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参考课件3_第1页
《故都的秋》参考课件3_第2页
《故都的秋》参考课件3_第3页
《故都的秋》参考课件3_第4页
《故都的秋》参考课件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片落叶就是一个季节一点秋意就是一番心境一番心境就是一篇散文走近秋天

秋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从古至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名篇佳句不胜枚举……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北雁南飞,月满西楼,秋有情10导入新课眼前同一秋,笔下各不同。“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秋风中,马致远读到的是萧瑟。

那么,郁达夫会从秋中读到什么呢?返回

教学目标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3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解题:

称为“故都”,更带有一种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感,也包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走近郁达夫性格:抑郁善感(早年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岐视。)创作风格:“静如止水似的文学”

感伤情怀、主观色彩浪漫主义倾向代表作品:《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简介:(1895~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战士”。

作者自幼丧父,遍尝艰辛,后留学日本,饱受屈辱,性格忧郁多愁,多有“临风殒泪,对月伤情”式的才子风范。与同时代的鲁迅相比,郁达夫更多的表现出的是诗人气质,浪漫情怀。他本身对秋有偏爱,写下了很多关于“秋”的作品:《雁荡山的秋月》、《天凉好个秋》、《立秋之夜》、《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混战,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与落寞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

我介绍作者

郁达夫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豪不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本文写于1934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将遭到日寇践踏,在这个时候,郁达夫正是怀着最后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游故地的。就象一件心爱之物,传家瑰宝,即将面临着暴力地抢劫而自己又无力抵御一样,那种悲凉、那种无奈,自然要在文章中显现出来,由于心情使然,此时在作者看来这种清、静、悲凉就是一种美,尽管是朦胧的,甚至基调有些灰暗,但正是这种清、静、悲凉让他难割难舍,这正是故都情结,家国之思,也正是他几十年人生所体味出来的生命之味。所以说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18著作书目:

《沉沦》(短篇小说集)1921年《茑萝集》(小说、散文合集)1923年

《小说论》(理论)1926年《文艺论集》(理论)1929年

《戏剧论》(理论)1926年《寒灰集》1927年

《文学概说》(理论)1927年《日记九种》1927年

《鸡肋集》1927年《过去集》1927年

《孤独者的愁哀》(戏剧集)1927年《迷羊》(中篇小说)1928年

《奇零集》1928年《达夫代表作》(小说、散文合集)1928年

《敝帚集》1928年《在寒风里》(小说、散文合集)1929年

《薇蕨集》1930年《她是一个弱女子》(中篇小说)1932年

《仟余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年《达夫自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

《断残集》1933年《浙东景物纪略》(散文集)1933年

《屐痕处处》(散文集)1934年《达夫日记集》1935年

《达夫短篇小说集》1935年《达夫游记》(散文集)1939年

《达夫散文集》1936年《闲书》(散文集)1936

《我的忏悔》(散文集)1936《藤十郎的恋》(剧本)1937

《郁达夫文集》(小说、散文合集)1948《达夫诗词集》1948

《郁达夫游记》(散文集)1948《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51

《郁达夫南游记》(散文集)1956

《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政论合集)1959

《郁达夫诗词钞》1962代表作品短篇小说:

《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薄奠》、《迟桂花》中篇小说:

《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

散文:

《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视频朗诵揣摩品味找出你喜欢的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段文字,或者描绘的色彩,抒发的感受等等,进行赏析。用“我读了这个地方觉得很美,美在”的句式说。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整体感知2.北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

3、文章共写了哪些景物,有几幅秋景图?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231、作者郁达夫是从哪个方面来写秋的?能否用一个词概括?秋味清、静、悲凉(文眼)小院清秋清晨静观秋光细数小院秋晨秋蕊轻扫落蕊铺地落叶知秋秋槐落蕊槐之秋韵落蕊留痕秋蝉残鸣秋蝉残声秋蝉悲鸣秋蝉哀啼寒蝉啼秋寒秋落雨秋雨闲情秋果奇景北国秋果盛季秋果秋果佳韵万果迎秋清秋佳果一秋院清晨二秋槐落蕊三秋蝉残鸣四秋雨话凉五秋果奇景故都秋景图合作探究:五幅画面怎样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来写?碧绿的天色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青布单衣的闲人淡绿微黄的枣子色调清在: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32冷色调(忧郁的心境)郁达夫的审美情趣?颜色:画面:浓茶、破:淡雅简单质朴厚重感声音驯鸽的飞声扫帚声衰弱的蝉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声调静在:

悲凉在知人

论世三岁丧父,遍尝艰辛;留学日本,饱受屈辱。性格忧郁多愁。“临风陨泪,对月伤情”连年混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闹之境有,如香山如火的红叶,颐和园如织的游人。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本文写于1934年,作者当时因白色恐怖而抑郁苦闷,逃避现实,他带着感情看外景,看到的自然也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声了。文章重点写故都的秋,而在开头第2段和结尾第2段又都写到了南国之秋,南国之秋有何特点?南国之秋的景致有哪些?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南国之秋的特点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南国秋景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色彩不浓,回味不永。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对比,突出北国之秋。文中又是怎样对比的?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黄酒不如白干性烈,稀饭不如馍馍解饿,鲈鱼不如大蟹味厚,黄犬不如骆驼个大。比较点是“秋味”,突出了北国之秋比南国之秋更够味,更符合作者的心境。

题目是“故都的秋”,“故都”点明描写的地点,不说“北平”,已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文中的秋景也融入了作家的眷恋和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本文可以说是对故都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掩卷沉思,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第12段的议论能否删去?)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是———,————;故都的秋是———,————;故都的秋是______,________.拓展练习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练习:请根据课文内容仿写两个句子:故都的秋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屋内外,在都市闲人的微叹互答里;在,在。在槐树落蕊的飞花梦里,在秋果的每一丝微黄里;在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里;在槐树叶底漏下的日光里;在雨后的斜桥影里;在秋蝉衰弱的残歌声里天净沙秋思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青天。秋草蓝花残垣,槐蕊铺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