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知识点专题复习11_第1页
高三历史知识点专题复习11_第2页
高三历史知识点专题复习11_第3页
高三历史知识点专题复习11_第4页
高三历史知识点专题复习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整合1.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奴隶社会: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主要土地制度,它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其特征。土地所有权属周王,诸侯臣子只有土地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实质是私有制而不是公有制。(2)封建社会:有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即君主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占绝对支配地位的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2.井田制 (1)西周开始实行: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向周王交纳一定贡赋。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 (2)春秋时期瓦解: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行,出现了许多井田以外的私田;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逐步承认土地私有,井田制走向瓦解。 (3)战国时期被废除: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3.屯田制:在中国的许多朝代都出现过,如西汉、东汉、曹魏、金朝、元朝、明初和清初等。它是一种组织军队或流民开垦荒地、发展生产的重要措施。4.均田制:485年,北魏孝文帝采纳汉族谋臣建议,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的前提下,把政府掌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同时征收一定的粮食和布帛。隋唐时期,继续沿用均田制。唐朝后期,均田制逐步遭到破坏。5.“更名田”: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人所有,叫做“更名田”。如何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体现了思想文化的发展规律:由低级到高级、多元发生、多元组合、相互交融、共同发展。同学们在复习中要特别注意掌握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及社会影响。【示例】梁启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指出:“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文中的“思想自由之明效”是指() ①百家争鸣促进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②百家争鸣促进了当时中国思想的解放

③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④百家争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的影响,可以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百家争鸣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而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在西汉,故④错误。答案:A1.从知识角度看 (1)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 (2)利用哲学原理考查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2.从能力角度看 (1)比较问题的能力。如2009年海南单科第1题比较儒家和法家思想的共性。 (2)研究、探究问题的能力。如2009年广东单科第26题,通过三组材料,分析、探究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文化的演变情况。广东高考连续几年考查类似的题目。希望引起注意。3.从题型角度看 (1)就非选择题而言,百家争鸣中各派思想的许多合理部分,如儒家思想中的“诚信”、“民本”思想等,要注意对这一块内容与社会时事的联系。 (2)就选择题而言,运用新材料、新情境对各派思想的考查,题目会大量出现。

科学的阶段划分是对历史知识进行处理的基本方法,是化繁为简的重要途径,学习过程中可以参照以下划分:奴隶社会的形成夏朝的建立,初步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标志着奴隶社会的形成,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奴隶社会的发展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都有很大的发展,奴隶制度得到加强奴隶社会的繁荣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经济上实行井田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西周成为我国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春秋时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井田制和分封制逐渐瓦解;战国时期,通过各国的改革最终确立了封建制度,奴隶制退出了历史舞台1.从历史阶段划分入手2.从专题角度入手整理专题知识是普通高中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对于提高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学习本单元注意整理以下问题:先秦时期朝代的更替夏朝→商朝→西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掌握它们的起止时间,总结朝代更替的规律性知识先秦农耕经济的起源与发展我国是典型的农耕经济,原始社会我国原始农业已经形成;夏商周时期我国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刀耕火种”是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的特色;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农耕经济的定型时期,“铁犁牛耕”和“小农经济”是这一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封建制逐渐确立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起点是生产力的发展,即铁犁牛耕的推广,封建制因素首先在经济领域内形成,土地私有制逐渐代替井田制;第二,封建政治势力增长,占有大量土地的地主阶级逐渐形成,他们要求获得政治上的统治权并从法律上保障其占有的土地所有权;第三,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最终确立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春秋战国时期的统一趋势西周末年,周天子权威已受破坏。东周初,周天子实际上已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统一的局面已不存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与此同时,促进统一的因素不断增长,国家的统一已经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①从经济上来说,由于春秋以来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各地社会经济联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交流频繁,这就为统一创造了经济基础。②从形式上说,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的数量逐渐减少,到战国后期只剩下主要的七个国家,逐步实现了局部统一,为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打下了基础。③从人民的要求看,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民渴望结束分裂战乱状态,统一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和人心所向。④从民族关系来讲,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为后来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3.从比较角度入手

比较是中学历史要求的基本能力,多比较有利于加深对历史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在比较中发现区别,在比较中找出不同。(1)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和变法的比较春秋时期的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背景争霸战争不断;井田制瓦解、私田出现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增强;法家思想的形成目的增强国力,称霸诸侯称雄诸侯,建立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调整税制废除井田制和贵族的特权,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特点重点改革经济制度,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客观上促进了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发展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全面废除奴隶制度,建立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标志着我国进入封建社会(2)比较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主张、影响派别代表人物主张影响儒家孔子、孟子、荀子等仁、礼、为政以德、民贵君轻、中庸当时虽不受重视,但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