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罪推定原则
一、含义
1、被告人的罪行须经依法证明才能确定,公诉方承担证明责任并达到足以推翻这一推定的程度;(1)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由控诉一方承担,不得采用酷刑和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2)控诉一方履行证明责任必须达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或不存在合理怀疑的程度,若达不到证明要求,则应判定被告人无罪;(3)被告人有辩护的权利,却没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不能因为被告人不能或没有证明自己无罪而认定被告人有罪。
2、只有法院通过合法的正当程序作出有罪判决之后,国家才能对被告人予以定罪;(1)最终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机关只能是审判机关;(2)法院只有经过公开公正的审判后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3)为保证审判的公正性,保障被告人利益,审判时必须予以辩护上所需之一切保障。
3、在未被法院判决有罪之前,被告人应被视为无罪的人。二、渊源无罪推定原则最早渊源于古代罗马法的“有疑,当有利于被告人之利益”的原则,其基本含义是对有疑问的案件,应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判决,即无罪判决。但是作为一种政治法律思想,最早从理论上提出无罪推定思想的是十八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启蒙思想家贝卡利亚,他在1764年所着的《论犯罪与刑罚》中指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如果犯罪是不肯定的,就不应折磨一个无辜者,因为在法律看来,他的罪行并没有得到证实”。
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则首次从法律上确定了无罪推定原则,其中第9条规定:“任何人在未经判定有罪之前均应假定其无罪,即使认为非逮捕不可,但为扣留其人身所不需要的各种残酷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此后,无罪推定原则为欧洲大陆各国所纷纷仿效,并逐渐为世界许多国家所承认,并相继写入宪法或刑事诉讼法典中,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刑事诉讼法律原则。
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首次在联合国文件中确认无罪推定原则,为在全球范围内贯彻这一原则提供了法律依据。三、内容1、疑罪从无规则:即控诉方提出的证据不足以认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罪时,应当作无罪处理2、控方举证规则3、沉默权规则: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具有沉默权,或曰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从学理上又称反对自我归罪的特权四、无罪推定原则的诉讼价值
第一、无罪推定是一种程序法则,而不是实体法则,则无罪推定不等于无罪认定。无罪推定所反映的是被告人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法律地位,而不是对刑事案件进行实体裁判的法律依据。无罪推定决定了现代刑事诉讼同封建专制时期的刑事诉讼的原则界线,是现代刑事诉讼的基石。
第二、无罪推定确定了这样一个诉讼证明的逻辑法则:即首先假设被告人无罪,然后用充分、确实的证据去推翻这种假设。可见,无罪推定强调的是证据裁判主义,而不是罪行擅断;追求的是刑事案件的实质真实,而不是形式真实;在诉讼理论上它是一种可推翻的推定,而不是不可推翻的推定。
第三、无罪推定是现代刑事诉讼中处理疑案的一个基本法则。在审判实务中,往往有一些案件是无法查清的,对这一类案件应当如何处理?在法治国家,无罪推定原则是处理此类案件的一个基本方法。第四、无罪推定的受益者,不仅仅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个人,而是社会的全体公民,因为,任何一个公民都是刑事诉讼潜在的主体,都有可能因为某个原因而进入到刑事诉讼的流程中,这样无罪推定实际上反映了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五、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的现状分析(一)我国刑事诉讼法关于无罪推定原则的规定
1996年,我国人大通过了修改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相应地,第140条第4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做出不起诉的决定。
通过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2条以及一系列规定制度的确立,使无罪推定原则的具体要求在我国得到了一些采纳,表现为:受刑事追诉者在起诉前处于“犯罪嫌疑人”的地位,在起诉后则处于“被告人”的地位,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公诉人负有提出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法庭在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时,应当做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修整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无罪推定原则的吸收,标志着我国刑事司法制度朝着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诉讼主体地位保障提供了切实的法律基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问:我国现在是否确定无罪推定原则?
(二)我国尚未确定无罪推定原则
首先,我国整体上未形成无罪推定原则所体现的法律观念,无罪推定缺乏应有的效力。其次,我国刑事诉讼法始终没有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沉默权。新刑诉法第9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这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是根本对立的。再次,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三)现行刑事诉讼法在无罪推定原则上体现的矛盾
首先,《刑事诉讼法》第12条的规定与其他有些条款存在冲突。其次,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利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得的证据和口供的效力。《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但对以这些方法收集的证据是否可以使用没有作进一步的规定,有些司法解释一定程度上允许使用非法手段所获得的证据。这无疑与无罪推定原则所要求的给予被告人充分保护的实质精神格格不入。
再次,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无沉默权。
六、如何完善无罪推定原则
(一)无罪推定在我国确立的必要性在我国有必要确定无罪推定原则,理由如下:第一,确认无罪推定原则,有利于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地位问题。第二,确认无罪推定原则,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以辩护权为核心的诉讼权利,充分发挥辩护制度的作用。
第三,确认无罪推定原则,有利于进一步明确证明责任的合理分配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四月份光伏幕墙透光板材发电效率担保协议书
- 门面房屋出租合同书
- 担保协议书模板二零二五年
- 房屋赠与协议模板二零二五年
- 流动资金借款及保证协议
- 二零二五棉花地承包合同
- 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协议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汽车试驾协议书
- 二零二五版股权无偿转让合同范例
-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投诉和举报处理办法(暂行)
- 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申报书(3篇模板)
- 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真题答案
- 中华护理学会成人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团标解读
- 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技术综述
- 自然辩证法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特种设备检验申请单
- 养老院新员工安全培训
- 马渭丽《月光下的中国》
- AQ-T 1009-2021矿山救护队标准化考核规范
- DLT 5175-2021 火力发电厂热工开关量和模拟量控制系统设计规程-PDF解密
- Q-GDW 11711-2017 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控工作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