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者:田晓菲11.十三岁的际遇
《十三岁的际遇》
课文分析
第1至3段写作者幼年时与北大的一段奇妙的尘缘。7岁从泛黄的照片中知道了北大;10岁那年乘汽车从北大校门经过.固执地扭过头去不看北大;13实现了童年的梦想,写文章时已是进入北大后的第三个秋天。这三段中流露了作者稚气十足的自信,她“从未怀疑过我能成为北大的学生”。第4、5两段写进北大两年来自己年龄、感情的变化。刚入校时,“一脑子浪漫念头”,“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此刻,入校两年后的秋天,“成熟的季节”,见新生而似乎“茫然若失”,实质上是感到了自己的成长和成熟。幼年时便充满自信要进北京大学,13岁的少年终于圆了北大梦。两年的北大学生生活使她要写出积攒下来的许多话。第6至9段写北大图书馆给“我”的巨大影响。入学之初那句颇为雄壮的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之所以在图书馆大楼的映衬下“骤然显得苍白无力”,“我”“心头涌起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是因为400多万册——近似天文数字的藏书,展示了知识海洋的浩瀚。想起青岛夏令营发生的那件事,一位小女孩在田晓菲与领队老师面前因知识浅薄而抽泣,自己理解了小女孩的心情,那是自己读过的书的数目跟400多万册数字相比的结果。读书不是目的。在书架间徜徉,每册图书都向她发出低低的絮语和呼唤。与此同时,一扇神奇的窗子打开了,真理、宇宙、人都以全新面目出现了。读书使“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自由地飞翔,这才是读书的目的。到了这一步,“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这一誓言才会有力量。第10、11段写北大的人:同学与老师。“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上句概括了上文,下句总领第10、11两段。第10段写同学:伏案读书者专注入迷的神情,高声争论问题时特有的敏感、特有的纯洁,五颜六色海报中透出的清新自由的气氛。专注——敏感——清新自由,反映了北大的读书、争论与校园气氛。第11段专写老师,写法有变化。从老师的肖像画中反映老师的个性、由老师的个性化写到北大“老师”的真正含义。把北大比作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学生是渴望着拥抱未来的船客,老师是辛勤的舵手与船工。学校、学生、老师的三者关系在这个比喻中既形象又深刻。第12段总结概括了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二部分。在北大两年,难以用“得失”二字来衡量这一段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第三部分,写我是不系之舟。第13自然段写没有什么使我停留。第13段的这首诗,作者认为是用千言万语凝聚成的对北大最浓最浓的几行。第14段写自己是不系之舟,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渴望着为北大到大海深处撷取最灿烂的珍珠。第15段则以饱蘸深情的笔墨写“自7岁起便结识热爱的地方是永远无法忘记的”。北大不仅仅是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这样写更突出了依恋北大而又最终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感情。第16、17段写我是不系之舟。第16段引用的语句跟第13段同中有异。第13段强调了“没有什么使我停留”,意为成为我生命一部分的北大也不能使我停留。第16段更着眼于“意志是我,不系之舟是我,纵然没有智慧/没有绳索和帆桅”,也就是说我没有什么优势和客观条件,我还是一只“不系之舟”。第17段便阐发了“总有一天,北大,我也会离你而去”的复杂感情。写自己将不顾头上苍苍的白发,像16岁的女孩那样,再回到北大来,但北大却永远年轻。作者回顾了自己与北大的渊源,特别是在北大两年学习与生活的感受,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为了北大而必将离开北大的复杂感情和渴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精神。文中,作者合理安排、精心组织材料。作者与北大的渊源与际遇是久远与独特的,可写的材料十分丰富。作者略写了童年时期对北大的向往与进入北大的自信,详写了两年学习生活中的感受。写进入北大两年中的情况,从读书与“读人”两方面入手。“读人”则从同学与老师两方面来写。全文层次井然,构思精巧。文章开头以北大“沉静而美丽的湖光塔影”起笔,最后以暮年归来,再“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的梦幻结束全文,既增加了抒情色彩.又与开头相呼应。这篇文章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叙述自己同北大的渊源与际遇是为了抒发对北大的感情,而对北大既依恋又决心自由飞翔的复杂感情正出于对创造的渴望。全文以抒情为经.以叙述为纬,以议论为点,组成了浑然一体的篇章。读者不仅沉醉于作者娓娓道来的叙述,而且会进入感情丰富的精神世界,而画龙点睛的议论正如灿烂的珍珠使全文熠熠生辉。文章以第一人称“我”来写,便于抒发感情,也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但有时用第三人称,比如第4段,写“我”在两年后回顾两年前的自己。这就突破了“我”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把时间由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一下就挪到了两年前,把空间由“35号楼下”移到了“冰冻的湖面上”。这样,现在的“我”与“她”——两年前的“我”,此时的景与两年前的景交替出现,类似电影画面上的意识流,使文章显得变化多姿。
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了童年的梦及梦的实现,描写了在北京大学的学习生活,写了图书馆、教学楼、孜孜以求的学子、平和严谨的教师、平易自然的师生关系……这一切,作者都没有像一般文章那样一件件细细叙述,而是以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抓住最具典型意义的北大图书馆及藏书,受到尊重、非常敬业的北大老师,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抒写出来。文章是在叙写,同时也是在抒怀。二、解词:
莫名:说不出或没有人能说明。
撷取:摘下;取下。
抱负:远大的志向。
涉足: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津津有味:文中指谈得很有兴趣。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一视同仁:比喻不分厚薄,同样看待。
谈笑风生:形容谈话谈得畅快而有趣。
耳目一新:听到看到的都变了样子,感到很新鲜。
三、思考:
1、“我”“为北大为感到骄傲”是因为什么?“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是什么?答:北大是中国最高学府,是知识学问的象征;我在北大的培育下,刻苦学习,成长为无愧于母校的优秀人才。
2、“我望着陌生而又熟悉的你,北大。”这句话中的“陌生”和“熟悉”是否矛盾?为什么?答:不矛盾。“陌生”是说北大博大精深,自己学到的太少了,有种陌生感。“熟悉”是说自己和北大朝夕相处,与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怀有深厚感情,犹如老朋友一样的熟悉。
3、“入学之初那句颇为雄壮的誓言”为什么会“在图书馆大楼的映衬下骤然变得苍白无力”呢?答:因为发一个誓言是很容易的,要实现自己的誓言则要付出惊人的努力;一个誓言,跟象征着知识海洋的图书馆比起来,显得是多么的轻微。4、如何理解“我紧闭着嘴,心头涌起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中“近乎绝望”?此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近乎绝望”指对此几乎没有什么信心。联系上下文可知作者面对北大四百万册图书,想拼命获取所有的知识,但实际上又不可能,表达了作者深感自己知识的浅薄,对知识的无限渴望的心情。
5、你喜欢这篇文章的哪一部分?为什么喜欢?说说这篇文章与学过的其他写校园生活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做一做一、选择题:(30分)
1、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束缚(fú)玫瑰(guī)沉淀(diàn)
蓦然回首(mò)
B、哺育(bǔ)
撷取(jié)
摒弃(bìng)白驹过隙(xì)
C、安恬(tián)
浸透(jìn)
穹隆(qióng)通幽曲径(qǔ)
D、怪癖(pǐ)呜咽(yè)
肖像(xiào)朝夕相处(chǔ)
2、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抽屉涉及絮语谈笑风声B、清淅尘缘徜徉茫然若失C、校徽安祥抱负古朴凝重
D、惆怅犀利争辩绅士风度
3、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是(
)
A、我们惊讶地问她怎么了,她呜咽着答道:“你们知道得那么多,可我什么也不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险学财产保险》课件
- 《制度制定讲座昆泰》课件
- 幼儿安全课件滑滑梯
- 三年级科学下册一天气与植物2天气气象教案新人教版
- 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 企业采购业务培训课件
- 进场培训课件
- 钢丝网培训课件下载
- 双分支选择结构if-else语句.课件x
- 上网安全课件
- 招标代理机构选取质量保障方案
- jgj94-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 欧美电影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DL T 5745-2016 电力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DB13T5614-2022 变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
- 眼科医院绩效考核方案
- 化妆品活性成分作用机制研究
- 预缴物业费感恩回馈活动方案
- 网球简介介绍
- 2024年激光切割机市场需求分析报告
- 《纪检监察培训课件》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