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集权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解决中央与地方矛盾)
2、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演变
(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3、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解决人事任免的问题)
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第一目,完成下列表格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朝代地方制度对中央集权的影响结论西汉汉初:武帝:唐
宋元郡国并行制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削弱中央权力刘邦建汉后确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有何异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最终是怎样解决的?⑴异同:秦郡县制;汉郡国并行制度(2)影响:出现王国问题,分裂割据(3)解决:①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探究一:西汉初年的分权与集权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汉武帝刘彻汉景帝汉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推恩令”——瓦解王国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第一目,完成下列表格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朝代地方制度对中央集权的影响结论西汉汉初:武帝:唐
宋元郡国并行制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削弱中央权力节度使,发展为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唐设置节度使安史之乱藩镇割据节度使拥兵自重中央集权削弱唐玄宗广设藩镇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继续发展探究二:阅读教材P12《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唐朝节度使享有哪些权力?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第一目,完成下列表格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朝代地方制度对中央集权的影响结论西汉汉初:武帝:唐
宋元郡国并行制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削弱中央权力节度使,发展为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军事:收兵权建禁军政治:派文官设通判经济:掌控赋税加强中央集权;但导致一低二积三冗,必修1第一单元第3课探究三:宋朝中央集权强化的背景、措施、结果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宰相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1、背景:宋朝建立,吸取藩镇割据教训2、措施兵:权:钱:杯酒释兵权抽调精兵充实中央禁军文臣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中央掌控地方财权(转运使)3、结果:利:改变了长期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弊:造成:一低”“二积”“三冗”后患探究三:宋朝中央集权强化的背景、措施、结果1.(2014·北京文综·14)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D.施行将兵法
【解析】“为扭转这一局面”即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宋初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有利于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宋初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君主专制加强,故B项错误;设枢密院,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君主专制加强,故C项错误;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施行将兵法,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A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第一目,完成下列表格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朝代地方制度对中央集权的影响结论西汉汉初:武帝:唐
宋元郡国并行制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削弱中央权力节度使,发展为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军事:收兵权建禁军政治:派文官设通判经济:掌控赋税加强中央集权;但导致三冗,积贫积弱行省制宣慰司宣政院辖地加强中央集权必修1第一单元第3课探究四:元朝中央集权的巩固的措施蒙古帝国图元与北宋疆域比较图
疆域问题?
民族问题?
前车之鉴?怎么办?材料1:教材P13《元朝行省图》。材料2:《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⑴根据材料和书本知识回答,元朝为什么要实行行省制度?该制度有哪些重要规定?①历史原因:吸取北宋过分集权导致国家积贫积弱的教训.②现实原因: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重要规定:①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辖②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驶权力收到中央的节制;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③设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地区④设宣政院管理西藏。阅读材料,思考行省制相关问题。(2)观察图示,指出元朝管辖今天江苏、西藏、北京、东北三省、蒙古、广东地区的行政机构名称。①江苏:江浙行省②西藏:
宣政院③北京:中书省④东三省:辽阳行省⑤蒙古:岭北行省广东:江西行省3.(2011·海南单科·4)《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
)A.岭北行省B.辽阳行省
C.甘肃行省D.云南行省4.“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B.中书省
C.理藩院D.行中书省2.(2010·上海单科·10)元朝为加强中央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分别设置了(
)A.中书省、伊犁将军B.宣政院、中书省C.伊犁将军、澎湖巡检司D.宣政院、澎湖巡检司DBA材料3: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阅读材料,思考行省制相关问题。(3)根据材料和书本知识回答,元朝行省制度有何意义?①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主辅结合,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管辖②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③是自秦开创郡县制以来,地方行政体制的又一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第一目,完成下列表格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朝代地方制度对中央集权的影响结论西汉汉初:武帝:唐
宋元郡国并行制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削弱中央权力节度使,发展为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军事:收兵权建禁军政治:派文官设通判经济:掌控赋税加强中央集权;但导致三冗,积贫积弱行省制1、存在矛盾:中央与地方2、发展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宣慰司宣政院辖地加强中央集权地方行政沿袭与变化:秦(郡·县)
汉初(郡·国)汉中后期(州·郡·县)隋(州·县)唐(道·州·县)
北宋(路·州·县)
清(省·府·州·县)
元(省·路·府·州·县)5.(2015·上海单科·9)“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行政管理体制(
)A.隋朝B.唐朝
C.北宋D.元朝6.(2015·浙江文综·15)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
)A.汉代益州郡B.唐代扬州
C.宋代扬州D.元代顺宁府DD7.(2014·山东文综·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8.(2014·四川文综·4)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表1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
州
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BC9.(2013·北京文综·13)读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在②颁布推恩令B.北魏孝文帝从③迁都到②C.②和④先后是两宋的都城D.明太祖在①废除了丞相制度
【解析】本题是图片题,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根据选项提到的四个朝代。依据所学知识,结合地图判断图中四个地名分别是①长安(西汉都城)、②开封(北宋都城)、③大都(元都城),④杭州(南宋都城)。西汉的都城在长安,A项说法错误;孝文帝迁都是从平成迁至洛阳,B项错误;明朝建国之初都城在南京,D错误。因此正确答案选C。C10.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制是为了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B11.(2011·江苏单科·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B古代的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比较
比较点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不同点盛行的时代不同和中央政府关系不同作用和影响不同相同点奴隶社会(西周)几乎整个封建时代元朝侯国相对独立,权力地位世袭中央政府下属行政机构,郡守县令皇帝任免是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一定时期产生过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不仅在当时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①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②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③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自主学习2:阅读教材第二目,完成下列表格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朝代中央官制对君主专制的影响结论西汉汉初:武帝:隋唐
宋元加强君权威胁君权丞相位高权重中外朝制度 窦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丞相议之,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景帝默然而止。──司马迁《史记》卷五七《周勃附子亚夫传》上述材料说明汉初丞相地位如何,有何影响?丞相位高权重,国家大政要先听丞相意见。威胁皇权。
问题:探究五:汉朝中央官制的改革的背景及内容皇帝尚书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九卿
中朝外朝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汉:中外朝制度自主学习2:阅读教材第二目,完成下列表格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朝代中央官制对君主专制的影响结论西汉汉初:武帝:隋唐
宋元加强君权威胁君权丞相位高权重中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加强君权必修1第一单元第3课小农经济探究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的作用特点:相权一分为三12.(2010·福建文综·14)《朱子语类》云:“唐事,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体现三省分权制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B执行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礼仪、科举军政刑狱国家的工程建设等政事堂草拟审议尚书省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户籍、土地、赋税13.(2013·江苏单科·3)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A材料《资治通鉴》192卷中,记载唐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结合材料书本内容,指出三省六部制的作用。①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监督制约,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②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③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体制成熟)。自主学习2:阅读教材第二目,完成下列表格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朝代中央官制对君主专制的影响结论西汉汉初:武帝:隋唐
宋元加强君权威胁君权丞相位高权重重用侍从、秘书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加强君权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二府三司)(相权一分为三)加强君权北宋分割相权示意图中书门下皇帝(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权)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行政权)(军权)(财权)(相权一分为三)(总揽大权)必修1第一单元第3课小农经济探究七:宋朝加强皇权的措施特点:相权一分为三自主学习2:阅读教材第二目,完成下列表格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朝代中央官制对君主专制的影响结论西汉汉初:武帝:隋唐
宋元加强君权威胁君权丞相位高权重重用侍从、秘书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加强君权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相权一分为三)加强君权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长官行使相权,位高权重.(相权反弹)威胁君权1、存在矛盾:君权与相权2、发展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书省吏户礼兵刑工皇帝
中书省最高长官为中书令,太子充任。其下有左右丞相各一人,“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元史》)汉承秦制有变化,武帝起用布衣相;魏晋南北有三省,隋唐六部完善它;宋代皇权更加强,制约宰相有办法;参知政事分行政,三司财政约束它。元朝也设中书省,唐元中书要分开。君主专制的演进(巧记方法)
14.(2015·四川文综·2)“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解析】根据题干中“中书、尚书令……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这句话可知其介绍的是少府属官中书、尚书令,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居真宰相之任”这句话可知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的职权和宰相差不多但并不能代表他们就是真正的宰相,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中“中书、尚书令……去公顷甚远……浸以华重……居真宰相之任”的描述可知中书、尚书令的地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提高,故C项正确;题干中关于中书、尚书令发展过程的描述并未表现出曲折的经历,故D项错误。
C15.(2015·北京文综·13)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解析】根据材料,给事中的职权为封驳审议,加上当时有“宰相”一职,可知给事中隶属于唐朝门下省,故A项正确;宋朝的枢密院执掌军权,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当时不可能有“宰相”一职,故C项错误;军机大臣只能跪奏笔录而无权否决皇帝的诏书,军机处之下也未设置下属机构,故D项错误。
A16.(2015·浙江文综·17)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
②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
③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
④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B17.(2014·天津文综·1)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解析】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式,君权转移到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手中,君主专制没有被颠覆,故A项错误;宦官的专权与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表面上君主权力受到制约,但两千多年中无法杜绝,根源在于君权至上,君权缺乏监督控制,故C项正确,D项错误。
C18.(2012·北京文综·13)图6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该都城是(
)
A.唐长安
B.宋开封
C.元大都
D.明北京
解析】从图中可以观察到“中书省”这一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在元代只保留中书省,置于都城之内,总理全国政务,为最高行政机构。唐代实行三省制,宋代设置中书门下,明代废中书省,以六部分掌庶政,直接受命于皇帝,故选C项。C必修1第一单元第3课小农经济自主学习3:从汉至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名称盛行时期
主要标准
选拔方式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汉朝品德(孝、廉)魏晋南北朝门第隋至清才学举荐评定授官考试发展规律:①标准:②选官权:③选拔方式: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标准趋向公开公平从地方收归中央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趋向严密、科学问题探究八:阅读材料,思考科举制相关问题。材料1: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1)结合材料1和书本知识,指出科举制创立的背景和形成的标志。创立背景:①世家大族的衰落
②九品中正制的废除科举制形成标志:隋炀帝设进士科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中央集权。③推动了当时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①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②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发展。③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⑴积极:⑵消极:(2)结合材料和书本知识,分析科举制的作用。
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
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李启铭,官二代,名言:我爸是李刚。遐想:下列三位人物穿越在哪个时代最容易做官?李晨,演艺圈十大孝子之一李泽,2012年北京理科状元汉朝魏晋南北朝唐宋19.(2015·安徽文综·13)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中国智慧》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科技职业学院《地理学科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集宁师范学院《石油化工工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海外市场调研与数据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跨境电商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衡水健康科技职业学院《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市场调查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健康职业学院《数字音视频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先进陶瓷材料》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自然地理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完整版)四年级口算题大全100道
- 急救药品的序号及作用课件
- 中药饮片培训课件
- 林区防火专用道路技术规范
- 2023社会责任报告培训讲稿
- 2023核电厂常规岛及辅助配套设施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8部分 保温及油漆
- 2025年蛇年春联带横批-蛇年对联大全新春对联集锦
- 表B. 0 .11工程款支付报审表
- 警务航空无人机考试题库及答案
- 新生儿窒息复苏正压通气课件
- 法律顾问投标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