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采矿权评估报告_第1页
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采矿权评估报告_第2页
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采矿权评估报告_第3页
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采矿权评估报告_第4页
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采矿权评估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采矿权评估报告海地人评报字[2015]第010号总第744号北京海地人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二○一六年一月十八日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甲48号盈都大厦C座4单元5F电话:(010)58733096传真:(010)58734368网址:/E-mail:headmen@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采矿权评估报告PAGE2北京海地人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采矿权评估报告摘要海地人评报字[2015]第010号总第744号评估对象: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采矿权。评估委托人: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评估机构:北京海地人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评估目的: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拟出让“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采矿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需对其进行价款评估。湖北省国土资源厅通过公开摇号方式确定委托北京海地人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该采矿权价值评估工作。本次评估即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为评估委托人提供该采矿权在本评估报告所述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时点上公平、合理的价值参考意见。评估基准日:2015年10月31日评估方法:收入权益法。评估主要参数:评估矿区面积为4.0354平方公里。截止储量核实基准日(2011年7月底)保有资源储量(332+333)为150.8万吨,评估基准日(2015年10月31日)保有资源储量(332+333)为150.17万吨,评估利用资源储量为150.8万吨,可采储量为85.14万吨,生产规模为10万吨/年,采矿回采率为85%,矿石贫化率为8%,评估矿山服务年限为9.20年,产品方案为铁矿石原矿,销售价格不含税为130元/吨,采矿权权益系数为4.6%,折现率为8%。评估结论:本所评估人员在充分调查、了解和分析评估对象及市场情况的基础上,选取适当的评估方法,经评定估算确定“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采矿权”评估价值为¥379.58万元,大写人民币叁佰柒拾玖万伍仟捌佰元整。评估有关事项声明:按现行法规规定,本评估结论备案后使用,有效期为自评估基准日起一年。本评估报告仅供委托人特定评估目及呈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查备案后使用。本报告的所有权归属委托方,正确合理地使用评估报告是评估委托人和相关当事方的责任;除法律法规规定以及相关当事方另有约定,未征得矿业权评估机构同意,矿业权评估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被摘抄、引用或披露于公开媒体。重要提示:1.“储量核实报告”及“储量分割说明书”均未给出各级别铁矿石品位;2.以上内容摘自“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采矿权评估报告”,欲了解本评估项目的详细情况,请阅读该采矿权评估报告全文。法定代表人(张振凯):项目负责人(易廷斌):注册矿业权评估师(易廷斌、李洪光):二〇一六年一月十八日PAGE29北京海地人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目录一、正文目录1.评估机构 42.评估委托人与采矿权人 43.评估对象与范围 54.评估目的 75.评估基准日 86.评估依据 87.评估过程 98.采矿权概况 98.1矿区位置和交通 98.2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98.3矿区地质工作概况 109.矿区地质概况 119.1地层 129.2构造 139.3变质岩 149.4岩浆岩 149.5矿体特征 149.6矿石质量 179.7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189.8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1910.矿区开发现状 2011.评估方法 2012.评估指标与参数 2012.1储量核实基准日保有资源储量 2112.2储量核实基准日评估利用资源储量 2212.3采矿方式、方法 2212.4产品方案 2312.5评估基准日可采储量 2312.6生产能力 2412.7采矿技术指标 2412.8矿山服务年限 2412.9销售收入 2512.10采矿权权益系数 2612.11折现率 2613.评估结论 2614.评估有关问题的说明 2714.1评估结论有效期 2714.2评估基准日后的调整事项 2714.3评估结论有效的其它条件 2714.4评估报告的使用范围 2714.5评估假设条件 2814.6其他责任划分 2815.评估报告提交日期 2816.评估责任人 2917.评估人员 29二、附表目录附表一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采矿权评估价值计算表30附表二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采矿权评估销售收入估算表31附表三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采矿权评估可采储量及服务年限计算表32三、附件目录(见报告附表后)四、附图目录1.湖北省随州市杨湾矿区磁铁矿地形地质图1:100002.湖北省随州市杨湾矿区杨湾矿段磁铁矿水平投影及资源量估算图1:20003.湖北省随州市杨湾矿区熊湾矿段磁铁矿垂直纵投影资源量估算图1:20004.随州市杨湾矿区磁铁矿熊湾矿段矿体平面分布图1:10000

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采矿权评估报告海地人评报字[2015]第010号总第744号受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委托,北京海地人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国家有关采矿权评估的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的原则,对“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采矿权”进行了评估。本评估机构评估人员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对委托评估的“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采矿权”进行了现场勘查、市场调查与询证,并对该采矿权在2015年10月31日所表现的价值作出了公允反映。现将该采矿权评估情况及评估结论报告如下:1.评估机构名称:北京海地人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甲48号盈都大厦C座4单元5F;法定代表人:张振凯;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号:110000005097372;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编号:矿权评资[1999]002号。2.评估委托人与采矿权人2.1评估委托人名称: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公正路(沙湖南岸)27号。2.2采矿权人名称: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住所:随县淮河镇龙凤街;法定代表人:赵伟。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8月27日,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资本贰仟万圆整,营业期限为长期,主要经营铁矿石开采(限分支机构经营)、加工、销售;金矿勘探、金矿石加工销售(持有效许可证件经营)。3.评估对象与范围3.1评估对象及范围根据“矿业权评估工作委托函”(附件四,P5),本项目评估对象为“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采矿权”。根据《省国土资源厅关于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延长矿区范围预留期申请的复函》(鄂土资函[2016]27号)及《省国土资源厅关于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变更矿区范围的复函》(鄂土资函[2014]934号)(简称“矿区范围批复”,附件五,P8~10),评估项目矿区面积为4.0354平方公里,由15个拐点圈定,开采标高由180米至-160米,矿区范围坐标(西安80坐标系)如下:点号坐标矿段开采标高矿区面积XY13587257.8138468518.73杨湾矿段+150m~-160m4.0354km223587257.2238468661.1933586630.7238468660.5943586630.7238468902.4153585390.7738468902.4163585390.7738468343.1973585841.2238468343.1983586211.5238468135.2993586241.8238468318.29103586395.8238468318.79113583965.2038467396.30熊湾矿段+180m~-20m123583961.4738468572.61133580850.1138468589.09143580882.838467989.77153582578.9838467391.823.2采矿权历史沿革经评估人员与采矿权人核实,由于评估对象开采历史较长,业主更换频繁,关于该采矿权的取得方式及该采矿权前期的沿革具体信息已不详,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原湖北随州市曾都区金泰矿业有限公司)于2005年1月14日后取得该采矿权后的沿革如下:2005年1月14日,经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采矿权人由随州市淮河镇经贸服务公司变更为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原湖北随州市曾都区金泰矿业有限公司),并为新的采矿权人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4200000521566),面积为0.3174平方公里,标高从100米至0米,开采方式为露天/地下开采,年生产规模为3万吨,有效期为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2007年11月15日,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出具了《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随州市曾都区金泰矿业有限公司变更矿区范围的批复》(鄂国土资变[2007]12号),并于2008年12月8日为采矿权人办理了新的采矿许可证(证号:4200000521566),采矿权面积为0.7631平方公里,标高从100米至0米,生产规模为3万吨/年,开采方式为露天/地下开采,有效期为2008年12月8日至2013年12月8日。2010年,该矿山被省国土资源厅列入整合范围,整合后的矿山含一个采矿权,两个探矿权(采矿权人未提供相关探矿权历史沿革资料,故探矿权历史沿革信息不详)。2011年3月28日,省国土资源厅下达了划定矿区范围的批复(鄂国土资变[2011]30号),同意办理整合后的矿山采矿权登记手续。因重新编制《储量核实报告》,该公司未能按期提交采矿权登记申请资料,经申请后,省国土资源厅同意将登记时间延期至2013年11月底。2010年12月22日,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换证工作的规定,湖北省国土资源厅为原采矿权人换发了新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4200002010122120103090,有效期为2010年12月22日至2013年12月22日。2013年6月23日,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矿区Ⅱ号矿段老采空区发生坍塌事故。根据随州市人民政府、随州市国土资源局、湖北省国土资源厅下发的相关文件和要求,采矿权人拟变更矿区范围,并提交了变更申请。2014年8月28日湖北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省国土资源厅关于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变更矿区范围的复函》(鄂土资函[2014]934号),同意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变更矿区范围,并重新办理储量占用登记手续,完成新增储量有偿化处置工作,并限期于2015年8月底前完成采矿登记手续。评估人员收集到的采矿许可证沿革信息见下表: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采矿许可证历史沿革信息表采矿权名称证号有效期面积(km2)探矿权人备注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42000005215662005/1-2010/10.3174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变更42000005215662008/12/8-2013/12/80.7631变更C42000020101221201030902010/12/22-2013/12/220.7631换证3.3评估史及价款处置情况2004年10月31日,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委托湖北华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采矿许可证(证号:4200000141566,有效期由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附件十,P283、284)所对应的采矿权进行了价款评估,湖北省国土资源厅以鄂国土资矿认字(2004)第59号文对采矿权评估报告予以确认,采矿权价款已处置。2007年12月14日,受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委托,北京中天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对随州市曾都区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采矿权进行了价款评估,评估范围为《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随州市曾都区金泰矿业有限公司变更矿区范围的批复》(鄂国土资变[2007]12号)中相对于采矿许可证(证号:4200000141566)批准增加的矿区范围,评估基准日为2007年12月31日,评估新增保有资源储量为10.5万吨,可采储量为5.88万吨,采矿权价款已处置(见附件十,P303~311)。经评估人员与采矿权人核实,评估范围内的原湖北省随州市杨家湾磁铁矿普查探矿权与原湖北省随州市淮河熊湾铁矿普查探矿权未曾处置过价款。4.评估目的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拟出让“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采矿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需对其进行价款评估。湖北省国土资源厅通过公开摇号方式确定委托北京海地人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该采矿权价值评估工作。本次评估即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为评估委托人提供该采矿权在本评估报告所述各种条件下和评估基准日时点上公平、合理的价值参考意见。5.评估基准日本次采矿权评估基准日确定为2015年10月31日。评估报告中的计量和计价标准,均为该评估基准日的客观有效标准6.评估依据6.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6.2《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6.3《矿业权评估管理办法(试行)》;6.4《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6.5《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6.6《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6.7《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CMVS30800-2008)》;6.8《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6.9《矿业权评估指南》(2006修订)——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和参数;6.10《矿业权评估工作委托函》(鄂矿权评委[2015]14号);6.11《省国土资源厅关于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变更矿区范围的复函》(鄂土资函[2014]934号);6.12《湖北省随州市杨湾矿区磁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至2011年7月底)及其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鄂土资储备字[2012]34号)、评审意见书(鄂土资矿评储字[2012]34号);6.13《湖北省随州市杨湾矿区磁铁矿资源储量分割说明书》(2014年9月)及其审查意见的函(鄂土资储审函[2015]1号);6.14《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武汉理工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5年3月)及其评审认定的函(鄂采方案认[2015]08号)、审查意见书(鄂矿专评采字[2015]7号);6.15评估人员收集及委托人提供的其它资料。7.评估过程7.12015年10月22日,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公开招标,选中北京海地人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对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采矿权进行评估,形成评估委托意向。7.22015年11月26日至11月27日,评估机构评估人员王佳良(项目经理)与张成友同志取得联系,并在薛光明(总经理)、夏江龙(办事员)同志的陪同下赴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进行现场勘查、收集相关资料。7.3评估人员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确定评估方案,选取评估参数,对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采矿权进行评估,并于2015年12月15日,整理出评估报告初稿。7.42015年12月15日至12月28日,经审查、修改、整理、印制,形成正式评估报告文本,并于2016年1月18日提交委托人。8.采矿权概况8.1矿区位置和交通矿区位于湖北省随州市北20°方位,直线距离96公里。与河南省桐柏县交界的南侧,地理坐标:东经113°39′15″—113°40′00″,北纬32°20′00″—32°24′25″。属曾都区淮河镇,矿区距淮河镇16km,与312国道相连接;淮河镇西行12km达河南省桐柏县,有宁西铁路通过,距随州市直线距离96公里,随州市与316国道、汉丹铁路相连,交通很方便。8.2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本区属低山丘陵区,红石河由南向北蜿蜒穿过矿区,在鄂豫两省交界处注入淮河。两岸为大面积第四系覆盖。地势比较平缓,最高海拔点162.60米,最低海拔点103米,植被很发育。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具典型山地气候特征。极端最高温36℃,极端最低温-6℃,年平均气温11.5℃。每年一月最冷,平均气温3℃;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7.2℃。冰冻期一般为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日最大降水量109.7mm,年最大降水量1468.60mm,年最小降水量866.6mm,年平均降水量1061.90mm,降水主要集中于每年5~9月。随州市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了以汽车机械、食品、卷烟、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建材轻工为主的工业体系。旅游业以炎帝神农故里、擂鼓墩曾侯乙墓、大洪山风景区等为主。矿区内居民较多,粮食生产水旱并作,农产品以玉米、土豆、黄豆、薯类为主,特产有香菌、木耳、药材、茶叶。农网改造后,电力充足。水能丰富,电力资源较充沛。劳动力富余。居民多沿溪沟散居,主要从事农付业生产。主要农作物为小麦、水稻和苞谷。山脊上和高坡处多为荒地,仅有少量材林和茶园。区内矿产资源丰富,采选冶矿业发达,水、电充足,劳动力富余。8.3矿区地质工作概况1965年,地质部907航测大队,在淮河店-桐柏王集一带作过1∶1万磁测工作;1967年,湖北省第十二地质大队,在该区进行过1/5万地质勘查找矿及1/万地面磁测检查工作,提交了相应的地质工作报告;1967—1969年,湖北省第十二地质队对该区进行铁矿勘查,提交了《湖北省随县草店红石杨湾磁铁矿勘查评价报告》,(以下简称“原报告”)。在航测资料基础上,经过大比例尺地面磁测,用钻探验证控制矿体。求得C1+C2级磁铁矿储量29.9万吨(未上储量平衡表);2004年,湖北省第八地质大队对该矿区采矿证范围内的磁铁矿资源储量进行过检测,提交《湖北省随州杨湾磁铁矿区2004年度矿产资源量检测地质报告》。累计探明资源储量452133吨,矿区保有资源储量190323吨,消耗资源储量261810吨,新增资源储量152833吨(鄂土资储核函[2004]68号);2006年底,湖北省鄂西北地质矿产调查所对杨湾矿段采矿权范围之内新探明的磁铁矿体进行资源量估算,提交了《湖北省随州市杨湾磁铁矿区结算地质报告》(鄂土资储备字[2007]23号,下简称《结算报告》)。求得该矿区采矿证内截至2006年底,新探明铁矿石资源量10.5万吨,原有资源量45.26万吨,共计55.76万吨,其中保有资源量333类22.08万吨,总消耗资源量33.68万吨;2008年,湖北省鄂西北地质矿产调查所开始对杨湾矿段探矿权范围内13线以南地段开展地质勘查工作,2009年03月提交了《湖北省随州市杨湾矿区磁铁矿(13线以南)勘查报告》(鄂土资储备字[2009]75号,下简称《勘查报告》),求得该矿区探矿证内铁矿石保有资源量1070千吨。其中332资源储量590千吨,333资源储量480千吨;2007年,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对熊湾矿段探矿权范围内开展地质勘查工作,2008年03月提交了《湖北省随州市淮河熊湾铁矿勘查地质报告》(鄂土资储备字[2008]18号,下简称《熊湾报告》),求得该矿区探矿证内铁矿石333资源储量186.34千吨。可作为零星小矿边采边探的地质依据。从2006年至2008年杨湾矿区三次累计探明铁矿石量为:杨湾矿段332资源储量590千吨,333资源储量700.8千吨,消耗(122b)336.8千吨;熊湾矿段333资源储量186.34千吨。2011年7月底至8月,湖北省鄂西北地质矿产调查所对鄂土资批[2011]第30号文所批准的随州曾都区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所整合界定范围的矿产资源储量进行了核实。2012年4月,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已通过了《湖北省随州市杨家湾矿区磁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至2011年7月底)》及其矿产资源储量的评审,并出具了评审意见(鄂土资矿评储字[2012]34号)及备案证明(鄂土资储备字[2012]34号)。全区共10个矿体累计查明铁矿资源储量2056千吨,开采消耗铁矿石资源量479千吨,保有铁矿石资源储量1577千吨(其中332资源量:897千吨、333资源量:680千吨)。2014年9月,湖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依据《省国土资源厅关于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变更矿区范围的复函》(鄂土资函[2014]934号)批复的矿区范围内,在《湖北省随州市杨家湾矿区磁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至2011年7月底)》的基础上,对矿区批复范围内、外资源储量进行了分割。矿区批复范围内累计查明铁矿石资源储量1981千吨,开采消耗铁矿石资源量473千吨,保有铁矿石资源储量1508千吨。矿区批复范围外累计查明铁矿资源储量75千吨,开采消耗铁矿石资源量6千吨,保有铁矿石资源储量69千吨9.矿区地质概况9.1地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物(Q)出露面积小,零星分布于区内沟谷及洼地,主要由洪积物和坡积物组成,厚度3-7米。早古生界朱庄群大栗树组(Pz1d)分布于矿区外南东边缘毛家湾-黄家老湾一带,下部以斜长角闪片岩、角闪绿帘变粒岩、角闪更长变粒岩为主;中部以斜长角闪片岩(细碧岩)、绿帘绿泥片岩(基性凝灰岩)为主,包裹有含斑黑云斜长变粒岩团块;上部岩性较单一,主要以角闪绿泥变粒岩(细碧岩)为主夹极少的沉积夹层。晚元古界歪头山组(Pt3w)从区域地层与该区地层对比,区内出露地层属上元古界歪头山组,从岩层叠置关系由下至上分为六层1、第一层(Pt3w1):分布于矿区西部焦奶庙—水库以西地区,属区内最老岩层。主要由斜长角闪片麻岩、斜长片麻岩组成。片麻构造明显,并具有条带状或眼球状长英质混合岩化。见有少量伟晶岩脉和角闪岩夹层。片麻理产状向东倾斜,倾向65—70°,倾角45—75°,未见底。该层顶部与上覆岩层接触部为一韧性剪切构造。2、第二层(Pt3w2):分布于区内西侧,斜长角闪片麻岩之上。主要由浅粒岩组成,部分地段见有伟晶岩脉穿插和少量的白云母浅粒岩。由于与下伏岩层呈韧性剪切带接触,受其影响,厚度变化较大。最厚达70m左右,最薄仅有15m。整个岩层为浅色、灰白色—灰黄色,与片麻岩界线清楚,易于区分。3、第三层(Pt3w3):分布于区内中心地带,属区内含铁岩层。主要由斜长角闪岩组成,夹有少量黑云变粒岩、透辉岩、角闪绿帘岩等。该层属强变形带,层间柔流褶皱发育,变形强烈。铁矿层产于该层中,较大矿体位于该层下部或底部。铁矿体附近绿帘石榴子岩、角闪绿帘岩或透辉岩发育。该层颜色较深,多呈黑绿色。与下伏地层(Pt3w2)容易区分,黑白分明。该层厚度变化较大,由70m左右—130m。该层厚度与铁矿体的厚度和富集有密切关系。该层厚度大的地段,铁矿体也厚,品位较高,有正相关的关系。该层与下伏地层界线清楚,与上覆地层界线不清,为渐变关系,界线不好确定。仅以斜长角闪岩出现为标志,在黑云变粒岩中有斜长角闪岩出现时定为第三层。4、第四层(Pt3w4):黑云斜长变粒岩夹大理岩透镜体,分布于矿区中部。该层以夹大理岩透镜体为特征,构成含矿岩系的顶部岩层。黑云斜长变粒岩呈暗灰色,大理岩呈透镜体分布其中,大理岩常呈肉红色、玫瑰色、白色、杂色,变形强烈,柔流褶皱发育,其规模变化较大,时有时无。该层无明显界线,只在黑云斜长变粒岩中出现大理岩透镜体或大理岩夹层时划归于第四层(Pt3w4),大理岩靠上部大而多,向下逐渐减少。与上覆岩层为整合关系。厚度75—170m。5、第五层(Pt3w5):黑云斜长变粒岩。分布于区内东侧,主要由黑云斜长变粒岩组成,偶夹少量黑云斜长角闪岩薄层。岩层多呈现为灰黑色,褶皱不甚发育,多见尖梭褶皱。该层与下伏岩层(Pt3w4)呈整合接触,以大理岩为界,大理岩之下为Pt3w4。该层厚50—62m。6、第六层(Pt3w6):斜长浅粒岩。分布于区内东部边缘,主要由斜长浅粒岩组成,呈灰白色,与下伏岩层(Pt3w5)界线明显,黑白分明,两者为整合接触关系。层间褶皱不发育。该层与第二层(Pt3w2)浅粒岩的区别是两者岩石粒度有明显的差异,前者较粗,粒径多在0.1—0.3mm之间,大者0.72mm,并见少量白云母,后者粒径较细,多为<0.1mm,未见顶。早元古界秦岭群(Pt1qn)分布于矿区西部。上岩性段上部主要岩性为细粒暗绿色绿帘阳起斜长角闪片岩、黑云斜长变粒岩、黑云石英片岩;下部为斜长角闪片岩与变粒岩互层并夹透镜状大理岩。下岩性段以含石榴子石黑云斜长片麻岩、石榴石矽线石石墨片麻岩和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夹有斜长角闪片岩、黑云斜长变粒岩和大理岩。其原岩是一套副变质的杂砂岩、钙质砂岩、粉砂岩、富铁镁的泥灰岩,并夹有少量基性火山岩。区内出露不全,厚度不详。9.2构造在矿区内总体构造特征为一向东倾斜的单斜构造。岩层走向近南北向,平均倾角40°—50°。在向东倾斜的单斜构造上并迭加晚期近东西向的褶皱,断裂构造不甚发育。单斜构造控制矿区含矿层的分布。9.3变质岩区内变质岩有片麻岩、变粒岩、浅粒岩、角闪岩、大理岩和绿帘岩透镜体等。9.4岩浆岩矿区的变质岩未作原岩恢复,不论它是岩浆岩还是沉积岩变质而来,均为变质岩类,区内岩浆岩是区内出现未变质的浅成岩脉,主要为流纹岩、流纹斑岩。9.5矿体特征9.5.1杨湾矿段共圈定6个主矿体,结算报告圈定的6个矿体中有三个归入Ⅰ矿体中,勘查报报告圈定了2个矿体,本次新圈定一个矿体,分述如下:Ⅰ号矿体:勘查时圈定规模最大的一个隐伏矿体,属主矿体,矿体总体走向近南北向,倾向东,总体倾角40°,由19个钻孔控制。分布于矿区中部13——25线之间,已控制矿体长650m,宽120—280m,厚0.90—21.93m,厚度变化大,平均厚度8.91m。最厚地段位于19—21线之间,厚度可达21.93m(ZK19-2厚17.10m、ZK20-2厚18.06m、ZK20-4厚21.93m),厚度变化系数可达90.49%,如倾向上在不到200m长的距离里由ZK20-3孔的15.38m,ZK20-4孔的21.93m到ZK20-5孔的0m;走向上200m长的范围内由ZK15-4孔的7.30m到ZK16-4孔的2.42m再到ZK19-2孔的17.10m。见矿标高:最浅处位于15线ZK15-1孔,见矿标高+65m,最深处位于21线ZK20-4孔,见矿标高-154m,平均产出标高+8—-96m之间。矿体单工程平均品位TFe15.68-49.37%,mFe6.52-40.43%;矿体平均品位TFe30.78%,mFe25.43%,品位变化系数16.87%。矿体基本上较连续,局部有夹石。含矿层顶板为黑云斜长变粒岩夹大理岩透镜体Pt3w4,含矿层底板为浅粒岩Pt3w2。因矿体由品位圈定,其顶板为斜长角闪岩夹黑云变粒岩,底板岩性变化较大,从西向东,由浅而深其底板为浅粒岩—斜长角闪岩或黑云变粒岩。Ⅱ号矿体:位于31线,只有29线、31线二条勘探线3个钻孔控制。为隐伏矿体,仅控制斜深80m左右,控制矿体沿走向长120余米。矿体位于Pt3w3岩层中部,矿体顶板为斜长角闪岩夹黑云变粒岩,矿体位于标高-22—-46m之间,矿体走向近南北向,向东倾斜,倾角30—45°,单工程厚度1.92-8.53m,平均厚度4.52m,矿体平均品位TFe31.06%,mFe26.41%。Ⅲ矿体(原新Ⅰ)分布于13线以北,分别由W2和W5勘探线上的SJ101与SJ301两竖井下的平巷控制。前者矿层底板标高24.9米;后者矿层底板标高14.3米,两工程矿底高差10.6米。埋藏深度由82—104.5米。矿体长119米(北端1/2点尖灭,南端自然尖灭)。上下延深25米(1/4平推)。北段矿层厚度4.22米;南段6.48米,平均厚度5.35米。以条带状—团块状矿石为主,见有少量致密块状矿石,平均品位TFe32.37%。矿体走向350°,倾向80°,倾角40°。矿体中夹有角闪奥长片麻岩条带和团块,厚度0.30—0.70米,含铁品位9.38—10.72%;含铁品位大于40%以上的致密块状矿石,一般以小透镜体或条带状产出。矿体与围岩一般界面不明显,两者呈渐变关系,要以样品含铁量划分边界。Ⅳ矿体为新增矿体分布于13线以北低磁力异常区,磁力异常值,由200—850nT。矿体由竖井下的平巷控制。埋藏深度56米,矿体呈透镜体产出,矿层底板标高66.2米。矿体推定长度75米,上下延深25米,平均厚度1.53米,平均品位32.57%,大部分为条带状—团块状矿石,有少量浸染状矿石分布在与围岩接触带上;矿体倾向80—90°,倾角40°。Ⅴ矿体(原新Ⅴ)分布于13线以北低磁异常区,由N3线ZK301孔控制。见矿深度25米,矿体走向近南北向,倾向90°,倾角40°。矿层底板标高117米,矿体呈透镜体分布,长50米,厚度1.36米,为块状矿石,含铁品位43.57%。Ⅵ矿体(原新Ⅵ)分布于13线以北低磁异常区,由N3线ZK302孔控制。见矿深度118.5米,矿底标高17.5米,矿体呈透镜体,近南北向分布,向东倾斜,倾角40°。矿体长50米,厚度1.08米,为条带状矿石,含铁品位28.10%。9.5.2熊湾矿段共圈定了四个主矿体。Ⅶ矿体:位于矿区南部桃园一带,长100m,矿体地表出露最大宽度3.50m,最小宽度1.5m,呈NE16°方向展布。矿体最大厚度大于2.06m(SJ1-K1),最薄1.05m(TC4),平均厚度1.48m,最低底板标高-19.26m(ZK3)。平均品位TFe29.83%,品位变化系数TFe166.08%。厚度变化系数32.34%。该矿体品位变化较大,有用组分分布不均匀,厚度变化较小,矿体形态简单。矿体在三度空间上呈大的不规则“长透镜体”状,中部厚度大、品位高(SJ1-K1、K2),向深部延伸有变薄变贫趋势(ZK3)。该矿体地表有3个探槽(TC4、TC14、TC16)控制,深部1个浅井(SJ1-K1、K2)、1个钻孔(ZK3)控制。估算333铁矿石资源量16.76千吨334铁矿石资源量29.83千吨,矿体规模甚小。Ⅷ矿体:位于矿区南部大张湾一带,长196m,矿体地表出露最大宽度2.0m,最小宽度1.15m,略呈NE11°方向展布。矿体最大厚度大于1.15m(TC18),最薄1.00m(TC17),平均厚度1.05m,最低底板标高151.78m。平均品位TFe13.70%,品位变化系数TFe59.16%。厚度变化系数6.93%。因此,该矿体品位变化较大,有用组分分布不均匀,厚度变化较小,矿体形态简单。该矿体地表有3个探槽,深部无工程控制。估算334铁矿石资源量7.97千吨,矿体规模甚小。Ⅸ矿体:位于矿区南部大河湾一带,长403.74m,矿体地表出露最大宽度4.50m,最小宽度1.5m,呈NE11°方向展布。矿体最大厚度大于2.30m(CK1-K1),最薄1.30m(TC3),平均厚度1.59m,最低底板标高45.38m(ZK4)。平均品位TFe29.32%,品位变化系数TFe193.21%。厚度变化系数40.09%。该矿体品位变化较大,有用组分分布不均匀,厚度变化较小,矿体形态简单。矿体东部厚度大、品位高(SJ2、SJ3),向深部延伸有变薄变贫趋势(ZK5)。该矿体地表有6个探槽(TC1、TC2、TC3、TC6、TC20、CK1)控制,深部2个浅井(SJ2、SJ3)、2个钻孔(ZK4、ZK5)控制。估算333铁矿石资源量169.58千吨334铁矿石资源量95.89千吨,为区内最大工业矿体。Ⅹ号矿体:位于矿区南部油房一带,长100m,矿体地表出露宽度1.25m,呈NE11°方向展布。矿体最大厚度大于1.1m(TC9),最薄1.03m(zk6),平均厚度1.07m,最低底板标高57.946m(ZK6)。平均品位TFe16.39%,品位变化系数TFe9.75%。厚度变化系数3.39%。该矿体品位变化小,有用组分分布均匀,厚度变化小,矿体形态简单。9.6矿石质量9.6.1矿石矿物组成及组构关系矿石呈灰黑色、深绿黑色、深灰色等。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次为它形结构,块状构造。矿石物质成分以磁铁矿为主,次要矿物有斜长石、石英、角闪石、绿帘石,少量的方解石、石榴子石及微量金红石、绿泥石、普通辉石、榍石、白钛石、黑云母、磷灰石、黄铁矿、闪锌矿、赤铁矿、褐铁矿、黄铜矿、锆石、纤闪矿等。矿石矿物:磁铁矿为半自形—自形粒状,粒径小者0.02mm,大者1.00mm,大多在0.15—0.60mm。常以粒状集合体形式出现。多数密集成块状、条带状、稠密浸染状组成块状构造。脉石矿物:角闪石成呈半自形柱状—粒状,粒径0.2—1.5mm,少数达1.58mm。少数晶体边缘或晶体内裂隙中有绿泥石等蚀变矿物;石英呈它形粒状或不规则粒状,粒径0.01—0.2mm,绝大多数被角闪石包裹,少数分布于角闪石晶体间;方解石呈不规则及它形粒状,一部分镶嵌于磁铁矿或角闪石晶体间,一部分充填于矿石裂隙中,粒径0.01—0.5mm不等;绿帘石呈半自形—自形粒状,粒径相对细小,为0.08—0.4mm,彼此镶嵌或分布在角闪石及黑云母晶体间;石榴子石呈半自形粒状,粒径0.1—0.8mm,稀疏分布;金云母呈片状分布于磁铁矿晶粒间;硫化物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偶见呈半自形或它形粒状分布于磁铁矿与方解石晶粒间;氧化物赤铁矿呈隐晶质交代磁铁矿。9.6.2矿石化学成分在井下和钻孔中的不同地段按矿石品级拣取数块矿石合并成一个样,其重量>20kg,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杨湾矿区的铁矿石中(CaO+MgO)/(SiO2+Al2O3)值为0.051—0.059<0.5,按规范规定的炼铁用铁矿石质量标准,属酸性矿石。本次对主要矿体采取组合分析,了解矿石中有用组分和有害组分含量。组合样的挑选是在基本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按不同地段、不同标高和矿体厚度分别挑选2—12个基本分析样组合成一个样进行分析。共挑选了12个组合样进行分析。光谱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其中Co、Ni、Ag含量均低于规范规定的含量标准,无综合利用价值,Mo含量在0.02—0.2%之间,平均0.14%,高于规范要求的0.02%可考虑综合回收。化学定量结果显示,除铁为主要有益组分外,Pb、Zn、Cu、Au均低于规范规定的含量标准无利用价值。有害组分P含量在0.036—0.16%之间,平均0.086%,S含量在0.023—1.41%,平均0.185%。都低于规范规定的炼铁用铁矿石中P≤0.25%,S≤0.30%的标准。可看出该区铁矿中除铁为有益组分外,无其它可利用组分;有害杂质含量也很低微。9.6.3矿石类型依据《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矿区铁矿石自然类型按组成矿石的主要铁矿物分为磁铁矿矿石;按矿石中主要脉石矿物种类可分为角闪型、角闪绿帘型和绿帘角闪型;按结构构造可分为浸染状、条纹—条带状和致密块状。矿体中TFe平均品位≥20%属需选铁矿石。按mFe/TFe比值进行分类,组合样分析结果平均值mFe/TFe为83.41%,Ⅰ号矿体mFe/TFe为82.76%,Ⅱ号矿体mFe/TFe为84.96%,均小于《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规范规定(mFe/TFe≤85%),Ⅰ、Ⅱ号矿体其工业类型为弱磁性铁矿石。其他矿体因未分析磁性铁,其工业类型不能确定。9.6.4矿体围岩围岩主要为斜长角闪岩、变粒岩,局部为黑云斜长变粒岩。矿体顶板斜长角闪岩变形强烈,局部见糜棱岩化。9.7矿石加工技术性能据“储量核实报告”资料,该矿区在地质勘查评价阶段没有做过选冶试验,根据矿石类型和矿山多年的选矿生产实践,磁选法选矿是最经济合理的选矿方法。矿石中可利用有益组分是铁,以粒状磁铁矿的形式赋存,多为自形八面体结晶,粒度由0.15—0.6mm。其他成分或矿物没有利用价值。在选矿工艺上,分三个选矿阶段管理较为合理,第一阶段,井下分层出矿;第二阶段,中碎分离夹石;第三阶段细碎湿法磁选(精选)。第一阶段,只能依靠工人管理,尽量减少顶底板、夹石、废石混入,以减少矿石贫化。第二阶段,可采用干式磁选。将矿石破碎到80—140目以下,用干式磁选机流水作业。经采样对照分析,对品位20%以上的矿石回收率达到95%以上。第三阶段,是细粉精选。是利用水动力和磁力结合选矿。碎矿粒度确定具有重要意义,碎的太粗,不能剥离出磁铁矿物颗粒,不利于提高精矿品位,又因非磁性矿物的捆绑,使含矿颗粒质量加大,磁性降低不利于回收;而碎得太细,也会因矿物粒子太小,磁力变弱,易被水动力带走而不能很好回收。本矿区磁铁矿物粒度在0.15—0.6mm,将矿石细碎至80—100目的细度较为经济合理。9.8矿床开采技术条件9.8.1水文地质条件磁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岩层的富水性极差,地表水及裂隙水通过渗透进入矿坑,构成矿坑的主要充水因素,但水源不足,受季节控制。故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9.8.2工程地质条件矿体围岩属坚硬及半坚硬岩类,岩体力学强度高,稳定性好,工程地质问题不突出,但矿层顶部结构面较复杂,存在引发工程地质问题的可能性,故工程地质条件属中等。9.8.3环境地质问题该矿种不存在热、气、放射性危害的原生环境地质问题,但开采中的水土污染不可避免,在坑采过程中,需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和预防。因而,环境地质条件属中等。该铁矿虽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但岩石的含量水性很差。附近有红石河穿越矿区,但无构造导水,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区围岩强度高,为坚硬、半坚硬质类,强度高,稳定性佳,工程地质问题不突出,但矿层顶部结构面较复杂,存在引发工程地质问题的可能性,故工程地质条件亦属中等。目前为止,未发现有原生环境地质问题,地震烈度低,震级小,为地壳稳定区。但在开采中需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和预防,故环境地质条件为中等。依据《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该矿属环境地质问题为主的复合类型(Ⅱ-4)矿床。10.矿区开发现状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在2013年2月之前一直在正常生产、建设,2013年2月底至今矿山处于停产状态。2013年6月,由于部分区域发生地质灾害,为了治理矿区和不受地质灾害区域影响,矿山申请变更矿区范围,并在2014年8月获批。11.评估方法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生产规模、资源储量规模均属小型,根据《矿业权评估管理办法(试行)》、《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CMVS12100-2008)(以下简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规范》”),确定本次评估采用收入权益法。其计算公式为:式中:P-采矿权评估值SIt-年销售收入k-采矿权权益系数i-折现率n-评估计算年限t-年序号(t=1,2,3,…,n)12.评估指标与参数本次评估利用的资源储量依据主要为《湖北省随州市杨湾矿区磁铁矿资源储量分割说明书》(简称“储量分割说明书”)及其审查意见的函(鄂土资储审函[2015]1号)和《湖北省随州市杨湾矿区磁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至2011年7月底)》(简称“储量核实报告”)及其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鄂土资储备字[2012]34号)、评审意见书(鄂土资矿评储字[2012]34号)。主要技术及经济指标参数的选取主要依据《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武汉理工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5年3月)(简称“开发利用方案”)及其评审认定的函(鄂采方案认[2015]08号)、审查意见书(鄂矿专评采字[2015]7号)、《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CMVS30800-2008,2008年10月),以及评估人员掌握的其他资料。由湖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原湖北省鄂西北地质矿产调查所)编写的“储量核实报告”及“储量分割说明书”,其资源储量归类编码符合《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标准;资源储量估算地表采用探槽工程控制,深部采用钻孔控制,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符合规范要求,估算结果可靠。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在委托评估范围内,杨湾与熊湾矿段所采用的工业指标不一致,且均低于《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0-2002)附表E.3中需进行选矿的铁矿石一般工业指标,所提交的资源储量通过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评审,并经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审查确认。由武汉理工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开发利用方案”,根据矿床地质特征以及矿床开发条件等实际情况,对矿区内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总体规划。该“开发利用方案”经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的专家评审通过。综上所述,“储量核实报告”、“储量分割说明书”及“开发利用方案”可以作为本采矿权评估的依据。12.1储量核实基准日保有资源储量根据《湖北省随州市杨湾矿区磁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截至2011年7月底)》(简称“储量核实报告”)及其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鄂土资储备字[2012]34号)、评审意见书(鄂土资矿评储字[2012]34号),截止2011年7月底(储量核实基准日),评审备案的保有资源储量:全矿区范围内保有铁矿石资源储量157.7万吨,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为89.7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为68.0万吨。根据《湖北省随州市杨湾矿区磁铁矿资源储量分割说明书》(简称“储量分割说明书”)及其审查意见的函(鄂土资储审函[2015]1号),截止2011年7月底(储量核实基准日),保有资源储量:评估范围内保有的资源量(332+333)为150.8万吨,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为84.8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为66.0万吨。12.2储量核实基准日评估利用资源储量根据《矿业权价款评估应用指南(CMVS20100-2008)》,对参与评估计算的保有资源储量应结合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预)可行性研究或矿山设计分类处理:经济基础储量,属技术经济可行的,全部参与评估计算。内蕴经济资源量,属技术经济可行的,包括已通过(预)可行性研究、矿山设计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并审查通过、基建和生产矿山,以及经分析对比,有理由认为是经济合理的项目,分类处理如下:探明的或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和(332),全部参与评估计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可参考(预)可行性研究、矿山设计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取值。故本次评估资源量(332)全部利用,“开发利用方案”设计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可信度系数为0.6(附件九,P192),故本次评估(333)资源量系数取0.6。截止储量核实基准日(2011年7月底)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评估利用资源储量:=(332)+(333)×0.6=84.80+66×0.6=124.40(万吨)12.3采矿方式、方法12.3.1采矿方式杨湾矿段矿体埋藏深度较大,约为地下以下45~250米,不宜露天开采,因此选用地下开采的方式。熊湾矿段矿体埋藏较浅且出露地表,但是矿体厚度较薄、倾角较大属急倾斜矿体,因此露天开采剥采比很大,经济效益很差。因此熊湾矿段选用地下开采的方式较为合适。12.3.2采矿方法“开发利用方案”设计采用房柱采矿嗣后充填法和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其主要开采杨湾采区Ⅱ号矿体以及部分Ⅰ号矿体,采用房柱法开采的矿体比例约占30%左右,其余矿体均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及现场实际生产情况,房柱采矿嗣后充填法采用打眼放炮的方式落矿,配备7655型凿岩机,采用梅花眼布置,眼深2.5m,串联连线方式。采用浅孔2#岩石炸药,起爆采用雷管或非电雷管、导爆管起爆。采场的矿石用铲运机运出。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及现场实际生产情况,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回采工艺为凿岩、装药连接、放炮、通风、洒水、放矿、平场撬毛(包括二次破碎)等12.4产品方案“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的产品方案为铁矿石原矿(TFe>28%)。12.5评估基准日可采储量12.5.1储量核实基准日(2011年7月底)可采资源储量可采储量的计算公式为:可采储量=评估利用资源储量-设计损失量-采矿损失量=(评估利用资源储量-设计损失量)×采矿回采率由此计算,储量核实基准日评估利用资源储量124.40万吨,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2)为84.80万吨,推断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3)为39.60万吨;设计损失量为24.24万吨,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2)的设计损失量为17.83万吨(附件九,P193),推断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33)的设计损失量为6.41(=10.68×0.6)万吨(附件九,P193);采区回采率取85%。则储量核实基准日可采储量为:可采储量=(评估利用资源储量-设计损失量)×采矿回采率=(84.80-17.83+39.60-6.41)×85%=85.14(万吨)12.5.2采出资源储量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经评估人员与《随州市曾都区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2013年度矿山矿产资源储量报告》主要编制人员钟晓波核实,原杨家湾磁铁矿采矿权评估范围内动用资源储量(即报告中“采出各类矿石量”)为3.46万吨,评估范围内动用资源储量为0.58万吨(附件十一,P331~333,P341,其中采出资源储量0.51万吨,损失量为0.07万吨。12.5.3评估基准日可采资源储量评估基准日可采资源储量=储量核实基准日可采资源储量-采出资源储量=85.14-0.51=84.63(万吨)12.6生产能力“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的生产能力为10万吨/年(附件九,P120、272),该“开发利用方案”经过湖北省国土资源厅评审、认定,并出具了评审认定的函(鄂采方案认[2015]08号)及审查意见书(鄂矿专评采字[2015]7号),根据《矿业权价款评估应用指南》的相关规定,本次评估确定矿山的生产能力为10万吨/年。12.7采矿技术指标根据“开发利用方案”(附件九,P134、273),随州市金泰矿业有限公司杨家湾磁铁矿采矿综合回采率为85%,矿石贫化率为8%。本次评估依此选取。12.8矿山服务年限根据确定的矿山生产能力,由下列公式计算矿山的服务年限:式中:T——矿山服务年限;Q——可采储量;A——矿山生产能力;ρ——矿石贫化率;将上述有关数据代入公式得未来矿山服务年限为:T=84.63÷(10×(1-8%))=9.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