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常州市三河口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四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是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按照扎实有效、稳步推进的课改思路,立足课堂教学,加强教研、教改力度,不断探索有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认真反思,提高年级组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努力营造适合主体发展的教学氛围,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数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二、工作目标:1、提高四年级数学教学水平,确保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指标。2、进一步提高四年级数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3、立足课堂,让学生轻轻松松学数学。4、深化数学课题研究,提升数学教师科研素养。5、积极撰写教改论文并参加各级的评比。6、努力探索数学辅导的有效途径,争取在数学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三、方法措施: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学习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探索和追求的重要途径,是教师职业的立身之本。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结合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共同学习《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建议》、《小学数学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等一系列文献,进一步更新观念,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质量观。2、加强备课组教研。本学期四年级共4位数学教师,备课组要加强教学研究、互相取长补短。围绕区教研室要求,结合区级课题开展“运用几何直观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策略研究”,结合日常课堂教学写好教学计划和总结。坚持写好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札记。切实开展好教研工作,每月参加大组教研,落实好教研组教研教改精神,每周开展好备课组活动,对每一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认真探讨,对重点课实行集体备课,反复修改,精编习题、互相观摩教学活动,建立四年级数学资源库。3、充分利用远教资源,及时收看远教信息,洞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前沿知识。在学习的实效上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四个一(一份教案、一个课件、一份反思、一篇论文)活动来丰富学习的内容。对照课标进行会诊,找差距,分析原因,大家出点子想办法并统一认识,在教学中大胆实施新课程。4、严格规范数学教学常规。期初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各年级教学计划;每位教师要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组织数学学科的质量调查。本学期要继续加强备课中动态生成式的研讨,关注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严格要求学生作业的规范性,其中包括学生书写作业的规范和教师批阅作业的规范。5、认真开展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组织集体备课,研究如何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常规,注重活动过程的实效性。细化集体备课的过程指导,本学期继续以年级组为单位,要求每位教师争取主讲一课,安排好周次,定好内容,集体备好课后再延伸到上课、评课,使集体备课不是只停留在“备”字上,而是真正做到备课是为了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着重围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研究,以进一步增强教师为学生学服务的意识,探索出一条学生“能学、会学、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学得有情趣”的有效途径,努力做到每节课成为每位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的广阔天地。四、备课活动安排表:第一周制定本学期备课组活动及教学计划、新教材研读第二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教材分析及旋转方法探讨第三周《认识多位数》教材分析第四周《求近似数》教学探讨及习题编制第五周《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材分析第六周《三位数除乘两位数》习题分析第七周《用计算器计算》教学策略探讨第八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分析第九周《解决问题的策略》习题分析与编制第十周期中复习研究交流、归纳教材的疑难问题,讨论解决办法。第十一周期中阶段性检测分析第十二周《运算律》教材分析第十三周简便计算归类与运用第十四周《运算律》典型错题分析、习题编制第十五周《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材分析第十六周习题分析与编制第十七周《确定位置》教材分析第十八周归纳综合复习中的疑难问题,讨论解决方案第十九周期末考试、备课组工作小结五、教学计划安排表:单元内容课时一平移、旋转和轴对称4二认识多位数7三三位数乘两位数7四用计算器计算3一亿有多大1五解决问题的策略3六运算律11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0多边形的内角和1八确定位置3数字与信息1九整理与复习5六、备课组公开课:陆萍芬《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莫海英《解决问题的策略》常州市武进区三河口小学2015年3月三河口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1)学情分析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班,共有学生人。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并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少数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上课发言不积极。我本学期需要较多地关注同学们业已形成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2)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算律;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确定位置;整理与复习等。本册教材主要特点:本册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与生活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本教材既注意体现教育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的数学教育内涵,使我们的实验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发现并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运算规律;初步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基本方法。(2)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2.数学思考方面(1)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运算规律的过程中,开展类比、猜想、归纳、验证等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2)在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对图形进行简单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3.解决问题方面(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2)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理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初步学会用画图的策略整理和表达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逐步增强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意识。4.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2)在理解数学内容以及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3)能努力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热心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发现错误能主动改正。(4)能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混合运算,找规律,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难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四、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精习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立互动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3、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4、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5、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四)年级(数学)学科第二学期教学进度安排表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备注13.2~3.6《平移、旋转和轴对称》(4)机动3月2日开学23.9~3.13《认识多位数》(3)机动(1)33.16~3.20《认识多位数》(3)机动(1)43.23~3.27《认识多位数》(3)机动(1)《三位数乘两位数》(2)机动(1)53.30~4.3《三位数乘两位数》(4)64.6~4.10《三位数乘两位数》(3)机动(1)74.13~4.17《用计算器计算》(3)《一亿有多大》(1)《解决问题的策略》(1)84.20~4.24《解决问题的策略》(3)机动(2)94.27~5.1期中整理和复习阶段性质量检测105.4-5.8《运算律》(3)5月1日放假115.11-5.15《运算律》(4)125.18-5.22《运算律》(2)机动(2)135.25-5.29《运算律》(3)机动(1)146.1-6.5《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4)156.8-6.12《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4)166.15-6.19《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2)机动《多边形的内角和》(1)机动(2)176.22-6.26《确定位置》(3)数字与信息6月22日放假186.29-7.3整理与复习(4)197.6-7.10期末检测7月10日放暑假四年级下册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名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总课时:4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具体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体会图形运动的基本方式,积累一些图形变换的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有关内容打好基础。本单元主要有三点变化:一是把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内容调整到多边形的认知之前教学,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认识多边形时,主动从图形运动的角度去理解多边形的特征,丰富对多边形的认识;二是由于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不再要求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补全,所以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本册教学;三是适当降低画平移后图形的要求,不再要求在方格纸上同时将一个图形沿水平和垂直方向平移。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的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使学生经历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和设计图案的过程,积累一些图形变换的经验,初步感受图形运动的结构美,体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应用价值,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过程中,感受与他人合作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体验,增强对图形变换的兴趣。教学重点:1、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的图形平移。2、认识图形的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3、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能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教学关键设计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在移一移、转一转、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中逐步加深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认识。单元名称:认识多位数总课时:7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并能正确读、写和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会进行相应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教学认识含有万级和亿级的数。全单元内容包括:认识整万数;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认识整亿数,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较大的数;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求近似数。在单元的最后,还安排了练习九。本单元教学万级数的读、写法为重点,关键是把个级的数读、写推广到万级。掌握了万级数的读、写法,就可以把它推广到亿级数的读、写。同时,对含有万级和个级以及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的读、写,也只要按级读、写就可以了。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现实的问题情境,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认识万级和亿级的计数单位,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理解并掌握含有万级和亿级的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读、写多位数;会用算盘表示多位数;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会以及有亿级和万级的数;知道近似数的含义,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感受大数目的实际大小,能用大数目描述生活中一些事物的具体数量,获得良好的数感;能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思考和表达,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在认识多位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目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习惯;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掌握千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以及有亿级和万级的数。教学难点:1、中间有0的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2、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求近似数,会用“万”和“亿”作单位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教学关键:利用算盘、计数器等工具,帮助将个级的规律迁移到万级和亿级,熟练掌握千亿以内数位顺序表;让学生学会分级读、写数。单元名称:三位数乘两位数总课时:7教材分析:这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分四段安排:先安排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再安排教学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复合单位表示单价和速度等;接着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最后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包括口算几百乘几十、几百几十乘几十)。单元主要有两点变化:一是在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之前,增加了积的变化规律,以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的结构;二是新增了常见数量关系的内容,引导学生将既有经验中具体数量关系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在这一过程中感悟数学抽象的过程与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理解和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应用积的变化规律口算几百乘几十,能用简便方法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掌握“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等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应用这些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思考、交流计算方法和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4、使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和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理解积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正确地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探索并理解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关键: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单元名称:用计算器计算总课时:3教材分析:本单元由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计算》、四年级下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两个单元整合而成,主要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会利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在本单元更重要的是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帮助学生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的结构,教材删去了实验教材中用计算器探索商不变的规律、积的变化规律等内容,同时还新编例题教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能借助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2、使学生经历运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初步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3、使学生在使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使用计算器计算的优点,感受计算器的学习价值,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能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借助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计算中的简单规律。教学难点:用计算器计算含有括号的两步计算式题,借助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计算中的简单规律。教学关键: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简单数学规律。单元名称:解决问题的策略总课时:3教材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等策略,知道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同时,对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也有过一些经积累。本单元继续教学画线段图、示意图描述问题,借助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思路,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悟直观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几何直观,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有两点变化:一是把实验教材中《解决问题策略》单元的相遇问题安排在《运算律》单元,以凸显运算律的应用价值。二是安排例题教学简单的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数量关系比较隐蔽,能更好地体现直观图示在描述和分析问题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画图描述问题,能借助直观图示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画图描述和分析问题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培养几何直观,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理解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的实际问题,以及和长(正)方形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正确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学难点:能正确应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并借助直观图示分析数量关系能灵活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关键:让学生在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并借助直观图示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感受画图策略对解决问题的直观性、简便性。单元名称:运算律总课时:11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在已经理解并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对加法和乘法运算中的一些规律进行概括和总结。本单元主要是把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和四年级下册中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合并成一个单元。这样在基本完成整数运算教学任务之后,引导学生对运算规律进行总结和概括,既有利于学生强化对整数运算的理解,提高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在后继学习中主动将运算律迁移到小数、分数运算中去。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和乘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能应用这些运算率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探索、发现加法和乘法运算律的过程中,培养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归纳和类比等能力,感受数的运算与日常生活的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和符号意识。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和习惯,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1、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并概括出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理解加法和乘法运算律的含义,能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理解和掌握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含义,能灵活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学关键:结合实例理解运算律并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感受运用运算律给计算带来的简便性。单元名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总课时:10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部分十分重要的基础之一。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积累平面图形的学习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归纳、类比等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又可以为今后继续学习和探索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本单元由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合并而成,这样安排能更好地凸显相关知识和方法间的联系,促进学习方法的迁移。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实例,认识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底和高,能正确地测量或画出三角形的高(高在三角形内),以及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2、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认识等腰梯形;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概括、推理等能力,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4、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1、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了解三角形的分类方法,掌握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以及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2、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地测量或画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底边上的高。教学难点: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结论;能正确地画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教学关键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认识相应的图形及各部分名称。感知实例→形成表象→做出图形→抽象图形测量平行线间距离→认识高和底→介绍相关名称→量相应长度加深认识单元名称:多边形的内角和总课时:1教材分析:本册探索规律是多边形内角和,由原来的一道思考题改编,教学时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探寻方法——个案研究——类比联想——归纳结论——数学表示——回顾反思的过程。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既研究特殊的图形,更要研究一般的图形;既计算具体图形的内角和,也归纳多边形内角和的一般算法;既要个人独立思考,也要小组内的合作交流;既形成知识技能,又有思想与情感方面的体验。把探索活动作为重点,把探索规律的兴趣和创新意识作为主要目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具体活动,探索并发现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它的边数之间的关系,并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表示所发现的规律。2、使学生经历探索多边形内角和的过程,积累一些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3、使学生在参与探索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感受数学活动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多边形内角和与它的边数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并概括多边形内角和与它的边数的关系的规律。教学关键: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操作、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过程。单元名称:确定位置总课时:3教材分析:本单元由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移来,主要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材在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经验理解数对的含义,初步学会用数对描述位置方法的同时,精心设计一些形式多样、能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练习,引导学生在用数对描述平面上点的位置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具体的情境认识列和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限正整数)。2、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初步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3、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学会用数对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关键认识列、行的含义,以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单元名称:整理与复习总课时:5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三个部分:1.数的世界;2.图形王国;3.应用广角。“数的世界”属于数与代数范畴,主要包括“认识多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用计算器计算”“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算律”等几个单元。“图形王国”包括“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确定位置”等三个单元的内容。“应用广角”是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包括三角形的稳定性的应用、大数的应用等。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级数、亿级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理解多位数的组成,掌握多位数的读写与大小比较方法,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能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整万或整亿的数,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建立有关整数的认知结构,获得良好的数感。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关整十数和整百数乘法的口算方法,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积的变化规律,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进一步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能借助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进一步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律,能合理、灵活地运用所学的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增强运算能力和符号意识。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应用画图的策略整理条件和问题,体验分析数量关系的一般过程,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4、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三角形的分类等有关知识,加深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的认识,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增强空间观念。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知道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有时不止一条,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进行平移、旋转,或把一个轴对称图形补全,培养初步的想象能力。6、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初步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反思学习过程、评价学习表现的过程,培养反思与评价意识,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难点:进一步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感受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教学关键: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备课组活动记录时间第一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莫海英、陆萍芬、陆维生、牟丹英主持人陆萍芬记录内容:制定学期计划,安排学期教学进度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研讨图形的平移在三年级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方法。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时,学生基本都能画对。图形的旋转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图形旋转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旋转中心,二是旋转角度,三是旋转方向。学生问题: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对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错误较多。横着、竖着的线段,学生旋转时相对简单,对于斜着的线段,学生找不准旋转后的位置。对于较复杂的图形,需要学生仔细观察并凭借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才能画对。学生在画图时,虽然掌握得步骤和方法,但太过于着急,旋转了一条线段后就匆忙地画出图形,另一条线段旋转的位置出现错误。为此,经过讨论,我们总结出四步画图法,如下:例:图1中的ABC是一个三角形,请你把它以A点为中心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可以分四步画出图形,见图2。1.确定旋转中心。题中指定以A点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A点是旋转中心,位置不变。2.分别旋转与A点相连的两条线段AB、AC。AC顺时针旋转90°后达到AC’位置。旋转前AC的长度是6格,旋转后AC’的长度不变,仍是6格。AB顺时针旋转90°后,到达AB’位置(可利用三角尺过A点作AB的垂线,准确找出线段AB’)。旋转前AB的长度斜着数格子经过4格,旋转后AB’的长度不变,仍然是斜着数格子经过4格。注意:B’点与B点一样,要与小方格的定点重合。3.把B’、C’连接起来。4.用箭头表示出旋转方向。只需要找出一组旋转前后的线段,画上弧形箭头,注意方向是指向旋转后。备课组活动记录时间第二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莫海英、陆萍芬、陆维生、牟丹英主持人莫海英记录内容:平移和旋转习题编制一、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面图形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①长方形②等腰梯形③平行四边形④等边三角形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①1②2③3④4⑤无数3、从6:00到9:00,时针旋转了()①30°②60°③90°④180°二、画画量量11.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能画几条画几条)2.AA①小鱼图从右下方移至左上方,先向()平移()格,再向()平移()格。②把梯形绕A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备课组活动记录时间第三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莫海英、陆萍芬、陆维生、牟丹英主持人陆萍芬记录内容:多位数的读写刚学习多位数时,我们可以借助分级线,正确读写多位数。借助分级线,掌握读、写数的顺序。例1亿万亿万34040509000500660400000读、写多位数时,可以先用虚线划级,并在分级线上写上“亿”“万”,有助于我们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写,不会弄错读写顺序。2、借助分级线,掌握读、写数方法。当把多位数分级后,就可以从高位起按级读、写数,在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必须注意的是,不能忘记在它的后面读出标在分级线上方的“亿”字或“万”字。如例1中:亿万34040509000读作:三百四十亿四千零五十万九千亿万500660400000读作:五千零六十亿六千零四十万借助分级线,掌握0的读法0的读法也与分级线有关,当把多位数分级后,就可以画出每级末尾都不读的0(可在这些0下面画“×”表示不读),然后看其他数位上,如有1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例2亿万亿万52078003000303000300300××××××读作:五百二十亿七千八百万三千三千零三十亿零三十万零三百备课组活动记录时间第四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莫海英、陆萍芬、陆维生、牟丹英主持人牟丹英记录内容:多位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对于一些较大的数,为了读写方便,有时要把它们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有时要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改写”和“求近似数”是有区别的,要弄清区别,正确读写。以下面两题为例:(1)把200000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2)用“亿”作单位写出2040000000的近似数。亿(1)解:2000000000=20亿亿(2)解:2040000000≈20亿以上两题及解发很相近,两题都要用“亿”作单位。解题时都必须先分级,再弄清“亿”后面的尾数是什么,求得的结果都是20亿。两者有根本的区别:题(1)是改写,只改变原数的计数单位,不改变原数的大小;题(2)是求近似数,不仅改变了原数的计数单位,而且改变了原数的大小。题(1)“亿”后面的尾数全是0,去掉尾数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与原数相等,用“=”连接;题(2)“亿”后面的尾数不全是0,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出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与原数只是相近,并不相等,用“≈”连接。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改写”还是“求近似数”,得数后面都要写上相应的计数单位“万”或“亿”。如果写成2000000000=20,2040000000≈20都是错误的。学生易错题: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37680042805791230210一个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7万,这个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备课组活动记录时间第五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莫海英、陆萍芬、陆维生、牟丹英主持人陆萍芬记录内容:认识多位数习题编制一、填空。(41分)1.万级的包含有()、()()、()四个数位;亿级的计数单位有()、()、()()。2.10个一千万是(),一百万包含有()个万。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位,计数单位是();第八位是()位,计数单位是()4.78010060是由()个千万、8个()、()个万、()个十组成的。5.3003003的最高位是()位,左边的3表示(),中间的3表示(),右边的3表示()。6.比49999多1的数是(),比49999多1万的数是()。7.把12800000000改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再改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8.一个数由3个千万、4个十万、9个千、2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9.一亿五千零六十万四千写作(),它是一个()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是()10.用0,1,5,6,8组成的最大的五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11.比最小的8位数少1的数是(),比最大的5位数多1的数是()。12.最高位是千万位的数是一个()位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数是(),最小的一个数是()。13.在数位顺序表中,百万位的右边是()位,亿位的左边是()位,十万位右边一位的计数单位是()。14.用四舍五入法6□7890000≈6亿,□里可以填(),最大可以填()。15.一个数的近似值是6万,那么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1.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个数与原数比()。A.变大了B.变小了C.不变2.最接近324万的数是()。A.3243001B.3240001C.32401103.在85后面添()个0,这个数是八千五百万。A.4B.5C.64.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十次是()。A.一百万B.一千万C.一亿5.读50800304这个数时()。A.只读一个零B.只读两个零C.读三个零6.782435>78□435中,□里可以填()。A.3B.1C.4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7分)1.写一个含有两级的数,应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俩个数相比,最高位上的数越大,这个数就越大。()3.7□21354万≈702亿,方框中最小能填1.()4.10个一万等于1000个一千。()新|课|标|第|一|网5.最小的五位数比最大的四位数多1.()6.一个数的万级上是715,个级上都七百是0,这个数读作七百一十五万。()7.近似值都比准确数大。()四、读出下面各数。(4分)720000读作:()384401000读作:()405007020读作:()27000340读作:()五、写出下面各数。(4分)九十万零七百写作:()二亿三千五百万九千三百二十写作:()八千二百四十万一千零三写作:()五亿零二千写作:()六、按要求写数。(15分)1.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数。4007000000=27600000000=153610000=2.省略“万”“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20567920000≈96481≈4018000000≈2760000000≈4005400≈14980≈3.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4350≈985≈32760≈9985400≈10373900≈54065008≈七、□中最大能填几?(3分)4□400≈4万39□000≈40万35□860≈36万八、填出下面各数的相邻数。(4分)1.(),100000,()2.(),4870,()。3.(),26500,()4.(),34999,()。九、按要求填数。(3分)用3、7、9和4个0组成一个七位数。1.一个零都不读的数是();2.只读一个零的数是();3.读两个零的数是()十、比一比。1.我国的陆地国土面积约为9600000平方千米,俄罗斯的国土面积约为17100000平方千米,加拿大的国土面积约为9980000平方千米,它们谁的面积最大?谁的面积最小?(3分)2.在○里填上“>”或“<”。(6分)520400○52万最小的六位数○10000039999+1○40000-163082○6083249805089○48790502最大的八位数○9999万3.将下面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5分)35007601130240040021909809983500670()<()<()<()<()附加题(10分)1.用1,2,3,4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小的数是多少?它们相差多少?2.有一个五位数,最低位上的数字是8,最高位上的数字是3,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数字的2倍,前三位数字的和与后三位数字的和都是19。这个五位数是多少?备课组活动记录时间第六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莫海英、陆萍芬、陆维生、牟丹英主持人陆维生记录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习题一、填空1、365的14倍是()。175是5的()倍。2、□□×□□=1600,□□×□□=2800。(每题只填一组) 3、()×时间=路程数量=()÷()4、211×39的积大约是(),498×21的积大约是()。5、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积是()。6、750×40积的末尾有()个0。7、一个乘数扩大10倍,另一个乘数也扩大10倍,积就扩大()倍。8、在□里填上“<”、“=”、“>”。609×6□905×5125×80□250×4029×504□405×299、根据62×16=992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62×160=620×160=620×()=9920二、判断:(共5分)1、一个乘数乘2,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乘2。……………()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五位数。………()3、240×50积的末尾有2个0.………………()4、小明绕250米的跑道跑了4圈,他一共跑了1千米。……()5、一辆准载4吨的汽车装了22桶油,每桶190千克,这辆车没有超载。()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A、不变B、扩大10倍C、缩小10倍2、125×80的积的末尾有()个零。A、2B、3C、43、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A、四位数B、五位数C、四位数或五位数4、泰元家园有五十栋楼房,每栋有12户人家,共有()户人家。A、600B、500C、1255、在145×34的计算过程中,“3”乘“145A、435B、4350C、43500备课组活动记录时间第七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莫海英、陆萍芬、陆维生、牟丹英主持人莫海英记录内容:《用计算器计算》教学探讨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内容的安排如下表:例1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或除法的一步计算例2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计算为主)例3探索计算里的规律(一)在“玩”中初步认识计算器上的一些常用功能键计算器在人们的家庭里已经相当普及,大多数学生都见过计算器。所以,教材开门见山,直接指出“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这句话也在告诉学生,遇到大数目的四则计算,不必列竖式笔算,可以用计算器计算。使用计算器的方法主要是按键,认识计算器应该知道它的常用功能键。计算器常用按键:ON:开机,OFF:关机,CE:改错(清除当前数据或符号),AC:清除(全部清除归0),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和等号键,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找到这些功能键。指导学生认识计算器的常用功能键,可以让他们尝试着开机和关机,了解计算器的开关键;让他们在开机状态下按动数字键、运算符号键以及显示得数的等号键,了解这些键的功能与使用;让学生尝试使用消除键,了解这个键能修改输入的错误。计算器上还有其他功能键,不要求学生都认识和使用。这些功能键安排在“你知道吗”里作简单介绍,不是基本的教学内容与要求。(二)在计算中培养良好的习惯用计算器计算的关键是输入算式,应及早培养良好的输入习惯。如,默读算式的习惯。即看算式,要边看边读,把算式“读”进脑子,短时记住它;按数字键,要边读边按,依次逐个输入计算器。又如,及时检查的习惯。输入一个加数(或被减数、乘数、被除数等)以后,应立即查一查,输入的数对不对,有没有输入错误。教学时,不要过分追求算得快,而要力求算得对,让学生体会正确输入数据和运算符号的重要性。(三)通过探索规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用计算器进行一组大数的四则运算,发现一组算式及其得数里的规律。备课组活动记录时间第八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莫海英、陆萍芬、陆维生、牟丹英主持人莫海英记录内容:期中阶段检测复习要点对各单元进行回顾梳理和要点提炼《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画出一个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明确旋转的三要素,旋转方法要点,练习旋转,个别指导;练习画出一个图形的所有对称轴。《认识多位数》:辨别计数单位和数位。多位数的读写方法指导,特别是读出一个多位数,容易漏字。明确读数要求,根据要求组数:“不读零,只读1个零,读出2个零”。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有三种要求: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指导学生读懂这三种不同的要求,熟练掌握“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典型题目:已知一个数的近似数是7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规律的对比练习,理解、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加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练习,总结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计算器计算》:复习常用按键,加强找规律方法的指导。《解决问题的策略》:本单元的题型较多,千变万化,但方法不变。主要培养学生的画图意识,引导学生自己画图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归类,认清和、差问题的特征,掌握解决和、差问题的方法;寻求面积变化各个量之间的联系。其中复习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个别辅导,收集易错题,加强练习。备课组活动记录时间第九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莫海英、陆萍芬、陆维生、牟丹英主持人牟丹英记录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研讨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策略的多样性,要在学会方法的基础上初步具有应用方法的意识。怎样让学生学会画图和列表?不是告诉他们怎样画、怎样列,也不是把画成的图、列好的表展现给他们看,而是让学生在画图、列表的活动中体会方法、学会方法。仔细研究本单元的例题和习题,我们不难发现变化多于重现。有的是题材和情境变了,有的是条件与问题变了,有的是数量关系变了。许多题对学生都是新颖的、富有挑战性的。但是,有一点始终保持不变,这就是都可以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数学信息,都要经过整理才能形成思路、找到解法,都是为了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本单元的例题和习题必须以不变应多变,坚持让学生通过画图或列表理解题意,理清数量关系,理出解题思路。让学生学会方法、体验方法、形成策略始终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千万不能见一题教一题,过多地补充范例,把教学变成学生的被动接受和机械模仿。本单元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内容主要有两类:和差问题和面积变化问题。和差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为了解答这种应用题,首先要弄清两个数相差多少的不同叙述方式。有些题目明确给了两个数的差,而有些应用题把两个数的差“暗藏”起来,我们管暗藏的差叫“暗差”。知道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的差,要求这两个数,解决和差问题需要我们画线段图来分析,方法如下:方法一:(和+差)÷2=大数和-大数=小数方法二:(和-差)÷2=小数和-小数=大数备课组活动记录时间第十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莫海英、陆萍芬、陆维生、牟丹英主持人莫海英记录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习题编制画图解决下列问题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少10千克2、甲、乙两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打字,2分钟共打了240个字,已知甲每分钟比乙多打10个字。问甲、乙两人每分钟各打多少个?3、两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6,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4、长方形操场的长与宽相差80米,沿操场跑一周是400米,求这个操场的长与宽是多少米?5、图书馆的书架上、下两层共存书220本,如果从上层拿出10本放入下层,则两层书架上书数相等.求原来上、下层各存书多少本?6、有三块布料一共190米,第二块比第一块长20米,第三块比第二块长30米.每块布料各长多少米?7、一个边长为25米的长方形的绿地,如果把它的长增加15米,它的面积就增加360平方米,求现在这块绿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8、把一个正方形的操场的一组对边各增加18米,这样操场的面积就增加了900平方米,原来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9、一个长方形的菜地,种番茄的面积比菜园面积的一半少了8平方米,其余的22平方米种黄瓜,这个菜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备课组活动记录时间第十一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莫海英、陆萍芬、陆维生、牟丹英主持人莫海英记录内容:简便计算方法集锦(一)加法的简便运算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减法的性质:a-b-c=a-(b+c)或a-(b+c)=a-b-c例:125-37-63125-(25+50)=125-(37+63)=125-25-50=125-100=100-50=25=50多加了要减:452+197=452+200-3=652-3=649多减了要加:452-197=452-200+3=652+3=655少加了再加:452+209=452+200+9=652+9=661少减了再减:452-209=452-200-9=252-9=243交换加数的位置,带着符号搬家:534-39-61+66=534+66-39-61=600-39-61=600-(39+61)=600-100=500备课组活动记录时间第十二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莫海英、陆萍芬、陆维生、牟丹英主持人陆萍芬记录内容:简便计算方法集锦(二)简便计算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也是学生最容易出现错误的题型。下面是备课组对简便计算题型的一些概括:1.同种运算想交换律和结合律;交换就是为了结合。2.有乘有加(或有减)有相同数,要想乘法分配律,无相同数找倍数关系变相同数用乘法分配律。(即:两个乘法算式相加或相减,就可以用乘法分配律)。3.加减混合运算,看清数字特点,用好减法的性质。4.乘除混合运算用好除法的性质(即乘除法添、去括号规则)。5.牢记见25想4,见125想8,见5想2等积能凑整的特殊数字,用好商不变规律。6.无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掌握运算性质,用好搬家规则。对学生简便计算错误问题的分析错误类型一:当学生学完“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之后,学生脑海中自然就有了这样一种意识,如像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始终是减去两个减数的和才简便,于是在练习时,有一部分学生就会出现这种情况:673-137-373=673-(137+373),而不会用673-373-137。很多学生对减法性质的逆用感到很困难,如会出现962-(62+45)=962-62+45=135;2548-(748-452)=2548-748-452=1348。错误类型二:学习了乘法分配率后,会出现以下错误:(4+40)×25=4×25+25;67×38+62×67=(38+62)×(67+67)。错误类型三:在学完五个运算定律后,出现如125×32×25的题目时,学生会想到把32分成8乘4,计算时却分不清该用乘法结合律,还是乘法分配律,会出现125×32×25=(125×8)+(4×25)。错误类型四:只看数,不看清运算符号,乱用简便方法,如:25×4÷25×4=100÷100=1;278-54+46=278-100=178。仔细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是教学时,一味机械地进行程序化训练,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了负迁移,只要貌似就用学过的方法牵强地套用,二是不会灵活运用。我们进行简便教学时片面地注重了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的渗透。备课组活动记录时间第十三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莫海英、陆萍芬、陆维生、牟丹英主持人陆维生记录内容:简便计算练习一、填空。1.用字母a、b、c表示下面运算定律:(l)加法交换律();(2)乘法分配律();(3)乘法交换律();(4)加法结合律();(5)乘法结合律()。2.45×(20×39)=(45×20)×39这是应用了()律。3.用简便方法计算376+592+24,要先算(),这是根据()律。4.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1)a+(30+8)=(□+□)+8(2)□十82=□十18(3)45×□=32×□(4)25×(4+8)=□×□十□×□5、把“>、<、=”填在合适的○里496-120-230○496-(120+230)192+(95-75)○192+95-75720÷36÷2○720÷(36÷2)70×3+5○70×(3+5)(65+13)×4○65×4+13×4二、选择(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49×25×4=49×(25×4)这是根据()。乘法交换律B.乘法分配律C.乘法结合律2.986-297的简便算法是()。A.986-300-3B.986-300+3C.986-200-97D.986-(300+3)3.32+29+68+41=32+68+(29+41)这是根据()。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4.下面算式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A.42×(18+12)=424×30B.a×b+a×C=a×(b+C)C.4×a×5=a×(4×5)三、判断。(对的在括号里面打“√”,错的打“×”)1、25×(4+8)=25×4+2×58()2、(32+4)×25=32+4×25()3、180÷5÷4=180÷(5×4)()4、125×4×25×8=(125×8)+(4×25)()5、52+83+48=83+(52+48)这一步计算只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备课组活动记录时间第十四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莫海英、陆萍芬、陆维生、牟丹英主持人牟丹英记录内容:简便计算练习题45×(20+4)67×101125×13×89+99+999+3690÷5÷226×43+74×4347×101-4775×16848+10387×99369-121-47-3299×98+9925×(40×4)625+19725×(40+4)16×2598×3535×1894+38+106+62490÷3515×16×125125×484600÷25÷462×(100+l)356-(68+156)32×98+6445×101-45121×9-21×9420÷15÷4360÷45360×45+36×5504×36×5备课组活动记录时间第十五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莫海英、陆萍芬、陆维生、牟丹英主持人陆萍芬记录内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探讨(一)在“做”图形的活动中感受图形的形状特点和结构特征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主要活动是观察图形,把图形的样子通过视觉器官输入头脑,产生初步的、整体性的图形表象。如果要形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应仔细考察它们的边和角的特点,这种精细的体验仅凭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学时要采用“活动——体验”的教学策略,组织学生“做”图形,引导他们在“做”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特点,主动建构对有关图形的比较深入的认识。1.“做”三角形,感受它的边、角和顶点。2.“围”三角形,体会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和一定大于第三边。3.通过量、剪、折等活动,体会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点。4.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体验对边互相平行,感受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图有两点好处:一是借助方格纸上的横线互相平行的事实,能方便地画出平行四边形的一组上下对边,体会这组对边互相平行(或者借助方格纸上的竖线互相平行,画出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左右对边,体会这组对边互相平行)。二是在方格纸上能体会另一组对边可以互相平移,即左面(上面)的边能平移到右面(下面)边的位置上,右面(下面)的边能平移到左面(上面)边的位置上,感受这组对边也互相平行。从而理解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含义,突破这个教学难点。(二)从已有经验里提练出新的数学概念1.循序渐进,逐步理解三角形的高。(借助“人字梁”)2.联系对锐角、直角和钝角的认识,探索三角形的分类。3.量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2.联系对锐角、直角和钝角的认识,探索三角形的分类。3.量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三)从特殊到一般,通过实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四)安排图形的拼、分等变换活动,关注图形的变化,加强对图形的体验,发展空间观念备课组活动记录时间第十六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莫海英、陆萍芬、陆维生、牟丹英主持人陆萍芬记录内容:《数对确定位置》教学探讨(一)在现实的情境里教学数对的知识和使用方法用数对确定具体事物的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作列,横排叫作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向后数。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4,3)表示”,这句话里有三点内容:一是“数对”指两个数,即物体所在的列数和行数。二是数对中先表示第几列,后表示第几行,这个次序不能颠倒。与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先写出x轴上的数,后写出y轴上的数的次序相一致,不和中学数学知识发生矛盾。三是用数对确定位置有规定的书写格式,要用括号把列数和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用逗号隔开。这三点必须对学生讲清楚,且要作出相应的示范。(二)应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点的位置平面图上,用数对表示景点或设施的位置。例题的呈现形式有三个特点:一是公园的各个景点和设施都画成一个点,图上的点只表示景点或设施的所在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二是表示景点、设施的那些点分布在方格纸上,每个点都是方格纸的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三是方格纸的竖线相当于“列”,横线相当于“行”。竖线从左到右依次标出了列数0、1、2、3……10,横线从下往上依次标出了行数0、1、2、3……8。图上的“0”既是列的起点,也是行的起点。例题的这些特点,把用数对表示公园景点、设施所在位置的实际问题,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用数对确定位置时的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数对与物体实际位置之间的相互转化上。具体地说,看到物体所在的列与行,应立即联想到相应的数对;看到数对,应在头脑里反映出它所表示的具体位置。为此,需要通过练习,逐步培养对数对的敏感。备课组活动记录时间第十七周地点四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莫海英、陆萍芬、陆维生、牟丹英主持人陆萍芬记录内容:期末复习:概念要点提炼1、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其中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只有一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2、★【注意数位和计数单位的区别】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数位。个、十、百、千……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作十进制计数法。3、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4、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每套衣服218元,可以写成(218元/套)。狮子奔跑的速度是每秒16米,可以写成(16米/秒)。5、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积也乘几。★一个乘数乘以几,另一个乘数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积不变。在除法中,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几倍(0除外),商反而扩大几倍。6、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强调:加法、乘法交换律改变的是数的位置。加法、乘法结合律改变的是运算顺序。7、★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角形按边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一般三角形。其中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任何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至多有三个锐角。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任意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一条边的长度大于另外两条边的差,小于另外两条边的和。★三角形最长一条边的长度一定小于周长的一半。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90°。多边形的内角和=180°×(边数-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8、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而且相等。平行四边形具有容易变形性。平行四边形中相对的角相等,相邻角的度数和是180°。★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画高,可以画两条。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9、★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上底+下底。拼成平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高。下底上底★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等腰梯形。10、★用数对确定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作列,横排叫作行。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向后数。人人一节公开课教案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常州市三河口小学陆萍芬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55~56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的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2、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建构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视讯切换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3年天然气液化装置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绕线模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直联式空气压缩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柄轴套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往复式三缸活塞泵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在线杀毒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
- 辽宁省营口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小升初真题((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江西省抚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随堂测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SB/T 10895-2012鲜蛋包装与标识
- GB/T 5237.1-2017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
- GB/T 26121-2010可曲挠橡胶接头
- GB/T 25497-2010吸气剂气体吸放性能测试方法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第9章 工业绿地规划
- 高中思想政治课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教材使用建议与典型课例研究课件
- 数学的发展历史课件
- 外来人员入厂安全告知书
- DB22-T 5036-2020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程序标准-(高清正版)
- 工程监理聘用合同(一)
- 写作指导:顺叙倒叙插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