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一节施工定额_第1页
第三章一节施工定额_第2页
第三章一节施工定额_第3页
第三章一节施工定额_第4页
第三章一节施工定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51第三章定额编制与应用2023/2/52第三章定额编制及应用一、施工定额概述施工定额是规定在合理的劳动组织和正常施工条件下,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生产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它反映了企业的施工水平、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是直接用于建筑施工管理的定额,是编制施工预算实行内部经济核算的依据。施工定额由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消耗定额三部分组成。施工定额是以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为标定对象。施工定额是以先进合理为原则的定额水平制定的。第一节公路工程施工定额2023/2/53第一节公路工程施工定额

施工定额的性质和作用

1、施工定额的性质——施工定额是建筑安装企业内部管理的定额,属于企业定额的性质。

2、施工定额的作用

1)施工定额是企业计划管理的依据。

2)施工定额是下达施工任务书和限额领料单的依据。

3)是编制单位工程施工预算,进行施工预算和施工图预算“两算对比”,加强企业经济核算和成本管理的依据。

4)施工定额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

5)是编制预算定额的基础资料。

2023/2/543、施工定额的编排及内容(1)施工定额的编排18章(2)施工定额的内容文字说明

1)总说明

2)章说明

3)分节说明分节定额

分节定额包括分节说明,定额表和附注。定额表又可分为表头、表格和表注,其中表格又包括劳动定额表和机械定额表两部分。

附录部分附录放在定额分册的最后,作为使用定额的参考和换算的依据。包括名词解释,必要时附图解说明;先进经验介绍及先进工具介绍;参考资料。

2023/2/552023/2/56劳动定额(1)劳动定额的概念及制定原则

1)劳动定额

劳动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施工)组织和生产(施工)技术条件下,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的劳动消耗标准。

2)制定劳动定额的原则必须有技术依据。必须坚持先进合理的定额水平。要反映施工(生产)中的新工艺、新技术。要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合格为前提。要坚持专群结合。4、施工定额的表现形式2023/2/57(2)劳动定额水平劳动定额水平事指国家或职工完成规定工作应消耗的劳动量要求的高低程度。2023/2/58每工产量1=小组每天产量小组成员数总和=(班组)产品数量消耗的总工日数时间定额=(个人)公式:单位:工日/m、m3、10m2、t、块……1工日X小组成员数1工日劳动定额的表现形式

1)时间定额

时间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某工种、某种技术等级的工人小组或个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消耗的工作时间。2023/2/59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1=小组单位产品的时间定额小组成员数总和=(班组)产品数量消耗的总工日数

产量定额=(或每工产量)(个人)公式:单位:m、m3、10m2、t、块/工日……1产量时间定额=小组成员工日数总和/小组台班产量1产量X小组成员数2)产量定额

产量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某工种、某技术等级的工人小组或个人,在单位时间内(工日)所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2023/2/510例:某工地经观测,一个工人用四小时,开挖了合格地槽1m3,则:时间定额为:0.5工日/m3如果这个工人用一工日,应完成多少合格地槽呢?2m3/工日→这就是劳动定额的第二种表现形式:2023/2/5113)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的关系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互为倒数.即:

时间定额×产量定额≡1注意:对小组,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不成倒数关系。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之积恰好等于小组成员数总和。2023/2/512例题例1某土方工程二类土,挖基槽的工程量为450m3,每天有24名工人负责施工,时间定额为0.205工日/m3,试计算完成该分项工程的施工天数。解:(1)计算完成该分项工程总劳动量总劳动量=450×0.205=92.25(工日)

(2)计算施工天数施工天数=92.25/24=3.84(取4天)即该分项工程需4天完成。2023/2/513

例2某二砖混水外墙,由11人砌筑负责施工,产量定额为0.862m3/工日,试计算一个月完成的工程量。解:(1)计算小队每日完成的工程量工程量=11×0.862=9.48(m3)

(2)计算一个月工程量一个月工程量=9.48×30=284.4(m3)即该小队一个月完成的工程量为284.4m3

。2023/2/514机械台班使用定额及其表现形式

(1)概念

它是指在合理的劳动组合与合理使用机械的条件下,利用某种机械生产单位合格建筑产品所必须的工作时间,或者在单位工作时间内所应生产的合格产品的数量。一个机械台班:8h

2023/2/515(2)机械台班使用定额的表现形式1)机械时间定额2)机械产量定额

机械时间定额*机械产量定额=12023/2/5163)机械和人工共同作用时的人工定额2023/2/517

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是指在合理使用材料的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一定品种、规格的原材料、燃料、半成品、配件和水、电、动力等资源(统称为材料)的数量标准。(1)工程材料的种类主要材料周转材料辅助材料低值易耗品2023/2/518(2)材料消耗定额的组成

完成单位合格建筑产品所必须的材料消耗量由两部分组成:即单位合格产品生产中所必须的净用量及其合理损耗量。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材料损耗量

=材料净用量×(1+损耗率)

其中,净用量可通过:现场技术测定、实验室试验、理论计算等方法获得。损耗量可通过现场统计方法获得。

(3)材料消耗定额的作用

1)是企业确定材料需要量和储备量的依据。

2)是企业编制材料供应计划的依据。

3)是施工队对工人班组签发限额领料单的依据,也是考核分析班组用料情况、奖励节约的依据。

4)是实行材料核算、推行经济责任制,促进材料合理使用的重要手段。2023/2/519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材料损耗量材料消耗量材料损耗量1)材料损耗率=×100%材料总耗量=1-材料损耗率材料净耗量材料消耗量

=材料净用量×

(1+材料损耗率)2)(4)材料消耗定额的计算2023/2/520例:试计算每100m2墙面贴150×150×5磁砖项目磁砖和砂浆的净用量。已知:结合层为20厚1:2.5水泥砂浆,灰缝为1:1水泥砂浆,灰缝宽为2。

解:2023/2/521采用标准砖计算一砖墙每立方米砖和砂浆的材料消耗量。标准砖:240×115×53

解:(砖宽+灰缝)×(砖厚+灰缝)×砖长1

砂浆=1m3–

砖数体积由1m3一砖墙砖数=砂浆=1-0.24×0.115×0.053×529.1=0.226(m3)(0.115+0.01)×(0.053+0.01)×0.241则净用量:砖数==529.1(块)则消耗量:砖数=529.1/(1-0.4%)=531.22(块)砂浆=0.226/(1-1%)=0.2283(m3)2023/2/5225、施工定额的编制原则和依据(一)编制原则

平均先进性原则简明适用性原则以专家为主编制定额的原则独立自主的原则(二)编制依据

1)交通部颁发的各项建安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2)施工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3)建筑安装工人技术等级标准。

4)技术测定资料,经验统计资料,有关半成品配合比资料等。2023/2/5231、施工过程及其分类(1)施工过程的含义

在建筑工地范围内所进行的生产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建造、改建、修建或拆除建筑物或构筑物。

(2)施工过程的分类

根据施工过程组织上的复杂程度,可以分解为工序、工作(操作)过程和综合工作(动作)过程。按照工艺特点,施工过程可以分为循环施工过程和非循环施工过程两类。

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过程研究2023/2/524示例:2023/2/5252、工作时间分类(1)工人工作时间消耗的分类工人工作时间定额时间非定额时间休息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多余或偶然工作时间停工时间违反劳动纪律损失的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有效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2023/2/526(2)机械工作时间分析机械工作时间定额时间非定额时间有效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停工时间多余或偶然工作时间违反劳动纪律时间正常负荷下的工作时间降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与操作有关的中断时间工人休息时间与机械有关的中断时间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2023/2/527三、测定时间消耗的基本方法-----计时观察法1、计时观察法概述

计时观察法,是研究工作时间消耗的一种技术测定方法。它以研究工时消耗为对象,以观察测时为手段,通过密集抽样和粗放抽样等技术进行直接的时间研究。计时观察法由于工程施工中以现场观察为主要技术手段,所以也称现场观察法。2023/2/5282、计时观察法的工作步骤:(1)确定计时观察的施工过程(2)划分施工过程的组成部分(3)选择正常施工条件(4)选择观察对象(5)观察测时(6)整理和分析观察资料(7)编制定额2023/2/5293、计时观察法的分类计时观察法测时法选择测时法连续测时法写实记录法数示法图示法混合法工作日写实法2023/2/530

(1)测时法按记录时间的方法不同分选择测时法和连续测时法。

1)记录时间的方法

a、选择测时法

方法:当被观察的某一循环工作的组成部分开始,观察者立即开动秒表,当该组成部分终止,则立即停止秒表,记录时间,并把秒针拨回到零点。下一组成部分开始,再开动秒表,如此依次观察下去,并依次记录下延续时间(见下表3-1)。2023/2/5312023/2/532

b、连续测时法方法:在工作进行中和非循环组成部分出现之前一直不停止秒表,秒针走动过程中,观察者根据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定时点,记录它的终点时间;由于这个特点,在观察时,要使用双针秒表,以便使其辅助针停止在某一组成部分的结束时间上。连续法测时的记录见表3-2。2023/2/5332023/2/5342)测时法的观察次数测时法观察次数表表3-3

精确度要求观察次数

稳定系数Kp算术平均值精确度5%以内7%以内10%以内15%以内20%以内1.596555216117552.52315106533018128643925151075473119118表中:其中:xmax——最大观测值;

xmin——最小观测值。2023/2/535

3)测时数据的整理观测所得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即为所求延续时间。为使算术平均值更加接近于各组成部分延续时间的正确值,必须删去那些显然是错误的以及误差极大的值。清理方法:首先,从测得的数据中删去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偏差极大的数据,然后,再从留下的测时数据中删去偏差极大的可疑数据,用误差极限式及误差调整系数表求出最大极限和最小极限之外的偏差极大的可疑数值。2023/2/5362023/2/537

(2)写实记录法

1)记录时间的方法

a、数示法测定时直接用数字记录时间的方法。这种方法可同时对2个以内的工人进行测定,适应于组成部分较少而且较稳定的施工过程。记录时间的精确度为5~10s。观察的时间应记录在数示法写实记录表中(表3-5)。

b、图示法用图表的形式记录时间(见表3-6)。记录时间的精确度可达0.5~1min。适用于观察3个以内的工人共同完成某一产品的施工过程。此种方法记录时间与数示法比较有许多优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图示法较数示法的使用更为普遍。2023/2/538

2023/2/5392023/2/540

c、混合法

2023/2/541

2)写实记录法的延续时间

2023/2/542

【例3-2】木工小组5人,观测过程为混凝土矩形板木模板制作这一施工过程,确定写实记录法所需的总延续时间。解:查表2-8:⑴5人小组,则至少应测定2个相同组织的木工小组;⑵总延续时间的最小值是8h;⑶测定完成产品的最低次数是4次;⑷参照一般工效水平:5人小组每天完成三套6m长的混凝土矩形板的模板制作,每套需2.5h左右;故:在8h内,可完成8/2.5=3.2次<4次所以,应延长其延续时间为2.54=10h;并且应对两个相同组织的木工小组进行二份写实记录方能取得较完善、准确、可靠的测定资料。2023/2/5432023/2/544

(3)工作日写实法特点:是一种研究整个工作班内的各种工时消耗的方法。目的:一是取得编制定额的基础资料;二是检查定额的执行情况,找出缺点,改进工作。分类:按写实对象不同,分个人工作日写实、小组工作日写实和机械工作日写实。

1)基本要求:

a、因素登记b、时间记录

c、延续时间d、观察次数

2)工作日写实结果的整理

采用专门的工作日写实结果表,见表3-10。2023/2/545

3)写实结果的汇总工作日写实结果汇总,应按实际需要进行,见表3-11。如为了掌握某工种的工时利用和实际工效情况,或者为制定标准工时规范等,可进行汇总(同工种不同施工过程也可汇在一起),其他可不汇总。汇总时,各类时间消耗栏均应按时间消耗的百分数填写。表中“加权平均值“的计算方法为式中:――加权平均值

――所测各小组的工人数

――所测各小组各类工时消耗的百分比

2023/2/546

2023/2/547?2023/2/548

4、汇总整理汇总整理就是将写实记录法所取得的若干原始记录表记载的工作时间消耗和完成产品数量进行汇总,并根据调查的有关影响因素加以分析研究,调整各组成部分不合理的时间消耗,最后确定出单位产品所必须的时间消耗量。这是技术测定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搞好汇总整理,才能完成对某一施工过程的技术测定。摘要整理表如下表2023/2/5492023/2/5502023/2/5515、工作抽样法

工作抽查法则是应用统计学中的抽样方法的原理来研究人或机械的活动情况和时间消耗。

2023/2/552四、施工定额的编制1、劳动定额的编制办法

编制劳动定额包括拟定施工的正常条件和拟定时间(产量)定额两部分工作。

(1)拟定施工的正常条件

(2)拟定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2023/2/553劳动定额水平确定的方法经验统计法工作测定法比较类推法经验估工法统计分析法直接测定分析计算写实记录法工作日写实法计时观测工作抽样回归分析标准资料法2023/2/554

1)技术测定法

技术测定法也就是计时观察法。确定的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和休息时间之和,就是劳动定额的时间定额。

2023/2/555(2)产量定额为2023/2/556

2)比较类推法比较类推法又称典型定额法,是以同类或相似类型的产品或工序的典型定额项目的定额水平为标准,经过分析比较,类推出同一级定额中相邻项目的定额水平的方法。2023/2/557【例3-3】已知人工挖运松土(运距20m)的时间定额及普通土、硬土和松土耗用工时的比例关系(见表3-12),试推算普通土和硬土的时间定额。表3-12土的类别临时工时比例人工挖运土方、运距20m槽外槽内松土1.000.1580.177普通土1.50硬土2.122023/2/558

解:按比例系数推算普通土和硬土在相应条件下的时间定额:挖槽外普通土:1.5×0.158=0.237工日/m3

挖槽内普通土:1.5×0.177=0.266工日/m3

挖槽外硬土:2.12×0.158=0.335工日/m3

挖槽内硬土:2.12×0.177=0.375工日/m3

2023/2/559

3)经验估工法经验估工法是定额专业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根据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工艺操作规程,分析所使用的工具、设备、原材料及其施工技术组织条件和操作方法的繁简、难易等情况,凭实践经验估定劳动定额的一种方法。设M为所需的平均时问,则:式中:a——较短时间;b——较长时间;c——般时间。2023/2/560相应的方差为:标准偏差为:σ值越大,说明数据越分散;σ值越小,说明数据越集中。设工时定额为T,则:或

λ为标准离差系数

2023/2/561【例3-5】已知完成某项任务得先进工时消耗4h,保守得工时消耗为9h,一般得工时消耗为6h,问(1)如果要求在7h内完成,其完成任务得可能性有多少?(2)要使完成任务得可能性P(λ)=70%,则下达的工时定额应是多少?解:(1)已知t=7h,求P(λ)

查表2-13,则P(λ)=0.84,即当估工定额为7h,能完成的可能性为84%。(2)已知P(λ)=0.70,求t:查表2-13,λ=0.5,则即概率为70%的工时定额为6.7h。2023/2/562某工作用经验估计法测定定额,聘请了10名有各种经验的专家对每完成1件产品进行背对背调查,调查结果经初步分析如下表:问题:根据上述资料,用经验估计法编制施工定额的劳动消耗定额,定额水平为平均先进水平(有70%的工人达不到的水平)。已知,完成工作的概率与标准离差系数见下表:

2023/2/5631.先计算乐观时间(a)、悲观时间(b)和正常时间(c),根据已知数据用算术平均法计算;2.计算平均时间M=(a+4c+b)/6;3.计算标准偏差δ=(b-a)/6;4.根据概率计算定额时间T=M+δ×λ;5.根据定额时间确定劳动定额。参考答案:1.计算乐观时间(a)、悲观时间(b)和正常时间(c)a=(8.4+8.6+8.8)/3=8.6(h)b=(15.4+15.6+15.8)/3=15.6(h)c=(10.4+10.6+10.8+10.2)/4=10.5(h)2.计算平均时间:M=(8.6+4×10.5+15.6)/6=11.03(h)3.计算标准偏差:δ=(15.6-8.6)/6=1.174.根据题目要求有70%的工人达不到的水平,即有30%的工人能够达到的水平,查表的λ=-0.525,则:T=11.03+1.17×(-0.525)=10.42(h)5.时间定额=10.42÷8=1.303(工日/件)产量定额=1÷1.303=0.768(件/工日)2023/2/564第二节劳动定额

4)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利用过去同类工程项目或生产同类产品的实际工时消耗的资料,经过分析整理,结合当前的施工(生产)技术组织条件的变化因素制定劳动定额的一种方法。2023/2/5652023/2/566

如果把统计分析法和经验估工法的概率估计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科学地掌握定额水平,使之先进合理,这种方法叫做概率测算法。概率测算法的步骤是:

1)确定有效统计数据对取得的某一生产活动的若干个工时消耗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把明显的偏高或偏低的数据删掉。

2023/2/5672)计算工时消耗的平均值:

3)计算工时消耗数据的均方差:

4)运用正态分布确定时间定额:2023/2/568【例3-7】已知由统计得来得公式消耗数据资料为:40、60、70、70、60、50、50、60、60(同例3-6),(1)试用概率测算法确定欲使35%得工人能够达到或超过得平均先进值;(2)如果将52.84作为时间定额,能达到概率得是多少?解:(1)由例3-6已算出

查表2-12,当P(λ)=0.35时,λ=-0.375

则:t=59+(-0.375)×9.43=55.46

(2)由例2-5求出得平均先进值为52.84。能达到此值得概率为:查表2-13得P(-0.65)=0.255即只有25.5%得工人能达到此水平。2023/2/569

2、机械定额的编制方法

(1)机械净工作率的确定

1)循环动作机械小时生产率的确定纯工作1h净工作率=机械纯工作1h正常循环次数×一次循环生产的产品数量

2)连续动作的机械小时生产率的确定纯工作1h净工作率=工作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工作时间(h)

(2)机械正常利用系数的确定机械利用系数=工作班内净工作时间÷机械工作班时间2023/2/570(3)计算施工机械定额

1)机械产量定额机械产量定额=机械1h净工作率×工作班内净工作时间

=机械1h净工作率×工作班延续时间×机械利用系数

2)机械时间定额机械时间定额=1÷机械产量定额2023/2/571用工作量写实法,确定自卸汽车运输路基土方(装载机装车)的机械定额。已知各项基础参数如下表所示:1.假定时间利用系数为0.9,请问其循环工作时间和台班循环次数是多少?2.假定自卸汽车的车箱容积为8m3,每天施工12h,每天准备机具和保养等消耗的时间为10min,试计算其每1000m3时间定额。2023/2/5721.计算循环工作时间循环工作时间=装车、卸车、调位、等待、运行所消耗的时间之和,即:3.305+1.325+1.250+1.000+11.952+10.676=29.508(min)2.计算台班循环次数台班循环次数=台班工作时间×时间利用系数÷循环工作时间,即:8×60×0.9÷29.508=14.64(次)3.计算时间定额每天施工12h,自卸汽车的循环次数:(12×60-10)×0.9÷29.508=21.655(次)每天完成的土方数量为:21.655×8=173.241(m3)时间定额为:12÷8÷173.241×1000=8.658(台班/1000m3)2023/2/573三、某沟槽长335.1m,底宽3m,室外地坪设计标高为-0.3m,槽底标高-3米,无地下水,放坡系数为1:0.67,沟槽两端不放坡,采用挖斗容量为0.5m³的反铲挖掘机挖土,载重量为5吨的自卸汽车将开挖土方量的60%运走,运距为3km,其余土方量就地堆放。经现场测试有关数据如下:

1.假设土的松散系数为1.2,松散状态容重为1.65t/m³。

2.假设挖掘机的铲斗充满系数为1.0,每循环一次时间为2分钟,机械时间利用系数为0.85。

3.自卸汽车每一次装卸往返需24分钟,时间利用系数为0.80。问题:

1.该沟槽土方工程开挖量为多少?

2.所选挖掘机、自卸汽车的台班产量是多少?

3.所需挖掘机、自卸汽车各多少个台班?

4.如果要求在11天内土方工程完成,至少需要多少挖掘机和自卸汽车?2023/2/574分析:1.沟槽土方量:[3+0.67×(3-0.3)]×(3-0.3)×335.1=4351.14m32.挖掘机:每小时循环次数:60/2=30次纯工作1小时生产率:30×0.5×1=15(m3/小时)台班产量=15×8×0.85=102(m3/台班)自卸汽车:每小时循环次数:60/24=2.5次纯工作1小时生产率:2.5×5/1.65=7.58(m3/小时)台班产量=7.58×8×0.80=48.51(m3/台班)3.挖掘机台班数:4351.14÷102=42.66自卸汽车台班数:4351.14×60%×1.2÷48.51=64.584.挖掘机台数:42.66÷11=3.88≈4自卸汽车台班数:64.58÷11=5.87≈62023/2/575施工机械台班使用定额编制示d=60×q×Kp(m3/h)trs式中:d——小时生产率(m3/h);

q——刀片容量,理论上计算的松散体积(m3);

rs——土最初的松散系数,指土经挖掘后的松散体积与原自然体积之比;

Kp——坡度影响系数,平地取1.0,上坡(坡度5%~10%)取0.5~0.7,下坡(坡度5%~15%)取1.3~2.3;

t——每一循环的延续时间(min);t=L1+L2+L1+L2+ta+tbv1v2v3其中:L1——推(切)土长度(m);L2——松土长度(m);

V1——推土时推土机的行驶速度(m/min);1.推土机的定额概算(1)推土机的小时生产率2023/2/576V2——送土时推土机的行驶速度(m/min);

V3——回程时推土机的行驶速度(m/min);

ta——推土机转向时间(min);tb——推土机换档时间(min)。(2)台班产量定额

Dc=d×8×Kb(m3/台班)式中:Dc——台班产量定额(m3/台班);d——小时生产率(m3/台班)

Kb——时间利用系数(取0.8~0.85)。

2.铲运机的定额测算(1)铲运机的小时生产率d=60×q×K0trs式中:d——小时生产率(m3/h);q——

铲斗的几何容积(m3);

rs——土最初的松散系数;2023/2/577K0——铲斗的充盈系数,指装入铲斗内土的体积与铲斗几何容积之比,一般砂土为0.75,其他土为0.85~1.0,最高可达1.3;

t——没循环的延续时间(min);t=L1+L2+L3+L4+ta+tbv1v2v3v4其中:L1、L2、L3、L4——分别为铲土、运土、卸土、空回的行驶长度(m);

v1、v2、v3、v4——分别为铲土、运土、卸土、空回行驶速度(m/min);

ta——推土机转向时间(min);tb——推土机换档时间(min)。(2)台班产量定额

Dc=d×8×Kb

(m3/台班)式中:Dc——台班产量定额(m3/台班);d——小时生产率(m3/h);

Kb——时间利用系数(取0.75~0.80)。

3.挖掘机的定额测算(1)挖掘机的小时生产率d=60×q×Kctrs2023/2/578式中:d——小时生产率(m3/h);q——

挖斗的几何容积(m3);

rs——土最初的松散系数;Kc——挖斗挖土的充盈系数;

t——每一循环的延续时间(min)。(2)台班产量定额

Dc=d×8×Kb

(m3/台班)式中:Dc——台班产量定额(m3/台班);d——小时生产率(m3/h);

Kb——时间利用系数(取0.75~0.80)。

4.自卸汽车的定额测算(1)自卸汽车的小时生产率d=60×m(m3/h)t式中:d——小时生产率(m3/h);

m——每车定额容量,即平均装载量;m=q×Kc或m=q0×Kdrsp2023/2/579其中:q——自卸汽车车箱几何体积(m3),对于车箱无后挡板的,应根据车箱有关尺寸和土的自然倾角进行计算;

rs——土最初的松散系数;Kc——车箱装载的充盈系数;

q0——自卸汽车的设计载重量(kg);p——土的密度(kg/m3);

Kd——自卸汽车载重量利用系数(0.95~1);

t——每一循环的延续时间(min)。

t可以用下式计算:t=2L+ta+tb+tc+tdv式中:L——装车地点至卸料点的路程;

v——平均行驶速度(m/min);指重车平均行驶速度与空车行驶速度的算术平均速度;

ta——调位时间(min);tb——卸车时间(min);

tc——装车时间(min);td——候车时间(min)。2023/2/580

(2)台班产量定额

Dc=d×8×Kb(m3/台班)式中:Dc——台班产量定额(m3/台班);d——小时生产率(m3/h);

Kd——时间利用系数(一般在0.8左右)。

5.混凝土搅拌机的定额测算(1)混凝土搅拌机的小时生产率d=3600×m×KA

(m3/h)t式中:d——小时生产率(m3/h);m——搅拌机的设计容积(m3);

KA——混凝土出料系数(混凝土出料体积与搅拌机设计容积之比);

t——每一循环的延续时间(min)。(2)台班产量

Dc=d×8×Kb

(m3/台班)式中:Dc——台班产量定额(m3/台班);

d——小时生产率(m3/h);Kb——时间利用系数。2023/2/5816.沥青混合料摊铺机的定额测算(1)沥青混合料摊铺机的小时生产率

d=h×B×v×P(t/h)或d=h×B×v(m3/h)式中:d——摊铺机生产效率(m3/h或t/h);

h——铺层厚度(m);

B——摊铺带宽度(m);

v——摊铺工作速度(m/h);

P——沥青混合料密度(t/m3)(2)台班产量定额

Dc=d×8×Kb

(m3/台班或t/台班)式中:Dc——台班产量定额(m3/台班或t/台班);

d——小时生产率(m3/h或t/h);

Kd——时间利用系数(一般取0.75)。2023/2/5827.起重机的定额测算(1)起重机的小时生产率d=60×m(t/h)ta+tb+tc式中:ta——起重机独立工作的循环组成部分的延续时间(min);

tb——起重机和安装工人协同工作的循环组成部分的延续时间(min);

tc——每一循环重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2)台班产量定额

Dc=d×8×Kd

(m3/台班或t/台班)式中:Dc——台班产量定额(t/台班);

d——小时生产率(t/h);

Kd——时间利用系数(一般取0.85~0.90)。2023/2/5833、材料定额的编制(1)材料的分类按作用与形态分按消耗性质分主要材料辅助材料零星材料周转性材料形成工程实体的材料不可避免的损失材料摊销材料一次性消耗材料2023/2/584(2)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基本方法

a.观测法

b.试验法

c.统计法

d.计算法2023/2/585a、观察法亦称施工实验法,就是在施工现场,对生产某一产品的材料消耗量进行实际测算。观察法主要适用于制定材料损耗定额。b、试验法也称为实验室试验法,是在实验室内进行观察和测定工作。适用于研究材料强度与各种材料消耗的数量关系,以获得多种配合比,并以此为基础计算出各种材料的消耗数量。2023/2/586c、统计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它是以现场积累的分部分项工程拨付材料数量,完成产品数量、完成工作后材料的剩余数量的统计资料为基础,经过分析,计算出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量的方法。d、计算法也称理论计算法,是根据施工图纸和建筑构造要求,用理论公式算出产品的净耗材料数量,从而制定材料的消耗定额。计算法有三种具体方法,即:直数法、样板裁截法、运筹下料法。

2023/2/587例:试计算每100m2墙面贴150×150×5磁砖项目磁砖和砂浆的净用量。已知:结合层为20厚1:2.5水泥砂浆,灰缝为1:1水泥砂浆,灰缝宽为2。

解:2023/2/588采用标准砖计算一砖墙每立方米砖和砂浆的材料消耗量。标准砖:240×115×53

解:(砖宽+灰缝)×(砖厚+灰缝)×砖长1

砂浆=1m3–

砖数体积由1m3一砖墙砖数=砂浆=1-0.24×0.115×0.053×529.1=0.226(m3)(0.115+0.01)×(0.053+0.01)×0.241则净用量:砖数==529.1(块)则消耗量:砖数=529.1/(1-0.4%)=531.22(块)砂浆=0.226/(1-1%)=0.2283(m3)2023/2/589

(3)周转材料消耗定额的计算定义:

周转性材料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多次使用,反复周转的工具性材料、配件和用具等,如挡土板、模板和脚手架等。2023/2/590周转性材料消耗量的制定

(一)周转使用量计算

(二)周转回收量计算

(三)周转材料的摊销量计算2023/2/591

周期性材料的消耗量,应按照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方法进行计算。周转性材料的摊销量与周转次数有直接关系。各种材料的周转及摊销定额,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2023/2/592周转性材料消耗—摊销量摊销量是指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建筑产品,一次所需要摊销的周转性材料的数量。①不考虑补充和最终回收量摊销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②考虑补充和最终回收量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即每次等价用量-每次回收量)2023/2/593例题:某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模板接触面积为50m2,查表可知一次使用模板每10m2需用板材0.36m3,方材0.45m3,模板周转次数6次,每次周转损耗率16.6%,支撑周转9次,每次周转损耗率为11.1%,试计算混凝土模板一次需用量和施工定额摊销量。2023/2/594解:①不考虑补充和最终回收量摊销量=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1)模板一次使用量=50×(0.36m3/10m2)=1.8m32)摊销量=1.8m3/6=0.3m33)支撑一次使用量=50×(0.45m3/10m2)=2.25m3

4)摊销量=2.25m3/9=0.25m32023/2/5951)模板周转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