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_第1页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_第2页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_第3页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_第4页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一、商业的发展●二、城市的发展●三、“重农抑商”4、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黄金、白银开始用为货币;都会兴起1、原始社会末期:以物易物的原始商业产生2、商朝: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3、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一、商业的发展7、明清:商业发展出现许多新的特点5、隋唐时期:商业贸易蓬勃发展6、宋元:商业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高峰期1、原始社会末期:以物易物的原始商业产生2、商朝: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你知道为什么把专门从事商品贸易的人称作“商人”吗?3、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贝币在货币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贝币以前,没有通用的货币,人们进行以物易物的交换,如牲畜、布帛、粮食、皮毛等物品都曾充当过货币使用,但它们只是等价的以物易物,不能算货币。采用了贝币以后,不同的物品都可以用贝作为交换计算单位,贝才是货币的开始。以贝壳作货币,有许多优点,是其他任何物品所无法取代的,贝壳坚固耐磨,不易破碎,不会风化,既耐久藏,又便于携带,又有大、中、小各种规格,代表不同的价值,实在是冶金技术和造纸技术发明以前最理想的货币。●商周时期:最早的货币贝币货币的发展我们今天的汉字如“赚”、“赔”、“赌”、“赠”、“质”等,或双音词“财货”、“買賣”(买卖)、“赏赐”、“贿赂”、“购货”、“赈货”、“资费”、“资货”、“资财”、“赊贷”等,它们的偏旁只是表音的声符,它们代表的意义都与金钱经济有关,现代经济学者不可能脱离这些大量从贝的汉字,进行写作论述,贝的“灵魂不散”,说明文化、经济、历史的延续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4、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秦朝相国吕不韦,由仕而商,成为成功的大商人后,又由商而仕立国定君,也是中国第一位顺利从政贵居相国之位的富商★端木赐,字子贡,善于经商,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白圭准确掌握时常行情,在别人觉得多而抛售时,他就大量地吃进,等别人缺少货物需要吃进时,他就大量抛出。吕不韦问其父亲:种田能获利几倍啊?

他的父亲回答说:十倍。

吕不韦又问:经营珠宝生意能获利几倍?

其父答:一百倍。

吕不韦再问:帮一个国王登上王位安定国家呢?父亲说:那就获利无数了。

吕不韦对父亲说:我现在想做这件事了。

春秋战国对比春秋战国时期币制混乱的局面,思考统一币制在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等方面的巨大意义。●秦朝:以“半两钱”通行天下奠定铜钱基本形制半两钱圆形方孔钱奠定了此后2000多年中国铜钱的基本形制五铢钱大观通宝至正通宝永通万国泰和金宝洪武通宝开元通宝大清铜币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讨论:这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商业繁荣和人们竞相从事商业活动的现象。原因:“工商食官”政策被破坏,给商业提供了冲破官府束缚的发展机会,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私商的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某些学派鼓励人们追逐利益,商业的发展成为大势所趋back5、隋唐时期:商业贸易蓬勃发展a、政治统一,社会安定b、大运河的开通和丝绸之路,交通发达。c、开明的政策6、宋元:商业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高峰期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惟一一张宋代纸币

川蜀地区商业交易极为繁盛,但政府强制推行笨重的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即难以携持。”●北宋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当时乔家一度有2000万两现银,总资产接近3000万两白银。而在同期,由于遭遇内外战乱,银路不通,整个清政府的年收入仅有700万两白银。慈禧西行避难时,乔家曾一下借给清政府30万两白银,救清政府于危难之中鼎盛时期富可敌国曾帮慈禧渡过难关剧情回放:电视剧中的乔家被形容得富甲一方考证:在1900年以后的两年里,乔家实现了“汇通天下”7、明清:商业发展出现许多新的特点经营理念:诚信为本、广聚财源、汇通天下

乔家大院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1、商业市镇的兴起6、形成许多区域性大商帮5、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4、经济作物作为副业产品商品化3、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2、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山西商帮--义中取利,信誉第一徽州商帮--贾而好儒,财自道生龙游商帮--海纳百川,宽以待人洞庭商帮--审时度势,稳中求胜江西商帮--广泛从业,小本经营福建商帮--自强不息,爱拼会赢广东商帮--敢想敢干,敢为人先陕西商帮--追求厚利,既和且平山东商帮--重土乐安,诚实守信宁波商帮--灵活善变,开拓创新

中国明清十大商帮

讨论:分析明清时期商帮产生的原因、组成特点及其影响?原因:明中期以后,由于商业竞争的加剧,一些商人为壮大队伍、扩大资本、增强竞争实力特点: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既“亲密”又松散影响:借助群体力量,操纵某地区、某行业的商贸,从而赢得高额利润●明清时期:形成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户部官票银元时间发展情况原始社会末期商朝周朝春秋战国隋唐宋元明清以物易物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工商食官”出现私商并逐渐成为商人的主体;黄金、白银成为货币;形成著名都会商业活动蓬勃发展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集镇、夜市兴盛广泛流通纸币;商业发展步入新高峰呈现新特点商业的发展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城市的由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你从这首诗歌里能分析出北朝时期城市在商业上的特点吗?由于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所,造成了购买的不方便。二、城市的发展周秦至唐代城市中的市时间:地点:管理:城市宋代城市中的市有时间的控制凡县治以上的城市才设市;在城中有特定位置受官府严格控制打破时间的限制(夜市、晓市、鱼市)分散在城中,形成街市市镇商业繁荣不再受官府的监控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经济功能增强职能:明清:二、城市的发展唐代长安北宋东京对比唐代长安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东京有哪些不同?(6分)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不同:唐代都城坊市布局严格分开,商业贸易受到官府的严格监视和控制,市场活动的范围和时间受限制。宋代都城商业活动打破了坊市限制,形成了街市,取消了营业时间限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原因:商品经济和城市生活迅速发展的需要;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限制。二、城市的发展二、城市的发展唐宋时期的沿海港口城市繁荣原因: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海上贸易的兴盛;经济重心南移明清时期的工商业市镇特点:1.兴起于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3.以经济功能为主2.多位于江南地区,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清前期中国四大名镇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冶铁业航运业制瓷业棉纺业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了矛盾

三、“重农抑商”②以农业为本的小农经济是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制度的基础.1、原因按照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而商人们不事生产,“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他们依仗其雄厚的财力,生活上“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政治上“交通王侯,力过吏势”,因而被韩非子视为“邦之蠹也”。★商鞅身份上贬低商人的地位,重本抑末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重征商税战国:重农抑商思想崛起(开始)三、“重农抑商”明清:重农抑商,闭关政策(强化)汉代:全面控制工商业中唐以来:对海外贸易的鼓励实行官商分利政策(松动)2、表现三、“重农抑商”3、评价A、在封建社会前期,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B、在封建社会后期,遏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1.(2012·浙江文综卷·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樊氏的庄园里,实行了农、林、牧、渔多种经营,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资至百万”说明樊氏庄园经济力量强大;“闭门成市”反映自给自足程度很高;草市是在乡村、城外交通便利处自发形成的商品交易场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C2.(2012·福建文综卷·14)《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A.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B.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C.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D.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考点】古代的城市【解析】阅读材料从材料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官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可以看出从管理的角度来设计都城,A是在宋代,B材料中没有涉及。【答案】C3.(2012·江苏单科·1)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右图场景的是()A.“……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B.“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C.“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D.“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解析】宋朝商业的发展打破了坊市的隔离;突破时间的限制,早市和夜市得到发展;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出现了草市。A项坊市的隔离仍然存在,BC项反映的是草市和夜市,与突破场景不符合,图片反映的是宋开封城内商业的繁荣景象,因此选D项。【答案】D4.(2012·安徽文综卷·14)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解析】北宋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但与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分开的,B项错误;文娱场所多由私人经营,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坊是居民区,市是商业区,二者功能上存在区别;“通宵不绝”的夜市说明市经营的时间被打破,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A正确。【答案】A5.(2012·天津文综·1)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A.泉州B.广州C.扬州D.庆元【考点】中国古代经济和对外交往【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元朝对外交往的理解能力。福建泉州港古代被称为刺桐城、温陵,是我国对外贸易重要港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故选A。【答案】A6.(2012·北京文综卷·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考点】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基本政策,因为商人主要从事商品的贩运和买卖,所以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大都认为商人不从事工农业生产,不创造产品,对社会的发展没有贡献,所以贬低商人地位,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故选A项。【答案】A7.(2012·福建文综卷·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考点】古代商业【解析】本题与其说考历史,不如说考语文文言的阅读理解,“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司马光重视商业流通的作用。材料没有体现谁重谁轻的问题。【答案】B8.(2012·全国大纲卷·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A.防止官商勾结B.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统治者对工商业的政策。材料中唐太宗此话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为官的途径,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但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因此D项不正确,选B项。【答案】B9.(2012·全国大纲卷·14)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山西人从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