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经济史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2023版第2单元单元综合测评2_第1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经济史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2023版第2单元单元综合测评2_第2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经济史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2023版第2单元单元综合测评2_第3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经济史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2023版第2单元单元综合测评2_第4页
高中历史岳麓版经济史本册总复习总复习 2023版第2单元单元综合测评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综合测评(二)(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一些西方史学家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作“勘察的时代”。推动这一时代到来的最基本因素是()【导学号:72040087】A.《马可·波罗游记》的广泛流传B.世界各大洲联系日益加强C.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西欧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解析】“勘察”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活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推动西欧国家从事这些活动的经济根源,也是最基本的因素。【答案】C2.西方学者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下列能够支撑弗兰克本人观点的理由是()A.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B.欧洲的殖民扩张强行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C.世界各地资源和财富的涌入促进了欧洲的崛起D.世界各地区间的交往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融合【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弗兰克认为世界创造了欧洲,而A、B两项强调的是欧洲对世界的影响,不符合题意;D项阐述的是世界各地区间的相互影响,也不符合题意。【答案】C3.(2023·浙江学业水平测试)有学者指出:“经济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还沉浸在昏暗中的时候,阿克莱特的名字就成为那些在昏暗中发出最灿烂光辉的名字之一。”阿克莱特的“最灿烂光辉”之处是()A.发明了蒸汽抽水机B.推行标准化生产C.创立了近代大工厂制度D.创制水力织布机【解析】发明蒸汽抽水机的是英国塞维利,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推行标准化生产的是美国惠特尼,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创立近代大工厂制度的标志是英国阿克莱特在德比设立第一座水力纺纱厂,故C项正确;创制水力织布机的是英国卡特莱特,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答案】C4.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B.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C.改变了传统的社会性质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解析】火车的出现冲击了原有的封建等级制度,封建贵族的特权出现了动摇,社会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B项符合题意。【答案】B5.下图反映了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历程。以下对这一历程解读正确的有()图一16世纪的手工工场图二19世纪的机器工厂图三20世纪的跨国公司①其产生都是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②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特征③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④工业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16世纪的手工工场是工业革命之前的生产组织形式,故①错误;从图片信息可以提取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前,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变化的特点,故②正确;从手工工场到工厂再到跨国公司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调整,故③正确;图片中生产组织的变化体现了工业化与经济发展逐渐一体化的趋势,故④正确。【答案】B6.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自强运动的领袖们……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这里的“再进一步”主要体现在()【导学号:72040088】①轮船招商局②江南制造总局③京师大学堂④开平煤矿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①④【解析】“这条路上前进一步”指洋务派为“自强”创办的军用工业,如②;“再进一步”指洋务派为“求富”而创办的民用工业,如①④;京师大学堂是在戊戌变法时设立的,与题意无关,排除③。综上所述,本题选D项。【答案】D7.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情形有可能出现在这一时期的是()①福建某茶农向英国出口茶叶,订单数量急剧增加②上海某地主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创办了纺织工厂③外国在华创办的工厂不断增多,并逐渐合法化④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私人创办近代企业的限制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符合①;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符合②;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允许外国人在华投资设厂,并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符合③④。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D项。【答案】D8.话剧《茶馆》中的秦二爷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迅速,他的企业也最为红火。出现这种现象的外部原因是()【导学号:72040089】A.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B.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C.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D.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欧美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给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A、B、C三项是内因,D项是外因。【答案】D9.《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应该在于追求()A.完成工业化 B.发展资本主义C.实现民族独立 D.实现民主政治【解析】“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要结合时代特点分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这种精神是“实业救国”,即实现民族独立为目标。【答案】C10.“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三个重要特点,即移植性、变异性、传承性。”下列选项中与此特点对应顺序正确的是()【导学号:72040090】A.穿中山装、喝咖啡、贴对联B.贴对联、穿中山装、喝咖啡C.喝咖啡、贴对联、穿中山装D.喝咖啡、穿中山装、贴对联【解析】喝咖啡是西式生活方式,具有移植性;中山装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具有变异性;贴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性。【答案】D11.“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以下不属于民国时期婚姻习俗发生变化原因的是()A.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B.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C.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D.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解析】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应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而不是民国时期。【答案】D12.“……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这项近代发明指的是()A.电话 B.电报C.电影 D.互联网【解析】材料反映此项发明能听到声音,坐在一个房间可陆续与一百个朋友通话,虽然看不到表情,却能听到对方的咳嗽声,由此可见是电话,A项正确。【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以经济为中心的物质文化交流对世界联系的加强起到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直行铭文夔凤镜中亚地区(今吉尔吉斯斯坦)出土。据考证,大致相同的铜镜在洛阳西郊等地的东汉晚期墓葬中曾有出土。图二鎏金镶嵌兽形砚盒江苏徐州东汉墓出土。铜砚盒通体鎏金,镶嵌有产自意大利等地的红珊瑚、绿松石,工艺极为精湛。(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现象出现的经济条件。(6分)材料二欧洲商人的远航不仅刺激了东半球的商业发展,还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体系的诞生。例如,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和美洲建立殖民地,在大西洋海域建立四通八达的贸易网络。欧洲的制造业产品向西越过大西洋,换来墨西哥的白银、秘鲁的矿产以及蔗糖和烟草等农产品,这些都是欧洲市场的紧俏商品。贩奴是大西洋贸易的特征……——[美]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2)写出导致“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体系诞生”的历史事件名称。(2分)根据材料二,分析这一事件的影响。(6分)材料三汽油机光纤通讯电动机火车蒸汽机计算机电子邮件无线电报飞机通信卫星移动电话轮船(3)阅读上表,从“科技与世界联系加强”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12分)(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的选择应与主题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示例用过的主题不能再用。)示例:主题:信息技术加强世界联系关键词:计算机、光纤通讯、通信卫星补充:互联网【解析】第(1)问,解读两幅图片的文字信息,东汉的铜镜在中亚出土,汉墓出土文物镶嵌有意大利的宝石,说明当时中外交流频繁。分析其中的经济条件,可从丝绸之路、手工业技艺两个角度展开。第(2)问的第一小问“历史事件”,即开辟新航路;第二小问,从材料二可知,这种影响对西欧是积极的,但对亚非拉地区却是消极的,注意辩证分析。第(3)问,提炼主题可涉及交通、通讯、动力等,根据所学知识再补充一个关键词,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条件: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促进东西方交流;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技术先进。(2)事件:新航路开辟。影响: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世界联系日益紧密,出现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物产的抢掠和奴隶贸易,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亚非拉美造成了破坏和灾难。(3)参考答案:(主题4分,3个关键词各2分,补充词2分)主题:交通工具使世界联系便捷关键词:飞机、火车、轮船补充:汽车主题:通讯手段加强信息交流传播关键词:无线电报、移动电话、电子邮件补充:电话主题:动力改进加强世界联系关键词:汽油机、蒸汽机、电动机补充:柴油机14.近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与外国资本主义联系紧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导学号:72040091】材料一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江)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蓰。……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材料二1866年,方举瓒创办发昌机器厂。三年后,仿洋商企业用车床生产,由一个手工锻铁作坊转化为近代企业。在19世纪70年代,这个工厂发展很快,已经能够制造了小火轮船,不久又生产车床、汽锤等。不过直到此时,发昌机器厂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它制造的小火轮船,发动机系英商企业造。……90年代,发昌机器厂终于被英商耶松船厂吞并。材料三朱家三子朱传杰成为一个青年商人,最初经营一家货栈,后逢张作霖父子实行“整军精武,励精图治”的政策,开矿山、修铁路蔚然成风。受此影响,他瞒着父亲抵押了朱家经营的“山东菜馆”,又联合当地山东和热河商家共同集资兴办了“山河煤矿”,成为煤矿的总经理……日本财团森田物产对“山河煤矿”垂涎以久,对朱家威逼利诱、巧取豪夺,最后夺取了“山河煤矿”的控股权。九一八事变爆发,哈尔滨沦陷在即,国难当头,朱传杰被迫忍痛炸掉煤矿,刚刚开业的煤矿昙花一现。——《闯关东》(1)材料一表明,松太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根据材料二指出变化产生的原因。(2分)此变化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有何内在联系?(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发昌机器厂与外商企业的关系。(6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不利和有利因素有哪些?(10分)(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民族工业要发展壮大最主要的前提条件是什么?(4分)【解析】第(1)问,注意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第(2)问,结合民族工业产生的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