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公开课)_第1页
十六年前的回忆(公开课)_第2页
十六年前的回忆(公开课)_第3页
十六年前的回忆(公开课)_第4页
十六年前的回忆(公开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缅怀先烈”之旅班级:六(3)执教:孟令军1、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光荣传统;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3、了解文章写作顺序,并在习作中运用。单元导学:10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三组深深的怀念(回忆录)

《十六年前的回忆》

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回忆录,把我们带到那腥风血雨的年代……

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1927年4月6日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被捕后,他受尽了敌人的严刑拷打,但他始终无所畏惧,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李大钊李大钊的女儿

李星华

李大钊的夫人:

赵纫兰

籍屉怖瞅魔胖刑哼峻残匪窝啃舅学一学bùxíngjiùpàngjítìchǒumóhēngjùncánfěiwōkěn(书籍)(抽屉)(恐怖)(瞅见)(魔术)(肥胖)(刑法)(哼哈)(峻峭)(残忍)(土匪)(窝火)(啃东西)(舅舅)阀娱僻怖宪胖刑押舅绞fáyúpìbùxiànpàngxíngyájiùjiăo默读课文并思考:1、作者回忆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作者回忆了父亲李大钊被害的事情。2、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3、按照这样的顺序重点写了哪些内容?可以把文章分成几部分?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十六年前的回忆》初步了解:

(1)课文的作者是李星华,她是李大钊的女儿,文章是1943年写的,回忆了十六年前的一些事情。

(2)李大钊的被难日是1927年4月28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3)理解“被难日”,在课文中就是指李大钊被杀害的日子。2~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前的一些事情。8~1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18~29自然段:写父亲最后一次和我们见面的情景。30~32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被捕前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时间顺序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感受。被捕前(2~7)“那年春天”指的是哪一年春天?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1927年。承上启下被捕前(2~7)李大钊同志在被捕之前,哪里能够表现出“局势非常危急?”1、烧掉文件书籍2、张作霖派人搜查3、工友阎振三突然被捕被捕前(2~7)李大钊同志是怎样对待这严峻的局势的?说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被捕前(2~7)这表现了他为革命忘我工作,不顾个人安危,把生死置之度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1926年3月18日,北京群众五千余人,由李大钊主持,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不公平条约。段祺瑞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47人,伤200余人,李大钊、陈乔年均在斗争中负伤。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课外链接文中里写出了李大钊被捕时的紧张气氛?哪里写出了我的惊恐?哪里写出了敌人的凶残?被捕时(8~17)“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这句话表现出李大钊的什么精神?李大钊沉着冷静、处变不惊。被捕时(8~17)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用过重刑。

“平静”说明李大钊坚强。

“慈祥”说明李大钊对亲人的爱。被审时(18~29)李大钊被捕10天来,受到了多次审讯。每次审讯,李大钊除对于共产主义信念承认不讳外,其他一概不知。在狱中,敌人惨无人道地用竹签敲进他的指缝,最后竟剥去了他双手的指甲,受尽了敌人的残酷折磨。严刑拷打无济于事,张作霖企图以高官厚禄进行收买,但遭到李大钊的言辞痛斥!李大钊被捕后,学生群众、社会名流和他的同乡好友,多方设法营救。尤其是北方的铁路工人,组织了劫狱队,准备采取劫狱行动。李大钊得知后,坚决不同意这样做。他说:“我个人为革命、为党牺牲,是光荣而应当,但已是党的损失。我不能再要同志们来做冒险事业,耗费革命力量,现在,你们应当保存我们的力量,不要使革命力量再遭损失。”党组织忍痛接受了李大钊的意见,说服铁路工人放弃劫狱的行动。

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伟大的力量----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李大钊对革命事业有必胜的信心,所以敌人的严刑拷打不动摇,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悲伤。他要用安定沉着来安慰亲人,让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被审时被害后

默读最后三个自然段,结合文中的句子、词语或段落,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并试着读一读。

我们回到家里,天已经全黑了。第二天,舅老爷到街上去买报。他是从街上哭着回来的,手里无力地握着一份报。我看到报上用头号字登着“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了。母亲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每次都是刚刚叫醒又昏过去了。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我们回到家里,天已经全黑了。第二天,舅老爷到街上去买报。他是从街上哭着回来的,手里无力地握着一份报。我看到报上用头号字登着“李大钊等昨已执行绞刑”,立刻感到眼前蒙了一团云雾,昏倒在床上了。母亲伤心过度,昏过去三次,每次都是刚刚叫醒又昏过去了。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你发现了什么?外貌、神态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从作者的表达角度看:①更加突出地表现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②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从读者的体会角度看:①读后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②读后得到的印象和感受更加深刻

李大钊就义前的遗照

最后三个自然段与文章的开头有什么关系?这样写使得文章首尾呼应,反复强调了父亲被害的日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