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_第1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_第2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_第3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_第4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三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1、民族危机的加深2、清政府的统治腐朽3、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4、各地人民的反抗斗争预备立宪1.“预备立宪”的背景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封建统治风雨飘摇2.“预备立宪”的过程大臣出洋考察预备仿行宪政皇族内阁出现钦定宪法大纲清朝统治危机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主观目的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客观措施预备仿行宪法大纲皇族内阁加强专制维护统治消灭革命预备立宪是骗局预备立宪是骗局!团

体时间领导人地点影

响兴中会1894孙中山檀香山革命派初步形成华兴会1904黄兴、宋教仁长沙革命派已经形成光复会1904蔡元培、陶成章上海日知会1906刘静庵武昌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1、建立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孙中山先生,学名文,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1894年创立兴中会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系统地提出其三民主义思想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得到各省响应,是为著名的“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1924年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其三民主义。1925年3月12日,逝世于北京。1866年孙中山诞生于广东省香山翠亨村一个农民家庭。这是孙中山的故乡——广东香山翠亨村。创办刊物和革命读物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2、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章炳麟(1869--1936)邹容及其所著的《革命军》陈天华及其所著《猛回头》《警世钟》与保皇派论战

(1)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王朝(2)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3)要不要平均地权广州起义和惠州起义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3、组织革命运动1895年兴中会在香港成立总部后,决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图为孙中山手绘的革命军军旗图样。孙中山和陆皓东等在广州策划武装起义的秘密活动地点1895年广州起义时被捕牺牲的陆皓东烈士1907年7月,光复会成员徐锡麟在安徽安庆发动起义,失败被捕,壮烈牺牲。“鉴湖女侠”——秋瑾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1905年7月孙中山倡议成立统一的革命政党1905年7月30日革命团体在东京召开筹备会议,孙中山提议新党名称为“中国革命同盟会”。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推选孙中山为总理。4、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同盟会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画)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总理为孙中山;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有了正规的统一政党领导。以前,革命团体分散,各自为战,先后举行的起义均失败。现在有了统一政党,便于领导全国革命。

(2)有了明确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要求,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3)有了公认的民主革命的领袖。由于孙中山的威望,他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领导者。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5、提出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三民主义”1.内容:民族、民权、民生主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同盟会总章》《民报•发刊词》指导思想20世纪初中国最先进的政治思想和革命纲领十六字纲领三民主义2.评价: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要求;但是,没有提出反帝国主义的要求;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1905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办的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孙中山题著《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一、封建帝制的覆灭二、中华民国的建立武昌起义:武昌起义(1911.10.10)武汉三镇光复建立湖北军政府,各省响应革命实践前奏:萍浏醴起义

黄花岗起义一、封建帝制的覆灭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起义概况一览表

名称

时间

领导人

特点

1906.12

刘道一

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首次大规模起义

1907.7

徐锡麟秋瑾

浙皖两地合作

1907.12

孙中山黄兴

孙中山黄兴

发生在中越边境

准备较充分影响大

1911.4

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1907年12月,孙中山、黄兴等领导的镇南关起义旧址起义军攻占的镇南关右辅山炮台。数百名起义军在此与四千名清军激战七天七夜。1.1906年12月萍浏醴起义(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2.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

(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七十二烈士墓共进会会长孙武文学社社长

蒋翊武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晚,武昌起义发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一九一一年十月十一日,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新军工程营第八营旧址。革命党人熊秉坤等人在这里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湖北军政府旧址武昌起义纪念章武昌起义资料片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的建立革命党人的起义清朝统治出现严重危机预备立宪统治阶级内部分裂保路运动和平请愿到武装起义阶级矛盾激化清朝危机加重革命形势成熟武昌起义爆发武昌起义军政府成立清朝统治崩溃取得巨大成功潜伏严重危机2.颁布《约法》

推行法令

1.建立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法令措施成果时间:1912年1月1日定都:南京总统:孙中山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二、中华民国的建立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主要内容三权分立主权在民责任内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党十五大)意义辛亥革命的性质及意义性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意义1.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使得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3.发展了民族资本主义4.影响了近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1、“皇帝倒了,符号变了”“巩金瓯,承天幡,民物欣凫藻。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清国歌1911》“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临时政府之民国国歌1912》“朕即国家”“五族共和”你能说出临时政府“揖美追欧,旧邦新造,”的作法吗?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法令。如:通令剪辫子;禁止缠足。留在男子脑后长达三百余年的发辫及妇女缠足陋习终被革除。2、“辫子剪了,小脚放了”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于了新的含义。中山装五个扣代表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分立,袖口三个扣代表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上衣四个兜代表立国四维:礼、义、廉、耻。1912年3月5日,《时报》上刊载了一篇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文中描述民初中国社会的革故鼎新说:“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一)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1、袁世凯掌握军政大权2、南北议和3、清帝让位4、袁世凯上台

议会选举胜利1912.3.袁政治破坏《临时约法》,控制内阁军事加强北洋海军,削弱革命军借外债准备镇压革命党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善后借款罢免国民党都督二次革命解散国民党废《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接受“二十一条”复辟中华帝国护国运动19131915复辟梦破产1915.12卖国独裁暗杀宋教仁(二)袁世凯独裁专制统治袁世凯复辟帝制⑴1913年二次革命后,1913年10月,强迫第一届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⑵1913年11月,解散国民党⑶1914年1月,解散国会,⑷1914年5月,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规定总统拥有皇帝一样的权力。⑸1914年12月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至此将民主制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⑹1915年5月9日,为赢得帝国主义支持,接受“二十一条”,形成五九国耻。⑺1915年底改国号为中华帝国。。⑻定1916年为洪宪元年,元旦登基,做了中华帝国的皇帝

国民代表大会“推戴书”谨以此国民公意,恭戴今大总统袁世凯为中华帝国之皇帝;承天建极,传之万世。各省代表1993人袁世凯玉玺袁世凯剪掉辫子表示“革命”真革命吗?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1)“二次革命”1913年7月,李烈钧和黄兴组织讨袁军,举起讨袁大旗,上海、安徽、广东等地纷纷起兵,兴师讨袁。但由于革命党人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各地行动不一,军事上处于劣势,结果被袁世凯各个击破,持续两个多月的“二次革命”失败了。(乱党孙文,逃亡日本)(一)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二次革命”中国国民党的组建:1912年8月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改组的目的:

①为联合中间力量,造就中国第一大党,夺取国会中的多数席位,组建以国民党为中心的新内阁。②企图用民主的手段建立责任内阁,以保障《临时约法》的实施;把中国社会政治纳入资产阶级共和制的正轨。“宋案”

——1913年3月宋教仁被暗杀发生地点:幕后策划者:目的:

上海火车站袁世凯。为阻止国民党组阁;消灭革命党的势力。宋教仁遇刺孙中山要求查究宋案电(1913年3月22日上海《民立报》)“二次革命”的发动和失败①性质:②发动者:③失败原因:④结果: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孙中山、黄兴、李烈钧。国民党力量涣散袁世凯力量强大南方政权被袁世凯所控制;袁世凯的势力更加巩固、强大。(2)护国战争1915年12月,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蔡锷、李烈钧等发动护国运动。25日云南宣布独立,接着分兵向四川、贵州、广东进兵,讨伐袁世凯。贵州、广西、陕西也宣布独立。全国出现了反袁斗争的高潮,迫使袁世凯最后取消帝制。护国运动孙中山为首中华革命党在全国多次发动起义,发表《讨袁宣言》、《第二次讨袁宣言》,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声明其反袁立场,并拒绝了袁世凯20万元的收买。蔡锷、李烈钧等组织护国军,进行武力讨袁。1915年春,章太炎只身闯入总统府,当面痛斥袁世凯包藏祸心,被袁软禁起来。

云南各界庆祝独立(1915年12月25日)1916年4月,孙中山等在日本庆祝取消帝制时合影(3)护法运动1917年9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担任大元帅,陆荣廷、唐继尧等任元帅,举起护法大旗。但在直系军阀的拉拢下,西南军阀组织了“西南自主各省护法联合会”,与孙中山组织的护法军政府相对抗。1918年5月,孙中山毅然辞去大元帅的职务,离开广州到上海,护法运动失败。段祺瑞(1865—1936年)1917年7月,孙中山南下领导护法运动

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1917年,在广州任大元帅的孙中山1917年,在广州任大元帅的孙中山1917年,在广州任大元帅的孙中山孙中山任海陆军大元帅陆荣廷(1856—1928年)唐继尧(1883—1927年)护法运动原因:1、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召集国会2、孙中山为维护共和制度,倡导护法运动专制统治过程:孙中山:西南军阀:召开非常国会—成立护法军政府—认识—辞职以护法为幌子—无意北伐—排挤孙中山—串通1、孙中山等革命者和军阀之间的矛盾2、南北军阀之间的矛盾3、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4、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失败原因:孙中山:无新的纲领;无武装力量;依靠一派军阀打另一派军阀老方法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力量的强大历史启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陷入困境(二)、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

毛泽东论述辛亥革命成败时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是把一个皇帝赶跑了,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第一,在反帝问题上,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敢也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甚至幻想与革命的敌人妥协来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向帝国主义寻求友谊,呼吁援助;不承认南京临时政府、“二次革命”德派军舰帮助袁世凯作战、“护法运动”中英美操作陆荣廷削弱与排挤孙中山的势力)第二,在反封建问题上,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封建主义的本质缺乏科学的深刻的认识,对封建主义传统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估计不足。(没认识到要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使旧官僚、旧军阀、立宪派人物混进革命队伍,对袁世凯的妥协;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要求)失败原因第三,在依靠对象问题上,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没有唤起广大民众,一般的民众特别是农民基本上没有发动起来,人民的革命力量始终没有成为主流。(“护法运动”把希望寄托在军阀上,没有自己的军队,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