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_第1页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_第2页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_第3页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_第4页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

均衡价格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个体经济单位(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三个层次:

第一,单个生产者和单个消费者的经济分析。第二,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决定。第三,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微观分析最基本的假设

“经济人”或“理性人”:即“合乎理性的人”的假定,以利己为动机,最小代价追逐最大利益

特别提示:经济人的“利己”动机与自私自利是有本质区别的,这里的“利己”是强调建立在利他基础上的利己。三、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循环流动图企业(厂商)家庭(个人)要素市场产品市场货币流实物流第二节需求曲线

一、需求函数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愿意——购买欲望”

“能够——支付能力”这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需求。需求是购买欲望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需求的一般数学表达式

D=f(a,b,c,d,…n)a、b、c、d、…n代表影响需求数量的因素。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简化分析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析价格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需求函数就可以用下式表示:

Qd=f(P)其中P为商品的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量。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需求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之相对应的该商品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用数字表格的形式来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价格—数量组合ABCDEFG价格(元)1234567需求量(单位数)700600500400300200100进一步简化的需求函数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大多使用线性需求函数,其形式为:

Qd=α-β·P

其中α、β为常数,且都大于0POQD需求曲线的特征: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即两者负相关)。P,QP,Q有几种不同的方式描述需求曲线的形状?第三节供给曲线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供给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

“愿意——供给欲望”“能够——供给能力”一、供给函数即供给的一般数学表达式:S=f(a,b,c,d,…n)其中a、b、c、d、…n代表影响供给的因素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供给函数就可以表示为线性函数:

Qs=-δ+γ·P把影响供给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把供给作为因变量,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即供给函数。二、供给表和供给曲线供给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用数字表格的形式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价格—数量组合ABCDE价格(元)23456供给量(单位数)0200400600800供给曲线的特征: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同方向变动的关系(即两者正相关)。P,QP,Q如何描述供给曲线的形状?0PQS第四节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均衡P20

均衡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1.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相等的供求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PQDSPEQE

均衡价格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E二、均衡价格的决定0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PQDSPE

Q1d

QEQ1sP1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E2.均衡价格的形成?0

均衡价格的形成:供求双方在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是一个价格自发决定的过程。过剩短缺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一)需求的变动:需求曲线的移动1.需求量的变动其他因素不变,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引起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0PQD。a。bPaQaPbQb2.需求的变动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化引起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整体性的移动0PQD0P0Q0Q1D1Q2D2

如收入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需求减少;反之,亦然。小结变动主体价格P其他因素图形表现需求量的变动Qd变化不变同一条曲线上点的移动需求的变动D不变变化整条曲线的位移(二)供给的变动:供给曲线的移动1.供给量的变动其他因素不变,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引起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化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0价格P供给量QS。a。bPaQaPbQb2.供给的变动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化引起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化表现为供给曲线整体性的移动0PQS0P0Q0Q1S1Q2S2成本上升,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供给减少;反之,亦然。小结变动主体价格P其他因素图形表现供给量的变动Qs变化不变同一条曲线上点的移动供给的变动S不变变化整条曲线的位移(三)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需求增加则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呢?Q3P2P1PD1D3D2Q1Q2Q P3E1E2E3SO1.需求变动,供给不变2.需求不变,供给变动S1S2S3Q3P2P1PDQ1Q2Q P3E1E2E3O供给增加时,供给曲线向右平移,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呢?3.供求定理P24

D↑:P↑,Q↑D↓:P↓,Q↓S↑:P↓,Q↑S↓:P↑,Q↓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化;而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化,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化。4.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S1S2Q3P2P1PD1Q1Q2QP3E4E30D2E1E2Q4P4

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时,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难以确定。第六节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PQD1PD2Q问题:两条需求曲线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影响?反应程度小反应程度大00“降价促销”的经济学原理及其适用性分析第五节经济模型(略)一、弹性

因变量的变动比例

弹性系数=——————————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弹性可以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或者表示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弧弹性和点弹性

P29二、需求的价格弹性P29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和点弹性

P30

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是负相关的,弹性系数取正值是为了便于比较分析。

需求量变动率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价格变动率三、需求的价格弹性:弧弹性1.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需求量的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QPPQPPQQ×DD-=DD-ed=

右图中的需求曲线上由a点到b点和由b点到a点的弧弹性值不同原因:尽管△Q和△P的绝对值相等,但由于P和Q所取的基数值不同,两种计算结果便不同,即涨价和降价产生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不等。(1)0<ed<1缺乏弹性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某商品的价格上升20%,其需求量下降10%。

如生活必需品

D10PQ2.需求的价格弧弹性的五种分类

(2)ed>1富有弹性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某商品的价格上升20%,其需求量下降60%。如奢侈品D2PQ0商品的价格无论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PQD3(3)ed

=0完全无弹性0(4)ed=完全弹性商品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PQD40(5)ed=1单位弹性价格变动的比率等于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五、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总收益TR=

P·Q=单位价格×销售量

降价促销是否适用于所有商品?1.总收益四、需求的价格弹性:点弹性(略)

2.需求富有弹性(ed>1)例1:假设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ed=2,初始价格P1=500元/台,销售量Q1=100台。如价格下调10%,试分析企业收益的变动状况。

解:根据题意,如价格下调10%,则数量增加20%,可得:

P2=500–500×10%=450(元)

Q2=100+100×20%=120(台)

TR2=P2×Q2=450×120=54000(元)

TR1=50000(元)

TR2–TR1=54000–50000=4000(元)综上可知,TR2>TR1,表明价格下调,总收益增加。例2:见例1,其他条件不变,如果价格上调10%的结果会有什么变化?

“降价促销”的原理降价后总收益增加,对生产者有利;涨价后总收益减少,对生产者不利。PQ0AQaPaBPbQb

涨价后总收益增加,对生产者有利;降价后总收益减少,对生产者不利。3.需求缺乏弹性(ed<1)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五种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的关系

P38六、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1.可替代性可替代品多,ed大如特定品牌服装

可替代品少,ed小如特效药2.用途的广泛性用途广泛,ed大如石油

用途狭窄,ed小如食盐5.调节需求量的时间时间长,ed大时间短,ed小

4.在支出中所占比重所占的比重大,ed大如汽车所占的比重小,ed小如香烟3.对消费者的重要程度

必需品,ed小

如食物

非必需品,ed大

如奢侈品七、供给的价格弹性1.供给的价格弹性

P39:用供给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2.供给价格弹性公式

通常情况下,商品供给量和商品价格成同向变动单位弹性,es=1完全弹性,es=∞完全无弹性,es=04.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

3.供给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求法(略)缺乏弹性,es<1富有弹性,es>15.影响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因素(略)互补品和替代品互补品: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一种欲望。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替代品:两种商品可以互相代替满足同一种欲望。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呈同方向变动关系。八、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P42: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交叉弹性与互补、替代eXY>0,替代品Y商品的价格P上升(下降)引起X商品的需求量Q上升(下降),这说明商品X和商品Y之间的关系为替代关系。

eXY<0,互补品Y商品的价格P上升(下降)引起X商品的需求量Q下降(上升),这说明商品X和商品Y之间的关系为互补关系。

eXY=0,独立无关的商品即相关产品价格的变化不影响需求,如茶叶与食盐之间的关系。既不相互竞争,也不相互补充的物品。九、需求的收入弹性P43以收入为自变量,需求数量为因变量的弹性关系。如:收入增加10%引起需求数量增加5%,则收入弹性是0.5QMMQMMQQ×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