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知识讲座_第1页
职业卫生知识讲座_第2页
职业卫生知识讲座_第3页
职业卫生知识讲座_第4页
职业卫生知识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卫生知识讲座

几个基本概念

职业卫生:是一门研究劳动作业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或危害程度,从而提出如何改善劳动作业环境、防止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侵袭,预防发生职业病的学科。工作场所:是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和空间。职业病危害是指可能导致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发生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的有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有害因素。)职业禁忌:职业禁忌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病症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职业病危害事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因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急、慢性职业病及死亡的事件。职业病防护设施:是以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影响,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目的的装置、设备和器材等,如通风、排毒、除尘、屏蔽、隔离等设施。广义职业病:劳动者在工作或其它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防治法)法定职业病:

是指由国家确认并经法定程序公布的。2002年4月18日由卫生部、劳动部、财政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的职业病名单中共规定了10大类115种职业病。构成职业病的条件患病主体必须是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必须是因接触粉尘等有毒、有害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我国现行职业病名单十类115种一、尘肺13种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三、职业中毒56种四、物理因素致职业病5种五、生物因素致职业病3种六、职业性皮肤病8种七、职业性眼病3种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九、职业性肿瘤8种十、其它职业病5种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来源分为三大类: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如粉尘、各种毒物;物理因素,如高温、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高频、微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放射线等;某些生物性致病因素。(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精神或视力过度紧张等。(3)与一般卫生条件和卫生技术措施不良有关的有害因素,如厂房矮小狭窄,采光照明不足,通风不良,烈日下室外作业,有毒作业与无毒作业安排在一个车间内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1、粉尘类2、放射性物质类3、化学物质类4、物理因素5、生物因素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9、导致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修正)职业病有哪四个特点?⑴、病因明确,其病因就是职业病危害因素,是人为的,如果这些因素得到消除或控制,就可以防止或减少职业病的发生。⑵、所接触的危害因素(病因)通常是可以检测的,只有接触量超过一定限度,才能使人得职业病。⑶、在接触同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中,常常有一定人数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⑷、大部分的职业病目前无特效药或治疗方法,早期发现,较易恢复,发现越晚,疗效越差。为什么会得职业病?职业病是人为的疾病,在劳动过程中有三个反面原因容易得职业病,一是用人单位设立或提供的(劳动)作业场所不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产生了职业病危害因素;二是用人单位或劳动者设置(使用)的作业方式不合理,不健康;三是劳动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或行为,不懂得个人防护和自我健康保护。怎样知道自己有无得职业病?由于目前大部分的职业病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预防职业病或要早期知道自己有无受职业危害损伤和得职业病,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职业性体检。职业性体检分三种:就业前体检---工人在从事有害作业前进行体检,通过体检发现职业禁忌症,同时为今后定期体检提供参考比较的基础资料。就业后定期体检---按一定时间间隔对有害作业工人进行体检,早期发现可疑职业病(观察对象)和职业病。离岗体检---常见的急性中毒和职业病症状⑴慢性苯中毒症状⑴慢性苯中毒症状苯的慢性毒作用主要是引起骨髓造血障碍。长期吸入一定浓度的苯可引起慢性中毒,有头晕、头痛、无力、失眠、多梦多神经衰弱症状,或齿龈、皮肤出血,女性月经失调或过多。血液变化是主要表现,开始先有白细胞减少,以后出现血小板减少和贫血,重者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⑵慢性铅中毒症状长期接触较高浓度的铅烟或铅尘,感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无力、并有腹胀、腹部隐痛、便秘等症状,为轻度铅中毒。病情加重时,可有腹部阵发性绞痛(铅绞痛)、伸肌无力,胶端麻木、四肢末端呈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贫血。严重中毒时,出现铅麻痹(腕下垂)或中毒性脑病。(3)慢性锰中毒症状主要经呼吸道吸入含锰烟及锰尘引起中毒。早期主要是出现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嗜睡等神经衰弱症状,并觉下肢乏力、沉重、四肢酸痛、腓肠肌痉挛,肌张力增高(尿锰、发锰升高);严重时损伤大脑维体外系神经,出现行走不协调、口吃、语言单调,表情呆板,情绪易激动,肌张力增高,甚至出现“胸难样步伐”、“顿座”、手指震颤、摇头、眼球突出、脑萎缩等严重症状。(4)噪声聋噪声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是多方面的。50分贝以上开始影响睡眠,70分贝以上妨碍交谈,使人心烦意乱。长时间接触噪声可引起头昏、头晕、头痛、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脑电图异常(慢波增多),心率加快,血压不稳(多数增高),心电图有心率不齐和缺血型改变,同时可见食欲下降,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功能改变、月经不调等。噪声对人体最为明显的影响是损害听觉器官,长时间在90分贝以上噪声作用下,听觉器官的敏感性下降,进而听力减弱,严重者发生职业性耳聋。怎样预防噪声对人体的危害?①进行工艺改革,以无声或少声工具代替噪声工具。如液压机代替锻压机、焊接代替柳接、无梭织布代替有梭织布等。②在不影响操作前提下,用隔音、减震、消声。吸音等措施减弱噪声强度。同时合理规划厂区和厂房建筑,使噪声源远离其它作业区,或造隔音墙,建筑物内墙选用吸音材料等。③个人防护,工人戴耳塞或耳罩,往往可取得较好的防声效果。(5)中暑主要是高温作业环境引起,包括: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大部分会骤起昏迷、高热、无汗、灼热或先有大汗继而“无汗”皮肤干热发红,处理不及死亡率在17—80%之间。热痉挛:明显特征是肌肉痉挛伴收缩病,以四肢、咀嚼及腹肌等经常活动肌肉多见患者神智清醒,体温多正常。热衰竭:起病迅速,表现为头昏、心跳、恶心,并有便意,多汗、面色苍白,继而昏厥、血压下降、体温不高,一般以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多见。职业病危害的预防

1.什么是生产性毒物?

毒物是指较小量进入人体可引起人体健康损害(中毒)的化学物质。各种生产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毒物统称为生产性毒物。2.毒物进入人体的三个途径

生产性毒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三条途径进入人体。经呼吸道吸入并通过肺吸收,是最常见最危险的途径。有些毒物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如有机磷农药、苯胺,只要与皮肤接触,就能被吸收。经消化道进入引起职业中毒的机会极少,但是如果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在有毒车间内吸烟、吃东西。饭前不洗手,也可使少量毒物进入消化道吸收。3.职业中毒的概念由毒物引起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4.急性中毒的高危人群肝脏有病时影响毒物在体内解毒,肾脏有病时影响毒物从体内排出,有肝肾疾病的人容易发生中毒。有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人接触到刺激性气体,不但容易发生中毒,而且病情较重。未成年人由于发育不成熟,也容易中毒。妇女在月经期、怀孕期对某些毒物敏感。有些患遗传性缺陷病的人,对某些毒物特别敏感。如患有葡萄糖一6一磷酸一脱氢酶(G-6-PD)缺乏症者,接触溶血性毒物特别敏感。5.急性职业中毒的现场处理吸入中毒的患者,应首先从中毒现场抢运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安静、保暖。解开衣扣和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经皮肤吸收中毒的患者,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清水或解毒液彻底冲洗皮肤,要特别注意冲洗头发及皮肤皱稽处。经口中毒的患者及时催吐、洗胃、导泻,但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口服后不宜催吐、洗胃,可服牛奶、蛋清以保护胃粘膜。抢救时要仔细检查,抓住重点。如果呼吸困难,应立即用氧气吸入。心跳呼吸停止者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术和对口人工呼吸。现场若备有特效解毒药品,要及时使用。经初步抢救后迅速转运到附近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

6.怎样进行自救互救?当你发现突然有大量毒气散发时,要迅速戴上适合的防毒面具。如果身旁无个人防护用品,可拿湿毛巾、手帕或衣物包住口、鼻,并立即离开毒源向上风向跑。皮肤和眼睛受到毒物沾染时,迅速用清水彻底冲洗。接触大量毒物后,如感到不适,要及时找医生检查。7.防治综合措施的内容①加强领导,专人管理,落实尘、毒治理措施;②严格执行有关法规,在新建、改建、扩建企业时,必须把防毒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③改革工艺,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④开展技术革新,改进生产方法;⑤通风排毒,即在密闭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抽风,然后把有毒气体经净化处理后排出室外;7.防治综合措施的内容⑤做好个人防护,合理使用工作服。手套、长靴、眼镜、防毒口罩、防毒面具等;⑦建立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杜绝跑、冒、滴、漏;⑧合理供给保健食品,增强身体抵抗力;⑨进行职业卫生教育、普及职业中毒防治知识,使职工自觉遵守安全防毒制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⑩定期测定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做好就业前体检和定期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8.怎样预防铅中毒?预防铅中毒的措施有:①尽可能用无毒或毒性小的物质代替铅;②把产生铅烟或铅尘的设备密闭起来,减少逸散;③进行局部抽风,把铅烟或铅尘从发生源就地吸走,经净化后排出室外;④控制熔铅温度,减少铅蒸气逸出;⑤湿式作业和湿式清扫,防止铅尘飞扬;⑥坚持戴防铅烟(尘)口罩;⑦不在车间内进食、吸烟,饭前洗手、下班后淋浴更衣;⑧经常地、定期地测定车间空气中铅浓度,做好就业前体检和定期体检。职业卫生监督概念:

职业卫生监督是指国家卫生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受委托组织,依据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对职业卫生管理相对人实施监督,掌握和督促其履行法定义务,并对违法行为依法处理的具体卫生行政行为。预防高温和噪声的危害

1、什么是高温作业?在工业生产中,由于高温车间内存在着多种热源,或由于夏季露天作业受太阳热辐射的影响,常可产生高温或高温高湿或高温伴强热辐射等特殊气象条件。在这种环境下进行生产劳动,通称为高温作业。我国制定的高温作业分级标准规定:工业企业和服务行业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2度的作业,列为高温作业。

2、高温作业的种类高温作业按气象条件可分为三大类:①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其特点是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相对湿度低,形成干热环境,这类作业场所都有强烈的辐射热源,室内外气温差可达10℃以上,以对流热和辐射热作用于人体。②高温高湿作业:这类作业环境的气象特点是气温、气湿高,而热辐射较弱。主要是由于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水蒸气或生产上要求车间内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所致。③夏季露天作业:建筑、搬运等露天作业,除受太阳的辐射作用外,还接受被加热的地面和周围物体放出的辐射热。3、人为什么会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机体从高湿环境接受对流与辐射热量,加上劳动和高温环境增加的代谢产热量,远远超过机体的散热量。若这个恶性过程不断发展,人体通过一系列的体温调节还是不能维持机体的热平衡时,就造成机体过度蓄热。同时,由于大量出汗导致脱水、失盐,从而发生中暑。4、中暑病人的处理发现中暑病人后,首先应使患者脱离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的荫凉地方休息,解开衣服,给予含盐的清凉饮料。必要时,可进行刮烦疗法或针刺合谷、曲池、委中、百会、人中等穴。如有头昏、恶心、呕吐或腹泻,可眼中药霍香正气九;如呼吸、循环衰竭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并可注射呼吸和循环中枢兴奋剂。5、怎样预防中暑?①合理布置热源,把热源放在车间外面或远离工人操作的地点,采用热压为主的自然通风,应布置在天窗下面;采用穿堂风通风的厂房,应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侧。②隔热,是减少热辐射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③加强通风换气,加速空气对流,降低环境温度,以利于机体热量的散发。④加强个人防护,合理组织生产,如穿白色、透气性好、导热系数小的帆布工作服;同时调整工作时间,尽可能避开中午酷热,延长午休时间。加强个人保健,供给足够的含盐清凉饮料。6、为什么在清凉饮料中要加盐?高温环境下劳动,人体为了散热,常常大量出汗。出汗使人体丧失了大量水份和盐份,主要是钠盐和部分钾盐,一般汗液中含氯化钠0.1-0.35%。普通高温作业工人劳动8小时出汗4-8升,损失盐份约15-20克。所以,对高温作业工人既要及时补充水份,也要及时补充盐份,才能维持机体正常功能,这也就是在清凉饮料中加盐的原因。通常可按含食盐量0.1-0.2%来配制清凉饮料,供工人饮用。7、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噪声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是多方面的。50分贝以上开始影响睡眠,70分贝以上妨碍交谈,使人心烦意乱。长时间接触噪声可引起头昏、头晕、头痛、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脑电图异常(慢波增多),心率加快,血压不稳(多数增高),心电图有心率不齐和缺血型改变,同时可见食欲下降,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功能改变、月经不调等。噪声对人体最为明显的影响是损害听觉器官,长时间在90分贝以上噪声作用下,听觉器官的敏感性下降,进而听力减弱,严重者发生职业性耳聋。

8、怎样预防噪声对人体的危害?①进行工艺改革,以无声或少声工具代替噪声工具。如液压机代替锻压机、焊接代替铆接、无梭织布代替有梭织布等。②在不影响操作前提下,用隔音。减震、消声、吸音等措施减弱噪声强度。同时合理规划厂区和厂房建筑,使噪声源远离其它作业区,或造隔音墙,建筑物内墙选用吸音材料等。③个人防护,工人戴耳塞或耳罩,往往可取得较好的防声效果。放射性防护放射性射线(电离辐射)如:α、β、γ射线,放射性物质产生的中子源可以发出中子,X光机开动时会发出X射线。电离辐射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用。放射性射线对人体危害躯体效应遗传效应急性损伤慢性损伤远期效应由于人体在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的照射而引起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呕吐、周身不适,甚至严重的临床效应,甚至造成死亡由于长期过量的小剂量照射而引起的。临床表现症状是头痛、头晕、乏力、关节酸痛,记忆力减退、失眠、食欲不振、脱发和白血球减少主要有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肿瘤、白内障以及对早期胎儿的影响等。放射性防护放射性防护措施外照射防护内照射防护采用强度低的放射源培训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技巧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封闭手套箱、金属屏蔽尽可能选用低毒、低强度的放射性质物采用密闭和远距离操作通风换气采用湿式作业保持工作场地卫生执行严格的检查制度,防止污染扩散注意卫生保健加强个人防护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消除隐患,减少照射,控制污染外照射是放射性射线场所的放射线对人体产生损伤内照射是放射性物质从人的口腔、呼吸道、皮肤迸人人体引起疾病。职业卫生监督职业卫生监督的目的: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及其相关合法权益;适用的依据:职业卫生法律规范;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相对人:包括用人单位及其主管人员和其他负责人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主管人员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主管人员和医务人员、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组成成员。特征:职业卫生监督是国家行政监督的特殊性专业类别之一,是国家行政权的组成部分,它除了卫生监督的主体特殊性、职权法定性、行为主动性和国家强制性等卫生监督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它独自的特征:1、特殊目的性:保护劳动者,促进经济发展;2、综合科学性:以职业卫生科学为基础、结合法律、经济等社会科学的综合性行政行为;3、操作技术性:有很强的专业和技术的特殊要求,技术要求高,监督难度大;4、部门协调性: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5、运作整体性:既有科学分工与各负其责,又有相互配合,互相衔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法律依据职业卫生相关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158—2003)职业卫生监督职责调整根据中央编办发[2003]15号文件的规定,卫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就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能分工与协作,于2005年1月联合下发《关于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责分工意见的通知》(卫监督法[2005]31号)。两部门的分工如下:卫生部门职责:

(一)拟订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二)负责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规范职业病的预防、保健,并查处违法行为。(三)负责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定和监督管理;审批承担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并进行监督管理,规范职业病的检查和救治;负责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工作。(四)负责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

安全监管部门职责:(一)负责制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处罚的法规、标准,并监督实施。(二)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依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发放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负责职业危害申报,依法监督生产经营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定和标准情况。(三)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四)组织指导、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安全培训工作。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据上述内容负责煤矿企业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职业卫生监督

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经常性职业卫生监督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

是指职业卫生监督机构依据国家在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对各工业企业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续建及技术改进、技术改造)的全过程进行卫生学审查与评价的监督管理活动。

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程序:设计审查施工监督竣工验收三同时的定义:

职业病防治法第16条明确规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包括试运行)或投入生产和使用,简称“三同时”。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是指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评价机构,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依照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预测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对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对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并提出科学、客观、公正的预评价结论。要求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卫生行政部门作出审核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和职业病防护措施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规定,依法取得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应当公正、客观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应当对其出具的评价报告负责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是指在建设项目验收前,对建设项目存在的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的浓度、强度进行测定,对除尘、排毒、通风、照明、采光等各种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辅助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和职业卫生管理进行评价的行为。评价的结论作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经常性职业卫生监督对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等遵守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卫生制度和操作规程的监督检查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的监督检查对防护措施的监督检查对健康检查制度的监督检查对职业病报告的监督检查劳动者的权利接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权利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的权利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权利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的权利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害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利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没有防护措施进行作业的权利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因劳动者依法行使正当权利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有获得法律救济的权利用人单位的义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创造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必须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卫生要求用人单位为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而采取的措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配备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优先采用有利于劳动者职业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组织安排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卫生培训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等承担职业病危害的责任接受职业卫生检查,并予以支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工作场所的基本要求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工作场所的化学性、生物性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物理因素和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的强度应当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②、生产布局:布局要合理,有害作业和无害作业必须分开。③、职业病防护设施:尽可能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和密闭化生产工艺,避免直接操作,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措施。④、危害告知: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⑤、一般卫生设施:更衣间、洗浴间、食堂等。工作场所的日常监管1、检测和定期评价(1)日常监测: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系统,配备相应的监测设备,对存在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处理职业病危害隐患。(2)定期检测、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3)检测、评价结论定期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存档、上报、公布是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三项义务。2、防护设施管理:使用、维修、管理3、落实个人职业病防护措施: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职业健康监护,也称职业医学监护,它是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对劳动者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有针对性的医学健康检查,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健康发展状况,并结合其他健康相关资料,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间关系的系统活动。目的:保护劳动者依据:《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2002年3月28日颁布

2007年重新修订内容: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应急职业健康检查和离岗后医学随访以及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按照管理相对人的性质,可将职业健康监护分为对用人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对用人单位的监督:主要侧重于检查用人单位履行职业健康监护义务的情况,是否建立制度、档案,是否制定计划、落实经费等。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侧重于检查是否具备资质、是否超范围开展工作,工作是否规范等。对用人单位的监督管理一、劳动者职业卫生保护权利1、教育、培训的权利2、职业卫生服务的权利3、赔偿权利4、知情权5、拒绝冒险作业权、6、参与决策权7、检举、控告权二、对用人单位的监督管理1、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计划2、职业健康检查的组织落实职业健康检查对象的确定:

A、上岗前

B、在岗期间

C、离岗

D、医学随访对象

E、应急职业健康检查②检查机构和检查项目的确定:应选择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检查。职业健康检查内容是根据劳动者接触或拟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而确定。③物质保障四、用人单位管理责任----监督用人单位履行职业病防治的义务,是职业卫生监督的主要内容1、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2、制定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如职业病危害控制计划,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检测、评价计划,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配置、维修、维护计划;体检和健康监护计划;培训计划;职业卫生专项经费预算、使用计划等。3、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检测与评价,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培训和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是用人单位重要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应当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确保这些重要制度的落实。4、签定劳动合同:对于要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要把职业病危害告知作为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其内容包括:①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②可能产生危害后果③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④工资待遇、岗位津贴和工伤社会保险待遇⑤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教育⑥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5、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用人单位组织劳动者按照计划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健康检查及离岗后的医学随访。6、建立职业卫生档案:①职业卫生档案包括本单位的基本情况、生产工艺流程图、防护设施使用登记情况、主要职业卫生问题、有害因素动态监测情况、职业健康体检情况分析、职业病病人登记等主要内容。②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基本情况、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危害接触史、上岗前、在岗、离岗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禁忌等有关个人健康与职业史关系的档案资料内容。档案保存期限为长期。7、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工伤保险也称职业伤害保险,是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在工作过程中遭受意外伤害或者因接触粉尘、放射线、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引起的职业病后,由国家或社会给负伤、致残者以及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8、落实防治专项经费9、保护特殊人群:未成年工、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职业性健康体检有什么意义?分几类?职业性健康体检是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体格检查,职业性体检包括就业前体检、在岗期间定期体检和离岗时体检三类。(1)就业前体检是指职工从事有害作业前(包括调到有关工种工作前)进行的体格检查,通过体检可以预先发现职业禁忌症,同时也为今后进行定期体检提供参考比较的基础资料。(2)在岗期间定期体检是按一定时间间隔对有害作业职工进行的体检,通过定期体检,可早期发现职业病病人和可疑职业病者(观察对象),从而可进行及时治疗处理。(3)离岗时体检是指职工在离开从事有害作业时进行的全面体格检查,通过体检,可了解和判断该劳动者从事该有害作业若干时间后,目前的健康状况和变化是否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关,分清健康损害责任。为何要对劳动者进行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

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是指对从事某种职业病有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目的是断定劳动者从事某种作业前的健康状况,是否适合参加该有害作业,是否有职业禁忌等。为用人单位是否安排就业,尤其是否安排劳动者从事有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提供客观证据。

在岗期间的定期健康体检:是按一定时间间隔对从事有害作业劳动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常规的必要的检查。目的是及时发现职业病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早期影响,以致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对可疑患者可进行观察,对发现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或有与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者及时调离,安排适当的工作。

离岗时的健康检查,是指劳动者在离岗前对其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体检的内容与项目是依据劳动者所从事的岗位,工种中所存在的职业有害因素情况而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较为敏感的指标,对劳动者进行检查。目的是了解和判断该劳动者从事该有害作业若干时间后,目前的健康状况和变化是否与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关。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处理妥善处理医学建议职业禁忌症: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那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因素损害、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②履行报告义务4、健康监护档案档案的建立和保管长期保存档案的使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记载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断等有关个人健康与职业史关系的档案资料。这些资料可为劳动者的健康追踪、职业病诊断、有关健康损害责任划分以及职业病危害评价提供依据。因此用人单位务必为每一个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档案保存期一般不应少于10年。当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认定。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监督管理

(一)资质管理根据《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规定,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是指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格的医疗卫生机构。1、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条件: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持有有效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具有与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仪器设备;有相应的工作场所;具有健全的职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