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曲线图03版_第1页
坐标曲线图03版_第2页
坐标曲线图03版_第3页
坐标曲线图03版_第4页
坐标曲线图03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河南中考5.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2012河南中考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

溶解度

B.升高温度可将甲的不

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时,100g乙的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g

D.40℃时,分别用100g水

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2012河南中考9.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向一定量的盐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B.向一定量的MnO2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C.向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入NaOH溶液D.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2013河南中考10.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

B.向一定量纯碱和烧碱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盐酸C.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D.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2013河南中考14.右图是A、B的溶解度曲线。t2℃时分别将100g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

出固体治理A

B(填“>”、“<”或“=”);把t2℃时150g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需加水

g。图像题-------第二课时

坐标曲线图所谓坐标曲线题,就是将变化过程中的某些量的变化以曲线、直线的形式表示的习题,这类题目具有形象直观、简明清晰、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图像题,不仅能考查同学们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能考查同学们的观察、想像、分析、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是近几年中招考试热点,同时也是同学们感到最棘手的一类题。

【牛刀小试】

A.①水的电解B.②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C.③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D.④20

℃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例:下面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KNO3的质量/g④0溶质质量分数0时间/s二氧化碳质量0时间/s氧气质量②③0时间/s生成气体质量t12H2O2①ggg【D】一.解题思路1.看懂图像:面:图像形状,纵、横坐标的含义线:走向,变化趋势点:起点、拐点、交点、终点2.联想知识点,做出判断

二.常见类型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2.溶质的质量分数3.溶液pH的变化4.金属与酸的反应5.其他化学反应过程图像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0

t1t2t3温度(℃)BAC溶解度(g)80604020【解析】1.此类图像特点: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2.此类图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意义的了解3.通过观察溶解度曲线可获得以下信息:

①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③同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何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④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相交点的意义。4.常见题型:①对溶解度定义的考察,例如,某一温度下,用一定量的溶剂配制饱和溶液所需溶质的质量

②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温度),例如: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③交点的含义

④某一温度下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等例题、现有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已知在20℃~30℃间,A与B有相同的溶解度;在70℃时A、C溶解度相同。(1)请在溶解度曲线中标出物质的标号;(2)在1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3)在50℃时,三种物质的质量均为

80g,分别放入100g水中形成溶液,

其中__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___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CABC>B>ABA、C中招真题,你能做对吗?【2011河南】5.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

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

质量大于乙的质量B【2012河南】

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

B.升高温度可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20℃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g

D.4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D【2013河南】14.右图是A、B的溶解度曲线。t2℃时分别将100g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

出固体质量A

B(填“>”、“<”或“=”);把t2℃时150g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需加水

g。>100<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图像

例2、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稀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中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w)与加入氯化钠质量(m)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图像正确的是()【解析】

此类图像题主要是考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溶液中溶质质量或溶剂质量变化的关系。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可知:1.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溶质质量的增加而增大,但由于溶质质量的增加,溶液质量也增加,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质质量不是简单的正比例函数关系;同样与溶剂质量也不是简单的反比例函数关系。故曲线不能呈直线。2.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一旦达到饱和状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则是一不变的量。观察图2曲线:

A中曲线起点在坐标原点;

A、B中图像表示的都是正比例函数,且终点不能体现溶液的饱和状态;

D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变化的过程。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它的图像题主要是考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溶液中溶质质量或溶剂质量变化的关系。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100%

可知,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溶质质量的增加而增大,但由于溶质质量的增加,溶液质量也增加,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质质量不是简单的正比例函数关系。

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溶剂质量的减小而增大,但由于溶质质量不变,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与溶剂质量也不是简单的反比例函数关系。

故曲线不能呈直线。

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一旦达到饱和状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则是一不变的量。

在一定量氯化钠稀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搅拌,氯化钠固体不断溶解,质量分数增大。

随着氯化钠的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不能继续溶解,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观察图2曲线:

A中曲线起点在坐标原点;

A、B中图像表示的都是正比例函数,且终点不能体现溶液的饱和状态;

D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变化的过程。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它的图像题主要是考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溶液中溶质质量或溶剂质量变化的关系。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100%

可知,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溶质质量的增加而增大,但由于溶质质量的增加,溶液质量也增加,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质质量不是简单的正比例函数关系。

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溶剂质量的减小而增大,但由于溶质质量不变,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与溶剂质量也不是简单的反比例函数关系。

故曲线不能呈直线。

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一旦达到饱和状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则是一不变的量。

在一定量氯化钠稀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搅拌,氯化钠固体不断溶解,质量分数增大。

随着氯化钠的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不能继续溶解,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观察图2曲线:

A中曲线起点在坐标原点;

A、B中图像表示的都是正比例函数,且终点不能体现溶液的饱和状态;

D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变化的过程。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三>、溶液pH的变化图像。

例3、下列实验中溶液的pH随加入试剂体积而变化的关系与图中相符的是()A、稀硫酸中不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B、NaOH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硫酸C、Na2CO3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盐酸D、NaOH溶液中不断滴入蒸馏水【解析】此类图像题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横坐标表示向溶液中加入试剂的体积。做此类题要关注起点和终点。pH是水溶液的酸碱度的一种表示方法,pH与溶液酸碱度之间的关系是:

pH=7时,溶液呈中性;

pH<7时,溶液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

pH>7时,溶液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

观察图3曲线可知:

曲线起点即初始情况下(未加入试剂时)溶液pH>7,显碱性,因此,不可能是A选项,

随着试剂的不断加入pH逐渐减小,碱性减弱,呈中性后又逐渐显酸性(终点),显然是加入的酸过量所至,也不可能是D选项,

故B、C选项能符合这一变化事实。

<四>、金属和酸反应的图像例4、等质量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的质量和时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1)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__;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__。(2)分析图中的两条曲线,你还能得到哪些结论:_____。

【解析】此类图像题关键看拐点,金属和酸是一类典型的反应,既能体现实验室制氢气的反应原理,又能体现金属和酸的性质。

这类问题的图像主要是考查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化合价、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对产生氢气的影响。

解决这类题一般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是反应过程,金属越活泼,与同浓度的酸反应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氢气越多,图像就越靠近纵轴二是结果此处金属化合价为二价,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R+2HCl=RCl2+H2↑若是等质量的两种同价金属,与同浓度的酸反应,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生成的氢气越少↑观察图4曲线:拐点前M的曲线更靠近纵轴拐点后曲线平行于横轴,金属完全反应M的曲线在上,及M最终产生氢气的质量大由于M、N的化合价相同,故M活泼,N的相对原子质量大由图像还可以看出:M与盐酸反应速度快;同质量的M、N与足量盐酸反应,M产生的氢气多。<五>、其他化学反应过程图像

例6:图6中的四个图像分别代表对应的四种化学反应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分别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与高锰酸钾,反应过程中生成氧气的质量变化。B、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烧碱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C、向一定质量的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D、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溶液,溶液的导电性与加入溶液量的关系。【解析】A选项加热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纵横坐标分别表示氧气的质量和加热时间,我们知道,高锰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分解产生氧气,氯酸钾若不加入二氧化锰,需要较高温度才能缓慢释放氧气,所以个高锰酸钾曲线更靠近纵轴;另通过计算可知,同质量下氯酸钾完全分解产生的氧气是高锰酸钾的3.9倍。所以,A能代表变化过程B项首先发生中和反应,不产生沉淀,故起点不在原点C项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的现象是:浑浊----沉淀达最大量----沉淀溶解至澄清,故C不正确D项起始状态导电性强,当加入硫酸时,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沉淀和水,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减少,导电性减弱,完全中和时最弱。当硫酸过量,自由移动的离子增多,导电性增强,图中出现拐点正说明此变化,D符合【挑战自我】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按图回答下列问题:⑴温度约在___________℃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⑵若使C物质的溶液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所采取的方法(填“升温”或“降温”);⑶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0

t1t2t3温度(℃)BAC80604020溶解度(g)t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