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博林中学2023年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大同市博林中学2023年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大同市博林中学2023年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大同市博林中学2023年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大同市博林中学2023年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大同市博林中学2023年高二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下关于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苏丹III可把脂肪染成橘黄色、健那绿把活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B.在提取叶绿体色素实验中,使用碳酸钙的作用是保护色素避免受破坏C.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由橙色变成灰绿色D.甲基绿把DNA染成绿色,吡罗红把RNA染成红色参考答案:C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果一种生物的核酸只由4种核苷酸组成,则该生物一定不具有细胞结构B.ATP的合成通常与放能反应相联系,ATP的水解通常与吸能反应相联系C.在同一细胞内不可能出现淀粉→葡萄糖→糖原的变化 D.制作果酒、果醋的微生物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都在细胞质基质参考答案:D略3.对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F1能产生四种比例相同的雄配子

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3:1,与分离定律相符

C.F2出现四种基因型的个体

D.F2出现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参考答案:C4.有人分析了一种小分子有机物样品,发现它只含有C、H、O、N四种化学元素,该样品很可能是A.氨基酸

B.油脂

C.葡萄糖

D.蛋白质参考答案:A5.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细胞全能性是细胞分裂的基础B、全套的遗传物质是细胞全能性的基础C、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不能保持全能性D、细胞的全能性已在动植物实验中得到证实参考答案:B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有核膜,而固氮菌没有B.酵母菌有细胞膜,而固氮菌没有C.黑藻细胞有线粒体,而蓝藻细胞没有D.黑藻细胞有内质网,而蓝藻细胞没有参考答案:B略7.在应用农杆菌侵染植物叶片获得转基因植株的常规实验步骤中,不需要的是A.用携带目的基因的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B.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导入目的基因的细胞C.诱导转基因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D.用适当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愈伤组织生芽参考答案:C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①目的基因的获取,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农杆菌特点:易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对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力;Ti质粒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

转化:目的基因插人Ti质粒的T-DNA上,农杆菌→导入植物细胞→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详解】用携带目的基因的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属于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导入步骤,A不符合题意;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需要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B不符合题意;农杆菌侵染植物叶片获得转基因植株的过程不需要诱导原生质体融合,C符合题意;利用不同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可以诱导愈伤组织形成不定根或不定芽,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以及操作工具,明确农杆菌转化法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并能够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过程等知识。8.人体的体液是指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

B.细胞内液和血液

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参考答案:C9.比较植物体内生长素和人体内的生长激素的特点,错误的是A.在体内含量都较少

B.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C.对生命活动都有调节作用

D.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参考答案:B10.关于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pHB.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等C.细胞不断地进行有氧呼吸D.肝脏贮存的肝糖原在血液含量下降时不断地分解释放入血液中参考答案:C11.下列有关变异、育种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B.三倍体无子西瓜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C.单倍体育种过程中,经常先筛选F1花粉类型,再进行花药离体培养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参考答案:A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三倍体无子西瓜的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但是不能正常配对与分离,因此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配子,B错误;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先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后经秋水仙素处理,最后对植株进行筛选,C错误;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只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12.高原上有一种昆虫,雌虫的翅和复眼均已退化,生活于草丛下。空中飞行的雄虫能识别雌虫释放的一种信息激素并找到雌虫与之交配。这种信息激素最可能是A.脑激素

B.保幼激素

C.蜕皮激素

D.性外激素参考答案:D13.下图细胞Ⅰ、Ⅱ和物质E、F的关系可能(

参考答案:C14.下列关于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B.斐林试剂的配制是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中滴入等量的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C.双缩脲试剂是将4滴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滴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中混合而成的D.双缩脲试剂含两种试剂:质量浓度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0.01g/mL的CuSO4溶液参考答案:C【考点】19:检测蛋白质的实验;1K:检测还原糖的实验.【分析】鉴定还原性糖使用的斐林试剂,需要现用现配;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解答】解:A、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A正确;B、斐林试剂的配制是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中滴入等量的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正确;C、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C错误;D、双缩脲试剂含两种试剂:质量浓度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0.01g/mL的CuSO4溶液,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学中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15.如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的B.乙细胞形成的子细胞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1与2或1与4的片段交换,前者属基因重组,后者属染色体结构变异D.丙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参考答案:B16.在观察细胞中DNA的RNA分布的实验中,使用盐酸的目的是()①改变细胞膜的流动性;

②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③改变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④将DNA与蛋白质分离;⑤将RNA与蛋白质分离;

⑥利于RNA与染色剂结合;⑦利于蛋白质与染色剂结合;

⑧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A.①④⑥ B.②④⑧ C.③⑤⑦ D.②⑤⑥参考答案:B【考点】1E: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分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第一步是取材制片:一般选择易获取的口腔上皮细胞,第二步是水解:用盐酸处理使口腔上皮细胞膜通透性增大,染色质中DNA和蛋白质分离;第三步是冲洗:洗去盐酸;第四步是染色: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第五步是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解答】解:在观察细胞中DNA的RNA分布的实验中,使用盐酸的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DNA和RNA在细胞分布,属于考纲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7.分析下面有关生态系统碳循环、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乙中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B.人体O2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C.过敏反应时,甲中的A增加导致水肿D.乙中能量最少的营养级是B参考答案:C18.某基因有碱基1200个,则由它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具有的氨基酸数目最多是A.100个

B.200个

C.300个

D.400个参考答案:B19.下列结构中,原核细胞具有

A.核膜

B.核孔

C.核糖体

D.线粒体参考答案:C20.蔗糖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37℃最适温度,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右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

。(2)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

。(3)若增加底物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4)若蔗糖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温度逐渐升高到10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

▲,原因是▲。(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

参考答案:(1)蔗糖

(2)底物量一定,底物已被消耗尽

(3)略(4)降低

最适温度之后随着温度升高,酶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活性下降直至失活(5)B21.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参考答案:D22.右图有关概念的分析,正确的是()A.①和②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ATP水解释放的能量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D.腌制蜜饯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直接关系参考答案:B①表示主动运输,②表示协助扩散,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物质,不消耗能量。一些大分子物质可通过胞吞和胞吐进出细胞。蜜饯腌制过程中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此时细胞的选择透过性丧失。23.下列哪一个生产或实验过程中不能使用吲哚乙酸(

A.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促使加快生根B.处理青色的生香蕉,加速转变为黄香蕉C.处理去掉雄蕊的番茄,育出无籽果实D.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使其继续生长参考答案:B24.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组尖端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参考答案:D25.下列有关胰岛素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没有胰岛素,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B.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有障碍,但氧化分解正常C.胰岛素不足,糖原合成减少,细胞供能正常D.胰岛素不足,细胞供能障碍,非糖物质转化葡萄糖增多参考答案:D【分析】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详解】A、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存储葡萄糖,则胰岛素不足时葡萄糖进入细胞障碍,A错误;B、胰岛素不足,则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障碍,供能减少,B错误;C、胰岛素不足,则氧化分解供能减弱,糖原合成能力减弱,C错误;D、胰岛素不足,则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能力减弱,另外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能力减弱,使得葡萄糖增多,D正确。故选D。26.在涂在平板操作时,除哪项外,其他均是正确的A.将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到烧红

B.取少量菌液滴加在培养基表面

C.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s再用

D.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参考答案:A略27.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肾脏排尿的主要意义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B.K+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C.Na+的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D.人体内水的主要排出途径是通过汗腺分泌汗液排放参考答案:A解析: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Na+,对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K+。Na+的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人体内水、Na+、K+的主要排出途径都是肾脏排尿,因而肾脏排尿的主要意义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28.神经肌肉接头是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末梢与其支配的肌细胞之间形成的一种突触结构.如果某人自身产生的抗体破坏了该突出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就会患重症肌无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重症肌无力属于过敏反应B.人体T细胞分泌的抗体可能会供给自身正常组织C.抗体是患者体内运动神经元与肌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信号分子D.正常人的神经肌肉接头处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参考答案:D【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常见的自身免疫病主要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重症肌无力等.【解答】解:A、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病,A错误;B、抗体由浆细胞分泌,B错误;C、神经递质是患者体内运动神经元与肌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信号分子,C错误;D、正常人的神经肌肉接头处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正确.故选:D.29.下列关于染色体和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中,质粒只存在于原核生物细胞中

B.在基因工程中染色体和质粒均可以作为运载体

C.染色体和质粒均与生物的遗传有关

D.染色体和质粒的化学本质相同

参考答案:C略30.下列图表是有关某种酶的实验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试管Ⅰ试管Ⅱ试管Ⅲ某酶2mL2mL2mLpH887温度60℃40℃40℃反应物2mL2mL2mLA.甲物质可能抑制该酶的活性

B.该酶比较适合在40℃的环境下起作用C.该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比碱性环境高D.该酶在作用35min后便失去活性参考答案:B31.在遗传学上,把遗传信息沿一定方向的流动叫做信息流。信息流的方向可以用下图表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过程都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

B.能进行④或⑤过程的生物不含DNA

C.①过程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D.③过程不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参考答案:B32.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步骤是:制作涂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C.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有6种D.噬菌体的核酸中包含5种碱基参考答案:C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不论是细胞内的核酸还是细胞外的核酸,其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都蕴含着遗传信息,A项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步骤是:制作涂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在盐酸中水解后,需要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s后,再染色,B项错误;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有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含氮碱基(A、G、C、T)共6种,C项正确;噬菌体中只有DNA一种核酸,包含4种碱基,D项错误。33.下图为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则该种群的年龄组成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C.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D.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据图分析,起初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率为零,此时该人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性;以后出生率逐渐增加,死亡率逐渐减少,而且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的增长率持续增加,种群密度急剧增加,年龄结构为增长型.解: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A正确;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衰退型增长率小于零,种群数量逐渐减少,与图不符,B错误;C、不是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C错误;D、不是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D错误.故选:A.考点:种群的特征.34.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遍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合可以储存大量遗传信息参考答案:C35.生物工程的兴起,标志着人们从认识生命活动的奥秘到按照人们的愿望改造生物的巨大飞跃。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说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进行脱分化形成新个体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C.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D.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用途是培养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经济动物参考答案:B36.图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某个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d是核糖体,e是mRNAB.该图表示蛋白质合成中的转录过程C.a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D.c转运的氨基酸所对应的密码子是GCU参考答案:B37.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某昆虫的体色黑色(B)对灰色(b)为显性。生活在某一个区域内的该昆虫种群,原来B与b的基因频率各为50%,后来该区域煤烟污染严重,若干年后发现B的基因频率为90%,b的基因频率为10%。由此可推断出A.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B.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C.该种群产生了新物种

D.该种群产生了生殖隔离参考答案:A38.豌豆的高茎基因(D)与矮茎基因(d)的根本区别是(

)

A.分别控制显性和隐性性状

B.所含的密码子不同

C.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染色体上位置不同参考答案:C39.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与矮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下列有关此育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可使育种所需的优良基因由亲本进入F1

B.过程②为减数分裂C.过程③是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幼苗

D.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参考答案:D40.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时一般酒中所含的酒精成分不超过14%,其原因是

A.是加水过多造成的

B.原料中用于发酵的糖太少

C.一定浓度的酒精影响酵母菌的存活

D.发酵过程产热多,高温使酵母菌死亡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9分)甲图:某池塘中生长着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草、虾、鲫鱼、草鱼、乌鱼等水生动植物。由于池塘附近有一些工厂和居民区,经常向池塘中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经检测,池塘中汞、镉等重金属严重超标。氮、磷等大量富集导致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大量繁殖,致使鱼类等生物大量死亡、腐烂。其尸体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产生难闻的气味(硫化氢、氨)。乙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循环的示意图(1)影响池塘中鱼类在水中分布的因素主要是

,该池塘中体内汞、镉等重金属含量最高的生物所处的营养级是____________。(2)该池塘中难闻气味的物质硫化氢、氨主要是尸体中________有机物分解产生的。(3)甲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没有表示出来的该池塘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下一营养级的生物从上一营养级生物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