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ppt_第1页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ppt_第2页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ppt_第3页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ppt_第4页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高中历史必修3第三单元课标要求:1.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2.京剧的发展历程、艺术特点、艺术家代表。主讲教师:刘洋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商朝西周盛行于汉朝盛行于隋唐一、文字与书法艺术★演变脉络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商朝西周盛行于汉朝盛行于隋唐总趋势:一、文字与书法艺术★演变脉络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商朝西周盛行于汉朝盛行于隋唐总趋势:由繁到简一、文字与书法艺术★演变脉络2.书法两个阶段:魏晋自发阶段自觉阶段总特点:实用、审美价值一、文字与书法艺术1.汉字的起源与发展笔画详备结体严整极具实用特点◆楷书始于——完善——盛于——发展东汉魏晋唐代一、文字与书法艺术王羲之☆《书告身》☆柳公权《玄秘塔碑》颜体点画厚重,端庄雄伟,有如关东大汉。柳体点画瘦劲,骨力遒劲,结构严谨。二人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书告身》☆柳公权《玄秘塔碑》发展——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名家——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特点——笔画简约,勾连不断◆草书一、文字与书法艺术线条流畅,任情纵性盛唐:张旭、怀素△张旭《古诗四帖》△怀素《论书帖》颠张醉素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书体。名家——特点——◆行书一、文字与书法艺术王羲之、颜真卿、苏轼、赵孟頫、文征明1.特点: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二、笔墨丹青中国画2.发展过程:代表特点时代原始社会战国萌芽、起源彩陶画《鹳鱼石斧图》秦汉魏晋《彩陶钵绘鸟纹》《鹳鱼石斧纹》代表特点时代原始社会战国萌芽、起源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成熟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秦汉魏晋《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夫妇宴饮图》代表特点时代原始社会战国萌芽、起源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成熟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秦汉绘画门类丰富魏晋《夫妇宴饮图》《夫妇宴饮图》代表特点时代原始社会战国萌芽、起源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成熟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秦汉绘画门类丰富魏晋士大夫画家活跃;总结绘画理论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以形写神顾恺之提出了传神论,以形守神、迁想妙得等观点,主张绘画要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重视对所绘对象的体验、观察,通过形象思维即迁想妙得,来把握对象的内在本质,在形似的基础上进而表现人物的情态神思,即以形写神。《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洛神赋图〉(局部)东晋顾恺之隋唐两宋元明清绘画高峰;吸收外来风格宫廷画院最活跃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突出士大夫文人画突出(写意画)隋,展子虔《游春图》初唐,阎立本《步辇图》盛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敦煌莫高窟壁画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元王冕《墨梅》;

明徐渭《牡丹蕉石图》清郑板桥《墨竹图》隋展子虔《游春图》唐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天王送子图》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是了解北宋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生活的史料。元王冕墨梅图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徐渭牡丹蕉石图徐渭晚年又号青藤道人。性情奔放,不拘礼节。画法学米南宫。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都极佳妙;笔简意赅,善于概括事物的形象,实开明代以来水墨写意一画的新风格。此幅墨韵气势,奔放横溢。其特点更在于他以笔墨形象寄予浓烈的思想感情。郑板桥(1693-1765),即郑燮,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画擅兰竹。⑴起源:⑵发展:⑶成熟:⑶进一步发展:原始歌舞三、京剧的出现1.戏曲的发展:⑴起源:⑵发展:⑶成熟:⑶进一步发展:原始歌舞春秋战国:优伶三、京剧的出现1.戏曲的发展:⑴起源:⑵发展:⑶成熟:⑶进一步发展:原始歌舞春秋战国:优伶元杂剧三、京剧的出现1.戏曲的发展:⑴起源:⑵发展:⑶成熟:⑶进一步发展:原始歌舞春秋战国:优伶元杂剧明朝:昆曲三、京剧的出现1.戏曲的发展:原始歌舞头饰歌舞俑元杂剧

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2.京剧:⑴出现:⑵成熟:⑶传播:清朝前期安徽徽剧和湖北汉剧先后进京合流互相融合,吸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新剧种。清朝前期安徽徽剧和湖北汉剧先后进京合流互相融合,吸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新剧种。晚清同治、光绪年间“同光十三绝”2.京剧:⑴出现:⑵成熟:⑶传播:晚清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