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幼儿园开学疫情防控模拟应急演练方案3篇_第1页
2021年幼儿园开学疫情防控模拟应急演练方案3篇_第2页
2021年幼儿园开学疫情防控模拟应急演练方案3篇_第3页
2021年幼儿园开学疫情防控模拟应急演练方案3篇_第4页
2021年幼儿园开学疫情防控模拟应急演练方案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共29页组长:☆☆☆成员:☆☆☆☆☆☆☆☆☆主要职责①负责对出现疫情症状幼儿经过的通道及该可能接触过的物品进行应急消毒;②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班级、卫生间、公共场所等消毒工作,并在幼儿离开隔离观察室后对留观室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做好记录。(六)宣传教育组人员组成组长:☆☆☆成员:☆☆☆☆☆☆☆☆☆主要职责负责疫情发生后引导控制舆论,稳定师生及家长情绪;对隔离进行医学观察幼儿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幼儿不恐慌、不猜测、不传谣,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二、典型场景及处置流程演练项目包括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幼儿健康监测、应急隔离、疫情上报、疏散转移、密切接触者的调查、应急消杀等环节。主要场景设置如下:(一)每日例会演练,详细部署全园当日疫情防控工作综合协调组牵头组织,各组派员参加,幼儿园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参会。各组汇报前一日疫情防控情况和当日工作安排;对幼儿园应急预案提出优化建议。领导小组讲评前一日防控工作落实情况,提出需改进地方;并针对当日教学工作和幼儿生活实际,部署防控工作安排,交待注意事项。(二)开学入园演练,明确师生入园流程以及注意事项1.模拟开学当日,值班老师、保健老师、保安要提前换好防护服,戴好口罩、手套和护目镜,各组按职责分工开展工作。2.幼儿入园时间安排:大班,8:00入园;中班,8:30入园;小班,9:00入园。入园时要督促幼儿和家长戴好口罩,家长和幼儿手拉手排成两队,大家前后保持一米左右间距,按指定通道排队进入园园。综合协调组要维护好现场秩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园园。各班入园时依次走过测温区,疫情监测组教职工验证幼儿健康卡和开学前15天健康记录表,并在两边用测温仪对幼儿和家长逐个进行体温检测记录,对幼儿的书包、衣物等物品进行消毒。体温正常、无其他症状者,有序进入自己班级。家长送到校门口迅速离开,不逗留。体温异常的幼儿由救治处置组带至隔离区,送至复测区,由保健老师再次用水银温度计对幼儿体温进行检测。同时将此生经过的通道消毒并封闭。家长来到等候区,疫情监测组给家长消毒,并让家长签字,并向幼儿家长了解孩子近14天内有无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途经史或有确诊、疑似病例接触史。隔离幼儿经再次体温检测正常的进入班级,体温不正常的由对外联络组联系上级部门专车负责接走,并及时向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幼儿情况。如果体温异常幼儿在开园当日被确诊或被诊断为疑似病例,幼儿园应启动应急处置流程。(三)每日晨检演练,发现一幼儿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参与晨检的疫情监测组老师提前到达幼儿园,进行消毒、体温检测等环节处理,做好幼儿晨检准备。幼儿到达校门处,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预案》中规定的各班级入园次序,在规定通道按一米以上间隔距离有序进入园园。综合协调组老师要引导幼儿按指定专属通道排队,前后保持一米距离,有序进入测温区;及时疏散来护送的家长,不聚集。疫情监测组老师对到校幼儿依次进行手部消毒、健康情况询问等,待幼儿进入指定通道口,晨检老师检测幼儿体温,检测体温正常的幼儿迅速按照指定通道进入教室。在演练中,发现一名幼儿在体温检测过程中出现异常,疫情监测组老师立即向当日值班园领导(现场总指挥)报告。总指挥立即指令救治处置组老师身穿隔离服、佩戴口罩,携带测量设备快速到达晨检区,对幼儿症状进行再次核实,核实后:体温37.31,立即将该幼儿带至幼儿园隔离室进行应急隔离。总指挥立即向幼儿园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园长报告情况。幼儿园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园长启动应急处置流程。(四)课间活动演练,发现一幼儿出现咳嗽等疑似症状上课前,消毒防疫组负责对所有教室门把手、走廊地面、卫生间等重点部位进行搽拭或喷洒消毒,补充卫生间洗手液。课间休息,上卫生间时需经当班保健老师批准,分批分开(保持1米间距)按规定路线到卫生间,方便后要用洗手液清洗手部,再按规定路线返回教室。大课间活动时,保健老师打开教室所有门窗进行通风,让幼儿保持间距分批到指定区域开展适度体育锻炼,小班在活动场滑滑梯区域,中班在活动场荡秋千区域,大班在活动场升旗台区域。课间活动过程中,发现一幼儿精神萎靡,并伴有咳嗽等疑似症状,随后老师将该幼儿迅速带离至空地区域,并将情况报告到当日值班园领导(现场总指挥)。总指挥立即指令救治处置组老师身穿隔离服、佩戴口罩,携带测量设备快速到达该生所处位置,对幼儿症状进行再次核实,核实后:体温37.61,立即将该幼儿带至幼儿园隔离室进行应急隔离。总指挥立即向幼儿园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园长报告情况。幼儿园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园长启动应急处置流程。(五)中午就餐演练,发现一幼儿出现腹泻等疑似症状幼儿、教职工错时就餐、分散就餐,时间安排:小班,11:10——11:30;中班,11:30——11:50;大班,11:50——12:10;教职工,12:10——12:30。开饭前,幼儿间隔1米排队进行间隔水龙头洗手,保健老师进行七步洗手法指导,洗手后用手部烘干机烘干,分两队排列取餐,队伍间隔在1米以上。幼儿避免面对面就餐和扎堆就餐,就餐间隔在1米以上,就餐中不交流、少说话,避免交叉感染。用餐结束后,佩戴好口罩,检查桌面保持干净,按一米距离排队,将剩饭菜倒进泔水桶,餐盘、餐具分类送到相应回收桶。就餐过程中,发现一幼儿出现腹泻等症状,随即对该生进行体温测量,显示37.81,值班老师立即报告当日值班园领导(现场总指挥)。总指挥立即指令救治处置组老师身穿隔离服、佩戴口罩,携带测量设备快速到达该生所处位置,对幼儿症状进行再次核实,核实后:体温37.41,立即将该幼儿带至幼儿园隔离室进行应急隔离。总指挥立即向幼儿园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园长报告情况。幼儿园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园长启动应急处置流程。(六)下午放学演练,发现一幼儿出现呕吐等疑似症状放学时,为避免幼儿和家长大面积群体接触,幼儿园分时段、分年级、分班级实行错峰放学:小班,16:15放学;中班,16:30放学;大班,16:45放学。各班级按照规定时间准时放学,班级间间距为10米左右。班主任严控时间点,将幼儿有序送至指定接送点,确保幼儿安全。放学前,班主任对幼儿进行一分钟防疫和安全教育提醒。每一方队都安排值班领导、老师护送,综合协调组在大门口指挥疏导过往车辆。家长全部按照指定区域在园外等候,杜绝人员聚集。在放学过程中,某班发现一幼儿出现呕吐,体温测量为37.91。值班老师立即报告当日值班园领导(现场总指挥)。总指挥立即指令救治处置组老师身穿隔离服、佩戴口罩,携带测量设备快速到达该生所处位置,对幼儿症状进行再次核实,核实后:体温37.51,立即将该幼儿带至幼儿园隔离室进行应急隔离。总指挥立即向幼儿园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园长报告情况。幼儿园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园长启动应急处置流程。三、幼儿园应急处置流程发现报告。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幼儿,值班老师或班主任立即向当日值班园领导报告情况,值班领导待核实情况后,向幼儿园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汇报,由领导小组组长启动应急处置流程,综合协调、疫情监测、救治处置、对外联络、消毒防疫、宣传教育各组当班教职工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各组迅速进入岗位)应急隔离。迅速将患病幼儿带到隔离室观察,稳定幼儿情绪后,对疫情幼儿进行初步救治。患病幼儿所在班级其他幼儿停止校内常态活动,转移到备用教室,消毒防疫组对该班教室进行消毒。(救治处置组、消毒防疫组)送医救治。立即通知幼儿家长,由家长自驾接幼儿去医院就医;如果家长不能及时赶到就拨打120;如120遇突发情况不能及时赶到,迅速调用幼儿园专用车辆将其送往定点医院发热门诊。(综合协调组、对外联络组)全面排查。排查发热幼儿的活动轨迹、上学所乘交通工具、入园晨检或就餐过程周围人员,确定密切接触者;同时对患病幼儿所在班级老师及其他幼儿进行体温测量、记录。(综合协调组、疫情监测组)疫情上报。如幼儿被确诊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及时将感染情况和排查情况上报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第一时间上报区教体局和疾控中心;并将密切接触者排查情况通报相关师生家长及所在街道(社区)。(综合协调组、对外联络组)应急消毒。立即对隔离观察区、疫情幼儿活动区域进行应急消毒处理。(消毒防疫组)综合评估。综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疾控部门的指导和建议,确定是否停课以及停课的时间、班级或年级范围,并将意见报告幼儿园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最终决策。(疫情监测组、综合协调组)舆情控制。加强校园舆情管理,引导全校师生不单独接受采访或对外谈论,不拍摄和发布相关视频,不主观臆测、夸大其词,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提供信息,以上级部门正式发布的信息为准。善后工作。对需观察隔离的师生设置专门的隔离区,负责安排好被隔离人员的生活必需品的供给,做好跟踪观察做好心理疏导,做好患者师生亲友的接待、安抚工作;对其所在班级其他幼儿也要做好跟踪,提高日常体温监测频次。恢复教学。在未全面停课情况下,做好教学工作安排,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对外发布告警信息,尽量避免或减少外来人员进入园区。四、总结反思及改进提高演练结束后,综合协调要梳理演练现场体温检测、发热幼儿留观等待区观察、幼儿园应急响应、疫情处置规范化工作和各部门间的协调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收集教职工提出的意见建议。针对问题,进一步优化流程、完善预案、增强配合、积累经验,全面提高幼儿园应急指挥和组织协调能力,确保开学后疫情防控工作万无一失!2021年幼儿园开学疫情防控模拟应急演练方案3篇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对于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部分地区出现零星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为强化防控措施,巩固防控成果,各地要进一步全面精准开展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坚决防止疫情反弹。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要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建立日常环境卫生和消毒管理监督制度。针对复工复产后的生产、生活、购物、交通等环境,采取网格化管理、包片包干,责任到人。要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加大检查力度,对各单位、各场所环境卫生和消毒进行全面评估,开展查漏洞补短板大排查,即查即改,将环境卫生和消毒措施布置到位、落实到位、效果到位。二、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治理(一)规范市场环境卫生管理。以农集贸市场为重点,发动商户对所有摊位进行全面彻底环境卫生清理和卫生排查,对市场内公厕、水池、垃圾桶、活禽宰杀点等基础设施进行清扫保洁。及时清运积存垃圾,清除卫生死角,对操作台面、下水道、运输车辆等重点部位严格落实消毒措施。加强对运输车辆、存储库房、物品的环境和包装消毒,落实实名登记、验视和可疑物品报告制度。(二)开展企事业单位环境卫生大扫除。要对车间、厂房、办公室、职工宿舍、食堂等人员较集中的场所环境进行大扫除,清理积存杂物、废弃物,彻底清理卫生死角,加强场所内自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规范空调运行管理与使用。要针对仓库、车间、食堂、宿舍、地下车库等重点区域采取措施,清除隐患。(三)强化重点场所环境卫生整治。要对机场、铁路、长途客运、公交、地铁、出租车场站和所有公共交通工具开展环境卫生清扫,经常换气通风,科学规范做好日常消毒。超市、商场、宾馆等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场所做好公共区域的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加强洗手、卫生间等设施的卫生管理,及时清理下水明沟的污水污物,对下水管道、空气处理装置水封、卫生间地漏等u型管定期检查与维护。要抓好小熟食店、流动摊贩、早夜市餐饮点等食品重点场所卫生管理,及时清理垃圾,确保卫生整洁。(四)落实社区自主保洁制度。充分发挥物业、居(村)委会等的作用,落实街道社区、乡村的环境卫生保洁制度,确保有专人负责,定时定点清理垃圾和废弃物,消除卫生死角。社区要组织群众自己动手净化绿化美化家庭和公共空间,倡导群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居民文明意识和健康卫生意识,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充分休息,不随地吐痰,妥善处理废弃口罩。三、科学规范消毒(一)采取科学消毒措施。应当合理使用消毒剂,遵循“五要”,即:隔离病区、病人住所要进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医院、机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环境物体表面要增加消毒频次;高频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要加强清洁消毒;垃圾、粪便和污水要进行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要做好个人手卫生。遵循“七不”,即: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不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进行消毒;不对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进行消毒;不在有人条件下对空气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不用戊二醛对环境进行擦拭和喷雾消毒;不使用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做预防性消毒。(二)做好消毒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各地要确保消毒效果,做好消毒质量控制。所用消毒产品要合法有效,并严格遵循产品说明书使用。要根据消毒对象的特点,选择可靠的消毒方法及消毒剂量,采取必要的检测手段,确保消毒效果。对消毒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预防性消毒和影响大的终末消毒,各级疾控部门要做好消毒效果评价。各地要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要求,强化对各行各业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指导,加强培训与科普宣传,有效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消除疫情传播隐患。常用消毒剂使用指南一、醇类消毒剂有效成分乙醇含量为70%〜80%(v/v),含醇手消毒剂〉60%(v/v),复配产品可依据产品说明书。应用范围主要用于手和皮肤消毒,也可用于较小物体表面的消毒。使用方法卫生手消毒:均匀喷雾手部或涂擦揉搓手部1〜2遍,作用1min。外科手消毒:擦拭2遍,作用3min。皮肤消毒:涂擦皮肤表面2遍,作用3min。较小物体表面消毒:擦拭物体表面2遍,作用3min。注意事项如单一使用乙醇进行手消毒,建议消毒后使用护手霜。外用消毒液,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易燃,远离火源。对酒精过敏者慎用。避光,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密封保存。不宜用于脂溶性物体表面的消毒,不可用于空气消毒。二、含氯消毒剂有效成分以有效氯计,含量以mg/l或%表示,漂白粉220%,二氯异氰尿酸钠255%,84消毒液依据产品说明书,常见为2%〜5%。应用范围适用于物体表面、织物等污染物品以及水、果蔬和食饮具等的消毒。次氯酸消毒剂除上述用途外,还可用于室内空气、二次供水设备设施表面、手、皮肤和黏膜的消毒。使用方法物体表面消毒时,使用浓度500mg/l;疫源地消毒时,物体表面使用浓度1000mg/l,有明显污染物时,使用浓度10000mg/l;室内空气和水等其他消毒时,依据产品说明书。注意事项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配制和分装高浓度消毒液时,应当戴口罩和手套;使用时应当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如不慎溅入眼睛,应当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及时就医。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对织物有漂白、褪色作用。金属和有色织物慎用。强氧化剂,不得与易燃物接触,应当远离火源。置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不得与还原物质共储共运。包装应当标示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依照具体产品说明书注明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有效期和安全性检测结果使用。三、二氧化氯消毒剂有效成分活化后二氧化氯含量220__0mg/l,无需活化产品依据产品说明书。应用范围适用于水(饮用水、医院污水)、物体表面、餐饮具、食品加工工具和设备、瓜果蔬菜、医疗器械(含内镜)和空气的消毒处理。使用方法物体表面消毒时,使用浓度50mg/l〜100mg/l,作用lOmin〜15min;生活饮用水消毒时,使用浓度lmg/l〜2mg/l,作用15min〜30min;医院污水消毒时,使用浓度20mg/l〜40mg/l,作用30min〜60min;室内空气消毒时,依据产品说明书。注意事项外用消毒剂,不得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不宜与其他消毒剂、碱或有机物混用。本品有漂白作用;对金属有腐蚀性。使用时应当戴手套,避免高浓度消毒剂接触皮肤和吸入呼吸道。如不慎溅入眼睛,应当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及时就医。四、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有效成分过氧化氢消毒剂:过氧化氢(以h2o2计)质量分数3%〜6%。过氧乙酸消毒剂:过氧乙酸(以c2h4o3计)质量分数15%〜21%。应用范围适用于物体表面、室内空气消毒、皮肤伤口消毒、耐腐蚀医疗器械的消毒。使用方法物体表面:0.1%〜0.2%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喷洒或浸泡消毒作用时间3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室内空气消毒:0.2%过氧乙酸或3%过氧化氢,用气溶胶喷雾方法,用量按10ml/m?〜20ml/m3计算,消毒作用60min后通风换气;也可使用15%过氧乙酸加热熏蒸,用量按7ml/m3计算,熏蒸作用1h〜2h后通风换气。皮肤伤口消毒:3%过氧化氢消毒液,直接冲洗皮肤表面,作用3min〜5min。医疗器械消毒:耐腐蚀医疗器械的高水平消毒,6%过氧化氢浸泡作用120min,或0.5%过氧乙酸冲洗作用lOmin,消毒结束后应当使用无菌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注意事项液体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有腐蚀性,对眼睛、黏膜和皮肤有刺激性,有灼伤危险,若不慎接触,应当用大量水冲洗并及时就医。在实施消毒作业时,应当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如出现容器破裂或渗漏现象,应当用大量水冲洗,或用沙子、惰性吸收剂吸收残液,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易燃易爆,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与还原剂接触,遇金属粉末有燃烧爆炸危险。五、含碘消毒剂有效成分碘酊:有效碘18g/l〜22g/l,乙醇40%〜50%。碘伏:有效碘2g/l〜10g/l。应用范围碘酊:适用于手术部位、注射和穿刺部位皮肤及新生儿脐带部位皮肤消毒,不适用于黏膜和敏感部位皮肤消毒。碘伏:适用于外科手及前臂消毒,黏膜冲洗消毒等。使用方法碘酊:用无菌棉拭或无菌纱布蘸取本品,在消毒部位皮肤进行擦拭2遍以上,再用棉拭或无菌纱布蘸取75%医用乙醇擦拭脱碘。使用有效碘18g/l〜22g/l,作用时间lmin〜3min。碘伏:外科术前手及前臂消毒:在常规刷手基础上,用无菌纱布蘸取使用浓度碘伏均匀擦拭从手指尖擦至前臂部位和上臂下1/3部位皮肤;或直接用无菌刷蘸取使用浓度碘伏从手指尖刷手至前臂和上臂下1/3部位皮肤,然后擦干。使用有效碘2g/1〜10g/l,作用时间3min〜5min。黏膜冲洗消毒:含有效碘250mg/l〜500mg/l的碘伏稀释液直接对消毒部位冲洗或擦拭。注意事项外用消毒液,禁止口服。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对碘过敏者慎用。密封、避光,置于阴凉通风处保存。六、含溴消毒剂有效成分溴氯-5,5-二甲基乙内酰脲,质量分数92%〜95%,有效卤素(以cl计)质量分数54%〜56%。1,3-二溴-5,5-二甲基乙内酰脲,质量分数96%〜99%,有效溴(以br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