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ppt_第1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ppt_第2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ppt_第3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ppt_第4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农一师党校郑伟

总纲第一编绪论第二编行政主体第三编行政行为第四编行政程序第五编行政监督与救济第六编行政诉讼第一编绪论第一章行政法的概念第二章行政法的历史发展第三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第四章行政法的渊源第五章行政法学第一章行政法的概念第一节行政第二节行政权第三节行政法第一节行政一、行政的概念行政法上的行政:是指公共行政(PublicAdministration),即对国家事务与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意义上的行政,是专指与行政职权有关的活动,而且关注点在行政职权的行使以及与此对应的公民权利的保护。公共行政与私人行政的区别:1、性质不同。公共行政是一种国家职能活动,具有鲜明的公共属性。公共行政活动不是为了国家机关或者社会公共组织自身,也不是对自身事务的组织与管理,而是对具有公共性质的事务的组织与管理。2、目的不同。公共行政的实施以实现公共利益为基本目标。公共利益一般指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私人利益相对应。3、手段不同。公共行政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可以采用私人行政所不能使用的手段,享有诸多特权。本书的观点:对行政不能从单一视角去把握,而应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理解。那么,我们认为,行政法学中的行政是公共行政,或者公行政,也就是与公权力相关的行政,但主要内容还是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二、行政的分类1、授益行政与负担行政

从行政活动给行政相对人带来权益还是负担的角度,可以将行政区分为授益行政和负担行政,授益行政是指给行政相对人带来权益的行政活动,负担行政则是增加行政相对人负担、要求行政相对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即增加义务或者限制权利的活动,也叫侵益行政。

2、规制行政与给付行政根据行政的功能和方式不同,将行政划分为规制行政和给付行政。规制行政是指对权利和自由进行限制,达到对某一领域进行管理的目的。随着福利国或行政国的兴起,行政职能不仅仅限于规制,为公民提供公共产品、给予帮助和服务也成为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以上行政称为给付行政。3、权力行政与非权力行政根据行政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权力行政与非权力行政。所谓权力行政,是指通过强制性的支配力量实现行政目的的行政类型,所谓非权力行政,是指通过非权力方式,诸如劝告、建议、指导、契约等实现行政目的的行政类型,非权力行政的扩张是现代行政的一个发展趋势。4、羁束行政与裁量行政从行政主体是否有自由选择空间的标准来对行政进行分类,羁束行政要求行政主体严格依照有关法律规范所确定的标准来作出行政决定,没有作出选择适用的空间,而裁量行政则允许行政机关在法定的范围和幅度内运用自由裁量权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作出决定。5、依职权行政与依申请行政按照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是否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将行政划分为依职权行政和依申请行政。依职权行政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可以直接主动作出的行政行为,依申请行政并非没有法律规定其职权,而是行政主体启动行政程序除了依据法律规定外,还需要当事人的申请,如果没有当事人的申请,行政主体无法也不能采取此类行政行为。6、内部行政与外部行政

内部行政是指行政实施者针对机关或组织内部的机构设置、人事安排、公文处理、服饰仪表等事务进行的管理。该类行政活动不涉及社会上的普通社会成员,其行为的效果只及于机关内部,不产生对外的效力。外部行政是指行政实施者针对普通社会成员实施的各种组织和管理活动。7、从内容上对行政进行划分从行政管理的领域来划分,可以将行政分为经济行政、卫生行政、教育行政、公安行政、民政行政、科技行政等若干类第二节行政权一、行政权的历史发展和基本含义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分权学说(SeparationofPower)法国思想家洛克(JohnLocke)在《政府论》一书中提出立法权与执行权的区别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进一步提出“每一个国家都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权、‘执行有关万民法事项的权力’及‘执行有关市民法事项的权力’,”并且主张各种权利之间的平衡。孙中山先生提出五权分立我国行政权的特点:1、行政权具有具体、直接的特点,行政权往往直接作用于社会,处理的事务多为日常的、经常发生的,对普通百姓的生活有着更经常、更广泛、更直接的联系。2、行政权具有创造性和扩展性。行政权所管辖的事务愈加宽泛,并且在实践中采用紧随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而变化的形式与方式。3、行政权具有主动性。行政机关要根据公共利益及时、主动的适应管理社会和经济的需要采取行动,适时适当为公民权益提供保障,为社会秩序之维护有所作为。二、行政权的特点1、行政权具有公益性国家机关的存在和持续是为了服务于人民,是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和运转,行使行政权只能是为了公共利益,而非个别人的利益。2、行政权具有强制性行政权的行使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强制性是行政权运行的背景。在法律有规定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行使行政强制权,实施直接强制或间接强制,要求对行政权的服从。3、行政权具有优先性行政主体享有在职务上和物质上的优益条件,称为行政优益权,行政权与私权比较具有优先性。职务上的优先权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推定有效权。行政行为推定有效;二是获得社会协助权。行政的实施能获得社会协助;三是先行处置权。4、行政权具有不可自由处置性

行政权是行政主体的权力,同时也是行政主体的职责,非依法律规定不可自由处置,不可以弃而不用。因此,在行政机关没有及时履行或者没有完全履行法定职责时,给相对人造成合法权益损害,可能会导致行政赔偿责任。第三节行政法一行政法的概念

行政法就是关于行政权的授予、行使以及监督救济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全面理解行政法有以下几个要点需要深入理解:首先,行政法是公法其次,行政法是部门法意义上的概念。最后,行政法是现代民主法治的产物,古代没有行政法二、行政法的内容1、行政组织法,即规范行政的组织过程和控制行政组织的法,包括行政机关组织法、公务员法和公物法三部分内容。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是行政机关组织法,围绕行政机关的设立、变更和废止展开,着眼于行政权创设的规范和约束。如我国的国务院组织法,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法,等等2、行政行为法,即关于行政行为的法,可以分为行政实体规范和行政程序规范两部分。3、行政监督与救济法,是为公民提供救济、对行政权行使进行监督的法律规范,具体包括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等。

推荐阅读材料应松年:《当代中国行政法》,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应松年:《行政法学新论》,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应松年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何海波编著:《法治的脚步声——中国行政法大事记(1978~2004)》,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第二章行政法的历史发展第一节西方国家行政法的历史发展一、法国行政法法国是最早制定成文法典的国家,并且最早将公法与私法相独立,被誉为“行政法之母国”,大陆法系行政法滥觞于法国行政法院和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二、德国行政法同法国一样也有独立的行政法院,但却是法院系统的一部分,而且不采用判例制,成文法是主要的法律渊源,保留了大陆法系的特点。德国行政法院的发展历史三、英国行政法英国行政法最大的特点就是由普通法院受理行政案件,行政诉讼并不是单独的诉讼,而是司法审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行政机关的活动是否违宪以及是否违法进行审查,审查的范围还包括行政机关的立法。二战之后英国还成立了大量的行政裁判所,专门负责处理行政争议四、美国行政法19世纪末独立管制机构(IndependentRegulatoryAgency)的建立是美国行政法诞生的标志美国对程序正义的重视程度非常高,通过行政程序来监督行政活动,是美国行政法的另外一个支线美国行政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司法审查。五、日本行政法第一阶段,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对地方官和户长的违法处分不服可以向司法法院起诉第二阶段,明治维新到二战。1890年日本出台《行政裁判法》、《关于行政庭的违法处分的行政裁判案件》和《诉愿法》,行政争诉法得以确立第三阶段,二战之后到上世纪70年代。1947年《日本国家赔偿法》和1962年《日本行政不服审查法》等构成体系完整比较完善的行政法律制度。第四阶段,近三十年来日本行政法的发展。2004年6月2日通过,6月9日公布修改的《行政案件诉讼法》第二节中国行政法的历史发展一、中国古代行政法中国古代行政法规范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社会和经济管理的相关规定,第二部分是有关行政机构的规定代行政制度的功能在于服务封建专制制度,其目的和理念与现代行政法大相迥异,尚不能说我国古代就存在现代意义的行政法。二、中国近现代行政法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初步建立起近代行政诉讼制度,国民党政府沿袭了北洋政府的做法。这是中国传统行政法律迈向现代行政法律的开端。但是由于近代中国战争不断,行政诉讼制度实际上无法发挥作用,尚未建立就随同其他法律制度和旧制度消亡了三、中国当代行政法从建国到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建立时期,国家制定和颁布了大量行政组织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职权、工作方式和责任,以及大量的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八二宪法是中国法治进程的重要转折点,是建立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直接宪法依据推荐阅读材料王名扬:《英国行政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王名扬:《法国行政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王名扬:《美国行政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应松年:《当代中国行政法》,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应松年:《四国行政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日]盐野宏著,杨建顺译:《行政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德]哈穆雷特·毛雷尔著,高家伟译:《行政法学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英]莱兰·安东尼著,杨伟东译:《英国行政法教科书(第五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张越编著:《英国行政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第三章第一节行政法定原则第二节行政均衡原则第三节行政正当原则第一节行政法定原则1、职权法定原则

行政职权来源于法。行政职权必须合法产生,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或由法律、法规设定,或由有权机关依法授予,否则权力来源就没有法律依据。

行政职权受制于法。职权法定原则不仅要求行政职权来源于法,还进一步要求行政职权的行使(即行政作用或称行政行为),必须具有明确的法定依据,受到法的全面、全程和实际的制约。越权无效,并应承担法律责任。行政职权来源于法,受制于法,否则即为违法的权力,构成一种越权行为。职权法定原则还要求行政主体不得越权,如果越权则不具有法律效力。2、法律优先与法律保留原则法律优先主要是限制在法律与行政立法的关系,它实质上强调的是法律对于行政立法即行政法规和规章的优越地位。其具体的要求有三:行政立法必须具有明确而具体的法律根据行政立法不得与法律相低触在法律尚无规定,根据特别授权,行政法规、规章作了规定时,一旦法律就行政事项作出规定,法律优先,行政法规、规章都必须服从法律。

法律保留近似于英美法系国家的“依法而治”,是指在国家法律秩序范围内,某些事项必须专属于立法者规范,行政机关不得代为规定。我国《立法法》第八条的规定第二节行政均衡原则1、平等对待原则宪法原则的“平等原则”在行政法中的具体化。平等对待原则具体包括三种情形,即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比例对待。从中引申出的规则:第一,禁止恣意原则,是指行政机关的任何措施都必须有其合理的、充分的实质理由,与其所要处理的事实状态之间保持适度的关系。第二,行政自我拘束原则,指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裁量决定时,若无正当理由,应受行政惯例或者行政先例的拘束,对于相同或同一性质的事件作出相同的处理。2、禁止过度原则(行政适度原则)宪法位阶的比例原则在行政法中的具体化,要求行政主体在限制个人利益的手段与实现公共利益的目的之间进行权衡,以选择一种既为实现公共利益所绝对必要,也为对相对人利益限制或损害最少的手段。具体包括:第一,必要性原则。又称最少侵害原则、不可替代性原则,或最温和方式原则,是指行政权的行使应尽可能使相对人的损害保持在最小的范围内。第二,合比例性原则。又称为相称性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对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干预不得超过所追求的行政目的的价值,两者之间必须合比例或相称。3、信赖保护原则当行政相对人对行政行为形成值得保护的信赖时,行政主体不得随意撤销或者废止该行为,否则必须合理补偿行政相对人信赖该行为有效存续而获得的利益。

适用条件:首先,存在信赖基础,即行政行为生效且此生效事实被相对人获知。其次,具备信赖行为,亦称信赖表现,是指相对人基于对行政行为的信赖而采取的具体行为。再次,信赖值得保护,即值得保护的信赖须是“正当的信赖”,且信赖利益须显然大于撤销或废止原行政行为所欲维护的公共利益。第三节行政正当原则1、避免偏私原则行政主体在行政程序过程中应在参与者各方间保持一种超然和不偏不倚的态度和地位,不得受各种利益或偏私的影响。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没有利益牵连。它要求行政主体及其行政人员和行政人员的亲属,与所作的行政行为没有个人利益上的联系。第二,没有个人偏见。2、行政参与原则受行政权力运行结果影响的利害关系人有权参与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对行政权力运行结果的形成发挥有效作用。其核心是公平听证:行政主体负有听取当事人意见的义务。行政主体在作出对当事人的不利决定时,必须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不能片面认定事实,剥夺对方辩护的权利。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4条3、行政公开原则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力的过程中,应当依法将行政权力运行的依据、过程和结果向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公开,以使其知悉并有效参与和监督行政权力的运行。推荐阅读材料周佑勇.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城仲模.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则.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94。城仲模.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则(二).台北:台湾三民书局,1997。[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胡建淼.论公法原则.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第四章行政法的渊源行政法的形式法源

(一)宪法第一,国家行政权力的来源和行使的基本原则。第二,行政机关在国家机关中的法律地位和行政体制。第三,行政组织及其权限的规定第四,公民权利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及处理原则(二)法律凡是与行政权有关的法律都是行政法的渊源,如土地管理法、药品管理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三)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关于全国行政管理工作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四)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不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情况下,制定颁布的法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权限,结合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五)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部门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的关于部门行政管理工作的法律规范的总称,部门规章的效力低于行政法规地方规章: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颁布的法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六)法律解释法律解释:有权机关就法规范性文件在具体适用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的进一步说明和补充,以及如何运用的解释。这里所指的行政法的渊源一部分是有行政立法权的行政机关对自己制定的行政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作出的行政解释,另一部分是关于行政诉讼法的法律解释,目前主要是司法解释(七)国际条约和惯例因此国际条约中关于行政管理的规则,除了我国声明保留的以外,都是我国行政法的成文法渊源(八)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指除了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国务院部门的行政规章以及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民政府以及较大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规章之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都会颁布针对不特定多数人的、效力指向将来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法的实质法源 (一)惯例惯例:是指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经过常年的积累和检验而形成的通行于行政权运行的某一领域或某一事项的习惯性做法一般在法制健全的情况下,行政惯例往往已经上升为法律规定我国对行政惯例的梳理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二)司法判例惯例在英美法系国家,判例具有拘束力(bindingeffect)大陆法系国家虽然没有拘束力,但是在实践中有说服力(pervasiveeffect),从这一意义上讲,判例也可以是法律渊源我国也仅承认成文法作为法律渊源,但是最高人民法院的案例选在实践中对下级法院的指导和示范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三)学说理论学说虽然不是法律渊源,但是事实上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行政执法和司法实践(四)行政法的一般原则行政法的一般原则也是行政法的实质渊源,主要包括法的一般原则和行政法的特有原则

推荐阅读材料何海波:《行政法的渊源》,载应松年:《当代中国行政法》,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应松年:《行政法学新论》,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朱新力:《论行政法的不成文法源》,载《行政法学研究》,2002年第1期第五章行政法学第一节外国行政法学第二节中国行政法学第一节外国行政法学大陆法系行政法学研究体系多包括行政组织法或者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和行政救济。英美法系行政法学研究的理论体系虽然迥异于大陆法系,但是发展迅速,特别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后,美国行政法学发展异军突起,特色鲜明。第二节中国行政法学一、中国行政法学的发展中国行政法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受日本影响很大对苏联行政法学的效法在建国后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近年来两大法系本身交融互相渗透加深,我国对英美等国行政法的了解增多,对德国、法国、日本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学习和借鉴也不少二、中国当代行政法学中国当代行政法学是从建国以后开始的,最初的行政法学主要是以介绍和研究苏联行政法为主,一系列苏联行政法译著得以出版中国当代的行政法学肇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近年来行政法学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推荐阅读材料王名扬:《英国行政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王名扬:《法国行政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王名扬:《美国行政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应松年:《当代中国行政法》,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何海波编著:《法治的脚步声——中国行政法大事记(1978~2004)》,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何海波:《中国行政法的外国法渊源——兼议中国的比较行政法研究》,载《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5期。第二编行政主体第六章行政主体概述第七章行政机关第八章其他行政主体第九章公务员第十章公务与公营造物第六章行政主体概述第一节行政主体的含义第二节行政主体的分类第三节行政主体资格第一节行政主体的含义一、行政主体的概念的由来

二、行政主体的概念和特征行政主体的概念1、狭义说:该说从主体的国家属性来界定行政主体。按照该说,享有国家行政权是成为行政主体的必要条件之一。2、广义说:此说并没有对主体的国家属性予以强调,而是使用行政权这一概念来表述。3、本书的观点: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权,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行政主体必须具备的特征:1.行政主体是组织,个人不能成为行政主体2.行政主体必须是享有行政权的组织3.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4.行政主体是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三、行政主体与相关概念的区别1.行政主体与行政法主体行政法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法权利的享有者以及行政法义务的承担者。行政主体与行政法主体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重要区别。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主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行政法主体的外延要远远大于行政主体。2、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第一,行政主体的范围,除了国家行政机关外,还包括行使行政权的其他组织,如被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第二,行政机关并非在任何场合都是行政主体。3.行政主体与行政公务人员所谓行政公务人员,就是指代表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的个体。行政主体的公务由行政公务人员来实施,但不能将行政公务人员等同于行政主体。行政公务人员应当以其所属的行政主体的名义从事公务活动,而不能以其自己名义进行。第二节行政主体的分类一、国家行政主体和社会行政主体根据行政主体行使的行政权性质不同,可以将行政主体划分为国家行政主体和社会行政主体。国家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国家行政权的行政主体。社会行政主体只能是社会公共组织划分意义:一是促进行政法学研究的发展,二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二、职权行政主体、授权行政主体与自治行政主体根据授予行政主体行政职权的法律规范的性质不同,可以将行政主体划分为职权行政主体、授权行政主体和自治行政主体。职权行政主体是指依据宪法和组织法的规定而设立并享有行政职权的行政主体。

授权行政主体是因宪法、组织法以外的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享有行政职权并取得行政主体资格。自治行政主体是指依据社会公共组织的章程、规约等自治规范而获得社会公共行政职权的行政主体。三者的区别:1、授予行政职权的规范的性质不同2、组织形式不同三、中央行政主体和地方行政主体根据管辖范围不同,可以将国家行政主体划分为中央行政主体和地方行政主体。中央行政主体是指职权范围及于全国的职权行政主体。地方行政主体是指职权范围仅及于某一行政区域的职权行政主体二者区别:1、法律地位不同2、管理事务的范围和性质不同3、管理方法和手段不同四、外部行政主体和内部行政主体根据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的对象不同,可将行政主体分为外部行政主体和内部行政主体。外部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的行政职权及于本组织系统外的行政相对人的行政主体。内部行政主体是指行政职权及于组织系统内部的行政相对人的行政主体。第三节行政主体资格一、行政主体资格的构成要件1.必须是依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而设立的组织2.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机构、活动场所以及必要的财产和经费3.必须享有行政权,能独立行使行政权并能自己承担法律责任二、行政主体资格的取得方式三种方式:1.依职权取得2.依授权取得3.依自治规范取得三、行政主体资格的变更行政主体资格的变更是指享有行政主体资格的组织因特定的法律事实而将其原有的行政主体资格依法转移给另外组织的现象两种情况:1.行政主体的分解即一个行政主体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主体2.行政主体的合并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主体合并为一个行政主体四、行政主体资格的消失行政主体资格的消失是指享有行政主体资格的组织因特定的法律事实而失去行政主体资格的现象原因有两种:1.行政主体的撤销2.法律、法规收回所授之权或法律、法规的授权期限已到推荐阅读材料1.薛刚凌:《我国行政主体理论之检讨》,载《政法论坛》,1998(6)。2.张树义:《行政主体研究》,载《中国法学》,2000(2)。3.杨解君:《行政主体及其类型的理论界定与探讨》,载《法学评论》,1999(5)。4.李昕:《中外行政主体理论之比较分析》,载《行政法学研究》,1999(1)。5.沈岿:《重构行政主体范式之尝试》,载《法律科学》,2000(6)。第七章行政机关第一节行政机关概述第二节行政机关组织法第三节我国行政机关的体系第四节行政委托情形下的行政主体第一节行政机关概述一、行政机关的概念和特征行政机关的概念

行政机关是指依照宪法和组织法设立的,为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标而行使行政权,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国家机关行政机关的特征:1.行政机关的国家性2.行政机关的执行性3.行政职权来源的特殊性4.组织体系上的统一性和层级性5.活动方式的主动性、直接性和经常性二、行政机关的职权1.行政立法权2.行政命令权

3.行政处罚权4.行政处分权5.行政强制权6.行政许可权7.行政确认权8.行政检查权9.行政给付权10.行政征收、征用权11.行政司法权

三、行政机关的职责1.依据法律规定合法行使行政权的义务2.合理行政义务3.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义务4.为行政相对人提供公共服务及增进相对人利益的义务5.赔偿与补偿的义务第二节行政机关组织法一、行政机关组织法的含义1、广义行政机关组织法:有关行政机关组织确立和运行的法律,包括行政机关的设立、职权、编制管理、公务员录用、管理等。

狭义的行政机关组织法:指有关行政机关在宏观上整体确立和运行方面的法律,包括行政机关的设立、职权、编制管理等内容。2、形式意义上的行政机关组织法:是指以成文法典的形式体现出来的法律。我国目前没有统一的行政机关组织法典。

实质意义上的行政机关组织法:是指有关行政机关组织方面法律规范的统称。二、行政机关组织法的基本原则1.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指在民主基础上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分为行政机关和人民代表大会关系中的民主集中制以及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关系方面的民主集中制。2.法律保留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是由宪法上的人民主权原则派生而来的行政法原则,是指有关公共生活领域中的重大事项,应由最高立法机关作出规定。

3.精简和效率原则:所谓精简,是指行政机关的设置及编制应当符合组织目标和职能需要,精兵简政。所谓效率,是指行政机关的设置及编制符合成本与效益之比的经济原理,能以最小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获取最大限度行政效益。(源自《宪法》第27条规定)三、行政机关组织法的主要内容1.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2.行政机关的组成及结构3.行政机关的职权4.行政机关的设立、变更和撤销的程序5.行政机关的编制管理第三节我国行政机关的体系一、中央行政机关中央行政机关是指活动范围及管辖事项涉及全国的行政机关,它由国务院和国务院所属的各个职能部门组成。国务院办公机构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部委办管理的国家局组成部门二、地方行政机关地方行政机关是指活动范围及管辖事项仅限于国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行政机关。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组织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各项行政事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作为地方各级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一方面要对本级权力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受上一级行政机关的领导和指挥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是地方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依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根据工作需要而设立的行使专门权限和管理专门行政事务的行政机关职能部门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部分,都受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对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三、几种特殊类型的行政机关1.派出机关: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关是指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因工作需要并经有权机关的批准而在一定区域内设立的行政机关,它依法承担该区域内的行政管理工作。2.综合执法机构:指依法成立或依法授权的行使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机关行政权的跨部门的行政机构。推荐阅读材料1.应松年、薛刚凌:《行政组织法研究》,1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2.张志坚:《中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1版,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3.张越、张跃建:《论“地方政府组织法”之修订》,载《政法论坛》,1999(3)。4.李景鹏:《回顾与反思:政府机构改革的经验与教训》,载《中国行政管理》,2005(2)。5.石亚军、施正文:《探索推行大部制改革的几点思考》,载《中国行政管理》,2008(2)。第八章其他行政主体第一节其他行政主体概述第二节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第三节自治规范授权组织第一节其他行政主体概述一、其他行政主体的含义西方国家的其他行政主体:是指基于公务分权而产生的从事由国家或地方自治团体分离出来的公务活动的公法人。我国的其他行政主体:享有行政权,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行政机关以外的组织。其他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的区别:1.组织表现形式不同2.行政职权的内容不同3.职权来源不同二、其他行政主体产生的背景三、其他行政主体的类型德国:公法团体、公法设施、公法财团日本:公共组合、行政法人我国: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和自治规范授权组织第二节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一、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是指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享有行政职权,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特征:1.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是行政机关以外的组织。2.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行政职权来源于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3.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条件1.授权主体的条件(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国务院;(3)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4)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被授权组织的条件(1)被授权组织的业务活动与被授权的内容具有相关性(2)必须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的正式人员(3)必须具有与承担的行政职务相应的技术及设备条件(4)必须能独立承担因自己行为而引起的法律责任3.授权内容的条件(1)不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职能(2)具有执行性、事务性、操作性的事务(3)不属于专有权力三、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类型1.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2.行政性公司3.事业单位4.行业组织5.人民团体6.行政机构第三节自治规范授权组织一、自治规范授权组织的概念和特征概念:自治规范授权组织是指依据自治规范的授权享有社会公共权力,对组织内部事务进行行政管理的社会公共组织。特征:1.自治规范授权组织是社会公共组织2.自治规范授权组织的行政职权源于自治规范3.自治规范授权组织与其成员之间具有公权力关系4.自治规范授权组织具有行政主体地位二、自治规范授权组织与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区别1.行政权的性质不同: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享有的行政权是国家行政权,自治规范授权组织享有的行政权是社会行政权。2.行政职权的内容不同:行政机关可以享有和行使的行政职权最为全面,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可以享有和行使的职权范围次之,自治规范授权组织享有和行使的行政职权范围最小。3.责任的最终承担者不同: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承担的法律责任只是形式意义上。自治规范授权组织是最终的法律责任承担者。三、自治规范授权组织的种类1、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2、事业单位3、行业组织4、人民团体具体的判断标准:关键看其所行使的行政职权的来源第四节行政委托情形下的行政主体一、行政委托的概念和特征概念:行政委托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将其行政职权的一部分委托给非行政机关组织行使的行为。受委托组织的特征:1.受委托组织的行政权力来源于行政机关的委托行为2.委托必须有法律、法规或规章的依据3.受委托的组织并没有因委托而获得法定的职权职责4.受委托的组织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二、受委托组织与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区别1.权力来源不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行使的权力来源于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而受委托组织的权力来源于行政机关的委托。2.法律依据不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被授予权力的依据是法律、法规,而受委托组织被委托行使行政职权的依据除了法律、法规外,规章也是行政委托行为的依据。3.法律地位不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具有行政主体地位,受委托组织不具有行政主体地位。三、行政委托条件1.委托主体的条件:国家机关,依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以法定形式及按法定程序进行。2、受委托组织的条件:(1)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2)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3)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和技术鉴定。3.委托内容的条件:(1)被委托的行政职权一般是有关社会性和群众性的行政管理职权,而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行政权则不宜予以委托。(2)被委托的职权还必须是对公民权益影响较小的行政职权,而对相对人权利义务影响较大的行为罚或人身罚则不宜予以委托。(3)行政机关委托出去的行政权必须在其自己的法定职权范围内,任何超出法定职权范围进行的委托都是无效的。4、行政委托的程序条件:一般而言,行政委托应当签定委托合同。委托的行政机关应当将委托行使的职权、受委托方基本情况、委托行使权力的期限等向社会公开推荐阅读材料1.薛刚凌:《我国行政主体理论之检讨》,载《政法论坛》,1998(6)。2.张树义:《行政主体研究》,载《中国法学》,2000(2)。3.李昕:《中外行政主体理论之比较分析》,载《行政法学研究》,1999(1)。4.沈岿:《重构行政主体范式之尝试》,载《法律科学》,2000(6)。5.马怀德:《公务法人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2000(4)。6.石佑启:《公共行政改革与行政法学范式的转变》,载《中国法学》,2005(2)。7.黎军:《行业组织的行政法问题研究》,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8.李海平:《后现代背景下行政法的范式转型》,1版,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九章公务员第一节公务员与公务员法第二节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第三节公务员的职位分类第四节公务员的管理机制第一节公务员与公务员法一、公务员(CivilServant)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二、公务员法

狭义的公务员法:特指具有专门、完整法律形式的公务员法典

广义的公务员法:指有关国家公务员管理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公务员法》——我国公务员管理的一般法律,在我国公务员管理法规体系中居于母法的地位,同时也是一部人事管理法,属于组织法的范畴第二节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一、公务员的条件根据《公务员法》第11条的规定,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第一,国籍条件。第二,年龄条件(18周岁,法官、检察官要求23周岁)。第三,拥护宪法的要求。第四,品行要求。第五,身体条件。二、公务员的义务根据《公务员法》第11条的规定,公务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第一,守法的义务第二,依法履行职责的义务第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第四,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第五,忠于职守的义务第六,保守秘密的义务第七,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第八,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第九,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三、公务员的权利根据《公务员法》第13条的规定,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第一,职责保障权第二,身份保障权第三,经济保障权第四,参加培训权第五,批评建议权第六,申诉控告权第七,申请辞职权第八,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第三节公务员的职位分类一、划分职位类别职位分类的最基本要求是根据职位的性质和特点划分职位的类别,然后在此基础上设置各种职务序列和等级序列我国《公务员法》按照公务员的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将公务员职位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并规定根据不同的职位类别设置其职务序列二、设置职务序列根据公务员是否承担领导职责,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承担领导职责,而非领导不负有领导职责,承担岗位职责。领导职务分为10个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的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具体到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共分为8个职务层次三、确定级别公务员的职务对应相应的级别,级别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也是公务员职业发展的重要台阶。《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第四节公务员的管理机制一、公务员的更新机制我国公务员的更新机制包括录用、任免、培训、交流、辞职辞退和退休等管理环节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录用的适用对象仅限于初进机关、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其他公务员则不采取录用的办法。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和委任制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国家建立专门的公务员培训机构国家实行公务员交流制度公务员的辞职二、公务员的激励机制我国公务员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考核、职务升降、奖励和工资福利保险等等环节公务员考核应当以公务员的职位职责和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公务员的职务升降,包括职务的晋升和降职两个方面公务员获得奖励的情况公务员实行国家同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体现工作职责、工作能力、工作实绩、资历等因素,保持职务、级别之间的合理工资差距

三、公务员的监督机制我国公务员的监督机制实际上渗透在公务员管理的各个环节,除此之外,还专门规范了回避、惩戒、申诉控告等几种直接体现监督机制的管理环节公务员回避,是指通过对公务员所任职务、任职地区和执行公务等方面作出的限制性规定公务员的惩戒,是指行政机关公务员因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而承担的纪律责任和行政处分公务员的申诉控告推荐阅读材料:1.宋世明.中国公务员法立法之路.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4。2.应松年.公务员法释义.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3.周敏凯.比较公务员制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4.郭详瑞.公务员行政法.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7。5.梁鸣玲.海峡两岸公务员管理机构比较研究.台湾法研究,2008(1)第十章公物与公营造物第一节公物的概念与种类第二节公物的设置与管理第三节公物的使用第四节公营造物第一节公物的概念与种类一、公物的概念行政法中的公物是指为满足公用目的需要,依据公法规则确立的,供公众使用或受益的财产。公物的特征:1.公物必须满足公用目的需要2.公物必须根据公法规则确立3.公物必须供公众使用或受益4.公物必须是有公用价值的财产二、公物的种类1.自然公物与人造公物人造公物是指以人工方式创造的公物自然公物一般是指天然形成的以其自然状态即可供公用的公物2.公务用公物与公共用公物公务用公物是指以公务目的由行政机关直接使用的公物公共用公物是指直接设置供公众使用的公物3.国有公物与私有公物国有公物是指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的公物私有公物是指所有权归私人所有但由公法机关支配的公物第二节公物的设置与管理一、公物的设立公物的设立即公物设置的开始,是指使财产具备行政公物的法律属性,从而供公众使用或受益的特别制度。三种方式:1、通过规范性法律文件直接设立2、通过具体行政行为的方式设立3、通过事实行为的方式设置为公用二、公物的流转公物的流转即公物设置的转换或变更,是指在公物被设立之后的存续期间内,对公物的管理权主体,公物的使用目的以及公物的使用人范围进行变更的法律制度。三个条件:1、公物的流转需有严格的法律依据2、公物的流转应当合理权衡流转前后公共利益与公众用益权之间的关系3、公物的流转应当严格遵循法定的程序

三、公物的废止公物的废止是指使公物丧失其具有的公物属性,并使其公共或公务使用效力终止的法律行为。废止的原因:1、自然废止2、法定废止

废止的后果:除事实上的消灭之外,公物废止的后果包括归还和国库收回两种情况。四、公物的管理1.公物的养护制度公物的养护是指公物管理人从物质形态方面保障公物的存在,而使其处于能够满足公共使用的状态。2.公物的家主权制度在公物管理关系中,它主要是指公物主管机关为维护公物之正常利用,对不符合资格的使用者所得拒绝之权能。3.公物的治安权制度公物的治安权又称公物的警察权,是针对合乎利用资格的人,但不合乎利用方法的使用所进行的干预权能。第三节公物的使用一、公物使用的实现方式与原则

公务使用的实现方式从满足公物用益性实现的权利内容来分,可以分为直接使用与受益性使用按照使用人是否按照公物本来目的来使用,可以分为自由使用,临时独占使用和特许独占使用公物使用的实现方式还可以分为强制使用与自愿使用,一次性使用和持续性使用,有偿使用和免费使用等等公物使用的原则:1.遵从公物公共目的和公物管理规则对于的原则使用者而言必须遵从公物设置时所明确的公共使用目的,不得任意排斥其他使用者的用益权,并且应当服从公物管理者根据其管理规则所作出的正当命令对于公物管理者而言,不仅需保障公物使用的合目的性,而且在行使管理权的过程中,不得肆意妨碍使用者对公物的合理与正常使用,更不得任意拒绝符合资格的使用人的正当要求2.公物使用的不稳定性原则正是由于公权力行为所具有的公定力,因此公物管理者可以单方面取消和改变公物的公用目的。但如果使用人认为自己受到上述公物权力行为的侵害时,可以寻求行政救济而要求得到补偿

3.公物的最佳使用原则公物管理者可以在不影响公物目的的范围内,利用公物获得合理的经济效益,以扩大公物的公用程度

二、公务用公物的使用1、行政机关使用公营造物组织对属于自己支配下的公物以公务的目的来使用也可以看作是行政机关使用的扩展理解行政机关使用公务用公物,一般由法律文件或行政机关的内部规则所制约,因而属于内部行政关系的范畴2、公务受委托人使用这种使用与公用公物的特许使用并不一样,要求委托人的使用必须与公务用公物所要达到的公务目的相符合公务委托人还负有修缮公物与归还公物的义务3、私人使用一种情况是基于私法而产生的使用关系,另一种情况是基于公法而产生的使用关系这属于公法性质上的使用三、公共用公物的使用1.自由使用自由使用又称为一般使用或者共同使用,是指一般公众不需要对公物享有任何特殊的权利即可直接使用公物2、临时许可使用临时许可使用又称临时特别使用,是指公物使用人经过法定许可程序后,享有的对公物超出自由使用程度的临时使用权注意:不适用自由使用原则,免费原则和平等使用原则3.特别许可使用特别许可使用又称特别独占使用或继续特别使用,是指公物管理者在特定的公物上,通过特别许可为使用人单独设立的得以排除他人使用的特殊使用权取得方式:单方行政行为特别使用许可通过行政合同方式形成的特别使用许可4、公物的其他使用方式第四节公营造物一、公营造物的概念

公营造物是指由国家公权力机关设立的向公众提供持续公共服务并具有公法上独立人格的公物组织公物从本质上是国家为满足大众福祉需要所提供的物的手段,其核心价值是实现公众对公物的实际使用与受益绝大多数的公物是通过持续的、稳定的方式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二、公营造物的特征1.公营造物需由行政机关设立。行政机关是公营造物的设立主体,也是公营造物的唯一来源2.公营造物必须以持续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设立公营造物的目的,就是使其以向公众提供持续公共服务的方式代替行政机关履行一定的行政给付职责3.公营造物具有公法上的独立人格。公营造物拥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权,并能够独立承担因其行为而产生的法律后果。三、公营造物的种类1.公益事业法人公益事业法人除了具备公营造物的基本特征之外,还具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重要属性2.公用企业法人公用企业法人与公益事业法人的不同推荐阅读材料张树义.变革与重构——改革背景下的中国行政法理念.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朱维究,王成栋.一般行政法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肖泽晟.公物、公物法与公营造物.载应松年.当代中国行政法.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蔡茂寅.公营造物法公企业法.载翁岳生.行政法.台北:三民书局,2000。李惠宗.公物法.载翁岳生.行政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马怀德.公务法人问题研究.中国法学,2000.4林卉.私立学校公务法人地位问题之初探.行政法学研究,2001.3梁凤云.行政公产导论.行政法论丛.第6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第三编行政行为第十一章行政行为概述第十二章行政立法和行政规范第十三章行政调查第十四章行政许可与行政确认第十五章行政给付与行政奖励第十六章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

第十七章行政征收与征用第十八章行政合同第十九章行政指导第二十章行政行为第二十一章行政裁决第十一章行政行为概述第一节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第二节行政行为的类型第三节行政行为的成立、生效和合法要件第四节行政行为的效力第五节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变更与废止第一节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一、行政行为的概念本书认为,行政行为是指享有行政职权的行政主体运用行政职权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行政行为应当具备的要素:1.主体要素(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所作的行为)2.职权要素(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运用行政职权管理公共事务的行为)3.法律要素(行政行为是法律行为,是具有法律意义、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二、行政行为的特征1.行政行为的公益性: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管理公共事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2.行政行为的从属法律性:行使行政权的行为就必须全面、全程地接受法律的监督,决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3.行政行为的执行性:一方面行政主体通过实施具体的行政管理行为直接实现法律,另一方面通过行政立法活动对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进行更为具体的规定或依据授权作出补充规4.行政行为的单方性:行政行为一般是单方法律行为,依行政主体单方意思表示即可成立,无需行政相对人同意5.行政行为的强制性: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公权力的行为,具有强制他人服从的力量第二节行政行为的类型一、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以行政行为是否针对特定的对象和是否可以重复适用为标准,可以分为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制定规范的行为,即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对象制定和发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对象,就特定的事项作出的行政决定。区分的意义:1、其所针对的对象是否具有特定性2、其效力能否反复适用3、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适用不同的救济方式二、羁束行政行为与裁量行政行为以行政行为受法律约束程度的不同为标准,可以将其分为羁束行政行为与裁量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对所涉及的事项没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实施的行政行为。裁量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可以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原则、幅度等条件下,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自主作出决定的行政行为。区分的意义:对于分析和判定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具有现实意义三、依职权行政行为与应申请行政行为以行政行为是否由行政机关主动实施为标准,可以将其分为依职权行政行为与应申请行政行为。依职权行政行为(主动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依据法定职权,无需相对人请求而主动实施的行为。应申请行政行为(被动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只有在相对人提出请求后才能实施的行为,如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费、颁发行政许可证等行为区分的意义:1、从启动程序上看,应申请行政行为首先要求相对人向行政主体提出申请,而依职权行为则由行政主体主动作出。2、合法性的要求上,依职权行为,只要某种法定事实发生行政机关就可以实施行为,而应申请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实施行为必须以当事人的申请为前提四、授益性行政行为与负担性行政行为以行政行为对相对人所造成影响有利与不利为标准,可将其分为授益性行政行为与负担性行政行为。授益性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作出的产生有利影响的行政行为负担性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作出的产生不利影响的行政行为区分的意义:1、从程序上看,负担性行政行为因为会造成对相对人不利的后果,所以要求的程序和方式更为严格2、法律约束力上,对授益性行为的撤销和废止必须有严格的限制,行政机关一般不能擅自对已生效的授益性行政行为予以改变,而对负担性行政行为的撤销或变更的限制较少。五、作为行政行为与不作为行政行为以行政行为是否改变现有的法律状态为标准,可以将其分为作为行政行为与不作为行政行为。作为行政行为(积极行为):行政主体积极地做出改变现有权利义务状态的行为。不作为行政行为(消极行为):行政主体消极地维持现有权利义务状态的行为。区分的意义:有利于认清隐蔽式的违法行为,更好的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六、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以行政行为是否需要采取某种法定的形式为标准,可以将其分为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要式行政行为:行政行为必须采取法定的方式才能生效的行为非要式行政行为: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具体行为方式,行政机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决定所采用行为方式的行政行为区分的意义:非要式行政行为不会出现形式违法的问题,而要式行为必须具有特定形式才能合法有效七、刚性行政行为与柔性行政行为以行政行为运用行政权力的手段的刚柔强弱为标准,可以将其划分为刚性行政行为与柔性行政行为。刚性行政行为:以刚性手段运用行政权力来达到行政目的的行政行为。柔性行政行为:指采用劝告、建议、指导、契约等柔和手段来实现行政目的的行政行为。区分的意义:刚性行政行为因其具有单方性和强制性必须受到法律的严格规制;柔性行政行为并非具有强制性,因而法律规制相对较为宽松八、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以行政行为作用的对象及其法律地位为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划分为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对其系统内部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的活动外部行政行为:是指对行政机关对其系统以外的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行为区分的意义:在规范行政执法活动,确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第三节行政行为的成立、生效和合法要件一、行政行为的成立本书认为,行政行为的成立是指行政行为已经完成了作出的过程,具备了构成要件,成为确定的法律行为。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1.行为的主体是行政主体2.行为是行使行政职权的活动3.行为因正式的意思表示存在4.行为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

二、行政行为的生效行政行为生效是指行政行为法律效力的发生与存在,是行为效力在时间上的持续存在。生效规则:1.即时生效2.告知生效3.附款生效三、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1、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应当具备行政主体资格;具体实施行政行为的公务员或其他人员,应当具有合法的身份或者委托2、行政行为的权限合法:行政主体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权限内作出行为;行政行为的实施没有滥用职权3、行政行为的内容合法:作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证据确凿;行政行为要正确地适用法律规范;行政行为的目的必须符合立法宗旨与法律的基本原则4、行政行为的程序合法5、行政行为的形式合法第四节行政行为的效力一、行政行为效力的含义本书的观点:所谓行政行为的效力,是指对行政行为所引起的权利义务状态变化这一法律效果的保证力行政行为的效力来源于法律二、行政行为效力的内容1、公定力:(1)这种效力发生在行政行为作出后,而且行政行为一经做出即具有此效力(2)它是一种对世的效力(3)它是一种被推定的法律效力

2、确定力:行政行为一经做出后,具有稳定性,不得任意改变的效力形式的确定力:“不可争力”,相对人在法定救济期限内未主张权利,在期限过后行政行为即被确定,不能再对此提出争议要求加以改变。实质的确定力:“不可变更力”,是针对行政机关而言,即行政机关对其所做的行政行为不得任意变更、撤销、废止3、拘束力:行政行为成立并生效后所具有的,以其内容约束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使其遵守和服从该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1)相对人必须履行具体行政行为对其设定的义务,不得抗拒。(2)相对人须严格遵守行政机关依法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得违反,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4、执行力:行政行为内容得以实现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权利主体有权要求义务主体履行特定的义务值得注意的地方:(1)执行力是以行政相对人负有义务为前提(2)执行力包括行政相对人自行履行与强制执行第五节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变更与废止一、行政行为的无效1、无效行政行为的含义:自始无效,是指行政行为自作出之时,因存在重大、明显的违法而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2、确认依据:(1)行为的主体资格存在瑕疵(2)行为的形式存在瑕疵(3)行为的内容存在瑕疵3、法律后果:(1)行政行为自始无效(2)行政行为对任何人或机关均没有约束力(3)宣告行政行为无效不受时效限制二、行政行为的撤销

1、撤销的含义:是指有权机关对依法已经发生效力的行政行为予以否定,使之丧失法律效力的状态2、法律后果:(1)经撤销的行政行为自撤销之日起失去效力(2)行政机关和相对人依过错程度各自承担责任3、限制:(1)行为性质的限制:一般情况下,撤销的限制主要适用于授益性行政行为。(2)行为内容的限制:一般而言,对于给付金钱或财物的行为不允许撤销(3)时效的限制:在一定的期限内,如果行政机关没有对可撤销的行政行为予以撤销,则该行政行为不得再被撤销。三、行政行为的变更1、变更的含义:对行政行为的部分内容、形式或法律依据进行改变,使原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发生部分变动2、法律后果:(1)相对人法律地位不发生改变,行政行为的内容经变更的部分内容自变更之日起丧失法律效力,未经变更的部分仍然有效。(2)因行政行为变更给无过错相对人造成的损失应依法予以赔偿或补偿3、限制:有关于撤销废止的理论也同样适用于变更注意:对行政行为的性质进行分析时,要从行政相对人的利益角度来看四、行政行为的废止1、废止的含义:行政机关对于合法有效的行政行为,因为事后其所依据的事实或法律发生变化,导致行为不宜再存续,而消灭其效力2、废止的条件:(1)法律法规或客观形势发生重大变化(2)必须为公共利益的目的(3)必须具有法律上的依据3、法律后果:(1)行政行为废止后,其效力自废止之日起终止。(2)行政行为的废止由于相对人本身并不存在过错,因此当给行政相对人造成较大损失时,行政机关应适当予以补偿4、限制:通常要区分不同行政行为的性质,行为的不同内容,在法定的期间内决定是否废止推荐阅读材料1.应松年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2.应松年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3.马怀德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4.[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著,高家伟译:《行政法学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5.陈春生著:《行政法之学理与体系(一)——行政行为形式论》,台北,三民书局1996。6.叶必丰著:《行政行为的效力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章志远著:《行政行为效力论》,北京,人事出版社,2003。8.胡建淼主编:《行政行为基本范畴研究》,北京,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第二章行政立法和行政规范第一节行政立法第二节行政规范第一节行政立法一、行政立法的概念本书的观点:行政立法是指享有行政立法权的行政机关依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含义:1.行政立法的主体是特定的行政机关2.行政立法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3.行政立法的结果是行政法规和规章二、行政立法的性质本书的观点:行政立法从本质上看主要是一种行政行为,同时也具有立法性质1、行政行为性质的体现:(1)行政立法的主体是行政机关(2)行政立法的内容主要是行政管理事项(3)行政立法的目的是履行行政职能2、行政立法性质的体现:(1)行政立法是行政机关以国家名义制定法律规范的行为(2)行政立法所制定的规范具有国家强制力(3)行政立法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三、行政立法权限和体制1.行政立法权限:行政立法权限是指行政机关在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方面的分工和限制。因此必须遵循法律优先原则和法律保留原则。2、行政立法权限划分:外部立法权限的划分: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在立法权限上的划分,主要包括法律与行政法规权限的划分、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权限的划分以及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权限的划分等等。内部立法权限的划分:实际上是行政机关之间立法权限的划分,主要包括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权限的划分和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权限之间的划分。在行政法规和规章权限划分上,实际上是国务院与国务院各部门、地方政府之间在立法权限上的分工3、行政立法体制:国家行政立法机关的结构体系及其相互关系(具体可分为横向和纵向)四、行政立法程序1.立项:决定哪些事项需要进行行政立法的程序2.起草:形成行政立法的初期方案和草稿的程序3.审查:对行政立法送审稿进行修改并形成草案及对草案的说明程序4.决定与公布:决定是审议行政立法草案并作出最终决定的程序,公布是将决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向社会公众公开的程序5.备案与解释五、行政立法监督1.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的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行政法规的监督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对地方政府规章的监督监督方式:(1)撤销(2)备案审查(3)违宪违法审查机制2、行政机关系统内部的监督包括国务院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政府的监督和省级人民政府对较大的市人民政府的监督,实际是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监督方式:(1)改变或者撤销。(2)备案审查(3)国务院裁决(4)法规、规章清理3.司法机关对行政立法的监督第二节行政规范一、行政规范的概念行政主体为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制定除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外的决定、命令、行政措施等普遍性行为规则的总称二、行政规范与其他行政行为的区别1.行政规范与行政立法的区别(1)制定主体不同(2)效力不同(3)制定程序不同(4)涉及内容不同2.行政规范与具体行政行为的区别行政规范:抽象行政行为;其效力是普遍性的;可以反复适用的;一般是针对未来发生的事项。具体行政行为:其效力是一次性的;对特定的主体和事项发生法律效力;不可以反复适用;一般是针对过去发生的事实或现在的事实。三、行政规范的分类1.以制定主体为标准,分为:(1)享有行政法规、规章制定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规范(2)不享有地方政府规章制定权的地方人民政府发布的行政规范(3)不具有规章制定权的各级政府的工作部门制定的行政规范2.以行政规范的内容为标准,分为:(1)创制性文件(2)解释性文件(3)指导性文件3.以行政规范的适用范围为标准,分为:(1)外部行政规(2)内部行政规范

四、行政规范的作用1.有利于规范行政权的行使,促进行政法制工作2.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解决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3.有利于促进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立法工作4.有利于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积极性五、行政规范的问题与监督

1、存在的问题:(1)制定主体混乱(2)越权情况严重。(3)违法违规情况很多(4)制定依据方面,不以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5)制定程序不规范。2.行政规范的监督(1)内部监督:即行政机关系统内部进行的监督,主要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政府对其所属部门的监督。监督方式有:①改变或者撤销②行政复议决定③备案审查(2)外部监督:即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行政规范的监督推荐阅读材料1.应松年:《一部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法律——关于〈立法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4期。2.刘莘著:《行政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