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实验针灸学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_第1页
第三章实验针灸学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_第2页
第三章实验针灸学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_第3页
第三章实验针灸学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_第4页
第三章实验针灸学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针灸学基础理论的现代研究目录第一节经络现象与经络实质第二节

穴位的功能与结构第三节经络穴位与脏腑相关第四节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第五节针灸时效和量效第一节经络现象与经络实质目的要求:1、掌握经络现象、循经感传现象的基础概念。2、掌握循经感传现象的基本特征。3、熟悉循经感传的普查方法和分型标准,结合实验课教学能够运用于经络现象和循经感传的观测研究。经络现象与经络实质一、经络现象经络现象: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通过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科学客观地描述了多种经络现象,包括循经感传、循经皮肤病、循经感觉障碍和物理、化学组织学技术检测出的循经现象等。(一)循经感传现象1、定义:指针刺、电脉冲及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胀、麻等特殊感觉,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沿古典经脉循行路线传导的现象。普查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民族、性别的健康人群中普遍存在,出现率12%—25%。中年人循经感传出现率要比青少年高;过敏体质者或过敏性疾病患者的感传出现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循经感传显著者的直系亲属中,循经感传的出现率高于其他人群。(一)循经感传现象2、特征:a.感传循经性:多与古典经络主干循行路线基本相符。总之,四肢部基本一致,躯干部常有偏离,头面部则差异较大。b.感传性质:以酸、麻、胀为主的混合性感觉居多。少数出现流水感、蚁行感、冷感及热感等。不同刺激方法、部位、个体的差异较大。(一)循经感传现象2、特征:

c.感传速度:循经感传的速度大多数较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慢,每秒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不同经脉或同一经脉的不同部位其感传速度也各不相同:前臂、小腿部位比上臂、大腿、躯干、头面部为快。过肘、肩、膝、髋等大关节或主要穴位时,出现速度减慢或停顿。刺激穴位的方法、强度及温度对感传速度的影响:手法运针快于电针;电针快于压迫穴位;艾灸的感传较慢。加大刺激强度或增加艾灸壮数可以增加传导速度。局部加温,加快感传速度,降温则相反。(一)循经感传现象2、特征:d.感传宽度:因人而异,多数感传路线是一条带而不是一条线。如在四肢多呈细线状,而在躯干则呈宽带状。感觉带有中心部和边缘部之分,中心部较细,感觉强烈、清晰,边缘部分感觉模糊。感觉带的宽度范围在0.5-3cm之间。(一)循经感传现象2、特征:e.感传深度:随机体部位而不同,在肌肉丰厚地方位置较深,反之较浅。f.感传方向:与经脉循行方向一致,由于刺激的穴位不同,其传导分单向及双向。如刺激井穴、原穴时,感传向躯干方向,刺激头面部或躯干部的穴位时,感传向四肢传导,刺激经脉中途的穴位,感传呈离心性和向心性传导,及双向性传导。(一)循经感传现象2、特征:g.感传的阻滞:感传经关节部稍有停顿,经行针后感传继续上行。若局部注射、局部机械压迫、冷冻降温等均可使感传有不同程度的阻滞。h.感传的效应:不仅可循体表经脉线传导,还能引起相关脏腑的内脏效应。(一)循经感传现象2、特征:i.感传的激发:反复轻微捻针,伴以小幅度快速提插或辅以沿经撮、提、循、按。采用电针刺激井穴。肌内注射、口服给药或静脉给药,可提高循经感传。采用入静诱导结合压穴刺激,可提高感传出现率。(一)循经感传现象3.机理分析:a.中枢兴奋扩散观点:感在中枢,传在中枢。即感传的性质是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定向扩散。主要依据:①循经感传的路线以皮质感觉功能为基础;②幻肢感传;③颅内疾患可引起自发性感传和循经感觉异常;④气功诱导入静后可使感传出现率提高。(一)循经感传现象b.外周动因激发学说:循经感传可能是由于体表的神经感受装置被针刺时,沿经传导着的“动因”依次兴奋,神经冲动相继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主观感受到的感觉,“传在体表,感在中枢”。主要依据:①感传路线与已知的神经、血管、淋巴管的分布很不一致,感传速度较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为慢。②感传不仅是一种主观感觉,还可能继发产生循经的红线、白线、丘疹、水疱等,还可发生循经性皮肤病。③在经脉线上施加压迫、局部冷冻或注射液体能直接阻断感传,针刺效应减弱或消失。④肌肉、肌腱手术后感传改道。遇到创伤、关节或瘢痕也会受阻或绕道。(一)循经感传现象c.外周-中枢综合说:外周有循经的实质过程,中枢有循经的功能表现。中枢的特定联系只是外周实质过程的反应和投射,没有外周的循经性实质过程,就不可能出现中枢的特定功能联系。循经感传是外周与中枢协同活动的结果。d.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传递说:循经感传是脊髓中枢内a运动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再通过感觉神经进入中枢。(二)循经皮肤病1.概念-循经皮肤病是由于某些遗传因素,或内外环境的刺激,沿着经脉体表循行路线分布的呈带状的皮肤病。2.表现特征:a基本循经b.多经并发c.皮损宽度d.伴发症状3.机理:植物神经和大脑皮层的控制有关,神经体液和微循环变化有关。(三)循经性皮肤血管功能反应1.伴随循经感传出现的皮肤血管功能反应变化,属于皮肤血管的生理性变化。2.特点:a.循经性皮肤血管神经性反应;b.循经感传时伴有发汗、立毛等植物神经反应。3.机理:皮肤血管的变化与植物神经功能有关,其走行的路线却与血管、淋巴管及神经的走行不同,需要进一步研究。(四)循经感传障碍1.概念:是指沿着经脉循行路线自发出现的疼痛等异常感觉的现象,是病理状态下的经络现象之一。2.特征:a.感觉性质:循经性感传障碍多种多样。

①循经性疼痛(抽痛、灼痛、钝痛、压痛等)

②循经异常感觉(麻、酸、热、冷、水流感、气流感和蚁行感等,或者感觉过敏、感觉迟钝)(四)循经感传障碍b.感觉分布:①感觉障碍分布于体表,呈带状,宽度在0.3-3.0cm左右。当深入体腔时,范围增宽,趋于弥散。②循经感觉障碍带的长度,多数短于或等于经脉全长。少数超过经脉全长,有患者出现串经现象。③感觉障碍出现频率最高的经脉是膀胱经,其次是大肠经、督脉、胃经和胆经。(四)循经感传障碍3.机理分析:内脏疾患、体表的损伤性病灶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疾患是引起循经性感觉障碍的主要原因。这一过程可能是一种以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为基础的病理性反射。(五)经络的生物物理学研究应用生物物理学方法在经脉循行线上检测,发现经络具有与周围非经线处不同的生物物理学特性:1.循经低电阻特性:(1).表现特征:①皮肤低阻点的分布基本是循经的,但排列并不相连;②穴位低电阻点的阻抗一般较其周围非穴点的阻抗值低。③低阻点的连线绝大多数分布在经脉线上,或在其两侧0.5cm的范围之内。(五)经络的生物物理学研究(2)机理分析:目前认为,经脉线角质层薄是其阻抗较非经脉线为低的根本原因。(五)经络的生物物理学研究2.循经声传导特性:用声电传感器在穴位所在经其他穴处可以记录到较经外较强的声信号。(1)表现特征:①输入经穴的低频声波在体内具有循经传导的特点;②声波循经传导的速度为10m/s左右,声波在传导中有衰减。③受试者有病痛,其声波传导受阻,病愈后,经络导声状态恢复;④切断深筋膜组织后循经声波消失;⑤循经声波在人体体表及内脏均在筋膜类组织上传导。(五)经络的生物物理学研究(2)机理分析:声波是通过介质进行传导的,在人体组织中借助筋膜组织循经传导,筋膜组织质地越致密,导声状态越好。这一现象说明经脉线可能附着于此组织上。(五)经络的生物物理学研究3.经络热辐射特征:(1)表现特征:①受试者主观感觉的热感(冷感)与探测仪所显示的红外线图像亮带辉度的变化基本一致;②针灸刺激后经脉线出现高温带,针感强者,高温带也比较明显。(2)机理分析:皮肤温度的变化是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状态的反映,与植物神经密切相关,可能是接受刺激出现循经感传时,感传信号或物质刺激毛细血管收缩或扩张,使血流量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冷感、热感的出现,同时呈现热像图的改变。(五)经络的生物物理学研究4.经络光学特征:(1)特征:人体经穴上能发出较强的“冷光”,针刺得气可增加发光强度,有循经感传者经穴发光强度上升更明显。(2)机理分析:研究者认为冷光的发光强度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生命活动能力的强弱。(五)经络的生物物理学研究5.经络磁学特征:(1)表现特征:自然状态下经穴上磁信号的低频成分较多,经穴外的相对高频成分较多。针刺后,经穴上磁场的频谱表现为低频成分进一步增加,高频成分进一步降低。(2)机理分析:尚待进一步研究。(五)经络的生物物理学研究6.同位素循经迁移现象7.循经肌电现象(六)循经离子分布现象1.钙离子活动(1)特征:①经穴处的钙离子浓度高于非经穴处;②针刺经穴可使本经其他穴位处的钙离子浓度升高;③当脏腑出现病变时,其相应经脉线细胞外的钙离子浓度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与脏腑的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关系。④当络合针刺穴位处或相应经脉线上某些部位的钙离子后,针刺效应消失。(2)机理:有待研究。(六)循经离子分布现象2.钾离子活动(1)表现特征:①动物实验发现,家兔腧穴处的钾离子浓度高于非经穴处;②针刺经穴或本经非穴点,可使同经穴位钾离子浓度升高;③测试穴位处的钾离子浓度在针刺前后有显著性差异;④当内脏痛发生后,相应经脉线上的钾离子浓度降低,并随着内脏痛的消失而恢复到原有水平。(2)机理:钾离子、钙离子是神经动作电位产生的基础物质,而经络的功能活动与神经密切相关。现代的经络研究三个方面:肯定了循经感传、循经皮肤病的经脉现象的客观存在(普遍存在于人群之中的正常生命现象);以多种指标检测和显示了经脉的循行路线;对经穴-脏腑相关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说明:十四经脉循行路线是客观存在的;证明了人体的机能调节过程中确实存在某种循经特征以及经络学说所描述的特殊联系和规律。Pyongyang,KoreaKinBonghanBonghanCorpuscle(Acupoint)

金凤汉:凤汉管和表层凤汉小体祝总骧经络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立体结构的调控系统

循经感传现象与规律的研究

循经感传的性质循经感传的宽度和深度循经感传的方向和回流循经感传的速度循经感传的对脏腑器官的影响循经感传的趋病性循经感传的可阻滞性隐性感传试验现场足阳明胃经低电阻高声导足太阴脾经手三阴经沿心包经分布的皮炎沿肾经分布的皮炎心包经阻断及再生截肢前后离体皮肤筋膜肌肉正常家兔缺血离体二、经络实质现象是本质的显现,上述诸多经络现象均不同程度反映了经络实质(Meridianessence),分析经络现象可以认识其本质。(一)经络的组织结构遵循古人对经脉、络脉的不同定义,结合现代科学知识和针灸学研究成果,可对其有一个较明确的认识。(一)经络的组织结构1.经脉的组织结构《灵枢·经脉》篇记载“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经脉可能不是单一的组织,而是附着于分肉间的组织之上。综合《灵枢》中有关经脉的论述,经脉所附着的组织应该符合以下条件,一是与分肉相关;二是内属于府藏;三是外络于肢节;四是在机体呈连续,对称分布;五是接受针刺后令人产生酸胀感。(一)经络的组织结构分析经络现象,总结现代人有关经脉组织结构的研究,有些学者认为经脉结构主要与筋膜类组织(筋膜遍布全身,包括所有包裹在肌、肌腱或血管、神经及某些脏器之外或之间的结缔组织,它又分为浅筋膜、深筋膜及脏筋膜)有关,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经络的组织结构(1)“得气”感产生的基础:“得气”感即针感,这是在针刺时,针尖的机械刺激,使不同感受器兴奋,并将冲动传入中枢,逐步传导致脑,传出神经作用于同感受器的效应装置,引起肌肉收缩所致。安徽中医学院曾做过解剖实验观察,发现与针感相关的感受器大致为五种:即游离神经末梢、肌梭、环层小体、腱梭、克氏终球等。游离神经末梢分布于筋膜、韧带、骨膜、脑膜、肌腱、关节囊和血管外膜,有的游离于组织间隙间。肌梭、环层小体,腱梭、克氏终球均有结缔组织囊包裹,分别分布于骨骼肌纤维之间皮下层、肠系膜、骨膜、韧带、关节囊、肌腱纤维上及皮肤等处。可见穴位处的感受器,大多在深、浅筋膜分布处,从这个意义上讲,经脉与筋膜组织关系最为密切。(一)经络的组织结构(2)形态解剖学所见:上海中医药大学学者在形态解剖学研究中,发现3具尸体上的胃经37个穴中,22个穴与(深)筋膜相关,8个穴与骨膜相关,6个穴与血管神经鞘膜相关,1个穴与关节囊相关。胆经25个穴位中,与骨间膜相关者18个,余与骨膜、(深)筋膜、神经鞘膜、关节囊相关。(3)循经声波传导的基质:辽宁中医学院的实验观察结果证明,循经声波在人体体表及体腔均在筋膜组织上传导,切断家兔“膀胱经”骨骼肌筋膜,循经声波消失。(一)经络的组织结构(4)钙离子富集的组织:钙离子浓度增高是经络活动的表现之一,第二军医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学者应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能谱扫描技术,在人体标本发现钙峰值最高点在外丘穴处骨间膜上,是相邻穴位间钙基数值的6.80±4.81倍,穴位处结缔组织中的细胞外钙的含量为骨骼钙含量的100倍。(一)经络的组织结构(5)推拿疗法的基础: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灵枢·经筋》篇全面记载了十二经筋的分布及其证候,是古代医家对筋肉与经脉关系的总结性论述,十二经筋除不入内脏外,其循行路线均符合前面所述经脉附着组织的条件。临床上推拿疗法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与针刺相同的治疗效果,从另一侧面为十二经脉伏行于筋膜类组织提供了佐证。(一)经络的组织结构2.络脉的组织结构《灵枢·经脉》篇已经记载的很明确了,如“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雷公曰:何以知经脉之与络脉异也?黄帝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脉之见者,皆络脉也。……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以泻其邪而出其血,……”。这里所指的络脉即能用肉眼所见到,刺入又可出血,这当然是指浅静脉及毛细血管,即中医所说的浮络、孙络。(一)经络的组织结构临床上用针具刺激患者身体上的浅表络脉,放出少量血液治疗疾病的方法被称为“刺络放血法”。《内经》中有四十多篇记载了此种疗法的内容,这一事实说明络脉组织结构是表浅的血管,并有与经脉相同的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同时也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部位。(二)经络作用途径经络作用途径包括经脉的作用途径和络脉的作用途径两部分。1.经脉的作用途径《灵枢·经脉》篇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现代研究普遍认为经络是中医确认的人体生理综合调控系统。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为生理功能调节的主要方式。经络的调整作用与神经、体液调节息息相关。(二)经络作用途径(1)神经调节:神经的调节是通过反射弧来实现的,反射弧由五个基本成分组成,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效应器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感受器(二)经络作用途径(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机体的某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后者经由体液运输,到达全身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组织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二)经络作用途径神经和体液两种调节机制,是相互配合协调,共同完成机体整体联系、各部功能调节以适应外部与内部的环境改变。在人类,大多数内分泌腺也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从而使体液调节成为神经调节的一环,相当于反射弧上效应器的重要反映,有的器官、组织虽然直接受神经支配,但当神经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释放出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由神经递质调节组织的生理功能,这种情况称为“神经体液调节”。(二)经络作用途径各类实验表明,经脉作用依赖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前者占主导地位,即以神经调节为主。机体内体液的运输有赖于血管、淋巴管等组织的协同作用,因此说经脉作用途径与是神经、血管、淋巴管等组织有关。(二)经络作用途径2.络脉的作用途径二、经络实质的几种主要观点与假说经络与神经系统相关经络与血管、淋巴相关第三平衡系统(神经、交感、经络、内分泌)经络与结缔组织相关从经络到自体检测与调控系统(筋膜系统)到筋膜学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原林数字人的数据2003年,中国,863计划第一军医大学获取数据:男:层厚0.2mm,数据量161GB

女:层厚0.2mm,数据量149GB虚拟人研究研究方法(2)全身重建

全身筋膜重建:

1、筋膜形成人体筋膜支架。

2、包绕人体除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所有功能组织器官。研究方法(4)重建过程结果(1)-躯干任、督二脉重建

结果(2)-

上肢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

结果(3)-

下肢足太阴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筋膜重建与经络走行对比分析6条主要经脉走行对比见表(单位:mm)-----------------------------------------------------------------国标经脉测量数值=======================================(LI)14.11.7-1.02.1-(SJ)-0.8-2.9-0.630(KI)18.810.2-7.9-5.72.5-6.76.5-5.61.190(GB)4.1--1.11.4-4.5-9.6-11.5-17.0(RN)0000000000(DU)0000000000-------------------------------------------------------------------------------筋膜与经络的解剖学对比筋膜系统所涉及的针灸问题对经络的认识对穴位的认识新穴位的发现---器官门穴位新的针灸器具的革新(得气针)针刺机制的探讨最大限度的牵拉结缔组织Seoul,KoreaKwang-SupSoh苏光燮经络管道

Primo(台盼蓝染色体染色)PrimovesselSysterm

凤汉系统小结经络现象(含经络实质)穴位功能与结构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针灸时效和量效复习思考题怎样理解经络的概念?循经感传有哪些特征?简述穴位的形态结构基础及其与针感的关系。

相关参考资料中国针灸针刺研究AcupunctureinMedicine第二节

穴位的功能与结构

穴位的功能与结构定义: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并散发于体表的部位,是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变化的感受点和反应点,也是针灸的施术部位。一、穴位的功能:穴位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感受刺激、反映病证(一)感受刺激穴位感受刺激的特点:1.穴位的适宜刺激: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刺激引起的能量变化最敏感,这种形式的刺激就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如一定频率的机械刺激是耳蜗毛细胞的适宜刺激;一定波长的电磁波是视网膜光感受细胞的适宜刺激。

组织学已证实,穴位区域的皮下及深部组织中有多种感受器,如痛觉、温度觉、触觉、压觉等感受器,分别接受不同能量形式的刺激,例如毫针的机械刺激、艾灸时的温度刺激、电针的电流刺激、磁穴疗法的磁场刺激、推拿按摩的触压刺激等。这些刺激对穴位都是适宜刺激。

穴位感受装置能将这些刺激通过换能转变为感受器电位或直接产生传入神经冲动,并产生酸、麻、胀、重等多种针刺感觉。

2.穴位的适应现象当某一恒定强度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虽然刺激仍然在继续作用,但感受器对刺激的敏感性会逐渐降低,发放冲动的频率逐渐减弱,感觉也随之减弱,这种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

适应是所有感受器的功能特点。可以分为快适应感受器和慢适应感受器。例如感受皮肤触觉的环层小体是快适应感受器;肌梭和关节囊等感受器属于慢适应感受器,对其施加刺激时,所产生的感受器电位可持续相当长时间,衰减得很慢。

穴位感受装置对刺激也存在适应现象,如单调重复的电脉冲刺激,容易使机体产生适应性,导致针刺效应降低,而频率、节律和振幅不断变化的复合脉冲波较难产生适应。穴位的适应也有快慢之分,例如穴位对电针刺激发生适应相对较快,对毫针的机械刺激发生适应相对较慢。

3.穴位的感觉阈:引起某种感觉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感受阈。作用于穴位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和一定的持续时间,才能引起穴位感受装置的兴奋,产生相应感觉。常用穴位刺激方法包括:手法运针、电针、艾灸、指压等,其强度以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为最佳。兴奋感受器的阈值比较:艾灸>手法运针>电针。

(二)反映病证机体在病理状态下,体表穴位具有反映病证的作用。脏腑器官疾病通过经络在体表某些穴位出现各种异常变化的现象,称为穴位病理反应。

1.穴位病理反应的形式(1)感觉异常:痛觉或者知热感异常;脏腑病变时相应经脉的井穴或原穴对热的敏感度发生变化,称为知热感度变化。正常人左右同名穴的知热感度基本对称,脏腑病变时则不对称,或升高或降低,失去平衡。(2)组织形态改变:脏腑病变时在某些穴位出现皮肤色泽改变如瘀点、白斑,或出现皮肤局部凹陷、隆起、丘疹、脱屑等,或在穴位皮下出现硬结、条索状反应物等。

(3)生物物理特性改变:例如皮肤温度和穴位电阻及导电量等的改变。2.穴位病理反应的基本规律:(1)穴位病理反应的主要部位:主要集中发生在背俞穴、募穴、原穴、郗穴,及其他特定穴和个别经外反应点(阿是穴),在耳廓则出现在与患病脏腑有联系的耳穴反应区。

(2)穴位病理反应与脏腑相关的相对特异性:胃病----胃俞;肝病----阳陵泉;肺及支气管疾病---肺俞、中府穴(肺经募穴);(3)穴位病理反应与脏腑疾病进程的关系:穴位的病理反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程长短关系密切。

3.穴位病理反应的临床应用:协助诊断、帮助选取治疗穴位(1)协助诊断疾病:①

穴位压痛诊断法:传染性肝炎在中都穴和耳穴肝区多有敏感点;胃病在足三里和梁丘穴出现敏感点;心脏和胸腔疾病的敏感点在郗门穴最显著;

②经穴触诊诊断法:通过循、摸等特定的手法在经络线上或其特定穴上寻找阳性反应物或反应点作为客观指标,来诊断经络脏腑疾病的诊断方法。诊察手法分为滑动法、按揉法、移动法和推动法。③

穴位异常现象诊断:是根据俞穴、募穴、下合穴、耳穴及阿是穴等处出现的异常现象协助诊断。

④耳穴诊断法:当人在患病时在耳廓上相应的耳穴部位就会产生各种病理反应,如变色、变形、丘疹、血管充血和脱屑等。(2)帮助选取治疗穴位:穴位的病理反应可以作为针灸取穴的一种依据。二、穴位的结构(一)穴位结构的解剖学特点1.穴位与神经:解剖学研究证实十二经穴与周围神经关系密切。2.穴位与血管:穴位与血管的关系密切,仅次于周围神经。

3.穴位与肌肉、肌腱:有统计资料表明,62.5%的穴位在肌肉分界处有神经干支进入的部位,符合古人认为“经脉伏行于分肉之间”的观点;还有37.5%的穴位则多位于肌肉、肌腱之中或其起止点上。4.穴位的立体构筑:穴位不是由一种组织构成,而是由多种组织构成,包括神经、血管、淋巴、肌肉、肌腱等构成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共同参与穴位的传导作用。(二)穴位形态结构组织学观察1.穴位组织形态学的一般特征:穴位区域主要可以看到血管、游离神经末梢及穴位深部的多种感受器等,与非穴位区比较,这些结构的分布比较集中。2.产生穴位针感的形态结构基础:

(1)穴位针感点的定位①针感点定位方法:常用的针感点标记法有:蓝点法、改良蓝点法、美蓝法、墨汁法等。前二者是根据铁离子—普鲁士蓝反应原理设计的,即铁离子遇到亚铁氰根会产生蓝色的亚铁氰化铁沉淀。②

穴位针感点的分布:穴位下针感点可存在于自身皮肤到骨膜的各层组织中,但大多数分布在深层的组织内。

(2)穴位针感点的感受器: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中所发生改变的结构和装置。穴位的感受器包括:血管、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或各种特殊感受器。①穴位所处环境与感受器种类的关系:在肌肉丰厚的穴位(合谷、内关等),肌梭密集分布并与手下感有关;

肌腱附近穴位(昆仑、曲泽等穴)中主要是环层小体;肌与肌腱接头部位的穴位(如承山穴)中心则以腱器官为主;头皮处穴位(百会、印堂等)中主要是游离神经末梢和包囊感受器;关节囊处的穴位(内外膝眼穴)则以露菲尼小体为主。

②针感性质与组织结构的关系:针刺→神经→麻感针刺→血管→痛感针刺→肌腱、骨膜→酸感

针刺→肌肉→酸胀感

(3)穴位下的肥大细胞:研究表明穴位下肥大细胞数量较非穴位处多,肥大细胞可以以脱颗粒的形式释放组胺、肝素、5-HT、缓激肽、P物质及血管活性肠肽(VIP)等。针刺对穴位肥大细胞数量和形态有一定影响。有研究者发现,针刺或电针可以使穴位局部以及同经线上远隔部位肥大细胞呈脱颗粒反应,释放出如组织胺等活性物质,发挥生理效应;

皮肤真皮深层SP样轴突末梢与肥大细胞形成触突联接→穴位受刺激后兴奋该穴位的神经末梢→一方面冲动直接传入中枢→产生针感→同时经轴突反射在轴突分支末梢释放SP→诱发邻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弥散到相邻节段的神经末梢→再次引起其兴奋传入→如此反复进行→形成外周神经末梢跨节段信号传递。该现象被认为是产生循经感传和经穴-脏腑相关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三、穴位针感的形成和传导(一)感受器电位及穴位针感1.感受器电位:感受器的共同点是具有换能作用,即把各种不同的能量转换为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能量转换先在感受器细胞内或者感觉神经末梢引起相应的电位变化,感受器细胞内的电位变化称为感受器电位,后者称为发生器电位。2.穴位针感的形成:针刺→穴位感受器装置→引起感受器的兴奋→神经冲动即针刺信号的形成→外周和中枢路径逐步传入到脑→针感(二)穴位针感的传导通路

1.针刺效应的外周传入通路和传入神经纤维类别(1)

外周传入通路:合谷→桡神经→传入、足三里→腓神经→传入、内关→正中神经→传入躯体神经的感觉纤维是针刺效应的传入通路、交感神经的部分纤维可能也参与针感传入冲动的传递(刺络放血疗法)。

(2)传入神经类别神经纤维分类:按照传导速度来分:A:(α、β、γ、δ)传导速度最快B:传导速度较快C:传导速度最慢按照纤维的粗细来分:I、II、III、IV类,分别相当于Aα、Aβ和Aγ、Aδ、C类。

针感和镇痛信号→中等粗细的II、III类纤维→中枢电针兴奋II、III类神经纤维为主;手法运针→III、IV类神经纤维→中枢→针感(酸、麻、胀、重感)2.穴位针感信号在中枢内的传导通路(1)脊髓上行通路①背索通路:与得气的维持有关,不是主要的针刺信号传导通路;②脊髓丘脑通路:穴位针刺信号进入脊髓后作用于背角细胞,主要经腹外侧索向上级中枢传递。(2)针感信号的脑内通路:针刺信号经脊髓上行入脑→丘脑换神经元→上行至大脑皮层→针感

3.针刺信号的外周传出通路(1)神经反射性通路:传出神经冲动→脊髓背外侧索下行至有关节段→对脊髓背角、中间外侧角及前角神经元发生作用→冲动沿相应的躯体运动神经或植物神经传至各自的效应器→功能活动的改变。(2)神经—体液通路:神经反射性通路引起内分泌腺体功能的变化→激素等分泌改变→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部→作用于相应的脏器和组织。(3)脊髓γ—传出系统:传出冲动沿躯体神经到达相应支配穴位下的肌梭→梭内肌收缩和肌电发放→局部的肌肉紧张四、穴位的效应装置(一)穴位效应装置的组织结构穴位效应与下列组织结构密切相关:1.肌梭中的梭内肌:接受脊髓γ—传出系统的冲动产生收缩和穴位肌电→穴位下局部肌纤维收缩→手下感(沉、紧、涩、滞ordan664@163.com2.穴位局部小血管:小血管壁上的交感传出纤维及其所支配的血管平滑肌可能是穴位的效应装置。(二)穴位效应的功能变化及产生机理穴位效应的功能改变包括穴位肌电和手下感、穴位电阻、电位、皮温等各种特征变化。

1、手下感和穴位肌电:手下感的形成主要由于梭内肌收缩引起。(1)穴位肌电的特点:针刺时由穴位处引导出的肌电信号称为穴位肌电。得气后穴位肌电多集中在低频段,如55Hz和165Hz附近,幅度在80-300μV。而肌肉主动收缩引起的肌电频率多为0-1000Hz之间,且幅度多高达100-300mV。

(2)针感、手下感与穴位肌电的关系:针感、手下感强烈时→穴位肌电明显;针感、手下感不明显→穴位肌电明显;得气的产生机理:针刺肌肉丰厚处的穴位时,引起梭内肌收缩产生肌电,其继发冲动传入中枢后形成针感,其局部的肌纤维收缩经针体传到针柄后引起捻针者的手下感。

2.穴位皮肤低电阻的形成(1)神经---皮脂腺(汗腺)说:交感神经兴奋→某些穴位皮脂腺和汗腺开口增大→穴位电阻低下、导电量增高(2)神经血管说:内脏病变时通过内脏—躯体自主神经反射→皮下小动脉的血管运动神经异常兴奋→血管收缩、该部位皮肤营养不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水肿、出血而形成半坏死层→电阻降低

(3)屏障障碍说:机体患病时,患病脏腑相应穴位的角化层变得很薄甚至消失→其颗粒层甚至棘层细胞暴露在外→失去高阻抗的屏障→外界可与人体的细胞、体液接触→形成了“良导点”。3.压痛点的形成:神经末梢微环境的改变(缺血、缺氧、张力变化)→压痛点形成;神经末梢本身的病理改变→形成痛觉敏感;4、穴位皮下硬结的形成:组织细胞的缺血、缺氧及变性、坏死→局部肌肉痉挛与紧张度亢进→皮下硬结(触发点)第二节穴位的结构与功能复习思考题目:1.穴位主要功能是什么?2.什么是穴位病理反应?其反应形式及特征有哪些?3.简述穴位的形态结构基础及其与针感的关系如何?第三节经络穴位与脏腑相关

一、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现象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在研究针刺麻醉和针灸治疗作用机制过程中,广泛地探讨了脏腑病理或生理改变在体表出现的某些特异性反应和刺激体表经脉或穴位对内脏功能的调整作用。脏腑病理或生理改变的

体表反应

1.压痛与硬结2.躯干和四肢体表皮肤电学性质变化3.耳廓皮肤导电量变化4.牵涉痛(referredpain)二、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

发生机理针灸现代研究成果表明,针感和针刺效应的产生有赖于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针灸作用与神经—体液—免疫网络调控密切相关,这可能是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的物质基础。(一)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的

神经节段机制神经系统节段性支配(segmentalinnervation),在具有链状神经系统的低级动物就已显示出分节的形态结构。在高等动物(脊椎动物)及人类,由于进化发展虽然出现了四肢,形成异形体节,但在胚胎期,其分节结构仍较明显。人类脊神经或脑神经的分布,还都保存着不同程度节段性支配的特征。

1.神经节段分布的形成

图2-6

第4星期人胚侧面观△示上肢芽,↑示下肢芽,

×示上肢芽的相应节段神经,○示下肢芽的相应节段神经图2-7

第7星期人胚正面观(示皮节及其神经分布)躯体-内脏联系

人类的躯体神经节段Inmman和Saunders绘制的皮节、肌节、骨节大鼠皮节图

躯体传入与内脏传入在脊髓背角感觉神经元上的汇聚(牵涉痛机制)躯体传入活动对内脏传入的相互抑制作用(镇痛效应原理)躯体传入活动对内脏传出的调控(针灸治病原理)躯体传入与内脏传入脊髓躯体-内脏传入汇聚神经元躯体与不同内脏传入在脊髓T12节段神经元上的汇聚躯体传入与内脏传入在脊髓的汇聚

异位夹皮刺激能明显抑制对直-结肠扩张刺激激活的脊髓背角神经元躯体传入抑制内脏传入脊髓背角神经元对皮肤感受野伤害性刺激反应可被膀胱扩张刺激所抑制内脏传入对躯体传入的抑制

内脏病理性传入可引起体表同节段皮节出现牵涉痛;来自躯体的传入活动不但对内脏的传入在脊髓水平有明确的抑制作用,从而可以缓解内脏病理状态下的疼痛症状;同时这种传入也能明确抑制内脏的运动反应,从而可以治疗内脏疾病;这种作用又称为躯体-交感反射,或躯体-内脏反射。躯体传入抑制内脏运动胃运动可被躯体同神经节段部位的皮肤刺激发生抑制,其它节段无效;这种效应也存在于脊髓动物。躯体-内脏反射抑制

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就此评价:“揭示了人体体表反应与内脏器官变化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的秘密”;“堪称中国在生理学方面的一大发现”。李约瑟博士评价2.体表神经节段性分布(1)肌肉神经节段性分布(2)皮肤神经节段性分布神经节段性分布及周围支分布(背侧)神经节段性分布及周围支分布(腹侧)三叉神经皮支的周围分布3、内脏器官神经节段性分布

(1)内脏器官自主神经传出纤维节段性分布(2)内脏感觉及其传入神经4.神经节段支配与内脏性牵涉痛

(1)内脏性牵涉痛(2)内脏性牵涉痛产生部位的一些规律内脏牵涉痛的部位(3)内脏牵涉痛形成机制

图2-16

内脏和躯体的传入纤维聚合投射于相同区域

心绞痛放射性疼痛带与心经经脉分布对比心经肺经牵涉痛带与心经循行线完全一致

心脏牵涉痛的反射途径5.神经节段支配与经穴功能主治

(1)躯干腹、背侧经穴排列趋神经性现象(2)穴位功能主治与神经节段支配相关规律(二)经脉、穴位和脏腑传入信息在各级中枢汇聚1.穴区和相关内脏传入纤维在脊髓交汇和重叠2.体表和相关内脏传入纤维在同一神经元汇聚3.体表和内脏传入纤维在脑干汇聚4.下丘脑在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中的作用5.内脏痛与针刺经脉穴位传入信号在大脑皮质汇聚(三)自主神经系统在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中的作用(四)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体液途径

针灸作用基本特点

良性、双向性整体性、综合性功能性、早期性

第四节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

针灸刺激是一种非特异性刺激,通过激发或诱导体内固有的调节系统功能,使失调、紊乱的生理生化过程恢复正常。针灸效应并不是针灸刺激直接产生的,而是通过体内介导的固有调节系统所产生,因此,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

重点、难点提示:1.针灸的双向调节作用2.针灸的整体调节作用3.针灸的品质调节作用4.针灸的自限调节作用5.针灸时效过程6.机能状态对针灸效应的影响7.腧穴功能特异性对针灸效应的影响8.人体节律与针灸施治时间对针灸效应的影响9.针灸刺激参数对针灸效应的影响10.不同针具对针灸效应的影响

一、针灸治病的基本特点

针灸作用是指针灸刺激对机体生理、病理过程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体内引起的反应。针灸刺激是一种非特异性刺激,通过激发或诱导体内固有的调节系统功能,使失调、紊乱的生理生化过程恢复正常。因此针灸效应并不是针灸刺激直接产生,而是通过体内介导的固有调节系统所产生,这就决定了针灸作用是调节作用,并具有以下特点。

(一)双向调节

针灸的双向调节特点是指针灸穴位能产生兴奋或抑制双重效应。当适宜的针灸刺激作用于机体,其效应总是使偏离正常生理状态的生理生化功能朝着正常生理状态方向发展转化,使紊乱的功能恢复正常。即在机体功能状态低下时,针灸可使之增强;功能状态亢进时又可使之降低,但对正常生理功能无明显影响(表6-1)。针灸的双向调节特点,是针灸疗法无毒副反应的根本原因。

表6-1针灸双向调节效应生理量病理状态针灸效应心率心动过速减慢心率心动过缓增加心率胃运动胃动过速胃运动减慢胃动过缓胃运动加快肠运动肠运动亢进肠运动减弱肠运动减弱肠运动增强膀胱张力紧张性膀胱膀胱张力下降弛缓性膀胱膀胱张力增加血糖高血糖血糖下降低血糖血糖升高血压高血压血压下降低血压血压升高眼压高眼压眼压下降低眼压眼压升高皮层兴奋性嗜睡皮层兴奋性升高失眠皮层兴奋性下降(二)整体调节

针灸的整体调节特点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针灸穴位可在不同水平上同时对多个器官、系统功能产生影响(图6-1a);二是指针灸对某一器官功能的调节作用,是通过该器官所属系统甚至全身各系统功能的综合调节而实现的(图6-1b)。针灸对机体各系统、各器官功能几乎均能发挥多环节、多水平、多途径的综合调节作用。针灸的整体调节特点是针灸具有广泛适应症的基本原因。

1a.针刺麻醉

产生镇痛效应增强机体相关调节机能,减少术中对生理功能的干扰调节免疫,促进术后恢复

针灸调整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

调整胃肠动力调整胃酸分泌保护胃肠粘膜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2b.(三)品质调节

针灸的品质调节特点是指针灸具有提高体内各调节系统品质(调节系统品质是量度调节系统调节能力大小的一个参量),增强自身调节能力以维持各生理生化参量稳定的作用。机体内存在着一系列维持内环境各生理生化参量相对稳定的复杂调节系统,主要是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能对各种影响内环境稳定的干扰作出主动的调节反应以维持内环境稳定。针灸正是通过激发或诱导体内这些调节系统,调动体内固有的调节潜力,提高其调节品质,增强其调节能力,从而产生双向调节效应、整体调节效应和自限调节效应,使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恢复正常。从针灸刺激到针灸效应,两者不是直接联系,其中由体内各种调节系统介导(图6-2)。

图6-3针灸整体调节示意图针灸刺激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针灸效应双向调节效应整体调节效应自限性调节系统

针灸的这一品质调节作用揭示了针灸对偏离正常态的紊乱生理功能呈现双向调节效应,而对正常态生理功能无明显影响这一现象的深层次答案:即针灸对正常态生理功能无影响,并不是对正常态机体功能无作用。无论对机体正常态或病理态,针灸都提高了体内调节系统的调节品质,增强了调节能力,但对不同机体状态表现不同。对病理态呈现双向调节作用(治病作用),而对正常态呈现防病保健作用,表现为对随后受到的干扰因素(致病因素)引起的机体功能紊乱偏离度显著减少。经常针灸足三里穴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防病能力就是针灸品质调节作用的体现。针灸的品质调节作用可以从以下实验中说明:

应用控制理论中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方法对针刺影响狗的血压调节系统品质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针刺改善血压调节系统的动态特性,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和系统稳定性,加快了系统响应速度,使外界干扰引起的血压波动很快被消除,血压振荡能较快消失。这一结果也很好地说明了针麻手术中的血压能够比药麻维持更平稳的现象。针灸的品质调节作用是针灸防病保健作用的内在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临床意义,是一块待开垦的新领域,对中医中药学科研究也有启发作用。

(四)自限调节

针灸的自限性调节特点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针灸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只能在生理调节范围内发挥作用;一是指针灸的调节能力必须依赖于有关组织结构的完整与潜在的机能储备。因为针灸治病的机理是通过激发或诱导机体内源性调节系统的功能,使失调、紊乱的生理生化过程恢复正常,这在本质上就是生理调节,这就决定了针灸作用具有以上的自限性。如针刺麻醉中的镇痛不全,这是针刺镇痛的固有“本性”。又如对某些机能衰竭或组织结构发生不可逆损害,或某些物质缺乏的病人,针灸就难以奏效。了解针灸调节的自限性,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针灸的适应症与合理应用针灸疗法,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研究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对于了解针灸治病的机理,掌握针灸治病的规律,为合理认识和应用针灸疗法、提高针灸疗效、指导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针灸时效关系

针灸效应的发生和发展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并随时间变化而呈现一定的规律。针灸效应与时间的这种关系称为针灸时效关系。用直角坐标表示针灸时效的关系称为时效曲线,如图6-3所示。了解针灸时效关系对于临床针灸的一次治疗时间长短、二次治疗之间的时间间隔、疗程时间长短和疗程间隔等的确定都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实验研究同样非常重要。图6-4针灸时效曲线示意图潜伏期效应期后效应期针灸撤针

从图可看出,可将针灸效应的发生、发展过程划分为潜伏期、效应期、后效应期三个阶段。不同的针灸效应,其时效曲线的特征参数可能不同,即各期的持续时间、效应的强度和方向不同,但其曲线形态却是一致的,即都呈现这三期的变化。

一、潜伏期:指从针灸刺激开始到针灸疗效出现的这段时间间隔。在这段时间内,针灸刺激信号在体内进行传导,激发、整合各种功能活动,为针效显现从量上逐渐积累。由于不同器官组织对针灸刺激的反应速度不同,不同性质病理过程也制约着针效显现的速度,因此不同针灸效应的产生有迅速和缓慢之分。潜伏期短的,称为速发型效应,一般以秒、分计算,如针灸对胃肠运动效应的潜伏期仅几分钟,针刺镇痛效应的潜伏期大约20~30分钟;潜伏期长的,称为迟发型效应,一般以数小时、数日等计算,如针刺促肝脏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潜伏期约6天。了解某种效应的潜伏期,对于我们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效应期:指针灸疗效开始出现到停止针灸刺激的这段时间间隔。在这段时间内,一方面,针灸刺激在体内发挥着最大的调动能力,针灸效应仍在不断积累并维持稳定在一个高水平;一方面,随着针灸刺激的延长,对抗针灸效应的针灸耐受也随着产生和增强。由于针效反应系统和病变性质不同,效应的强度和方向不同;同时,由于不同针灸效应和个体的针灸耐受机制启动速度和强度不同,针灸耐受效应产生时间和强度不同。在这段时间内,两种相互拮抗的效应互相作用,针灸效应将开始减弱,这就决定了效应期有一定的持续时间。了解某种效应的效应期长短和开始发生针刺耐受的时间,对于合理制定临床治疗方案、防止针刺耐受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确定一次针灸施治的最长时间或多次连续针灸施治的最长时间等。

三、后效应期:指从停止针灸刺激到针灸疗效消失的时间间隔。产生这种效应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停止了针灸刺激。针刺镇痛有非常显著的后效应。对白陶土、鹿角菜制造的足底炎症模型大鼠电针30分钟,其镇痛后效应可达90分钟之久。针刺镇痛后效应还与针刺间隔时间有关,如采用2Hz的跨皮电刺激大鼠“三阴交”穴和“足三里”穴,针刺的间隔时间不同,其针刺镇痛后效应也不同(表6-2)。根据现已揭示的针刺镇痛机制,这种后效应的缓慢变化过程与电针激活了脑内PAG-中缝背核-伏隔核-杏仁核-缰核-PAG正反馈回路有关,使该环路进入循环工作状态,从而使镇痛效应能维持一段时间。了解不同针灸效应的后效应期,对于临床合理制定两次针灸间隔和疗程间隔有重要临床意义。

表6-2针刺间隔时间与针刺镇痛后效应

针刺间隔时间针刺镇痛后效应每2天电针1次,每次30分钟,共5次电针后30分钟镇痛后效应逐渐减弱每4天电针1次,每次30分钟,共5次电针后30分钟镇痛后效应稳定每7天电针1次,每次30分钟,共3次电针后镇痛后效应逐渐增强三、针灸作用的影响因素

由于针灸效应是由体内固有调节系统发挥调节功能所产生,因此在实施针灸疗法过程中必然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这些

影响针灸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机体的机能状态、腧穴功能相对特异性、针灸刺激参数、时间因素、施术针具等。(一)不同机能状态对针灸效应的影响

机体的机能状态主要指机体的病理状态、个体生理特点、心理因素。针灸临床要求辨证施针,就是分析患者机能状态,以便有的放矢,治疗个体化,提高疗效。针灸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机体的机能状态是影响针灸作用的内在因素和决定因素,这种影响表现在机体不同的病理状态、个体生理特点、心理因素,对针灸刺激的反应敏感性和效应方向不同。

1.病理状态与针灸效应

在病理状态即机体功能偏离正常生理状态下,这时针灸具有促进其恢复正常状态的作用。即对亢进的机能状态,针刺呈现的是抑制效应;而对于低下的机能状态,则呈现兴奋效应。临床上针刺内关,对心动过缓者有增加心率的作用,对心动过速者有降低心率的作用,就是一个常见的例子(表6-1、6-3)

表5-3不同病理状态的针灸效应

观察指标病理状态针灸方法针灸效应肾脏泌尿功能给家兔注射30%葡萄糖溶液引起多尿状态耳针刺激“肾区”及“膀胱区”抑制肾脏泌尿给家兔注射垂体后叶素引起少尿耳针刺激“肾区”及“膀胱区”增加肾脏泌尿膀胱收缩功能紧张性膀胱排尿障碍患者针刺中极、横骨等穴膀胱内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松弛性膀胱排尿障碍患者针刺中极、横骨等穴膀胱内压上升膀胱收缩功能膀胱处于高紧张状态的家兔针刺双侧“委中”穴膀胱松弛膀胱处于低紧张状态的家兔针刺双侧“委中”穴膀胱收缩

此外,给犬分别注射胰岛素造成低血糖状态和注射肾上腺素造成高血糖状态,在相同穴位施以同样参数的电针,结果使高血糖者血糖降低,而低血糖者血糖升高。图6-5示电针对家兔血糖耐量曲线的影响,比较两图可以看到,在糖负荷后,有血糖水平剧烈升高反应的动物,电针刺激可使其反应削平,在血糖水平上升不剧烈的动物,电针刺激可使其稍有上升。

图6-5电针对血糖耐量曲线的影响示意图

对健康成人分别注射溴化钠以抑制中枢神经,注射咖啡因以兴奋中枢神经,结果发现,前者的白细胞吞噬能力下降,后者则上升,此时如针刺内关穴,针后前者上升而后者下降。给健康人分别服用三溴片及咖啡因以改变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使机体固有的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能力有所升降后,再针刺内关穴,观察对网状内皮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结果如图5-5所示,原来吞噬能力增高者针刺使之下降,原来吞噬能力降低者针刺可使之上升。

血糖含量(mmol)血糖含量(mmol)11109875.64.5115.64.500.5123(时间)00.5123(时间)图5-5中枢神经功能变化时针刺对网状内皮细胞吞噬功能影响示意图

吞噬提高百分率(﹪)内服三溴片对照组内服三溴片针刺组内服咖啡因对照组内服咖啡因针刺组

临床观察表明,针灸疗效还与中医辨证分型密切相关,如表6-4所示。

疾病或针麻术针灸方法针灸效应支气管哮喘针灸表证型有效率高达90﹪,里证型有效率仅为25﹪高血压电针阳虚型血压下降居多,阴虚型血压下降较少遗尿证耳压疗法肺脾气虚型疗效优于下焦虚寒型青光眼手术针麻虚寒型效果最好,虚热型次之,实热型最差行子宫全切除术针麻肾阳虚型患者效果优于肾阴虚型胃大部切除术针麻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效果优于肝气犯胃型甲状腺手术针麻阳虚型效果优于阴虚型2.体生理特点与针灸效应

个体生理特点是指正常机体在接受针灸刺激时,由于其体质、年龄、性别、种族等的不同,对针灸的反应也不同。不同的个体生理特点,即个体差异,是影响针灸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1)不同个体“循经感传”的差异:针灸得气、循经感传、气至病所,是针灸取得疗效的三大关键环节,其中循经感传是影响针灸效应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上,个体差异表现得尤为突出。研究表明,人群中显性感传出现率仅20﹪左右,且其中显著程度亦有较大的个体差异,而循经感传出现与否及感传显著程度又是决定针效优劣的主要因素之一。(2)不同个体针麻效果差异。如对15例双侧青光眼患者的先后两次虹膜嵌入巩膜术中,将影响针麻效果的各种因素作了同体对照观察,发现个体差异对针麻效果影响大于穴位和刺激方法的作用(表6-5)。针麻效果术前预测研究表明,凡耐痛阈高的个体、皮肤对电刺激敏感性较差的个体以及耐针(即对针刺耐受性强)的个体,针麻效果较好。

表5-5不同类型受试者针麻效果比较

(3)不同个体电针镇痛的效应差异。对168例大鼠用100HZ电针进行30分钟的电刺激,按痛阈升高百分数分组,应用聚类分析法处理,分出电针镇痛高效大鼠(78只)与低效大鼠(90只)。其中53只大鼠在相隔24-48小时后,再电针一次,针效的优劣有较好的重复性。进一步研究显示,针效优劣与其中枢释放CCK-8的量有关。低效鼠CCK-8神经元对电针反应快,释放量大;而高效鼠CCK-8神经元对电针反应慢,释放量小。

个体生理特点类型

针麻效果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均不敏感型针麻优良率为37.0%副交感神经敏感型针麻优良率为28.6%交感神经敏感型针麻优良率为16.0%混合敏感型针麻优良率为9.0%3.心理因素与针灸作用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生理功能、病理反应均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如:人发怒时,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胃肠运动减弱、瞳孔扩大、RBC增多、血糖增高、呼吸加深加快、肌紧张、肌肉运动增强;人紧张时,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等分泌增加。现代心理生物学研究表明,作为神经内分泌系统轴心的下丘脑——垂体——靶腺激素系统是心理因素影响躯体生理病理过程的解剖学基础。此外心理因素还可以通过影响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影响内脏功能和免疫功能。针灸是通过激发机体固有的生理调节系统功能,产生针灸调整效应,因此针灸效应也必然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图6-7)。

心里状态针灸刺激生理调节系统功能针灸效应(1)情绪对针灸效应的影响: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在心理中所产生的体验和伴随的心身变化。属于心理现象之一。实验证明:情绪紧张者进入手术室后,血浆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升高,在针麻手术中痛反应大,如血压、脉搏、皮肤电波动等生理指标变化大;皱眉、呻吟、呼叫等情绪反应强烈,针麻效果较差。相反,情绪安定时,循经感传显著程度可以提高,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也较稳定,因而针灸效应大为提高。所以通过控制情绪,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针灸效应。在临床上,有的患者虽明确地诉痛,但并不带有烦躁不安等强烈情绪色彩,此类患者的针刺镇痛效果较好。(2)暗示对针灸效应的影响:采用安慰针加语言引导并结合示波器显示针刺刺激波形的暗示方法,观察对照针刺、暗示、针刺结合暗示各组的镇痛效果,结果表明,针刺结合暗示组镇痛效果最好,针刺组次之,暗示组再次之。说明暗示对针灸效应有一定的影响。(3)心理因素对针灸效应影响的地位:在心理因素对针灸效应影响的认识上,必须纠正两种片面的看法。一是认为针灸疗效主要是心理作用,这已被大量临床事实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所否认;另一种则认为在针灸治病中,心理因素是无足轻重的,因而不注重控制患者情绪和调动患者积极性,也是不正确的。事实上,针灸效应主要是一个生理过程,而心理状态与生理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心理因素是影响针灸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正确认识心理因素在影响针灸效应方面的作用,并加以适当的控制和利用,无疑可以提高针灸的临床疗效。4.得气与针灸效应的差异

得气是指针刺人体腧穴后,受针者所产生的酸、麻、胀、重的主观感觉和施针者手下的沉紧感。得气是体内自身调节能力被激发的一种外在体现,是外部针灸刺激与机体反应性的综合表现。得气与否与机体的机能状态及针灸效应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得气的产生是衡量针刺穴位是否到位的一个标志,也是预测能否取得针效的一个临床标志。得气与否及得气感的强弱常与针刺疗效密切相关,并可据此初步判断患者体质强弱,疾病的轻重及预后。例如临床观察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患者,针感显著者,患肢肌力可提高1~2级;无针感或针感差者,患肢肌力提高不明显。在600多人次的实验中,逐一分析了29个针麻常用穴位得气与镇痛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针刺得气感较强的穴位,其镇痛效果较明显;得气感较弱的穴位,镇痛效果较差。若用局部麻醉剂普鲁卡因封闭穴位,使得气感不明显或缺失时,针刺镇痛效果则明显减弱。但是得气并不是获得针灸效应的绝对标准。如:对94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测中,针刺内关穴后,得气与否对心功能参数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有些针法的酸、麻、胀、重得气感不明显,如浮针、腕踝针,而针灸疗效却较好。因此正确认识得气,在临床上一方面要求施术者提高针刺操作技术,提高疗效,另一方面应具体针法具体分析,不可盲目追求酸、麻、胀、重的得气感。(二)腧穴功能相对特异性对针灸效应的影响

腧穴功能相对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穴位与穴位之间在对组织器官的功能作用范围和强度上存在程度差异。由于每个穴位都有自己相对敏感的“靶”器官系统,刺激某一穴位通常只对它的“靶”器官系统发生较明显影响,故表现出腧穴功能相对特异性。包括穴位与非穴位的针灸效应差异、不同穴位的针灸效应差异和不同穴位之间的协同和拮抗作用。1.穴位与非穴位差异:腧穴功能相对特异性首先表现为穴位与非穴位的针灸效应差异。临床和实验均证明,针灸穴位作用明显,针灸非穴位大多作用不明显或无作用。(1)针刺促白细胞吞噬能力(表6-6)

观察指标针刺部位针灸效应针刺前针刺后白细胞吞噬指数足三里穴1.743.67非穴位点1.621.50吞噬能力足三里穴48.16﹪71.25﹪非穴位点49.44﹪47.11﹪(2)针灸调节膀胱内压(表6-7)

观察指标观察对象针刺部位针灸效应膀胱内压给猫膀胱内充以等渗温氯化钠溶液50ml后针刺“次髎”穴膀胱内压升高针刺非穴位点(“次髎”穴向旁开1㎝处)不能使膀胱内压升高膀胱内压及下丘脑后部和延髓网状结构单位放电家兔针刺“膀胱俞”穴膀胱收缩;使下丘脑后部和延髓网状结构兴奋型单位放电增加,抑制型单位放电减少。针1011次膀胱内压升高有效率达97.82﹪针刺非穴区针刺非穴对照组1011次,膀胱内压升高有效率仅1.50﹪。(3)针刺提高痛阈采用辐射热刺激家兔鼻部引起甩头反应作为痛反应的时间阈值,手法捻针针刺“合谷”穴和非穴区,结果表明针刺动物“合谷”穴与非穴点镇痛效应有明显不同(图6-8)。

上述结果表明,针灸穴位所引起的效应比针灸非穴位明显而持久,所以要提高疗效,应注意取准穴位。

痛反应时(秒)24201612842对照无穴区合谷留针出针时间无穴区进针合谷进针出针2.不同穴位的效应差异

每个穴位都有自己的较敏感“靶”器官系统。刺激某一穴位通常只对它的“靶”器官系统发生较明显影响。一般来说,穴位针刺效应与其所属经脉的络属规律有一定对应关系,本经穴位对其所属脏腑器官的影响较异经明显,即所谓“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表6-8、表6-9)。

病理状态观察指标取穴针灸效应用弗氏完全佐剂注射于大鼠踝关节周围组织,造成类似急性关节炎的局部红、肿、热(皮温升高)、痛(对机械刺激敏感)的模型电针对脊髓背角神经元电刺激诱发放电的抑制病变局部取穴的“太溪”和“商丘”针效最好邻近取穴的“昆仑”、“丘墟”、“绝骨”和循经取穴的“阴陵泉”、“阳陵泉”等穴针效较差远道取穴的“外关”、“曲池”等穴没有针效给犬注射毒毛花苷K或G造成房室传导阻滞和心率不齐针刺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和心率不齐效果心包经“内关”穴可使房室传导阻滞和心率不齐完全消失肾经“交信”穴效果较差表6-9针刺“胃俞”等穴位对刺激猫内脏大神经引起皮质诱发电位抑制的影响

穴名神经支配所属节段针刺效应总例数抑制部分抑制不抑制胃俞胸神经T12,L1217028足三里腓总神经(坐骨神经)L51217332内关前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T1,C6~C8104317陷谷腓浅神经L558013太冲腓浅神经L52406膈俞胸神经T7,T8231116髀关股神经L1,L20235肩部三角肌腋神经C5,C6441826

3.穴位之间的协同和拮抗作用

由于穴位的特异性仅具有相对的意义,也就是说,不同穴位的“靶”器官系统常互相重叠。因此,刺激某些不同穴位,可对它们的共同“靶”器官系统发生影响,其影响的性质和程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从而表现为穴位之间的协同和拮抗作用。以油脂灌胃造成小鼠减弱的胃肠推进运动功能,观察针刺“内关”、“足三里”、“脾俞”三个穴位的单穴、两穴组合、三穴组合共七种情况的针灸效应,结果见表6-10。穴位之间的这种协同或拮抗作用,提示我们在配穴处方时须注意穴位的主治功能,合理取穴、配穴,增强针灸疗效。

分组针刺取穴针灸效应单穴组单刺三个穴位的任何一个穴位均不能改善已减弱的小鼠胃肠推进功能两穴组同时针刺“内关”与“脾俞”对小鼠胃肠推进功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呈现穴位协同效应三穴组同时针刺“内关”、“足三里”、“脾俞”原来的协同效应被“足三里”穴所拮抗(三)不同针灸参数对针灸效应的影响

针灸作为一种物理刺激疗法,其治疗效应必然与它的刺激量密切相关,针灸刺激量可用刺激参数来描述。不同的针灸刺激参数刺激穴位后,针下的多种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引起多类不同的传入冲动,从而产生不同的效应。

1.不同针刺参数与针灸效应(1)针刺术式不同,诱发皮神经和肌神经中传入冲动纤维类别不同(表6-11)。针刺术式可引起兴奋的神经类别提插兴奋皮神经中A类纤维的a、β、δ三类纤维,兴奋肌神经Ⅰ、Ⅱ、Ⅲ类纤维,兴奋Ⅳ类纤维的机会约占实验次数的1/2捻转兴奋皮神经中A类纤维的a、β、δ三类纤维和C类纤维,兴奋肌神经Ⅰ、Ⅱ、Ⅲ、Ⅳ类纤维摇针兴奋皮神经中A类纤维的a、β、δ三类纤维,兴奋肌神经Ⅰ、Ⅱ、Ⅲ类纤维,兴奋Ⅳ类纤维的机会约占实验次数的1/2刮针兴奋皮神经中A类纤维的a、β、δ三类纤维弹针兴奋皮神经中A类纤维的a、β、δ三类纤维叩针兴奋皮神经中A类纤维的a、β、δ三类纤维和C类纤维

(2)针刺术式不同,感受器兴奋发放的编码信息不同。图6-8所示内膝眼穴慢适应感受器(持续压迫感受或不同感受野放电反应可有规律地持续10秒以上,SAR)和时相型感受器(对压迫的反应变化较快,一般只持续数秒钟,PR)对提插捻转、单纯提插、单纯捻转三种不同手法针刺的反应型式,由图可见,提插捻转时SAR的发放频度高峰主要在16,15,8,9,频度谱呈多峰型;PR高峰在1.2;单纯提插时,SAR高峰在4,5,14,频度谱呈双峰型,PR高峰在1.0;单纯捻转的SAR高峰在0,1,2与单纯提插比较高峰明显右移,PR高峰则突出于0。穴位同一感受器或不同感受器对不同针法发放的频度谱表明,不同的针法有不同的编码信息传入到中枢神经系统。

30201004030201007060504030201000510152005101520

SARcPR

横坐标示每次针刺的发放数,纵坐标示该发放数出现的频度(﹪)(a)提插捻转手法(b)提插手法(c)捻转手法ba(3)提插捻转对内脏器官的影响(表6-12):

观察指标不同术式针灸效应家兔心脏单相动作电位捻转术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