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运输、排水和供电系统生产能力_第1页
提升、运输、排水和供电系统生产能力_第2页
提升、运输、排水和供电系统生产能力_第3页
提升、运输、排水和供电系统生产能力_第4页
提升、运输、排水和供电系统生产能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升、运输、排水和供电系统生产能力核定黑龙江科技大学杨庆江Email:yqj@QQ:117888711

一、提升系统生产能力核定提升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提升系统主井提升副井提升一、核定主、副井提升系统能力条件◎提升系统设备、设施配套完整,符合有关规程规范要求,经具备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测试合格,并出具报告;◎提升系统保护装置完善、运转正常;◎提升系统技术档案齐全,各种运行、维护、检查、事故记录完备。每日强制性检查和维护时间应不小于达到2~4h。

提升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一)主井采用箕斗、矿车提升时,提升能力核定按下式计算:式中A—主井提升能力,万t/a;b—年工作日,330d;t—日提升时间,16或18h;PM—每次提升量,t/次;k—装满系数。立井提升取1.0,当为斜井串车或箕斗提升时,倾角20°及以下取0.95、20°~25°取0.9、25°以上取0.8;

k1—提升不均匀系数。有井底缓冲煤仓时取1.1,无井底缓冲煤仓时取1.2;k2—提升设备能力富余系数,取1.1~1.21.15;T—提升1次循环时间,s/次(现场实测时,取3次实测的平均值)。二、主井提升系统能力核定公式及标准提升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二、主井提升系统能力核定公式及标准提升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一)主井采用箕斗、矿车提升(二)主井带式输送机提升系统1钢绳芯胶带(或普通胶带)输送机2钢丝绳牵引输送机3实测的输送机二、主井提升系统能力核定公式及标准提升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二)主井带式输送机提升系统二、主井提升系统能力核定公式及标准提升系统生产能力核定式中A—年运输量,万t/a;

k—输送机负载断面系数,按下表取值:物料煤动堆积角(θ)25°30°35°k带宽(mm)650355390420800~10004004354701200~14004204555001600~1800

4705202000~2200

480535B—输送机带宽,m;v—输送机带速,m/s;1.钢绳芯胶带(或普通胶带)输送机:

物料煤动堆积角(θ)堆积角:散料撒到平面上自然形成的散料堆的表面与水平面的最大夹角叫堆积角。堆积角,又称安息角、休止角、安置角等。与物料种类、粒径、形状和含水率等因素有关。在静止平面上形成的堆积角叫静堆积角;在运动平面上形成的堆积角叫动堆积角。

动堆积角:指运煤机械上负载的煤在运行状态下煤的形体侧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常用煤焦的堆积角(θ)序号物料名称密度(t/m3)动堆积角(°)静堆积角

(°)1无烟煤(干、小)0.7~1.027~3027~452烟煤0.8~1.03035~453褐煤0.6~0.83535~504泥煤0.29~0.540455泥煤(湿)0.55~0.6540456焦炭0.36~0.533550(二)主井带式输送机提升系统二、主井提升系统能力核定公式及标准提升系统生产能力核定1.钢绳芯胶带(或普通胶带)输送机:C—输送机倾角系数,按下表取值:倾角2°4°6°8°10°12°14°16°18°20°C1.00.990.980.970.950.930.910.890.850.81倾角21°22°23°24°25°26°27°28°29°30°C0.780.760.730.710.680.660.640.610.590.56注:表中取值与《带式输送机工程设计规范》(GB50431-2008)规定一致。k1—运输不均匀系数,取1.2;γ—松散煤堆容积密度,t/m3,取0.85~0.9;t—日提升时间;16或18h。当乘人时,应扣除运送人员时间。(二)主井带式输送机提升系统二、主井提升系统能力核定公式及标准提升系统生产能力核定1.钢绳芯胶带(或普通胶带)输送机:式中k'+k"—输送机负载断面系数,按下表取值:物料煤动堆积角(θ)25°30°k'+k"180+125220+130(二)主井带式输送机提升系统二、主井提升系统能力核定公式及标准提升系统生产能力核定2.钢丝绳牵引输送机式中w—单位输送机长度上的负载量,kg/m。该参数实测时,应根据在用输送机实际情况,同时观察电流变化情况和电动机、减速器等的运行情况,找出其变化规律后,确定准确的计算参数。(二)主井带式输送机提升系统二、主井提升系统能力核定公式及标准提升系统生产能力核定3.按实测的输送机能力计算公式(二)主井带式输送机提升系统二、主井提升系统能力核定公式及标准提升系统生产能力核定式中A—副井提升能力,万t/a;

TR—每班人员上下井总时间,s/班。工人每班下井时间,取实测最大值。升降工人时间为工人下井时间的1.5倍,有综采工作面的矿井为1.6~1.8倍(全部为综采的取大值);升降其他人员时间为升降工人时间的20%。

D—提升其他材料次数,每班按5~10次计(指下炸药、设备、长材等);TQ—每次提升其他材料循环时间,s/次;

R—出矸率(矸石与产量的重量比),%;PG—每次提矸石重量,t/次;TG—每次提矸循环时间,s/次;

M—吨煤用材料比重,%;PC—每次提升材料重量,t/次;TC—每次提升材料循环时间,s/次。

三、副井提升系统能力核定公式提升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三、副井提升系统能力核定公式提升系统生产能力核定式中A—混合井提升能力,万t/a;

TR—每班上下人总时间,s/班,与副井提升能力核定相关规定相同;

D—提升其他材料次数,每班按5~10次计(指下炸药、设备、长材等);TQ—每次提升其他材料循环时间,s/次;

k1—提煤和提矸不均匀系数,取1.25TM—每次提煤循环时间,s/次;PM—每次提煤重量,t/次;

R—出矸率(矸石与产量的重量比),%;TG—每次提矸循环时间,s/次;

PG—每次提矸石重量,t/次;

M—吨煤用材料比重,%;TC—每次提升材料循环时间,s/次;

PC—每次提升材料重量,t/次。四、混合井提升系统能力核定公式提升系统生产能力核定四、混合井提升系统能力核定公式提升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五、注意事项提升系统生产能力核定1.检测检验报告矿井提供在有效期内的检测检验报告2.判断是否为淘汰设备国家颁布三批矿用产品淘汰目录后,提升机设备先进程度有了极大的改观。电控系统TKD-PLC,重点查看控制系统。3.混合提升提升时间对于提升距离较长的矿井,注意核算提升时间4.每次提升煤量每次提升的矿车数与设计相符某矿为立井提升,采用JKMD-3.25×4(Ⅱ)E型多绳摩擦轮提升机,配套电机为1250kW×2型直流电动机,提升容器为一对JDS-12/110-4型立井多绳提煤箕斗,载重12t,自重12t,井筒直径5.5m,提升高度为673m,提升速度11.7m/s。首绳6△(30)-32.5-170-712m×4根,尾绳146×24-140-8×4×9,695m×2根,主要担负井下煤炭的提升任务。副井为立井提升,采用JKM-2.8×4Ⅱ型多绳摩擦轮式提升机,配套电机功率电机功率为2×680KW,提升容器为1t双层4车钢罐道多绳型罐笼1对,自重11.4t,井筒直径8m,提升高度为673m,提升速度9.8m/s。首绳6△(30)-31-1670--GB657m×4根,尾绳132×21-140-8×4×9,660m×2根,主要担负工作人员的上下井,设备和材料下放以及岩巷掘进矸石与煤的提升。

六、实例提升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主井采用箕斗提升,提升能力核定如下:

=265(万t/a)式中:A—主井提升能力,万t/a;b—年工作日,330d;t—日提升时间,18h;PM—每次提升煤炭量,t/次;12tk—装满系数。立井提升取1.0;k1—提升不均匀系数。井下有缓冲仓时取1.1,无缓冲仓时取1.2;K2—提升设备能力富余系数,取1.1~1.2;T—提升一次循环时间,s/次。80s六、实例提升系统生产能力核定副井提升能力核定按下式计算:A=330×3×

=330×3×式中:A—副井提升能力,万t/a;R—出矸率(矸石与产量的重量比),%;15%

PG—每次提矸石重量,t/次;4TG—提矸一次循环时间,s/次;130M—吨煤用材料比重,%;2%PC—每次提升材料重量,t/次;4TC—每次提升材料循环时间,s/次;130D—下其他材料次数,每班按5~10次计(指下炸药、设备、长材等);TQ—下其他材料每次循环时间,s/次;TR—每班人员上下井总时间,s/班。人员上下井所需时间测算:实测工人每班下井时间1300s。有综采工作面的矿井为1.6~1.8倍(全部为综采的取大值)则人员上下井时间为1300s×1.8=2340s。六、实例提升系统生产能力核定=268.9(万t/a)二、井下排水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排水系统完善,设备、设施完好、运转正常,经具备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测试合格,并出具报告。●有依法批准的地质报告提供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以及近5年生产期间的实际涌水量数据。●矿井防治水各项制度健全,各种运行、维护、检查、事故记录完备,有每年一次的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联合排水试验报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或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应有经技术论证预测的突水量,并有防治水害的有效措施,应装备必要的防治水抢险救灾设备。一、核定井下排水系统能力条件

排水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井巷充水特征出发,根据矿井受采掘破坏或者影响的含水层及水体、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矿井涌水量或者突水量分布规律、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以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把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等4种。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当每3年进行重新确定。当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后,矿井应当在1年内重新确定本单位的水文地质类型。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类

排水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一)矿井所在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自然地理等情况;(二)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评述;(三)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及含水层和隔水层分布规律和特征;(四)矿井充水因素分析,井田及周边老空区分布状况;(五)矿井涌水量的构成分析,主要突水点位置、突水量及处理情况;(六)对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七)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水工作建议。三、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主要内容

排水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矿井应当配备与矿井涌水量相匹配的水泵、排水管路、配电设备和水仓等,确保矿井排水能力充足。矿井井下排水设备应当满足矿井排水的要求。除正在检修的水泵外,应当有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工作水泵的能力,应当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包括充填水及其他用水)。备用水泵的能力应当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70%。检修水泵的能力,应当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25%。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当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排水管路应当有工作和备用水管。工作排水管路的能力,应当能配合工作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工作和备用排水管路的总能力,应当能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

四、矿井井下排水设备

排水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配电设备的能力应当与工作、备用和检修水泵的能力相匹配,能够保证全部水泵同时运转。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必须经常检查和维护。了在每年雨季以前,必须全面检修1次,并对全部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进行1次联合排水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水仓、沉淀池和水沟中的淤泥,应及时清理,每年雨季前必须清理1次。四、矿井井下排水设备

排水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1)矿井应当设置安全出口,规定避水灾路线,设置贴有反光膜的清晰路标,并让全体职工熟知,以便一旦突水,能够安全撤离,避免意外伤亡事故。(2)井下泵房应当积极推广无人值守和远程监控集控系统,加强排水系统检测与维修,时刻保持水仓容量不小于50%和排水系统运转正常。受水威胁严重的矿井,应当实现井下泵房无人值守和地面远程监控,推广使用地面操控的潜水泵排水系统。(3)当发生突水时,矿井应当立即做好关闭防水闸门的准备,在确认人员全部撤离后,方可关闭防水闸门。(4)矿井应当根据水患的影响程度,及时调整井下通风系统,避免风流紊乱、有害气体超限。(5)矿井应当将防范暴雨洪水引发煤矿事故灾难的情况纳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灾害预防处理计划》中,落实防范暴雨洪水所需的物资、设备和资金,储存足够的黄土、水泥、木板、砖、水泵和水管等,建立专业抢险救灾队伍,或者与专业抢险救灾队伍签订协议。(6)矿井应当加强与各级抢险救灾机构的联系,掌握抢救技术装备情况,一旦发生水害事故,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争取社会救援,实施事故抢救。五、装备必要的防治水抢险救灾设备

排水系统生产能力核定●矿井有多级排水系统的,应对各级排水系统能力分别核定,然后根据矿井排水系统构成和各级涌水情况,综合分析确定矿井排水能力;●取依法批准的矿井地质报告提供的涌水量和生产期间的实际涌水量数据最大值作为矿井排水系统能力的计算依据;●工作水泵的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的70%,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配电设备、排水管应与水泵能力相匹配;六、排水系统能力核定的主要内容和标准排水系统生产能力核定●矿井水仓容量必须满足《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主水仓容量必须符合以下计算要求:

正常涌水量在1000m3/h以下时:V≥8Qs

正常涌水量大于1000m3/h时:V≥2(Qs+3000)且应符合

V≥4Qs(m3)式中V—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m3;Qs—矿井每小时正常涌水量,m3/h。◎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能容纳8h的正常涌水量。◎以1000m3/h的最低数,并按8h的容量为基数,其超过部分(Q-1000)按2h的容量计算,即V=1000×8+(Q-1000)×2=2(Q+3000)。六、排水系统能力核定的主要内容和标准排水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五)矿井排水系统能力核定按下式计算:

矿井正常涌水量排水能力:矿井最大涌水量排水能力:式中An—排正常涌水时的能力,万t/a;Bn—工作水泵小时排水能力,m3/h;Pn—上一年度近5年最大的年度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出的正常涌水量,m3/t;Am—排最大涌水时的能力,万t/a;Bm—工作水泵加备用水泵的实际小时排水能力,m3/h;Pm—上一年度近5年最大的年度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出的最大涌水量,m3/t。以上2种计算结果取其小值为矿井排水系统能力。六、排水系统能力核定的主要内容和标准排水系统生产能力核定六、排水系统能力核定的主要内容和标准排水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七、注意事项1.检测检验报告矿井提供在有效期内的检测检验报告2.不同排水方式的能力计算并联合并计算;串联最小值;混合并联的原则是求和,但要考虑“联络管线、水沟、巷道的通过能力”。3.有依法批准的地质报告提供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以及近5年生产期间的实际涌水量数据。报告和实际值哪个大取哪个4.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或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应有经技术论证预测的突水量。5.年度吨煤涌水量取值,由“上一年度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出的(最大)涌水量”改为“近五年最大的年度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出的(最大)涌水量”以客观反映真实情况。6.具有永冻层的煤矿同样需要排水生产能力核定。排水系统生产能力核定1、计算条件某矿主水平(-430m)中央水泵房安装250D60×9型离心式水泵5台,其中2台工作,2台备用,1台检修。沿副井井筒安装Φ325mm排水管路3趟(2趟工作,1趟备用),排水高度约470m。矿井设计正常涌水量460m3/h,设计最大涌水量620m3/h。近5年生产期间的实涌际水量580m3/h,实际最大涌水量680m3/h;同年水泵技术测定每台水泵平均小时排水量为455m3/h;矿井设内、外水仓,水仓总容量为5280m3;上一年矿井产量720万t/a。七、排水系统能力核定案例排水系统生产能力核定2、校验水泵能否在20h内排出24h的正常涌水和最大涌水量由地质报告提供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均小于近5年生产期间矿井的实际涌水量,故取其较大值即Qn=580m3/h及Qm=680m3/h作为能力核定的计算依据。正常涌水时,2台泵工作,20h排水量:455×2×20=18200m3

正常涌水时,24h的涌水量:580×24=13920(m3)<18200m3

最大涌水时,24h涌水量:680×24=16320(m3)<18200m3

以上计算表明,2台水泵及2趟管路工作,备用水泵及管路未投入,20h能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或最大涌水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且说明排水系统能力较大。七、排水系统能力核定案例排水系统生产能力核定3、水仓容量校验由于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80m3/h<1000m3/h,水仓容量应符合V≥8Qn要求。

8×Qn=8×580=4640(m3)

而水仓容量5280m3>4640m3,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七、排水系统能力核定案例排水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4、正常涌水时水泵排水能力计算:式中:Bn为2台工作水泵的排水能力,

Bn=2×455=910(m3/h)Pn为上一年度近5年最大的年度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出的正常涌水量

(m3/t)(万t/a)七、排水系统能力核定案例排水系统生产能力核定5、最大涌水时水泵排水能力计算:式中:Bm为3台水泵的排水能力(此时3趟管路配合3台水泵排水,其中1趟备用管路,1台备用水泵)。

Bm=3×455=1365(m3/h);

Pm为上一年度近5年最大的年度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出的最大涌水量,由上校验和计算,本矿排水系统符合规程要求,并取计算结果的较小值,确定矿井排水系统核定能力为938万t/a。(万t/a)(m3/t)七、排水系统能力核定案例排水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三、供电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供电系统合理,设备、设施及保护装置完善,技术性能符合规定要求,运行正常;

供电系统技术档案齐全,各种运行、维护、检查、事故记录完备,管理维护制度健全;

年产6万t及以上的矿井应有两回路独立的、不得分接任何负荷的电源线路,两回路应均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年产6万t以下(不含6万t)的矿井采用独立的、未分接任何负荷的单回路电源供电时,应有满足通风、排水、提升等要求,并保证主要通风机等在10min内可靠启动和运行的备用电源。一、核定供电系统能力条件供电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煤矿双回路供电

◎矿井必须有可靠的两回路或两回路以上的供电线路,当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两回路线路均不得分接任何负荷。

◎主要通风机、提升人员的立井绞车、抽放瓦斯泵是矿井安全基本装备,必须具备可靠的双回路电源,且线路不得分接任何负荷。

◎“年产6万吨以上的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是重大安全隐患之一,它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单回路供电的。(2)有两个回路但现在取自一个区域变电所同一母线端的。对矿井的两回路电源线路来说,它们应该分别来自两个不同的区域变电所或发电厂;如果实现这一要求确有实际困难,也可以引自同一区域变电所(或发电厂)的不同母线段,但这时必须保证在两段母线因故障而同时停止供电时,能在有人值班的情况下完成必要的操作,迅速恢复其中一段母线的供电。

一、核定供电系统能力条件供电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煤矿矿井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两回路电源线路供电,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2个电源之间相互独立,无联系。(2)如果2个电源之间有联系,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在发生任何一种故障时,该2个电源、线路不得同时受到损坏。②在发生任何一种故障且保护动作正常时,至少应有一个电源不中断供电,并能担负矿井的全部负荷。③在发生任何一种故障且主保护失灵以至所有电源中断供电时,应能在有人值班的变电所,经过必要的操作,迅速恢复一个电源的供电,并能担负矿井的全部负荷。为使矿井的两回路电源线路真正能够做到互为备用,应使其分别来自电力网中两个不同区域的变电所或发电厂。当实现这一要求确有困难时,则必须分别引自同一区域的变电所或发电厂的不同母线段。一、核定供电系统能力条件供电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两回路电源线路供电要求

年产60000t以下的矿井备用电源规定(1)年产60000t以下的矿井采用单回路供电时,必须有备用电源。为保障人员、通风、排水等安全用电,必须设置一定容量的柴油发电机,以作为备用电源。(2)备用电源的容量。备用电源的容量必须满足矿井通风、排水和提升等一级保安负荷的要求。(3)备用电源的管理和维护。为了使备用电源真正能起到备用的作用,必须对备用电源进行日常的管理和维护,长期保持完好状态下的备用,一旦矿井供电电源线路发生故障或其他原因而断电,备用电源立即能投入使用,使主要通风机等在10min时间内就能可靠地启动并进行正常运行,缩短停电的影响时间,降低造成的事故危害程度,控制事故波及的范围。①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②每10天至少进行一次启动和运行试验,但注意在试验期间不得影响矿井通风等。③试验记录要存档备查。一、核定供电系统能力条件供电系统生产能力核定矿井的两回路电源线路上分接负荷缺点(1)在矿井供电电源线路上分接其他负荷,必然使干线和电源的故障几率增加,造成矿井供电故障停电率增加,从而影响矿井供电的安全性。(2)矿井两回路电源线路互为备用,其中任一回路有分接负荷,另一回路无分接负荷,在倒闸使用时,其对矿井的供电能力将不会一致,甚至有可能不能担负全矿井的负荷,从而影响矿井供电的可靠性。为了保证矿井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矿井的两回路电源线路上都不得分接任何负荷。一、核定供电系统能力条件供电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矿井电源运行方式要求(1)分列运行方式。矿井电源采用分列运行方式指的是在正常工作时,矿井两回路电源线路都应同时运行。由于分列式运行方式可以减少线路的电压损失和能量损失,当某一回路出现故障而导致某一段停电时,可以通过倒闸操作,迅速恢复重要负荷的供电,从而保证矿井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2)带电备用。①矿井的电源线路(包括备用电源线路)在正常情况下,应在运行状态下互为备用,以减少线路损失,并当任何一条线路停电时,不产生矿井的供电中断。②由于电源系统和继电保护系统等原因,矿井的备用电源线路不应长期并联运行,而必须采用带电备用方式,以便在线路发生停电时,迅速查明停电原因后进行必要的倒闸操作,尽快恢复矿井供电。③由于带电备用,当运行线路发生故障时,只需合上线路受电端的开关,就能迅速恢复矿井供电,可最大限度地缩短矿井停电影响时间,提高矿井供电的可靠性,从而保障矿井和人身安全。④所谓变压器热备用指的是变压器平时一直带着电;冷备用指的是平时一直不带电。为了缩短停电时间,减小事故的危害,控制灾害的范围,要求备用电源能及时投入使用,带电备用电源的变压器宜热备用;若冷备用,必须保证备用电源能及时投入正常运行,保证主要通风机等在10min内就能可靠启动并进行正常运行。一、核定供电系统能力条件供电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正常情况下,两回路电源线应采用分列运行的方式。当采用一回路运行时,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能力核定计算为工作线路和工作变压器的折算能力,备用线路、备用变压器、备用发电机组不计入供电容量;►电源线路的供电能力,需符合允许载流量的要求,并应满足线路压降不超过5%的规定;►电源线路能力核定按下式计算:式中AX—电源线路的折算能力,万t/a;

P—线路合理、允许的供电容量,kW。按线路允许的载流量和线路电压降不超过5%取最小值计算;

w—矿井吨煤综合电耗,kWh/t,采用上年度的实际吨煤综合电耗。二、供电系统能力核定的主要内容和标准供电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主变压器能力核定按下式计算:式中Ab—变压器的折算能力,万t/a;

S—工作变压器容量,kVA;

ψ—为全矿井的功率因数,取0.9;

w—矿井吨煤综合电耗,kWh/t,同电源线路能力核定计算式采用数。

►井筒电缆可不折算矿井生产能力,但需保证当任何一回路发生故障或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仍能担负井下全部负荷用电,安全载流量及电压降均符合要求。

◎取前二项计算结果较小值为矿井供电系统能力。二、供电系统能力核定的主要内容和标准供电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二、供电系统能力核定的主要内容和标准供电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三、注意事项1.连续电压下降问题井下供电压降=井上线路压降+入井电缆压降2.多个煤矿共用就压器问题当多个煤矿共用一台变压器时,变压器核算的生产能力不能超过多个煤矿生产能力总和,3.区分工作线路和变压器能力核定计算为工作线路和工作变压器的折算能力,备用线路、备用变压器、备用发电机组不计入供电容量供电系统生产能力核定1、核定计算条件。某矿地面设35kV变电所一座,两回电源线路引自220kV区域变电所35kV两段母线,两回电源线路均为LGJ-185架空线路,每回线路长7.5km。矿井35kV变电所安装2台主变压器,型号为SF9-25000/35,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该矿实际用电22000kW,井下最大涌水时的用电负荷11500kW。沿副井井筒敷设的下井电缆6回,型号均为MYJV42-6/6kV,3X120mm2粗钢丝铠装电缆。每回长750m。2003年全矿用电量13834万kWh,实际生产原煤610万t/a。四、供电系统能力核定案例供电系统生产能力核定2、电源线路安全载流量及压降校核

(1)安全载流量校核:全矿计算电流:线路LGJ-185允许载流量:环境温度25°C为515A(查表),考虑环境温度40℃时温度校正系数0.81,则

Ix=515×0.81=417(A)。

Ix=417A>I=403A

(A)四、供电系统能力核定案例供电系统生产能力核定(2)线路压降校核:LGJ-185线路单位负荷矩时电压损失百分数:当COSΦ=0.9时为0.0297%/MW·km(查表)。则电源线路电压降为:矿井负荷为22MW,线路长7.5km,

ΔU1%=22×7.5×0.0297%=4.9%<5%由以上校验可知电源线路安全载流量及电压降均符合要求。四、供电系统能力核定案例供电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1)安全载流量校核:井下计算负荷电流:MYJV42-6/6kV3×120电缆6回,每一回载流量为290A(查表),则6回允许载流量为:

Ixl=6×290=1740(A);当一回故障停止送电时,其余5回允许载流量:

Ix2=5×290=1450(A)。

Ix2=1450(A)>Ij=1384A

(A)四、供电系统能力核定案例供电系统生产能力核定(2)电缆压降校核:

MYJV42-6/6kV3×120电缆单位负荷矩时电压损失百分数:当cosΦ=0.8时为0.622%/MW·km(查表)

则每根电缆线路电压降为:井下负荷为11.5MW,线路长0.75km,

ΔU2%=(11.5×0.75×0.622%)÷6=0.89%<<5%由上校验可知下井电缆安全载流量及电压降均符合要求,当一回电缆故障时,其余电缆能保证井下全部负荷用电。由于井下中央变电所尚需向采区供电,故下井电缆电压降应留有一定富裕,能力核定时应考虑这一因素。四、供电系统能力核定案例供电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4、电源线路能力计算

式中:P为线路供电容量,线路允许载流量为438A,则W为上年度吨煤综合电耗,(kwh/t)。(万t/a)当线路压降为5%时,(MW)=22450kW四、供电系统能力核定案例供电系统生产能力核定式中:S为变压器容量,25000kVA;

Ψ为矿井功率因数,取0.9;

W为上年度吨煤综合电耗,22.67kWh/t。由上校验和计算,本矿电源线路和下井电缆符合规程要求。根据线路及变压器的能力计算,取其较小值,确定矿井供电系统核定能力为524万t/a。5、主变压器能力计算:(万t/a)四、供电系统能力核定案例供电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四、井下运输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一二三井下运输电机车无轨胶轮车带式输送机井下运输系统生产能力核定

井下运输系统完善,保护齐全,运转正常;

倾斜井巷内按规定装备有完善、有效的防跑车及跑车防护装置;

各种行车、调度信号设施齐全,安全标志齐全、醒目,车场、巷道内照明符合规定。

井下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的,所用设备必须为防爆型;

井下轨道运输仅承担辅助运输时,不核定其能力。井下运输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一、核定井下运输系统能力条件

1.运输线路方面要求

①线路轨型、回流线、轨道绝缘、分区开关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道岔轨型不低于线路轨型,无非标准道岔;②轨道、单轨吊、齿轨等线路质量达到合格及以上要求,主要运输线路及人车的轨道线路质量达到优良;③道路路面合格,无轨胶轮车等运输设备的道路路面采用混凝土等方式硬化。2.运输设备方面要求①运输设备符合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检验规范要求,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安全保护装置齐全、有效;②无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设备;③在用运输设备完好率达标,防爆电气设备和防爆小型电器不失爆;④井下按规定采用机械运送人员。3.运输安全设施方面要求①挡车装置和跑车防护装置齐全可靠;②运输系统及装备的控制系统、专用通信信号齐全可靠;③运输场所、设施的警示信号和安全标志使用规范;④斜巷保险链及矿车的连接环、链和插销等连接装置合格。井下运输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二、相关要求

4.运输管理方面要求:

①运输管理机构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及运输技术资料齐全、完整,作业人员按规定持证上岗;②定期对电机车、斜井人车、轨道机车、架空乘人装置、单轨吊车、无轨机车、齿轨机车、连接装置等进行检测、检验和试验,并有完整的测试记录和试验报告。5.文明生产方面要求

①井下运输巷道及车场、运输调度室、井下运输机电硐室、机车维修点、车间等干净整洁;②水沟畅通,盖板齐全、稳固;③电缆、管路、照明符合规定要求,牌板齐全规范。

井下运输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二、相关要求

6.架线电机车运行的轨道要求(1)两平行钢轨之间,每隔50m应连接1根断面不小于50mm2的铜线或其他具有等效电阻的导线。(2)线路上所有钢轨接缝处,必须用导线或采用轨缝焊接工艺加以连接。连接后每个接缝处的电阻,不得大于下列规定:①15kg/m钢轨,0.00027Ω;②18kg/m钢轨,0.00024Ω;③22kg/m钢轨,0.00021Ω;④24kg/m钢轨,0.00020Ω;⑤30kg/m钢轨,0.00019Ω;⑥33kg/m钢轨,0.00018Ω;⑦38kg/m钢轨,0.00017Ω;⑧43kg/m钢轨,0.00016Ω。(3)不回电的轨道与架线电机车回电轨道之间,必须加以绝缘。第一绝缘点设在2种轨道的连接处;第二绝缘点设在不回电的轨道上,其与第一绝缘点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1列车的长度。对绝缘点必须经常检查维护,保持可靠绝缘。在与架线电机车线路相联通的轨道上有钢丝绳跨越时,钢丝绳不得与轨道相接触。

井下运输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二、相关要求

(1)排气口的排气温度不得超过70℃,其表面温度不得超过150℃。(2)排出的各种有害气体被巷道风流稀释后,其浓度必须符合有关规定。(3)各部件不得用铝合金制造,使用的非金属材料应具有阻燃和抗静电性能。油箱及管路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制造。油箱的最大容量不得超过8h的用油量。(4)燃油的闪点应高于70℃。(5)必须配置适宜的灭火器。

井下运输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三、采用矿用防爆型柴油动力装置规定

1.跑偏保护装置2.打滑保护装置3.堆煤保护装置4.断带保护装置5.烟温报警灭火保护装置6.逆转保护装置7.降速制动保护装置8.飞带保护装置9.沿线保护装置10.综合保护与集中控制保护装置

井下运输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三、带式输送机安全保护装置

人员上下的主要倾斜井巷,垂深超过50m时,应采用机械运送人员。(1)倾斜井巷运送人员的人车必须有顶盖,车辆上必须装有可靠的防坠器。当断绳时,防坠器能自动发生作用,也能人工操纵。(2)倾斜井巷运送人员的人车必须有跟车人,跟车人必须坐在设有手动防坠器把手或制动器把手的位置上。每班运送人员前,必须检查人车的连接装置、保险链和防坠器,并必须先放1次空车。

井下运输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三、斜巷机械运人规定

(3)用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时应遵守下列规定:①巷道倾角不得超过设计规定的数值。②蹬座中心至巷道一侧的距离不得小于0.7m,运行速度不得超过1.2m/s,乘坐间距不得小于5m。③驱动装置必须有制动器。④吊杆和牵引钢丝绳之间的连接不得自动脱扣。⑤在下人地点的前方,必须设有能自动停车的安全装置。⑥在运行中人员要坐稳,不得引起吊杆摆动,不得手扶牵引钢丝绳,不得触及邻近的任何物体。⑦严禁同时运送携带爆炸物品的人员。⑧每日必须对整个装置检查1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斜井人车必须设置使跟车人在运行途中任何地点都能向司机发送紧急停车信号的装置。多水平运输时,从各水平发出的信号必须有区别。人员上、下地点应悬挂信号牌。任一区段行车时,各水平必须有信号显示。。井下运输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三、斜巷机械运人规定

►井下运输系统能力主要包括工作面顺槽、上(下)山、集中巷、暗斜井、大巷的运输能力;►核定井下运输系统能力时,若实测数据大于设备额定能力,以设备额定能力为准;若实测数据小于设备额定能力,以实测数据为准;►井下运输系统中最小的环节(或设备)能力为井下运输系统的核定能力;►井下运输系统有多个独立的系统时,其核定能力为各独立系统最小环节能力之和;►当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时,核定能力按主井提升带式输送机核定方法和计算公式计算,其中k1不均匀系数取1.1,大巷为平巷运输时,倾角系数C取1.0;

井下运输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三、井下运输系统能力核定的主要内容和标准►当采用电机车运输时,大巷运输及井底车场通过能力按下式计算:式中N—每列车矿车数,辆/列;

G—每辆车载煤量,t/辆;

k1—不均衡系数,取1.15;

R—通过大巷运输矸石、材料、设备、人员等占原煤运量比重,%;

T—大巷中相邻两列车间隔时间,min/列。按下式计算:式中L—大巷运输距离,m;

v—列车平均运行速度,m/min;

t1—装车调车时间(含中途停车时间),min;

t2—卸载调车时间,min;

n—运煤列车的列数,列。(万t/a)

井下运输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三、井下运输系统能力核定的主要内容和标准

井下运输系统生产能力核定三、井下运输系统能力核定的主要内容和标准►当采用无轨胶轮车作为井下主要运输时,其能力核定按下式计算:式中A—运输能力,万t/a;

n—胶轮车平均日工作台数,台;

t—每天工作时间,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