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规_第1页
第五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规_第2页
第五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规_第3页
第五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规_第4页
第五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概述1建设生产的安全责任体系2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33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4

5.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5.1.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概念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是指为保证建设工程生产安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5.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概述包括两方面内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的行业管理建设活动主体对自己进行的管理

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设计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

5.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概述5.1.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健全群防群治制度5.1.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1.国务院负责全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2.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抄送给同级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资料:(1)(2)3.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核发施工许可证时应核实这些内容: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防护、环境污染防护措施、专项安全技术方案。5.1.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享有以下监督检查权:(1)(2)(3)(4)5.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将监督监察权委托给安全监督机构。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受理安全事故隐患的检举、控告和投诉。5.1.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2.群防群治制度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5.伤亡事故处理报告制度6.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第二节建设生产的安全责任体系5.2.1建设单位的安全权利和义务建设单位的权利:(1)选择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2)自行选购主要建筑材料(3)检查验收工程质量、控制进度、监督款项使用(4)对各个环节综合管理5.2.1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建设单位的义务(1)向施工企业提供与施工相关的资料。(2)不得向承包企业提出不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不得压缩合同规定工期。(3)应当提供安全措施所需费用。(4)不得干扰材料购买(5)在办理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时,必须报送安全施工措施。建设单位的义务(6)建设单位在拆除房屋时应履行的职责必须要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来承担。在拆除工程施工15日前,必须将有关材料报送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建设单位的义务(7)按规定办理特殊作业的申请批准手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审批手续:需要临时占用规划批准范围以外场地的可能损坏道路、管线、电力等公共设施的。需要临时停水停电、中断道路交通的。需要进行爆破作业的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5.2.2建设承包单位的安全责任和义务(一)勘察单位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建设工程勘察是指根据工程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址地理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的活动。(1)勘察单位取得相应资质等级证书,在许可范围内从事勘察活动。(2)勘察必须满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3)勘察单位提供的勘察文件应当真实、准确,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4)勘察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采取措施保证各类管线、设施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二)设计单位的安全责任和义务(1)必须取得相应等级证书(2)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设计(3)编制设计文件时应当结合特点和实际考虑安全防护的需要(4)采用新技术、材料以及特殊结构的工程应特别注意安全防护。(5)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有问题,设计单位有义务无偿修改。(6)按照“谁设计谁负责”的原则确定安全责任人。(三)工程监理单位的责任和义务(1)应当审查施工组织或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强制性标准。(2)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3)情况严重的要求停工,并报告建设单位。(4)拒不整改或停工的,应及时报告建设管理部门。(5)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四)其他有关单位的安全责任和义务5.2.3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责任和义务(一)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单位,不得颁发资质证书。安全生产条件(1)具备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2)有负责安全生产的机构和人员(3)对于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制度的培训(4)对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处理情况和整改情况(二)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三)施工单位的应当由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1.项目负责人即项目经理在施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2.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承担。3.项目负责人应当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四)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及专项施工方案(五)严格履行安全生产义务,维护施工作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第三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管理施工现场生活区和作业区环境的管理施工现场的消防管理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建筑装修和房屋拆除的安全管理第三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一、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1.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负责。2.分包合同中应当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3.分包单位必须服从总承包单位的管理。(二)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1.安全技术交底的基本要求:(1)逐级交底(2)交底必须明确、针对性强(3)技术交底应针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危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4)应优先采用新的技术措施2.安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1)工程项目和分部分项工程的概况(2)工程项目和分部分项工程的危险部位。(3)针对危险部位采取的具体预防措施(4)作业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5)作业人员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规范。(6)作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应采取的措施和事故发生后应及时采取的躲避和急救措施。(三)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的检验、验收、登记备案制度。(四)对验收合格的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施工单位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登记制度。(五)现场安全检查制度

企业每季度进行一次,工区每月进行一次,施工队每半月进行一次,班组每周进行一次。二、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管理主要内容包括:1.施工企业应当在现场采取维护安全等一系列措施2.暂停施工的,施工单位应做好现场防护3.有条件的应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4特殊作业环境施工企业应当采取专项防护措施。三、施工现场生活区和作业区环境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1.作业区与生活区应有隔离划分。2.办公区和生活区的选址应当符合安全性要求。3.职工的膳食、休息等场所应符合卫生标准。4.不得在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四、施工现场的消防管理(一)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二)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三)在施工现场应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等措施五、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环境保护:是指对上述环境的保护。六、建筑装修和房屋拆除的安全管理第四节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4.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一)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预案:是指事先制定的关于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进行紧急救援的组织、程序、措施、责任以及协调等方面的计划和方案。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注意事项:第一:突出重点,具有针对性。第二:程序简单,步奏明确,可操作性强第三:统一指挥,分工明确,责任明晰,各部门配合协调密切。(二)施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责任落实。1.应急救援预案内容

1.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2.配备应急救援人员

3.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4.定期组织演练。2.应急救援预案责任的划分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施工总承包单位要对施工现场的施工组织和安全生产进行统一管理和全面负责。

由总承包单位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根据预案做好准备工作。4.2建设工程重大事故报告制度(一)建设工程重大事故的概念与等级重大事故分以下四个等级(1)一级重大事故: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2)二级重大事故:死亡1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3)三级重大事故: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4)四级重大事故:死亡2人以下或重伤3人以上、19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特大事故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因事故造成一次死亡3-9人,或经济损失在500万元以下为重大事故;因事故造成一次死亡10-29人,或经济损失在500-1000万元为特大事故;因事故造成一次死亡30人以上,或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为特别重大事故。(二)建设工程事故报告

施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伤亡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的规定,及时、如实地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还应当同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如实上报。1.事故发生后的处理程序:事故现场人员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负责人同时报告给安全监督管理部门2.建设工程事故书面报告:

重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伤亡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报建设部。

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逐级上报:(1)死亡事故报到省、自治区、直辖市(2)重大死亡事故报至国务院书面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2)工程项目名称、企业名称。(3)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4)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5)事故发生的原因的初步判断。(6)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7)事故报告单位。事故报告要求:(1)客观上报,如实上报(2)全部上报,不得谎报、漏报。

负责上报事故的单位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在总承包中发生伤亡事故,应由总承包单位负责统计上报事故情况。(三)安全事故现场保护制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事故发生后的抢救工作(1)施工单位负责人应当组织对现场安全事故的抢救(2)实行总承包的项目,由总承包单位统一组织事故的抢救工作(3)分包单位要在总承包单位统一指挥下参加抢救工作,防止事态扩大。4.3建设工程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的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1.负责事故调查的单位以及人员组成(1)重大事故由事故发生地的市、县级以上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负责进行。(2)调查组人员组成: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事故发生单位的主管部门和劳动、公安、检察、工会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3)必要时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2.调查工作的结束(1)调查工作结束后10日内,应当将调查报告报送有关部门(2)经组织调查的部门同意,调查工作即告结束。重大事故处理应坚持“四不放过”原则(1)原因不查清楚不放过(2)不采取改正措施不放过(3)责任人和广大群众不收到教育不放过(4)与事故有关的领导和责任人不受到查处不放过7.3施工现场管理与文明施工

7.3.1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是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同时也是企业产品的形成地,是企业质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指标的落脚点,是建筑企业的生命线。施工现场因其重要性,成为建筑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施工现场的精神面貌、管理风貌、施工面貌是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水平、执法、守法的集中体现。施工现场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包括施工进度管理、现场材料管理、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现场安全管理、施工场地管理和环境管理等。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现场管理有专门管理规章和地方管理规章。

7.3.1.1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是建设活动主体对建设中的项目,定期跟踪、检查工程实际进度状况,与经审定批准的计划进度对照、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偏差,并对产生偏差的各种因素及影响工程目标的程度进行分析与评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工程进度计划,使工程进度在计划执行中得到修正,直至按设定的工期目标(项目竣工)即按合同约定的工期如期完成,或在保证工程质量和不增加工程造价的条件下提前完成。施工进度与质量、投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加快进度往往要增加投资,采取各种赶工措施使工程建设项目及早竣工,尽快发挥工程建设投资的经济效益;而加快进度,因人力、机械超强工作造成工人疲劳、机械维修、材料供应紧张、施工条件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安全。适度均衡地加快施工进度,可以使工程在计划工期内得到合理的提前,可以保证施工质量。严格控制质量,可以避免返工,进度则会加快;反之,则会因返工,造成工期延后,施工成本增加。施工进度计划是施工进度控制的依据,因此,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成为进度控制的关键。同时,在执行进度计划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影响进度按计划执行的其他因素,使工程项目进度难以按预定计划执行。这就需要工程管理者在执行进度计划过程中,运用动态控制原理,不断进行检查,将实际情况与进度计划进行对比,找出计划产生偏差的原因,特别是主要原因,采取纠偏措施。措施的确定有两个前提,一是通过采取措施可以维持原进度计划,使之正常实施;另一是采取措施后仍不能按原进度计划执行,要对原进度计划进行调整或修正后,再按新的进度计划执行。

7.3.1.2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建设工程施工材料费用在建筑产品投入中所占的比例很大,一般为60%~70%。因而搞好现场材料管理,可以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充分发挥流动资金的经济效益。从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到施工结束清理现场为止的全过程所进行的材料管理,均为现场施工材料管理,其内容包括:材料计划管理、材料进场验收、材料的储存与保管、材料领发、监督材料使用和材料的回收。

7.3.1.3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建筑工程在全部施工过程中,每个分部工程的质量会受到操作者、施工技术、原材料、施工环境等的影响,工程质量往往会因某个因素而出现问题。通过加强现场施工的质量管理,能够尽量减少不合格工程的出现。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监督和质量检验。现场施工质量监督和质量检验一是依赖施工企业通过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内部质量监管;其次是建设单位或委托的监理单位依照法规对现场施工工程质量的监督;再次是政府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对现场施工的监督管理。通过以上措施,从而构成质量监督管理的立体网络,以保证现场施工的质量。

7.3.1.4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施工现场是个动态的多工种立体作业区域,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人员、机械的流动性,形成了人、机械、材料的动态集中,导致安全隐患的大量存在。施工安全事故产生于作业现场,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落实安全生产目标,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伤害,减少事故损失为管理目的,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点。通过落实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政府、监理机构和企业内部对安全生产制度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建筑法》第38条、第45条规定及有关法规规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制度、现场安全责任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等。(1)安全技术措施制度

《建筑法》第38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准备和组织施工的全面性的技术、经济文件,是指导现场施工的规范性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在施工准备阶段完成。安全技术措施是指针对建筑生产过程中已知的或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采取的消除或控制的技术性措施。(2)施工现场安全责任制度施工现场安全由建筑施工企业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集中体现。实行施工总承包的,施工现场安全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不仅要负责建筑工程质量、建设工期、造价控制,而且要对施工现场的施工组织和安全生产进行统一管理和全面负责。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施工总平面图的布置。监督检查分包单位的施工现场活动。工程总承包单位依法分包的项目,分包单位对其分包工程的施工现场安全向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应当在总承包单位的统一管理下,在其分包范围内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并组织实施。分包单位在总承包单位的总体部署下,负责编制分包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分包单位确需进行改变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活动的,应当先向总承包单位提出申请,经总承包单位同意后方可实施。(3)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是贯彻安全生产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责令施工单位整改,并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必要时将情况通报有关各方,以确保措施的落实做到及时、有效。检查方式包括:例行检查、专项检查、联合检查。例行检查,指项目经理组织的日常检查或施工企业组织的定期抽查;专项检查是按上级有关部门有关文件开展的专项检查或对重点项目和部位所进行的检查;联合检查,指监督小组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的三个阶段(即基础、主体结构和工程竣工前三个阶段)进行的检查。

2.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管理

《建筑法》第39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现场采取维护安全、防范危险、预防火灾等措施;有条件的,应当对施工现场实行封闭管理,封闭管理的措施是对在建的建筑物要用密封式安全网围栏,使其与外界相对分隔,这样既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又防止高处坠物伤人,减少物尘外泄;同时阻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入。

7.3.1.5施工场地管理按照规定,施工现场的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应当分开设置,实行区划管理。生活、办公设施应当科学合理布局,并符合城市环境、卫生、消防安全及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的有关规定。施工现场的各种设施、建筑材料、设备器材、现场制品、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物料应当按照施工总平面图划定的区域存放,并设置标签。禁止混放或在施工现场外擅自占道堆放建筑材料、工程渣土和建筑垃圾。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应当设置施工标志牌、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制度板。施工标志牌应当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名称,项目经理姓名、联系电话,开工和计划竣工日期以及施工许可证批准文号等。

7.3.1.6施工现场环境管理为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防治因建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据《环境保护法》,制定在施工过程中防治扬尘、噪声、固体废物和废水等污染环境的规定,是施工企业必须遵守的规章。

7.3.2文明施工文明施工是指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按照规定采取措施,保障作业环境、市容环境卫生质量和人员健康安全的施工活动。国家对文明施工有严格的规定,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文明施工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地方建设安全监督机构负责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实行企业负责、政府监管的原则。文明施工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窗口”,是一种体现在建筑工地的企业文化,是施工单位的精神面貌、管理面貌、施工面貌的集中体现和真实反映;是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体现出企业与社会文明相互和谐的精神风貌。文明施工和施工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加强现场文明施工,可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文明施工搞得好坏,是施工管理素质高低和管理水平高低的体现。只有搞好文明施工,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施工管理水平和企业职工的群体意识,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确立企业的社会信誉。

7.4建设工程重大事故调查处理建设工程重大事故处理的法律规范主要有:《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

7.4.1工程建设安全事故的等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4个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7.4.2事故报告与现场保护

7.4.2.1事故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了事故报告的程序和事故报告的内容:

1.事故报告的程序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①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②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③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依照前款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应当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必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2.事故报告的内容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①事故发生单位概况;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③事故的简要经过;④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⑤已经采取的措施;⑥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7.4.2.2现场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