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湖北省荆州市东方中学高一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6分)北京,南京侯发山老歪这两天特兴奋,以至于晚上都睡不着,鏊子上烙油馍似的在床上翻来覆去。有人说,睡不着就数羊,数不到一百头就睡着了,老歪连着几个晚上,都数到一万多头了还是没有一点睡意。
是啊,这事换到谁身上都淡定不了。两个孩子都在电话里说,说他一辈子没出过门,趁着现在还能走动,让他到城里逛一逛,转一转,开开眼界,见见世面,想住了就住下来。老歪到过最远的地方是镇上,赶集时去一趟,县城都没有去过。两个孩子像是商量好似的,说这几天就把车票给快递过来,让他做好准备。去就去吧,住是不会住的,玩两天还是可以的。若是犟着不去,说不定哪一天蹬腿了,会让孩子遗憾终生的。
村里人说,老歪该享清福了。可不是吗,老歪的一双儿女都成家立业了,都出息了,他还不该享福吗?
老伴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小,儿子六岁,女儿三岁。当时,亲戚朋友都劝老歪再找一个,说孩子没妈不行。老歪那时还是小歪,挺倔的,说啥也不找。他说,有了后妈,不一定是孩子的福气。就这样,他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泪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大学。两个孩子也算争气,学业完成后都留在了城里。唯一遗憾的是,两个孩子不在一个地方,儿子在北京,女儿在南京。
两个孩子还算孝顺,没少给他打钱,没少给他寄东西,电话里也没少说话。他们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也曾邀请老歪到城里去,尽管老歪也特想去,却一直没有成行,他怕给孩子们增加负担,现在不一样了,都有房子了,都成家了,该去看看他们。这次邀请他进城,也就是在前几天的电话里说的。
就这样,老歪睡不着了。
北京?还是南京?这几天,村里人见了老歪,都会这样问他。不少人给他出主意,有的建议他去北京,说北京有毛主席纪念堂,有天安门城楼;有的建议他去南京,说南京有中山陵,有雨花台。
老歪呢,咧着嘴嘿嘿直乐。说实话,他也没决定好到底是上北京还是下南京。这两个孩子也真是的,说寄车票都寄车票,说不寄都不寄。
儿子在北京上班,房子买在了河北,每天上班要提前三个小时。唉,上个班就这么远,也真难为儿子了。儿子是去年结的婚,媳妇是日本闺女。他们举行的是集体婚礼,单位操办的。恰好老歪当时刚参加过本村的一个葬礼,按农村阴阳先生的说法,不宜再去参加婚礼,就没有去。他们也没回来过。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老歪没见过媳妇的面,不能说没见过——儿子给老歪买了个智能手机,在手机里见过,还给他拜过年呢,叽里咕噜的,像是鸟语。儿子说那是问候老爸新年好的。老歪想等到孙子出生后再过去,视频了几次也没见媳妇的肚子大起来,老歪也不好意思问儿子,当然,更不好意思问媳妇了。儿子似乎知道老歪的心思,在上次的电话里却轻松地说,他们不打算要孩子了!这还了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得去好好数落数落儿子。
这边牵挂着儿子,那边女儿也连着心。女儿在南京上的大学,女婿是她大学期间就认识的。今年五一结的婚,女婿是南京一家企业的老板。哼,老板有啥了不起,收破烂的也叫老板——去年村里来了个收破烂的,临走给了老歪一张名片,名片上写着“回收公司总经理”。女儿是旅游结的婚。老歪见过相片,女婿是个秃顶,年龄也不小了,似乎比老歪小不了多少,女儿说他是二婚。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女儿一直没把女婿领回来过。这个女婿不是外国人,是苏州人,说话也听不懂。女儿说,这个老板带来两个孩子,她自己不打算再要了。啧啧,女儿真傻,没有一个亲生的会中?都说闺女是爹娘的小棉袄,儿子指靠不了,还得依靠女儿呢。女儿过不好,也是自己的一块心病。
到底是去北京还是南京?去北京,女儿不高兴,去南京,儿子不高兴。有了,谁的票到的早去谁那里!主意一定,老歪才想起收拾自己,去镇里洗了澡,破天荒请人搓了搓背,理了理发,刮了刮脸,还拿出新衣服让邻居家的媳妇给熨烫了一下。
过了一天,老歪收到了一个快递员送来的两个快递——两张卧铺车票——一张去南京的,一张去北京的,车票上的车次居然是同一天时间!
快递员的到来早已把左邻右舍吸引过来了,他们相互传递着火车票,眼里写满了羡慕,还一边取笑老歪:你不会分身术,看你这次去哪里!
当天晚上,老歪捧着妻子的相片喃喃自语:我实指望到时带上你去城里逛一逛,现在不可能了。我决定了,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守着你。说罢,老歪那沟壑纵横的脸上淌满了泪水。
去南京的车票是儿子寄来的。去北京的车票是女儿寄来的。1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接到儿女都要他进城的电话后,老歪左右为难,左邻右舍羡慕不已并为之出谋划策,意在表现老歪的人际关系很好。B.老歪最后决定哪里都不去,就在家守着妻子的照片,表现出老人孤寂的晚景和内心的失望痛楚,读来让人心酸。C.老歪的儿女都在大城市安了家,生活幸福,却对老父亲不闻不问,反映出当代部分青年不懂感恩,不遵孝道的社会现实。D.文章运用补叙来介绍老歪独自一人拉扯孩子的艰难情形,与下文儿女的不孝形成对照,很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17.小说中老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18.小说结尾“去南京的车票是儿子寄来的。去北京的车票是女儿寄来的”很有特色。小说这样处理有何妙处?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7分)参考答案:16.B(A.“意在表现老歪的人际关系很好”不对。C.文中写儿女有寄钱寄东西,打来电话,所以“不闻不问”不对。D.补叙不对,应是插叙。)
17.一个疼爱孩子、为了儿女不惜牺牲自己幸福的好父亲形象。怕年幼的孩子受苦决定不再娶妻,怕给儿女们增加负担一直没有去过城里。一个勤劳老实、没见过世面的农民形象。一个人含辛茹苦养大孩子,连县城都没有去过。一个隐忍寡言、孤独寂寞的空巢老人形象。老伴去世多年,儿女都在外地工作,独自一人寂寞生活。(每点2分)
18.情节安排上,这一结尾既照应前文,又是对故事情节的逆转(出人意表也可),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耐人寻味;人物形象塑造上,儿女性格的两面性和老歪的善良隐忍都在情节的逆转中得到集中表现;主题表现上,对虚情假意的孝顺进行鞭挞,表现了对留守老人这一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深化主题。(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浙江省的选考模式中,三门选考科目,加外语,考生有两次考试机会,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传统高考“一考定终生”的风险。最初,高考改革的最重要目标就是改变“一考定终生”的传统,让真正有才华、有特色的学生都能进入理想的大学。现在看来,新高考在这些方面做出的努力已经获得了大家的广泛认可。尽管浙沪两地的“新高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新高考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让人质疑的便是被各方看好的“走班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师资水平、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局限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走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愿望选择符合自身发展层次的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这一教学方式既能因材施教,又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国外许多知名私立中学被广泛采用。但在具体的学校工作中,“走班制”却遇到了很多困难。从目前许多学校的实际情况看,根本没有足够的师资来开设所有的组合课程。上海的6选3模式有20种排列组合,而浙江的7选3模式更是达到了35种组合,但大部分学校能提供的课程组合模式仅有7到8种,条件差些的学校甚至更少。与“走班制”相配套的选考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同样与预期出现了偏差。选考制度在设计时的主要出发点是希望学生的兴趣、学科特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你擅长什么,你对什么感兴趣你就选考哪门科目。听起来很完美,但要知道,在中国许多家长的眼里,“喜欢不能当饭吃”。据调查,物理这门学科在浙沪新高考中就被许多同学“无情抛弃”了。由于很多学生觉得物理学科很难,在与其他考生竞争时会处于劣势而影响高考成绩,最终选择放弃物理。洪文强调,“作为自然学科的基础,物理教育的缺失将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不利于考生个人的成长和国家的人才培养”。新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分担单次高考的压力,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中大教育考试教研中心负责人陈学崇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学校的具体教学和学生的表现看,高考的压力的确是被分担了,但是学生的负担却反而加重了。他表示,减负也好、选考也好,“新高考”的方向就是要让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真正掌握自己的未来。但高中生要真正独立思考、规划自己的人生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节选自《科技日报》,有删减)材料二:“新高考”之下,学生的高考成绩由“两依据一参考”构成:“两依据”指统考和学业水平考试;“一参考”即综合素质评价。今年浙江考生迎来全新的“3+3”高考模式:必考科目语数外3科统考,外语一年可考两次,自选3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入总成绩,学业水平考试可一年两考。(节选自《新华社·网易教育》,有删改)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浙沪两地的“新高考”都完成得比较顺利,让真正优秀的人才进入理想大学的改革目的基本达到了。B.“新高考”改革实行之后,浙沪两地的高考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C.“新高考”采取选考制度,主要出发点是让学生的兴趣和学科特长得到充分发挥。D.“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很重。“新高考”不仅减轻了高考压力,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8.下列对材料中“新高考”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新高考”学生的高考成绩由必考科目语数外的统考成绩和自选的3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组成。B.物理之所以遇冷,是因为学校和多数家长摆脱不了功利主义的影响。C.因为师资水平等的影响,“新高考”中,“走班制”最让人质疑。D.浙江的7选3模式,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搭配考试组合。这让学生的兴趣、学科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E.不管是减负,还是选考,在有关人士看来,“新高考”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利,从而真正掌握自己的未来。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新高考”存在哪些问题?参考答案:7.D
8.CE
9.①走班制无法有效落实。②选考制度和个人兴趣特长不匹配。③多样选择,使学生负担加重。【7题详解】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文字,最后进行比对。比如本题中,“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B项,“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错误,材料一倒数第二段原句是“从学校的具体教学和学生的表现看,高考的压力的确是被分担了,但是学生的负担却反而加重了”。【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中‘新高考’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两项”。A项,“由必考科目语数外3科的统考成绩和自选的3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组成”错误,材料二中说的是“学生的高考成绩由‘两依据一参考’构成”,选项中漏了参考部分。B项,“物理之所以遇冷,是因为学校和多数家长摆脱不了功利主义的影响”有误,选项偷换主语,“学校”错,材料一第六段说“在中国许多家长的眼里,‘喜欢不能当饭吃”’,主语是家长。D项,“这让学生的兴趣、学科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错误,从材料来看,这只是“出发点”,是愿景,不是事实。【9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新高考’存在哪些问题”。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材料一第二段“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新高考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让人质疑的便是被各方看好的‘走班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师资水平、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局限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第五段“与‘走班制’相配套的选考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同样与预期出现了偏差”,第六段“选考制度在设计时的主要出发点是希望学生的兴趣、学科特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你擅长什么,你对什么感兴趣你就选考哪门科目。听起来很完美,但要知道,在中国许多家长的眼里,‘喜欢不能当饭吃’”,第七段“新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分担单次高考的压力,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中大教育考试教研中心负责人陈学崇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学校的具体教学和学生的表现看,高考的压力的确是被分担了,但是学生的负担却反而加重了”,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共9分)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节选自老舍《想北平》)【注】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
15.请从表现手法与思想情感两方面赏析选文第一段画线的句子。(3分)
16.作者在结尾说“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言外之意是再说下去的话就要落泪了,你怎么理解作者“要落泪了”的情感?请结合文意与写作背景回答。(3分)
17.请说出本文语言的一个特色,并举一例进行说明。(3分)
参考答案:15.(1)运用比喻,写出作者在北平就像在家里那样感到舒适与安宁,表现他与这个城市内在的、相融合的亲密关系。(2)运用细节描写,如“水中的小蝌蚪”“苇叶上的嫩蜻蜓”,北平的一草一木在作者眼中都是可爱的,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喜爱,以及与北平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关系。(评分标准:回答出任一点即得满分,手法1分,内容分析1分,情感1分。)16.①作者写作此文时人不在北平,“要落泪”是一种对故乡的强烈的思念之情;②本文写于1936年,日本已经加进对中国的侵略,北平已十分危急,一句“要落泪了”还包含作者对家园即将沦陷的深深忧虑。(评分标准:回答出“思念”及相近意思的得1分,答出“忧虑”及相近意思的得2分。)17.(1)真挚质朴,如“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等情感抒发得直接而真诚;(2)明白如话(回答“生活化”、“口语化”、“儿化”、“京味浓”、“通俗”等均可),如“白霜儿”“还不愧杀”“好,不再说了吧”“是的,北平是个都城”等均以平常说话的口吻写出来;(3)亲切纯净,如“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等,文字不多却笔笔到位,如同天成,写得细致入微,让人倍感亲切。
(评分标准:回答出其中一点特色1分,举出相应的一例1分,相关分析1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孔雀东南飞》的文段,完成9--13题。(22分)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9.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4分)
A.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恨恨,愤恨到极点)
B.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全,保全)C.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仕,做官)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谢,致谢)10.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4分)
A.①隐隐何甸甸
②何乃太区区B.①及时相遣归
②久久莫相忘
C.①吾今且报府
②磐石方且厚D.①黄泉下相见
②君既若见录ks5u11.下列各项中含有两个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4分)A.①我有亲父母
②同是被逼迫B.①便可白公姥
②徘徊庭树下C.①逼迫兼弟兄
②昼夜勤作息D.①勿复怨鬼神
②其日牛马嘶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此句既写了焦仲卿因“闻此变”而摧折心肝的悲伤心情,也写到焦仲卿当时所骑的马的哀鸣,从而为下文渲染了一种凄怆的故事氛围。
B.“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此句既表明焦母那种顽固保守的封建等级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焦母为何要拆散焦仲卿和刘兰芝夫妇的原因。C.“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结尾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反衬现实,寄托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D.《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写出了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1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参考答案:9.(4分)D(谢:告诉)10.(4分)B(两个“相”都是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我;A第一个“何”:何等,第二个“何”:怎么;C第一个“且”:将;第二个“且”:并且;D第一个“见”:见面,第二个“见”:放在动词的前面,表示动作的承受者,相当于“我”)11.(4分)C(A“父母”偏指母;B“公姥”偏指婆婆;C“弟兄”偏指兄,“作息”偏指工作;D“牛马”偏指马)12.(4分)D(《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13.(1)(3分)“自从你离开我以后,人事的变化真料想不到啊!”果然没有如同原先的愿望,有很多的事情又不是你所详知的。(量:料想;详:详知,各1分,句意1分。)(2)(3分)多年来做你的妻子,家里的劳苦活儿没有不干的。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的。﹝靡:没有,朝:一朝(一日),各1分,句意1分﹞5.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9分,每小题3分)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相与:共同,一齐。B.徒慕君之高义也
高义:高尚的品德。
C.臣等不肖
不肖:不能理解。
D.其势不俱生
俱生:共同生存。2.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②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④吾所以为此者⑤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⑥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②⑤⑥3.对“之”和“而”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③而相如廷叱之
②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④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参考答案:1.C
2.D
3.B
略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樊叔略,陈留人也。父欢,仕魏为南兖州刺史、阿阳侯。属高氏专权,将谋兴复之计,为高氏所诛。叔略时在髫龀①,遂被腐刑,给使殿省。身长九尺,志气不凡,颇为高氏所忌。内不自安,遂奔关西。周太祖见而器之,引置左右。寻授都督,袭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引为中尉。叔略多计数,晓习时事,护渐委信之,兼督内外。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护诛后,齐王宪引为园苑监。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建德五年,从武帝伐齐,叔略部率精锐,每战身先士卒。以功加上开府,进封清乡县公,邑千四百户。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宣帝时,于洛阳营建东京,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功未就而帝崩。尉迥之乱,高祖令叔略镇大梁。迥将宇文威来寇,叔略击走之。以功拜大将军,复为汴州刺史。高祖受禅,加位上大将军,进爵安定郡公。在州数年,甚有声誉。邺都俗薄,号曰难化,朝廷以叔略所在著称,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上降玺书褒美之,赐物三百段,粟五百石,班示天下。百姓为之语曰:“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征拜司农卿,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自为司农,凡种植,叔略别为条制,皆出人意表。朝廷有疑滞,公卿所未能决者,叔略辄为评理。虽无学术,有所依据,然师心独见,暗与理合。甚为上所亲委,高颎、杨素亦礼遇之。性颇豪侈,每食必方丈,备水陆。十四年,从祠太山,行至洛阳,上令录囚徒。具状将奏,晨起,至狱门,于马上暴卒,时年五十九。上悼惜久之,赠亳州刺史,谥曰襄。
(《隋书循吏》)[注]①髫龀(tiáochèn),儿童时期。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被腐刑,给使殿省
被:遭受
B.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
拜:授予官职C.邺都俗薄,号曰难化
化:造化
D.高颗、杨素亦礼遇之
礼:用礼节来…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樊叔略为官政绩出色的一组是(
)
①身长九尺,志气不凡
②叔略部率精悦,每战身先士卒
③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
④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
⑤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
⑥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A.②③⑥
B.③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叔略在孩童时就因为父亲的案件被牵累,遭受残酷的刑罚,后被派作官府的杂役,就这样还是被疑忌,只好逃走。
B.樊叔略为人多智,经常为上级出谋划策,从而得到他们的信任和赏识;而且他作战勇敢,多次获得军功,被封高官。
C.樊叔略为官清明果决,奉命营建宫殿,规划设计都出于他的精巧构思,百姓称赞他智慧无穷,品行端正。D.樊叔略虽然不擅长书本学问,不会引经据典,但是因为能够深入思考,所以得出的独到的见解往往与道理相契合。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本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5分)(1)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5分)答: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5分)答:
参考答案:4、C“化”为“教化,通过教育使之改变”。5、B①说樊叔略外表;②说樊叔略作战勇敢④樊叔略说明其巧思,不等同于政绩出色。③⑤⑥说的是樊叔略为官政绩出色6、C百姓称赞”并不是因为“营建宫殿”的事。7、(1)答案:那时齐王宪向来就有吞并关东的意图,樊叔略借着别的事多次进献用兵之策,齐王认为他很有奇才。(关键字,“素”、“因”、“进”、“奇”,毎字1分,连缀成句1分,共5分)(2)答案:那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惩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关键字“夫”、“举”、“刑”、“胜”,毎字1分,连缀成句1分,共5分)
附:文言文翻译樊叔略,陈留人也。父欢,仕魏为南兖(yan3)州刺史、阿阳侯。属(副词,恰好)高氏专权,将谋兴复之计,为高氏所诛。叔略时在髫龀①(tiáochèn,儿童时期),遂被腐刑,给(供人差使)使殿省。身长九尺,志气不凡,颇为高氏所忌。内不自安,遂奔关西。樊叔略是陈留人。父亲樊欢,出仕东魏做南兖州刺史、东阳侯。适逢高氏专权,樊欢密谋振兴恢复朝廷纲常,被高氏杀害。樊叔略当时还是个孩子,就遭受了腐刑,发派到宫殿衙门做仆役。叔略身高九尺,精神气度不同一般,很是被高氏疑忌。樊叔略内心惶恐不安,于是就逃到关西(北周)。周太祖见而器之,引置左右。寻授都督,袭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引为中尉。叔略多计数(计谋),晓习(通晓熟习)时事,护渐委信之,兼督内外。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护诛(被诛)后,齐王宪引(邀请)为园苑监。时宪素有吞关东之志,叔略因事数进兵谋,宪甚奇之。建德五年,从武帝伐齐,叔略部率精锐,每战身先士卒。以功加上开府,进封清乡县公,邑千四百户。拜汴州刺史,号为明决(清明果决)。宣帝时,于洛阳营建东京,以叔略有巧思,拜营构监,宫室制度,皆叔略所定。功未就而帝崩。周太祖一见就认为他有才干,招用他在身边办事。不久之后,就授予他都督的官职,让他袭父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时,招用他为中尉。叔略很有谋略,通晓熟悉当时的事务,宇文护慢慢委以重任,很信任他,让他同时督察朝廷内外政务。几次升迁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宇文护被诛杀后,齐王宇文宪用他做园苑监。那时齐王宪向来就有吞并关东的意图,樊叔略借着别的事多次进献用兵之策,齐王认为他很有奇才。建德五年,跟随周武帝讨伐北齐,叔略率领精锐部队,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因为战功被赐加上开府,进而封为清乡县公,食邑一千四百户。朝廷任命他为汴州刺史,为政号称清明果决。周宣帝时,在洛阳营建东京,因为叔略有巧思,被授予营构监,宫室规划,都是他确定的。工程还未完成而宣帝就驾崩了。尉迥之乱,高祖令叔略镇大梁。迥将宇文威来寇(侵犯),叔略击走之。以功拜大将军,复为汴州刺史。高祖受(接受,承受)禅(把帝位让给别人),加位上大将军,进爵安定郡公。在州数年,甚有声誉。邺都俗薄,号曰难化,朝廷以叔略所在著称,迁相州刺史,政为当时第一。上降玺书(古代用印章封记的文书)褒美之,赐物三百段,粟五百石,班(颁布)示天下。百姓为之语曰:“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征拜司农卿,吏人莫不流涕,相与立碑颂其德政。自为司农,凡种植,叔略别(另外)为条制,皆出人意表。朝廷有疑滞,公卿所未能决者,叔略辄为评理。虽无学术,有所依据,然师心(以己心为师,不拘泥成法,有独立见解)独见,暗与理合。甚为上所亲(宠爱)委,高颎(jiong3)、杨素亦礼遇之。性颇豪侈,每食(祭祀)必方丈,备水陆。尉迥叛乱时,高祖命令叔略镇守大梁。尉迥的部将宇文威来进犯,樊叔略击退了他。因功被授予大将军,不久又做汴州刺史。高祖接受禅让称帝,叔略位次升迁为上大将军,提升爵位为安定郡公。在汴州多早,为官很有声誉。邺(北齐的都城)都民风不淳,号称是最难教化的,朝廷因为经叔略所治理的地方都很出名,调任他为相州刺史,他的政绩是当时的第一。皇帝颁下诏书嘉奖他,赐给他绸缎三百匹,粟米五百石,并且告示天下。百姓因此称赞说:“智无穷,清乡公。上下正,樊安定。”樊叔略被征召做司农卿,官员们没有不流泪的,一起立碑颂扬他的德政。从开始做司农,举凡农业耕作,叔略另外进行整治规划,都出人意料。朝廷中有犹豫拖延、公卿不能决断的事务,叔略总是为他们评议处理。叔略虽然没有学问,说话做事能有所依照,但是他深思后的独列见解,暗里与事理吻合。樊叔略很被皇帝亲信,高颎、杨素也以礼相待。叔略个性很喜欢铺排奢华,每次施斋供养,一定开方丈,准备水陆法会。十四年,从祠(祭祀)太山,行至洛阳,上令录(审查)囚徒。具状将奏,晨起,至狱门,于马上暴卒,时年五十九。上悼惜久之,赠亳州刺史,谥曰襄。
(《隋书循吏》)开皇十四年,跟随皇帝到泰山祭祀,走到洛阳,皇帝命令他审查记录罪犯的罪状。他写好奏章要上奏,早上起来,行到狱门口,在马上突然去世,时年五十九岁。皇帝哀痛惋惜了很长时间,追赠他为亳州刺史,谥号为襄。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5个字(每点2分,共6分)霾作为一种自然现象,
①
。一是水平方向静风现象的增多。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大楼越建越高,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展稀释。二是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污染物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但是逆温现象下,低空的气温反而更低,
②
。三是
③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中机动车尾气以及其他烟尘排放源排出粒径在微米级的细小颗粒物大量增加。总之,悬浮颗粒物停留在大气中,当逆温、静风等不利于扩散的天气出现时,就形成霾。参考答案:①其形成有三方面因素②导致污染物不能及时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高中语文精读课文二第5课1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一课堂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蚜
-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8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27讲盐类水解精练含解析
- 小学卫生检查内容及标准
- 地面标高定位线
- 第18课《我的白鸽》导学案
- 二零二五年社会福利机构护理人员职业发展与福利保障合同3篇
- 一年级家长培训会电子教案
- 执业医师考试心得
- 黑猪养殖发展前景分析
- 2024年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一
- 虚拟偶像市场分析-洞察分析
- 2025年湖北黄石市大冶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神经外科护理工作计划
- 钢结构施工管理培训课件
- 2024年度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评价合同2篇
- 《飞机操纵面》课件
- 商业咨询报告范文大全
- 自我发展与团队管理课件
- 《妇产科学》课件-17.盆腔器官脱垂
- 监理报告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