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_第1页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_第2页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_第3页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_第4页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你能够在地图上标出我国5个自治区的名称吗?BADCE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15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成立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9日成立我国的自治区名称成立时间首府驻地内蒙古自治区1947、5、1呼和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10、1乌鲁木齐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3、15南宁市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10、25银川市西藏自治区1965、9、1拉萨市内蒙古西藏广西宁夏探究与共享②自治区域都设置在什么地方呢?①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③自治机关的职权与一般的地方国家机关有什么不同?国家统一领导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享有和行使自治权。阅读课本P76—77回答以下问题:1949195419842001年份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被载入宪法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地位,扩大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非“居住”前提和基础地位: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民族政策。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政策)(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什么2、内容三级自治区(5个)省一级自治州(30个)设区的市一级自治县(旗)(120个)县一级(1)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2)、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党的机关和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既是地方国家机关,又是民族自治机关。既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又行使自治权。双重地位:双重职权:

不对。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民族乡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一种补充形式,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思考: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1200多个民族乡(镇),这些民族乡(镇)都是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3)、自治权的地位、含义、内容

(1:地位: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2:含义: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3:内容: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其他自治权。

立法自主权

变通执行权

经济自主权文化管理自主权

其他自治权①自主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管理地方财政。⑤组织本地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制定管理流动人口办法。④不合本地方实际情况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可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②自治地方人大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③自主管理本地方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连连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并结合当地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的有关管理自治地方事务的综合性法规。其内容涉及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组织原则、机构设置、自治机关的职权、活动原则、工作制度等重要问题。单行条例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自治权范围内,依法根据当地民族的特点,针对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而制定的法规。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自治区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能生效;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须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据统计,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环境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对外国人来藏登山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信访条例》《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决定》《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活动的决议》《关于严厉打击“赔命金”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定》等。立法自治权

eg1: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西藏自治区还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eg2:根据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西藏自治区将职工的周工作时间规定为35小时,比全国法定工作时间少5小时。eg:1981年,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从西藏少数民族历史婚俗等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了《西藏自治区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变通条例》,将《婚姻法》规定的男女法定婚姻年龄分别降低两岁,

并规定对执行变通条例之前已经形成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婚姻关系,凡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准以维持。变通执行权eg1:1984年后,在西藏农牧区实行“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政策。极大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西藏农牧区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持续发展和提高。eg2:在税收方面,全国只有西藏一直执行比全国低3个百分点的税收优惠政策,而且对农牧民一直免收各种税费;eg3:在金融方面,西藏一直实行比全国低两个百分点的优惠贷款利率和低保险费率政策。经济自治权农牧民子女上学实行免费吃住。对农牧民实行免费医疗等政策

西藏地区的学校除了教授汉语外,还要开设民族语言课。这体现了西藏自治区有什么权力?文化管理自治权(2)组建公安部队的权利。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3)进行贸易活动的权利。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国家规定,可以开展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开辟对外贸易口岸;与外国接壤的民族自治地方经国务院批准,开展边境贸易。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在有些方面享受国家的优待。(1)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可以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其他自治权1、根本原因:是由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2、具体原因:它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基础。①历史特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②现实情况:“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社会基础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政治基础3、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二)为什么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深圳经济特区西藏民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比较三者有何不同?知识拓展:项目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不同点目的制度权限范围相同点(1)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非主权实体);(2)与中央都是中央和地方关系;(3)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稳定社会,解决民族问题祖国和平统一发展经济,促进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可根据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令、政策的自治区拥有除外交、国防外的高度自治权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政策5个民族自治区港、澳、台14个经济特区

“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

——邓小平1984年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思考: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有机结合前提和基础: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和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自觉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民族区域自治(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少数民族代表数示意图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证了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利,自主地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满足了各少数民族人民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四川省西北部。总人口84.7万,其中:藏族占52.3%,羌族占17.7%,回族占3.2%,汉族占26.6%,其他民族占0.2%。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在抗震救灾中各族人民,亲密团结、和睦相处,建立了水乳交融、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的深厚情谊。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5.12五周年纪念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形成三次较大规模的集中建设。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国家投资分别完成43项和62项重大工程。极大地促进了西藏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基础产业的发展。(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材料一:我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材料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主任或副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都由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材料三:近几年,在国家和其他兄弟省份的大力帮助和支援下,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加快了经济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全国平均增长率。材料分别体现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优越性?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自治权含义:内容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小结: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是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有权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有立法权。

【误区警示】【点评】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点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点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不是特别行政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充分的自治权,特别行政区才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点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性条例等自治性法规,没有立法权。①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③我国民族自治的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自治乡)。④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检察院。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权易错易混点归纳××××××明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政策的关系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民族政策的基础和理论依据,而民族政策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对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2.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从而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实行了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则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学以致用:C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A、政党必须领导政权B、某些地区经济比较落后C、国家的统一领导D、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根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①人民法院②人民政府③人民检察院④人民代表大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D3、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③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的国情④民族区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