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彬-管理学-第三版-第一、二章_第1页
王凤彬-管理学-第三版-第一、二章_第2页
王凤彬-管理学-第三版-第一、二章_第3页
王凤彬-管理学-第三版-第一、二章_第4页
王凤彬-管理学-第三版-第一、二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14管理学(第三版)作者:王凤斌、李东中央民族大学教材与相关材料、中央财经大学814管理学大纲、中央财经大学814管理学知识点梳理、中央财经大学814管理学2010-2012年考研真题、中央财经大学814管理学核心考点课程内容安排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共四次课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共两次课章节题型第一章管理第二章管理理论第三章社会责任第四章计划第五章计划技术第六章决策第七章组织第八章人力名词解释管理03,管理者05,管理职能06,法约尔跳板06,霍桑试验07,社会责任07,利益相关者08,计划03,企业战略05,预测03,头脑风暴法06,头脑风暴法08,决策04,不确定性决策05,非程序化决策08,组织结构03,学习型组织07,绩效评估09,简答管理二重性03,管理内涵04,观念技能05,科学管理理论07,理想的行政组织传统特征08,企业对员工责任04,社会责任两种观点06,战略管理特点09,决策涵义03,决策有效性04,决策定义07,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性决策异同09,职能制与直线职能制区别05,组织结构06,机械式与有机式组织适用条件09,人力资源特征09,论述社会责任与社会义务差异,企业对服务对象义务09,案例分析华为做法与社会责任08案例03案例二,组织机构设置05案例二,组织结构09案例人力资源特性07案例二,员工培训09案例单选累计出题次数1919312911210

第1章管理与管理工作

第3章计划

第4章组织

第5章领导

第6章控制

第2章管理决策概述职能应用

第7章管理思想的演变

第8章事务性管理与变革性管理

第9章人力资源管理过程

第10章销售管理过程

第11章理财工作管理过程

第12章自我测试第1章管理与管理工作第1节管理的概念、作用和任务第3节管理的过程、特征和适用范围第4节管理工作所面对的环境第2节管理者的职责、技能及职业化管理学(第三版)管理学(第三版)第1节管理的概念、作用和任务一、为什么需要管理管理伴随着组织的出现而产生,是协作劳动的产物。所谓组织(organizations)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乐队;大学;军队;企业】

组织中的活动包括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两大部分,管理工作是促进作业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和保证。管理学(第三版)第1节管理的概念、作用和任务二、什么是管理

管理(management)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学(第三版)“管理”定义的四方面含义:管理的含义1、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过程。4、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有效的管理必须充分考虑组织内外的特定条件。3、管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2、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中的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学(第三版)第1节管理的概念、作用和任务三、管理的目标管理不存在自己独立的目的或目标。管理不过是组织中的一个“器官”,是为服务于组织而存在的。不能为了管理而管理,而应该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进行管理。

管理的目标是与组织的目标联结在一起的。作业活动投入的资源取得的成果[产出]管理学(第三版)1.组织的产出目标:

从产量与期限、品种与质量、成本花费等单项指标的水平来衡量所管理的组织是否能按质、按量、按期、低成本地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或服务。2.组织的绩效目标:

对组织所取得的成果与所运用的资源之间转化关系的一种更全面的衡量。效率:资源的利用率高低;效果:产出合乎要求否?二、管理/组织的目标营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

任何组织中管理工作的基本使命都是:使组织以尽量少的资源而尽可能多地完成预期的合乎要求的目标!管理学(第三版)二、管理/组织的目标3.组织的终极目标: 以追求利润和资本保值增值为主要终极目标 以满足社会利益和履行社会责任为主要终极目标管理学(第三版)管理对组织目标的促进作用1、促进组织的产出目标,如产量与期限、品种与质量、成本花费等。3、促进组织的终极目标的实现。2、提升组织的效率与效果。效率指正确地做事情;效果指做正确的事情。二、管理/组织的目标管理学(第三版)第2节管理者的职责、技能与职业化

一、管理者的分类与职责管理者(managers)是指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达到与他人一道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目标的人。管理者所处的具体组织层次不一样,他们的头衔也各式各样,但他们的工作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同别人一起并通过别人使组织活动得以更有效地完成。计划基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组织控制领导二、管理者的分类及职责分配

管理学(第三版)基层管理人员作业人员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者:直接负责或者协助管理基层管理人员及其工作的人,通常享有部门或办事处主任、科室主管、项目经理、地区经理、产品事业部经理或分公司经理等头衔。这些人主要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在组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二、管理者的分类及职责分配

高层管理者:处于组织的最高层,主要负责组织的战略管理,并在对外交往中以代表组织的“官方”身份出面。这些高层管理者的头衔有如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CEO)、总裁及其他高级资深经理人员,以及高校的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处在或接近组织最高层位置的管理人员。基层管理者,亦称第一线管理者,他们处于作业人员之上的组织层次中,负责管理作业人员及其工作。在制造工厂中,基层管理者可能被称为领班、工头或者工段长;在运动队中,这项职务是由教练担任的。作业人员,指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实施和操作工作的人。例如,汽车装配线上安装防护板的装配工人,麦当劳快餐店中烹制汉堡包的厨师,企业销售现场的推销员,医院内为病人看病的医生等。这些人处于组织的最底层(称为作业层),不具有监督他人工作的职责。1.从横切面进行的组织层次划分看,组织中的工作人员有四类管理学(第三版)2.从组织的纵切面划分,管理者可以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二、管理者的分类及职责分配

负责管理整个组织或组织中某个分部的全部活动仅仅负责组织中某一类活动或业务的专业管理GeneralmanagerFunctionalmanager总经理(总公司、事业部)职能经理(开发经理、生产经理、营销经理、财务经理)管理学(第三版)二、管理者的技能要求管理者的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指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所需的技术和方法。

指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指与组织单位中上下左右的人打交道的能力,包括联络、处理和协调组织内外人际关系的能力,激励和诱导组织内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能力,正确地指导和指挥组织成员开展工作的能力。管理学(第三版)各层管理者的不同技能组合概念技能基层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人际技能技术技能二、管理者的技能要求管理学(第三版)第3节管理的过程、特性和适用范围

一、管理的职能和过程

组织工作计划工作领导工作控制工作管理工作基本职能领导工作PlanningOrganizingLeadingControlling·管理过程中的各阶段工作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有机关联的。管理职能是对管理者所开展的各项管理工作按大致活动阶段的归类。二、管理的的对象和适用范围管理工作的对象3.对整个组织[企业是其中一个类别]进行管理2.对管理人员及其工作进行管理1.对工人和作业工作进行管理1、管理的对象:以企业组织为例管理学(第三版)二、管理的的对象和适用范围非营利性组织管理的适用范围营利性组织

管理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工业企业(如汽车厂、纺织厂)◆商业企业(如零售商店、外贸公司)◆交通运输企业(如航空公司、出租汽车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通信广播公司、财务公司、咨询公司◆其他各种服务性单位(如餐馆、洗衣店)

◆政府、军队、公安等◆大、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医院、诊所和医疗保险单位◆研究所、报社、博物馆、画廊,大众性广播、邮电和交通服务单位◆各种基金会、联合会、俱乐部,政治党派、学术团体和宗教组织等

2.管理的适用范围与权变管理原则二、管理的的对象和适用范围2.管理的适用范围与权变管理原则

各种不同类型组织的管理会具有相似性、共通性。从这一方面来说,管理的适用范围是广泛的。但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类型组织在使命目标和业务作业活动内容上存有差别,对它们的管理也就必然表现出个性、差异性和特殊性。所以,管理工作必须在管理理论、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

权变管理原则要求管理者能识别管理工作所面临的特定情境,开发或选用合适的管理模式。任何管理模式和方法都不可能是普遍最佳的,而只可能是最合适、最适用的。适合的,才会是有效的。

管理学(第三版)3.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王凤彬、李东编著飞机与小鸟飞行的原理管理不仅具有科学性,也具有艺术性

一方面,管理工作要遵循一套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是科学规律支配着有效的管理行为;另一方面,科学的原理及方法又需在管理实践中得到灵活的应用。管理学(第三版)第4节管理工作所面对的环境通常将环节划分为组织外部环境和组织内部环境两大部分。组织环境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处于组织外部对组织产生影响的各种要素总和,包括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处于组织内部对组织产生影响的各种要素总和,如组织的各种资源、能力等。管理学(第三版)第4节管理工作所面对的环境组织环境具体环境一般环境一、外部环境的构成与特征亦称宏观环境或社会大环境,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所有企业或其他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具体包括经济和技术的、政治和法律的、社会和文化的、自然环境的等。亦称微观环境或任务环境,指与特定组织直接发生联系的那些环境要素,包括竞争对手、顾客、资源供应者、政府管理部门、工会、新闻传播媒介和其他利益代表团体(如消费者协会、妇联等)等。对特定组织的影响更为明显,也更容易为组织管理者所识别、影响和控制。可能影响到处于其中的所有组织管理学(第三版)第4节管理工作所面对的环境

-环境的复杂性:环境构成要素的类别与数量 -环境的动态性

:环境的变化速度及这种变化的可了解和可预见程度较高不确定性低不确定性较低不确定性高不确定性

复杂性

高高动态性低如医院、大学、保险公司和汽车制造商如标准挂衣架制造商、容器制造商、软饮料生产厂商和啤酒经销商如唱片公司、玩具制造商和时装加工企业电子行业、计算机软件公司、电子仪器制造商一、外部环境的构成与特征环境不确定性程度管理学(第三版)第4节管理工作所面对的环境二、内部环境的构成与特征

组织的内部环境可从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方面来考察:(1)资源。资源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投入。它可以是有形的、显性的,如土地、厂房、资金等;也可以是无形的、隐性的,如智慧、信任和协同方式、声誉等。

(2)能力。能力是指一组资源的有机组合,如同胶水把各种物质粘合在一起,可以形成高强度的材料。

(3)核心能力。核心能力也称核心竞争力,是指能为企业带来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持久优势的资源和能力来源能力是否满足持久竞争优势的标准?

·价值性

·稀缺性

·难以模仿性

·不可替代性是否资源:·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投入核心竞争力:·一种独特的战略性能力一般能力:·一组非战略性资源的组合能力:·一组资源的整合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与判别标准资源只有被投入使用且与其他资源相结合,才能成为一种“能力”管理学(第三版)第4节管理工作所面对的环境核心能力的4个基本特征4.不可替代性,即这种资源和能力是不能用别的替代的3.难以模仿性,即这种资源和能力是模仿不了的2.稀缺性,即这种资源和能力是买不到了,只为少数的企业所拥有1.价值性,即这种资源和能力是很重要的、很宝贵的二、内部环境的构成与特征

第1章管理与管理工作

第3章计划

第4章组织

第5章领导

第6章控制

第2章管理决策概述职能应用

第7章管理思想的演变

第8章事务性管理与变革性管理

第9章人力资源管理过程

第10章销售管理过程

第11章理财工作管理过程

第12章自我测试管理学(第三版)第2章管理决策第1节决策的含义与过程第3节个体决策的基本方法第2节决策的要素与类型第4节群体决策的基本方法

一、什么是决策

决策是一个“全过程”概念,包括了决策信息的收集、决策方案的拟定、决策方案的评价和选择、决策方案的实施及实施中的审查等各步骤内容。广义决策就是人们对行动目标和手段的一种选择或抉择。其核心和本质就是作出决定(拿主意)。狭义决策(出主意+拿主意)

第1节决策的含义与过程

管理学(第三版)决策是管理的中心,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二、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

第1节决策的含义与过程

无论进行计划、组织还是领导和控制,各项管理职能的开展都离不开决策。具体表现在:

计划工作中的决策:确定组织的使命目标,制定各种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等;

组织工作中的决策:组织机构的设置,部门化方式的选择,职责和权限的分配,各职位人员的选配等;

领导工作中的决策:人员配备以后如何加以使用和激励等;

控制工作中的决策:绩效标准的制定,实际成绩与绩效标准之间偏差容许范围的确定,纠正偏差措施的选择,等等。

管理学(第三版)

三、决策的基本步骤

发现并界定问题1确定目标2拟定备择方案3选择方案4执行方案5检查评价和反馈处理6

第1节决策的含义与过程

管理学(第三版)对决策基本过程的一个总结管理学(第三版)

1.决策者:负责作出决策的主体

2.决策目标:决定要采取的行动所期望取得的理想结果3.决策准则:决策者选择方案所依据的原则和对待风险的态度或方针4.

决策的常规性:该项决策问题是否重复发生,有无先例可循5.决策的备选方案、自然状态及后果:第2节决策的要素与类型最优化决策与满意化决策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37管理学(第三版)第3节个体决策的基本方法

一、确定型决策方法

确定型决策是指各个备选方案都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的决策。对确定型决策问题,制定决策的关键环节是判断什么样的行动方案能最好地实现既定的决策目标。

◆典型的确定型决策方法:线性规划法、盈亏平衡分析等。

盈亏平衡分析,也叫量本利分析,是指通过分析某种产品的产销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变化关系,从而实现目标的决策方法。因为,利润=产销量×单价-产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所以,盈亏平衡点产销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管理学(第三版)第3节个体决策的基本方法二、风险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方案的自然状态有若干种,但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是可以作出客观估计的决策,所以亦称作随机型决策或统计型决策。 在这种决策下,方案实施可能会出现几种不同的情况(自然状态),但每种情况下的后果(即效益)是可以确定的,所不可确定的是最终将出现哪一种情况(自然状态)。风险型决策的基本目标,就是要达到期望值最优(指预期平均收益最大或预期平均成本最小),但同时使方案的风险度保持尽可能低。◆决策树和决策表是风险型决策的主要方法。所谓期望值,就是方案各不可控状态的概率与其出现时所带来的损益的乘积的总和。管理学(第三版)第3节个体决策的基本方法1.决策树法

决策树法是一种以树形图来辅助进行各方案期望收益的计算和比较的决策方法。决策树的基本形状如下图:决策点状态点方案枝状态枝损益值上图中,方框□表示决策点,由决策点引出的若干条一级树枝叫做方案枝,它表示该项决策中可供选择的几种备选方案,各圆点代表状态点,由各圆形结点进一步向右边引出的枝条称为方案的状态枝,每一状态出现的概率可标在每条直线的上方,直线的右端可标出该状态下方案执行所带来的损益值。管理学(第三版)第3节个体决策的基本方法决策树法举例

①②-20-306437销路好P1=0.7销路差P2=0.3销路好P1=0.7销路差P2=0.3100(万元)-20(万元)40(万元)30(万元)计算得:第一方案的期望收益=100×0.7+(-20)×0.3=64(万元)第二方案的期望收益=40×0.7+30×0.3=37(万元)第一方案预期的净收益=64-

30=34(万元)第二方案预期的净收益=37-

20=17(万元)比较两者,可推出:应选择第一方案。管理学(第三版)根据上表,计算得:第一方案的期望收益=100×0.7+(-20)×0.3=64(万元)第二方案的期望收益=40×0.7+30×0.3=37(万元)第一方案预期的净收益=64-30=34(万元)第二方案预期的净收益=37-20=17(万元)比较两者,可推出:应选择第一方案。第3节个体决策的基本方法2.决策表法

决策表法实际上与决策树法原理相似,只是表示的方式有所不同。仍以上例来说明,其决策表为:

单位:万元方案的自然状态损益值概率期望收益投资额净收益方案一销路好销路差100-200.70.3643034方案二销路好销路差40300.70.3372017管理学(第三版)管理学(第三版)第3节个体决策的基本方法三、非确定型决策方法

非确定型决策是指方案实施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状态或者所带来的后果不能作出预计的决策。 与风险型决策相比,非确定型决策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通常更大。在非确定型决策中,最不确定的情况是连方案实施所可能产生的后果都无法估计,这样的决策就相当难决定,甚至可以说,决策时基本毫无把握可言,只能凭靠决策者的学识、智慧、胆略甚至运气来作决定。管理学(第三版)第3节个体决策的基本方法四种典型的方案选择准则1.乐观准则2.悲观准则3.折中准则4.最大后悔值最小化准则

三、非确定型决策方法对于非确定型决策问题,决策者无论是否知道决策方案执行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他们做决策时都必须预先设定某种适用的决策准则,依此才可能对各种行动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不同的决策者由于其个性和风险偏好的不同,其选用的决策准则不可能一样第3节决策的基本方法下面以A、B两企业间的竞争为例,介绍非确定型决策四种典型的方案选择准则的应用。

假设A企业为经营某产品制定了四种可行的策略,分别是A1、A2、A3、A4。在该产品目标市场上,有一个主要竞争对手——B企业,它可能采取的竞争性行动有B1、B2、B3三种。

A企业没有指导自己确定四种策略成功概率的经验,但知道在B企业采取特定反击策略时自己的收益。“小灵通”方案手机收费:双向—>单向管理学(第三版)管理学(第三版)第3节决策的基本方法表2A企业在对手三种不同反击策略下的收益状态及方案选择

B企业的可能反应A企业的策略B1B2B3乐观准则(X

)悲观准则(Y)折中准则(αX+βY)A1131411141112.2A29151818912.6A3242115241518.6A4181428281419.6

相对收益最大值及选取的方案28第4方案15第3方案19.6第4方案0.4X+0.6Y管理学(第三版)第3节个体决策的基本方法表3最大后悔值最小化决策方法

B企业的可能反应

A企业的策略B1B2B3后悔值最大后悔值24-B121-B228-B3A11314111171717A2915181561015A3242115001313A41814286707

相对收益最大值242128最大后悔值中的最小值及选取的决策方案7第4方案2007年8月47第4节群体决策的基本方法

群体决策是在若干成员共同参与之下完成的。群体决策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如何激发群体各个成员对所决策的问题和方案形成独到的认识和创新性见解,同时又能将各种可能存在分歧的意见综合为群体的判断与决策。决策群体中要事先确定好所采用的决策规则--基本规则是“多数决定”,也即通常所说的“少数服从多数”。

全体一致:全体都赞成;没有反对票绝对多数:强多数(超过2/3)简单多数:一般多数(超过

1/2)相对多数:不足一半票数情况下的多数管理学(第三版)第4节群体决策的基本方法

将个人意见集结为群体判断的方法有二 一、数学集结法

1.累计票数法

2.两两对比法

3.偏好次序表决法

数学方法行为方法管理学(第三版)第3节群体决策的基本方法方案A方案B方案C成员甲120成员乙210成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