauseofitsheight.

分析:原文是我国原外交部长李肇星在接受一个小国记者采访时所说的话。该记者在提问之前说自己来自一个小国,能否问部长一个问题。李肇星的回答借用了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示不论大国还是小国的记者都是平等的,都可以提问。当时的口译员将李肇星的话翻译为“Themountainisfamousnotbecauseofitsheight"。在译员停止翻译后,李肇星立即补充说,“Countries,bigorsmall,areequal”。因为,译员只翻译出了话语的表层意思,而没有传达出他话中的深层含义。例4原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译文1:Eventhecleveresthousewifecan'tmakebreadwithoutflour.译文2:Eventhecleveresthousewifecan'tcookamealwithoutrice.例5原文:ItisaGreekgifttoyou.译文1:这是给你的希腊礼物。译文2:这是图谋害你的礼物。Greekgift来源于著名的“特洛伊战争”:特洛伊战争中希腊人使用“木马计”,特洛伊人将希腊人留下的“礼物”——大木马拖进城,导致藏在木马中的希腊人与城外大军里应外合,摧毁了特洛伊城。Greekgift就是指那只木马,后来用来比喻:存心害人的礼物。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否具有文化能力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决定着交流活动的成功与失败。翻译操作的对象是语言,但成功的翻译离不开对文化的恰当处理。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译者应具备的文化能力1.什么时候删减以及删减的内容2.什么时候添加以及添加的程度3.什么时候改写以及怎样改写4.什么时候直译5.什么时候拒绝翻译1.什么时候删减以及删减的内容什么情况下译者可以对原文进行删减:由于两国语言习惯不同,适于甲国之表现法,未必适于乙国表现法时;以甲国文字译为乙国文字,非外国人所能解,亦非外国人所乐读的内容;原文拖沓累赘之处。例6原文:猪在圈里的工作,主要的是“吃、喝、拉、撒、睡”,此外便没有什么。译文:Apighasnothingtodointhestybutalternatelyeatandsleep.分析:“依西人礼俗,生理方面若干事,多默而不言,亦不形诸笔墨”。正是意识到这一点,译者对原文作了必要的删减,保证了译文在英语读者中的可接受性。例7原文:水映山容,使山容益添秀媚,山清水秀,使水能更显柔情。有诗云:岸上湖中各自奇,山觞水酌两相宜。只言游舫浑如画,身在画中原不知。译文:Thehillsovershadowthelake,andthelakereflectsthehills.Theyareinperfectharmony,andmorebeautifulthanapicture.分析:中文旅游材料喜欢引用诗词典故使宣传材料富有诗情画意,中文读者对这些并无多大实质内容的引用也喜闻乐见;而英文旅游材料崇尚简洁、朴实的行文风格,过于累赘重复的语言反而使读者感到厌烦。所以,译者可以适当将汉语行文中喜欢引用的诗词典故等省略不译。2.什么时候添加以及添加的程度因为“在一种文化里头有一些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外一种文化里却要费很大力气加以解释”。考虑到译入语读者对原语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在译文中对原文中的有关背景知识和特定的文化词语进行文内解释或文外注释。例8原文:这里是撒尼人聚居区,传说中阿诗玛的故乡。译文:ThisplaceispopulatedbytheSanipeople,oneoftheoffshootsoftheYinationality.Accordingtothelegend,itisthenativeplaceofAshima,amostbeautifulandtalentedfolksongsinger.例9原文:在中国,如果你要问“谁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人”,会有很多人告诉你:“孔子。”初译稿:InChina,ifyouask"WhoisthemostfamouspersoninancientChina",manypeoplewilltellyou,"Kongzi".ThatishowConfuciusiscalledinChinese.Kongwashissurnameandzi"master"wasarespectfultermofaddress.修改稿:InChina,ifyouask"WhoisthemostfamouspersoninancientChina",manypeoplewilltellyou,"Kongzi".ThatishowConfuciusiscalledinpresent-dayChinese.Kongwashissurnameandzi"master"wasarespectfultermofaddress.InthepastpeoplealsoreferredtohimasKongFuzi'MisterKong'.WhentranslatedintoLatinandEnglish,KongFuzibecameConfucius.分析:原文是散文《孔子》中开篇的第一句话。如果译者不加考虑,上面这句话完全可以翻译为:InChina,ifyouask"WhoisthemostfamouspersoninancientChina",manypeoplewilltellyou,"Kongzi".考虑到“Kongzi”这个名字对于一般的西方读者来说可能没有什么意义,译者在翻译这句话的时候,在译文中对“Kongzi”的具体含义在行文中做了解释。译文在送给美国专家进行润色时,专家对这一译文又进行了详尽地补充和解释,明确了“Kongzi”和“Confucious”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Confucius”的来历。例10原文: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译文:ThreecobblerswiththeirwitscombinedequalChukehLiang,themastermind.分析:“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是智慧的象征。但英语读者不知道他是什么人。译文中增加withtheirwitscombined和themastermind,充分再现了原语的文化信息。例11原文:宝玉道:“我是要做姜太公的。”便走下石矶,坐在池边钓起来,岂知那水里的鱼看见人影儿,都射到别处去了。——《红楼梦》第八十一回译文:“I'mgoingtofishlikeChaingTaiKung,"Pao-yunannouncedashewalkeddownthestonestepsandsatdownbythepool.Buthisreflectionfrightenedthefishaway.分析:“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是一个典故。为了让读者了解这一典故的文化蕴意,译者对“姜太公”加了脚注:ChiangShangoftheeleventhcenturyB.C.wassaidtofishbytheWeishuiRiver,holdalinewithnohookorbait,threefeetabovethewater,andsayingatthesametime,"Whoeverisordained,comeandtakethebait."1.2.3什么时候改写以及怎样改写在翻译过程中,如果照搬原文,结果可能会违背译入语的文化习俗、审美心理以及意识形态,引起读者的反感或误导读者,这时,就要对原文进行改写。例12原文:主席问陈妻:“你们俩感情好不好?”陈妻答:“好”。主席听了感到非常高兴。译文:ThenChairmanMaotalkedwithmywife.Hewaspleasedtoknowthatwehadahappyhomelife.分析:原文表现出主席对普通人的亲切关怀。但如果直译这句话,意义就变了味道。因此,译文将原文的直接引语,淡化处理为间接引语。这样做就使译文在尽量传递原文主旨的情况下,避免了文化上的误读。例13原文:除了上坟烧纸,若有本家爷们到他那里去,不许接待......译文:They'ernottoreceiveyounggentlemenfromourhouseexceptwhen:theygotosacrificeatoneofthegrave

there...分析:“烧纸”是东方人祭祀亡灵的一个特殊文化习俗。英语词汇中“sacrifice”可以表达类似的含义。这里如果将“烧纸”直译成“burnpiecesofpaper”,就会失去其“祭祀”的文化特征。例14原文:这不是打落水狗么?——茅盾《子夜》译文:Why,that'skickingamanwhenhe'sdown!分析:汉语中常用狗比喻坏人,如“狗头军师”、“狗腿子”等。而西方人眼中的狗是非常可爱的动物,是忠实的象征。由于这种文化概念的差异,如果把“打落水狗”直译为hittingadogwhenhefallsinwater,西方读者则不会把狗和某类人联系起来,反而会认为人类太残酷无情了。1.2.4什么时候直译直译法指用译语中的“对应”词译出原语中文化信息。这能够尽可能多的保留原语文化特征,开阔译语读者的文化视野,促进两种文化间的交流。例15原文: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相公,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来!——吴敬梓《儒林外史》译文:"Don'tbeafool!"heroared,"Justpassingoneexaminationhasturnedyourheadcompletely——you'relike

atoadtryingtoswallowaswan!"分析:原文中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照字面直译不会给西方人的理解造成困难。相反,如果把它译成“todowhatisimpossible",那就会使译文完全丧失了原文的风姿,而显得索然无味。译文读者便不可能享受到汉语中这一脍炙人口的佳句,译者则在介绍中国文化方面放弃了自己的职责。例16原文:“他一家子在这儿,他的房子、地在这儿,他跑?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周立波《暴风骤雨》译文:"Escape?Buthis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