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贯彻“十四五”规划纲要精神努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前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确定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为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要已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通过,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目录“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大意义01“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胜利完成02“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变化03“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04“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05第一部分“十四五”规划纲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重大意义“十四五”规划纲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意义一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于巩固拓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成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大意义。“十四五”规划纲要“十四五”规划纲要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按照党中央战略安排,对新发展阶段第一个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举措作出具体部署,对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战略导向和规范约束作用。“十四五”规划纲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的共同行动纲领。“十四五”规划纲要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意义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一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我国一以贯之地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既定战略目标分步实施、接力推进,在一穷二白基础上迅速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了未来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规划的编制过程,既是发扬民主、汇聚众智、反映民意的过程,也是统一思想、科学决策、凝聚共识的过程,实现了国家战略意图和人民共同意愿的统一。第二部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胜利完成“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胜利完成二“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如期实现,重大战略任务和165项重大工程项目全面落地见效,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一)“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5.8%,其中前4年年均增长6.7%。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增长2.3%,在全球率先控制住疫情蔓延、实现正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达到14.7%,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稳步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根据GDP年度和季度同比增速显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经济在一季度出现了负增长,但从二季度开始,经济增长迅速回升。2021年一季度同比增速18.3%,二季度同比增速7.9%,上半年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2.7%,经济运行趋向常态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7.7:37.8:54.5,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55%左右,服务业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达到60%左右,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一)从消费、投资、净出口对GDP拉动来看,“十三五”时期,最终消费占比持续上升,虽然2020年出现短时反弹,消费走低,投资、出口上升,但2021年已有所恢复。可见,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是主要动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一)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0.3%、8.4%、9.5%,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设备联网率分别达到49.9%、52.1%、43.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达20.7%。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十三五”时期,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8件,研发人员总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均居世界首位,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稳居世界第二,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4%,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第14位。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凸现。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一)“宽带中国”建设加快推进,建成世界规模最大4G网络、用户接近13亿,5G终端连接超过2亿、基站初步覆盖地级以上城市,高速光纤覆盖所有城市、乡镇以及98%以上的行政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分别达到96%、108%。数字经济规模大幅提升,电子商务交易额、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1.3%、21.9%,各类网络经济、平台经济快速发展。网络空间综合治理显著增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
网络经济蓬勃发展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二)现行标准下,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消除了困扰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减贫目标,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
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2982元增加到10740元,年均增幅29.2%。贫困群众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异地扶贫搬迁使960多万人搬入新家园。
贫困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改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二)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农网供电可靠率达99%,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超过98%。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较快发展。
脱贫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三)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排放总量减少目标超额完成,“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目标全面实现。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提高到83.4%,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消除比例超过96%。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森林覆盖率超过23%,草原荒漠化、沙化、石漠化初步遏制,海洋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巩固。
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阶段性胜利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三)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3.2%,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9%,消费增量60以上由清洁能源供应,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18.8%。节水型社会全面推进,万元GDP用水量累计下降25%。
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赔偿、后果严惩等生态文明基础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加强,环保督察强化。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四)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长江经济带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发展方面成效显著,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框架初步形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局面正在形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开局起步。
区域重大战略扎实推进持续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采取新举措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进展,健全政策体系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强化创新引领推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大。
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加快构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四)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加快,1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目标顺利实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9%,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4%。城镇化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城市群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步伐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稳步推进,特色小镇有序发展,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成效显著。
新型城镇化战略纵深推进乡村产业链不断延伸融合发展。农业绿色发展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公共服务供给提标扩面,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建立。
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五)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189元,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如期实现,中等收入人群超过4亿,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5年的2.73:1降至2.56:1。居民消费层次持续提升,每百户汽车拥有量达37.1辆。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超过2300万套,有力改善了中低收入居民住房条件。
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来看,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走势出现短时变化外,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保持6%以上,人均消费也随之保持平稳增长。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五)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超过6500万,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力度加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91%和95%。义务教育保障目标基本实现,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人均预期寿命如期实现规划目标。
多层次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全民中国梦引领凝聚作用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城乡、惠及全民。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日益彰显。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六)产权保护法治体系初步建立,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深化,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加快构建,利率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基本完善。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成效显著,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实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大幅提升。财税改革取得新进展,金融风险处置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六)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外商投资法出台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准入限制措施大幅缩减。自贸试验区达21个,海南自贸港建设蓬勃展开,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关税总水平降至7.5%。
全方位对外开放持续扩大20国集团杭州峰会等主场外交活动成功举办。积极支持和参与世贸组织改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功签署,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等谈判积极推进。人民币正式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持续加强。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胜利完成二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盯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有力有序推动“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圆满收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新的一大步,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部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变化“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变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科学分析“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才能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发展规律,更好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站在新的起点上谋划部署“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兼顾、精准施策,有效破解发展矛盾和难题,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三“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刻变革,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一)“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一)世界经济复苏面临诸多风险疫情冲击下,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和商品市场动荡、国际交往受限、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世界经济陷入战后最严重的衰退。01全球科技产业竞争更加激烈为抢占先机和增强竞争力,各国围绕争夺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制高点的竞争更加激烈,更加重视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02国际规则主导权之争更趋激烈部分发达国家强化贸易投资保护,施压多边贸易规则体系重构,抬高新兴经济体参与区域和多边合作的门槛,给经济全球化带来不确定性。03“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一)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世界格局“东升西降”的趋势仍将延续,大国关系深刻调整,地缘政治格局更趋复杂,国际安全风险点增多,各国社会稳定面临新考验。04和平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各国只有走和平共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之路,才能有效应对国际社会面临的四大赤字挑战,为人类社会争取和平发展的美好未来。05“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环境(二)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环境(二)我国继续发展具有很多优势和条件特别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3.
完善内需主导、
内生增长的新发展模式紧迫性上升2.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4.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我国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以往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有很大改变,各种复杂问题相互交织,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08年以来,我国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被人“卡脖子”,供给体系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受制于体制机制障碍循环不畅等问题,严重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变化三必须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第四部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四“十四五”规划纲要紧扣党中央《建议》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三个新”为核心要义,有机衔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明确提出指导思想、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发展导向,共同构成指导方针,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政方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一)这一指导思想突出强调了推动高质量发展新的要求。010402050306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要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要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二)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导向(三)“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导向(三)五个必须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必须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制度障碍,推动生产要素循环流转和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必须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持续深化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必须强化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第五部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一)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1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2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3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4“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一)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5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7¥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8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9“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二)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六个“新”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三)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20项主要指标20项量化章节指标这些指标的设置,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要求,与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对接;坚持远近结合的原则,“远”则衔接2035年远景目标,“近”则与“十三五”规划指标充分衔接。具体指标的设定,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紧扣“十四五”时期的阶段性任务,设置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指标,突出指标的代表性和可测性,充分体现激励约束导向作用。20项主要指标1GDP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GDP增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经济发展项预期性指标3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强度力争高于“十三五”时期;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城镇调查失业率不超过5.5%,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医师数3.2人,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为预期性指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3年为约束性指标。创新驱动项预期性指标3民生福祉项指标720项主要指标1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3.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降低18%,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85%,森林覆盖率达到24.1%。绿色生态项约束性指标5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低于6.5亿吨,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不低于46亿吨标准煤。安全保障项约束性指标2此外,在“十四五”规划纲要正文章节中还提出了20项量化指标,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等。主要指标解读21关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反映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议》提出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蕴含着未来15年我国GDP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十四五”时期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使经济增速与潜在经济增长率保持一致。“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GDP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充分考虑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环境的复杂性,有利于更加积极、主动、从容地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增强发展的灵活性。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简单地以GDP增速论英雄,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主要指标解读22关于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指标设置该指标,有利于引导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和人力资本水平。“十三五”时期“十四五”时期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从8.95亿人减至8.6亿人,全部就业人数也将从7.74亿人减至7.7亿人左右,经济发展需要更多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将人口数量红利转为人力资本红利。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5.8%,与GDP增长同步。“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GDP增长”,在“十三五”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充分体现了质量第一、效率优先导向,有利于将人口数量红利转为人力资本红利。主要指标解读23关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指标该指标是城镇化领域的国际通用指标,有利于客观反映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十三五”时期,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57.3%提高到63.9%。“十四五”时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提高幅度将略低于“十三五”时期,因为人口老龄化的变化,预计城镇常住人口增加超过700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8个百分点左右。主要指标解读24关于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指标这一指标可综合反映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2020年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到24426亿元,占GDP比重2.4%。“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体现了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核心位置的导向。主要指标解读26关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标设置该指标,有利于客观反映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引导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7.8%。“十四五”时期,数字技术将加快创新应用,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可达10%。5关于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设置该指标,有利于真实反映专利资源的技术含量和市场价值,引导发明专利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主要指标解读27关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指标设置该指标,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居民增收摆在突出位置,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十三五”时期“十四五”时期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以及通过土地和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等途径,预计可实现这一目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2万元增至3.2万元,年均实际增长5.6%,同期GDP年均实际增长5.8%。主要指标解读28关于城镇调查失业率指标设置该指标,有利于引导个方面继续把扩大就业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2017-2020年,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0%、4.9%、5.2%。“十四五”时期,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就业岗位增加和城镇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劳动参与率等因素,通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缓解结构性失业矛盾、增进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可将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主要指标解读29关于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设置该指标,有利于引导增加公平而又质量的公共教育服务,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十三五”时期“十四五”时期通过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等措施,使2025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5%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92%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60%,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可达1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2年增至10.8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达到12年的目标,未来平均每五年提高0.4年。主要指标解读210关于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指标设置该指标,有利于引导加强医师队伍建设。“十三五”时期“十四五”时期在近些年快速增长基础上,综合考虑医学高校招生规模等因素,2025年执业(助理)医师数可达450万人左右,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为3.2人。我国执业(助理)医师数从304万人增至408万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从2.21人增至2.90人。主要指标解读211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指标设置该指标,有利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夯实城乡居民养老的最基本保障。“十三五”时期“十四五”时期应按照应保尽保、自愿参保原则,基本实现法定参保人员全覆盖。考虑到参保人员基数已经较大、少数人口自愿选择不参保等因素,预计2025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可达95%。基本养老保险参编人数从8.58亿增至9.99亿,2020年基本养老参保率超过92%。主要指标解读212关于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指标设置该指标,有利于引导增加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十四五”时期,通过加快建设托育服务体系、推动各地增加托育服务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建设综合性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等措施,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可达4.5个,托位总数扩大640万个。主要指标解读213关于人均预期寿命指标该指标综合体现医疗卫生、人民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状况。“十三五”时期,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76.34岁增至77.3岁。按照近年来每5年提高1岁左右的增长趋势,综合采取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加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等措施,预计“十四五”时期人均预期寿命可提高1岁,也能够促进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2030年达到79岁的目标。主要指标解读214关于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设置该指标,有利于引导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能耗约束倒逼产业结构转型和发展动能转换。“十三五”时期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2%。由于产业结构偏重、投资占比偏高、我国单位GDP能耗约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3倍左右、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左右,下降空间仍然较大。“十四五”时期在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0%左右的情况下,为使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8%,要求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14%。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弹性变化趋势,预计“十四五”时期单位GDP能耗可降低13.4%-14.2%。据此,将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值设定为13.5%。主要指标解读215关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指标设置该指标,有利于引导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和产业绿色转型,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展现我国负责任大国担当。“十三五”时期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8%,2020年低比2005年降低48.4%。按照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的新承诺目标倒推,“十四五”和“十五五”时期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平均需降低17.6%。“十四五”时期通过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严格控制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消费,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可推动“十四五”时期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这与单位GDP能耗降低13.5%、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0%左右的目标是衔接一致的。主要指标解读217关于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指标设置该指标,有利于引导加大地表水污染防治力度。18关于森林覆盖率指标设置该指标,可以综合体现资源丰富程度、国土绿化状况和碳汇能力。16关于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指标设置该指标,能够综合反映空气环境质量改善情况。主要指标解读219关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指标设置该指标,有利于引导提高粮食供应保障能力。“十三五”时期我国粮食年产量连续稳定在6.5亿吨以上。2020年粮食消费量为7.4亿吨左右,统筹考虑总人口增长、畜牧业发展和工业用粮等因素,预计2025年将达到7.5亿吨左右,其中谷物消费量超过6亿吨。按照“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要求,稻谷、小麦、玉米等三种粮食产量需超过5.9亿吨,加上大豆及其他粮食作物,“十四五”时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需达到6.5亿吨以上。“十四五”时期通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等措施,可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中有升。按照供需大体平衡、适当留有余地的原则,将202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目标值定为不低于6.5亿吨。主要指标解读220关于能源综合生产能力指标设置该指标,有利于引导提高国内能源供给能力。“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产量从36.2亿吨标准煤增至40.2亿吨标准煤,能源自给率从84.4%降至80.7%,其间曾降至78.4%。预计2025年能源消费总量为54.5亿-55亿吨标准煤,按84%左右的自给率把握,国内能源产量需达46亿吨标准煤以上。“十四五”时期通过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发展风光水核等非化石能源、促进煤炭向先进产能集中等措施,预计2025年国内能源产量可达47亿吨标准煤。按照坚决守住底线并引导节能降耗的原则,将2025年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目标值设定为不低于46亿吨标准煤。“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01“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创新驱动作为首要任务,强调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扩大服务业有效供给,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建设数字中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02“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畅通国内大循环,顺应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需要,打造强大国内市场,贯通国民经济循环各环节,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破除制约要素合理流动的堵点,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推动进出口协同发展,促进进口来源多元化,优化出口商品质量和结构,提高国际双向投资水平,推进多双边投资合作机制建设,增强我国经济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吸引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快完善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03“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坚持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业功能,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四)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04“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构建高质量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放保护格局,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完善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提升重要功能性区域的保障能力。推动区域重大战略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企业场地租赁合同书样式
- 2024年度艺术品交易保证金合同
- 2024年度生产场地租赁及运营管理合同
- 2024年度企业融资借款合同书样本
- 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件
- 2024年度技术服务合同标的为云计算平台
- 2024年度建筑施工成本控制合同2篇
- 2024年度版权许可使用合同标的的许可费用及支付方式
- 宋词二首课件
- 2024年度宠物店知识产权保护合同:宠物店与知识产权公司之间的保护协议
- 食堂监督检查制度
- 餐饮服务电子教案 学习任务3 餐巾折花技能(4)-餐巾折花综合实训
- 2024年大型游乐设施维修(Y1)特种作业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民宿管家基础课程设计
- 人力资源管理:基于创新创业视角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风电场护栏网施工方案
- 足球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 2024年全国半导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半导体芯片制造工赛项)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1.4 山西地方导游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 房屋租赁合同excel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