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核医学与核成像技术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3cafa8e644c5940ff37522505942d7/cc3cafa8e644c5940ff37522505942d71.gif)
![第七讲核医学与核成像技术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3cafa8e644c5940ff37522505942d7/cc3cafa8e644c5940ff37522505942d72.gif)
![第七讲核医学与核成像技术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3cafa8e644c5940ff37522505942d7/cc3cafa8e644c5940ff37522505942d73.gif)
![第七讲核医学与核成像技术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3cafa8e644c5940ff37522505942d7/cc3cafa8e644c5940ff37522505942d74.gif)
![第七讲核医学与核成像技术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c3cafa8e644c5940ff37522505942d7/cc3cafa8e644c5940ff37522505942d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核成像与核医学2实例01动力装置检验的故事目前已在医学诊断、工业无损检测、社会安全检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一核成像概述核成像:研究核信息的空间分布,从二维或三维角度出发研究物体的形态或属性,比如性质、结构、密度、厚度、缺陷等。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后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50年代以前:研究常规射线检测的基本技术和设备50—70年代:完善基本理论,改进设备,实践尝试70年代以后:重点是新技术如CT、背散射成像、DR等。4二核成像原理与系统组成1原理: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辐射成像的物理基础。以透射成像为例2组成①射线源②探测器③信号处理采集④图像处理⑤机械与控制5三成像方式分类:有多种分类方法,如胶片与数字、探测器类型、成像方式等。透射成像(透射投影)散射成像层析成像(断层扫描)DR:DigitalRadiographyCR:ComputedRadiographyCT:ComputedTomography6探测介质
胶片照相:最古老而目前仍得到广泛应用;胶片既作为探测介质,又是记录载体;空间分辨率高。7荧光屏:与胶片照相类似,用荧光屏代替胶片,将x射线转换为可见光;CCD技术+电视(图像增强器,亮度可提高10000倍);可远距离检测,可实时成像,也可数字化。成本低;空间分辨率、对比灵敏度较差;对中高能射线探测效率低。探测介质8
潜影成像板:日本富士公司开发的技术,用成像板代替了胶片与暗盒,由成像板、读出器和信息处理设备三部分组成,特点:空间分辨率高,可与胶片比拟;辐射剂量显著降低;成像板可重复使用2000~3000次以上,但价格昂贵;具有多种图像后处理功能。探测介质9TFT成像技术:美国Sterling公司开发;探测器由二维薄膜晶体管(TFT)阵列和涂覆在其上的光电导材料无定形硒(a-Se)构成;a-Se吸收x射线,产生电子-空穴对,被收集到各个与像素相对应的存储电容上,形成电信号;这些电信号被采集、模数转换,形成数字图像。
特点:直接把x射线转换成电信号,没有经过从x射线到可见光的转换过程,减少了信息损失并降低了噪声;分辨率:139μm×139μm;动态范围大,可实时成像。但价格昂贵!(总投资>1亿US$)探测介质10成像方式(一)透射成像特点:建立在射线对物体透射的基础上,对物体的厚度和密度比较灵敏,但对物质的种类或物质的原子量不太敏感。投影图像与质量厚度、质量衰减系数成指数关系前后重叠,不符合视觉习惯11
散射成像:物理基础是康普顿散射,对于含H物质,对射线的吸收系数小于重物质,所以对有机物有自动“加亮”功能;射线照射到工件,由于检测器前设有准直器,来自工件不同深度层产生的散射线,将入射到不同位置的检测器。在物体某一层中,若在不同点存在有性质的差异,则所产生的散射线强度也不同。从检测器给出的数据分布,可以对该层的物质性质作出分析。成像方式(二)其主要特点是:单侧几何布置;图象的对比度在理论上可达100%;具有层析功能,并且一次可得到多个截面的图象。12康普顿散射成像检测系统测试的是康普顿的散射射线,它对物质的原子量很敏感。原子的康普顿散射截面σc与物质的原子序数Z以及γ光子能量之间的关系为σc≈z/hv(当hv<<mc2时).因此,康普顿散射成像检测系统,可以检测物质的成分。
康普顿散射成像检测系统13由于康普顿散射成像技术采用散射线成像,故:主要适用于低原子序数物质近表面区较小厚度范围内缺陷的检验通常它适宜检验物体表面层厚度区是:钢为3-5mm,铝约为25mm,塑料和复合材料约为50mm。其次,在应用时必须考虑基体材料和缺陷对射线的散射差别,也必须考虑所要求的分辨率和成像时间。康普顿散射成像检测技术已应用于一些问题的检验和研究,例如飞机蒙皮的黏结和腐蚀检验。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分层检验中,已可检出0.15mm的分层间歇。测量密度为6.7g/cm3左右的密度时,测量的不确定度,可达1%,实验证明可用于密度为1.7g/cm3左右的复合材料密度测量。
局限性及应用14散射成像扫描方式散射成像方式逐点扫描逐线扫描逐面扫描逐点逐面逐线15
当散射角θ=180°时,称背散射,相应的成像方式称为背散射成像。成像特点:
源与探测器在同一侧表层信息、对低原子序数敏感一次只能获取一侧图像层析功能,直接三维背散射成像16在X射线成像技术中,存在2个根本的问题:(1)常规的X射线成像是利用透射原理完成的,它使物体的三维结构通过投影后显示在一个二维的平面上,使图象前后重叠,读片困难。(2)无论是荧光屏还是X射线胶片,它们固有的分辨率都比较差。X射线断层成像从根本上克服了上述困难。X射线断层成像(X-CT)技术是根据物体横断面的一组投影数据,经过计算处理后,得到物体横断面的图象,是一种由数据到图象的重建技术。三、计算机断层成像(CT)17
设有一幅只含4个像素的图象,每个像素的衰减系数值是未知的。根据投影X射线成像原理,当入射强度为I0的X射线通过物体后,检测器接受到的射线强度为:I=I0e-μd,式中,d为物体的厚度,μ为物体的线性衰减系数。对于一个μ值不均匀截面而言,可以假设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μ值(见图),并建立一系列的衰减方程。对于这个只含4个像素的图象来说,在水平方向上可以建立以下2个方程:I1=I0e-(μ1+μ4)dI2=I0e-(μ2+μ3)d基本原理
同理,还可以在垂直方向或对角线方向上列出类似的方程。4个独立的方程联合起来求解,就能得出μ1μ2μ3μ4
的值,所形成的这幅关于衰减系数的图象就是我们所要得到的X-CT图象,它表示物体的内部结构。
18优势:(1)
它能鉴别出,较小的衰减系数差,从而提高了检测灵敏度。(2)对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进行3维全方位断面扫描,将数据重新整合,就能得到物体结构的3维立体图象。
X-CT自问世以来,在不长的20多年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产品经过了几代更新,各项性能指标有了明显的提高。
计算机断层成像优势19用一个X射线源一个探测器同步作平移运动并旋转扫描以获取投影数据。第一代的主要缺点是采集数据的时间比较长,大约需要几分钟。
第一代:X-CT20也采用平移加旋转的扫描方式,不同的是用一个小角度扇形的射线束和多个检测器来代替原来的单一检测器。使在每一个发射位置上可以同时检测到多个投影数据。假如有10个检测器,相邻之间相差1o,那么在一次发射后可同时采集到10个投影数据。于是在下一步作旋转运动时,整个扫描系统就可以一步旋转10o而不是1o(假设单一检测器时每次转1o),使整个数据采集时间缩短了10倍。第二代:X-CT21只包含扇形束的旋转扫描,不包括X射线源与检测器的平移运动,因为第三代扫描仪的扇形束,已扩展至能容纳下整个工件的截面。检测器阵列通常有几百个或上千个检测器单元,依次排列而成,工件围绕着一个公共轴心旋转,X射线源与检测器同时作上下平移运动。“环形伪影”这一代扫描仪的明显优点是机械结构简化了,可以保证机械扫描精度,并使扫描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通常为几秒钟)。这是当前X-CT的主要结构形式。
第三代:X-CT22采用在360o圆周上固定安装好的检测器;数据的采集只是靠旋转X射线源;整个探测器阵列是不动的;它的缺点是对某一特定的检测单元来说,在不同的扫描位置上,X射线以不同的角度轰击探测器,这将对重建图象的质量发生影响。同时制造成本也高。
第四代:X-CT23第五代CT第五代CT多层CT螺旋CT发射CTSPECTPETPETSPECT24核心技术是从投影重建图象。一种逆问题求解的方法,研究从投影重建图象的理论有普遍的适用性。断层扫描作为一种技术,它既有坚实的数学理论为依托,又有现代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相支持,
X-CT已在工业,农业,地球物理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加速器工业X-CT系统断层扫描技术25检测平台可以左右移动并可围绕中心轴转动的平台上,断层截面的切取,通过工件台的上升或下降实现。线阵探测器选用:钨酸镉0.35mm(宽)×6mm(高)×5mm(深)检测平台和线阵探测器-能量响应范围宽50keV~9MeV
-探头间隔0.4mm,它决定了位置分辨的精度;
-动态范围,≥7500/1(定义为饱和信号与电子噪声本底标准偏差的比值);261)辐射源:常用的有:X光机,加速器,γ射线源。理想的射线源:应具有足够高的强度,单一的能量,较小的焦点尺寸。射线源的能量应根据检测物体的特点选定。2)探测器:它是数据采集系统的核心器件,它接收射线信号,形成X-CT系统的原始数据,其性能直接影响系统的图象质量。探测器的主要性能包括:单元尺寸,单元数目(通道数),能量转换效率,响应时间,动态范围,稳定性,一致性等。常用的固体探测器有:CdWO4,CaWO4,Nal(Tl),BGO或塑料闪烁体等,后接光电倍增管;射线源与探测器前均有相应的准直装置。工业CT组成273)机械扫描系统:用于工件的旋转,升降和平移,调整射线源-工件-探测器的距离和相对位置。主要性能要求是:扫描方式,移位特性(移动自由度,速度,范围等),控制方法和精度等。4)电子学系统:包括信号放大、甄别、计数等一系列部件,以及使探测系统与计算机系统相联系的接口等。5)计算机系统:硬件有主机、阵列处理器、数据存储、图象显示与文字输出等;软件有各种作滤波反投影信息处理的程序和一定的图象重建的程序。工业CT组成28
影响CT图象质量的因素很多,但通常用下列几种参数作为主要评价标志。1)扫描时间:即完成一个层面数据采集所需的时间。它与图象矩阵的大小,探测器阵列所含探测器的多少及射线源的辐射强度等直接相关。2)重建时间:即计算机系统完成一个层面数据处理,给出数字图象所需要的时间。它与图象矩阵的大小,重建算法的性能密切相关。3)空间分辨率:指断层面上的几何分辨率,即显示最小物体的能力4)断层厚度:即为切片厚度,要得到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必须取很薄的扫描断层厚度。评价CT性能的主要参数295)密度分辨率:又称对比度分辨率,它表示能够区分开的密度差别程度,以%表示。6)伪影:又称假像,它是指图象中与被检物体的物理参数分布没有对应关系的部分。它可能来自被检物和CT装置两个方面。7)均匀度:指断面不同位置上同类缺陷成像时,是否具有同一个平均CT值。8)重复性:指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同一物体在同样的测量参数下始终能获得同样的图象。
9)CT系统可以检测工件的尺寸,厚度,重量等。评价CT性能的主要参数30工业CT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航空航天工业中,CT技术用来检测精密铸件,烧结和复合材料的结构等;核工业CT技术用来检测反应堆燃料元件的密度和缺陷,确定包壳管内芯体位置,核动力装置零部件及组件等;钢铁工业CT技术用来检测钢材的质量,如管子的外径,内径,壁厚,偏心率和椭圆度;机械工业中可检测铸件和焊缝中的微小气孔,夹杂和裂纹等缺陷。此外,在陶瓷,建筑,食品,矿业,石油等等,领域都有很多的应用。
工业CT的应用31工业X-CT应用深入到生产过程在线实时测试和自动控制1984年,美国钢铁协会设立一专门小组,探讨解决钢铁生产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的有效途径。他们认为,热轧无缝钢管的在线测试是其首要任务之一,即在热轧的同时测定钢管的壁厚、同心度、单位长度重量以及检查出钢管中的气孔、划痕、裂缝、分层等各种缺陷。之前,摩根教授等人曾就CT在热轧无缝钢管测试中的应用可行性,作过探索和实验。投资240万美元,研制称之为“钢管全长检测系统(IPIS)”的工业CT。经过四年的努力,IPIS的样机已于1988年年底问世。其间,摩根在1987年创立了专门从事INs研制生产的国际数字模式公司(EDM公司)。在线实时测试和自动控制32最近的工业应用,更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结合起来,使各种发动机和其他机械设计制造的工作效率与性能指标,均有很大提高。例如弹药的装药密度测定.使制造商们大伤脑筋。用常规的检查方法,除非把炮弹锯开.否则都碍于弹壳的不均匀性而影响其测定精确度。美国IRT公司曾经设计制造了一台康普顿散射CT扫描仪,检测l55mm火箭炮弹头。装药的极为局部的密度变化均被正确测定,弹壳厚度的变化对这一测量没有任何影响。国防工业的应用33国防工业的应用除美国外,其他工业发达国家.如英国、联邦德国、日本、法国、俄罗斯等也都在工业CT的发展方面,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最为集中的应用领域可说是国防工业,如直径为2m火箭的整体测试,以及各种枪炮和弹药的无损检测等。工业CT还被应用于飞机螺旋桨、发动机,汽轮机叶片,汽缸等精密铸件的无损检测。苏联曾用XCT测定反应堆燃料元件的密度分布。以前的这种检查,需把燃料元件分解开后用化学方法测定,耗时费钱。使用CT技术一次可测定32个燃料元件,每次测定仅花35min。34美国肯尼迪空间中心SMS-201-CT扫描仪,在一次测定中节约l0万美元。当时,航天飞机引擎装配好后.在其燃料管的波纹管减振器的肘节处(2.3mm不锈钢制成),发现—处约为一枚硬币大小的凹痕。痕迹虽不深,但明显可见。制造商洛克希德公司用了好几种方法对此痕迹作了检查,以确定痕迹处的管壁是否薄于规定指标,但均未奏效。按常规方法.似乎只有拆开燃料管.换上一根新的波纹管了。但这根结构复杂的部件价值10万美元。于是采用SMS-201-CT对该肘节处作了621次剖面扫描,花了4h,结果证明肘节处的尺寸还是在加工公差范围之内,部件可以放心地被使用。民用工业产品的测试名目繁多,如木材扫描(提高其利用率),轮胎生产流水线,以及各种管道和桩柱的定期检查等等。航天及民用35图例层析成像透射CT断层图像36图例TheCTimagesofavesselandanexhaustmanifoldprovidedbytheARACORCompany,CA.,U.S.A.37其他核成像技术核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襁褓中的巨人——穆斯堡尔成像38发展趋势:
在基本理论日臻完善的情况下,核成像技术的发展更多地体现在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上。材料科学的发展(如新型材料的诞生)、信息科学的发展(如计算机、微电子技术),为核成像技术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其未来的发展,仍将首先依赖于以信息科学为主导的高新技术的进步。数字化大规模、高能多视图图像智能化39核医学包含两部分核医学诊断和核医学治疗(放射治疗)x射线图像增强器造影术:钡餐数字化:高对比度CT:任意断层图像的获得放射性同位素诊断:PECT与PET40
(一)放射治疗的原理放射治疗利用电离辐射对生物组织的破坏效应进行疾病治疗,一般简称为放疗。70%以上的恶性肿瘤病人需要进行放疗。射线的直接效应-射线直接作用细胞的遗传物质DNA分子上,使它们发生电离,分子断裂,使得细胞不能再繁殖,并最终导致死亡。射线的间接效应-射线引起水分子电离和分解,产生大量活泼的离子和自由基,它们再与细胞的DNA分子发生作用,导致细胞无法再分裂或增生,并最终死亡。411.放射治疗使用的辐射源放射治疗使用的射线有X、γ、e、p、n、π-介子及重离子,电子和重离子利用其直接电离效应,X、γ光子和中子利用其间接电离效应。其中最常用的是X、γ及e。60Co是重要的γ射线辐射源,它经β-衰变产生能量为1.173MeV和1.333MeV的γ射线,半衰期5.27年。
电子加速器能产生用于治疗的电子束流和X射线。医用电子加速器有三种类型:电子感应加速器(Betatron)、回旋加速器(Cyclotron)和直线加速器(LinearAccelerator,LINAC)。LINAC又可分为行波与驻波两类。42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能为放射治疗提供两种MeV级电离辐射:供深部肿瘤治疗用的X辐射,供表浅治疗用的电子辐射。43放射治疗☺ThetotalnumberofmedicalelectronlinearAccelerators(linacs)is7,000~8,000☺VarianAssociatesclinacmachine442.放射治疗的分类和目标对人体表浅组织(通常深度小于1cm)进行的表浅放射治疗靶区位于人体深部(深度超过1cm)的深部放射治疗将辐射束或放射源通过自然的或人造的开口引入人体腔内的腔内放射治疗对人体全身进行的全身放射治疗在手术中,直视下进行大剂量照射,以杀灭残留肿瘤细胞的术中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追求的目标是给肿瘤足够的剂量,以便最彻底地破坏肿瘤,同时使正常组织和敏感器官受到的伤害尽可能地小。45对于眼部和皮肤等的各种浅表疾病,如皮肤癌、血管瘤等,可以利用敷贴器将成膏药状90Sr(锶)或32P(磷)等放射性核素贴在病变位置上进行表浅放射治疗。后装机是一种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设备。所谓后装,即先将治疗头放入欲治体腔内,固定位置后,再将小球状放射源装入治疗头内,让射线在很短距离内杀伤癌细胞。后装机所用的放射性核素有60Co(钴)、192lr(铱)、125I(碘)。1.敷贴器和后装机
(二) 放射治疗的方法46后装机由放射源、储源罐、施源器、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与治疗计划系统组成,放射源的运动与驻留时间全都由计算机操作自动进行。
由于有立体定向仪和三维检查与治疗系统,使肿瘤的大小、形态、质地、体积及在颅内空间的位置得以精确的判定,需向瘤内插置源管的部位、数目及剂量与时间得以准确的计算与优化。47
后装机可用于咽喉癌、结肠癌、膀胱癌及皮肤癌等的治疗。近年来开始用于脑瘤间质内近距离治疗和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的预防血栓形成。
482.常规放射治疗肿瘤靶区常规照射以强度均匀、形状规则的辐射野为基础,每次从2~3个不同角度照射,使肿瘤靶区得到比周围组织高的照射剂量。第一辐射野第二辐射野49常规放射治疗使用的设备1.直线加速器(LinearAccelerator,LINAC)一系列分立的加速电极排成一线,电极上加交变电场,其频率保证当电子经过每对电极间隙的时候都被电场加速。50医用加速器的结构电子照射时用散射器获得均匀分布的辐射,用限束器获得所需的矩形或圆形辐射野。第一准直器匀整器监测电离室第二准直器补偿器附加挡块X辐射用电子打靶产生,均整器使之分布均匀,由两对准直器产生矩形的辐射野,用低熔点合金制成的附加挡块保护要害器官,在散射器和限束器之间放置监测电离室。512.60Co治疗机(又称钴炮)γ射线从钴头前方的准直孔射出。钴头装在机架上,可绕一轴线旋转。移动治疗床,使钴头前端贴近病人的体表。可采用固定束、旋转、摆动和跳跃治疗方法。523.伽玛刀、X刀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LeksellC型伽玛刀伽玛刀是一种专用作脑定向放射的外科治疗装置。伽玛刀治疗系统利用立体定位的方法,预先测定病灶点的位置。然后将201束γ射线精确地聚焦在病灶点上,形成锐利如刀锋的高剂量区。对周边的正常组织所造成的放射剂量比肿瘤所接收的小5~10倍.53直线电子加速器前安装筒型准直器,形成狭窄的辐射野。将此X射线束从不同的方向投送至病灶点,让病灶点承受高剂量辐射,而靶区周围X线的放射剂量呈锐减性分布,故称为X刀。
544.适形放射治疗
(ConformalRadioTherapy,CRT)使不同照射角度的辐射野截面形状与病灶在射束方向的投影轮廓相一致,辐射野的剂量分布仍以均匀分布为基础。55辐射野成形准直器
准直器一般用铅、钨或合金制造,用来阻挡和吸收辐射线,以形成一定形状的辐射野。多叶准直器(MultiLeafCollimator,MLC)由一组叶片迭合成,叶片开合形成辐射野形状。早期的MLC是手动的,叶片较厚,只有8~12对。目前的MLC叶片能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快速运动,辐射野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可随时间动态改变。叶片越薄,片数越多,越能获得与肿瘤轮廓接近的辐射野,但是驱动与控制系统也越复杂。目前最多已发展到60对。565.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ionRadiationTherapy,IMRT)Brahme和Cormack在1988年进行剂量分布优化计算时独立地提出了采用非均匀调强辐射准确地实现靶区剂量分布的问题。IMRT用于治疗那些形状复杂、附近有要害器官的肿瘤。例如治疗主动脉旁的淋巴结瘤。为使组织不均匀、轮廓不规则的靶区(甚至是凹型或包嵌形)获得预期的剂量分布,降低正常组织吸收,除了要求每个辐射野截面形状与靶区外围轮廓形状一致外,而且要求每个辐射野内剂量强度分布与组织不均匀的肿瘤相符合。57IMRT实例:前列腺治疗58(三)放疗的技术支持设备放射治疗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照射,每个照射角度的辐射野都有各自的截面形状和强度分布要求。当前放射治疗日益精细化,实施照射之前必须对病灶精确定位,设计出治疗方案,照射时要准确地实现预定的计划,这些都须借助复杂的技术手段来实现。591.模拟定位系统
(SimulationSystem)临床实践中,放疗事故主要因肿瘤靶区定位失准而引起。为了确保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放射治疗前必须模拟照射的几何条件,准确定位肿瘤,对辐射野进行设计和检查。其过程包含固定和标记病人,确定靶区以及设计照射野的大小、方向和档块,复核治疗计划等。早期直接在治疗机上行模拟,通过X光胶片来确定照射野。这种方法图像质量很差,定位不准确,模拟定位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效率很低。X射线模拟定位系统的出现解决了上述问题,对常规放疗是革命性的。60模拟定位机模拟定位机是一台与放疗设备在治疗时的条件完全一致的低能X射线机,根据它产生的二维图像(透视图像或X光胶片)进行肿瘤定位,确定照射野的形状、方向,制作档块,标记体表,检查治疗方案等。用诊断X射线取代高能X射线,图像质量大为改进,靶区定位更准确,对病人的伤害减小,并可实时透视病人内部器官的运动,及时调整射野边界。将模拟和治疗分开进行,病人处理效率大大提高。61实施适形、调强和立体定向等精确放射治疗之前,要做出精确、详细的治疗计划。其过程为:从成像设备取得病人的解剖结构信息,判断肿瘤的位置、形状和性质;根据肿瘤和周围组织的构造、承受辐射的能力确定靶区和相邻组织的照射剂量;根据预设的靶区剂量分布求出所需辐射野数目、照射角度及各个辐射野的形状和剂量分布;根据治疗计划反算靶区和相邻组织的剂量,进行检验,并修正照射方案。2.治疗计划系统
(TreatmentPlanningSystem,TPS)62治疗计划系统是一台通过网络与成像系统、治疗机连接的图像工作站。它从成像设备取得肿瘤所在体段的图像,在医生的参与下做出治疗计划,得到的各种治疗参数输入加速器控制计算机中。633.三维CT模拟定位计划系统立体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需要精确地确定靶区的三维形状和位置。将放疗专用螺旋CT、激光定位系统和三维治疗计划系统通过网络相连接,就形成了集影像诊断、肿瘤定位、剂量计算和治疗计划为一体化的三维CT模拟定位计划系统。64病人在靶区空间坐标参考体系下进行CT扫描,经靶区影像三维数字重建,确定靶区和周围要害器官的形状与空间位置关系。65为了确保病灶在模拟定位机和加速器治疗机上所处的位置完全一致,需要有空间坐标参考系统,它包含两部分:4.空间坐标参考系统⑴体架或头架病人由真空垫吸附并固定于体架中,头架则固定在病人头骨上。通过在体外设置标记点的方法建立参考坐标系统,给出病灶的空间位置。66⑵激光定位器。屋顶、两侧墙面的三束激光互相垂直并共交于一点,此点就是模拟定位机和加速器的等中心点。激光束在头、体架上或病人皮肤表面形成位置标记,以确定机器与病人之间的空间关系。675.计算机控制的多叶准直器(MLC)MLC的叶片安装在加速器头上的MLC681.影像引导的放射性治疗影像引导的放射性治疗把影像获取、治疗计划、CT模拟定位及加速器整合在一套系统之中,能在病人治疗时获取肿瘤位置、形状,及周围正常组织的图像,比较治疗中和治疗计划中的影像,确定肿瘤位置的三维误差,自动校正后出束治疗。CT影像引导有益于加大处方剂量,在治疗时可实时监测并消除器官运动。病人甚至无需佩戴定位框架。西门子的IGRT系统CT和加速器共用同一治疗床,避免了病人在影像床与治疗床的体位不同带来的误差。(五)发展中的放射治疗技术69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的Cyberknife系统轻型直线电子加速器能产生6MVX射线,装在三维运动的机械臂上,使X射线从不同方向聚焦至病灶点。手术进行时,X射线追踪系统会不断地把两个X射线摄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0五年级下册应用题
- 2025年个人聘请合同(三篇)
- 2025年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设备租赁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个人的私有土地转让合同(2篇)
- 2025年个人工程承包合同范例(2篇)
- 2025年个人的抵押借款合同标准版本(2篇)
- 2025年二手房购房协议参考模板(2篇)
- 2025年人离婚协议例文(4篇)
- 2025年中介租赁合同(三篇)
- 湖南咖啡厅装修合同范本
- 肩周炎康复护理
- 2022年安徽管子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SAPPM设备管理解决方案
- Q-HN-1-0000.08.004《风力发电场电能质量监督技术标准》
- 多指畸形-课件
- 宗教与社会课件
- 3人-机-环-管理本质安全化措施课件
- 生殖医学中心建设验收标准分析-讲座课件PPT
- 庆阳煤炭资源开发调研报告
- 桥博常见问题
- 贵州省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